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模式创新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义乌商品城 专业市场 国际化发展 经营战略
自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更加紧密,中国地方经济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义务商品城专业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模式为我国专业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尚不完善,我国地方经济对国际市场的适应程度有待提高,因此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模式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而残酷的国际市场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模式
我国的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到目前为止一共经历四个阶段,且每个阶段的国际化发展模式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彼此之间具有诸多的不同点,但是又存在明显的递进关系。首先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我国专业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国际化程度较低,因此当时的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主要的供给范围局限本地市场,这个时期主要采取的是“本地模式”。其次,发展至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专业市场国际化程度提高,但是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且当时我国的乡镇工业和家庭工业发展迅速,国内市场开放程度低,因此这段时期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经营是以国内经营为主。再次,通过这种内向的国际化经营模式,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迅速的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最终,发展至2005年,我国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的国际化发展进入第四个阶段。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的交易平台向全球化、国际化的经营转变,国际化品牌的树立和营销网络的建立,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国际化程度加深,采取的是“外向国际化”经营模式。
二、对创新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探讨
(一)提高市场高等要素的供给能力
产业资源、人才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以及品牌资源等要素是专业市场生产的主要要素,而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将这些要素分别归纳为:基本要素和高等要素。而在新时代的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基础要素在专业市场的国际化竞争中的影响力在逐渐削弱,高等要素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俨然成为专业市场国际竞争中最具决定性的要素。因此,要提高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高等要素的供给能力,注重和加强对包括国际化人才和国际化品牌在内的高等要素的培养和供给,进一步的增强专业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二)制造产业集群与现代服务业的支撑
加强与传统制造业集群节的良性互动和沟通,提高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借助需求的集聚作用提高专业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从而逐渐扩张传统制造产业集群的规模,进而促进产业链的纵横发展,最终形成系统的产业网络。集聚效应使得传统制造产业集群的规模得到扩展,产业集群内容的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交易效率提升,与专业市场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且随着两者之间这种互动的提升,更多的产业跟到了发展和升级,如金融业、物流业、中介机构和会展服务等。此外,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较快,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也可以向数字化发展,开拓网络专业市场经营,比如网上商城、在线交易、e-物流的方式拓展专业市场的经营。
(三)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要想增强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使其在国际市场中南站稳脚跟,必须要借助政府的力量,通过政府在政策上和制度上所给与的优惠政策、经济扶持以及技术支持来发展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的整体实力。因此,对现阶段的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而言,政府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且是十分重要的和关键的。首先就市场经营者而言,要充分利用政府所提供的资源和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坚持政府的领导,相信政府的领导,秉持科学发展的观念,诚信经营、文明经营、科学经营。其次就政府方面而言,要适时的辅助专业市场的发展,从整体上把握专业市场的发展方向,审时度势,提出对改善和加强当前义乌商品城专业市场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性策略,为专业市场的整体发展指明方向。
除以上内容之外,笔者还建议义乌商品车专业市场可以总结和学习国外在专业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相关的跨国经营的成功经验,根据自己实际的发展状况加以改进和调整,研发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开辟新的市场发展之路,从而使义务商品城专业市场获得更多国际消费者的青睐,从而有效促进我国专业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为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数据 创新 商业模式 框架
一、引言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的创新变化,它既可以指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变化,也可以指要素间关系或者动力机制的变化。通俗地说,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式赚钱。自从人类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企业从不同视角进行的商业模式创新以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因而出现了一大批像阿里巴巴一样依靠商业模式创新而成功的企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移动计算、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带来了一场以“大数据”为焦点的技术革命,也使得“大数据”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时代背景。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的每一个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运用将预示着新一轮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James,Michael,2011)[1]。那么,什么是大数据呢?
有关大数据定义的描述,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观点是通过描述“大数据”的5V特征来间接地定义和识别“大数据”[2]:(1)海量数据(Volume)。“大数据”的“大”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状态,如何存储和处理这些海量数据,从中找到企业本身需要的信息,这将对企业的IT架构和IT 产业的布局提出新的挑战。(2)多来源数据(Variety)。企业内部的经营交易信息,物联网世界中商品、物流信息,互联网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信息、位置信息等是大数据的三个主要来源[1],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多种数据类型。(3)实时处理(Velocity)。这是区别大数据应用和其他传统数据处理技术的本质差别之一。(4)低密度高价值(Value)。“大数据”背后隐含着极高的经济价值,但是,这种价值需要运用信息处理技术来参照、比较、分析多种来源的数据。(5)数据真实性( Veracity)。“大数据”中的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中,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研究提炼出能够解释和预测现实事件的理论。
本文尝试从商业模式创新框架、大数据创造的竞争优势和企业的聚合与无边界等方面,探索分析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以期未来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创新商业模式提供借鉴。
