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教育整体方案

智慧教育整体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教育整体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教育整体方案

智慧教育整体方案范文第1篇

一、华为“云、管、端”,助力教育信息化

云:华为为教育客户提供存储、服务器、数据中心、桌面云等全系列IT产品。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性价比业界最佳,能够实现端到端软硬件垂直优化,兼容多家虚拟化引擎和硬件,从而满足解决教育资源集中建设、总校与分校之间IT资源共享需求;融合一体机(FusionCube)实现了计算存储真正融合,内置高性能内部交换网络,完美支撑高性能科研计算、云存储、多媒体教室、数字图书馆应用;云桌面(FusionAccess)是端到端优化整合的桌面云,具有端到端系统化的安全设计、丰富的接入认证方式,低带宽,高网络容忍度,音视频优化,GPU直通的卓越体验,是校园办公协同、计算机上机室、电子评卷、多媒体教学等的最佳选择。

分布式数据中心(DC2)不仅可以大大提高IT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实现数据中心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数据中心之间的容灾和备份。微型数据中心(MicroDC)将网络、计算、存储、安全、语音通信、远程管理集成在标准机柜中,实现3小时安装、1天上线敏捷部署,满足中小学、院系的IT信息化建设需求。

管:华为致力于面向教育客户提供全场景的网络承载及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光传输、骨干路由器、企业出口路由器、防火墙、流量整形、行为监管、多业务网关、园区及数据中心交换机、无线WLAN、XPON接入等产品。在CERNET骨干网、区域教育云网络、校园网精细化运营、无线校园、职教及普教校园网等多个场景均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及实际应用。

端:华为面向移动学习提供系列化MediaPad、面向校园安全的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面向协同办公提供的高清视频会议终端及客户端软件平台。基于需求深度定制的平板电脑课取代课桌上的书本和学生肩上的书包,成为电子书包,助力智慧课堂的各类教学应用。高清摄像头的全高清全智能保障校园安全。而高清的视频会议终端使得远程教学成为可能,促进区域教育公平化,使得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用优质老师的面对面辅导。

二、华为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助力教育信息化

顺应第四波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的发展趋势,以“网筑数字校园,云播智慧教育”为核心理念,华为凭借在教育行业多年的深耕、对校园客户需求的深入理解,在整合“云、管、端”ICT产品基础之上,推出“智慧教育云”、“智慧校园”、“智慧云课堂”、“移动书包”四层次的智慧教育ICT解决方案。

智慧教育云解决方案:以华为服务器、存储、网络、云操作系统、数据中心为基础,集成业界领先的教育软件供应商,构建一个整体的、可部署的教育云数据中心、教育云网络解决方案,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让更高效的教育管理服务成为可能。

智慧校园解决方案:以万兆校园骨干网络为核心,提供有线无线一体化校园覆盖、泛在无线宽带、校园精细化运营、校园网络泛在安全、IPv4/IPv6平滑演进、校园网络可视化管理中心、校园安全视频监控、校园网络及能耗节能管理、教育E卡通、校园办公协同、视频会议等解决方案,可满足校园学习、科研、办公、生活、管理、节能、服务方面的需求。

智慧云课堂解决方案:教室作为教学的重要场所,在第四波教育信息化大潮中,正在从多媒体化向智能化升级,颠倒课堂教学模式日益普及。华为为此设计了PI3教学活动模型及SMART教室信息化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推出以云计算为核心架构,以物联网使教室智能化,以专为智能教室设计的“四合一“教室云边界(CCE),资源下沉、提升教学体验的校园云边界(SCE),简化运维管理的智能管控中心(COC),预集成教学应用平台的云课堂中心(CCC)为核心设备的智慧云课堂解决方案,满足网络课堂、远程课堂、颠倒课堂、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等教学应用场景需求,助力教学模式变革。

移动书包解决方案:提供从学习终端(电子书包)、到网络安全接入策略、终端设备管理,到电子教本内容平台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以实现教学内容实时共享,教师有效监控课堂,即问即答的互动式教学;通过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自学能力。

三、开放协作,共筑未来智慧教育生态

智慧教育整体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审议教育智慧

课程是由教师、幼儿、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四个要素之间持续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课程的基本内涵。

