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实践教学;综合能力

引言: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外语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研究生作为高校教育中最高层次的受教育群体,社会对其外语能力的期望值更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然而基于调查,我国研究生的外语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其中口语表达能力薄弱成为突出问题。(谢宇 韩天霖等,2007:53-60)依据二语习得相关理论和笔者所在河南理工大学多年的研究生实践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建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多样性的实践活动方式、专业性的实践活动内容,动态性的实践评估方法,是培养研究生外语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1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

语言学习的目标是交流。在语言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和读为输入性技能,说和写为输出性技能,说和写输出性技能的发展不仅是语言学习的目标,而且是听和读输入性技能发展的动力源。

1.1Swain 输出假设。

“可理解性输出”的提出是Swain针对“可理解性输入”提出的,Swain(1985)对加拿大的沉浸式教学(immersion program)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在口语和写作方面无法达到目标语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很少进行语言表达练习。基于上述观察,Swain做出这样一个结论,“可理解的输入”在习得过程中固然有很大的作用,但仍不足使学习者全面发展他们的二语水平。 如果学习者想使他们的二语既流利又准确的话,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Swain, 1985)Swain认为,输出在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中起着输入无法起到的作用。首先,与输入相比,输出使学习者对语言进行更深的处理并付出更多的努力;其次,输出在学习过程中可充当验证假设的过程;第三,能发展学习者的自动化技能;第四,能发展学习者会话技能;第五,能培养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输出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学习者主动动用自己的学习资源。

1.2Anderson的认知技能理论学习。

在Anderson(1983)的ACT(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 )理论中,他将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种。陈述性知识是个体对有关客观环境的事实及其背景与关系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涉及个体如何去做某件事情的知识。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技能的学习,它是一个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的过程。Sagalowitz & Gatbonton (1995)认为,自动化就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后达到更快、更可靠且明显不需要努力的表现行为。Dekeyser (1997)的调查证实了技能学习的理论:在大量实践之后,陈述性知识变为稳固的知识,且逐渐增长,习得的速度起先快速程序化,然后慢慢自动化。

1.3文秋芳的输出驱动假设。

著名外语教育家文秋芳教授(2008:2)针对我国英语专业语言教学重输入、轻输出的现状,提出“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其内涵包括:第一,从心理学角度看,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性更大,一个没有输出的学习过程,即便有高质量的输入,其习得效率也有限。第二,从职场英语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说写译表达性技能比培养听读接受性技能更具有社会功能。第三,从外语教学角度看,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的需要。输出驱动假设是针对中、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而提出的。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结合数年来开展的实践教学成果,笔者认为: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学习群体,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建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使研究生在参与语言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检验修正课堂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语言输出的自动化。

2实践教学开展的途径

和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不同,研究生阶段的实践教学活动应充分结合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和其专业方向,探索和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实践教学活动,将语言学习和专业应用紧密结合,培养研究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语言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1研究生英语活动月。

研究生英语活动月由我校研究生处和外国语学院在每年十月份共同组织的英语实践活动。目的是给新入校的研究生创造一种语言学习的氛围,提高研究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翻译比赛、演讲比赛、电影配音大赛、英语沙龙、话剧表演等,这些活动多渠道、多途径为研究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了研究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从活动开展的形式看,研究生的英语实践活动和本科生英语实践活动没有太大差别,但在内容上,活动的组织更倾向于专业性,如翻译比赛内容会侧重于科技文献的翻译,专业论文摘要的翻译等。

研究生英语活动月的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不仅使新入校研究生有更高的语言学习热情,而且使他们认识到,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要和专业方向、专业研究结合起来,自觉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

2.2研究生助课制度。

积极利用内部资源,为英语能力强的研究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在每年的研究生新入校阶段,我校通过自我推荐、学院考核的方式,确定研究生助课的人选。研究生在帮助从事本科英语教学的教师批改作业、整理本科生英语学习档案等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本科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和教师之间平等的交流,不断发现自身英语学习中的问题,不断激发他们自身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研究生助课制度对学生语言学习的驱动力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研究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再是课堂上的师生问答形式,而是近于朋友的、同事之间的平等的交流,这种交流一方面减少了学生在教师面前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努力和教师的思想、语言水平保持同步。二是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输入内容,拓展了语言输入范围。为了使自己更好地从事助教的工作,研究生会将自己在助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转化为自身语言学习的动力。他们会在课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很多参加助课的研究生都会将自己助课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到研究生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拓展了研究生课堂上语言输入的内容。

