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土资源与管理的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235-04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的精神,国家骨干高职学院建设主要有五项内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政策支持与投入环境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其中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核心,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已有五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家骨干高职学院建设单位。本文通过对2008-2013届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213位学生进行“就业与课程设置相关问题” 的问卷调查,在分析当前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实践途径。
一、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专业设置的标准尚未统一,专业定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对行业人才的需求
根据2005年教育部首次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的有关规定,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属“资源勘查与测绘大类”的“测绘类”,该专业的学习目标定位为:培养掌握房产地籍测绘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房产、地籍测量技术及管理的能力,从事房产地籍测绘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从各开设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学院实际情况来看,其专业设置标准和专业定位尚未统一,如表1所示。究其原因,主要是各高职院校设置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大多是依托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只有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是依托于国土资源管理专业而设置的,这已不能满足区域国土资源管理行业对土地规划、GIS应用和地籍测绘、土地估价等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课程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课程设置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课程体系是一个担负特定功能、具有特定结构、开放性的知识组合系统[1]。课程体系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各高职院校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刚起步,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一方面,因专业设置起初多源于各院校的工程测量专业,黄河水利职业学院该专业的设置直接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增开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方向,使得各院校地籍管理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般都照抄照搬工程测量技术的课程体系,只是稍微变换一些课程,增加了土地管理总论、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法学等土地管理相关课程而已。另一方面,课程设置没有依据学习该专业的学生特点设置。通过对本校2008-2013届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21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表2可知,当学生被问及“您在校读书时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有65名(占30.52%)学生想从事测绘工作,有18名(占8.45%)学生表示要从事土地规划类工作,有52名(占24.41%)学生想从事房地产评估或经纪工作,有65名(占30.52%)学生认为要从事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工作,仅有4名(占1.87%)和9名(占4.23%)学生表示毕业后想从事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其他方面的工作。这些数据可推出,选择就读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或未毕业参加工作前,有135名(占63.38%)学生想在毕业后从事土地规划、土地评估、房地产评估和国土资源行政管理等土地管理相关工作,这表明学生想在校读书时加强对土地管理方面课程的学习,而我们的课程设置偏重于测绘无疑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课程教学没有充分体现高职特点,课程内容重理论轻技术和实践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质的区别在于所培养的人才的规格和类型上。普通高校培养的是理论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或操作型人才,所以课程设置要注重能力的培养[2]。许多高职院校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教学计划的编排上也体现出实践课。但是由于经费、师资、学生在外实习期间的安全等方面原因,有的实践课比例过小,有的则徒有虚名,上实践课或实习课则采取“放羊式”管理,随学生“自由发挥”,没有周密的实践计划和悉心的实践指导。另外,实践课的设置也没有密切与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相结合,学生的课程实践都仅仅停留在模拟实践上,没有让学生参与具体的生产项目实践。这些现象在高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也依然存在。
4.课程设置有所偏颇,不能体现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2005年教育部首次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主要课程有:测量平差与计算机程序设计、数字化制图技术、控制测量与GPS测量技术、航空摄影测量基础、地籍测量、房产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房产地籍管理与法规、地形测量及实习、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房产与地籍测量实习、航空摄影测量实习、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等。就业方向是:在房产、土地、城建、测绘等部门从事房产、地籍测量技术与管理工作。从国家的主干课程设置和就业方向的确定来看,主干课程设置主要围绕地籍测绘进行了测量相关课程的设置,没有体现该专业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即没有体现测绘和土地管理这两个不同的方向。另一方面从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对本校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看,也是偏重于测绘专业课程的设置,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看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的8门主干课程中,有五门(超过半数)是测绘类课程;而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的20门主干课程中,7门(占35%)测绘类、5门(占25%)土地管理类、8门(占40%)GIS应用及开发综合类。