二、“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分析
(一)“大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框架。
“大数据”驱动的顾客界面创新。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关键之处在于识别目标客户的需求,在研究顾客心理行为基础上细分客户并提供相应的有针对。企业将CRM系统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之上,可以实现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全面反映,有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营销管理平台,真正了解细分客户。大数据的5V特性使数据的收集、整理、反馈等响应可以在瞬间完成,确保企业及时准确把握顾客需求变化来创新价值主张。
“大数据”驱动的内部运营界面创新。在企业的内部运营上,大数据的驱动创新主要表现在关键业务流程的数据化管理和整体结构的优化。在流程数据化方面,是将企业以往采用的ERP管理系统进行了拓展和创新,将更加全面的信息收录在企业系统周围以供使用,从而达到优化业务流程的作用。在整体结构方面,企业应用大数据提炼出自身需要的客户价值主张,并以此为基础调整成本结构、营销结构等结构来适应客户需求。
“大数据”驱动的网络合作界面创新。大数据技术促使平台商业模式日渐兴起,大部分企业现如今都将非核心业务外包,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则为企业解决了如何寻找最佳外包商的问题。现在,像利丰公司这样的平台式企业在商业生态圈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种商业模式通过“连接”和“聚合”作用来降低平台参与者们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价值链各个环节的重新组合,以最低的价格发掘企业和客户的最大的价值,充分发挥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实现企业实施平台商业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二)“大数据”创造竞争优势。
商业模式一般从运营视角、经济视角和战略视角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基于此,大数据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所塑造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3]:
经济视角:大数据创造经济价值。提炼出大数据背后隐藏的有关产品、服务、客户以及企业本身等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有助于企业改进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提高生产率,创造超额经济价值。从大数据的5V特性我们发现,它所反应的信息无限接近消费者,企业据此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能够精确的满足消费者的价值主张。众所周知,只有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大数据可以精确发现消费者多变的需求,并据此对消费者进行细分,不仅依据不同人的兴趣偏好将细分标准抽象化,甚至将每一位消费者细分成一个市场,在每一个利基市场中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最终为企业带来经济价值。
运营视角:大数据带来低成本竞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对企业的关键业务和流程进行创新、再造,同时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准确的获得原材料和锁定目标客户,这样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以大数据技术产生的数据信息流为线索,对外,企业可以精确的定位自己在全球价值网络中的位置,进而嵌入到全球价值链系统中;对内,企业可以立足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从新考虑内部整体架构,去除冗余和获利低的流程,寻找最佳外部供应商外包非核心业务,以大数据活动取代传统的业务流程,对核心业务进行补充或再设计,最终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
战略视角:大数据创造差异化竞争。战略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当公司致力于推出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理念时,运用大数据可以提前预测消费者对这种产品或服务的态度,这就是创造需求。创造需求比感知消费者需求之后再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更具有经济价值,这是产生差异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公司内部来说,企业通过大数据可以进行管理与决策创新,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更准确的预测和决策,进而依据市场反馈效果进行干预和控制。这种战略上的差异是企业在特定经济情景中所独有的,很难被外界复制和模仿,因而可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大数据”强化了行业的聚合和无边界趋势。
大数据所包含的绝大部分的非结构化信息包括了不同行业、地域和企业部门之间的交叉性信息,企业要进行某项营销决策时,除了要关注企业本身所具备的产品信息,可能还需要其他相关产品或其他行业有关消费者偏好的调查信息,这样的决策过程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线性的、自上而下决策模式,转而向自下而上的、不确定的、非线性的决策模式转变,这种融合的趋势促进了行业的聚合,淡化了企业的边界。聚合对企业来说意义深远,它们可以据此吸引多种类型的顾客,强化顾客体验,增强客户忠诚度;同时,企业的去边界化将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为多元化发展以及破除行业壁垒进行跨界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如乐视视频网站跨界进行乐视电视的销售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日趋成熟,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不断深入,针对大数据的研究重点已经有原先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拓展到大数据应用和实践阶段,大数据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将商业模式的框架进行转型、创新。理解“大数据”如何驱动商业模式创新框架,进而如何创造竞争优势,这是挖掘大数据价值所必须的过程。要分析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应以大数据为线索,对企业本身的商业模式进行审视,重新构造业务流程,根据不同企业所重视的核心业务的不同,从不同视角对商业模式进行转型与创新,发现大数据背景下最适合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企业立足使用大数据对业务进行分析,不但能准确把握顾客需求,而且可以对内部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一次来创造竞争优势。此外,领导者的“大数据”意识和思维的建立对创新商业模式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7]。
目前对于大数据技术的研究更侧重于宏观方面,而且理论还不成熟,对某一具体行业或具体企业应该怎样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较少且不成熟[5]。因此,如何将宏观层面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具体企业是我们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企业自身则应积极应用大数据背景创新商业模式建立起自身的一套竞争优势,这样才能在大数据时代取得成功。
基金项目: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大数据”视角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以新疆零售业为例”(批准号XJGRI2015116)资助。
参考文献:
[1]James Manyika,Michael Chui. Big Data: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J].McKinsey Quarterly,2011,(5).
[2]李文莲,夏健明.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3,(5):83-95.
[3]荆浩.大数据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7):15-19.
[4]方巍,郑玉,徐江.大数据: 概念、技术及应用研究综述[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4,(5):405-419.
[4]张清辉,陈昊.大数据背景下商业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 (7):159-161.
[5]李艳玲.大数据分析驱动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1): 55-59
[6]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42-43.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用户的应用环境越来越复杂,数据变得越来越庞大。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正成为目前IT业界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内存计算能够使得数据计算的速度呈几何级的增长,带来了充满想象的应用。接触过内存计算应用的人普遍表示,借助内存计算,很多以前不可能实现的应用现在都可以实现了。甚至有人认为,内存计算将催生颠覆性的商业模式。
那么,内存计算究竟会给企业应用带来怎样的变化?用户和IT厂商都该如何应对内存计算带来的变化呢?
