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化技术营销

数字化技术营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化技术营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化技术营销

数字化技术营销范文第1篇

5月11日,阳狮锐奇集团全球董事大会在京召开,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和媒体数字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中国已被众多广告、传播公司列为最重要的成长性市场之一。

作为全球最大的广告与传播公司之一,阳狮集团(Publicis Groupe)每年控制约500亿美元的全球广告支出和购买。2008年,阳狮集团将旗下媒体策划、购买及新媒体广告营销整合成立了阳狮锐奇集团,旨在充分发挥其在传统媒体和数字业务的综合实力。2009年9月,阳狮锐奇任命李亦非为大中华区主席,由其统领旗下的实力传播(ZenithOptimedia)、星传媒体(Starcom MediaVest Group)、博睿传播(CMX)、新媒体营销机构“狄杰斯”(Digitas)和新媒体广告公司睿域营销(Razorfish)等五个公司,全力拓展其在大中华区的业务。

据介绍,在中国,阳狮锐奇是最大的媒体购买机构之一,员工超过1400人,2009年在华广告投放总额达100亿元人民币。

相关预测显示:2010年中国广告投放将以近10%的速度持续增长,超过全球的广告发展水平,电视媒体广告投放预计达到15%,户外媒体增长速度在8%左右,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等新媒体市场将是一大亮点,预计增幅高达30%和50%以上。

记者就数字化营销的有关问题采访了阳狮锐奇集团全球董事合伙人大卫・肯尼(David Kenny)。

数字化营销始于“人”

《新智囊》:数字化营销对企业来讲应该来说已经并不陌生,但大多企业对其都有一种“爱恨交加”的情节,不是不想尝试,而是苦不得法。那么在你看来,数字化营销的核心是什么,如何整合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整合不同平台的数字媒体?

大卫・肯尼:阳狮锐奇角度来讲,我们所有战略策略始于人这个概念,因为从我们内部来讲,我们是这样判断,作为一个个体是通过何种渠道去获取信息,用何种方式获得相应的娱乐,另外一方面,以何种渠道介入相应的一些社区,并且取得彼此之间的信任,这些是我们的切入点。了解这些切入点以后,我们就要利用,媒体与不同的数字化形式去呈现出来,然后跟这些人进行接触,看一下他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接触到这些角度。

对于我们来讲,数字化是媒体传播的形式,它和媒体本身没有大的差别,因此它只是一个工具性的东西,在我们来看,更关注的是它作为个体建立什么样的社区,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互动,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交流,信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是我们进行策略定格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

《新智囊》:关于运用数字化营销进行品牌推广,应注意哪方面的问题,以避免资源浪费?

大卫・肯尼:在数字化时代做数字化营销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只想着数字化,把所有这些媒介方式全都数字化,而不顾数字化终端的这些客户群体,在我们看来一些客户存在一些现象,首先我要把我的一些资源放到某些视频网上去,或者放到百度上,或者要在互联网上搞出不同的小影片、小视频,因此把所有的资源做成数字化,数字话本身是比较贵的,流动速度比较快,另外一方面成本也比较高。但是它往往忽视了在品牌推销过程之中这些数字化介质本身面对的客户群体到底是谁,他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获得,他们属于什么样的阶层,属于什么样的社区,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自我教育,另外一方面,他们能不能获得相应的一些信任,或者说你推介这些产品他们是否能够相信,表面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上很多媒介公司在推广的时候都压根没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如果要想让数字化营销落到实处,一个萝卜一个坑砸下去的话,最主要是先了解一下,你的终端用户有什么样的终端接收信息的装置。

另外一方面,他们是否信任你的产品,他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自娱自乐,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散播一些信息。从这个层面来讲的话,有些客户之所以存在资源浪费,是他没有了解终端客户的需求,和他们具备的介入终端的方式,再有就是很多客户和广告主为了实验自己的产品而盲目做一些数字化方面的营销,因此浪费比较大。最后做一个总结,实际上来讲,数字化媒体最核心层面还是人,就是终端客户;了解需求,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接触终端客户才是最核心的。

就像我们现在提到今天我们要获取消息的话都是从报纸、互联网或者电视,但是无论是通过何种形式去获取这种信息,最终实际上还是获取内容本身,大家还是关注内容本身,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两年之后会发现数字化的概念就已经成为像电这样普及的概念,大家想当然觉得电是什么东西,不会单纯把电再提出来作为一个概念来探讨。

没有哪个终端可以一统天下

《新智囊》:我看到你手里拿了一个iPad,现在的数字化媒体进程非常快,中国有很多人都在分析,未来是一个三屏合一(手机屏、电脑屏和电视屏三屏)的时代,你看好哪块屏幕的发展潜力?

