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药市场现状

医药市场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药市场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药市场现状

医药市场现状范文第1篇

非遗汲古,存世久远,历久弥新,天地之恩,传承之道,天地无恩而大恩生。

非遗研究,当从非遗体系的要素市场出发,体现非遗之要旨。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天地有时序,草木乘于时。非遗,今非昔比,非遗我顾,我顾非遗!

非遗可以划分为三个体系,一是非遗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体系,二是非遗的市场体系,三是非遗的机构体系。从文化自觉自信起,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中国非遗自然要形成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宏观与监管,文化部、协会、博馆院,遗风高起,气势恢弘。非遗名人名录名品名吃名鉴名验,都已深入人心,自不待说。市场体系的主导,时下还是相应的国家机构和各级政府的文化体系在运营、求索、创新。作为市场的活跃主体机构,依然是非遗企业或传承人在苦心孤诣,琢磨蹉跎。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非遗机构,已不再是锦衣夜行,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胜景指日可待。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非遗与时序浩荡,人面与桃花映红。

非遗市场的要素构成:非遗项目库、非遗传承人、非遗参与资金、非遗个人中介和机构、非遗交易市场及非遗价格衡定体系。

各级非遗体系构成了非遗项目库,种类名目众多,由国家和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进、演化和保护。在现有的1372个国家非遗名录库中,找寻出人们能够直接感知、可交易可投资传承的品种,进而推进演化,用度与民,成风化人。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非遗传承人是非遗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他们是非遗王冠上的明珠,正是他们不懈的努力深情、痴心不改、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构成了今日的非遗文化与传承体系。

各N从事非遗文化和非遗传播的机构和个人,构成了非遗的运营主体机构。他们积极求索、传播、创新和坚守,才使非遗文化明珠赫然出土,璀璨夺目。

非遗交易市场的形成是非遗行业发展和演进的必然结果。非遗交易市场工具,是证明非遗项目所有权、物权、版权、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这种工具必须具备规范化的书面格式、广泛的社会可接受性和可转让性以及法律效力,这也是参与非遗交易中最为复杂和最为缺乏的一部分内容。

非遗交易是一个很大的命题,非遗交易市场上最难衡定的是市场交易价格,非遗产品的价格是指它所代表的价值,非工业化生产运营,工时工序和传承人的级别,是较好的价值参照。目前非遗市场包括非遗品种都是好声一片,知易行难。非遗虽好,难以入手,无成交易买卖。一件非遗国家级传承人的作品面世,都承载着太多的关切与热望。以中华九大名剑之首的棠溪宝剑为例,《战国策》曰:“韩之剑戟,出于棠溪。”据《史记》记载,中国九大名剑皆出自西平:“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曜(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剑为百兵之君,君子之器,镇宅辟邪,代表正义与道,市场却鲜有耳闻,专业之士才能有渠道而得之。传统的非遗企业在企业运营管理和市场推广开发上都捉襟见肘,难以企及。

非遗之事,有待非常之人。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非遗市场的确需要有足够影响力和责任担当的平台来开发、运营、孵化和投资非遗项目与非遗企业。非遗平台承载着的价值、责任与使命,便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中规中距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传功传习传承。非遗独乐久矣,如今,春风浩荡,非遗当因利乘便,传承天下。

医药市场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复合型人才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民收入水平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增高,人们对关乎生命健康的医药行业更为重视,这是医药市场繁荣发展的经济基础;同时,政府大量投入,施行《“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等医疗改革方案,医保覆盖面的扩大以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者补助标准的持续提高,为医药市场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保证;CAR-T、CRISPR、CTDNA、单抗等生物技术创新领域在医疗市场的探索性使用,孕育出更大的医药市场前景。

根据IMS数据显示,中国是新兴医药市场的领头羊,医药市场占新兴医药市场的46%,而且在未来数年当中,中国也将贡献主要的医药市场增量。中商产业研究院的《2016-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指出,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医药行业将继续高速发展,2020年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7919亿元。

一、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情况探讨的必要性

(一)医药市场营销人才现阶段培养状况

经研究发现,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方向定位模糊,医药营销专业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层次不清,医药营销专业所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1]。

医药营销专业相比较专业的医药研究人员,需要具备更多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研究型人才可根据研究需要更多的使用实验等手段,而营销人员更多的具有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在人才培养的定位方向上,营销人员要与研究人员区分,医药市场营销是应用性学科,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更能适应市场的人才。