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必然
所谓内存计算,是指数据放在内存中直接操作。相对于磁盘,内存的数据读写速度要高出几个数量级,将数据保存在内存中直接读取,比传统的从磁盘上访问可以极大地提高应用的性能。在当今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中,这一性能的提升对企业用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SAP中国区总裁萧洁云分析说,目前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正在缩短,以前8~10年创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就不错了,而现在,三四年就能产生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的改变,需要新的应用模式的支持。
戴尔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负责人、毕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承华认为,在多变的社会中,企业需要在第一时间从海量数据中得到真正的业务上的收益。
某企业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建设了四个数据中心。该企业的CIO问思科中国副总裁、无边界网络和数据中心业务负责人冼超舜,下一步他们该怎么做。冼超舜告诉他,首先,应该将数据中心集中起来;其次,让数据用起来更加流畅;最后,将数据变成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通过数据分析改进业务。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最大化数据的价值恐怕是很多企业都面临的挑战。而内存计算,在其中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2010年SAP技术大会上,SAP高调推出了基于内存计算的产品SAP HANA。SAP解决方案和架构部总经理张志琦认为:“SAP HANA是一个革命性的产品。”据了解,SAP HANA是包含内存计算、实时数据交互,甚至硬件的一整套解决方案,能够满足用户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的需求,为应用创新提供了基础,适用于智能交通管理、快速的商品定价和促销等。
此后,SAP非常高调地推广其内存计算产品和应用。SAP大有后来居上的架势,让很多不明就里的人以为SAP独创了内存计算技术。这让早在2005年就收购了内存数据库厂商TimesTen的Oracle有点诧异。事实上,除了SAP和Oracle拥有内存计算技术之外,与内存计算相关的产品还有sqllite、Altibase、eXtremeDB、fastDB等内存数据库产品。
Oracle系统事业部执行副总裁John fowler指出,内存计算速度要快于磁盘计算速度是一个“公开的技术秘密”。Oracle一直都在关注内存计算技术,并且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开发工作,通过内存计算技术提升性能。他透露,Oracle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数据库提供商,可以将内存计算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类企业级应用当中,当前Oracle正在研发的硬件产品集成了比其他产品高出许多的内存容量。
不过张志琦认为,SAP是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完整的内存计算解决方案的厂商,SAP提供的不只是数据库,也不只提供数据抽取和数据展示功能,而是完整的应用。
来自SAP的资料称,SAP HANA为构建新一代创新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使客户能够实时地分析来自几乎任何数据源的大数据量。由于SAP HANA采用了整合的方法和新型编程范式,SAP正在简化现有的计算层次,使应用软件第一次可以直接受益于硬件性能的改进。借助主存储器、处理器技术和应用领域的最新成果,SAP HANA充分发挥内存数据处理的威力,使分析应用软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效能,并由此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应用软件类别。
“SAP HANA除了能够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给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创造更多的价值之外,自身也做了很多研究以保证基于SAP HANA的企业级应用能够得以实现。”张志琦解释说。
引发新的应用
对于HANA的性能,SAP CTO Vishal Sikka告诉记者:“我们把HANA放到客户运营场景中运行的时候,发现报告、分析等功能的运行速度和以前相比提高了几千倍。我们的内存计算技术不光是在速度和性能上有很大的提升,而且能够根本性地改善客户的业务运营。”
提高数据的计算效率从而提升业务处理效率,是内存计算价值体现的第一步。作为中国电信的全资子公司,安徽电信的在线计费系统是国内第一家成功应用Oracle TimesTen内存数据库的计费系统。借助Oracle TimesTen的易封装性,以及对标准SQL语法的支持,系统中的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可以得到充分保证,有效地降低了安徽电信OCS(在线计费系统)的在线处理风险,简化了系统维护工作,并为系统未来的升级和扩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安徽电信OCS的数据处理速度增加了150倍。
面对公司每天几百万条信息数据的处理量,农夫山泉的CIO胡健深感原有的处理能力有点吃不消。为了能更好地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胡健参与了SAP HANA联合创新计划。胡健介绍,农夫山泉为SAP提供了超过1亿条的客户记录,将它们加载到SAP HANA中之后,仅仅数秒钟SAP HANA就可以完成对这些记录的梳理。而在此之前,将这些数据从农夫山泉的数据仓库和SAP商务套件中抽取并展现出来就要花费二十几分钟时间。
但是,提高业务运营效率还远远不能体现内存计算的全部价值。通过快速的分析使大规模数据产生价值,是内存计算更深层次的应用。SAP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张侠表示,一旦应用了基于内存计算的SAP HANA这种高速分析工具,用户甚至可以在事情发生前假设各种场景,然后进行分析,以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Vishal举例说,博世(Bosch)在应用SAP HANA后,能够基于产品数据和客户数据实时对盈利情况进行预测。而在以前这是很难做到的。
在我国,通过内存计算实现以往不可能实现的案例也已经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6月SAP在美国举办的SAP蓝宝石大会上,来自中国的联想和两个中小企业的代表作为SAP HANA的成功用户在会上做了演讲。
萧洁云举例说,某快消品公司应用了SAP HANA的一个测试版,仅仅用了4秒钟时间就分析了9500万条信息,这是该公司过去三年的销售信息。而在此前,进行这样的分析根本是不可能的。
Vishal认为,内存计算之所以能够改善客户的业务经营,主要源自其带来的三方面价值:第一,其所提供的数据是实时的;第二,这些数据具有充分的细节,而不是基于某种归纳;第三,这种新技术的部署对于客户现有的ERP系统的运行不会带来任何干扰。
内存数据库还有可能在一定领域内取代数据库。有资料称,Oracle TimesTen是一种针对内存进行了优化的关系数据库,而且可以完全当作一个数据库产品来用。如果用户的数据量不是非常大,而且没有一些特别的功能需求的话,完全可以用TimesTen作为后台的数据库,取代传统的数据库。
用内存数据库取代传统数据库的范例已经出现。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家石油公司把ERP系统通过SAP HANA和终端手持移动设备联系在一起之后,把很多复杂的环节都消除了,其中包括一个原来非常重要的环节――数据仓库。
作为SAP HANA的用户,农夫山泉正对此功能跃跃欲试。在尝到了内存计算的甜头后,胡健称:“下一步我们想要尝试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通过在HANA数据库中加入触发器建立一个实时更新的数据库系统,直接取代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过去依赖的技术。这种尝试,可能具有非常好的前景。”
