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师培训学习计划

医师培训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师培训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师培训学习计划

医师培训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口腔医学;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实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83-02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口腔临床工作中,绝大多数治疗是通过医生具体操作完成的。因此,一名合格的口腔医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过硬的临床技能。我院在实施毕业实习生“一对一”带教模式的过程中发现,“一对一”带教模式有利于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1],但大部分实习生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能很快适应口腔临床医疗工作。临床实习阶段是在校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关键时期,是进一步巩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临床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对学校的声誉带来很大影响。我院为缩短实习生适应临床工作的时间,缓解毕业实习生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减少医患纠纷,在进入毕业实习前,按照《口腔医学实习前临床技能培训计划》的要求,进行为期2周的入科前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培训结束后,按照《口腔临床技能综合考核评分表》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进入临床实习,旨在初步研究毕业实习前技能强化培训对实习生出科考试理论、技能考核成绩、一次性考研率以及用人单位评价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在我院进行生产实习的2005级和2006级的同学为研究对象,各分为三组,分别进入口内、口外和修复科实习。2005级实习生18人,2006级实习生12人(实际在我院实习的有15名,但有3名学生在我院只实习了半年,在院外实习了半年,因此未纳入统计)均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即一名带教老师负责一名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所不同的是2005级同学进入临床实习前未进行技能强化培训,而2006级同学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了为期2周的技能强化培训。

2.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实施。①相关计划和评分标准的制定。根据毕业实习计划,制定《口腔医学实习前临床技能培训计划》及《口腔临床技能综合考核评分表》。②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具体操作和实习带教安排。从口腔医院高级职称人员中选取内科、外科和修复科的教师各1名,按照《口腔医学实习前临床技能培训计划》的要求,对即将进入临床科室实习的2006级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入科前临床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按照《口腔临床技能综合考核评分表》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正式进入临床实习,安排具有带教资格的高年资教师带教,按照毕业实习计划的要求,在实习结束时,按照《口腔临床技能综合考核评分表》进行临床技能考核。

3.实习质量指标的监测。

4.统计学处理。考试成绩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一次性考研率和用人单位良好评价率采用百分比,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二、结果

1.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对实习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的影响。

表1、表2表明,技能强化培训组口内出科理论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未强化培训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强化培训组高于未培训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2.不同带教模式对实习生一次性考研率和用人单位评价的影响。

由表3表明技能强化培训组的一次性考研率及毕业后用人单位评价均高于未强化培训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三、讨论

医学生参加生产实习是临床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2]。提高实习生实践能力是口腔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核心环节[3,4]。口腔临床毕业实习是口腔医学教学计划的最后阶段,是以临床实践为主要形式,将理论联系实践,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因此,探索一套口腔临床实践教学与管理模式对于培养高质量口腔毕业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对毕业实习生采用了“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发现大部分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后不能很快进入角色,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接待操作比较简单的病人。为了使实习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实现实习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我们对2006级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前进行了为期2周的临床基本技能强化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并由具有带教资格的高年资医师(具有硕士学位,中级职称以上)来带教。研究发现,所有经过强化培训的实习生均能在进入临床后的1~2周内熟练接待操作简单的病人,部分实习生还能接待较为复杂的病人。在科室实习结束后的出科考试中,口内理论及临床技能、口外和修复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一次性考研率均高于未强化培训的2005级,差异具有显著性。用人单位评价也优于未强化培训的2005级,75%的评价为“优”,25%的评价为“良”,没有评价为“差”的。这表明进入临床前的短期技能强化培训再加上高年资带教教师的“一对一”带教模式更有利于实习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有利于快速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实习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出现了出科考试技能考核成绩、一次性考研率以及用人单位好评率高于未强化培训的2005级。

综上,毕业实习前的短期临床技能强化培训以及具有高学历、高年资带教教师的“一对一”带教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实习生对病人的综合处置能力,一次性考研成功率和用人单位的好评率也大大提高。今后我们将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去研究,证明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兴容,李兰萍.“一对一”带教方式对口腔本科生实习质量影响的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40-142.

[2]韩云涛,周佳,李伟明.参与式教学法引入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3B):35-38.

[3]刘铁玉,林敏,刘春梅,等.在口腔医学临床实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6):64-65.

