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智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智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英语;词汇教学

作者简介:毛程(1985-),女,辽宁阜新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新疆 独山子 8336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226-02

专业英语(ESP)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除了强调基本的阅读和翻译技能外,更注重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以及专业词汇的内涵和外延。著名的语言学家Wilkins曾经说过“没有语法知识,人们很难用语言交流;但如果没有词汇知识,则完全无法通过语言交流”。[1]有研究表明,词汇学习可以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2]可见,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词汇学习十分重要。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词汇量储备不足,甚至有不少学生的单词发音不准确,词性词义分辨不清,对基本的构词法知识知之甚少;对词义的理解较为狭隘;对记忆词汇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只是简单地把英语单词和汉语意思笼统地对立起来。目前虽然有部分研究对如何提高专业英语词汇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3,4]但对于高职学生专业英语的词汇学习来说,其目的性、功能性不强。

笔者认为要想提高高职院校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教师应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弱点以及在词汇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灵活丰富的词汇教学策略和方法。本文结合专业科技英语的特点,总结了几种词汇教学方法和策略,讨论了如何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以提高高职院校专业英语的词汇教学质量。

一、通过构词法,加强逻辑记忆

相较于本科学生而言,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对单词的记忆更多的只是死记硬背,掌握一种科学的、逻辑性强的词汇记忆方法,对高职学生的词汇学习尤为重要。逻辑性词汇记忆就是对英语单词进行构词分析,利用构词法知识研究词形结构,学习和记忆词汇。大多数英语词汇都是通过派生法(即一个词根加上前后缀)派生而来的,专业科技英语词汇也是如此。但有许多英语单词人们原本很熟悉,放在科技领域后却又另有含义;同一个词在日常英语中具有的意义,在不同的科技专业中则表示出一种甚至几种意义差别很大的不同含义,这也是专业英语词汇的一个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传授合成法、派生法、转换法等构词方法,学生掌握这些词汇记忆方法后,可以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在短时期内迅速增加词汇量。

1.合成法(compounding)

部分专业英语词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一个新词。两个词一旦结合成复合词后,语义有的是原来两个词的语义叠加,有的是从中引出了新的语义。

例如,overheat是由over(过、超)与heat(热量)组成,意为“过热”;workholder是由work(工作)和holder(夹具)构成,意为“工作夹具”。这些只是原来词义的叠加,只要掌握组成词的专业含义,合成词的词义也就很容易理解。但“Greenroom”不是“绿色的房子”而是“演员休息室”,“restroom”常翻译为“公共厕所、洗手间”,这类合成词超越了原来组成词汇的语义,引出了新的语义。在教学中,可通过从原有语义引申到新语义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记忆词汇。

2.派生法(derivation)

派生法是通过在词根前、后加上前缀或后缀而派生出的一个新词。其中前缀改变词的意义,后缀除了改变词义,也改变了词性。构成派生词的词缀构词能力很强,大多来源于拉丁语和希腊语。

例如,“anti-”这个前缀有“与…相反”之意,“freeze”有“冷冻、凝固”的意思,那么“anti+freeze”就是“防止+凝固”,在化工英语中就是“防冻剂”的意思,同理,“antifriction material”就是“耐磨擦材料”。“mono-”这个前缀表示“单一”的意思,那么“monoacid”是“一元酸”、“monofuel”是“单元燃料”。再如,“-er”或“-or”可以表示“人或物”,那么“distribute+or”表示“可以分配的东西”,“distributor”即是“分配器、分电器”。这样既改变了词义(“分配、分发”变成“分电器”),又改变了词性(动词变为名词)。“-ane”是“烷烃”的后缀,那么甲烷、乙烷、丙烷等烷烃的词汇构成末尾都出现了“-ane”:methane(甲烷)、ethane(乙烷)、propane(丙烷)。按照这个思路,学生只要有针对性地牢记专业词汇的基本词根和常用前后缀,就可以举一反三、循环记忆、事半功倍,迅速扩大专业英语的词汇量。