课程不只是跑道,更是跑的过程;课程不只是教育情境之外的文本,更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生成和共同建构的一系列事件。课程是否适宜、有效,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幼儿园要把课程审议列入幼儿园管理工作和教研活动之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的甄别、选择、评价、审议等从开发到实施的全过程,学会以开放的思维对课程进行理性的审视,在课程审议中提升教育智慧、实现与幼儿的共同成长与发展。幼儿园在开展课程审议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理论引领,注重观念更新,提升教师的思想智慧

课程审议是教师交流思想、表达观念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课程审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对理论的学习和对实践的总结是教师参与课程审议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1.让读书成为习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师德修养、文化素养及组织幼儿园保教实践必备的知识。在开展课程审议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养成学习理论的好习惯,并定期组织读书会、信息会等,提高教师读书、学习的积极性,激活教师的心灵和智慧。

2.让教育拥有思想

理论阅读是教师不可放弃的责任。幼儿园课程应该“教什么”“如何教”“何时教”等,这都是我们在对课程进行审议时必须关注的要素。开展课程审议时,我们应帮助教师明晰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基本依据,如:

教育法规依据:如《规程》《纲要》中对幼儿园教育任务、幼儿发展目标的要求等。

心理学理论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规律(包括幼儿的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

教育学理论依据:新的知识观、资源观与教学观;新的教师观与儿童观;最近发展区理论与支架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与整体教育观等。

课程学理论依据:如,泰勒的课程理论;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等。

幼儿园的培养目标

……

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徜徉于理论的前瞻性与实践的现实性之间,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课程中的观点与行为寻求依据,在理论的引领下促进课程设计与实施不断趋向完善和理性深化,成为教育的思想者。

二、直面教育实践,培育问题意识,提升教师的研究智慧

幼儿园课程不是脱离于实践之外的一种“书写”活动,而是与实践相伴且在实践中进行的活动,它是由一个个相互关联、不断递进的情境脉络组成的,不同环节所面临的问题往往不同,因而课程审议的重点也要因具体情况而异。科学、合理的活动目标,优秀、适宜的教育内容,丰富、多样的途径和方法,及时、有效的教育评价……都是进行课程审议时必须关注的基本要素。

1.课程审议的基本流程

智慧源自实践。实践是教师成长的基石。课程审议必须直面具体的教育实践,关注课程对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发展的价值以及课程的良性发展,力求在理论引领下解决课程实践中的真问题,形成课程决策。课程审议的基本操作流程是:

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设计课程时借助理论来策划,在实施课程时有意识地运用理论来指导,审议课程时更要借助理论来审视。这样,教师的日常保教实践工作被赋予了研究的价值,能推动大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

2.课程审议的问题菜单

对课程实践中最真实问题的关注,是教师提升智慧、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课程审议要注意唤醒教师的问题意识,鼓励教师带着疑问去思考我们的课程设计与实践,以确保“以幼儿发展为本”落到实处。

课程审议的问题菜单

所体现的

《纲要》要求

一级菜单

二级菜单

课程开发背景及依据

课程内容的由来、特点、与其他活动的联系,教师对内容所作的加工及依据

课程内容与教育目标的关联性

课程内容与幼儿兴趣、发展水平、发展需要等的关联性及幼儿的可接受性等

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面临的挑战情况,包括挑战的类型、强度等,课程对教师和幼儿身心发展、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价值

……

1.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课程目标及依据

课程目标与教育总目标、年龄段目标及近期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关系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适应性关系

课程目标与幼儿已有经验、水平及与发展可能性间的适应性关系

2.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4.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5.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课程资源及依据

实施课程要创设的环境、需要的资源

课程资源与课程目标、内容间的关联性、适应性

课程资源对幼儿学习的支持性及与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的适应性

课程实施脉络及依据

课程实施流程、方式方法与课程目标、内容间的适应性关系

课程实施流程、方式方法与幼儿能力、兴趣、需要等的适应性关系

课程实施的组织脉络以及各环节中的转换关系、教学策略(包括提问策略、提示信息策略、干预策略、评价策略等)、幼儿参与活动情况及依据。

三、立足多元对话,追寻碰撞、激荡,提升教师的行为智慧

课程审议是课程审议是教育民主的产物,是教师专业自主的重要表现。课程审议强调的是一种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倡导的是一种参与式与合作式的学习过程,通过对“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辨与探析,个体与群体智慧充分碰撞、激荡,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行为智慧。