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1.坚持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核心的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就是相信人人是才、人人能成才;致力于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对今后的发展要求、个人气质等来设计课程和安排教学内容,因材施教[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就是要突出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应用性。一方面,要优化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优化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包括社会知识、文化艺术、职业道德、礼仪、环境保护等知识,这些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行业通用能力要求开设相关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标准开设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术能力[3]。即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在体现作为测绘类专业应有的专业定位和基本培养目标的同时,应考虑本专业的另一研究对象—土地管理信息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在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增强职业的适应性。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学生的心声也反映了这一点,如表3所示。
2.以满足行业需求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定位和完成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必须正确地反映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4][5]。
此外,从我们的问卷调查来看,如表4所示,被调查的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毕业或准毕业学生中,从事测绘工作的有73人(占41.95%),从事土地规划、房地产评估、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相关工作的有53人(占30.46%),且从2008到2012年,从事测绘工作的学生由占全班人数的62.50%下降到27.16%,这表明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就业趋势逐渐向土地管理行业转移,且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力度,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行业地位,增加了对土地规划、土地评估和地籍管理等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则我们的课程设置也应当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强化订单培养,增设农田水利学、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等编制土地规划所需的相关专业基础课,使专业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才能体现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两个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
三、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实践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国土资源工程系的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创建于2005年,现已招生6届(期间因生源少停招一届),共招收学生290人,其中已毕业3届,共有毕业生213人。专业开办以来,一直参照本系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和本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毕业生大多在测绘行业就业,但就业趋势逐渐向国土资源管理行业转移,在此基础上,探索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实践途径。
1.突出课程模块,重组课程体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我们将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优化,详见图1和图2。
2.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
在课程模块化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各个模块的具体课程,且开课顺序也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参与具体生产项目实践的可能性,专业拓展选修课程以班为单位选修任意2~3门课学习,具体详见表5。
四、结语
当前我国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信息技术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之中,各有关高职院校应当以国家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和示范性高职学院、骨干高职学院建设为契机,在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的同时,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进职业技能型、双师型教师,推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培养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吴壮金,严志强,廖赤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广西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2]刘朝晖,陈礼芬.就业导向下高职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
[3]孟坤,卢润彩.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
2010年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主要问题
面临的新形势。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其中一些重大命题在宏观政策层面上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央提出,要在加强宏观调控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加强财政、货币、产业、环保、土地、自主创新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各自把握好实施的节奏和力度,增强政策合力,对我们科学制定2010年土地供应总量和实施差别化的供地政策,提高用地效率提出了新要求;中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这对我们科学做好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土地利用规划的规模、布局以及确定年度用地计划,实施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在整顿规范房地产秩序、搞好征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复杂。经初步研判,我们认为,今年很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也是我省国土资源管理最困难和最复杂的一年。理由如下:一是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向好,保增长促发展的主旋律,对国土资源的需求必然进一步增加。在经济总量持续增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加大的情况下,资源供求矛盾必将进一步凸显。同时,要求更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资源的压力必然进一步增大。二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一些新要求,如把握好调控的节奏和力度,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等,都与国土资源管理密切相关,也给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我们在复杂的形势面前,更加注重统筹谋划,积极应对,稳妥处事。