Vishal还指出,内存计算不仅可以通过实时连接应用取消数据仓库,未来甚至可以取消很多物理世界中的实体仓库。“现实社会中存在大量的实体仓库是因为供应商和客户不能获取足够的信息。如果他们能实时获取相互的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进行即时交付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将来信息的即时交付可能减少一些实体仓库。”Vishal分析说。
作为一个拥有15年咨询服务经验的SAP顾问,IBM GBS大中国区咨询服务总经理王首虎认为,SAP HANA让他很“兴奋”,“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之所以那么说,是因为王首虎认为,过去数据量太大的时候,由于计算速度受限,应用就会遇到瓶颈,而HANA提供了一个高速的分析平台。但是,王首虎指出,内存计算也为咨询顾问带来了新的挑战――过去SAP顾问只要深入理解SAP产品就可以,但是现在他们则要对用户所在的行业有精深的了解,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
“现在(内存计算)的应用只是冰山一角,等待有创新力的顾问去挖掘更多的(应用和业务)转型。”王首虎说,“未来我觉得可以实现两种转型,一种是帮助客户实现SAP应用的转型,另一种是推动客户本身业务运作模式的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SAP邀请了一些用户和他们一起利用SAP HANA进行联合业务创新。张志琦介绍,SAP研究院针对SAP HANA的应用成立了HANA Olympics项目组。该项目组收集了超过600个利用SAP HANA来帮助客户实现更多业务价值和业务原型的应用。
已经参与了SAP HANA联合创新计划的喜利得公司首席信息官Martin Petry表示:“我们参与了开发SAP HANA的联合创新计划,并体验到SAP内存计算能如何显著地改进我们的流程。喜利得为SAP提供了超过900万条的客户记录,将它们加载到SAP HANA中之后,仅仅数秒钟SAP HANA就可以完成对这些记录梳理。而在此之前,将这些数据从我们的数据仓库和SAP 商务套件中抽取出来就要花费几天时间。我们期待进一步探索SAP内存计算可能对我们的业务运营方式带来的变革性影响。”
用户充满期待
对于内存计算,用户也充满了期待。来自SAP的消息称,SAP HANA已经成为SAP用户数量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
今年6月曾带队到美国硅谷访问学习的中国医药集团信息化专家组组长、信息部主任雷万云回来后告诉记者,在美国SAP硅谷实验室了解到HANA以后,他希望能更多地关注和进一步了解SAP HANA,并可能在适当的时候采用。“如果下一步(SAP HANA)所描述的能梦想成真,(内存计算)将会颠覆IT行业的数据库和存储设备割据现状,为大数据处理提供实时快速的内存计算,改变IT业态,形成创新的企业管理和商业模式。”雷万云在访问总结上写道。
知名的葡萄酒和烈酒经销商Charmer-Sunbelt集团正在实施HANA。该集团CIO Paul Fipps称,Charmer-Sunbelt已经在应用SAP的技术,但是不包括BI产品。SAP HANA推出时,他们发现他们终于可以对商业交易进行实时分析了。
Charmer-Sunbelt集团在美国有很多仓库,为了及时给客户提品,他们要进行很多夜间作业。SAP HANA帮助Charmer-Sunbelt集团进行管理分析,使其业务运营更加高效。Fipps称,SAP HANA帮助他们解决了诸如哪里需要工人,某地方的工人数量是否合适等问题。Charmer-Sunbelt集团还想将其ERP中的数据拿到SAP HANA上进行深度的盈利分析。
“我们不会有真正的指标”,但是Fipps说,有个已经深入应用SAP HANA的朋友告诉他说,HANA的表现让人“难以置信”。所以Fipps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该项目中获取大的应用价值。
联想作为HANA的成功用户,在业界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联想应用HANA分析其CRM上的数据,并通过商业智能系统Business Objects呈现给最终用户。联想IT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在最近的中国SAP用户会议上介绍,SAP HANA给联想带来的最大改变是,用户不再需要等待几个小时才得到最新的报表,而是可以获得实时数据的报表。
作为SAP的合作伙伴,冼超舜透露,思科内部已经有5000个SAP HANA的用户。他介绍,思科每个星期都要追踪、预测销售情况。因为思科的销售数据非常大,所以在此之前,思科一周之后才能得到数据,然后在8天以后才能得到所有的订货数据。因此应用HANA对思科的销售预测的价值非常大。
冼超舜指出,HANA不一定非要在SAP的应用之上分析数据。日本东京的一个出租车公司开发了一个导航系统,思科帮助他们应用HANA分析其导航系统上的实时信息,从而使出租汽车公司能够更高效地实时引导和调度出租车。
来自SAP的资料称,除了上述提到的用户,日本三井公司、柏林夏洛蒂医科大学、德国喜利得、美敦力公司和振锋企业等都已经选择了应用SAP HANA。
而Oracle的资料称,Oracle TimesTen在全球的客户包括有Amdocs、亚斯贝克通信公司、爱立信、JP摩根、NEC、诺基亚、斯普林特、美国航空等。这家公司目前支持的系统包括实时计费系统、股票交易系统、呼叫中心系统、航线运营系统等。
生态系统已经形成
正如王首虎所言,要最大地发挥内存计算的价值,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因此,实施和应用就显得非常关键。萧洁云认为,HANA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要看合作伙伴的配合,而SAP HANA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可以为合作伙伴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
王首虎认为,目前大家所看到的基于内存计算的应用创新只是冰山一角,合作伙伴还可以进行更多的创新。不过他指出,要做好基于内存计算的应用创新,服务提供商应该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其一,具备内存计算的技术能力。比如说,作为HANA的合作伙伴,要了解HANA平台,并基于该平台进行研发。其二,要对行业和客户有着深入的了解。他认为,SAP的产品,如R3是跨行业的,但是HANA所提供的是实时的数据分析,行业化、客户化特点很强,要求服务提供商了解用户所在行业的痛点,以及该如何进行业务转型,才能发挥应用的想象力。
在7月27日举办的SAP HANA合作伙伴媒体见面会,IBM、惠普、富士通、思科、戴尔等硬件系统厂商均表示已经为SAP HANA提供服务器平台支持,并针对SAP HANA的业务发展制定了计划。如此可见,基于内存计算的生态系统已经形成。
早在7月1日,思科与SAP就联合宣布,SAP HANA正式在思科统一计算系统服务器平台上推出,双方将携手为企业、电信运营商和中型市场客户带来已经优化的商务智能解决方案。SAP HANA在思科统一计算系统上实现了显著优化。该系统显著增加了内存容量,并提高了性能和处理能力,能够全面支持要求苛刻的虚拟化和大型数据集工作负载。
作为SAP在中国的最大的合作伙伴,王首虎透露,IBM已经把SAP HANA业务作为其未来5年的重要业务增长点,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的客户化的解决方案。为此,IBM将专门为SAP HANA建立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SAP过去的一系列软件就像一匹奔跑的快马,我认为SAP HANA给这匹马插上了一双翅膀。IBM希望能跟着这匹飞马把这个业务做得更好。”王首虎补充说。王首虎透露,IBM中国将借鉴SAP灯塔计划,帮助客户实现基于SAP HANA进行创新的应用,创新性地打造一些行业的灯塔用户。
王承华表示,戴尔已经为SAP HANA做了充足的准备,能够为SAP HANA提供足够的平台支持。同时,戴尔还将充分利用SAP HANA的开放性、高效性,建立完整的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价值。
2013年冬,在一次行业会议上,偶遇北京诺曼姿公司的全翔海先生;我因之前作为演讲嘉宾获邀参加他们公司“22厘米希望”公益活动而与之结缘,更因他们在这次活动上向全国的合作伙伴大量赠送我的专著《公益之痒——商业社会中如何做公益》而对其印象深刻,他们对公益的热情深深感染了我;我也因此始终挂记其活动的进展。
我问他:“这一年做公益,有什么感受?”他答我:“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如今真正感到做得有意义,这公益很有价值,比以前只知道做生意有意思多了。”我感受得到他那种发自内心的诚挚和感动。他的回答,也让我在寒冬中感受到一股温暖。虽然所言寥寥,但这股温暖让我总记着当时对话的情形。