2.3研究生英语俱乐部。

研究生英语俱乐部成员由各班英语学习委员组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同学们的英语学习,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现在研究生英语俱乐部已经成为我校语言实践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同学们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每周一次的英语角,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聚在一起,和指导教师、外教一起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有时,活动的组织者甚至提前给出下次活动的主题,这样每位同学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他们的话题,使每位同学都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每周一期的研究生之声英文广播,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撰稿、采编、录音等工作,在参与的过程中,研究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同时加强自己口语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训练,极大的挑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每月一次的英语讲座由外教完成,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教师通过讲座的形式,给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使同学们在感受不同文化的同时,学习了语言。每学期一次的联合国会议通过模拟联合国会议的形式,就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研究生英语俱乐部活动的开展,从设计策划到组织实施都由社团成员独立完成,同学们在分享知识、分享快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

2.4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实践主要针对副课文和专题研究开展。研究生的语言教学在拓展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更要侧重于学生语言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按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习兴趣、不同的研究主题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开展相关研究、完成相关任务、陈述并提交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自己的成果做出评价。课堂实践教学在注重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充分重视到学生的学术研究特点,将语言实践和专业学术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各种研究主题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如在开展Etiquette这个专题研究时,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选择了Internet Etiquette, 土木学院的研究生选择了Underground Etiquette, 经管学院的研究生选择了Business Etiquette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这些主题的选择和学生的专业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在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分析,自我总结,自我修正,提高自己在专业学术活动中的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外语学习的成就感,产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使语言学习成为生活中的乐趣。

2.5模拟国际会议。

研究生阶段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服务。同时,国际会议也以其组织的严谨性、内容的专业性、环境的真实性成为检验研究生外语能力的最佳场所。然而,只有少数外语能力强的优秀研究生能够参加国内一些高校举办的国际会议。为了使所有的研究生都亲历国际学术会议,使语言学习能够学以致用,我校每学年组织一次模拟国际会议的实践教学活动,将研究生按照专业分成若干参会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国际会议的所有环节,如查阅英文文献撰写论文、主持会议、宣读论文、即席提问、问题答辩、会间交流、会后联系等。模拟国际会议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注重了学生的日常英语交流,更加注重与学生专业知识的结合,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工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研究生英语实践教学的开展,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年的学习生活使研究生成为一个积极主动、严格自律、好学上进的群体,他们对语言学习有着清醒的认识,深知学习语言必须自己积极参与,愿意接受学习责任 (任蕊,2005:22-25) 。由此,活动的开展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实施、总结,整个过程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所具备的组织和监控能力,而且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学生在组织、策划、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享受了语言学习和专业结合的魅力,使语言自主学习的理念逐渐浸入到自己的人生当中。

3实践活动的评估

有效的评估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和“以结果为导向”的传统静态评估不同,研究生英语实践教学采用“以过程为导向”的动态评估方法,从动态历时的角度对个体的认知、元认知过程进行评估,旨在促进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并对其发展潜能进行评估。

3.1多种形式的评估模式。

针对不同的实践活动形式、内容和环境,我校的研究生英语实践教学的评估采用自我评价、合作评价和教师评价三种评估模式。

自我评价是研究生本人对自己参与实践活动行为的评价。通过口头陈述、撰写活动体会等形式,学生对自己参与某一活动的目的和动机、方法和策略、收获和体会等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模式有利于帮助研究生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培养参与实践教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合作评价在以团队形式开展的实践活动中非常有效,诸如英文电影配音、戏剧表演、课堂实践活动、模拟国际会议等。这些实践任务的完成取决于小组成员的自主探索和相互协作。通过合作评价,小组成员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地进行自我检验和修正,有助于任务的顺利完成。合作评价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学习者的合作意识、参与精神、组织能力和学习效果。

教师评价是动态评估体系中重要的评估模式。教师是对整个评估体系持有最客观、最深刻理解的参与者,而且在整个评估过程中,教师既是管理者和评价者,也是指导者和支持者,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如在研究生助课的评估过程中,教师的客观评价会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角色,不断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调整自己的实践参与方法,提高自己作为教师助手的能力。

