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文第1篇

一、前言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中,重实用和重技术的教育倾向非常严重。尽管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受传统基础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划分文理科的客观现实仍未根本改变。由于理工院校学生入学前的学习背景大多为理科,入学后自然科学又是他们的主要课程,所以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尤其是艺术素养更为匮乏,成为制约理工科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切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理工科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解决理工科院校学生创造力不足、想象力较差、精神生活匮乏等问题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来,理工科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以课堂教学、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举行系列艺术讲座等形式,使大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本课题在对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现状考察时发现,各高校的艺术课程开设大不相同,随意性强,课程体系结构松散,缺乏系统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编排、教学任务和目的的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技能化、专业化倾向。如何优化艺术类课程体系,更加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艺术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目前关于艺术素养的表述仍是一个存在争议而无定论的概念,甚至由于对其理解和表述的泛化而使得教育过程中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在考察了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我们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特征。艺术素养主要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

 

三、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构

 

1.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定位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的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其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目标是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确立课程目标,不但可以确定课程设计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本课题认为,理工科高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 在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感,通过对艺术作品分析、批判、评价,提高审美素养,发展形象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培养其健全和谐的人格。

 

2.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首先,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内容选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基础性与普及性

 

一方面,由于学生具有的艺术知识的层次不一,对各种艺术种类的兴趣不同,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根据大多数学生已有的艺术知识状况和兴趣,设置课程内容和难度,要满足大多数学生对艺术知识的需求,强化和突出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艺术类学科本身种类与内容繁杂丰富,在有限的学时中教授和传播优秀的艺术知识和信息,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应当科学化、合理化。应削弱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要同专业艺术教育区别开来,加大公共艺术课程中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公共艺术课程具有一定的普及性,真正成为适用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课程。

 

②整体性与层次性

 

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共艺术课程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课程,被分为若干种类只是人为的结果。开设公共艺术课时,在艺术素养结构要素的前提下,课程设置上需要注意艺术知识整体与局部的问题,基于学生在艺术资质和审美能力方面参差不齐的个体差异性,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设计上应具有层次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艺术理论、艺术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学习与提高。

 

③综合性与系统性

 

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主要体现在艺术素养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素养与其它素养之间尤其是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上。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艺术素养的基础,其他素养都是在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审美素养是艺术素养的核心和纽带,艺术情感素养是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艺术创造素养是艺术知识、审美、艺术情感的的综合表现。综合性的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艺术素养构成要素的内在结构及其关系。使公共艺术课程之间建立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艺术知识,使艺术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④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像中受益,而历代艺术又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在艺术教育中,学生通过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比较,可以提高想象能力,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就理工科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而言,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设置时,要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使学生了解到艺术手段和科技手段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更美的形式,能够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产生兴趣,并为其今后进行创造性地活动奠定基础。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划分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的领域。

 

艺术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有赖于艺术的分类,艺术是一个分支多、门类广的学科。迄今为止,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六种之多:例如以感知方式分类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视听综合艺术;以存在的方式分类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以表现形式分类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还有以表现情感分类法、媒材分类法等等。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根据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素养的构成,我们将公共艺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的课程群:

 

①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群:

 

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分类、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艺术的基本表现技法、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等等,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美术概论》《工艺美术概论》《书法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美学史》《中国电影史》《中国建筑史》《中国画理论与技法》《油画理论与技法》《素描表现技法》《动漫画基础》《艺术设计原理》《摄影艺术》《中外戏剧文化精粹》《音乐基础理论》《基本乐理与管弦乐》《声乐基本原理与技法》《视唱基础》《中国民族舞练习技巧》《舞蹈形体与气质培养》《影视后期制作》等。

 

②艺术审美类课程群:

 

艺术审美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以公共艺术课程为媒介,帮助学生体验审美的过程,掌握审美的方法,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判断的能力,并能给予一定水准的评价。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美术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交响乐赏析》《中国美术名作欣赏》《书法赏析》《广告创意与欣赏》《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欣赏》《中外名曲赏析》《京剧艺术欣赏》《器乐作品欣赏》《世界经典电影欣赏》《中外名城赏析》《中国园林赏析》《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中国民族服饰赏析》等。

 

③艺术创造类课程群:

 

艺术创造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这类课程除了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实施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绘画创作》《书法创作》《剪纸创作》《摄影》《三维动画制作》《舞台设计》《合唱表演》《器乐演奏》《小品创作与表演》《经典电影配音体验》《健美操》《舞蹈表演》《相声表演》《歌曲演唱》等。

 

④艺术感悟类课程群:

 

艺术感悟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了解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美学观。具体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中国艺术精神》《书法的艺术哲学》《艺术与科学》《电视传播技术与艺术》《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艺术和文化中的种族性》《后现代艺术与美学》《老庄与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等。

 

四、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的管理对策

 