1.课程审议要以班级为基点,推进式审议与螺旋式审议相结合

班级是幼儿一日生活的真实所在,是课程实施的现实基地。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应该以班级为基点,在班级生态中孕育和生长。课程审议可采用自上而下的推进式审议与自下而上的螺旋式审议相结合的方式,重视班组教师、保育员、幼儿乃至家长的参与,依据课程开发标准、班级具体情况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课程资源,设计并实施活动方案,构建让自己心动的课程,不断反思和积累实践性学识。

自上而下的推进式审议:教科室提出课程设计方案──教研组进行审议并完善──教师结合班级情况进行审议并进行实践──教科室征集反馈意见与建议,调整改进课程方案──教研组进行审议并完善──班级进行再审议及再实践……

自下而上的螺旋式审议:班组内成员设计、实施课程方案──以观察记录、案例分析、活动反思等形式进行班内审议──在年级组、教研组或课题组内交流与分享,开展课程审议,整理提升经验,研讨困惑问题──教科室组织骨干力量或全园教师集中审议、学习,探析经验的有效性与解决问题的策略……

2.课程审议要以案例为媒介,个体反思与集体审议相结合

课程审议不仅要重视教师的课程设计或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还要弄清楚隐含于“教什么”“怎样教”后面的设计思想、教育理念、具体依据,对话、探讨、辨析、反思是课程审议的主要特征。在实施课程审议时,我们应以案例为媒介,个体反思与集体会诊相结合,加强对案例的分析、判断、评论,提升教育智慧。

(1)重视教师个体的教育反思

反思是激发教师教育智慧的源泉。在课程审议的过程中,我们应切实关注教师的个体经验、个人风格,提倡教师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设计或策划、实践与反思,从研究教材到研究幼儿、研究课程实践,讲自己的教育故事、写自己的教育笔记、做自己的教育反思,反思自己的课程理念、实施技能等,思考着“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使课程审议伴随课程开发、计划、实践、调整……的全过程,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与自我重建中突显“实践”“学习”“研究”“发展”的价值,生成与提升教育智慧,提升课程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

(2)加强研究团队的集体审议

对话,是走出个人视界的平台。课程审议应重视多方代表的参与,重视多元的精神碰撞与交流。它常根据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及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而展开,依靠集体的智慧为某项具体的教育活动会诊、把关。教师、保育员、园长、家长、专家、社区人员、幼儿等都可以参与课程审议。在进行集体审议时,可灵活采用多种形式:

说课式:教师充分准备设计或实施教育活动方案──设计者或执教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理论依据──同事或专家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或疑问──共同研究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的关系──根据课程设计的理论、方法与步骤进一步优化课程方案。(如:在对《黄梅戏歌》活动进行审议时,设计者精心准备,向参与审议者介绍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对“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参与审议的专家则从理论到实际透彻分析活动设计的每一环节,提出了不少合理的建议,使活动设计更加完善、优化。)

观摩式:教师个人或教研组精心设计教育活动方案教研组或全园范围内现场观摩活动──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审议──共同研究并完善课程方案──再次组织验证观摩。(如:在课题组成员通过现场观摩对民间童谣《小兔子开铺子》进行课程审议时,大家针对“要不要引导幼儿发现童谣中每一句结尾都有一个‘子’”展开了讨论,最终达成了“应重视挖掘这首童谣的代表性特征,丰富幼儿对民间童谣形式美的欣赏感受能力”的共识,并对原有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体验式:提供几份相同的课程方案──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实施课程方案──教师扮演幼儿亲身体验学习过程,考察原方案中的教学情境、环节设计、教学策略是否适宜──小组研讨并调整、完善方案──各小组交流各自的调整策略,共同研究,修订、完善课程方案组织验证观摩,进一步完善课程方案。(如:在关于《立体剪纸──花》的课程审议中,我园教师围绕着“如何引导幼儿探索性学习运用卷、剪、拉的方法进行立体剪纸”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分组模拟幼儿进入实习场学习,发现了原有方案中许多考虑不够周全的因素,如:纸张的大小、长短对活动的影响,接卷范例出现后对幼儿思维的影响……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了不少的对策,使方案进一步完善。公开教学活动在“贯彻纲要,走进南京”全国纲要培训班上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智慧教育整体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智能应用 新型城镇化 智慧城市