3.2及时有效的反馈。

实践证明,及时有效的反馈可以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当前语言水平和语言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并引导他们采取行动缩小差距。在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动态评估中,教师主要采用等级和评论两种形式给予学生进行反馈。等级反馈主要体现在英语活动月和课堂实践环节,其它实践活动均采用评论形式,帮助学生找出语言能力方面的缺陷、提高语言能力的策略、参与活动的技巧等,使每位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评论中正确认识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

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业硕士、实践教学 课程设置 实践基地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245-02

1 概述

2009我们国家开始全面招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并且每年以5%的比例在逐年提高,到2015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学术硕士研究生比例达到1:1[1],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的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来越显现出来了,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因此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全面、客观和具体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现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问题的进行分析研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建议,提高专业硕士培养质量。

2 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符合我国国情和教育实际。专业硕士学位本质是职业学位,强调的是实践性。我们国家的专业硕士招生时间较短,没有经验,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都是由传统的研究生培养计划调整过来的[2]。虽取得了很好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传统实践教学理念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

我国教育领域传统是“重理论、轻实践”思想,普遍认为学校就是将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学扎实,忽视了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更没有把实践教学放在主要的地位;对专业实践教学在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地位没有充分认识。导致学生专业方向不明确,阻碍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专业硕士招生规模与实践教学的规模和投入之间的矛盾

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原有的实践教学条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现有实践教学需求。有的高校为满足实践教学需求,建立实验中心,综合模拟实验室、案例分析室等等,有的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教学条件,还与一些企业合作建立了不少校外实验实习基地[3]。但是从操作的过程和结果看,许多基地都是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实验设备更新较快,原材料的需求量较大,大型设备的要定期保养和维护,专用的设备要配备专门的维护人员,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招生规模扩大较快,高校的办学资金很难满足这一快速增长的需求。

(3)缺乏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

传统的教学理念,导致高校教师不爱从事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原有的教师知识结构明显不适应这种全面推行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展和落实。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教师虽然具备较高的学历和教学水平,但是没有经过专业技能训练,缺乏实践经验,而教师的实践经历是否丰富,直接关着实践教学的成效。实践经历较少的教师,难以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虽然不同类型研究生导师自身知识结构优势的侧重点不同,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则更需要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知识结构。

(4)实践教学课程结构和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已往偏重于学术的研究生教育之间缺乏整合,实践课程的设置、教学与学生未来就业目标的培养出现脱节,很难实现较好的教学成效。实践教学环节无论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基本要求、考核方式到教学评价内容都不同于课堂理论教学。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对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如何相互协调,缺乏全面控制和反馈。

(5)现行的教育管理机制滞后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现阶段,由于实践教学调研不充分,规划对全局考虑不够,不够贴近实践,规划内容不饱满,经费保障不到位等情况导致多数实践教学仅仅流于形式,不利于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些高校的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技术条件落后、适用面窄、规模小、利用率低,完全达不到实验要求,严重阻碍着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部分高校让学生自己寻找社会实践活动,难以保证实践活动是否有效进行。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另外,实践教学过程缺乏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

3 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教学机构是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前提

实践教学管理要制度化: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主要工作,但是很多高校都是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本科理论教学和实践,而研究生的教学管理重点大部分是研究生的科研管理,而忽略了研究生教学管理的部分,更谈不上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管理。所以要强化研究生的教学管理。高校的内部管理应以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为目标,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和控制机制的力量,围绕教学这项中心工作,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对学生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明确岗位责任,落实奖惩措施,激发实践教学人员的工作激情,确保资金、措施优化运行,实现实践教学活动效益最大化。高校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宏观管理,做到人人有其职,人人尽其责,构建一个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

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和管理:实践教学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与实践经费的及时、足额到位密切相关。日前的高校经费除了国家财政拨款外,其他渠道都很难有额度较大的资金。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就应该努力开拓其他的资金渠道了,设法争取资金,更重要的是科学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首先要做好合理的预算,其次力争将现有资源所创造的科学成果和结晶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其转换成高校所需的物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我们开展实践授课、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在高度重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技能培养要求为标准,内外并举,优势互补,建立稳定的,突出实用性、规范性和先进性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我们可以合理规划,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活动场所和实习基地的利用率;也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模拟实训室,使学生在可控状态下、在模拟的岗位环境中完成实践学习等。