近些年来,一直致力在国内倡导公益模式创新,也为企业提供有关公益的顾问工作;在此过程中,遇到很多像全总这样团购《公益之痒》送人以传播公益创新理念的人,也碰到不少自发组织关于该书研讨会的粉丝,更有起而行的年轻人告诉我他们如何将书中理念导入实践;所有这些,不仅大大满足了我这个作者的虚荣心,也更让我进一步深入感受到公益正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也是在2013年的这次行业会议上,伽蓝集团郑春影先生与我在武汉东湖边漫步时谈起他们所开展的一系列公益活动,他说对于伽蓝来说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品牌的一个有机部分,他们将持之以恒地在这方面进行创新。
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将公益作为事业图谱中的重要板块予以推动。娇兰佳人的蔡汝青先生将女儿的百日宴办成了公益慈善晚宴,在这次晚宴上成立了专注于恤孤助学的“爱童行”基金;国货经典品牌百雀羚为了保护民间艺术发起“琥珀”计划,旨在为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提供保护场所,建立民间艺术陈列馆。
或出于一份爱,或出于一份使命,或出于品牌愿景,或兼而有之,如今的企业与企业家已经将公益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生选择。
自觉或不自觉,善因营销也开始成为众多企业日常经营中的重要考量。
所谓善因营销,是指企业与一个慈善团体或某项公益事业联手,在为自身谋利的同时,还能够针对性地解决某个特定的社会问题。
这已经不是什么新概念、新模式了。
善因模式1983年由位居全球500强前列的美国运通公司开创。当时,该公司提出了一项创新计划来资助修缮被风化的自由女神像。通过将特殊信用卡进行的每笔交易捐出1美分,这个创新计划总共募集了1900万美元,并大幅提高了该公司信用卡的用户和交易数量。
这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公益事业融入品牌营销活动的案例;运通公司也因此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品牌营销模式:将企业与非赢利机构特别是公益组织相结合,将产品销售与社会问题或公益事业相结合,在为相关事业进行捐赠、资助其发展的同时,达到提高产品销售额、实现企业利润、改善企业社会形象的目的。
今天看来,这是个很了不起的双赢创意:对于品牌而言,这是个低成本、高曝光率的推广手法;对公益事业而言,它能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选定有价值的公益事业,借助独具匠心的实施策略,将社会上的非营利性事业与商业结合到一起,将利己主义色彩浓厚的纯商业行为,逐步改变为有魅力的公益之举,最终实现社会与品牌的双赢。
由雅诗兰黛发起、众多知名品牌响应的“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所有参与的品牌每年都会推出一些限量纪念版的产品来配合宣传这个活动,而售卖这些产品所得的部分收益也将捐献给乳腺癌基金会。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的那年,农夫山泉推出“一分钱”广告:“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从现在起,你买一瓶农夫山泉,你就为申奥捐出一分钱。”从2001年1月1日至7月31日止,每销售一瓶农夫山泉就提取一分钱,以代表消费者来支持北京申奥事业。
专业保健人士告诉我们,如果能够坚持定期参加体育活动,我们会变得更年轻,感觉更健康,活得更长久。同样,很多人认为参与公益活动也会让企业达到相似的目的。无论在潜在消费者、投资者、财务分析、商业伙伴眼中,抑或是在年度报告、新闻报告中,这样的企业都会有很好的形象。运通、雅诗兰黛便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
企业从事善因营销,要达到“叫好又叫座”的目的并不容易,毕竟公益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领域,对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众多中小企业而言,如下5种善因营销是较为常见也切实可行的选择。
1 企业慈善捐赠
企业直接向慈善机构或公益团体进行捐赠,通常采用现金、捐款和实物服务的形式。这大概是所有企业社会活动中最传统的形式,几十年来一直都是企业想到公益活动时的第一反应。
这种公益活动效果越来越弱,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其优势是相对简单,若操作得法,能跟品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们曾经策划知名护肤品牌丹姿赞助海洋保护公益项目“蓝丝带”,因其产品海洋源萃系列的概念与所赞助的项目有高度一致性,这种结合能有效地彰显产品的理念。丹姿公司也有效地延续了这一创意,持续赞助这一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将明星代言和品牌宣传有效融合进去,切实地起到了提升品牌价值与形象的效果。
2 发起独立的公益推广活动
企业自行发起和管理推广活动,以达到提升大众对某个社会公益问题、特定公益对象的了解和关注,或支持某项公益事业的筹资、参与或志愿者招募的目的,如美体小铺在欧盟范围内成功推广禁止使用动物作为试验品。
相对而言,从事这一类善因营销活动,难度较高,需要企业有持久的投入和专业的策划。
百雀羚作为一个提倡天然草本的国货品牌,发起琥珀计划,在少数民族地区寻找濒于失传的民间艺术进行保护。这一公益项目有机融入品牌的天然理念,同时与日常产品营销结合,既富有人文关怀精神,在执行上也十分用心,投入感很强,充分体现了国货品牌的内在理念和价值取向。
3 与公益机构互惠互利
企业和某个非营利机构合作,建立互惠互利关系,既能提高产品销售又能为公益机构提供支持。
诺曼姿“22厘米希望”与公益机构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立人乡村图书馆合作,通过整合零售终端的推广活动,在国内所有出售诺曼姿产品的零售店中开展,在社会公众中募集适合孩子们学习和阅读的书籍。消费者将他们自己或者家人、朋友、孩子不需要的儿童读物、图书捐到任何一个出售诺曼姿产品的终端店。企业筛选书籍,捐赠给合作的公益机构,惠及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捐赠书籍的消费者将会收到由公益机构寄给他们的感谢信或感谢卡。这一创意性公益方式,既满足了公益组织的需求,也为品牌的营销推广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让终端合作伙伴与消费者对企业多了一份认同。
2011年,我们策划深圳柏氏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启动了“母亲水窖柏氏爱心1+1工程”,并推出柏氏水库精粹系列主题公益套盒——消费者每购买柏氏水库精粹系列主题公益套盒1件,柏氏便捐出1元钱,用于帮助西部干旱缺水地区的妇女儿童,摆脱因缺水造成的贫穷与落后。这一“1+1”公益工程,将产品、促销、公益有机融合,在拉动产品销售的同时,有力地提升了企业及品牌的形象认知。
这种形式的公益合作是最为典型的善因营销,其要素包括企业要推广的一种或多种产品,要支持的公益目标,以及可以从活动中受益的公益团体或基金。对于在大范围内进行销售的消费品企业而言,开发此类活动最为理想。
4 志愿服务社区
企业支持鼓励其员工、零售合作伙伴在当地社区组织与公益活动中提供志愿服务。
知名化妆品连锁店亿莎美程创业之初让员工在大雪天清扫公共区间的积雪,带动整条街上的店铺加入到了清雪除障、还道于民的义务劳动之中。无心插柳柳成荫,亿莎美程公益之举不仅提升了自身在当地社区的影响力,也改善了社区生态,让整条街的生意都开始好了起来。
此类活动可以是独立行为,也可以和非营利组织合作。志愿者活动可通过企业组织或是员工自行选择活动,企业提供额外支持,如提供志愿服务时间,建立志愿者数据库等。
对于那些与社区关系比较紧密的企业,尤其是零售型企业,这类公益是很好的选择。
5 与合作伙伴进行战略性结盟
从1996年开始,在每年的夏、秋季节,宝洁公司都会在全国大中城市携手下游零售商业伙伴,开展一年一度的为希望工程筹集善款的义卖、捐资销售活动。该活动以卖场为公益平台,以方便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成为希望工程捐助者。活动期间只要消费者购买宝涪产品,宝洁公司即拿出部分利润代替消费者向希望工程捐赠;只要商业伙伴向希望工程捐款,宝洁公司即提供相应数额的配备资金与其共建希望小学,而且在共建希望小学命名上,宝洁合作伙伴在先;在共建希望小学后续管理上,宝洁积极承担全部管理责任。
