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体系搭建方案

课程体系搭建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体系搭建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体系搭建方案

课程体系搭建方案范文第1篇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作出的整体性设计和安排,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顶层制度设计,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和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作用,也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未来发展。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同学校由于其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其对于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也不同。作为地方普通高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高校自身特点及服务面向。地方普通高校以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职能,地方性、区域性是一个重要特点。为此,其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围绕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来进行,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是所培养人才的类型及层次。一般而言,地方普通高校多侧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应用性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由于是本科教育,首先要达到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本科教育学业标准,其次要“更加注重基础性、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所培养的人“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要上手快,又要后劲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创新能力;既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1]

三是生源特点及质量观。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地方普通高校存在着生源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在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树立科学的质量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生源质量、办学条件等,综合考虑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质量。

四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生源入学基础、入学水平、学习能力差异化突出,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日趋明显。实行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适应学分制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体现多方向、分层次、模块化、个性化。此外,还要考虑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课程体系设计要注重专业的实质等效性。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基本的要素,既受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又是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过程选择的依据”。[2]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普通高校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具体要求:第一,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第二,要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第三,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第四,要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最后落脚点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知识方面,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要从以‘够用’和‘实用’的要求逐步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转变。在能力方面,不仅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素质方面,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3]基于此,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目标既要体现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又要体现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服务面向以及专业特色。为此,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划分为学校和专业两个层次。各专业可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之后,就要着眼于整个培养方案的体系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立足本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实际,积极借鉴国内外同类院校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传承创新。

二是要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要以知识学习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素质教育为核心,形成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要坚持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原则。要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注意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加强课程的整合;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促进课程的综合化;合理搭配课程结构,减少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比例;压缩课内总学时,提高课外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是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要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立足点。在课程和教学环节设计上,注意共性和个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结合,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创设良好环境和条件。要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需求设计不同发展路径,建立分类分层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学分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探索导师制,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指导。拓宽学生成才渠道,为学生提供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

五是要坚持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原则。构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分类分层实践教学体系,做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突出实践教学效果。丰富与专业教育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内容。将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及课程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途径和呈现方式的选择。北京联合大学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地方普通高校,近年来不断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总结2007版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使培养目标更具体、更具操作性,要求各专业结合本专业实际,围绕毕业生基本要求,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3个方面、10个基本点对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分别是:知识掌握方面: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具备较为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及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本专业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素质发展方面: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及合作能力。

1.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

围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及素质拓展五个平台来搭建课程体系。将现有本科专业根据其学科特点及专业关联度,划分成工科、理科、经管、文科、艺术、医学六大类、27个专业大类,为课程设置的分类指导及大类平台课程的搭建提供依据。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按六大类全校打通设置;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按照自然科学类、人文和艺术类、社会科学类、沟通交流类四个类别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必修课程按二级学科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限选课程打破专业界限,学院内打通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方向模块课程体现各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趋向。

为加大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新力度,保证各子系统课程类群功能的实现,强调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毕业生基本要求,按照大纲对课程内容及体系进行重构和整合,使得每门课程对各项基本要求的实现都应有一定的贡献,每项基本要求的实现都有一门或多门课程的支撑。

2.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学校通过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建设,构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

通识教育平台通过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来进行搭建。必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按大类全校打通设置,其中数学、大学英语及计算机基础等重要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开设内容丰富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学科大类教育平台按照学科大类必修课程和学科大类限选课程进行搭建。学科大类必修课程强调依据教育部或相关部委专业认证、专业评估、专业规范设定的核心平台课程,按二级学科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限选课程由各学院按需设置,强调设置学科交叉课程,体现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目的。大类平台课的开设使学生具备较为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发展后劲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适应性。

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方向)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既要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又要考虑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原则上要遵循教育部或教指委相关规定和专业规范要求,以达到国家对各行各业各种类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要求。专业限选课程可通过灵活专业方向,按专业方向模块化设置,同时充分考虑并根据学生直接就业、继续深造等不同需求,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组,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专业任选课程设置强调考虑深化、拓宽学生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利于学生拓展专业知识面和兴趣延展。专业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科类必修课程一起构成课程体系的核心。