(2)教师是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

师资队伍的规划建设对实践教学至关重要。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适用人才的重任,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质量。充实学校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专职实践实验指导教师,能够让高校的实践教学更有活力。在对教师的管理方面,教师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师的引领作用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参与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具备过硬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然而,这也正是目前许多高校教师所欠缺的。虽然部分老师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但这并不能等同于实践经验。因此,学校应多为教师提供的锻炼机会,以及参与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开发等工作。教师们更应当抓住机会,刻苦钻研,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把握学科和专业发展前沿,然后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向学生传递必要的基本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以使学生有能力进行实践活动的设计和操作。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要探索研究新的方法和内容完成实践教学内容,发现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实践学习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分析实践活动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分析实践方案的可行性。对学生的实践方案要加以分析和评价,并提出有效的指导方案。

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采取课堂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模拟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拓宽学生的获得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途径,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结构. 。此外可以充分利用专业课程互动的数字平台来进行资源的共享,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中,来增强实践教学的真实性,重点分明、逐步深入,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受和理解,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和创新思维,促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将学生视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要教育、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

(3)学生管理是实践教学管理的表现

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主要从兴趣风气、成绩考核、自主参与、模拟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管理。利用实践教学的特殊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来充分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

对于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及社会经验,影响学生的就业率、工作能力的因素,教师应围绕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积极的改进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使同学们自主的参与进来。实践教学成绩的考核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因为这是衡量实践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能让高校管理者从中观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硕士招生比较短,教学体系的建设都是借鉴专业学位的教学体系,并结合国外的教学体系建立起来的,没有足够的经验,并且高校专业学硕士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没有约定俗成的模式可循,良性运行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是需要教育工作者逐渐营建。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强化学生对学习目的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才能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目的,同时,也有助于加快我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卢均治,刘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实践教学2012.11.总第234期,95-96。

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QN-21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4日

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补充和发展,是迎合知识经济时展而兴起。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培养目标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创业教育概念最早是在198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通过美国的多年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创业教育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我国的创业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彭刚著有《创业教育学》;毛家瑞,余祖光,袁国常等分别阐述了创业教育的概念及发展概况,王树生在《创业教育研究》中提出了创业教育在各种教育中采取的模式,指出“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应采取结合方式”。在我国,创业教育在高校领域和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已经有一部分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而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中还没有人对其进行研究。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可以利用实践教学中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既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也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问题。本文通过对郑州市几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实证调查,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适应社会需求的,基于创业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我省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明确,但缺乏创业教育指导。河南省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目标明确,无论是哪个学校,只要设置了专业,从课程设置到培养目标都是逐步完善的。因专业不同而设置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和遵循一定的原则,并根据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要求分批次的建设实训基地。逐步满足教学需要,虽然有的学校现在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是很好,但也都在建设中。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后,在职业素质养成、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上应达到的水平或标准。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缺少的是没有开展创业教育。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丰富多彩,但没有创业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指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通过合理配置,呈现的具体教学内容。它是外在的、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体现过程,也是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河南省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学年论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性社会劳动或者宣传活动等等,在生产实习中采取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单个教学环节上采取了多种形式、更贴近企业实际的培训模式。使学生零距离接近本专业工作性质。并且定期举行技能大塞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但是在整个的教学和比赛的过程中都没有渗透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创业行为,此种教育形势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是个具有一定技能的技术工人或者技师,缺乏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行为。

(三)实践教学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未渗透创业教育行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管理机构和人员、制定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及实施办法。它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进行信息反馈和调控,起控制作用。河南省的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管理,基本符合各个学校现行的实践教学管理,有的是教学校长直接负责,有的是校长牵头,教务处长负责,有的直接划归到学校的装备处和实训中心,教务处配合。实验室或者实训基地建设逐步达标,有的学校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且形成一套很好的管理方案。校企合作比较典型的是河南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企业领导负责,学校校长兼任企业培训部门的领导。管理机构简单,人员直接负责到位。在现有管理体系中没有渗透创业教育内容和创业行为,这是一种非常不利于学生毕业后就业和创业的教育环节。

二、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建构适应时代需要的创业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学校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专业课程设置,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笔者拟构建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图1)