由于医药市场的特殊性,产品直接与人们的生命健康相关联,这就要求医药营销人员要具备专业的医药学知识。同时,作为营销医院必须具备有产品销售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市场调研分析能力等市场营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总的来说,复合型人才更受市场青睐[2]。培养复合型人才,就需要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仅有高校参与,更需要医药企业的参与,使高校毕业生能更快的融入工作环境。

经研究,现阶段很多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使用的教科书与教学手段均已慢于实际发展现状。主要开设的课程依旧是以基础理论为主的学科,如《药理学》、《药剂学》、《医药市场营销学》等。在学科设置配比中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在实际应用方面有所欠缺,进而产生了不良后果:从业人员在进入工作环境后发现学习在实际应用中没有产生太大作用。这也就偏离了高校开设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的主旨[3]。

(二)医药企业人才缺口

1、高层营销管理人员

医药企业的特殊性质让高层管理人员需是受过良好的教育、懂市场、具有快速应变能力的,迅速决策的管理人才,擅长团队建设,对医药市场的变化趋势有敏锐感知,可以随着市场的迅速发展寻找到切入机会,扩大企业份额。高层管理人员管理团队的能力尤为重要,这种能力是在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中难以获得的。

2、基层医药企业市场营销人员

基层医药企业市场营销人员是联系医药企业与用户的关键性一环,日常工作包括药品推介,市场的开发与推广,售后服务等环节。医药企业往往要求这个岗位的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营销效果的大小,也会直接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这些能力大多都是可以通过专业的培训获得和提升的。

二、培养方案浅谈

(一)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主导方为各大高校

高校充分应用网络平台大数据的资源,让医药营销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到行业相关信息,如医药前沿市场的发展现状、本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信息、相关领域发展预期等信息资料,增强在校生对本专业的理解,扩充知识面,让专业的培养产生作用,减少资源浪费。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医药企业的资料配合。

医药营销更多的是应用型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实际使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基础固然重要,在应用中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高校除灌输基本概念外,更应培养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断进步的能力。引入真实医药企业案例式教学,详细研究企业的市场定位,产品构成,销售推广策略,课堂讨论分析,再对应学习这其中应用的原理理论,更有甚者,分析实例案例是否有更為合适的解决方案[4]。

医药市场营销是交叉型学科,更注重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包括不限于团队合作的能力、沟通与表达的能力、社交能力等。在对在校生的培养中,可穿插更多实训课程,如模拟谈判[5]、即兴演讲、辩论、团队训练等活动,或联合行业相关企业,举办参与性活动。

高校培养资料的汇编,发挥高校资源整合的能力,为医药市场营销从业人员在岗培训提供更多的形式,在岗人员在职业发展中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参照高校文字理论资料,开拓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在岗人员提供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二)医药企业积极参与

企业可以依据地域、培养方向、企业发展需求选择高校进行合作,参与行业信息收集整理,与高校共享行业发展信息。一方面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另外也是为企业储备人才,真正发挥高校人才库的作用。

医药企业可提供实际案例与经营方针作为高校实战案例,真实的案例作为教学工具,用以分析和理论提炼,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实际经验,也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为高校在校生提供一定基层岗位参与资格,比如短期实习机会,作为跟随者参与实际医药营销过程的机会。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吸纳优质人才储备的时机,也可以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对在校生来说,是一个讲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更早的接触实际操作,能更早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医药企业需承担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后续培养的责任。对医药企业来说,市场规模的扩大、国际大规模医药企业对国内医药市场的关注、同质化竞争带来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环境,让企业发展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拳头产品,也需要如阿里铁军一样精于营销的团队,从而在市场中占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医药行业有望在接下来持续繁荣的市场中出现诸如BAT这样的巨头企业,完善在职培训系统,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显然是有利于企业的。

(三)社会相关资源参与,持续学习提升能力

医药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与自我成长需要借助更多的渠道,利用知识付费、资源共享、网络课程培训、线下同行业会议等多种机会获取知识,提升个人能力。

复合型人才的成长不是单独的填鸭式教育或者旁观了解就可以的,而优质的人才资源往往是成长型的,对医药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也可以利用这一趋势。人才培养不能局限于在校时间,参与实际的医药市场营销工作后,不论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或者是基层市场营销人员,都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对自身专业技能的培养不可松懈。在这个阶段,行业前沿信息的获取,本行业发展趋势,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是需要了解学习和总结的。这就可以利用知识付费这一发展趋势,各高校或企业或个人可以有偿付出知识和经验,为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添一些助力。

参考文献: 

[1]吴春英,朱庆华,刘平良,蒋苁,杨岩涛.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现状与展望[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 

[2]司建平.复合型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04 

[3]季驊,高民.高等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改善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1(01). 