医师培训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导师制 病理学

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是培养高水平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经之路。毕业后医学教育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必须抓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培养“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住院医师。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可追溯到1921年,并且已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的培训大纲和执行办法,但全国各地区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发展不平衡。为适应国际形势提高我国医师的专业水平,2010年上海率先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在全市实行统一其标准[1]。

然而现阶段的住院医师管理模式也需要做不同的改良和尝试性的探索,以往病理医生培训基本还是处在一个“传、帮、带”的模式当中,缺乏系统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病理学是一门重要桥梁学科,其任务是让学生在认识疾病病理变化的同时学会如何从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找到诊断依据,得出正确诊断。在临床病理教学中建立导师制教学平台,缩小教学单位,重塑师承关系,逐步实现教育个体化的观点。

一、导师制的起源及发展

导师制是导师针对固定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牛津、剑桥大学在实施学分制后,在本科生的培养中开始实施导师制[2]。导师制模式是学生在校期间,学校通过给学生指定导师,并由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的教学方法。导师协助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指导他如何取得进步,教师与学生之间实行的是一对一、面对面的个别辅导,导师与每一个学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实行阶段导师制对于一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临床专业技能强化、科研思维养成都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病理住院医师的学习目标

医学生从高等医学院校毕业后只获得了在工作中能够使用得上10%医学基础知识,其余90%要通过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才能取得。导师制要求住院医师通过在两到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病理学技术、临床病理取材等基本技能,培养病理诊断和尸检诊断的思维方法。最终使住院医师胜任临床病理工作要求,成为合格的病理诊断人才。

三、明确病理住院医师导师的职责

如何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对病理学医学生而言,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不但能够掌握处理常见疾病以及一些疑难杂症的诊断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了解病理学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前言动态,把握学科发展的脉搏,尤其是对病理学的发展有自身的见解和认识,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导师必须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结合培养对象在不同阶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指导督促住院医师的工作及学习,定期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导师制保障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序进行,促进了青年住院医师顺利成长。在教学理念上要把“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无论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组织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与主导权交给学生。

四、病理导师制实施的方法

临床病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大体观察、显微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等手段对手术等标本对疾病进行及时、准确地做出病理学诊断。因此结合病理科的工作特点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际情况,在实施导师制是,应采用以下具体办法:

(1)导师每年带教1-2名住院医师。(2)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学习病理学的基础,因此学生首先要认真复习解剖学和组织学知识。只有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才能有效学习病理学。(3)临床工作中,将所带教的住院医师和导师安排一起值班,并采用分阶段带教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病理的实践技能包括病理技术和取材,首先学生观摩导师取材、切片和染色。进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操作导师在一旁指导,最终到达独立操作的能力。临床病理诊断主要培养学生诊断思维能力,也可分成几个阶段进行。先在多头镜下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病变,经过一段学习,学生可初步做出诊断再由导师复诊。(4)尸体解剖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是对疾病的系统化学习。住院医师通过尸检可明确诊断,查明死因,又能认识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以及最终死因。(5)科室应组织定期集体授课,并按各个系统分阶段进行。从常见病到疑难病理,让学生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系统的学习。学生还应积极参加各种读片会。(6)有效的考核机制是有效检验学生是否达标的重要方式,导师也可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安排每月末住院医师集中考核,包括笔试和口试的方式进行。

五、病理导师素质的提高。

加强导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导师综合素质。导师的技能必须是多种多样的,更关键的是导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阶段等具体情形,有针对性地正确应用,从而达到与学生间出现“化学反应”。医院、科室也可以通过集中学习、经验交流、问题研讨等方式,对导师有计划地培训,提升他们的指导能力、沟通能力和激励技巧,不断提高导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实施“导师制”培养模式,可疑弥补传统医学教育的不足,对于深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促进病理专科医师的健康成长。但由于开展时间不长,在管理、考核及评价方面有待完善,将进一步规范组织管理、加强部门合作、完善考评制度,以促进导师制工作健康发展,提高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妙霞,朱明华.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责任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3,20(3):136,144.