面临的主要问题。总体上看,2010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呈现出新老问题交替出现的局面。原有的老问题继续存在:一是我省国土资源禀赋并不优越,特别是人均拥有量少,合理开发利用任务艰巨。二是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难度非常大。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我省现有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已经突破了规划下达的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今后两年是“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我省发展大平台建设、大项目落地的关键之年,用地需求必然急剧上升,需要更多的资源保障。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难度非常大。三是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问题突出。一方面,我省耕地资源十分紧缺,土地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另一方面,我省土地利用方式粗放的现象相当普遍,土地闲置浪费严重。四是改革探索难度很大。五是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查处缺乏有效手段,监管难度很大。与此同时,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一是如何把握好土地参与宏观调节的节奏力度,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在发展的同时调整结构;二是如何进一步健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机制,以国土资源的节约集约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如何在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应对城镇化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四是如何搞好战略研究,谋划好国土资源发展的工作。
2010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要点
2010年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按照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总体要求,巩固和扩大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成果,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坚持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更加注重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资源利用结构调整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更加注重围绕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维护资源权益、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努力提高国土资源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推进发展大平台建设和大项目落地,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双保行动,总结经验,进一步突出重点,把保增长与促转变结合起来,不断扩展双保行动内涵、加强国土资源要素保障,服务发展大平台建设和大项目落地,重点做好重大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工作。加快推进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强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筹,落实发展大平台建设、保障大项目落地。加强计划指标保障和审批管理,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创新规划计划调控手段,探索建立既有刚性又有弹性的管控机制。
推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充分利用批而未用和闲置土地等存量土地解决保增长问题,用增量指标解决调结构问题,通过双管齐下,实现保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市场配置资源,规范供地政策。探索城市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的基准地价,加快建立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基准价体系,建立城市地价调查与监测网络体系。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严格把好责任落实关、土地出让关、跟踪管理关、违约处理关和节地措施关。研究制订工业用地盘活政策,探索工业用地出让期限方面的改革,按照工业企业生命周期规律,对工业用地实行按需求确定出让年限进行供地。研究制订工业转型升级项目供地目录,探索区域差别化供地政策。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等保障住房用地供给要作为今年工作重中之重。大幅度调整土地供应结构,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增长幅度不低于其他用地的增长幅度。
推进存量建设用地深挖潜和资源精利用,促进资源效率提高。推广“亩产论英雄”理念,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的约束和评价机制,健全土地使用标准体系,完善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准入标准,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变。继续推进“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着力抓好城镇建设节地工程、工业建设节地工程、住宅建设节地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节地工程、农村建设节地工作、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设。研究促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流转政策,研究“三旧”(旧城区、旧村庄、旧厂房)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措施。研究低效土地退出机制,促使产业层次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劳动力密集、产出效益低的产业项目实现产业梯度转移,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开展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有偿使用,明确有偿使用范围,规范有偿使用程序,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积极开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区)创建工作。
推进地质找矿新突破和矿产资源整合提升,全面提高矿政管理水平。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企业主体、有序开发”的思路,切实推进地质找矿工作,争取我省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铀、地热、铜、钼、银、铅、锌等)找矿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组织实施“751”地质找矿工程。部署整装勘查7个重点区块,安排5个老矿山“探边摸底”工作,支持企业走向省外、国外。推进矿产资源整合提升。充分发挥规划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调控作用,通过规划调控,实现矿山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严格矿产资源的开发准入制度。鼓励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整合矿山,加快萤石矿、钼矿、铅锌矿等资源向优势矿山企业集中,培育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竞争力的矿业集团。继续大力推进废弃矿山治理和“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推进资源保护新机制建设和监管新格局打造,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科学配置和控制城市建设和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城市各业发展用地的规模和比例,防止城市建设用地和房地产业盲目扩张发展。组织实施“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工程、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示范工程和土地执法监管天网工程等五大工程,确保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责任制。