一般的公益都是单个企业独自实施,宝洁的这种与合作伙伴进行战略结盟的公益模式可以说对传统模式的一次极大创新,即通过公益创新打通产业链,甚至跨行业合作,与社会各方形成良好互动,宣扬全民公益、社区公益概念,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奉献的“公益总动员”,创造了新的公益模式,搭造了一个“大公益平台”。这种强强联手的创新性模式,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强化了公益合作的连锁效应。
这种做法在完善企业的价值主张,建立和维护内部和外部的企业对企业、企业对消费者等多种关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作为零售商的娇兰佳人,其“爱童行”活动公益也让上游供应商参与进来,是很有益的尝试。
在近年的善因营销事件中,逐步出现了将公益项目品牌化的思维。在这方面,娇兰佳人“爱童行”是个不错的范例,企业从项目命名开始就将公益活动当作一个独立的品牌工程去运作。将公益项目做成一个能让社会公众参与的品牌,起步就有打持久战的意念,让人知道这不是玩票,公益机构也很乐意与这样的企业合作;对于企业而言,脱离了零散、随意、碎片式的公益实践,走持之以恒的聚焦之路,自然有利于品牌基业长青。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企业的善因营销将因模式创新而越来越丰富;然而要真正做到要将好事做好,并且持续做下去,应该遵循以下两大基本原则:
第一,品牌与公益之间的高度关联性。如果所选择的公益活动与品牌内涵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就会成为“鸡肋”,不仅无法持续推动公益,企业的钱也打了水漂,甚至还会损害品牌的形象。精明的企业力求使二者连接得更加紧密和符合逻辑。对品牌而言,有效选择公益项目可以为该品牌创造强大、独特的关联。农夫山泉与奥运的结合,就是利用“健康”的纽带将品牌与公益建立紧密关联。这也告诉人们,除了常规的希望工程之外,更要致力于实践一些具有自身品牌特色的公益活动,这实际上对企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原则,如果不小心违背了这一原则,其后果可想而之。2003年3月,媒体报道了美国儿童牙科医学会与可口可乐基金会结成联盟的消息。生产能造成蛀牙的含糖、碳酸软饮料的公司,试图将自己与倡导牙齿健康的组织捆绑在一起,以此博得认同,这实在是太有讽刺意味了,该项目失败在所难免。
第二,聚焦于公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客户、员工、社区、政府官员、供应商等,才能将商业目标与公益目标有效结合,提升公司品牌形象。例如,雅芳的主要客户群是3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这些女性很清楚乳腺癌对自己以及所有女性的潜在威胁。面对众多企业参与这一领域的“过度竞争”,雅芳公司另辟蹊径,避开当时最热门的研究赞助,而转向那些得不到良好医疗服务的妇女她们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定期检查和及时就诊。当其他公司纷纷仿效,致力于提高妇女的意识、进行乳腺检查时,雅芳并没有轻易放弃这一领域,而是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推出像“雅芳抗击乳腺癌之旅”这样的创新项目,从而保持了自己的特色。
作为社会、个人、企业一个最重要的沟通平台,品牌在商业时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公益领域也是如此。传染性极强的创新理念、示范性极强的创新模式,在品牌的平台上将释放出龙卷风般的影响力。
对2015年形势的判断
(一)全球新兴产业有望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创新型中小企业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国际资本市场2015有望继续保持对新兴产业的投资热度。资本市场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的作用,美国资本市场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金融危机后,美国之所以能够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获得快速发展,都是通过资本市场发现和推动起来的。美国风险投资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美主要风险投资都投向了以计算机和生物技术为主的新兴产业,其中,近一半的风险投资额集中在软件领域,12.9%的风险投资额投向了生物技术,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也为风险投资带来了高收益,美国风险投资指数1年期收益率高达30.51%。综合分析当前国际资本市场投资收益回报率的表现,以及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资金的主要流向来看,新兴产业将会继续获得2015年国际资本的青睐,从而获得持续的资金投入,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创新型中小企业日益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发达国家长期以来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大多处于初创阶段和成长初期的中小企业,由于在研发、商业模式、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发达国家特别重视对中小企业在创新领域的扶持政策,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德国出台了中小企业创新计划、数字德国2015计划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创新型和研究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德国大约有3.4万家研究型企业和超过11万家创新型企业,到2020年研究型企业将增至4万家、创新型企业增至14万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德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决定了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其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各国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扶持力度,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在未来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受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扶持政策密集的双重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稳中提质的新阶段。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总体将继续保持稳中趋缓的增长态势,提质增效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从2014年前三个季度的统计数据来看,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0%左右,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2013年增速,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区间。2014年前三季度逆转2013年高速增长势头,一方面原因在于受国民经济整体下滑的影响。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三期叠加压力不断加大,2014年一至三季度GDP增长7.4%、三季度是7.3%,比上年同期均有所回落;另一方面关键还在于产业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仍未形成可持续拉动新兴产业高速增长的驱动力。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以中高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政府不会再次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而是通过改革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这就决定了短期内不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变。