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德教案

品德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品德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品德教案

品德教案范文第1篇

3.假期安全真重要

一. 教学目标

1. 在日常生活中,能发现,理解不安全的情境;

2. 有一定的日常防灾知识与能力,如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等,并初步形成良好安全的生活习惯;

3. 熟悉校园及居家环境中的消防通道

二. 教学重难点

有一定的日常防灾知识与能力,如防火灾,防溺水,防出典,初步形成良好安全的生活习惯。

三. 教学准备

各种相关资料,课件,了解家里和校园里的消防通道。

四.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课时目标

1. 确立“生命第一位”的观念

2. 遇到一些不安全因素时,能做出相应的办法和措施

3. 玩一玩安全跳跳棋,巩固已有知识

二. 教学过程

1. 看录象,读数据,立观念:

1).课件放映相关的小学生因不懂自救而丧失宝贵生命的片段。(文字)

2).看了这些报道,你有什么想说的?

3).出事近段时间少年儿童因各种原因而丧命的数据,文字,图片

小结:看了这么多,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它经不起这么水淹,火烧等各种因素的侵袭,因而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

2. 出示课题:假期安全真重要

三. 看图讨论

一).小品表演(二男一女)

表演内容为外出玩耍时碰到一陌生人搭讪

1.看了这则小品,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2.你平时生活中碰到过一些危险的事吗,联系实际,说一说你是怎么办的。

二).课件出示书本上的图片,议一议,说一说:

1.碰到这种情况,你回怎么做呢?

2.四人小组讨论,想一个好办法。前提:既要就人命,又要保证自身安全。

3.逐个汇报,交流

品德教案范文第2篇

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行为:

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

教学建议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热爱生命”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本课属“热爱生命”教育,这方面内容很多,中高年级还有“爱护身体,积极锻炼,保持身心健康”等内容,逐步拓宽、加深。

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张明十分机智地摆脱坏人的纠缠。第二部分,讲述张明立即把遇到坏人的事告诉妈妈。第三部分,讲述张明再次发现坏人后,立即向老师报告,民警很快抓住了坏人。

教学重点

1.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中应该讲清以下几个问题。

1.要提防坏,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遇事要主动向家长汇报,求得家长的帮助。

3.提高警惕,发现坏人报告老师。

教法建议

1为了使教学更有实效,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教学方式。具体操作步骤见“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提高警惕性,防止上当受骗。

2可以讲故事进行导入,并设置环节、增加悬念,让学生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加深记忆。

3 在讲上当受骗的实例时,最好播放一些已有的实例录像,音频或图片。更具有真实感。

4 在讲解遇见具体事情该怎么办时,让学生自己说并表演,老师给予归纳和补充。有利于学生学以至用。

教学设计示例

十二不上当受骗

教学目标

认识:

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

2.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3.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情感:

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行为:

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

教学重点:

1.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难点: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过程:

一、播放故事,导入新课

1.讲故事或播放录音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参见扩展资料)

当讲到“没过多久,“咚咚咚”,有人敲门。“小山羊乖乖,我是妈妈,我回来了,带来好多好吃的东西。”时,师问:“你们猜七只小山羊是怎么做的呢?现在你们就是这七只小山羊,以最快的速度讨论一下,你们会怎样做?(把学生分成七人一组,模拟七只小山羊)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用各种方法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没有上当受骗。可是,你们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向你们这样警惕,他们很容易就被骗了。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请看!

出示图片1或放录像《被骗的三个学生》(录像可根据情节自行拍摄)

师问: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学生回答

出示图片2和扩展资料2、3、4,展现被骗的可怕结果。(参见扩展资料)

师追问:我们怎么帮助这三个孩子,才能使他们不上当受骗呢?

板书:不上当受骗

学生回答:(1、问问家人叫什么名字?2、撒跟就跑。3、不吃陌生人的东西。4、不轻信别人的话。5、找警察叔叔帮忙。6、大声的喊叫等。)

师小结:仔细听、认真看,动脑筋想,识破坏人的诡计,不上当受骗。

过渡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坏人,怎样才能防止上坏人的当呢?

二、学习课文,初步明理

1.演示课件(课文1、2、3自然段的内容)

2.教师提问:

(1)张明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人?

(2)这个陌生人对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3.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张明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走,当陌生人强迫要带他走时,他大声呼救。回家后,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

板书: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大声呼救告诉家长

教师继续演示课件(课文第4自然段内容)

5.教师提问:

(1)张明遇到的陌生人是什么人?