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是根据学科需要和社会需求变化等因素,对所有课程进行关联分类与整合,形成特定功能的课程类群,应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与技能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是对三个子系统实践教学环节的梳理,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环节强调按照基本操作、综合运用、设计创新的要求系统设计,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连续性。强调“突出各阶段的能力培养重点,形成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4]要求系统设计和建设实践教学的大类平台课程,积极开发建设实务专题课程、综合性课程,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强调围绕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统筹考虑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开设实践类选修课程,鼓励增设与专业能力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技术等级证书的教学环节,“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5]

4.素质拓展平台的构建

将素质拓展平台的构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是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而且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6]素质拓展平台主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来进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环节包括选修课程和实践活动两种形式。强调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并积极引进行业企业优质课程资源;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要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校园模拟企业、创业园区等丰富活动内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作为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并强调要和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校级重点教改项目“2011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制修订方案设计”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7.

[2]姚正海.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的基本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课程体系搭建方案范文第2篇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难以满足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存在于职业工作过程中,不仅包括专业知识、技术,还包括经验以及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技能,只有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下才能形成这些能力。因此高职教育传授知识应从学科知识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知识转变。所谓工作过程,就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就是用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对现代职业活动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开发职业教育的课程。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一)从需求岗位调研及职业需求分析

1.就业岗位调研

为准确定位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团队深入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开展问卷调查,获取了大量真实可靠的调研数据。同时,我们安排骨干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践习,聘请行业专家、行业一线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等担任本专业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训教学、职业讲座等,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就业岗位分析

(三)基于工作过程确定课程体系

1.以校企合作机制为保障,依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规律,构建核心专业课程体系。企业全程介入,依照如下途径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①依据行业/企业标准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开展企业调研;②进行职业分析,即对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进而对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群)进行确认;③在职业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的分析,获得职业岗位的通用能力要求和专业技能要求;④结合高职教育规律,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与重构,进而构建核心专业课程体系。核心专业课程采用能力目标来表征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包含对知识、态度、素质等方面的要求。⑤编制相应教学文件;开发数字化课程教学软件并建立相应的教学资源库。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校企深度合作,结合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整合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校企合作搭建合作平台,按照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的项目、真实的任务、真实的环境、真实的岗位、真实的考评”构建课程模式,促进学生成长、是学生与企业零距离连接,从而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在开发专业课程过程中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企业人员参与教学。专业课程体系由企业人员、专任教师、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完成。把实际工作岗位任务要求转化成教学内容,即教学进度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校企合作搭建合作平台,按照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的项目、真实的任务、真实的环境、真实的岗位、真实的考评”构建课程模式,促进学生成长、是学生与企业零距离连接,从而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二)结合高职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展开教学

职业教育不是不要知识,关键在于如何传授知识。高职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青少年。不善长逻辑思维,而乐于在具象情境中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因此,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逻辑化、结构化的项目、企业实际案例、实训操作,让学生在技能训练的同时掌握相应的知识。也就是说,强调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同时注重学生今后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仿真环境下,每3名学生一组组成模拟报关企业,角色分别为:业务经理、报关员和报关辅助员。根据教师设计的报关企业实际案例,共同完成相关通关方案设计,并按照方案进行如实申报、配合查验、缴纳税费、提装货物及其他增值服务等报关服务现场作业。由于在课堂中设置了比赛环节,大家的钻研的劲头租了,操作也熟练了,跑上跑下忙的不亦乐乎,课堂效果也非常好。

(三)改革课程考核评价

1.课程考核评价的重点从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移

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过程评价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发展潜力来进行的。目的就是能为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使其满足未来发展的要求。因此,课程考核评价要改变以往期末闭卷笔试考核形式,采用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加入过程性考核。对于实际操作部分,教师要求学生模拟不同的工作任务,学生现场操作,教师根据业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2.课程考核评价的重点从量化评价向真实性评价转移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理论和实践一体的课程比重很大,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目前提倡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亲身体验法、角色演练法、项目学习法、沙盘模拟法、讨论学习法等。新的教学方法特点以真实的项目、真实的任务、真实的环境、真实的岗位、真实的考评构建课程模式,促进学生成长、是学生与企业零距离连接,从而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3.课程考核评价的主体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移

课程考核评价主体的转移就是鼓励学生本人及其同学参与到评价中来。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主动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问、伙伴间相互评价,可以促进他们互相学习和交流,学生对他人评价或得到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长处和优点。进而改进自己的学习等.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参考文献:

[1]王贵斌,靳荣利,高芳.国际物流岗位群分析及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I2011]l2号)[Z].2011-09-29.