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将进一步健全,政府支持方式发生转变,产业发展模式进入深度调整期。2014年,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云计算、物联网、新材料等关键领域研究出台了一批重大产业政策,组织实施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试点工作,扩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规模,推动了相关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在资本市场研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等,新兴产业宏观发展环境日益完善。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国家将会进一步加强总体布局,在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机器人等多个领域进行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同时,政府在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方面,也将会呈现出两个比较大的转变趋势:一是从供给端向需求侧转移,重视从市场拓展、需求培育的角度扶持新兴产业;二是从政府直接干预模式向政府规划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市场配置资源的发展模式转变,注重在研发、应用、推广过程中提供服务支持。
(三)部分领域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优势产业国际化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期。一方面,国家高度重视在消费领域扶持新兴产业发展。近日,国务院要求重点推进六大领域消费,排在前两位分别是信息消费和绿色消费。最新数据显示,在“宽带中国”战略推动下,2014年前三季度,信息消费规模达到1.9万亿元,同比增长18%,2015年信息消费有望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国家加快在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的布局,通过专项规划、产业基金、兼并重组、政策扶持等措施加快推进产业发展。
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将保持平稳发展,新能源产业复苏或迎来转机。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普遍存在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因此,推进速度较为缓慢,在2015年将继续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速度。对新能源产业来说,在资金与政策的双驱动下,2015年或迎来复苏转机。国内A股上市公司2014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20家新能源概念公司实现净利润合计30.42亿元,较上年同期合计亏损3.43亿元大有改观,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板块的态度,经历了由冷转暖的迅速扭转。同时,随着推动环保和治理雾霾等政策陆续推出,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光伏发电、风电和核电等新能源将继续填补能源消费缺口。
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国际化水平和层次将进一步提升。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并有望实现技术和服务的整体输出。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中国北车和南车签订的涉外高铁、城轨等各类轨道交通项目总额接近300亿元,其中,包括新加坡、南非、澳大利亚、阿根廷、菲律宾、埃塞俄比亚等诸多国家。轨道交通走向全球市场,表明“中国制造”已经开始从低端产品向高端技术装备迈进。可以预见的是,2015年轨道交通、信息通信等优势产业将迎来一波较大的发展机遇。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政策创新或可有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为鼓励新兴产业发展,尤其是自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来,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制定出台了很多促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现有政策缺乏系统性,影响了政策作用的发挥。
■一是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有待完善。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国内多个省市也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重点,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多以奖励、贴息、补助等直接补贴形式为主,对创投引导资金的关注较少,政府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利用市场力量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早中期创新型企业的成效仍很有限。
■二是各政策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协同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多个管理部门,且各地纷纷制定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完善的政策环境,但国家及地方各政策部门条块分割,缺乏系统的宏观布局和有效的协调、决策机制,造成政策分散、调整迟缓,部分行业重复建设、产能过剩问题接连出现,投资浪费现象极为严重。
■三是各产业政策间未能很好衔接。现有产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政策间未能很好衔接的问题,从而导致政策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家、及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13个省(市)从产业规划、税收减免、资金补贴、推广应用等角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由于政策间缺乏有效衔接,充电桩建设滞后成为新能源汽车普及应用的重要瓶颈。
(二)产业高端突破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
近年来,在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和潜在市场需求刺激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长足发展。2014年前三季度全国主要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普遍高于同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但是,新兴产业整体上仍集中在产业价值链低端,面临向高端突破的困境。
■一是核心技术缺乏。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取得新的技术突破,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整体看,产业发展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环节,价值链高端环节仍严重依赖国外技术或产品。