大卫・肯尼:在我看来三屏之中不可能有一屏战胜另外两屏,绝对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因为人们会根据每个屏的特性来选择不同时段使用什么样的屏来实现不同的目的。就比如说我现在用这个iPad对我来说处理一些日常的邮件,以及去制订我的工作计划,可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我不可能带着一个iPad去跟那儿打电话,这很不方便。

拿美国统计数据来说,时下美国普通家庭将其家庭里面的一些装置和互联网接通的比例达到38%左右,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接入量,首先这个屏已经不贵了,具有可支付性。另外一方面,大家非常注重人和机器之间的互动性。由此可以看到,我们将来绝对不是做出某一项选择,放弃其他的选择,是完全根据硬件和它的需求在不同时段选择一些不同的屏,因时而变。

《新智囊》: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数字化媒体过程之中遇到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你对全球与中国市场现状如何判断?

大卫・肯尼:在我看来,首先最关注的一点就是全球消费爱好的问题,或者消费倾向的问题,但凡有媒介的话,他们希望能够与媒介进行互动,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消费的时候,将自己个人的评价、评论也加进去。

全球范围内发展数字化媒体过程之中遇到最大的障碍就是终端的接入问题。比如在全球二级、三级和四级城市来讲,即使消费者有非常好的数字化消费倾向,但是由于本身互联网接入终端这块并不发达,尤其在非洲和拉美地区,由于终端导致他们没有办法去接触这种数字化媒体,因此在我们看来这个是非常关键的。

有幸的是中国本土有一批非常强大的基于互联网式的媒体公司,比如说新浪、搜狐、百度,他们是在提供门户网的同时,本身又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数字化媒体,给当地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将来我们要想进入到这方面的话,会把重点放在接入终端这块,这将是一个重点,而接入终端的核心则是在于技术

需要设立首席客户隐私官

《新智囊》:数字化营销让营销人通过不同的接触点了解消费者的个人喜好,使营销活动的效果更好也更具针对性,但追踪消费者的数据及行为可能会让营销人卷入有关消费者隐私权和安全性的风暴中,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大卫・肯尼:从定向解决方案角度来讲,我们要对用户进行群体性的跟进和定量分析,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一个群体性客户在消费之中体现出的一些群体性的行为,那么在对他们的消费模式进行跟进的过程之中,我们更多采用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的方式,针对大部分客户群体的消费方式来进行数据挖掘之后,挖掘出它的一个群体性的行为模式和消费模式,而并不是拘泥于某个具体客户的消费方式。因为在此过程之中,我们非常注重客户隐私的保护,在我们看来客户隐私保护已经上升到人权的角度,有些人确实有这种需求将自己的生活尽可能保持私密。如果他不愿意提供信息的话,我们不会通过技术角度去获取,这点从公司角度来讲一直是全力避免的,我们是通过数据层面的一些整合进行挖掘。

还有,我们更多是放在PC、计算机角度,有些客户他对某些品牌有非常好的忠实度,就像我们订购一些东西,可能会说你需不需要我们公司给你发后续产品介绍,有些品牌忠实度比较好的客户说要,但这些信息只是反映在他的计算机上,不会被阳狮锐奇获取到,我们也确实非常注重个人信息的一些保护。我们觉得如果说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之中不重视对于终端客户的隐私层面的保护,将会使得互联网的发展倒退5到10年。

在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职位叫首席客户隐私官,由此可以看出阳狮锐奇非常重视隐私保护。

以建立学习型组织应对转型

《新智囊》:向互联网转型对于企业来说是挑战非常大的一件事情,不仅对于企业来说,对于阳狮锐奇这些为企业进行传播服务的公司,挑战也十分艰巨,我们面对这个转变做了哪些工作,将来还会做哪些调整?

大卫・肯尼:就目前和将来的人才培养计划来讲,主要体现在三大层面,首先我们不觉得向互联网的转型是一种威胁,我们更多是把它看成一种机会,因为从阳狮锐奇角度来讲,我们要制订一个公司内部的人才成长计划,而这个成长计划无论是员工还是老板都要承担起问责制,他们要承担相应的一些责任,为员工培养新的技能,并且适应新的转型。

其次我们建立了一个数字化学习中心,里面我们也呈现出若干行业内的新的课程,在这个中心大家可以彼此分享一些新的想法,另外一方面给员工提供在线学习和在线培训的机会,无论在哪里都可以通过这种离线的方式或者在线的方式获取这种知识层面的扩展。

第三个层面,我们又重新回到了大学,和学校合作制订一些人才培养的计划。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只是冰山一角,更主要是建立一个学习氛围和工作氛围,在我们看来通过课程教授,教给大家的东西是冰山一角,更多东西没有教到,这个时候只能通过构建学习型的氛围,让大家通过这种课程,能够将自己的学习习惯延伸下去。在我们看来,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和知识的变迁速度非常快,每个月都有新东西出来,这个时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氛围是相当关键的。