(2)张明是怎么做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

6.教师小结:

张明遇到的是一个坏人,他把看到坏人的事告诉了老师,老师与派出所取得了联系,抓住了坏人。(告诉老师报警)

7.教师提问:

民警叔叔和老师是怎么夸奖张明的?

8.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交往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板书:提高警惕

播放儿歌并讲解:不轻信 不贪小

遇事情 要动脑

提高警惕不上当

安全自护记得牢

三、指导练习,深入明理

1.学生讨论:

举例说说坏人是怎样欺骗儿童。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

坏人骗人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要想避免上当受骗,一定要提高警惕。

演一演

1.教师分发卡片,学生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1)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拾到了一个钱包,正当你在寻找失主时,有人自称她是钱包的主人,向你索要钱包,你会怎么办?

(2)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人敲门说要给你家修水管,让你给他开门,你会怎么办?

(3)有人跟踪你,怎么办?

(4)陌生人向你问路,怎么办?

2.学生分组讨论应该怎么办。

3.师生共同表演。

4.让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处理问题的学生,做得怎么样。

5.教师 小结:

当你拾到钱包时,一定要先把钱包收好,失主寻找钱包时,要寻问失主,钱包里有什么东西,经过核对后才能把钱包归还失主。

当有陌生人敲门时,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如果陌生人不走,要及时与家长、邻居或居委会取得联系,如果你发现这个陌生人确实是坏人时,可以打“110”报警。这样做才能避免上当受骗。报警时应该注意说清地点及情况。(但也要切记:不要随便拔打“110”报警电话玩。)

有人跟踪你时,大声喊叫并往人多的地方跑,可打110或直接找路边的警察叔叔等。

当有陌生人向你问路时,可以给他指路,但不带他去;或者干脆不理陌生人;赶快跑;等等。

请学生进行拔“110”报警电话的模拟活动。

四、全课总结

我们生活的社会上,是比较复杂的,有好人也有坏人,所以我们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要有很高的警惕性,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给陌生人开门,如果遇到坏人,要想办法保护自己,避免自己受到不必要损失与伤害。

板书设计:

十二不上当受骗

提高警惕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不跟陌生人走

不给陌生人开门

大声呼救

告诉家长、老师

报警

探究活动

活动名称:看谁最机智

活动目的:检验学生课上学习的效果,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懂得只有提高警惕性才能防止上当受骗。

活动步骤:

1.在课间,教师找一位本班学生不认识的人,用各类手段骗学生跟他走,看学生反映如何?一定要录像。(找六、七个学生进行实验)

2.课上,播放录像,分别对警惕性高或低的学生进行采访,让他们谈谈当时的想法。

3.教师总结整个活动。(提醒学生平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品德教案范文第3篇

4.知道拨打电话“119”可以请求消防队灭火。

情感:

感到玩火触电危险,愿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行为:

1.不玩火,防触电。

2.不做危险的事情,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3.会拨打电话“119”报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热爱生命”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全人类的共同传统。中国古代先人舜曾明确提出:生命是普天之下万物万事最为宝贵的,最有价值的东西。荀子在《礼记》中提出:“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惧善,人道毕矣。”这也是在强调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古人甚至把爱惜生命与“孝”联系起来。古代《孝经》中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可见,热爱生命是一种传统道德。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最宝贵的,应当爱惜。我们国家近年来制定了青少年保护法,强化对青少年的保护。对少年儿童来说,生活中一旦发生事故,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往往是他们。如果少年儿童自己不注意安全,不清楚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危险,做一些危险的事,那么造成事故,受到伤害的首先是他们。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青少年受到伤害的意外事故,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防止受到伤害是十分重要的。

本课教材是一、二年级“热爱生命”教育中的一项内容,主要是教育学生学习自我保护,注意安全,不玩火,防触电,防止受到伤害。

本课教材是根据生活中的一件真事改编的。由于这件事发生在学生同龄人身上,甚至他们自己也干过类似的事,这就利于学生体验教材中人物的情感,学习相应的知识,实践行为要求。

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人们听到“救火”的喊声,一面救火,一面拨打电话报警。第二部分,讲述火灾使人们受到很大损失。第三部分,讲述火灾发生的原因。