1.加强宣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公共艺术课程要深入实施,首先在观念上要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及艺术素养在人生当中的作用和价值有较深刻的理解。加强宣传,改变原有的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就是休闲娱乐的课程的肤浅认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上来。建议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纳入学校教育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使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2.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营造校园艺术教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部门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要加强合作,周期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并将其纳入第二课堂学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艺术活动,使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的学生获得展示和发展艺术才能的机会,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到艺术文化活动中去。

 

3.建立与理工科专业互补交叉融合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

 

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科学、情感与理性相结合,是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想选择。在教学的实践中,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尤其是专业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和讲授,不断丰富课程资源,逐步形成有理工科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模式。

 

4.在公共艺术课程的四个基本领域,提出了对学生的最低学分要求,通过试讲或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各领域课程的基本情况。

 

至于具体选什么课程,学生在学分制约和教师指导之下自主去选择,在自由选课和教师指导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协同发展。

 

5.规范艺术类公选课程遴选程序。

 

通过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等形式,不断地增设和淘汰课程,在公平竞争的机制下,逐渐推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艺术类公选课程。

 

6.通过引进和自主培养两种方式,加强公选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增加课程系数、外出研修等),使更多优秀的教师乐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在教学的实践中使他们积累更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经验,从而使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7.改革公共艺术课程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关注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体验。

 

考试内容和考核方法是检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内容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是促使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措施,提高艺术素养是衡量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由于艺术素养的构成要素是复杂而多维度的,因此在公共艺术课程考核内容中,不应当只体现艺术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要涉及学生审美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是否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否根据所学获得艺术知识在实践当中进行创造性地运用等纬度。本课题认为,由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感性认知贯穿教学始终,公共艺术课程考核要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给与更多的关注。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能力;广义课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专门教育。高职教育体制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诸如课程目标模糊、课程内容陈旧、难度较大、实用性不强等,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持续快速发展。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关注和培养是高职教育与普通大学教育的分水岭。因此,探讨在广义课程理念指导下,以培养能力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与方法是推动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生成机制

国内外知名的高职院校,其课程建设无不充分凸显关注社会需求的价值倾向。主要表现为:第一,学校主动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课程。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需要设置学校课程,新设课程事先都要进行科学的社会调查和预测,课程内容要注重反映社会实践的直接需要。第二,课程内容贴近社会实践。除了根据社会需求开设相关课程外,课程内容要强调贴近工作实践,能够反映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第三,社会部门(包括企业)直接参与学校课程设置。保持与学术界和行业的紧密联系应成为高职院校的惯常举措,高职院校要定期邀请一些社会部门(包括企业)直接参与学院的课程设置,从而使很多学校的课程有着浓厚的企业背景。

(二)结构化、系统性设置与学生个性化选择兼备的选课模式

高职院校要形成相当完备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学校丰富的课程储备为学生的自由选择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可能。除了核心课程是必修课程外,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愿望和职业倾向自主地选择相关选修课程或方向课程,甚至可以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另一方面,学校对每一学位的课程设置都要有具体、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的安排要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到国外渐进展开,要十分强调课程之间严格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以发挥课程教学的整体力量,从而确保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学会相关本领。

(三)灵活多样的课程组织形式

除了正规的课堂教学外,教学活动中还要经常灵活地穿插着讲座、实践课程等各种非正规课程,并通过校园文化等隐形课程的建设努力营造一种全面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良好氛围。一是强调实践课程。课程中既有基于实践而来的基础理论研究,更有实际训练学生能力的内容,包括实习和企业参观等。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能力和应对未来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正式的课程与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各种非正式课程共存。高职院校开设专题、讲座等非正规课程,它们并不仅是正式课程的补充,而且应成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

高职院校要积极建立学分制,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明确课程建设要体现产学研和学生这两个中心,所有课程都围绕这个两个中心来实施,力求实现社会需求与学生价值的双赢。在课程教学方面,注重个体学习基础上的集体学习模式。

(五)适应以国际化为特征的开放的课程建设要求

高职院校的课程要逐步突出国际化的特色,加快校际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强调多种模式办学。力图通过“国际化”引进国外课程、培养双语教师,从整体上带动和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水平。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推进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考核、教学语言等与国外同类院校的接轨,在教师吸收国外最新知识的同时改造其教学理念,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能力与水平,增强其社会就业的竞争力。

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实上,社会各阶层用工部门对员工能力的要求以及职业院校各阶层对学生的要求大都是积极向上的,在对学生能力要求方面有高度的一致性。这表明:以一般能力、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的教育能力结构,符合社会职业发展要求,是科学的。

当前的主要矛盾是高职院校课程构建中,高职院校独立进行,政府、企业的参与不够主动和积极,而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监督。各方普遍对广义课程理念下的高职业教育课程构建的理解较为欠缺。造成以上矛盾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首先是制度原因,诸多矛盾的根源在于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相脱离,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当独立,政府缺乏有效地监管机制,缺乏企业与职业教育沟通合作的技术平台。其次,理论基础原因,广义课程理念是一个以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领导团体对此的茫然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个障碍。教育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创新是摆在政府管理机关和职业院校的重大课题。第三,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用工单位、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创新精神和意识对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课程构建有决定性意义。调查发现,目前仍沿用传统的课程教育模式,所谓的改革仅仅是在原有课程模式的基础之上的修修补补,缺乏突破传统的意识和果敢精神。社会的需求就是高职院校课程构建的目标,以培养能力为主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是高职教育课程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构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