数字化技术营销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系统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及。介绍了数字化校园中集群服务系统的的概念和负载平衡特性,重点阐述了在数字化校园中以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为例如何创建一个web集群。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负载平衡;web集群;创建   1  引言     数字化校园网上依托web技术开设的许多功能,使得web服务器不仅需要提供更多的应用服务,而且要对不同的请求作出快速响应。因此,加重了web服务器负荷,导致其性能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高可靠性、高性能,可采用创建web 集群的具体解决方案。  2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校园建设是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目标。数字化校园用层次化、整体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校园网上信息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分类,让用户在网上快速发现自己需求的信息。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环境,让管理人员科学地、规范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方便地出去。它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能否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衡量高校综合竞争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基于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的各种服务应用信息化建设工作,包括网络基本服务、数据仓库、各类应用支撑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组织管理、学校社区服务、教学活动、公共服务、学术研究等,从而将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实现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 3  数字化校园中的web集群 3.1  集群的概念     集群(clustering)广义来说,集群就是相互独立的一些系统的集会。它们利用高速通信网络将这些系统按某种结构进行高速互联,这样所构成的一个计算机组叫集群[1]。构成集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系统的可用性和规模的可扩展性。在集群系统中,每台服务器都承担相应的子任务,因而服务器的个数将与工作效率呈正比例增长。对程序员和用户来说,集群系统就是一个整体的并行系统[2]。 3.2  负载平衡     负载平衡(load balancing)是指在一个web集群中的多台服务器之间均衡地分配客户请求。一般地,负载平衡能增加系统吞吐率,而同时保持较低的响应时间。通过使用嵌入到windows 2000 server中的network load balancing,主机能够检测每一个来访的ip报文,只有符合接收条件的才接收它。每个network load balancing主机可以指定它将处理的报文百分比。作为一个选项,报文也可以平等地在所有的主机之间进行分配。如果一个主机故障,则负载平衡机制就会在剩余的主机之间重新分配报文。 3.3  web集群     web集群是由任意多台计算机组成的一种web站点。当设计者创建web集群时,可以选择三层web体系结构(由web服务器程序,com+应用程序和数据库应用程序组成)。三层体系结构的优点是设计者可以将以下的各层次任务分散到不同的服务器上,而不是将它们都结合在一台服务器上(如图1)。 图 1     使用若干台低成本服务器,设计者可以很容易地处理大量的客户请求,而不会产生任何不必要的延时。在多台计算机之间共享负载对于院校用户支持重量级应用程序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处理行政事务,访问数据库,支持学校intranet以及执行其它重要的日常活动。 4  web集群在数字化校园中的负载平衡特性     network load balancing 和cluster service 可以增强任何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将它们分组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方法,用来将后端数据库和事务系统与基于web的前端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提供给用户所需的可伸缩性、客户要求的高可用性。下面列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如图2),并给出如何将它们集成到一个三层配置中的实例。

图2     network load balancing 平衡那些主要由入站tcp/ip通信产生的负载。管理员可以在第一层上建立load balancing,并且在集群的web服务器上平衡站点的访问。cluster service是管理员对那些要求高可用性的数据库服务进行分组的理想选择,这些数据库服务可以是microsoft sql server 7.0或其它数据敏感应用。管理员可以在第三层上建立cluster service,以完成诸如用户访问数据库的任务。 5  在数字化校园中创建web集群     通过将这两个负载平衡的特性结合起来,这些特性将是三层体系结构应用程序的理想支持。例如,如果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基于web的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如图3),则可以建立如下的集群。 图3   web集群在数字化校园上的架构示意图  