课程体系搭建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ACCP启蒙星;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

北大青鸟ACCP启蒙星课程体系是一个成功完整的IT业培训体系,但对于中职学校来说,由于教育对象、内容及国家各教育部门的各项框条等因素的限制,ACCP启蒙星体系不可能照搬照抄地应用于实际中职学校日常教学中。因此,我校在对北大青鸟ACCP启蒙星体系教学实践基础上,构建出一套基于ACCP启蒙星课程体系的适合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新型课程体系NACCP。

一、构建新型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NACCP的原则

1.实用性: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设计课程;保证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或工具是最实用的。

2.可实施性: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组织、实施特点。

3.省略、JavaScript网页特效、Win2003服务构建、制作Flas和网站创意设计等科目,旨在完成一个小型企业网站的建立和一个小型MIS系统开发;专业限修课包括搭建企业网典型应用、系统维护实战、使用ASP开发动态网站、网站项目设计与开发实战、高级网络编程技术和综合项目实战等科目,旨在完成一个企业动态网站项目的开发与维护。因此,基于北大青鸟ACCP启蒙星的新型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NACCP应需产生,具体详见下表。

三、新型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NACCP的特色

1.以项目为导向,贯穿整个课程体系。整个体系共设计了四个项目:网站的开发(主要涉及的内容为网页制作)、一个VB的小型MIS应用程序、一个动态企业网站的开发和维护(通过ASP开发动态网站+系统维护等技术实现)和一个综合性中小型企业网站搭建与维护(通过VB+SQL技术实现)。课程还提供了规范的项目开发流程和相关文档及技术支持,使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提高实践经验。

2.各专业课程之间存在递进性和相关性。本课程体系除了将基础知识课程放在前面以外,另外还将网页制作等相关课程放在了前面,旨在通过完成一个综合实用的项目,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掌握一些编程的基础知识,从而有利于下一阶段学生计划的推进。接下来,开设了ACCESS数据库等课程,要求学习掌握数据库的一些基础知识及如何使用ACCESS数据库,在不需要编写太多代码的前提下,开发一个小系统,旨在让学生既可以看到完成的项目,又可以对软件开发有一些简单的感性认识。课程设置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使学生在不经意中从一个项目进入另一个项目,从而轻松地完成整个项目体系。

3.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素质和拓展学生自学的能力。开设特有的沟通与职业素质培养课程,既提高了学生社交、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又教会了学生如何写简历,掌握面试技巧;并通过对学生进行一些小团队训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项目开发和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随着IT行业及其应用技术发展迅猛,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不可能解决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本课程体系始终贯穿这一思想,使学生意识到自学的重要性,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特别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积极鼓励学生自行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自信心。

实践证明,基于北大青鸟ACCP启蒙星的中职新型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NACCP不仅巧妙地将北大青鸟ACCP启蒙星课程体系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传统课程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使其成为一套科学的适合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IT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北京师范大学.

[2]姚平.构建以能力为目标的中职课程体系.东南商报,2009-07.

[3]佚名.中职课程设置的几点探索,2008-04-10.http://tzz69.省略/jyk.

课程体系搭建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考试改革

作者简介:林海鹏(197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修;李胜波(197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科技学院教研项目“煤炭行业人才紧缺背景下机电专业3M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16-03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在专业设置、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各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出现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教育的知识面窄,教学内容陈旧;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工程意识薄弱,工程实践能力差等。由此,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注重规格的多样化、多层次化,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树立重视教学质量的教育观念,树立个性化及整体化知识教育观念,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既要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又要具有能够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的特点。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黑龙江科技学院机电本科专业为例,浅谈关于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1.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以CDIO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德育(Moral)、大工程(Engineering)、大实践(Pratice)”的“三大”教育思想,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产学研相结合,育人为本,分类培养,服务社会”的专业办学新思路出发,形成“以人为本,按需设计,搭建平台,分类培养,分向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化(3M)人才培养模式。

3M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个性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学校的特点,设计了多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及学生素质的差别,将人才培养模式分为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等。例如,由于黑龙江科技学院是一所以矿业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在煤炭行业紧缺人才背景下,对于机电定向生采取“3+1”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矿业类机电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此外,还搭建多种教育平台,构造相应的课程模块,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完成基于“平台+模块”体系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突出专业办学特色。