医师培训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培养中医护理人才,提高护理质量,走特色中医护理之路。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基层中医院护士学习中医护理知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集中理论授课、科室自学、强化训练等多种形式,强化护士学习中医理论与技能。结果培训合格率达95%,全院各科室均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临床中。结论对培养中医护理人才,提高护理质量,充分发挥中医护理优势,促进中医护理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西医护士:中医护理;问题:对策

中医一贯重视护理,主张竺分治疗,七分护理”,在养生保健,情志,给药,饮食与临证护理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护理已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为了加速培养高素质的中医护理人才,适应中医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对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进行系统化中医培训学习,并在临床广泛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目前我院培训合格率达95%,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学习中医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介绍如下。

1问题

1.1缺乏专业的中医护理人员

当前中医院中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西医护士,中医院的中医护士比例只占全院护士的10%左右,其余80%的西医护士中医知识匮乏,尤其是对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和中药知识了解甚少,直接影响护理质量。

1.2开展中医护理操作受到制约

中医护理操作在临床上的开展受各方面的制约,护士只能单纯的执行医嘱,中医护理操作项目必须由执业医师下达医嘱,护士无权下达操作的医嘱。大多数医院里,针灸、推拿、穴位按摩等这些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操作都由推拿、针灸、理疗科的执业医师进行,护士也无从操作,影响了中医专科护理技能的提升,制约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顺利开展。

2对策

2.1选拔精英理论授课

由护理部统一购买呻医临床护理备要》①《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②(以下简称《常规》)等学习书籍,西医护士人手一册,作为培训教材,邀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毕业的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医师及中医基础好,教学能力强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教师,进行系统集中授课,每月1~2次。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

2.2科室内部学习

各科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中医健康教育处方,科室的中医业务学习计划每月不得少于2次,护士长对学习后的相关内容每周晨会提问3^4次,以强化记忆。

2.3技术培训落到实处

参照《常规》,将常用的技术操作规程制成白话文,细化操作流程,使护士关注操作细节,方便训练。然后选拔善于交流、操作能力强的护士,每人强化训练1~2项,再向科室总代教及护士长进行示范培训,再由她们向科室护士示范,反复训练,确保人人达标,根据科室性质,开展中医技术操作每科不少于两项。

2.4形式多样,强化记忆

广泛开展中医护理业务查房、举办中医护理专题讨论会、中医护理病历评比。每科室都配备针灸挂图、针灸人仿真模型,便于直观记忆经络的走向、腧穴归经、定位、主治等。平时经常开展岗位练兵,操作竞赛活动,给护士构筑磨练和提高的平台。

2.5及时评价指导

根据20]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简称《指南》)的要求,护理部成立中医护理质量专项考核组织,按照《指南》的评价方式方法进行评价。内容包括:中医专科专病的护理质量,包括指导患者建立顺应四时与动静结合的生活起居习惯,调畅情志,合理膳食,合理用药:中医护理常规的执行情况,包括四诊方法运用、辩证施护等:中医护理操作情况,护理部平时按人数比例抽查考核,每年对全院护士进行中医理论和技能考试各两次,理论85分、技能95分以上为合格,成绩记入护士定期考核档案。同样,护士长对护士进行月考、季考,以训练护士的中医技能操作水平。并进行记录、评价、指导,作为年终评优评先参考。

医师培训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一、加强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的管理体系,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各会员医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制订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措施、考核、检查三落实。

1、落实住院医师轮转制度

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医务人员的毕业后轮转期间是他们选择与培训专业的阶段。毕业生分配到医院后,按其具体条件、毕业成绩和拟定专业有侧重点地轮流到各专科,当然轮转科室和时间可按具体情况制定,期满结合他们选择的志愿和医院的实际情况定科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履行的是住院医师职责,住院医师第一年工作对所管的病床是24小时负责制,并轮流急诊值班,节假日也要处理好所管的病人,急诊值班兼管全病房突发问题。必要时还要将负责该病床的住院医师找来协助处理。

2、落实专题病例与病例讨论会制度

专科医师在入院五年内,要结合自己管的病种查阅文献,做读书笔记和撰写文献综述。开展小讲座、专题病例、教学查房。由病区医师定期负责指导与组织学术座谈会,定期选择典型的、有教学价值的、较复杂或疑难的病例进行讨论。上述方式对提高医疗质量起很重要的作用,各级医师可以借此增进彼此了解,也是科领导了解各级医师的学习态度、学术水平及病房管理能力的良好机会,是培养临床医师的好方式。