   在多台服务器上建立前端、用户界面(ui)层,使用network load balancing以平衡和分配客户tcp/ip连接。当通信量增加时,升级已有的集群或者添加计算机到配置中。这样就保证站点不论什么时候都能够处理访问请求。     使用cluster service,以便为应用程序和三层应用程序的数据服务层提供结点故障接管功能。这将创建一个可靠的平台用于数据库、消息和类似的应用服务。     下面将举例说明如何创建web集群服务器。 5.1  硬件需求     为了建立用于基于web的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设计者需要利用web application stress tool(该工具允许设计者模拟测试站点上具有几千个用户负载的情况)来确定实际需要多少台web服务器来满足一个特定的应用。在测试了单台服务器之后,设计者可能会发现服务器cpu的利用率特别高,而高速缓存命中率很低,并且在队列服务器中还留有许多请求。与system monitor工具相结合,设计者可以很容易地确定一台单一的web服务器的负载极限。web服务器的主要瓶颈在于http层,为了打破该瓶颈,设计者应该增加web服务器。例如,可以添加三台web服务器以组成web集群的第一层。  5.2  创建第一层     随着三个新web服务器的加入,设计者现在必须通过运行network load balancing来平衡这四个服务器间的请求负载。四台服务器从客户角度来看只是一台服务器。因为设计者只分配一个ip地址给一个集群中的三台服务器,因此管理集群十分容易。通过配置一台dns服务器,设计者可以使用ip地址192.168.18.10建立。该ip地址代表了集群中的所有主机(此时为三台服务器)。     通过这种配置,设计者可以将站点拓扑结构由一台web服务器改变为四台。现在可以使用web application stress tool再次测试应用程序,将会看到性能立即得到了改善。接下来,再次测试集群,但这次要使用几千个用户进行模拟,确认站点消耗的资源远小于单台计算机运行iis 5所消耗的资源。如果应用程序需要更高的可用性,则可以添加更多的主机,最多为32台。     通过建立一台开发服务器(例如dev.example.com),设计者可以在此服务器上内容和测试其应用程序,而后能够将所有的授权和开发移交给服务器。设计者在开发服务器(dev.example.com)上安装了frontpage server extensions后,用户就可以使用frontpage连接到一台开发服务器,写入内容以及创建应用程序,而不用将应用程序引入到web产品服务器上。     一旦数据已准备好用于产品,则使用site server 3.0的content deployment特性将数据从阶段服务器复制到web服务器产品上。在四台web服务器间必须相同复制的单元是web内容。当设计者需要复制数据时,content deployment将很容易地实现该过程,从而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当站点规模增长时,需要为每台服务器设置一个独立的日志文件。如果四台服务器在同一个web集群中,则必须分析四个单独的日志文件,可以预先地将所有日志导入到一个源中来帮助简化任务。site server usage analyst给设计者提供了一种简易的方法将这些文件导入到一个源中,而后设计者可以生成定制报告来表示web站点上的所有通信量。            设计者添加了服务器、创建了开发服务器并且简化了日志后,就将会注意到站点变得十分复杂。为了处理增加的复杂性和应用程序数量,设计者就需要创建其它层,以便维持web站点的有效性和性能。 5.3  创建第二层     当asp应用程序与windows 2000组件一起相结合运行时,站点很快会变得更为复杂。asp应用程序可以被认为是将表示层连接到应用和数据服务层的中介。asp提供了一种丰富而强有力的开发环境。但如果真的要增加应用程序的整体性能,应考虑添加com+组件。     使用asp应用程序调用一个包含用户业务逻辑的组件,该组件驻留在第二层的应用程序服务器上。一个应用程序服务器可以简单地是一个windows 2000 server,它主要为组件提供处理器功能。        至此,驻留在第一层web服务器上的asp应用程序调用第二层应用程序服务器来处理业务逻辑。该处理过程的一部分会请求组件从位于第三层的后端数据库中提取数据。 5.4  创建第三层     为了在第三层获得高可用性,设计者需要安装cluster service。为了存储所有组成第三层的后端数据,大多数企业级用户都需要一台高端对称多处理(symmetric multi processing,smp)服务器(例如,一个8个处理器的smp,带有4gb的ram),以运行sql server 7.0等大型关系数据库。cluster service 可以处理任务紧急的数据库管理、文件和intranet数据共享、消息机制以及通用业务应用程序。        最好再添加一台服务器用于故障处理,而不是仅仅依靠一台高端windows 2000 server。   综合起来,这两台服务器为访问请求提供了更高的可用性,并且简化了管理数据和应用程序的任务。cluster service不仅允许设计者将两台服务器连接到一个集群中(如图4),而且也可以自动地检测并恢复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故障。另外,它可以巧妙地处理服务器操作的工作负载,使管理员在不必关闭服务器的情况下进行维护规划。  图 4       如果一个单独的应用程序故障(但服务器没有故障),则cluster service将试图重启同一服务器上的该应用程序。如果仍然失败,则cluster service将该应用程序的资源转移到另一台服务器上,并且在该服务器上重启该应用程序。 6  总结     由于用户的应用程序需要很高的可用性、可伸缩性和性能,因此设计者需要创建一个三层web体系结构,并且对每个层次使用具有高可用性的microsoft技术。而后使用web application stress tool测试单台服务器并实现它。为了获得更高的可用性,则需要创建web集群。一般情况下,可以算出三台服务器已经足够了。而后安装network load balancing,并且这三台服务器实质上被看作一台服务器。接下来,设计者应该添加第四台web服务器作为开发阶段服务器,以便用户可以内容到该服务器上。为了复制已开发的内容,设计者在阶段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产品上应使用site server 3.0 的content deployment特性。为了增强第二层的性能,设计者要添加一个com+应用程序,并且使用来自第一层的asp应用程序来调用来自第二层的预编译组件。另外,这些第二层组件会调用第三层数据服务。运行sql 7.0的一个高端smp服务器组成了系统的第三层。为了获得高的可用性,设计者应添加cluster service来确保系统是一个具有容错能力的故障接管系统。这种拓扑结构提供了高可用性和可伸缩性,尽管存在可预见的故障(例如服务停止或硬件升级)或者不可预见的故障(例如硬件故障或软件完整性丢失)。     本论文不仅分析了集群技术在数字化校园网中的负载平衡特性,而且给出了其高性能应用的具体实现框架。web集群技术在数字化校园网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大大地提高学校的资源利用率,而且能够有效地、及时地完成吞吐量大的科学计算和商业数据运算。web集群技术随着服务器硬件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将会在可用性、高可靠性和系统冗余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胡凯.《集群计算》.计算机世界,2001-02 [2] linux clustering with csm & gpfs,ibm redbooks,http:/// [3] microsoft 公司. 《win 2000 directory services 基础结构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05 [4] 刘东远,骆珍仪.“在校园网实施部署集群服务”.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 年第23 卷第3 期,p212-215 [5] 邓子梁.《图解精通windows2000 server》.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11