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合于社会职业需求为目标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生存能力理当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社会企业用工单位的决策高层对学生和员工的职业能力有较高和具体的要求,足以说明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要求。

(一)广义课程理念下以培养能力为主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设置高职教育课程需要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人的能力包含:一般能力、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这将需要引进广义课程理念来指导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和课程管理,以广义课程理念为指导对设置的课程进行课程实施的保障、评价和监督,将能力教育融入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

学校教育的课程分为两大类即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能够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课教学的能力培养内容并列入教学计划和课表的课程。包括,各种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教学的全过程中,除去显性课程教学实践之外,所有的师生互动以教师主导的活动过程统称为隐性课程。包括:课外活动、文体活动、志愿者活动、体育比赛、歌咏比赛、义务劳动等师生互动过程。隐性课程重点关注学生一般能力、一般职业能力和部分综合能力等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两者互为补充,不可替代。

其次,有明确而统一的课程目标。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统一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中,同时内容有各自的倾向性。

第三,课程评价。显性课程的评价方式应该从传统的单一评价(事实评价)方式转换为综合评价(事实评价+价值评价)方式。将理论评价与能力评价结合起来,综合课程学习水平。隐性课程的评价是个新的课题,主要主张以价值评价为主。

(三)构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面临的主要矛盾

首先是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与广义课程理念的冲突。传统教育理念认为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才是课程,而广义课程理念下的课程则认为但凡师生交流或老师指导的活动都成为课程。其次,广义课程理念下教学管理中的矛盾。如何编排隐性课程、如何管理隐性课程,由谁来教授隐性课程,怎么安排隐性课程教学内容等等。第三,传统教育模式的惯性所致的矛盾。在广义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运转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否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如何适应广义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等。第四,广义课程评价体系与传统课程评价体系之间的矛盾。显性课程评价如何适应广义课程理念及其评价方式、评价手段、评价标准等。

四、以培养能力为主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方面

首先,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关促进广义课程理论在职业院校课程构建的政策法规。鼓励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搭建校企联合的工作平台,建立校企联合的长效机制,以政策法规为保障逐步实现高职教育课程与社会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连接。其次,加强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宏观管理。如每个专业的课程构建需要同相关企业或行业协会磋商、将课程体系的构建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重点管理部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职业院校与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联动管理等。第三,加强对职业院校中层以上领导课程理论的教育与培养,举行专家讲座,提高职业院校课程决策者的理论水平,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进行推广和普及。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课程的监督和管理,对课程实施不定期的动态抽查管理和静态定期检查管理并将课程改革、广义课程构建纳入高职院校评估范畴中。

(二)社会企、事业方面

社会各大应积极促成政府搭建校企联合的平台,配合高职院校做好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联合的平台沟通和引导高职院校培养各类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其次,社会各佣工单位可通过校企联合的平台将职工培训业务和成本分摊到对口的高职院校,在提高自身效益的同时,协助职业院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参与职业院校教学、课程改革的同时,也为本企业发展 物色人才。

(三)高职院校方面

首先,加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论学习。组织学校骨干成员学习教育学最新理论,改变教育、课程观念,更新思想,更新理念。在思想层面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广义课程理论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教育理论水平,将广义课程思想理论深入人心,以广义课程基本理论提升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提升职业院校课程构建水平,并逐步将广义课程理论转化为指导教学实践的思想武器。加强教师与学生管理人员的广义课程理论培训和教学能力的培训,加强隐形课程构建的管理和指导,推动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体系的构建。加强对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综合评价措施、手段和方法的研究,逐步建立广义课程综合评价指标系统。

第二,加强市场调研,推进课程体系改革。高职院校在推进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必须重视开展市场的调查和研究。通过对社会市场的调查研究可以达到以下这几方面的作用:了解学校各专业与社会市场上相应职业设置之间的关系;掌握社会上各相关职业的工作流程、主要工作任务以及该岗位对劳动力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具体要求;可以及时了解有关区域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因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新出现的岗位和新就业机会等等。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把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的设置跟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增大了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实用性。

第三,积极推动政府建立校企联合的平台,主动与社会各企业或行业协会协商、促进校企联合。通过校企联合的平台与社会企业或行业协会协商构建高职教育课程问题,促进企业或行业协会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以企业或行业协会的生产需求作为职业学院改革与发展的动力,促进学校成为企业或行业协会的后备人才的培训基地。建立这样一种模式可以促进企业与行业协会成为一个紧密的群体,为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做出实践性指导。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要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既要考虑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市场需求),又要考虑到专业(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广义课程理念下的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学科式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方式,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以培养“能力”为核心来设计课程,避免了学科式课程体系的一些不足,合理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有利于缩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姜衍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5)