根据目前社会需求及学生现状,学校将机电专业分为A、B、C三种培养模式。A培养模式为复合研究型人才培养,以学术培养为取向,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B培养模式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基础与专业特色并重,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C培养模式为煤炭行业人才紧缺背景下的定单式人才培养,注重煤矿机电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的培养。[1]“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2.课程体系的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很多方面,其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重点和难点。要改变那种为强调各门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将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忽视课程之间的衔接、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状况,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整体目标出发,优化重组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增加高新技术方面知识的传授,做好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重新设计与调整。

在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时,始终贯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重点学科为依托,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培养过程为主线,以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形成柔性结构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根据A、B、C三种培养模式的人才规格要求制订相应的公共基础课、人文及社科素质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五个不同层次的培养计划框架及课程结构。注重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内容的紧密结合,使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比例适中,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分别在公共基础课、素质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中设置选修课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分段教学,将部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前移,将部分专业课前移到第六学期,压缩教学计划中必修课的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出更大的空间,在第七学期针对A、B两种培养模式增加与该阶段相适应的选修课程及实践环节,C培养模式采取“3+1”等人才培养模式,[1]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多样化教学培养体系。

3.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要能接受国际化的竞争就必须加强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的,[2]因此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黑龙江科技学院在人才培养上一贯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作用。2006年,学校在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工程教育理念,[3]按照“统筹规划、优化整合、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要求,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整合校内资源,优化实践教学环境,将企业引入学校,加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依托学校和企业及其之间的合作,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理论知识掌握为基础,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的实验与实践教育理念,加大对实验教学内容的全面整合和优化,贯彻“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方法,构建了由基础型、复合型、提高型和创新型4个各具特色、层层提升、层层深化的“基于平台的分层次渐进式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实施开放性实验与实践教学模式,设立大学生机械创新实践基地,将工程实践和科技能力相互补充,培养理论、实践、素质一体化人才。基于平台的分层次渐进式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如图2所示。

4.大力加强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4]它不仅是对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也是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及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

近年来,普通高校的毕业设计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选题不合理,缺乏工程意识;不重视开题;题目太陈旧,致使学生缺乏创新性等等。这些问题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总体教学水平。因此,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毕业设计的管理。

黑龙江科技学院机电本科专业对毕业设计进行了全面改革与实践,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几年来,评估效果逐年上升,受到学校的好评。

学校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管理包括:

(1)选题过程。设计题目应尽量结合教师科研和生产实际,申报题目由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三年之内的题目不能重复,接近的题目可在创新点处说明,题目确定后交学院汇总统一上报教务处备案。

(2)开题过程。首先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收集各类参考文献,进行整理并提出问题,然后利用毕业实习深入现场解决。实习后撰写开题报告,主要进行方案的确定、可行性的分析及创新点的确定。为避免出现偏离、方案设计不合理,学生要进行开题答辩,由指导教师和开题答辩教师共同为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保证学生下一阶段的毕业设计顺利进行。

(3)指导过程。指导过程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指导,及时解决问题;定期开展学术汇报、检查设计进度;采取启发为主、集体讨论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设计过程中还要进行中期答辩和预答辩,指导教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4)答辩过程。答辩过程中注重过程的监控,每个答辩小组要保证有5名教师,答辩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制度。答辩小组教师在该学生答辩结束后给出答辩成绩,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审阅成绩在答辩前给出。指导教师、审阅教师及答辩委员会对学生毕业答辩资格具有一票否决权。

(5)成绩评定与评估。在成绩评定上,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总成绩由答辩成绩、指导成绩和审阅成绩三部分组成,保证成绩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为确保下一届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组成评估专家组对当年毕业设计进行单向评估,并给出评估反馈意见及成绩排名,以供整改。

由于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毕业设计管理机制,不断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不但提高了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

5.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深化考试改革

教学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教风状况严重影响着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必须抓实抓好。而考试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5]近年来,在部分高校中,教风、学风和考风状况出现很多问题,甚至到了令人忧虑的程度。例如,教师事业心、责任心不强,授课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教学方法落后;考试形式单一、评分标准不灵活等等。这些都成为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严重障碍。因此,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先从教师抓起。学校大力加强教风建设,深化考试改革,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使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在加强教风建设方面进行了以下改革探索:

(1)尊师重教,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尊师重教,营造一个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校园环境,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贯穿于教学之中。