数字化技术营销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数字技术 优势 试验方法 创新

计算机技术不断提高,而信息化时代也到来了,基于数字理念的计算机技术也逐渐在电气自动化中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数字化技术的作用是改进电气自动化操控系统,使得电气自动化的区域趋向便捷化和实用化,从而提高电气自动化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数字技术的涵义

数字化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就建构在数字化技术模型之上。数字化技术的核心实质就是一种转换技术,它运用二进制的代码作为计算方式,将外界的各种信息诸如声音,图片,图像等通过输入设备收集并传输到数字化技术转换设备当中,转换为设备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再对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和运算,实现对外部信息的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再由输出设备转码传输出去。它的特点主要有稳定性强、保密性较高等。

二、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优势

1、安全性与稳定性高

数字技术获得较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是网络与智能电气系统的发展,应用该项技术能降低工业生产依赖传统设备的程度,从而获得良好稳定性。此外,该项技术中对先进器件的利用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电气自动化安全性。像数字互感器与光纤。现在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扩大态势。

2、共享性与经济性高

电气自动化运行中应用数字技术,不仅能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和自动运行,在信息通信上效果也很显著。另外数字技术还有智能功能,在使用中可以编制统一性好和规范性强的标准,使结构简洁,确保产品质量,也给公司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应用具有开放性数字系统时有利于对电气自动化的创新,既表现出较强的共享信息能力,也能最大程度上提升运行效率。

3、逻辑性与操作性强

数字技术有较强逻辑性,具体表现是可以自我识别和判断、流程自动化等。操作人员在使用外部相关输入设备做输入指令操作时,数字系统可以快速和精确地传输信息,并准确识别其中的数字量与模拟量。数字系统的所有操作都是轻松和便捷的,还能做到精确控制,所以可操作性强。

三、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试验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技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目前主要应用的领域有科学信息、工程信息管理、机械设备操作控制等。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电气自动化的高压试验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局部放电试验、截波冲击试验、全波冲击试验等。

作为不具有破坏性的试验―局部放电试验,在试验中目前采用的有两种试验方法,第一种试验方法是将工频耐压作为预激磁电压,将其电压值降低到与局部放电试验的电压值相同的状态下,经过几分钟,在进行局部放电量的测量。第二种方法是使用变压器,将Um作为预激磁电压,同样将其电压值降低到与局部放电试验的电压值相同的状态下,经过30~50分钟的时间,对局部放电量进行测量。在局部放电量的测量中,必须避免试验周围的噪音污染,对电源局部的其他放电量也要进行及时的隔离。在局部放电试验中,放电量的多少和接地电极表面的场强有直接的关系,而和电源频率没有任何关系。截波冲击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必须与全波冲击试验的一些仪器交替进行,才能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高压试验的主要仪器―高压试验变压器,其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应用于发电厂、供电单位和科研部门等,这些单位主要是将高压试验变压器作为交流耐压试验的基础设备来使用的。目前在高压试验中主要应用的高压试验变压器有YDQ充气式高压试验变压器、绝缘筒式试验变压器、变频串联谐振试验变压器等。在电气自动化中进行科学有效的试验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性、可靠性。高压试验与普通的电气试验相比,具有特殊性和危险性。在高压试验中必须

做到以下三点:

(1)高压试验过程中,试验场地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措施,避免触电现象的产生,在一些试验场地必须有专业人员进行查巡。

(2)在电力设备进行加压时,必须对接线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其正确性;加压过程中必须禁止人员的接近,才能确保试验设备加压的正常运行。

(3)在高压试验结束后,必须切断试验设备的接地电源,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在电气自动化高压试验中要扩大其数字技术的应用范围,确保高压试验的安全性。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高压试验中主要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计算机控制等方面,利用数字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修正,这样能够增加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高压参数和大电流参数的进行试验可以采用小型的计算机测试系统,增强测试参数的准确度。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高压试验设备的安全性,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保障试验中工作人员的安全。