专业英语中常见的前缀有:in/im,a,anti,sub,en,mega,multi,semi,tele,medi,up,hyper,kilo,auto,micro,inter;后缀有:er/or,ee,ment,sion,tion/ation,ity/bility,ness,ship,ize,less,alice,ence,hood,able,fill,ly等。

3.转换法(conversion)

还有一些词既在普通英语中使用又在专业英语中使用,我们可以把这种一词多义、词义多变的经典学科基本词汇称为半技术词汇。[5]这些日常词汇经转义后被赋予了新的词义,变成了科技英语专业词汇。比如:collar(衣领)——垫圈、法兰盘,bush(灌木丛)——衬套、轴瓦,energy(精力)——能量、能,moment(片刻)——力矩,base(基础)——碱,Spring(春天)——弹簧,Bear(熊)——轴承,Cell(细胞)——电池,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联系,讲清这类词汇由普通词义向专业词义转变和演化的过程,并列举例句加以说明。

二、通过联想法,扩大词汇量

由某一事物(或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或观念)的心理过程,可以促进人的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活动。高职学生的词汇量小,并且他们没有意识去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在高职专业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同义词或近义词、同类词或形近词、反义词等;或者由一个词扩展出若干个含义与之相似、词性不同的词。根据联想的规律帮助学生记忆新单词,复习已经学过的单词,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词汇网络,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增加词汇量。

例如,在表示“由…组成或构成”这个意思时,可以用“be composed of”,也可以用“consist of”,还可以用“be made up”;表达“分类”就用fall into、be referred to、separate into、be divided into、be subdivided into等词组;表达“工件、零件”的专业词汇有work、workpiece、part、piece、member、component、hardware等;“in junction with”与“together with”都可以表示“与…一起”,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用英语交流专业知识时用词不会过于单一,同时也扩大了词汇量,丰富了英文写作词汇,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让词汇教学不再枯燥

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弱,而且他们往往在通过英语B级考试后,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动力,尤其对于专业英语更是毫无兴趣。因此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让学习不再枯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

1.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

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科技专业英语单词,使学生记忆英语专业词汇更为轻松。例如,“水套”翻译成英语是“water jacket”,该词组由两个简单的单词组成,将其直译,就是用水做的夹克。而水套就是环绕着气缸和气缸盖的水腔,用以储水并可以对气缸和气缸盖进行冷却,就像穿着水做的夹克一样。再如,“series”是“系列、连续”的意思,“in series”是把一系列物体一个挨着一个地连在一起,对于电路来说就是“串联”。

2.在教学中引入西方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

在教学中,把枯燥的单词与时下流行的西方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联系在一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注意力。“transformer”是科幻大片《变形金刚》的英文名,但它也是“变压器”的英文翻译;“adopt”有“采用、接受、收养的意思”,在讲到“收养”这个意义时,可以引用《功夫熊猫2》中的一句话,在阿宝问他的鸭子爸爸“Where did I come from?”时,鸭子说“You might have been kind of…adopted”,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adopt”的记忆。

3.东西方文化背景

词汇是文化信息的缩影,它们常常可以敏感地反映人们的社会活动、思维方式、心理过程和价值观念等。[6]包括专业英语在内的所有英语学习都应该是一种文化的学习。例如,在讲解“separate”这个词时,可以引入一个习语“separate sheep from goats”(区分好坏),短语中的“goats”(替罪羊)出自《圣经》的典故。再如,“dog”在机械专业中是“止动器”,在气象学中是“日虹”,在英语俚语也经常出现。比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这就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这种异同也可以在“cat”、“dragon”“peacock”等动物上体现出来。

加强词汇文化内涵学习,在教学中引入东西方文化知识对比,在讲解单词和短语的字面意思的同时,结合其涉及到的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及词源典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寓教于乐,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总结

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千秋,而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也是层出不穷,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在教学中通过基本构词法来记忆单词,通过联想法来扩展单词量,通过各种生动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一定有助于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的理解、记忆和运用,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高职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Wilkins,D.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2.