3、落实外出进修制度

根据科室开展发展的需要和医院培养人才的整体计划,培训管理部门将选拔工作与学习成绩优秀者,送到国内或国外先进的专业或学科进修,进修医师通过医学专家或继续教育者的专业性授课对新病种、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有所了解,在充实医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他们还会被适当安排门诊、急诊、病房的临床工作并管理一定数量的床位以增加实践的机会,进修医师通过实践提高其临床工作能力,为返回原单位独立工作或带领其他专业人员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医学继续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

1、积极参加中华医学会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中华医学会医学继续教育训练规模大、覆盖面广、训练内容规范、手段先进,形式有学术活动、专题学术讲座、继续教育短期学习班、年会及专题讨论会等,各会员医院组织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回院后,请他们将学习收获向全院汇报。

2、开展"三基"培训

"三基"指临床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以各级专业技术三基培训教材为培训和考核基本教材,围绕该教材按专科分专题自定题目开展教学。每月开展全院性学术活动,按时参加学术活动的医技人员,给予记继续教育学分,使全院讲课活动达到规范有序,人员和时间有充分保障。这样不仅使本专业人员学到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使其他专业的医技人员了解和学到了边缘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全员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实施。

3、外请专家教学

及时了解和掌握专科前沿历来是各层次医技人员最热门的话题。做好该项组织和落实工作,不仅可带动全员对现代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潮,也可不断拓宽医院与其他医院行业间特长的了解和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从而逐步带动医院科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外请专家讲课是现代医学教育培训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学术活动推动学会工作

开展学术交流是学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学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学会紧密结合我市疾病发生谱的变化趋势和学会的专业特点,按学会章程及有关法律开展了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学会结合实际,面向基层,开展巡回讲座、研讨会、交流会,举办学习班、科普讲座,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兰讲学、研讨,鼓励会员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省级学术交流活动,活跃了我市的学术空气,增强了学会活力,扩大了学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对促进我市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立足活跃学术气氛的同时,学会鼓励会员参加省内外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以扩大对外交流,引进吸收国内外新技术、新观点,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以提高自身素质,推动各医院学科建设,提高诊疗服务质量,满足广大市民的健康需求。在加强与日本秋田、北京等国内外医疗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的联系,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兰讲学、会诊、手术,在心胸外科、心内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病、内窥镜等专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以举办专题讲座、查房、同台手术等形式交流信息、切磋技艺。

2003年-2005年共开展各类学术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88次,参加人员6600余人次,开展科普宣传18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8000余份,咨询8000余人次。在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科研立项140余项。市科协优秀论文113篇。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培训班20次,参加3800人次。卫生人员防治传染性防治知识应急培训班共105次,参加培训人数14373人次。做好防治禽流感工作,对防治禽流感的知识进行培训,共培训3810人次。做好艾

滋病防治培训工作,爱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共19次,参加培训人数1550人次。

三、医学继续教育改进的对策

1、制定制度,分工负责,考核到人

为了使继续教育规范化,制定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并进一步补充完善,规定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应达到的要求和完成的任务,为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医院每年按一定比例从业务收入中提取专项经费,并严格执行科室定期业务学习和全院集中安排业务讲课的规定,要求各科年初有计划,年终有考核。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安排各自对口的业务学习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各科室自行安排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将个人的继续教育学习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与职称晋升、评优挂钩。

2、鼓励创新,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科研能力

医院设立科研基金,对市级以上立项课题加大资助力度,并积极推荐课题参加科技成果奖评选,对在专业期刊上的专业技术人员,除报销版面费外,还给予奖励。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意识和科研能力。

3、加强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个人继续教育登记制度

医师培训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于妇产科医生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支持和关心下,认真落实省卫生厅20xx年度医政医管工作重点,坚持“质量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和“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医院管理年”、“三好一满意”活动的要求,以“我院20xx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的指标”为基础,全面开展临床、科研、教学、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科室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

一、三级甲等医院创建

认真学习《xx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xx省三级综合医院技术标准》,对照我院创建办印发的任务分解表,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逐条分解、落实,做到人人有指标,人人有任务。组织质控人员对运行病历、归档病历全面督查,重视环节管理。通过科室全体人员的辛勤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三级医院创建任务。