(2)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投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教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3)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具有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4)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正确处理教师考核中量与质的关系,除了考核教学工作量,还要考核教师的科学与教学研究工作、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情况、素质教育与育人情况,建立了科学而有效的教学质量三级监控体系。

要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就要更新考试观念,深化考试改革。在考试改革方面学校进行了以下改革探索:

(1)考试内容的改革。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来确定考试目标。考试内容注重以考核学生能力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如创新能力、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等。

(2)考试方式的改革。针对课程的特点,考试的形式可采用笔试(闭卷、开卷)、口试、文献调研报告、论文、作品、计算机网上考试、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等多种形式。实际考试方式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组合,也可由学生自由选择。

(3)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在成绩评定上,制订了完善的平时成绩考核制度。考试可分几个阶段进行,将考试与学习全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考核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因材施教的目标。

(4)体制方面的改革。在管理体制方面,将教务处、二级教学单位、任课教师的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建立了试题库质量评价制度、阅卷质量标准和抽查制度、试卷成绩分析评价、整改措施及各种激励机制。

总之,通过几年的改革实践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与考风,真正促进了教、学、考三者的有机结合与协调统一,大大提高了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6.依托重点学科,加强特色,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又是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6]因此,在人才培养中应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优势。

依托省级重点学科平台,构建课程体系,加强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带动专业建设;依托学科优势,加强特色,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而且充实了专业教学内容,提高了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依托学科平台,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方面做了以下主要工作:[7]

(1)搭建校内工程实训平台。在学校大工程背景下,搭建了机电专业工程训练平台、大工程实践训练与创新平台,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搭建工程高端平台。利用学校引进的国际高端制造设备,搭建工程高端平台,建立国内一流先进水平的“现代加工制造中心”、“中奥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培养学生高端工程素质与能力。

(3)搭建校企合作培养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培养平台,构建了“校企合作”及“定单式培养”的“3+1”人才培养模式。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特色

我院机电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色:以CDIO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我校“三大”教育思想,构建了“平台+模块”的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柔性结构课程体系;构建了基于平台的分层次渐进式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设立评估与整改环节;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深化考试改革,做到教、学、考三者的有机结合与协调统一;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优势,加强特色,坚持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结束语

该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的探索,在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专业2006级、2007级进行了部分试点,在2008级、2009级定向生中进行了全面试点,已培养出了服务于东部煤电化基地的机械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并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特别是学校广泛倡导的“3+1”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明显成效,为下一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林海鹏,周广林,王金波,等.关于机电本科生3M培养方式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1,(9):91-93.

[2]孙伟民.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6,(3):42-43.

[3]刘凤臣,周广林,张凤武.MPE理念下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6):69-71.

[4]周广林,赵汗青,王宏.定向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1):57-59.

[5]周广林,刘凤臣,韩鹏,等.深化考试改革,培养应用能力强的服务型人才[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3):158-160.

课程体系搭建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工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高端工程技术人才越来越多的跨国流动,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教育的国际化以及工程师的培养、资质获取和国际互认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签订工程教育学历、学位、工程师资质等互认协议,对加强工程师跨国工作交流和推动我国经济与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借鉴的框架体系和具体操作模式,因此,教育部一直强调工程教育的重要性。

网络工程专业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工程的蓬勃发展而迅速壮大的。专业建设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发展迅速,专业知识体系和内涵也逐渐成熟和完善。国务院于2015年7月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互联网+”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网络工程专业是培育“互联网+”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专业之一,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网络工程专业现状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发端于美国,经历90余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已经成为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开始大量引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1992年,土木类和建筑类专业开始实施专业认证;2006年起,教育部组织试点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2013年6月,我国成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国际工程教育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预备会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已经开始与国际接轨,对提升我国工程教育及相关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网络工程专业2001年被教育部正式列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目录外专业(080912W),2011年列入目录内专业(080903),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软件工程(080902)等相关专业同属于工学计算机类专业。自2008年起,全国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研讨会每年召开,在课程体系、知识结构、教材建设、实验教学、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索和讨论。201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2年,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试行)》,借鉴ACM/IEEE Computing Curriculum 2005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与理念,分析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典型任职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并将其映射为相关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同时强调从工程的视角讲授相关知识,开展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至今,全国开办网络工程专业的高校已多达400所,对人才的培养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当前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问题。