■二是创新产品进入市场难。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开展2014年工业强基专项行动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出“促进新型产品技术首次示范应用和推广应用”,但是,创新产品进入市场难的问题仍然是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部分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峻。不断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引发了多地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轮投资热潮。但是,部分省市不顾技术积累和区域实际条件,在产业定位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产品同质化与低水平发展现象极为严重,使得细分领域出现较大的产品过剩性累积。
(三)融资难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资本市场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国内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或园区都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但是,产业发展仍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导致阿里巴巴、新浪微博、乐居、途牛、聚美优品、京东商城等多家优质互联网企业相继到境外上市。
■一是金融创新能力不足。现行的金融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倾向于将资金投放到安全度较高、流动性较好的大型传统产业、房地产等行业。商业银行在产品创新上多属于技术含量低的模仿型创新,原创新和再创新能力不足,与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相比,商业银行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创新严重滞后,而证券市场、产业基金、各类金融性中介机构又严重缺乏。
■二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新兴产业的创新投入、运作方式、盈利模式等都与传统产业有较大区别,但受我国资本市场现有体制机制以及金融系统创新能力不足的制约,缺少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资金较难从金融机构得到满足,这在大量从事新兴产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三是众筹、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仍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近年来,众筹、互联网金融等金融业态不断涌现,对解决处于初创阶段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联合光伏发起建立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站项目,通过众筹成功融资1000万元。但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量的资金缺口相比,新兴金融业态提供的资金可谓是杯水车薪。
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政策体系建设。
产业政策的有效作用在于有一系列协调配套的政策体系与之相呼应,单一的政策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前,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进一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在产业起步阶段,要加强前瞻性部署,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大对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的支持;推动企业、高校、政府共同组建技术联盟,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在产业推广阶段,规范行业准入标准,建立行业监管机制,完善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在市场应用阶段,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探索首台(套)产品的倾斜扶持,适时调整进出口目录,促进新产品推广应用。
(二)优化新兴产业空间布局。
经过近几年的规模扩张之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各省、区、市形成了百花齐放、激烈竞争的分布格局。在新一轮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更加注重从全局角度引导新兴产业合理布局。一是从宏观层面加强调控。受制于消费习惯、成长周期等因素,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容量是有限的,因此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制订科学合理的新兴产业布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二是从区域层面要体现比较优势,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选择在本地区最有基础、最具优势条件、能够取得率先突破的细分产业优先发展。三是鼓励开展区域合作,以产业链、价值链为纽带,通过上下游配套合作,共建区域性产业集聚区,打造产业特色。
(三)加快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推广。
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在部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核心技术成果。下一步,突破新兴产业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瓶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大规模发展成为重要任务。一方面,要加强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选择附加值高、带动性强、在未来能够形成庞大产业规模和应用市场的产业来发展;另一方面,以主导产品为基点,加快发展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链条,延伸和拓展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产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方向发展。此外,要重视保障机制建设,如加强本土品牌的培育,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设等。
(四)加强商业模式创新激活市场需求。
商业模式创新有利于促进新产品新服务的不断涌现、应用领域边沿的逐步扩大,进而带动产生新的业态,推进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和扩张。例如在节能环保领域需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现代废旧商品的回收利用等新型模式,以发展商业性的增值服务新业态;新能源发电需要储能等相关设施的配套;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组织实施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示范工程,为新兴产业的产业化、商业化搭建平台。因此,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要鼓励企业创造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和组织运营模式,以新的方式满足客户需求以及需求结构的变化,积极撬动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