[3]康思琦,李桂霞.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创新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03)

[4]李秀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健词】顾客满意度指数(CSI);顾客忠诚;持续改进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竞争的性质发生了本质变化,竞争的核心从市场占有率等指标的竞争转变为对忠诚顾客的竞争,即企业竞争的目标由追求市场份额的数量(市场占有率)转向市场份额的质量(忠诚顾客的数量),因为企业管理者发现,顾客忠诚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学意义非同寻常。经验和理论研究都表明,获得新顾客需要付出成本,并且这种成本将越来越昂贵,但新顾客对企业的贡献却非常微薄,有些行业新顾客短期内甚至无法提供任何利润。而忠诚顾客对企业的贡献令人惊讶,赖克尔德和萨塞曾经对许多服务行业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分析,研究发现,顾客忠诚度每上升5个百分点利润就会上升25%到85%,而同时为老顾客提供服务的成本却逐年下降。更重要的是忠诚客户会成为企业免费的“传道者”。传统管理和营销理论认为,建立顾客忠诚的模式和途径相对固定,即通过顾客满意建立顾客忠诚,通过顾客忠诚获取利润并实现企业长久的发展,可见企业的顾客满意度对企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重要。图1说明了世界Top500企业客户满意度指数可以预测企业的利润率。

图1 ACSI滞后值与美国500强平均利润增长关系图

上图红色曲线显示的是美国500强企业1995至2000年每年第四季度的平均利润增长率,坐标刻度在图左;蓝色曲线显示的是1994至1999年美国的客户满意指数ACSI,坐标刻度在图右。可见ACSI与来年平均利润增长率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顾客满意指数如同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

正因为顾客满意与忠诚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企业满意度的测评长久以来都得到管理者的重视,然而关于顾客满意度的定量测评却起步缓慢。早期的测评大多属于定性分析类型比如靠顾客反馈卡收集分析顾客意见、评估员假扮顾客衡量顾客满意程度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欧美国家开始用计量经济模型测评顾客满意度,较为著名的欧洲顾客满意指数(ECSI)、美国顾客满意指数(ACSI)等。本文在此针对外贸行业发展的特点,提出一套全新的顾客满意与忠诚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顾客满意与忠诚测评体系、测评方法和顾客满意与忠诚的持续改进三个方面,在此架构下,企业顾客的概念将得到延伸,为企业发展提出更广阔的空间。同时顾客满意与忠诚管理体系是一个不断指导企业完善服务、改善企业管理的有力工具,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金融业顾客满意与忠诚测评体系的组成

1.顾客概念的扩展

通常意义上讲的顾客是指购买过本企业产品(包括享受过本企业服务)、感受到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人,然而以此概念指导的顾客满意测评必然会约束企业的视野,从而限制其长远发展的规划。本文所指顾客包含三个层次的概念,即:(1)内部顾客,包括企业员工、人和渠道合作伙伴等;(2)外部顾客,即购买过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顾客,包括当前顾客与流失客户等;(3)潜在顾客,所有未与本公司发生过业务往来的可能顾客,包括竞争对手的客户。

(1)内部顾客

本文所指内部顾客也不在仅仅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企业员工,而是包括了企业员工、业务人员及合作伙伴等,这些顾客依靠企业的内部服务来为外部顾客提供服务。消费行为学认为,顾客的购买行为是一个在消费中寻求尊重的过程,而员工在经营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顾客满意度。联邦快递的实际经营表明,当其内部顾客的满意率提高到85%时,公司的外部顾客满意率高达95%,内部顾客的满意是外部顾客满意的基本保证。因此一个完善的企业顾客满意与忠诚管理系统必然会加强对内部顾客满意与忠诚的测评与管理。

(2)外部顾客

毫无疑问,正是这部分顾客给企业带来直接可视的利润,因此所有企业都会十分重视这部分顾客的满意与否。他们接受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感受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如果与预期相比绩效较好,顾客就会满意,如果感受到的绩效超过预期,顾客就会十分满意从而产生忠诚,如果绩效比预期低则会产生不满意。

(3)潜在顾客

潜在顾客是所有可能的客户包括竞争对手的顾客。潜在客户是那些目前与本企业未有业务关系,但未来可能会有需求的人或机构,竞争对手的顾客是指需要本公司产品和服务,但他们已接受过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了自己对该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认知的人。对于潜在顾客,如果企业能够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则当他们产生需求时会首选该企业,而对手的顾客也将转而成为本企业顾客。

研究表明,一个感到非常满意的顾客会影响8个人,而一个不满意的顾客却会影响12个人以上,因此以前顾客的满意度非常易于介入当前或潜在顾客的购买决策。因此企业要发展就需要在使外部顾客满意的同时,积极地争取潜在顾容。