一、引言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目前已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不断伴随着相关的城市管理问题,需要通过科技化的力量来创新性给予解决。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陆续会出现一系列治理方面问题,包括:城市治安落后、交通拥堵、环保卫生差、教育发展滞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为解决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智慧城市运用现代化科技的手段,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效管理、科学管理、智慧化管理,不断促进提升城市管理、城市治安、地方生活等整体水平。

二、智慧城市概述

智慧城市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城市管理为核心,构建一整套从基础通信层到智能应用层的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城市涵盖城市管理的诸多领域,包括:智能交通、智能旅游、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城管等,充分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智能科技、大数据技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构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管理高效运转,形成良性的智慧生态城市模式,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三、智能应用规划的思考

(1)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运用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传感技术、控制化技术构建综合性一体化交通运营管理系统,包括移动GPS/GIS主控系统、企业用户子系统、移动服务门户、GPS车载终端、用户远程终端及移动通信网络等部分组成,实现全城市内人员、车辆、道路的全方位、实时性、智慧化管理,有效疏导交通拥堵,提升道路运营效率,降低交通故障,减少单位资源能耗,使交通基础设施能发挥最大效能,高效服务于市民交通出行和运输行业的广泛需求,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

(2)智能旅游系统。运用先进信息化技术推动旅游业转变,构建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旅游行业体制机制,对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旅游全过程实施信息化应用。建设统一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和无处不在的旅游体验服务;加快信息化改造,景区景点、宾馆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实施信息化服务和管理;加快旅游定位服务系统和旅游行业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涉外旅游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大旅游产业数字化改造,构建网上体验旅游、影视基地旅游、特色自助旅游及旅游电商服务等智慧化旅游体系。

(3)智能医疗系统。智能医疗系统通过运用先进移动通信技术、位置定位服务、视频通信和传感技术,构建医疗信息化通用服务平台,搭建医院与患者、医生与患者、家属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患者更方便的了解医院的医疗资讯和专家的出诊时间,并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服务,围绕患者搭建了医疗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该系统构建市民医疗资料数字化管理模式,统一化管理城市医疗信息资源,合理配置管理、共享医疗资源,服务于患者、医生、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等对象,有效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进而提高医疗运营效益。

(4)智能教育系统。智能教育系统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网络为基础,统一整合校园内的教育教学资源和设备,通过校园全部资源的数字化改造,构建一个育、培训、科研、学习、实践、生活等校园活动为一体化的智慧化系统。通过构建统一的身份验证系统、数字化校园门户、移动教学服务系统等,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数字化、信息化,进而提升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效率,构建高度信息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

(5)智能城管系统。智能城管系统是运用城市万米网格单元化管理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充分结合城市部件配套管理,构建一套网络精细化管理、部件精准匹配管理、全方位全时段覆盖的综合治理服务系统。该系统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推动城市管理资源数字化改造,实现资源整合管理,围绕城市管理的全流程各个环节,明确城市管理主体及目标的相互匹配,实现了管理流程化、流程数字化、资源精细化,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和政府实施公共服务措施的效率,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结束语: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断深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运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围绕城镇化建设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搭建一批成熟的智能应用系统,促进城市智能应用水平提升、智能产业升级、智能基础设施健全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效率明显提高,城市管理配套的资源统一配置管理,城市管理能耗成本明@下降,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参 考 文 献

[1]王家耀,刘嵘,成毅.让城市更智慧[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28.

智慧教育整体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慧校园 信息孤岛 数据中心

1 建设背景

学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一卡通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网络评教系统、学生考勤系统等信息孤岛,给数据共享与信息决策带来诸多不便。为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决策效率、提高信息利用率,迫切需要建立统一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与信息服务平台――数据中心,以解决上述问题。

2 基于智慧校园的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2.1 建设目标

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它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感知、商业智能、知识管理、社交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支撑学校开展智慧教育。因此,基于智慧校园的数据中心,要能支撑大数据的存储与分析,要能支撑分布式的服务。

2.2 建设内容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应的数据中心建设内容表现为以下方面:

(1)信息体系的标准化构建。

(2)数据交互和共享体系的构建。

(3)系统化地开展身份验证,并搭建对应的门户信息体系。

2.3 建设原则

2.3.1 实用性和可行性

运用的主要技术表现出实用、稳定以及安全等特征,实用性只要是为了提升系统整体的性能,整个系统的构建不仅要便于用户的使用,还要降低后期维护与管理的负担。

2.3.2 先进性和成熟性

系统在设计环节需要依托超前思维来引导,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条件,还要注重思维方面的科学性,只有科学的技术搭配恰当的方法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整个系统要充分体现时代的先进技术,具备时代特征,还要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样才能保证系统在未来发展时期也具备上升的空间,为后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技术的先进性和系统的稳定性都十分重要,综合近几年来系统开发领域来看,技术的先进性处于核心地位。

2.3.3 开放性与标准化原则

应用平台应该具备较强的开放性,依托先进的技术构建起标准化的平台,使得与系统相关的环境以及操作平台都能够有效地衔接,充分发挥出系统的综合效应。

2.3.4 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确保技术先进性的同时,还需要立足于系统整体的构架,结合相关的技术措施,着眼于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不断提升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使得系统在具体的运行环节能够克服相应的障碍时间。

2.3.5 可扩展性及易升级性

为有效适应未来的发展,系统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预期的需要,对其效应与功能进行相应的拓展,使得整个系统在后期的运用中具备较宽阔的发展空间。

2.3.6 安全性和保密性

基于具体的应用平台而言,在构建环节需要注重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对信息资源进行相应的防护,对于差异化的运用环境,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具体涵盖系统安全体制以及数据读取权限设置等多个方面。

2.3.7 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综合应用平台来看,涵盖多个复杂的小体系,为减少日常维护管理的成本与负担,则选取的成本需要具备较强的维护性和管理性。此外,系统对应的可管理性以及可维护性针对平台自身而言也是适用的。

3 基于智慧校园的数据中心建设架构

3.1 信息标准

信息标准是充分发挥整个校园基础设施的效用,对全校的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与利用的前提。可以将信息标准理解为数据库对相关数据的编译,进而为各种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创造前提条件。信息标准的建设是为了给信息的采集、使用以及传输等环节提供便利,处确保所有的信息能够规范地流通,整体上提升数据资源共享的效益,促进校区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出信息资源最大的效益。

3.2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处于整个智慧校园架构中的顶层,其作用在于确保各独立的应用系统和用户能够达到交互效应,也是整个智慧校园信息的集中展示窗口,作为各个系统多种服务的集中安排平台,有效衔接各个系统内部的效用,为不同的用户主体提供集中的信息服务。智慧校园内部的信息系统门户具体包括学校门户布局、呈现内容以及二级门户模板等方面;为师生提供特色的WEB桌面格局,具体内容也可以自定义设置;在该系统中,师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进行个性化定制,有效提升了整个平台的构建和部署效率。

3.3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随着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已经建成以及在建的智慧校园应用系统都设定了不同的身份验证方式,根据平台属性特征的不同,主体需要掌握差异化的密码与身份。所以,在具体的建设和认证过程中,需要开发出统一性的管理与授权体系来提升系统认证的效率,使得整个系统内部的组织以及用户信息都能够统一存储到规定的空间,依据分级授权以及集中认证等多种模式,促进系统认证环节的规范性发展。不断提升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使得所有的应用都能够实现单点登录。用户进行统一登录之后,便可以在整个系统架构内部灵活地跳转,系统会根据登录用户的身份和相关权限,对用户进行一次整体的认证,并将信息与对应的资源进行匹配。

3.4 数据中心平台

数据中心平台采用顶层设计思路,以智慧校园信息标准建设成果为依据,从数据源、数据目标到数据服务整个体系进行规划,由数据交换、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服务等三部分组成。数据来源有多种形式,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的数据库、格式化文件(如:EXCEL、XML)和客户提供其他特殊文件形式。经过转换,也能将相关数据形成上述文件导出或发送给用户。中介库根据各部门实际业务需求选择性建设,其目的主要在于分隔部门业务系统(数据库)和数据中心平台(数据库),避免数据库之间直接操作。