教法建议

1.“不玩火”强调不能够玩火,无论怎样玩火,都不允许。而“防触电”讲防止触电,注意用电安全,不能使学生对电器产生恐惧心理,教学中应该注意把握好分寸。

2.老师在备课时,应注意搜集与本课教育相关的资料,以使教学中适当引用。如“想一想”栏目中仅设计了四种情境,生活中还有不少不安全的因素,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3.对“防触电”的教育内容,教师可根据学校附近的情况,学生的生活情况,补充一些内容。如,农村的电动农机具、旷野的高压线的安全问题等。

教学设计示例

十二不玩火防触电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危险,要防止受到伤害。

2.知道玩火容易造成火灾,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损失和人员伤亡。

3.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

4.知道拨打电话“119”可请求消防队灭火。

情感:

感到玩火、触电危险,愿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行为:

1.不玩火、防触电。

2.不做危险的事情,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3.会拨打电话“119”报警。

教学重点:

1 知道玩火容易造成火灾,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损失和人员伤亡。

2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

教学难点:使学生愿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具准备

1.课文挂图1张。

2.课文录音带,补充内容录音带。

3.课文后面几个栏目插图的幻灯片。

4.指导行为录像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放录音:消防车警笛声。

2.提问;听到消防车发出的警笛声,你会想到发生了什么事情?遇到火灾,应拨打什么电话?

二、学文明理。

1.过渡语:遇到火灾时,要拨打“119”报警电话,请求消防队来灭火。消防队员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火灾现场,保护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前几天,有一个村子发生了火灾。你们看,这就是火灾现场图。同学们边看图,边听录音介绍,再想一想:火灾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出示课文挂图,放课文录音。

3.提问:

(1)火灾是怎么引起的?

板书:玩火

(2)这场火灾给村民带来哪些危害?

(3)消防队长说:“如果不是早发现、早报警,造成的损失会更大。”火继续烧下去,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

(4)小结:由于玩火引起火灾,不仅烧毁了大家辛苦种植的芦苇,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威胁到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多危险呀!

4.提问:

由于玩火引起火灾的几个孩子为什么低垂着头哭泣,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小结:你们说得很好。消防员叔叔也是这样对他们说的。

齐读消防队长的话。

板书:不

5.教师举补充事例。

火利用得好能为人类造福,为人类服务。如果随便玩火或防火意识不强,火就会对我们进行严酷的惩罚。例如:大兴安岭发生火灾是因一个工人扔在树林中一个没熄灭的烟头引起的,大片森林被烧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长成材的森林被毁之一旦。有一次北京的隆福商场由于管理人员对防火工作不重视,引起火灾后没有灭火设备,耽误救火时间,隆福商场几乎被大火无情地吞没了。如今虽重新翻建了,但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的人由于过失引起火灾,不懂采取措施救护,而葬身火海,惨不忍睹。这些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什么呢?

小结:我们要有防火意识,随时注意防止发生火灾,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6.出示幻灯:“议一议”栏目内容。

(1)小明家中失火,他应该怎么做?

(2)李阿姨看见某公司的大楼失火,她应该怎么做?

7.出示幻灯“听一听”栏目内容:电工叔叔的话。

(1)不要用铁丝捅电线插座。

提问: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2)不要在电线附近放风筝。

提问:如果在 电线附近放风筝,会发生什么事?有什么危险?

(3)小结:电工叔叔告诉我们这些话,是让我们防触电。

板书:防触电

8.讨论: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1)如果家里电线断了,能不能用手摸,为什么?

(2)雷雨天能不能在大树下避雨?为什么?

(3)提问:不玩火、防触电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好处?

板书:保护自己

保障安全

三、联系实例,导行。

放录像,请同学补充录像内容。

1.小明在十几层高的阳台上,登着凳子冲楼下喊:“喂,等我一会儿。”有什么危险?