2.顾客满意与忠诚测评体系的构成

那么贸易业如何基于扩展顾客概念来建立本企业的客户满意忠诚管理体系呢?这就需要对贸易产品购买过程来分析。贸易企业的服务对象多数为团体与机构,这些客户完整的购买循环包括了选择产品类型、选择贸易公司、购买产品或服务、企业完成后续的服务。在这个循环中,参与的角色不仅有企业员工和顾客,还可能包括人、合作机构等,而顾客在选择企业时必然还会受公众认知的影响,因此一个完整的满意与忠诚管理体系应如下图所示,包括三大模块:内部顾客满意度、外部顾客满意度与潜在客户认知度。

图2 贸易企业三维满意管理框架

二、顾客满意与忠诚的测评度量方法

在上述顾客满意忠诚管理体系的框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该如何科学的度量客户的需求、满意和忠诚度。这个问题的解决实际上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客户满意与忠诚如何形成;第二,如何针对满意与忠诚形成的规律对之进行测量;第三,如何选择测评与管理的对象。

1.客户满意与忠诚的规律

满意与否不是绝对的,而是顾客在接受产品或服务后,将自己的体验与消费的期望相比较而得到一种主观感受。同样的产品和服务,不同人的满意情况可能大相径庭。如图3所示,期望与感知相比的不同程度决定了顾客的满意与忠诚。因此顾客满意度是指顾客事后感知的结果与事前期望之间作比较后的一种差异函数。

图3 顾客的期望、满意和忠诚

2.顾客满意的测量

客户满意的度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直接测评法、绩效与期望差距测评法和客户满意指数。每一个阶段都比上一个阶段考虑问题更全面,采用的方法更有效。尤其是客户满意指数,成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研究的热点,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用来评价不同产业和企业的整体客户满意度状况。目前世界上研究较多的客户满意度指数主要有瑞典客户满意度指数(SCSI)、美国客户满意度指数(ACSI)和欧洲客户满意度指数(ECSI)。

以欧洲客户满意度指数(ECSI)为例,主要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工具,从七个方面度量客户的满意度。这七个方面及其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ECSI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

上述模型用于外部顾客满意度测量的效果已经得到广泛验证,我们可以以此模型为基础加以适当改进,构建内部顾客满意度模型和潜在顾客认知度模型。

3.测评对象的选择

对于不同类型顾客,测评对象选择方法有所不同,这里调查对象的选取的原则是调查对象的分布必须和企业的管理目标一致。

对于潜在顾客,因为没有这些顾客的具体资料,因此可以针对目标机构进行随机抽样。因为贸易企业都有其目标顾客群,为了解这些顾客群对本公司的认知度,就需要对潜在客户包括竞争对手的顾客特征进行甄别,选出满足公司目标顾客群特征的机构进行测评。

对于内部顾客,因为企业有他们的详细记录,如果数量有限,可以采用普查方式,比如合作机构,如果数量有限就可以对每个机构进行调查;如果数量庞大,则可以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比如按贸易额大小分为三层进行。

对于外部顾客,贸易企业一般均有庞大的客户数据库,可以以顾客数据库为依据,结合企业发展目标、以客户细分结果为基础进行分层抽样调查。

三、顾客满意与忠诚的持续改进

我们强调,金融企业顾客满意与忠诚管理体系是一个不断修正、持续改进的流程,如图5所示,一个完整的顾客满意与忠诚管理周期包含七个阶段:业务理解、测评方案、抽样设计、调查实施、分析建模、决策建议和持续改进,顾客满意与忠诚管理的目的,也是这一周期中最本质的环节即满意与忠诚的持续改进。

图5 顾客满意忠诚管理的实施流程

因此顾客满意与忠诚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不断循环、不断改进的过程。顾客满意与忠诚管理不是运动,也不是一次客户满意度调查或者消费者市场调查,尽管管理中有部分数据来自于调查,但是它更是一套客户需求分析和预测、客户满意和忠诚度测评、以及客户维护与价值提升的完整的解决方案,在这一方案的实施过程中,ISO9000的八项质量控制原则,即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以事实为决策依据、互利的供方关系等照样实用。

人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管理实际也是一种生产力,变革中的中国贸易企业需要以科学的管理创造生产力。建立完善的顾客满意与忠诚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导企业改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无论对于增强中国贸易企业的整体实力,还是对于提升个别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Carroll,Christopher D.“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with and without Liquidity Constraint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Cambridge,MA)Working Paper No.8387,July 2001.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文第4篇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艺术管理专业的发展在2000年前一直处于空白状态,2001年中央戏剧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创立了国内高校中首家艺术管理系;2004年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了国内第一所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的研究生班。在2001?2005年期间,鲁迅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艺术类院校或综合类院校也陆续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据相关数字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近400百所高校开设艺术管理方向的相关专业。

一、构建以开放性、创新性、复合性为核心的艺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艺术管理ArtsManagement一词源于西方,其内涵一是人们对艺术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管理行为;二是艺术与管理交叉所产生的新学科,旨在研究艺术史、文化政策、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相结合的问题。