组织开展构建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示范县(市、区)活动。积极应对2009年度卫星遥感土地执法检查、历史遗留问题集中释放和实施15号令第一年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保持威慑手段、打击违规违法用地的同时妥善处理好相关问题,避免出现大面积的问责现象。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并有效制止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构建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打造监管新格局。继续开展卫星遥感土地执法检查,实行全覆盖。加强房地产用地的批后监管,严格查处闲置土地,依法打击违法转地;加强房地产供给合同的规范和落实,加快建立健全房地产宗地信息上传、监管、查处等一系列社会公示制度。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和探索,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增添动力和活力。抓住有利机遇,运用土地政策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土地政策、机制,是今年工作的重点。提升完善土地调控的水平和能力,调节内容要从单纯的供给调节逐步转向供给额需求双向调节;从单纯的总量调节转向总量和结构调节并重;调控方式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积极推进管理方式转变;加快建立快速的公共危机的应急处理机制,防止土地问题与社会稳定、金融安全相互牵涉引发很大社会反响,把控住改革的大方向。
按照“全面探索、局部试验,封闭运行,结果可控”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部省《合作协议》的实施。深化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加强对各地农村宅基地退出、盘活、流转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完善报省政府批准的城市分批次和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加强供地审批制度的研究。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耕地管理;形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58-1
1 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的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城镇化进程是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不单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同时也是推动精神文明发展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但增加了城镇的数量和扩大了城镇的规模,同时也是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
概括的来说,城镇化的内容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人所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人口就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是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历史过程,但是在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中以耕地管理的问题最为严重。
2 城镇化进程中耕地管理面临的形式
2.1 耕地被占用的情况严重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其中以耕地面积被占用的最为严重。1996年到2008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从19.51亿亩下降到18.26亿亩,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和灾毁是造成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占用已经成为我国土地面积减少的重要因素。
2.2 耕地质量下降
根据我国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显示,我国的耕地质量中等偏下。近些年来,我国的耕地质量普遍下降,其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如水土流失、沙化等,人为因素则包括耕种方式不当,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占用,其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是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2.3 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加大了对耕地的需求
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仍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高峰期,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来看,我国今后的土地需求将更加的大,建设用地的矛盾将更加的突出,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管理面临的形式将更加的严峻。目前,我国每年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的土地仅仅能满足50%,全国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所需要的用地远远得不到满足,严重的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但是如果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势必造成土地的大量浪费和使用,我国可耕种的土地面积进一步减少。
3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耕地管理的对策
3.1 由保护耕地的数量向保护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的制度转变
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和土地的使用永远存在着矛盾,保护一方势必导致另一方的失衡,但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利用一种全新的土地保护模式,从而有效的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占补平衡”是耕地保护的核心内容,其目的在于保证耕地总量及质量不下降,我们可以采用管制与经济激励并重的保护政策。第一,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的经济激励和制约机制建设;第二,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确保战略性的基本农田的保留。
3.2 节约利用土地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今后仍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所以我们应对土地进行节约利用。第一,对土地制度进行深化改革,从根本上使土地的利用更加有效合理。第二,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限制城市的无限制扩张,以确保土地不被浪费,切实保护土地资源。第三,改变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土地的规划和使用上做出调整,使土地便于高效、合理、科学的利用。
3.3 严格的制定和执行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
制定和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计划,在将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时,可以更好的控制与利用土地的数量和总量,对耕地实行特别的保护,从而减少建设所使用的土地数量,对建设用地进行合理的规划,杜绝浪费土地和侵吞土地的行为。