二、抓学习,创建“学习型科室”

通过学习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各种诊疗常规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提高业务水平;注重对科室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及沟通能力的培养,要求大家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真正围绕“质量第一、以人为本”开展临床各项工作,提高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

三、抓医疗核心制度落实,重视医疗安全

妇产科是高风险科室,尤其是产科,牵涉到母子平安。科室从抓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围手术期管理等制度的落实,加强重点环节监管,医疗质量稳步提高,一年来,科室无医疗事故发生。

四、积极开展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

按照医务处及质控处等相关部门下发的文件通知要求,我科开展了“自然临产经阴道分娩”(临床路径)及“剖宫产术”(单病种质量控制)试点工作,经过全科医务人员共同努力,降低了病人平均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天数,病人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五、抓团结协作,创和谐科室

妇产科都是女同志,大家日常工作琐碎、繁重,只有医师、护理、助产、麻醉等医务人员良好协作,才能消除医疗隐患;遇事相互商量、补台,形成良好协作的氛围,科室气氛温馨、和谐。

六、临床教学、科研

20xx年按照医院科研、教学规划认真实施科室的教学、培训及临床带教工作,注重对年青医师业务素养及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科室X主任领导下,我尽力当好助手,通过大家的辛勤工作,我科20xx年度门诊诊次、出院病人数、新生儿分娩数、手术总例数、Ⅲ、Ⅳ类手术例数、床位使用率、业务收入等指标较20xx年显著提高;药品比例、抗生素使用率有所下降。

20xx年将在医院领导及科主任的领导下,加强自身学习,恪尽职守,当好助手,为实现我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目标尽微薄之力。

关于妇产科医生述职报告

自踏上工作岗位,转眼间,我已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走过了四年,如今我是一名妇产科住院医师,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岗位。在过去的四年中,因为身体的特殊原因,在生育宝宝过程中,或多或少耽误了很多宝贵的工作时间,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锻炼机会。现在,我已结束了这一特殊时期,再次斗志昂扬的站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一、加强业务理论学习

为了弥补两年来落下的功课,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医学是一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学科,面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作为一名妇产科住院医师,为了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必须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制定严密的学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医院为我们提供了通过网络和电子书刊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的学习的平台,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可以及时为自己充电。通过阅读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医疗卫生知识,写下读书笔记,既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也是自己工作学习的经验总结,积累大量的知识瑰宝。

平时也经常参加各类学习活动,积极参加院科组织的学术讲座和疑难病历讨论,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从而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很好地拓展了知识面。在我院争创三级医院的进程中,我明显感觉到了一位纯西医的本科生,要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必须从现在起投入到中医的学习中去,只有掌握了中医的辨病辨质,结合于西医的诊疗方法,才能成为一名今后被病人接受的中医院医生。所以一是自我学习,二是抓住“西学中”研究生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临床工作以患者为中心

在临床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服务患者为中心,遵守各项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妇科门诊,每天的就诊人数都非常之多,我主动放弃每天一小时哺乳时间,认真接诊每一位患者,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虚心向上级医师请教,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顺利完成了五个月的妇科门诊工作。在人流室和治疗室,同样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特别是在中午下班时,面对病人焦急的眼神,宁可少休息几分钟,也要给她们做完检查治疗。

现在,我在产科工作,对于经历过孕妇、产妇这一角色的我来说,现在的我,更能设身处地的为每一位孕妇产妇考虑,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之外,去给于她们更多一份关心和照顾。作为一名妇产科医师,经常会遇到一些病情复杂和急诊的患者,如果不能仔细的分析和没有高度的警惕心和责任感,很有可能漏诊和误诊,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通过诊治一些疑难危重病人,一方面丰富了我的临床经验,提高了应对疑难危重患者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疑难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确诊率。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临床经验积累,已能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同时,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

三、医疗工作的规范

现在社会,是个法制年代,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法”来约束自己。随着人们对健康期望值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在各级医院已比较常见。今年以来,院部及医务科多次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目的是为了规范我们的医疗工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纠纷。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大部分纠纷的起因还是我们医务人员工作做得不到位,与患者沟通不完善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