艺术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较强的交叉学科,由文艺学、经济学、管理学三大学科结合形成的,其中包含艺术理论、市场营销、统计学、会计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这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注重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凸显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交叉性的学科特色,既要注重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也要注重管理学与文化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与交叉,才能形成既有艺术特色,又有经济、管理特色的系列课程,这些课程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形成—个有机整体。以鲁迅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为例冻北三省首家开办艺术管理专业的院系,该专业在学科课程设置上注重文化、管理、经济三者的紧密结合。其中,艺术理论课程艺术概论、艺术史等占31.43%;管理类、经济类课程(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学、文化法规、统计学等)占;广告、新闻、策划类课程广告策划、新闻写作、市场营销等占28.57%;艺术创作类课程书'法、国画、设计等占11.63%。文化传播与管理系结合鲁迅美术学院具备的专业优势资源,建立了一套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能够以艺术创作为媒介从事跨文化传播或艺术管理工作。该专业建立于2004年,至今已经有两届本科毕业生、两届硕士研究生。学生的就业主要分布于新闻出版、广告策划相关领域,通过对历届毕业生工作情况调查,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可以做到一身兼多职,既可以参与公司的管理,又可结合自身的专业进行相关的美术创作工作。该专业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具备扎实艺术理论基础,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的基本知识。了解艺术市场的相关文化政策、法规,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行规律,参与艺术创作活动,成为了既懂管理又了解艺术创作的“厚基础、宽口径、多技能”复合型人才。同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更多地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应具有开放性。将文化艺术管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作为主干课程,要立足于社会现实,要确立教学面向社会现实、面向市场的开放意识,教学要以社会和经济发展为导向。鲁迅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在本科教学中,注重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并与多家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如沈阳棋盘山文化产业园区、罡夫广告策划公司、辽宁盘锦文化产业园区、私人画廊建立实训基地。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制定相应的实习方案。通过实践类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化市场调研、决策能力及科学管理能力,为学生从事展览会策划与管理、画廊管理、图书市场管理等艺术管理事业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为艺术经纪人、策划人、策展人等艺术产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素质”的艺术管理人才。

二、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整合教师资源,打造一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我国艺术管理专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问题同样面临着尴尬,从事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从相近专业领域转过来的,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这就需要进一步整合教师队伍,打造一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懂实践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走出去”吸收国内外优秀的教学经验。艺术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对于从事本专业教学的教师来说,还需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为了使从业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艺术管理专业要重视对本专业教师的培训,应积极采取“走出去”战略,多提供教师参加国内外的有关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研讨会,不定期地输送本专业内的青年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深造,吸收国内外成功的教学经验。同时,艺术管理专业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担任艺术管理教学工作的教师既要具有比较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又要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加强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专业课教师在研究本专业领域知识的同时,要打破“固守本土”的局面,要多鼓励他们进行交叉学科的探索和讲授,加大力度扶持专业课教师对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科研项目审批和科研经费的投入。

2.“请进来”达到资源共享。在艺术管理教学过程中,除了整合本专业自身师资力量外,还应积极聘请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文化产业企业的成功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做兼职或客座教授,利用他们实践能力强并拥有成功的经营管理、文化创作、科学技术等丰富经验的强大优势。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而言,需要通过产、教、研一体化模式来丰富学生们的实践经历和强化自身的实践技能,利用这一强大的教学资源,能够将他们实践中掌握的操作技能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解决了书本中缺少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的问题。

三、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模式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三物理复习 习题课 设疑生成

一、操作基本架构

所谓“设疑生成再生成”是指对问题设疑能迅速刺激学生思维,突破思维障碍,并使之向知识建构方向发展,激发认识元达到预期认识目标的“思维障碍点和生长点”。设疑的一般过程包含有课前教师精心选择知识厚重、有思维含量的典型母题,并对母题做层进式的预设拓展。课堂教学中不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某种思路进行习题教学,而是根据学生学习和做题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使学生的“做题”和教师“引题”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题目随着教师的预设及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思维开放程度的变化而变化,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满足学生发展能力的要求。总体设计如下: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过程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的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能动地建构新的认知图式,不断完整新的认识结构的过程。物理习题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有限时间的复习,对所学知识获得螺旋式上升的认识,从而达到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使认知结构经过顺应和同化得到发展。设疑式的习题正是遵循了这条认知结构发展原理。

二、操作策略

根据学生认知发展原理,对同一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认知。故课习题前,教师据学情要生成有一定辩识度的题目,让学生课前思考完成。因而,老师寻题就显得基础且必要。

(一)母题具备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提升高三学生解题能力。

母题要具有貌似简单,实则藏有“陷阱”的特点――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这里所指的“陷阱”,是指那些看上去不难,做起来也感觉容易,但是在理解后会顿悟的题目。这样设计母题,使学生在解题后能够自觉反思,“悟”其道理,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高三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2.能激发高三学生解题兴趣,调动解题内在积极性。