四、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创新

数字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并不是十分完美的,现今仍然有着不少的不足,如相关专业人员短缺等,所以,在数字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加入创新的元素已经成为了关键。

1、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就地化的安装

光纤技术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且光线具有多种优良特点,所以在电气自动化的实践中将光线作为连接点,再采集和控制数据,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数字技术的可靠性。同时,电气自动化的良好运作需要基于标准化的程序接口上,所以PC 平台自动化的解决就显示出了其重要性,它将在ERP 与MES 的系统连接上发挥着作用,当把TCP/IP 作为办公环境通讯的标准,就可以快速解决该难题。如此一来,具有非常标准化的程序接口就能够充分的满足使用者的不断扩大的需求,从而促进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2、GOOSE 虚端子的运用

GOOSE 虚端子的出现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巨大的应用浪潮:①GOOSE 虚端子经过了2 次改良回路后,将工程的调试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而且将原来的复杂的特点变为了便捷。②GOOSE 技术对电气自动化的巨大影响可以在智能终端以及测控装置之间的信息交互上明显的显现出来。它可以将全站的线路以及开关等掌握在控制范围之内,而且它也具有跳合闸的功能,这样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整个系统起到保护作用。③GOOSE 与传统的二次回路相比之所以能够有非常大的进步是因为它自身的独特配置。就拿它的只能本体终端来说, 它的高效性与其他部件相比具有显著性的优势,它能够将包括信号的管理在内的多个步骤的控制工作变得更加简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数字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久而久之,企业必然会对数字技术的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数字技术能够满足工业生产企业的发展要求,在未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数字技术的优点,并了解其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从而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数字技术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以此来促进工业生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数字化技术营销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云计算;数字化;高校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7-7297-03

Cloud Compu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Digital Research

TANG Tao

(Information Network Center,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Hefei 230022, China)

Abstract: Cloud computing system using the vast resources of the Internet to a new computing model to provide servic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computing on the basis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to universities build digital effects, and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to universities build digital opportunities.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digital; university

云计算是下一代网络计算平台的核心技术,是一种新的计算模型,它的出现宣告了低成本享受超值服务的到来。目前,与云计算相关的网络应用与服务已应用到高校数字化建设中,云计算对高校数字化带来的影响和机遇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1 云计算概述

1.1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把存储在大量分布式计算机产品中的大量数据和处理器资源整合在一起协同工作,使相关的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中。

云计算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将运行在PC 上、或单个服务器上的独立的、个人化的运算迁移到一个数量庞大服务器“云”中,由这个云系统来负责处理用户的请求,并输出结果,它是一个以数据运算和处理为核心的系统。

1.2 云计算体系结构

云计算平台是一个强大的“云”网络,连接了大量并发的网络计算和服务,可利用虚拟化技术扩展每一个服务器的能力,将各自的资源通过云计算平台结合起来,提供超级计算和存储能力。通用的云计算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1) 云用户端:提供云用户请求服务的交互界面,也是用户使用云的入口,用户通过Web浏览器可以注册、登录及定制服务、配置和管理用户。打开应用实例与本地操作桌面系统一样。

2) 服务目录:云用户在取得相应权限(付费或其他限制)后可以选择或定制的服务列表,也可以对已有服务进行退订的操作,在云用户端界面生成相应的图标或列表的形式展示相关的服务。

3) 管理系统和部署工具:提供管理和服务,能管理云用户,能对用户授权、认证、登录进行管理,并可以管理可用计算资源和服务,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根据用户请求并转发到相应的相应程序,调度资源智能地部署资源和应用,动态地部署、配置和回收资源。

4) 监控:监控和计量云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以便做出迅速反应,完成节点同步配置、负载均衡配置和资源监控,确保资源能顺利分配给合适的用户。

5) 服务器集群:虚拟的或物理的服务器,由管理系统管理,负责高并发量的用户请求处理、大运算量计算处理、用户Web应用服务,云数据存储时采用相应数据切割算法,采用并行方式上传和下载大容量数据。用户可通过云用户端从列表中选择所需的服务,其请求通过管理系统调度相应的资源,并通过部署工具分发请求、配置Web应用。

1.3 云计算服务层次

在云计算中,根据其服务集合所提供的服务类型,整个云计算服务集合被划分成4个层次:应用层、平台层、基础设施层和虚拟化层。这4个层次每一层都对应着一个子服务集合,为云计算服务层次如图2所示。

1) 云计算的服务层次是根据服务类型即服务集合来划分,云计算体系结构中的层次是可以分割的,即某一层次可以单独完成一项用户的请求而不需要其他层次为其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2) 在云计算服务体系结构中各层次与相关云产品对应。