[2]Wen Qiufang.Learner Variables to Learning 0utcome[D].Hong Kong: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3.

[3]朱振英,潘洪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9(10):107-109.

[4]罗清芳.活记单词巧拆句子提高专业英语学习效果[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86-87.

智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司法会计检查;创设;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244-02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学课程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进行,这势必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深刻变革。司法会计专业作为我院首创的重点专业,弥补了国内高职教育司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在海南及全国专业建设色鲜明。《司法会计检查》课程作为司法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够用的实务知识,更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用的实践操作技能。由于该课程在教学环节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层次性,因此,较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

一、“任务驱动法”的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1]。教师要成为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帮助学习者形成学习动机,努力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组织学习者之间开展协作学习。学习者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习者在探索、分析、验证等方面的主体作用[2]。因此,“任务驱动法”就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通过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 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3]。它以任务为主线,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又强调教师的引导性,一般较适用于以实验性、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在解决一个实际“任务”的驱动下,紧紧围绕既定的学习目标,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知识脉络,以实现学以致用、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实践技能的目的[4]。

二、“任务驱动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办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教学方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目的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目的,因此在教学目的上,教师需设置体现考核技能要求的工作任务,并结合高职学生易感知的实例或实物,通过讲解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实务知识,并演示完成工作任务的操作步骤与要点,使高职学生在理解所讲内容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以达到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教师需根据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教学内容的“总任务”为线索,以“子任务”为模块,精心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使其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尤其要强调所学知识需与时俱进。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要强化高职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根据“任务”的需求来学习,以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模式

从教学的模式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双主模式,它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因此,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能力。

(五)能力培养

在能力培养上,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学会积极地思考和探索。由于每个学生的思路和想法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适当给以点评,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知识迁移能力,有力地促进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5]。

三、“任务驱动法”在《司法会计检查》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在《司法会计检查》课程教学中,我结合司法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积极采用“任务驱动法”,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工作任务相结合,并通过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依托司法会计鉴定室创设司法会计职业情景,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在营造的实战情景中做到“教、学、练、战”四位一体。

(一)设计思路

根据司法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我们积极组织行业专家对课程的工作任务进行论证。针对《司法会计检查》课程特点,我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采用案件中真实的会计原始资料,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按司法会计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同时,指导学生按实际工作步骤和内容,完成司法会计任务过程的各项工作,并通过融入够用的实务知识,使学生充分掌握司法会计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二)创设情景

以司法会计检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共设置十项工作任务,营造四个学习情景,并进一步分解为多个子任务。

1.按照案件的不同性质,将司法会计检查业务分类设计为:刑事诉讼案件、民事诉讼案件、走私案件、公司法规案件、金融欺诈案件、涉税案件、侵犯财产案件、贿赂案件、挪用款物案件、贪污(职务侵占)案件[6]10个大的任务。

2.按照司法会计业务的办理流程,将每个案件分别创设情景为:承接案件、分析案件、检查案件、总结案件四个子情景。同时,进一步再将子情景进行分解,如将检查案件任务分解为:检查会计凭证、检查会计账簿、检查会计报表和检查辅助资料等具体工作任务,如图1所示。

3.根据司法会计检查岗位涉及到的主要工作任务,将每个任务的课程内容整合成:预备知识、任务描述、操作训练、问题研究、课堂总结五个步骤,以达到高职教学“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操作知识实用”的效果。