高三学生,大多厌于做大量习题,而物理学科习题,对他们来说则又是难于解决的。如果老师选择的母题,充满教师的智慧与精心设计,使物理理论与日常生活常见事物、情景进行联系,调动学生兴趣,就对于提高学生物理兴趣有着极大的帮助。通过解题兴趣的提高与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形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

3.便于进一步设疑与生成,学生能将物理知识“串成串联成片”。

母题要具有以下潜能:母题成为多个知识点的汇聚处或多种思维方法的集合点。母题要便宜于进一步设疑与生成,设疑催生子题,一问扣一问,题题相扣,环环相接,对教与学进行及时诊断与反馈,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再将“问题串”变成“知识串”,达到建构知识,渗透方法,形成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生成母题。

据原则,改编设计生成母题举例:

如图1所示,质量M=20kg的物体从光滑曲面上高度H=0.8m处释放,到达底端时水平进入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一电动机驱动着匀速向左传动,速率为3m/s,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则:(1)若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是6m,物体冲上传送带后就移走光滑曲面,物体将从哪一边离开传送带?通过计算说明的结论。(2)若皮带轮间的距离足够大,从M滑上到离开传送带的整个过程中,由于M与传送带间的摩擦而产生了多少热量?

选择此题作为母题的理由:

1.知识含量厚重。

此题能够巩固以下基本知识:“质点”理想化模型、受力分析、曲线运动规律、直线运动规律。能帮助建立模型,巩固牛顿运动定律,分析曲线运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及一对摩擦力做功等多个知识点和物理定理规律。能训练学生解题思维,提升解题能力,激发解题兴趣,调动解题内在积极性。

2.过程丰富,解题方法典型。

抛出此题,也就抛出了“曲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运动”多个运动模型,抛出了受力分析,多过程分析、运动学、功能角度分析等解答问题的基本物理思维和方法,从而提供了一个让学生尝试从各个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机会。解题时,应用了动力学、能量等大块的方法,从而多方面、多解度地训练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3.易于设疑与生成及再生成。

基于该题知识“含金量高,过程丰富”的特点,故只要稍加变更,就可从另一层面,另一角度去考查学生、训练学生、提高学生。全面地巩固基本知识,提升基本技能,从而达到,一题多用,一题多练,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提高高三学生的解题兴趣,在解题中体会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所学知识的丰富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练习使用母题。

1.几点说明。

(1)练习时间:课前约为20分钟。

(2)形式:专题训练卷中的例题格式,由学生思考、解题并形成答案上交。

(3)母题及设疑生成总课时:总计3课时,其中母题及相关知识巩固1课时,设疑生成2课时。

2.教师批改,获取学情。

设计好的母题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和解题步骤,规定学生安排不大于20分钟时间完成本题,并由课代表收齐后上交。

(1)学生做题结果反映。

学生甲:能正确解出第一问中的加速度a值,但在解物体运动位移时,把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加求解,运动对象因迁移而混乱,造成解题失败。

学生乙:作业截图如下:

该生因没能正确理解产生热量中的位移为相对传送带位移,而只求出了物体对地位移,把此位移代入公式进行求解,因生搬硬套公式出现差错。

学生丙:略。

……

(2)错误类型归类(以一个班学生为统计来源)。

①参考系概念不清而造成计算错误。

(3)教师点拨。

由于老师掌握了丰富翔实的反馈信息,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针对学生现状进行“点题”。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地“干预”,帮助学生恍然大悟,掌握规律、启迪思维。点拨时要注意“点”在关键处,“点”醒学生的潜智;“拨”在关节处,“拨”云见日。

点题如下:

①其一是用力和运动的观点进行受力分析、明了运动过程、画好相对位移图。其二是用功和能量的观点解决不同运动过程中的V、Q等物理量。

③利用V-t图进行综合分析

先引导学生画出V-t图如图2示

分当4秒前和4秒到7秒进行分析

一旦图画出后,物体间相对运动也就一目了然,学生对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热量的计算就因理解而释然。

(四)设疑生成与再生成。

1.为什么要设疑生成。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师教给学生学会这个“例子”仅仅是个基础,教学的根本目的还在于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本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疑就像放风筝,风筝该飞的时候,线就顺着松一松;风筝该收的时候,线就顺着紧一紧,收放有凭、收放自如,风筝才能飞得稳、飞得高、飞得远、飞得精彩。

要让学生既听懂又学会,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安排“学以致用”的机会,“趁热打铁”设计若干条件情景有异的变式题。这样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回顾所学的“方法”并做出相应的选择判断,进一步打开思路,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知识复习与能力提高,提高思维层次。因此,“点拨”完毕即可进行知识的设疑。

2.设疑生成与再生成。

(1)操作框架如下:

层进二:在母题设基础上,如图4,若传送带与地面间的距离为h=0.8m,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是6m。若传送带向右匀速转动,速率为5m/s,则物体将落于地面何处?