(二)实施创业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

1、建立良好的保障与支撑体系。创业教育师资的选择和培养,创业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受教育对象范围的划定,还是教育方法和方式的选择,都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不断摸索。组建一支专兼结合加外聘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2、以创业教育内容丰富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虽然趋向完善,但是在内容体系和目标体系中都没有创业教育内容,所以要把创业教育的内容逐步渗透到其中。创业教育的内容与目标,教育目标,即创业教育的开展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的。在教育目标确定之后,就要依据教育目标选择传授什么知识和经验,即教育内容。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形成创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在河南省开展创业教育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丰富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

3、政策保障措施。创业教育的外部保障措施是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教育领域外的相关要素,包括资金、政策法规和社会文化三个组成部分。

资金方面,在加大创业投资的同时,政府应该有意识的给各教育领域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财力支持,以推动创业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上,根据国际经验来看,国家的资金投入仅是创业教育资金的一部分,创业教育资金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企业和个人的援助。来自企业和个人的资金援助,通常会以创业基金的形式,为经过一定阶段创业教育、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受教育者提供创业实践的资金支持。

政策法规方面,我国政府应该在加大对创业扶持力度的同时,还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做好创业政策的落实。一方面要落实好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各级财政部门沟通、经费运用、教育成果购买的相关政策,以及工商、税务、城建等部门对于促进创业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不断制定和完善关于创业教育实施目的、方法、内容、师资、投入上的相关规定,以使创业教育的发展得到制度性保障。

社会文化方面,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河南省是个农业大省,在我国传统“重农抑商”思想,以及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晚等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创业”、“创业教育”的概念还相对陌生,甚至对创业行为还有一些负面认识。因此应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广泛宣传创业政策、创业的成功案例,以及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以便为创业的进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心理氛围,促进创业文化和社会规范的构建,引导人们通过努力自主创业、不断创新、不断学习。

(三)一专多能目标体系开展创业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为培养出技能型、创业型双型人才,要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与途径,渗透创业教育内容,即围绕创业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和原有知识水平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途径传授教学内容。根据我国创业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灵活的采用下述方法和途径开展创业教育。

1、学科渗透。学科渗透是通过教学提高受教育者创业能力和知识的重要手段。它以文化基础课为载体,以专业课为媒介体。可以对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学校中接受正规化学校教育的学生进行,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获得对市场经济的概括性认识和对经济问题的深入理解,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

2、与活动课程方式结合。活动课程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使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品质、能力、知识在教学和活动中得到提升,而且对各个领域和范围的受教育者都十分适用,具有较强的普遍性。活动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原有的各种活动中,把创业教育与培训的相关要素结合进去,如在班会、各类竞赛、勤工俭学等活动中,都可以结合进行创业教育与培训;另一种是根据创业教育的需要,开展专题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

3、开展创业教育讲座。开讲座是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内容丰富、时间短、容量大、灵活、便捷,在人数和听讲对象上约束较小,讲座者既可以是经济管理领域、科技领域、经济政策方面的专家或学者,也可以是成功的创业者。讲座自身所具备的灵活性使得它成为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教育培训方式之一。

4、组织创业实践活动。创业实践活动,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创业品质、能力和知识的一种教育方式。它要求教育者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教育和实践资源,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创业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学校的各种专业性活动毕业论文写作和社会实践中,通过学习者的亲身活动帮助他们形成对创业活动的感性认识,从而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小结

本文以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为切入点,构建了创业教育理念下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塑造与时俱进的高技能型创业人才;二是使师生对创业教育的内容、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创业知识有正确的认识;三是发挥高职院校特色,重实践、重技能,建立创业教育实训基地。使河南省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有的放矢。丰富了实践教学体系内容,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就与市场零距离接触。为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创业型高技能型人才服务,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既解决了国家所需的“技工荒”和“技师荒”的问题,也缓解了就业压力,为解决就业难拓宽了途径,同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润生.论创业教育与高校改革[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6.