1)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区分度小,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由于网络工程专业起源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而且大多数专业教师也毕业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因此网络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重叠较多,专业特色不明显,培养目标不明确。

2)课程体系未能紧跟网络技术发展,教学内容前沿性不足。

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兴技术层出不穷,移动计算、大数据等已成为新的研究和技术热点。而现有培养方案在制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新技术,并且很少有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内容落后。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人才培养专业结构、层次水平、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变化,以推动网络工程专业教育机构、层次、规模质量的有机统一。

3)专业评价强调输入导向,教学过程缺乏反馈。

目前评价专业建设好坏通常从教学条件、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着手,对教学效果和毕业生能力方面评价较少。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关注自己教了什么,而不会过多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课后较少注重对教学的总结思考,缺少学生反馈信息改进措施,形成“教”“学”分离。

4)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不足。

目前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的考查以试卷考试为主,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和考查不足;教师科研优势转化不足,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向创新实践成果转化比例偏低。

2.工程专业认证要达到的目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实现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和实践,具体包含以下目标。

1)明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结合国家人才战略需求与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明确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为基础,紧扣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体现认证需要覆盖的所有毕业生的特性。具体毕业要求确定为基本要求和业务素质要求两方面。

2)构建前沿课程体系。

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定期研究网络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紧跟网络工程技术发展的步伐,形成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

3)健全评价反馈机制。

完备的教学过程评价制度和跟踪反馈机制是培养目标达成的保障,也是专业持续改进的基础。教学过程监控制度包括教学各环节规范、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反馈机制等。

4)工程性、实践性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根本和出发点,也是毕业学生能否具有国际工程师水准的关键。在“强实践、重创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深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研究与整合,搭建起“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持续改进。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完成网络工程专业评估报告,迎接专家检查。并根据专家意见,对于专业建设持续改进,探索具有研发能力和复合型知识结构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互联网+”的国家战略发展需求。

3.培养方案的具体改进方法

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修订和完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通过课程群的建设和创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坚持“学生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的宗旨,推动校内校外教学质量评价反馈信息的收集、分析讨论和改进。

3.1培养方案闭环设计模式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整个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是一个“闭环系统”模式(见图1)。通过毕业生和企业反馈,修订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实现培养方案建设。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充分听取业界声音,由专业建设委员会、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共同制订课程体系,动态构建并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具体研究内容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是整合理论与实践的学科,覆盖面十分广阔,并且该学科技术发展迅速,与工业界联系紧密。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在学生培养模式上,拟采用“五步式”阶梯培养框架:①明确培养目标,②设计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③教学实施,④效果评价,⑤持续改进。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从整个“五步式”阶梯培养框架来看,它们是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同时,它们不是一个单向的传递过程,而是通过后面的步骤不断给前面的步骤反馈信息,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

3.2.1明确培养目标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需要,具备计算机网络管理、配置、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领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能在电信、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对计算机网络有较高需求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管理、安全管理、网络与安全程序设计等实际工程工作的人才。

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网络工程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或攻读网络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或从事网络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毕业5年左右,毕业生具有的能力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拥有扎实的网络工程专业知识,能够使用恰当的技术,在社会和道德的范围内,提供复杂网络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2)能够在网络工程领域,成为技术或管理骨干,参与全国及世界性的经济技术发展活动;

(3)拥有创新能力,能够为社会提供有创新性的网络工程相关服务;

(4)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技术需求,继续在网络工程专业发展,包括考取研究生资格等,具备科研能力。

3.2.2设计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

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见图2),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研究网络技术发展的前沿动向,调研社会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需求,紧跟网络前沿技术的发展;调整专业课程中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纠正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状态,保证实践学时的总学时比,形成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使之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求。厘清每门课程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确保每个毕业要求都有课程支撑实现。

据此思想,同时参考国内一些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将网络工程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程群、物联网方向课程群、网络安全课程群、“互联网+”前沿课程群等四大模块(见图3)。目标是构建传统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前沿课程相结合的研究性课程群,夯实课程基础,发展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具体实现手段:将现有课程资源整合到对应课程体系,将企业应用的先进技术与现有课程进行融合,课程内多知识点融合,跨课程知识体系融合,理论、实验、实训与课外教学、研究多元融合等。