设疑说明:在皮带右端加了一个平台,此题涉及的运动模型又多了一个: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联系,匀变速直线运动与类平抛运动的联系,不同运动模型所涉及的思维方法的异与同,如此这般,学生的思维慢慢拓展。

层进三:在母题设基础上,如图5,若传送带与地面间的距离为h=0.8m,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是6m。在传送带右侧固定一坚直的半圆形轨道(与传送带无摩擦),R=0.4m,试计算分析,物体能否滑到轨道顶端?

设疑说明:在皮带右端加了一个半圆形光滑轨道,此设疑又多了一个圆周运动顶点受力分析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学生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解题。在层进二基础上,变化运动类型,从向下平抛到向上圆周运动,这一变式,能激发高三学生解题兴趣,提高学习兴致,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

层进四:在母题设基础上,如图6,质量M的物体从光滑曲面上高度H处释放,到达底端时水平进入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一电动机驱动着匀速向左传动,速率为v,若传送带与地面间的距离为h,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就是L。从右轮边缘水平飞出物块物块恰好沿一竖直放置的光滑轨道MNP圆弧切线进入竖直光滑的半圆轨道,并能做圆周运动。已知圆弧半径R,轨道最低点为N。试求(1)PN之间的竖直距离及QN之间水平距离。(2)求出物体恰好做圆周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

设疑说明:此变式把平抛运动及圆周运动综合在一起,难度有所增加,但有上边层进一及层进二作基础,此设疑难度相应“降低”,但又具有开放性,其中第二问让学生求解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式,此一问源于但又不拘泥于以上两式。启发了学生思维,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解题兴趣。

层进五:在母题设基础上,如图7,物体带电量为q=0.2C,整个空间存在E=100N/C的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设光滑曲面和水平传送带均绝缘。问:若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是6m,物体冲上传送带后就移走光滑曲面,物体将从哪一边离开传送带?通过计算说明的结论。若皮带轮间的距离足够大,从M滑上到离开传送带的整个过程中,由于M与传送带间的摩擦而产生了多少热量?

设疑说明:以上层进一到层进四属于直线运动、抛体、圆周模型的题目,并结合能量来巩固学生相关知识,提升相关解题能力,达到以增强解题兴趣为目的进行设疑。设置本设疑的目的是让学生,强化电场相关知识,强化摩擦力做功及直线运动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了对摩擦力做功知识的应用。

层进六:在层进四模式中,若把电场的方向变成竖直向下,则……

(3)感悟规律。

根据所练内容,设疑生成的方式、层次也要相应变化,将知识融入情景,情景隐含问题,通过有效的设疑与追问,展开求知的生动过程,将“情景串”变成“问题串”,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向,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用问题帮助学生领悟知识的真谛,真心感悟物理规律,达到举一反三,在生成中产生灵感,在生成中提高能力,在生成中增强学习兴趣。

(4)课堂操作注意事项。

“设疑生题”看似简单,但如果学生没有很好地把握所学的知识,就很难“设”出好的习题。但反过来,通过“设疑生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都被激发出来,也会“生”出一些令人赞赏给人反思的好题。

生成与再生成是否到位?要看学生的认同感。课堂活动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会有许多老师预设不了的“节外生枝”、“不速之客”出现,此时,“题”必须随着学生解题实况的而动。当学生产生疑难“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将题肢解,设置梯度,细化为几个“扶手”式的小问题;当学生思路狭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时,将题拓展,链接类似情景,设计一些可以让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问题。这样的课堂,风生水起,鸟语花香。

三、收获与启示

(一)变“相互独立”为“相互联系”的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是整体相关与动态平衡的统一、多元共存与和谐共生的统一、开放性与交互性的统一、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差异性与标准性的统一;教学生态特征是通过教学的生态功能得以表现和发挥出来的,设疑生成变原本各自为政的“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教学环节成为有机完整的系统。

设疑生成把学生从单纯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赋予其知识认知加工者的角色。学生在学习中的经验、基础、潜能、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了师生合作的可靠起点,学生在教师面前积累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和技能,展现其学习才干和障碍,而把弥补学生的欠缺、不足和所要达到的发展目标作为合作的果实。

(二)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题多变的教学设疑形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改变静止孤立地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使思维向广阔的方向联想,向纵深方向发展,达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目的。在例题教学中,从一个题目入手,通过不断变换题目的条件和结论,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层层深化的做法,在学生开拓和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

(三)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培养收敛思维能力。

在习题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典型的习题,经常要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让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分析具体方法中包含的物理基本思想方法,领会其实质,并能应用它去解决有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归纳,既能帮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指导他们如何发现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通过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在设疑生成的习题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更多地转向扮演教学中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等多重角色。教师角色的这一转向,可以改善学生在学习中的弱势地位,使学生在教师指导、帮助、促进、引导下,其能力由弱至强,经验由少至多,学业得以发展,人格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1997(9).

[2]周成平编.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教学技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