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能力;物流工程;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82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物流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机遇。目前物流产业作为我国当前流通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已被列入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之中。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物流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需要大量的具有高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物流人才。为了适应当前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高等院校在物流人才的培养理念以及方法上都应有所创新,以培养适应现代物流运作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物流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如前所述,物流工程是物流管理与各种相关技术的交叉学科,是物流管理和现代工程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它与很多专业都有密切关系,如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工业工程、机械等专业,因此该专业具有理论与工程技术相融合、实践与理论相融合互相支撑的鲜明特点。然而通过对若干个高等学校物流工程专业的调研发现,其安排或设计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问题。

2.1专业教师不能适应实践教学的要求

这也是大部分工程类专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大部分的高校教师都是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直接获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后到高校任教,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由于没有在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对于本土企业或者国外先进企业没有直观感受,更谈不上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所以设计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要不是脱离企业实际超前,要不是安排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的跟上社会经济生活变化的节奏。使得即使学生较好地完成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安排,到企业实习过程中仍然感到自己一无所长,无法直接进入工作状态。

2.2实践教学设备不能满足要求

各高等学校尽管在实践教学上投入了很多的人力与物力,投放了很多设备,但是由于教学与科研资金十分有限,而购买设备又都是大额支出,所以一个设备相对完善的实验室都是经过若干年才建立完善。而当今社会,无论是机械还是信息技术都是快速发展,企业也都在不遗余力地更新换代,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差距。高等院校的实验室不可能做到像企业般即使更新教学设备与相应信息系统,因为实践教学设备不能满足相应需求。

3提升综合能力的物流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面向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物流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1)人文素质层面:培B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国际化视野的公民。(2)专业技术层面:培养具备现代物流工程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物流领域基础理论和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物流设施规划设计、面向流程信息管理中的物流大数据处理、物流交通运输及运输网络等关键工程技术方法的物流工程专业人才。(3)应用能力层面: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优化、企业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与开发,以及物流交通规划设计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有特色的应用型工程师。

为了达到上述培养目标,并针对专业实践教学需求,通过整合丰富的校内实验室资源、创建校外实践基地多种途径,鼓励教师开发和设计更多的课程实验,开设独立实验课,编写物流实验教程,新建成了配送中心业务实训、物流经营模拟实验、物流系统模拟仿真试验、物流分析软件实训、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物流项目策划等独立实验课程,将夏季小学期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作为集中培养学生实战能力的重点环节来抓,并以此为基础拓展形成较为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

3.1校企联合

与各种相关企业或者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既能满足教师科研与参与企业实践的需要,又可以满足学生实习与实践的需要。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工程专业与北京盛世华人物流公司、百胜集团、中都物流有限公司、日本通运(中国)国际物流公司、北京国际图书配送中心、北京伍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烟草配送中心、北京金文天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众诚一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或已挂牌北京物资学院实习实践基地。与各物流公司签订的各种经理班、订单班及解决了学生就业需求,又增加了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

3.2引入大赛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物流仿真模拟大赛等物流赛事,是全国各高校物流类及相关专业的

本科生和教师都要积极参加的一个专业比赛活动。参

加此类物流类赛事,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视野,同时更能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并利用所学的先进物流技术与知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对于教师,也能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但是引入大赛的目的不仅于此,因为最终代表学校参与决赛的队伍通常只有1-2队学生,不超过10个人。但是如果教师将大赛案例引入课堂,同时在举办校园选拔赛时,充分调动每位同学都参加比赛,同时配备指导教师,这样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学习最新物流技术与装备和理论的一个好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时间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3.3搭建实验平台

围绕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核心思想,物流工程专业在积极整合和利用我校已有物流系统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实验室、物流博物馆等实践教学资源的同时,近年来不断积极申报和筹备物流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以城市物流网络、区域物流网络及大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重大设施的规划为主要对象,通过物流规划软件、城市物流规划模型等初步搭建了交通运输规划平台和设施规划设计实践平台,并将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建设物流软件设计和开发环境,完成仓储管理模拟信息平台、物流软件开发工具、基于云计算的物流应用服务信息平台和物流过程追溯信息平台等实践资源的建设。

3.4提升教师工程素质

除校内实践资源的建设外,物流工程专业还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通过寻求行业研究机构和企业广泛合作,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推进专业和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客座教授,对现场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和理论水平较深的课程内容,进行讲学和现场解答,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聘请企业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教学与指导任务。

4总结

物流工程专业是我国适应国际现代化和物流产发展趋势产生的新兴专业,为经济和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对于物流工程专业来说,实践教学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物流工程专业的发展,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物流产业对物流应用型人才的特定需求。基于综合实践能力提升的多元化物流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为学生建立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将传授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多种形式的充分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获得专业技能的提升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为将来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忠和,马常松,李俊松.基于“四种能力”提升的多元化物流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2):309312.