(三)构建工作过程

1.预备知识

布置任务,课前给学生布置《司法会计检查》任务学习所需要的资料,要求学生借助相关书籍和网络查阅资料,提前思考《司法会计检查》课程的任务内容。

2.任务描述

课堂上首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分组考核计入各组的平时成绩。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总结该工作任务,即进行任务描述。例如,司法会计检查岗位总的能力目标描述为:灵活运用会计和司法知识,熟练掌握检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的技能,能够独立承担一般的司法会计检查案件,并能对司法会计鉴定提供确凿有力的证据。

为了完成某项案件的有关司法会计检查业务,现把总任务分解为以下具体任务,如图2所示。

3.操作训练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提出问题。任务设计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组织学生仔细研究、分析所提供的司法会计案件资料,思考和讨论如何去完成任务[7]。要求先由学生独自检查会计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小组可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完成任务的多向信息交流。在小组内部,组织学生互查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小组间还可以开展对抗、交流、竞赛等活动。在分组时教师应考虑“好差搭配,以优带差,以点带面”,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问题研究

学生在初步操作过程中,有时也会主动提出问题,这正是他们想要获知的知识点。有的是以前没有掌握的技能,即隐含的新知识点,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解决。例如,在检查记账凭证业务中,一些案件检查程序和方法,在理论教学中已经讲过,但是在实际检查财务会计舞弊案件时,学生却查不出舞弊的迹象。因此,教学时应先由学生提出,然后由教师适当启发、引导和示范,接着再让学生尝试。

5.课堂总结

经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教师需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及时地解答,并对课堂活动取得的效果和不足进行总结。因此,完成任务后要及时进行反馈,将学生们的活动成果展示出来,供大家一起点评。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任务驱动法”的辅助教学法

此外,在高职教学环节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时,还须灵活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便达到更好的预期教学效果。

(一)角色体验法

即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司法会计检查、助理、鉴定等角色,使学生在检查案件过程中明确司法会计岗位的分工和衔接关系,考核学生的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角色扮演能够使学生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体会、领悟司法会计职业的内涵和精髓。

(二)对抗训练法

其具体操作是:第一步,在司法会计检查训练中,将学生分成3人一组,2组形成一个对抗阵地。第二步,按着财务会计工作流程,安排其中一组学生分别承担会计、出纳和审核岗位,并有意识地在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中专门设置会计陷阱,安排另一组中的3名学生分别承担司法会计检查、助理和复核岗位,对财务会计资料进行对抗检查。第三步,双方再互换对抗内容,交换岗位,进行“猫捉老鼠+猫鼠易位”式的对抗训练。

(三)结果导向法

在进行司法会计检查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检查错误,将会给经济案件的司法会计鉴定带来错误的判断。因此,根据学生检查的错误方法和结果,告诫学生应吸取教训,灵活运用司法会计检查实务知识和操作技能,选取正确的司法会计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永锋,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国际前沿研究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10,(3):8.

[2] 王晓玲,单贵,贾建国.谈“任务驱动法”及其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8,(5):34.

[3] 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7):57.

[4] 张世红,秦浩.基于任务驱动法在Authorware教学中的实践[J].河西学院学报,2007,(5):71.

[5] 史国娟.“任务驱动法”在高职高专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2009,(12):227.

智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范文第3篇

关键词:理念创新;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创新无穷期,高效不言止。现在新课改的实行,使教学由封闭走向民主,由教师统领课堂变为师生共同探讨、参与,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下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智慧的课堂,因此,就目前而言在追求减负增效的同时,聚焦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更为重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构建小学数学的智慧课堂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需要。

一、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特征

1.学习起点的真实性

智慧课堂的开展是通过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包括知识的逻辑起点和学生学习后续的起点),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一般而言,教师可以通过钻研教材来寻找学生知识的逻辑起点,可以通过学生访谈、修改作业、课前测试和教师经验等来寻找学生的学习后续起点。