3) 应用层对应SaaS软件即服务如:Google APPS、SoftWare+Services。

4) 平台层对应PaaS平台即服务如:IBM IT Factory、Google APPEngine、。

5) 基础设施层对应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如:Amazo Ec2、IBM Blue Cloud、Sun Grid。

6) 虚拟化层对应硬件即服务结合Paas提供硬件服务,包括服务器集群及硬件检测等服务。

1.4 云计算技术层次

云计算的技术层次主要从系统属性和设计思想角度来说明云,是对软硬件资源在云计算技术中所充当角色的说明。从云计算技术角度来分,云计算大约有4部分构成:物理资源、虚拟化资源、中间件管理部分和服务接口,如图3所示。

1) 服务接口:统一规定了在云计算时代使用计算机的各种规范、云计算服务的各种标准等,用户端与云端交互操作的入口,可以完成用户或服务注册,对服务的定制和使用。

2) 服务管理中间件:在云计算技术中,中间件位于服务和服务器集群之间,提供管理和服务即云计算体系结构中的管理系统。

3) 虚拟化资源:指一些可以实现一定操作具有一定功能,但其本身是虚拟而不是真实的资源。

4) 物理资源:主要指能支持计算机正常运行的一些硬件设备及技术。

2 云计算的特点

2.1 服务提供的多元性

云就是庞大的计算机群,具备极高的计算、存储能力,能够完成单机所完不成的海量计算、存储等工作。云将调用云中的计算机群,使用基于海量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来搜索网络中的数据库资源,并运用各种方法为用户反馈出尽可能详尽、准确的结果,极大的扩展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基于某个具体服务器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工作模式;同时云中的计算机可以通过相应技术保持网络数据库信息的及时更新,用以保证用户服务的快速、准确。

2.2 使用的便捷性

在云计算模式中所有应用和服务请求的数据资源均存储在云中,用户可以在任意场合、时间通过网络接入云平台,使用统一的云服务,按照自身的需求获取所需信息,并可以实现不同终端、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为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效率。

2.3 服务的安全性

分布式系统具有高度容错机制,云计算作为分布式处理技术的发展,依托数据存储中心可以实现严格、有效的控制、配置与管理,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连接性能,同时高度集中化的数据管理、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可以让用户避免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

2.4 用户端设备成本低廉

由于云计算模式下大量的计算及存储工作都被放到了网络上,作为个人的用户端就完全可以简化到只有一个浏览器了。云计算模式中用户只需通过网络使用服务商所提供的相关服务,并按实际使用情况付费,具体的计算机系统硬件配置、设备运行维护开支和服务器系统软、硬件升级都由云服务提供商来完成。云计算的端设备和现在的PC机相比,云计算终端功耗低,成本低廉,终端用户使用简单,维护方便。

3 云计算对高校数字化建设的机遇

3.1 云计算能大大节约信息化的资金投入

目前的高校数字化建设中成本主要来源于软硬件的购置、日常维护及设备更新等,如果将这些建立在云计算和服务的基础之上,将大大减少资金投入。其一,整个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平台将是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跨平台、运算能力强大、资源丰富的统一的通用信息平台,无需购买本地服务器,仅需投入少数管理终端及云接入设备即可;其二,所有的服务提供均由云端提供,无需为保证服务器运行的可靠性、保证存储在服务器中的数据资源的安全以及避免因网络访问异常导致服务器瘫痪而对网络服务器响应及接入数量等进行限制,因此原来维护、升级等工作几乎降至最低,管理成本也相应可以大大降低。

3.2 真正实现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资源平台

将高校数字化建立在云计算和服务的基础之上,将繁重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服务器的配备、课程资源的存储与管理等工作交给云服务提供商,那么现有分散的、自成一体、本地化的网络信息平台将转变成为一个与具体网络运行环境、网络服务器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无关的强大的统一的通用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以成千上万的云服务器为依托,拥有着极其强大的计算功能、海量的网络资源,现有的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软、硬件资源重复投入、虚拟化教学设备运行能力支持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3.3 云计算的应用能够保证高校师生的信息安全

校园网内的计算机病毒的防控一直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尤其在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实验室。一台机器中毒,很快就会传遍所有机器。杀毒软件授权使用费用对高校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对病毒仍不能有效的防控。而在云计算环境下,云计算提供商拥有先进技术和专业团队来负责这些资源的安全维护工作,师生们只需通过网络,就能访问自己的数据。本地不再存储任何数据,因而不用担心病毒入侵造成的破坏。所以,云计算在高校的应用既省去了高校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开支,又确保了高校师生的信息安全。

4 结束语

云计算能为高校数字化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和软件环境,帮助高校摆脱资金不足、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各种困扰,其在高校教学、科研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已经呈现,一定会为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的提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信息技术已经从计算机时代走向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也将从以计算机辅助教育应用为中心走向以数据、计算和服务为中心。云计算为这种转变提供了机会和技术实现,并使之成为可能,为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朱近之.智慧的云计算―物联网发展的基石[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 Anthony T.Velte,Toby J.Velte,Robert Elsenpeter.Cloud Com- puting-A practical Approach[M].USA:McGrawHill,2010.