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据库;实践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242-03

数据库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理论性、实践性与应用性都非常强。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有较强的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此,很多高校都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学时以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通过教学工作和教学调研发现,在数据库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的内容没有紧跟当前形势和体现社会需求,造成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

2.虽然很多高校都提供课程学习网站来支持自主学习和课程管理,但大多数网站都以教学内容呈现为主,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不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3.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过程监控机制,使得实践教学最后流于形式,学生糊弄交差,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4.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采用课堂教学与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在上机实验时才能动手验证。由于受实验室和时间的限制,课程讲解的内容和上机实验之间有时会有比较长的间隔,这使得学生在上机时已经忘记老师课堂所讲的大部分内容,上机的质量和效率难以得到保证,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对数据库课程的学习兴趣[1]。

5.目前很多院校的数据库课程都是依托微软的Access、SQL Server平台来展开教学和实践。这使得学生对Access和SQL Server比较熟悉,但对其他主流数据库产品(如Oracle、DB2等)不熟悉,而Oracle、DB2在数据库市场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份额,许多单位需要熟练掌握这种大型数据库产品的人才。这样,就出现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胜任工作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院多名老师的数据库教学经验,我院从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提出了递进式数据库实践教学体系,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满足当今社会对数据库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

一、递进式数据库实践教学体系

“递进式”是指后一阶段以前一阶段为基础,有层次、有阶段地不断创新深化的模式[2]。将“递进式”模式运用在数据库实践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依托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课外实训等多种教学形式,将实验分为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3个层次。通过这种从简单到深入,从模仿到创新的不断深化的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库实践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据库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由于Oracle、DB2等数据库具有知识体系复杂、入门难的特点,所以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开设了基于SQL Server的“数据库系统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继续选修Oracle、DB2等数据库课程,如图1所示。这些选修课属于技能性课程,更偏重于训练和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对数据库管理的能力而非侧重理论知识。通过这种递进式方式,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数据库技术基础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层次

数据库实践教学层次包含了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

1.基础型实验。基础型实验使学生在数据库应用、数据库管理方面得到实践的基本训练,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增强理论教学的效果[3]。在设置实验内容时,注重每个专业的特点、层次性和实用性。我院共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审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和管理科学等5个专业。教师在设计实验内容时,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选择实验内容,如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设置了数据库访问技术(通过访问数据库)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开发能力,而计算机审计专业则改成了数据的导入/导出实验来培养学生对多种数据源的采集能力。除此之外,还注意各实验之间的连贯性。教师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有实际意义的实验项目供学生完成,如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基于“订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项目案例,设计了一系列的验证和设计类上机实验,供学生在实验课上逐步分阶段完成。设计的基础型实验包含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表的创建与管理、数据操纵、数据查询、视图的创建与管理、存储过程与触发器、用户和权限管理、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并发控制、数据库访问技术等。这些实验涉及数据库及其对象的创建、使用、管理和维护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操作,需要和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可在SQL Server、Oracle和DB2平台上完成。

2.综合设计型实验。由于每个基础型实验针对的是某个范围的知识点,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在“数据库系统基础”课程后期安排了20学时的课程设计。该课程设计属于综合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项目,利用数据库设计工具,完成整个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并构造目标数据库,满足信息需求和处理需求。课程设计采用分组方式,由2-3名学生完成。在小组里,每人都有明确的分工,通过这种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设计任务来锻炼学生的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在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为主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校园网、课程学习网站和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在实践中思考如何合理设计表及其结构,表和表之间的联系是什么,系统有哪些角色和权限,系统的备份策略是什么等问题。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一方面促使学生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型实验。创新型实验项目包括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的创新项目以及教师根据科研项目提炼出的创新项目。学生可以向学校提出项目申请,如果批准之后将会得到一些经费用于创新探索。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来提高创新能力。自2009年起,我院每年都与企业合作开展数据库竞赛,如2009年的Sybase杯数据库应用大赛、2010-2013年的Oracle杯数据库应用大赛。竞赛采用组队(2-3人)的方式报名参赛,选题方式为开放选题,可以选择与数据库应用相关的主题(如:数据库设计、网站开发、移动数据库应用开发、数据库应用解决方案等)。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尽情地拓展思路,选择具有创新和实用性的题目,然后根据选定的题目,分工协作完成作品。由于是学生自己选择的题目,这将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这将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选拔推荐,我院每年都有参赛队进入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的决赛,并取得好成绩,如在2012年获得了1个一等奖和2个二等奖[4]。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数据库竞赛的结果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数据库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均有了一定的提高。创新型实验对学生的数据库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所起的作用也进一步显现出来。