2.煤气灶上的水开了,不停地冒着热气,你应该怎么做?注意些什么?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不玩火、防触电的道理,今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安全。

板书设计

十二不玩火防触电

品德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学案导学

“直抵教学的本质核心,紧紧围绕核心组织教学,才会使教学发生根本变革”(成尚荣语)。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主体教育”、“以生为本”、“以学为主”,课堂的核心价值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然生长。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采用学案导学就是改革创新的一个举措。

一、采用学案导学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的理论支撑。

2.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导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让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3.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巴班斯基指出:“最优的”,就是“从一定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所谓最优化的教学,就是在教学、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卫生学所规定的标准。

4.《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但这种学习是在师生双方统一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因而不是孤立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生的。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做主”的形式。自主学习既涉及学习内容,又涉及学习方法。

5.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育要以学生探索性地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以教师创造性地教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的观察能力已有了显著提高,他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现象、动手实践、思考问题。这就为我们以“以导为主”实施教学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政策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给学生留下深入思考的时间,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一规定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在重庆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落实市教委关于指导学生“愉悦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工作要求,引导教师开展教法与学法研究,切实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研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市教委、市教科院在全市中小学进行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打造超越课堂的教学改革。

4.新课程改革倡导开放、自主、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侧重于师生的有效教学行为,针对初中学生心理智能方面的发展潜力,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受到重视。自新课改以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式有了积极变化,但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重教轻学的现象,学生出自内在需求的自主学习、知识建构、意义生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等未能真正实现。

(三)实践依据

1.山东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高效的五大抓手之一《271导学案》,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铺设“271高效课堂”快车道。

2.我县羊角中学、火炉中学的“三案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中,把学案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手段和有效载体,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学习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我校主研的县级课题《农村薄弱学校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把学案制作和使用确立为必不可少的课堂学习环节来要求,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收到了奇效。

4.在农村薄弱学校思想品德学科学案的设计和使用,特别是导学功能的发挥有待进一步探索。“学案导学”模式是一种值得认真学习、借鉴、总结和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具体到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还存在学案设计编写怎样与学科教学内容、生活情境素材有机整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主体作用如何真正发挥,教师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等实际问题。

二、学案导学概念的界定

(一)学案的界定

由于学案导学模式研究在我校起步较晚,对一些核心概念的界定尚未完全澄清,对学案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

1.学案就是学习方案。如“学案是教师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在授课前依据教学目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以课时和课题为单位,把课本中相应的内容和预备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模拟问题发现过程,精心设计递进性问题系列,以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台阶,完成自主探索真知的学习,是指导学生学习本课时或课题的学习方案”。

2.学案就是学习材料。如“学案是把教学目标、预习任务、知识重点、教学步骤、练习巩固、评价任务等编写成供师生教与学使用的学习材料”。

3.学案就是案例。如“学案是在教案基础上,为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学案不仅仅是一份学习材料和案例的呈现,更具有很强的设计性,可以认为学案实质上是一种学习方案。

(二)学案导学的界定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综上,我们认为:“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从“用教案教”到“学案导学”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向学生如何“学”的转变,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向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转化,是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的过程。

(三)教学实效性的界定

品德教案范文第5篇

女人容易患食品安全焦虑症,常常担忧一家人吃的食物不够安全。男人对此是如何看的,是否觉得女人太过于紧张了?

男界――

环保现在确实是个大问题,真的很怀念从前想吃鸡蛋的话不吃土鸡蛋都不行的日子。我常想,人为什么要把这个世界弄成这个样子呢?什么都更乏味了,什么都更差了。也许有人会说,人多了嘛,资源不够嘛……可是真的是这样子吗?这是唯一的原因吗?我看是人的贪欲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科学越来越进步,人的幸福感却没有相应地增加。现在是吃个东西都没有安全感了。

很多女人对食品的安全有焦虑,还有不少当医生的朋友也这样。我其实很同意并且同情。社会走到今天,人类还有安全的食物吗?而食物,又恰恰是人类健康最基本影响因素之一,人为了生存而摄取食物,却偏偏因为食物的摄取而危及生存。污染、添加剂还有什么转基因之类的,这些都是由人的脑子想象然后再搞出来的东西。可惜,上帝造人的时候没按照人的脑子来制造人的身体,于是,自然的身体碰到人脑的效应的时候,就不匹配了。食品的缺憾来自人脑,但人脑却很难凭着自己的力量来消除食品的缺憾。在这个时候,焦虑就会产生。大多数人的自然反应,就是强迫性地检查和防卫。

女人比起男人,总是更多地承担起对于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的责任,女性细致敏感的特性会加重这一焦虑,在很多时候,会有些过分地重视对食品品质的检查,一下子觉得这种蔬菜农药残留太严重,一会儿又说那种饼干食品添加剂太多,尤其在孩子吃的东西上,更是规矩多多,这个不健康不能吃,那个不绿色不能吃,最后发现,能吃的几乎寥寥……其实,这些焦虑正如上所述是有根据和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