4 结语

本方案建立了全校统一的信息标准,促进了信息交换共享,实现了全校数据标准统一;和各个部门之间实现了数据交换、实现了业务数据同步、消除了信息孤岛;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使用户使用一套账号即可访问全校所有应用系统;实现了统一授权、统一管理;通过对校园当前已有的各种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并在门户平台上呈现出来,使得学校的教职工以及学生都可以共享信息资源。该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服务品质。

作者简介

杨杰(1983-),男,四川省乐山市人。现为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网络工程师,从事智慧校园建设与网络技术应用教学研究。

曹小平(1979-),男,重庆市人。现为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讲师、实验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从事教育信息化系统开发与教学研究。

智慧教育整体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集体备课;眼科教学;教学质量

1 眼科教学集体备课方法

1.1 第一阶段 在授课2~3个月前,授课教师向眼科教研室的所有人员收集典型的图片、病历、检验及检查结果等资料,同时授课老师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七版《眼科学》为依据,制作多媒体课件及教案。

1.2 第二阶段 在授课1月前组织眼科教研室人员及邀请拟授课班对象的3~4学生集体参与备课。先由授课老师用5 min时间介绍教案:目的与要求(掌握、熟悉、了解); 教材内容的取舍、新进展的补充;基本内容、教学手段、时间安排;重点和难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授课老师进行30 min左右的课件试讲并进行幻灯片演示。演示完后依据试讲的内容发问卷调查给学生(内容主要是课堂内容的理解情况、教师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由教学秘书记录试讲情况。参加人员对设计方案、课件、试讲等情况进行讨论、质疑、交流、提出问题、完善,授课老师对讨论的内容、意见、建议、学生的反应详细记录。

1.3 第三阶段 在集体备课后,授课老师根据记录的意见、建议完善课件、授课方案等,并写好讲稿交给教研室修改。

眼科教学集体备课的效果自前年开始实施集体备课以来,学生普遍反应能较好掌握授课内容,通过上课能更好理解教材,学生学习眼科学的兴趣提高,理论考核的成绩普遍提高,与以往未采用集体备课相比,教学督导组评价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其反应由不同资质的教师授课的教学质量差别明显减少。

2 集体备课对眼科学教学的意义

2.1 由于教师年资、教学经验存在差异,教学风格也不尽相同,各有所长,在讲授同一内容时所收到的效果也有较大差异。通过集体备课,可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促使青年教师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吸取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高职称教师等优质资源的辐射功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基地和摇篮;开展课程集体备课,能督促教师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引领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规律,集中每一名教师的教学智慧,相互取长补短,是促进教师素质共同提高的必由之路集体备课能够较好地起到交流、沟通和协调的作用。同时,青年教师对学前沿热点问题的把握,也能激励老教师学习新知识,从而弥补教师个人备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提高整体教学水需要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共同设计科学问题,并根据教学效果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设计作。

2.2 集体备课能聚集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智慧和资源的共享,尤其通过集体备课组建设的形式来加强眼科教学团队建设,全面优化教学团队教师的整体。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创造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集体备课一方面它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提高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 也可以把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营造了优势互补、集思广益的良好氛围教学活动[2]。集体备课可以让单一行为的教学活动出现鲜活的局面。集体备课能使教师在沟通、交流、研究、讨论中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进而实现智慧碰撞和资源共享, 实现教师间的传、帮、带和整体业务水平。开展多渠道的集体备课,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无疑是当前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能不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讨和培养教师的一种有效形式。

总之,集体备课对提高眼科教学质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3 眼科教学集体备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集体备课时除了教研室的人员参与外,必须有学生参与。学生是教学授课的对象,所有的教学活动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能掌握眼科学大纲的内容,对眼科学常见病能有一定的理解,为将来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学生在集体备课时的反应最能体现授课存在的问题,教师最应该在哪方面提高,他们提出的问题对于完善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2 集体备课是以教研室为单位,在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共同讨论某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但开展集体备课并不是取消个体备课,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等,对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行探讨。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集体备课不能代替个体备课。

3.3 教师对集体备课所提的建议不能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不能机械照搬集体备课的内容,须对集体备课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探索,结合个人的特色、风格,加以完善。授课结束后,教师对集体备课的效果需要进行反思、评价,对集体备课可能出现的缺点进一步修改、完善。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