3.4 严格贯彻和落实中央的政策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土地的利用上目标存在着分歧,中央考虑更多的是耕地的保护和农民发展问题,而地方政府则主要考虑本地方的经济发展和财政的收入。因此,在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与中央的政策目标产生了分歧,对于中央提出的耕地保护制度并没有严格的执行,这更加剧了土地利用的不科学和不合理,对土地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4 结语
在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我们一定要对人民负责、对发展负责,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忽视了国家的整体利益,我们一定要深入的贯彻和落实中央的政策,努力实现“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的双赢目标,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 沈建新.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市场论坛,2010,(12).
[2] 丁琳.浅议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1,(15).
[3] 周巍.浅谈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J].国土资源导刊,
在苏州吴中区上林村,过去一亩地种一季小麦、一季水稻,收入刨除人工、化肥等成本后,农民所剩不多。如今,同样一亩地一年可以为农民带来数千甚至上万元收入。
农民收入的增加,并非来自农作物增收,而是得益于土地本身的资本化,以及土地的有效流转。
“去年,土地股份合作社每亩土地的分红是800元,”上林村村委会周书记坦言,“但土地的分红只是村民收入来源的一部分。2010年上林村物业股份合作社也向每位入股的村民派送了10%的收益回报。”此外,如果村民同时参加上林村劳务股份合作社,还将获得另一笔稳定的工资收入――男性50元/天,女性45元/天。
一亩土地从过去的“一毛不拔”,到如今“一本万利”,上林村的土地流转实践是一套已经成熟的土地流转制度在发挥作用。
土地资本化破局
2006年初,上林村117户农户和村经济合作社以240亩土地为股本,每亩田折一股,每股折价5000元,自发组建了“上林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并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工商营业执照的土地股份合作社。
目前,全村农户分散经营的3000多亩农田,加上少量的集体机动田,已全部入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分红,每年分红的金额也从最初每亩600元上涨到去年的每亩800元。
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之后,上林村又成立了物业股份合作社,通过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建造标准厂房对外出租赚取租金,村民可以自愿选择入股,每年获得一定分红。
物业股份合作社第一期项目,共有105户农户入股,投入390万元,建造标准厂房7200平方米,这些厂房如今均已出租,每月每平方米租金10~12元,去年为股东带来10%的收益。
由此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大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还有少部分人自主创业,但是对于年纪较大或文化程度较低、一辈子以种田为生的农民,“失去”土地也就等于失去谋生的机会,仅仅依靠土地的分红,事实上难以维持生计。
为此,2009年上林村又成立了劳务股份合作社,通过雇用本地农民回到统一经营的农地耕作,既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让这部分农民获得了稳定的工资收入。目前上林村全村4000多人口,已有1200多人通过劳务股份合作社解决了就业。
进入“换地”时代
上林村这套土地流转的制度设计,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基础,连同物业股份合作社、劳务股份合作社,分别把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要素留在了农村内部,并将它们变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资源,上林村村民则在资源资本化发展进程中享受到增值收益。
事实上,上林村土地发展模式并非特例,而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式土地流转的一个缩影。
苏州土地利用的方式,正在从上世纪80年展乡镇企业时的“占地”模式、90年代兴建开发区时的“圈地”模式,向“换地”的新土地流转、土地置换模式演进。
新的“换地”模式以土地资本化为基础,农民首先将自己的土地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则一方面将农用地出租给农业企业,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整理,获得增量建设用地。然后,农民以资金入股“置业股份合作社”(即物业股份合作社,又称“富民股份合作社”),在增量建设用地上建造厂房,出租给工商企业,获得租金回报。
最后,再通过成立“劳务股份合作社”,将劳力安置给农业企业,解决“失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以及收入问题。
这一套土地流转模式,不以劳动力转移为前提,即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同时还能促进土地增量与增值。
苏州“三农”问题专家卢水生详细介绍了获得土地增量的“秘密”:如果一个村子的基本农田是800亩,这里的计量单位采用的是“标准亩”,而农村发包给农户承包田时,则大多以“自然亩”作为计量单位,“自然亩”与“标准亩”的田差有时甚至达到20%,因此农户实际的承包田面积能达到1000亩。加之由于中国的自然田块被人为分割开来,因此如果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土地进行整理,那么土地面积还能再增加10%~20%,达到1200亩。
据了解,2010年苏州新增建设用地12000亩,同期通过类似方式盘活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则达到26000亩。
盘活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经国土部门认定后,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可以等量异地置换到工业规划区、城镇规划区,用于发展二、三产业。许多置业股份合作社正是通过在置换而来的建设用地上建造厂房,出租获取盈利。
目前苏州全市成立的置业股份合作社累计已有318家,入股农户78434户,入股资金27.8亿,已建出租用房356.9万平方米,出租收入43.4亿元。
土地置换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降低了征地的规模,从而减少了征地引发的矛盾,并且可以与征收得来的建设用地,在用途上实现互补。
“市、县通过招商,吸引大企业投资,村、镇则可以通过招租,吸引配套企业入驻。”卢水生这样解释集体建设用地的发展逻辑。
流转不变
不过,苏州这套土地流转制度设计如此缜密,也不禁让人担心,在土地流转尚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一切以不违背现行土地法规、政策的这场苏州式土地变革究竟能走多远。
土地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是中央农办还是国土资源部,都将推进农地流转,作为农地管理的大方向。
国土资源部相关人士表示,国务院法制办已经就《土地管理法》修改成立了联合工作组,不日即将开展全国性的调研。其中,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集体土地征收征用与补偿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建设等是该法律修订的重点、热点内容。《土地管理法》草案在2009年6月就已经送至国务院法制办,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修改工作,形成法律议案。
[关键词]土地管理 土地红线战略 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167-01
一、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已经成为稀缺资源。随着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可用的土地越来越少,这就需要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二、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现状
我国的现行的《土地管理法》中明确的规定了土地的使用用a途,其中包括耕地的保护制度、土地登记制度、土地转让制度、城市房地产开发制度等等,随着我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加速的城镇化建设和工业用地的需求,使得我国现阶段的《土地管理法》及后续的相关法律政策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城市方面
(一)、地产权制度还不够完善