2.教学推进的针对性

这主要是指在教师把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之后,教学过程采取有针对性的推进,实施的时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学生已经知道的比预设的多,则加快进程,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如果学生知道的比预设的少,则放慢进程,多一些铺垫;如果学生知道的和预设的一致,则教学按原计划进行。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二、创新理念在智慧课堂中的应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主战场,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充分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思维指导下,探究“学法”,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索,主动参与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让数学走进生活,培养学习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中要敢于“放”,大胆地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敢于批判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更重要。质疑是发现问题、探索知识的开始,是获得真知、生长智慧的关键环节。在智慧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精神,着眼于解放学生的大脑,从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出发,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提问、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对教师教学提出质疑,以满足自我表现和发挥潜能、发挥个性的愿望,重视每个学生的创造、创新的天赋,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为创造良好的课堂创新氛围奠定基础。

2.克服思维定式,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定式是存在于人脑中的一种较为复杂的现象,其表现为对某种活动的倾向性、习惯性,这很容易影响人们对刺激情境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进行反应。学生的思维定式主要包括经验定式、权威定式、书本定式、从众定式等,思维定式对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主体局限于在头脑中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求异性,思路打不开,妨碍问题的解决。在智慧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寻求问题的解决时,要注意打破思维定式,注意采用发散思维、反向思维、质疑思维、运动思维和转移思维等。

好的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效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使学生有效地获得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会体验到求知的愉悦和求真的快乐,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意识,师生的智慧之花会在互动与对话中绽放,打造一个适合师生展现智慧的课堂模式。教师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和实践智慧的提炼,享受着职业的幸福、生命智慧和个人价值的快乐。诚然,智慧课堂的教学之路还很漫长,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义牛.打造智慧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1):166.

智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教师智慧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国外现状概述

(1)关于教师信念。国外心理学领域主要使用“教师信念”的术语,对其各种成分进行了研究,如关于影响学生成绩的信心、关于教师和学生成绩的原因、关于自我知觉和自我价值感、关于完成特殊任务的信心等。

(2)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在概念的内涵和范畴上,国内学者一般沿用“教师个人实践智慧”一词,而国外学者多使用“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或“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等概念。Clandinin,connelly与Elbaz的研究呈现了存在于真正教师“头脑”中的知识与理论观。 (课程探究)(C而 culumJnquiry)杂志对此特别关注,专门开设“个人实践知识系列”。

2.国内现状

(1)认识论。陈向明教授等学者使用“教师实践性知识”这一概念,将教师的知识分成“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两类,并对实践性知识界定为教师真正信奉的,

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其中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知识,还包括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解释和运用原则。也有学者认为教师实践智慧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整体的真理性的直觉认识。它来源于教学经验,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使其内化为教师的实践能力。

(2)概念说。其基本含义等同于教师个人所持有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目的、教与学、‘学生、学科、自己的角色和责任等的观念。但与教育观念相比则更具体、更强调其个体性、实践性,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这类学者特别强调教师个人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教育观念,认为这些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日常行为。

二、关于教学场域与智慧的区分

1.教学场域

场域就是事物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借鉴布迪厄的观点:“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 这些一个个相对自主的社会小世界就是场域。布迪厄还主张将“场域”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来使用,并认为只有将其置于关系系统中,才能获得概念真正的意涵。这表明场域首先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一种关系网络,是各种位置与因素之间客观关系的组合 。

2.智慧

古希腊语中哲学(philosophia)一词也是由philos和Sophia合成,哲学家也被称为PhilosoPhers,即“爱智者”或“智者”。古今中外的很多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们对智慧作过描述和阐释。苏格拉底强调“在自我认识中,探索、寻找永恒真理,寻找最高的善―智慧”,他把“知识与道德等同起来,智慧的人必然是有美德的人”,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认识自己达到获得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道德的人”

三、教师的思维过程中的智慧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进程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常常需要教师根据现场情境瞬间完成转换或调节,这种情形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思维力虽有天性察赋的因子,但更多地需要自身的体悟、有意识地锤炼和突破惯习的勇气,教师的专业学习是培养教学思维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平静、稳定、预设和惯习常常阻碍教师实践智慧的生长,而挑战、应激、灵变和跟进往往能起到激发的效能。