三、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

为了达到数据库实践教学的目的,必须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

1.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共享学习资源、强化课程学习内容、弥补课时不足,我院建立了数据库课程学习网站[5]。在实践教学方面,网站除了提供常规的实验及实验报告的管理、学习交流等功能外,还提供以下功能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求:①支持对文本、视频、图像等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源进行管理,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了解数据库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例如:教师把一些操作性强或有一定难度的实验(如数据库安装、并发控制等)制作成视频放在网站上,指导学生学习和实验;对于一些扩展知识或实验(如DDL触发器)也可以放在网站上供学生选学;②对创新型实践项目和参加数据库学科竞赛的实践项目进行管理,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一个管理平台。

2.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前面提出的递进式数据库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不同的实验教学层次和教学内容,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当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难于理解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思考,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而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则通过集中演示,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实验[6];在课程设计、科技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的实践环节中,可以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团队合伙式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交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不同数据库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有的甚至是学一门忘一门,因此,在Oracle、DB2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采用比对式教学法,对各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SQL语法、安全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内容上进行比对,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这些大型数据库的应用。

3.开放的实验平台。仅靠教学计划里安排的课时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为了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机,实验室采取了开放的机制,保障学生在非教学时间能够进行自主的实践活动。实验室还提供了数据库创新型实验项目,供学生实践,这样在时间和空间上增加了实践教学的灵活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加强与IT企业合作和课外实训。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我院加大了与IBM、Oracle和微软等企业的合作。主要的合作形式和实训有:①IBM、Oracle和微软为数据库课程组的教师提供课程和认证培训,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②建立IBM联合人才培养基地;③将IBM的认证考试(DB2 302A,DB2 730,DB2 731)作为选修课,让学生选修。以此加强实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④安排学生参与甲骨文培训机构的实训――“电子商务平台(EBP)系统实训”,让学生熟悉软件架构,提高系统开发能力。

四、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比较简单,没有注重阶段性考核,这样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学起不到应有的考查作用,还阻碍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提高。为此,需要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验和监督,采用多样考核和多次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如下:

1.“数据库系统基础”课程考核方法。将课程考核分为三个部分,即期末考试(50%)、实验成绩(20%)和平时成绩(30%),其中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实验成绩考查学生的数据库操作及设计能力,平时成绩考查学生平时表现和平时学习的效果,包含随堂测验、阶段性测验、考勤、实验完成情况和作业情况[7]。期末考试采用笔试方式,在题型上增加了综合题,主要考核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的能力。实验成绩采用上机考试方式,考核内容包括:SQL、数据库编程(游标、存储过程、触发器的应用)和数据库管理。

2.数据库课程设计的考核方法。数据库课程设计为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师只给出了基本要求,学生需要选题、设计、实践和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一般包括如下步骤:①首先根据分工进行小组内自评,根据贡献大小和能力排出名次;②教师检查各小组所研制的系统,并对学生提交的报告进行评判;③分小组进行答辩,组长做系统综述,每个成员叙述自己完成的工作;④具有创新和实际意义的题目适当加分;⑤最后教师做出综合评判、并给出成绩,成绩为五级制。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教师要进行过程性监督,要求学生提交阶段性报告和成果,如:需求分析报告、系统设计报告和设计结果等。这样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指导。

3.“Oracle数据库系统”“DB2 Family Fundamental”等选修课的考核方法。Oracle、DB2等数据库选修课采用上机考试(70%)+平时成绩(30%)的考核方式。上机考核的内容包括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对象管理和数据操作等。平时成绩包含考勤、实验完成情况和作业情况,另外还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撰写主流数据库某一专题的技术报告作为平时成绩。

按照上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我院在数据库实践中采用递进式数据库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春梅,高仲合,禹继国等.CDIO模式下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12,20(8):55-57.

[2]段辉艳,罗丽琳.递进式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3]符蕴芳.“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291-293.

[4]车蕾,崔巍,王晓波等.数据库实践类课程体系优化方案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4(12):154-155.

[5]北京市精品课程数据库系统基础教学网站[EB/OL].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