我国的《土地管理法》中明确的指出土地归国家所有,在管理上由国家政府直接垂直管理,地方政府则没有权利进行土地管理,其中,土地利益的分配是由国家直接进行调控和掌握,国家政府通过国家国务院下属的国土资源部直接进行具体事宜的操作。土地权利结构不合理,在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根据《物权法》中的解释,土地的建设可以在所用土地的地上、地下进行,并对建设的建筑有使用权,但是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土地空间分割后的所属权,造成土地资源的闲置,形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土地价格机制还不够完善
在我国的各个省份和各个城市中都存在土地的价格问题,在土地的使用上,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房地产开发用地都存在着不同的差价,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的使用价格也随行就市上涨,快慢不一,在管理起来就增加了监管的困难。土地的价格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由于土地是国家所有,属于一种垄断性资源,在土地的使用价格上没能和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造成实际地价低于市场价格。土地的丈量存在死角,造成不少的隐形土地,这些土地也在干扰正常的土地使用价格。
(三)、土地储备制度还不够完善
土地的储备机构属于政府序列,在权利的行使中往往忽略了市场的实际需求,造成实际情况与市场的脱节。在土地的收购过程中,土地储备机构设定的回收价格有高有低,混乱不堪,使得工作开展起来相当困难,处理不好会给政府部门造成不良形象。土地回收资金来源单一,基本都是通过银行的贷款来实施的收购,这样一旦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很容易给银行和土地储备部门带来巨大损失。征地制度不够合理。
2、农村方面
现行制度立法的问题。由于我国的农村土地采用的集体所有权制,在土地的出让和运用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了城市和乡镇,使得农村人口减少,出现了土地空闲,住宅空闲的现象,并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的制度没能及时跟上,恰当处理闲置的土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对守住我国土地红线的定位
1、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口粮田”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耕地保有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中国人口将近14亿,而耕地面积仅为18.26亿亩。中国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然而,中国实现粮食安全和发展也面临着人口继续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日益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如果在考虑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的前提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占用耕地的趋势不可避免,但耕地减少的最低底线应该控制在0.26亿亩内,即要将耕地保有量严格控制在18亿亩的范围内,否则势必会对我国粮食安全和保证我国14亿人吃饭的“口粮田”造成严重的威胁。
2、保证农民既有土地权的“命根田”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要素,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要素,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农民最主要、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来源。在当前我国农民仍然不具备独立于土地之外的社会保障和更多的社会就业渠道的客观现实面前,土地依然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依然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保护好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命根田”,将会对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是中华民族的“生命线”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重大的政治问题,事关国家长远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粮食自给出了问题,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养活14亿人口的中国。更进一步地说,如果中国人的“饭碗”掌握在别人的手中,根据建国初期的经验和教训,那么必然对中国的“内政”构成威胁,必然会严重影响到中国在世界上作为一个政治大国的地位和形象以及当前社会经济平稳、有序、健康发展的势头,那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变成了可望不可及的永远梦想。
四、土地管理严格规范,坚守土地红线的措施
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做到“三个不得”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对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更加迫切。《决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贯彻落实这一政策要求,应搞好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尊重农户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服务体系。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这“三个不得”是农村土地流转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土地流转的只是承包经营权,不能在流转中变更土地所有权属性,侵犯农村集体利益。实行土地用途管制是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农地只能农用。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的流转自、收益权要得到切实保障,转包方和农村基层组织不能以任何借口强迫流转或者压低租金价格,侵犯农民的权益。
2、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一是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未对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范围作出明确的界定,大量商业经营性用地也都采取公益性征地方式,征地范围过宽,缺乏有效约束。按照《决定》精神,今后将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证农民受益。通过明确界定“公共利益”来缩小强制征地的范围,是今后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是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决定》对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在规划确定的相同区片内,征地应采取统一标准补偿农民,征地补偿标准不随项目性质不同而不同。在征地过程中要维护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申诉权,逐步建立和完善征地补偿争议的协调裁决机制,为被征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
三是拓宽安置渠道,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问题。从总体上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决定》提出,要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问题,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
五、结束语
我国的土地资源是非常紧缺的,土地资源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应加强土地资源的严格管理和改革,通过一些强而有效的手段,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只有合理开发利用,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为我国的的经济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