从“互联网+”人才需求发展出发,与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相对应,在对各教学环节整体优化与提高的基础上,构建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框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每个课程群都有充足的实验、实训教学环节支撑。课程体系设置将走访腾讯、思科、华为等业内领先企业,深入了解业界的要求,以学生就业为核心。

3.2.3教学实施

1)教学方法改革。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好的学习质量的前提,本课题将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形式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便能够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形式有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习题课等共性化教学环节。也设置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本项目拟建设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案例,以供学生进行工程训练或作为毕业设计课题使用。这些教学案例将涵盖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安全等“互联网+”前沿主题。

2)精品课程建设。

按照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群中的4大模块,每个模块对应建设一门精品课程,并逐步推广到其他课程。针对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群中的4大模块,配合精品课程的建设,对现有网络综合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进行改造和升级,建设与“互联网+”精品课程相适应、功能集约、资源优化的实验教学平台。

3)创新实践强化。

为了提高网络工程实践水平,建立良好的科研/实践环境和以学生科研/实践兴趣为主导的自主学研创新实践环境,网络工程专业老师与业界顶尖的网络公司思科、华为、H3C展开校企合作。骨干老师参加网络工程师培训,带领学生参加网络技术大赛,联系学生到这些公司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邀请业界和学界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拓展学生视野。同时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实践活动。通过搭建一个集成度高、可操作性强的创新实践环境,使学生能更形象、更深入地掌握网络工程中大规模组网、网络融合、智能感知、海量数据处理、云计算等专业知识,提前体验研究生阶段科研工作的方式与乐趣,从而彻底改变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常常陷于纸上谈兵的境地,切实让学生体验到科研带动教学的创新实践模式。

4)拔尖人才培养。

建设“互联网+”精英班。立足“互联网+”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互联网应用开发能力,广博的知识储备和“互联网+”创新思维,突出的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互联网+”创新人才。“互联网+”精英班将与国内外互联网领军企业(如微软研究院、思科、腾讯、百度、华为等)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实习就业、认证考试、成果展示等平台。精英班采用小班培养、因材施教和全程导师,助推创新人才的快速成长。

3.2.4效果评价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方法。

1)形成教学评价的跟踪反馈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网络前沿技术不断发展,企业需求不断变化,因此需要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持续改进。高校开展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动专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满足注册工程师的实际发展需要,为工程专业毕业生进入相关职业领域提供资格保证。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本身贯穿了这种质量持续提高与改进的基本理念。专业必须对自身在标准要求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和信息获取途径,有明确的改进机制和措施,在进行跟踪反馈之后用于持续改进,从而实现教学质量从机制、制度、评价到结果、反馈和改进这一螺旋式的持续上升。

2)市场环境和社会需求成为教育评价重要的组成内容。

认证标准强调所设置的工程专业必须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以保证学生毕业时具有一定的社会竞争力,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明确要求专业要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和市场评价成为评判其培养目标达成度的指标之一。毕业生离校后在工作岗位上所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思想品质、综合素质是对专业教育水平的印证和检验,因此,教育评价的过程应该延伸到学生离开学校在社会实践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学质量是一种市场表现,忽略学生、社会需求,脱离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考察教学质量问题,特别是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很可能出现教学质量评价偏误。

3.2.5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网络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前沿专业,其专业内涵和技术内容是不断发展的,这意味着培养方案的制定绝非一劳永逸,网络工程专业老师将根据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持续跟踪和评估,持续对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持续改进是保证专业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从招生、毕业生反馈到其他各项指标都必须有必要的制度或措施保证定期评价。评价结果和反馈信息必须用于持续改进。例如,培养目标和必要要求必须定期评价达成度;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与修订、授课与考核、教材选定、评教、专业与社会实践实习、创新能力训练、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都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学术及教改活动;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源定期更新与维护等。

为了保证持续改进的达成,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完善校内校外评价反馈信息的收集、分析讨论、改进方案的确定和落实。相关工作由学生工作办公室、督导组、教务办公室、就业办公室、专业教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含企业人员)等多部门人员共同参与完成,重点强调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的参与。该项工作也可以利用教师出差、开展合作项目等各种机会对企业进行调研,主要了解毕业生在企业的工作表现,以及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的新需求。

4.结语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工程专业自2004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约120名,已经为互联网、电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金融等行业以及一些国内外著名院校和研究机构输送了大批精英人才。近年来,网络工程专业教师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对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存在一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