[3] 陈阿林.云计算应用直通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数字化技术营销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二维码 二维码分类 二维码特点 二维码应用

一、二维码的简介

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相比一维条码,二维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表达信息,因此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的信息。

二维码是一个用计算机软件编码技术形成的平面几何图形,在几何图形中可以通过编码技术来存储数字、汉字或图片,它是一个不含电子芯片的存储器,而且这个图形可以通过打印、印刷、屏显等形式出现,其成本远远低于电子存储器。

二、二维码的分类

二维码可以分为二维条码(堆叠式/行排式二维条码)和矩阵式二维条码(平时所说的二维码)。堆叠式/行排式二维条码形态上是由多行短截的一维条码堆叠而成,其编码原理是建立在一维条码基础之上,按需要堆积成二行或多行。它在编码设计、校验原理、识读方式等方面继承了一维条码的一些特点,识读设备与条码印刷与一维条码技术兼容。但由于行数的增加,需要对行进行判定,其译码算法与软件也不完全相同于一维条码。

矩阵式二维条码以矩阵的形式组成,它是在一个矩形空间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的不同分布进行编码,在矩阵相应元素位置上用“点(方点、圆点或其他形状)”表示二进制“1”, 用“空”表示二进制“0”, 点的排列组合确定了矩阵式二维条码所代表的意义。矩阵式二维条码是建立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组合编码原理等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图形符号自动识读处理码制。

三、二维码的特点

1.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约高几十倍。2.编码范围广:该条码可以把图片、声音、文字、签字、指纹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用条码表示出来;可以表示多种语言文字;可表示图像数据。3.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这使得二维条码因穿孔、污损等引起局部损坏时,照样可以正确得到识读,损毁面积达50%仍可恢复信息。4.译码可靠性高:它比普通条码译码错误率百万分之二要低得多,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5.可引入加密措施:保密性、防伪性好。6.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7.条码符号形状、尺寸大小比例可变。8.二维条码可以使用激光或CCD阅读器识读。

四、二维码的应用

表单应用:公文表单、商业表单、进出口报单、舱单等资料之传送交换,减少人工重覆输入表单资料,避免人为错误,降低人力成本

保密应用:商业情报、经济情报、政治情报、军事情报、私人情报等机密资料之加密及传递。

追踪应用:公文自动追踪、生产线零件自动追踪、客户服务自动追踪、邮购运送自动追踪、维修记录自动追踪、危险物品自动追踪、後勤补给自动追踪、医疗体检自动追踪、生态研究(动物、鸟类...)自动追踪等。

证照应用:护照、身份证、挂号证、驾照、会员证、识别证、连锁店会员证等证照之资料登记及自动输入,发挥「随到随读、「立即取用的资讯管理效果。

盘点应用:物流中心、仓储中心、联勤中心之货品及固定资产之自动盘点,发挥「立即盘点、立即决策的效果。

备援应用:文件表单的资料若不愿或不能以磁碟、光碟等电子媒体储存备援时,可利用二维条码来储存备援,携带方便,不怕折叠,保存时间长,又可影印传真,做更多备份。

火车票应用:台湾高铁、中国大陆的火车票票面上也均印有防伪二维条码。但是,随手丢弃的动车车票很容易泄露个人信息,手机使用网络上下载的二维码扫描器就可以轻易的读出火车票上的二维码信息。目前,还尚无防止破解办法,铁路部门建议撕毁二维码部分。

手机二维码应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技术简单的说是通过手机拍照功能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快速获取到二维条码中存储的信息,进行上网、发送短信、拨号、资料交换、自动文字输入等,手机二维码目前已经被各大手机厂商使用开发。手机二维码是二维码的一种,手机二维码不但可以印刷在报纸、杂志、广告、图书、包装以及个人名片上,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或输入二维码下面的号码即可实现快速手机上网功能,快速便捷地浏览网页、下载图文、音乐、视频、获取优惠券、参与抽奖、了解企业产品信息,而省去了在手机上输入URL的繁琐过程,实现一键上网。同时,还可以方便地用手机识别和存储名片、自动输入短信,获取公共服务(如天气预报),实现电子地图查询定位、手机阅读等多种功能。随着3G的到来,二维码可以为网络浏览、下载、在线视频、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提供方便的入口。

作者简介:

[1]李银花(1972.11),女?汉族?河北保定人?95866部队有线电教研室,讲师,从事话务专业教学

[2]刘雪莉(1979.04 ),女?汉族?河北保定人?95866部队基础教研室,讲师,从事基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