实践反思实际上是教师与自我对话,是自我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历史、思想等所进行的反思性理解,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直接促进着其对教学的思考和研究。课前精心的预设和“完备”的教案抵挡住教学过程的生成、教学环节的擅变以及学生富有挑战性的提问等课堂变数因子。“教学无止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不体现着教师课堂教学智慧发展的无限拓展空间。一方面,敢于质疑、挑战权威、追求个性解放的学生给教师思索教学以无穷空间,自主、开放、生成的新课堂又激发了教师对教学研究的欲望和追求;另一方面,高考、应试、升学率的字眼现实地阻碍着教师教学自的释放,狭隘、封闭、规约的教学旧观念限制着教师教学的变革,如何在矛盾的交织状态中找到平衡点和突破口是现时期教师现实思考的最大焦点。大凡优秀的教师在实践中总能发现问题,进行不断自我追问与思考,带着问题开展实践,在教学中进行研究。在科学的历史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过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养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素质教育与高考融合,为历史教学注入了活力。”这些话语既是教师解决现实困境的策略,也可以说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结果。“草根式”革命呼唤着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追问、思考、反思和研究探索,不断将日常备课、教学过程、教研活动等相关内容与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教师走向智慧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英]迈克尔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3][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一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智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智慧;缺失;对策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法国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花园。每到周末,总是有人到她的园子里采摘游玩,弄得到处一片狼藉。管家让人在林园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林园,禁止入内”的木牌,但仍无济于事,园子依然不断遭到践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玛・迪梅普莱听了管家的汇报后,就让管家在花园旁立了一块大牌子,上面醒目地写着:“若在园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半小时可到达。”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花园。我不能不佩服这位女歌手的智慧,她仅仅是换了一个说法,一个棘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就是缺少这种智慧。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时展的需要

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智慧型人才。当下,世界日趋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预示着各国的较量不仅仅是在经济上的较量,更多的是人的智慧的较量。智慧不是单纯的指智商,而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需要智慧型的教师。当今社会,各国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各国教育的竞争。此时,教育就需要智慧型的教师来培养智慧型的人才。

2.学校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学校的发展呈现出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由重点发展向均衡发展、由一般发展向特色发展的趋势。这一系列趋势都要求教师要具备智慧。

3.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命价值、幸福指数的追求逐渐在增高,不管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上。教师也一样,从一开始的经验型到研究型,再到现在的智慧型,都是一种追求。

二、教育智慧的含义及特征

1.教育智慧的含义

教育智慧这一概念难以用知性定义确切表达,因为“智慧其实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①。但是,近年来关于教育智慧的研究,还是有不少学者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叶澜将教育智慧归结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及时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促进学生积极发展和创造魅力等几个方面。②王木丹则从两个层面提出教育智慧的含义,在过程的维度上,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解决教育问题、处理偶发事件、创造生命价值的教育机智;在结果的维度上表现为教师对美好生活及存在意义这一“畅神境界”的执着追求。③我认为,教育智慧就是指教师机智地处理事件,并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创造性等等。

2.教育智慧的特征

(1)教育智慧是教育认识性、情感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教育智慧的构成是多类型、多层面的。它包括基于整体感知、直觉把握形成的知性智慧,基于理论思考、规律认识形成的理性智慧,基于职业感、道德感、人际交往、师爱形成的情感智慧,也包括了基于个体经验积累、实践感悟、教学反思形成的实践智慧。在教育领域内,这几种智慧的教师个体身上的有机结合,是教师在自我职业领域充分体现主体精神,实现职业价值升华的重要机制。

(2)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的统一

教育科学是人们从抽象的理性上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揭示,它有着指导教育实践的普遍性,符合教育实际的科学性。在教育领域不断地反思、研究,生成个人智慧,实现个体精神的自由价值,就是融入科学和艺术合一的意境,也能真正地实现自我价值。

(3)教育智慧是情境生成性和动态发展性的统一

教育智慧体现在教师个体话语方式和行为方式中,传递着一种信息,渗透着一种力量,展现着一种风格。教师的教育智慧就是在个体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撞击中实现着动态的发展。

三、教师教育智慧缺失的原因

1.传统经典教学体系的束缚

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就,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经典教学体系的大框架,这一体系在理论、实践上仍然顽强地影响着我们的教学现实。这一教学体系在教学认识上强调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学的知识传承价值,视教学为教师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特殊过程。在教学操作上,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和精确化,视教学活动为可精确预设、程序化操作的标准流程。这一体系立足于教,强调教师作用的发挥,注重教学服务、教学过程和环节的操作化设计,因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接受性,为教师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在实践中深受教师欢迎和认同,并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与教师的内在需要和行为习惯融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强大的实践惯性和超强的稳定结构。也因为这样,中小学教学改革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艰苦探索,至今仍未打破传统教学的堡垒。

2.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功利性取向

在现实生活中,急功近利的改革和科研正以各种方式影响和干扰着学校和教师的智慧状况。不少学校为了多出成果,有什么就学什么,不管是什么都只是形式化。对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并没有真正的进行思考,探索。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及繁忙的改革双重重负下,老师的大脑已经被塞得满满的,加上一些功利性的导向,老师很少有冷静的思考,这样就很难在工作中进行自己的深刻感悟,反思。甚至还有些青年教师只是一味的模仿,刻印,而没有真正把那些东西内化。

3.在传统教学背景下形成的一些习惯工作方式

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长期形成的一些习惯工作方式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搬运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就是老师只是把书本上的只是按部就班的教给学生,这样老师就很难有创造性。另一类是“捆绑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思考,解答,整个思维活动进行认为的控制,虽然在课堂上是以启发的方式提问,但是老师会用暗示性的语句将学生的回答引入到事先预设好的所谓“标准”上来。这样的教学不但束缚了教师,而更大程度上是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四、教师增加教育智慧的对策

1.走出经典教学体系,重新认识教学的意义

教师的教育智慧很多是来自于对教学工作深层的、理性的思考和把握,如果理性是片面的,是有局限的,那么,教师的教育智慧就很难得到提高。经典的教学体系有很大的局限性,对教师智慧形成有很大的阻碍。比如,教学有双重特性,一是标准化、规范化,这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已详细讲过,但教学还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复杂性、开放性等特征,经典教学体系在理论认识上的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了实践中课堂教学的机械化、僵硬化,因此,在当前反思传统教学弊端,推进教学重建的过程重中,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操作体系,更重要的是要重建课堂教学的理论体系,重建它的哲学基础,重新认识教学的意义、价值与特点,要在理论认识上逐步走出经典教学体系的大框架。

2.切实关注教师的实践积累和实践反思

实践是每个老师成长的基石。智慧源自实践,智慧和机智是我们通过教学的实践――不仅仅是教学本身所获得的。通过过去的经验。结合这些经验的反思,我们得以体现机智。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实践,真正高水平的理论成果也都来自于实践。当代大的教育家没有哪一个是缺少教育实践的。教师对教育的各种看法、主张和老师所接受的理论、学说,只有在与实践的结合中,特别是反思中才能成为自己的想法,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离开实践,我们只能说我们掌握了教育知识,而不是自己的思想,上升了一种智慧。

学习是非常的重要的。提高教育智慧水平,与教师的终身学习、终身进修密切相关的。教师的学习不仅包括书本上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实践中的实习。教师个体的教育智慧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来积累,需要的综合学养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来提升。另外,只有在学习的同时不断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师的学习提高到新的水平,才能不断的生成新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张海社.《从爱智慧理解教育哲学》,《陕西教育》,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