[4]周先云.《医药市场营销技术》课程改革与评价研究实践[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2). 

医药市场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教学

医药产业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世界医药行业不论在经济低迷或繁荣时期都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自身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的医药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同时,如何更科学合理的配置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促进医药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电子商务技术在国际上已广泛应用于医药流通、销售、服务等领域,是医药贸易未来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技术在我国医药行业各领域已初具规模,覆盖了招投标、批发、零售、物流等医药流通与销售的多个领域。传统的医药营销格局在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冲击下已悄然发生改变。

另一方面,面对广阔的医药市场,各医药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一直高居榜首。因此许多医药院校都先后开设了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医药营销人员。营销专业与市场联系紧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应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但现有的医药营销课程在电子商务教学中较缺乏应用性和前瞻性,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师资力量等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因此,目前我国医药营销人才的短缺不仅是数量上的短缺,更是质量上的短缺。探讨如何培养具有电子商务技能的医药营销人才,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医药营销课程体系,对于我国医药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明确课程定位,把握培养方向

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医药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有坚实的医药营销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医药营销高级人才。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电子商务活动策划与管理能力,能进行电子商务交易、互联网领域市场分析与营销策划、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在医药市场营销课程中引入电子商务教学内容,不能照搬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内容,走入“电子化技术十商务知识”的误区。应注重医药营销理论、网络营销策划、商务信息搜索、客户关系管理等内容的教学。对于电子商务涉及的网络及计算机专业知识只需做简要介绍,形成“医药营销知识+电子化贸易技能”的教学思路。要把握住医药市场营销这个教学方向,以医药市场和医药贸易为出发点,结合电子商务营销手段,培养具备医药产品传统营销和电子商务营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提升他们在未来医药市场中的竞争力。

2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加强外聘专家教学

高校教师除了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传统的医药市场营销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市场营销、医药、法律、贸易等方向的知识,并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加入电子商务教学内容后,教师不仅要掌握电子商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不断积累电子商务领域的实践经验。因此,要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选派优秀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到医药电子商务企业参加顶岗实践。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锻炼,使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有机结合,有效提升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

医药市场的发展远比教学内容的更新要快。因此,建立一支外聘教师与专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是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高校根据教学需要聘请企业的电子商务管理和营销专家到学校兼职授课,将最前沿的实战经验和市场信息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市场,拓展视野,提升专业水平,把握岗位需求。

3 加强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在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引入电子商务课程要充分考虑到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性,要设立专用的电子商务实训室,配备计算机、课程软件并连接网络,给学生提供上机模拟操作的机会,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针对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课程软件应具备医药电子商务信息的和收集、网络招投标、网上药店、电子支付、物流管理等功能。使学生通过实训课程熟悉电子商务营销的流程和环节,培养独立思考,应对困难的实践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在完善校内实训室建设的同时,学校应积极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开展真实的医药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让学生走进医药电子商务营销的工作环境,亲身体验电子商务在医药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和成效。同时,聘请企业的兼职老师在实训基地开展岗位技能的教学指导,通过实际业务操作,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在医药营销中的应用技巧,巩固实践能力,增强就业信心,提高社会竞争力。

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医药市场的营销模式。早在2000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时要求“在药品购销活动中,要积极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效率,降低药品流通费用”。目前,电子商务在我国医药市场营销中已进入全面发展和广泛应用阶段。电子商务在增强医药市场透明度、提升政府监管力度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对日益紧缺的医药电子商务营销人才,改革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医药营销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希望本文能为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金鹏, 刘剑, 倪妮.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现状浅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1):105.

[2]冯夏红, 肖晗. 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10(12):195-196.

[3]杨宏祥, 郑伟.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71-73.

医药市场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药营销;农村市场;医药企业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营销成本的不断升高,很多医药企业都在求存、谋变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农村市场。但农村市场的开拓远没有想象的简单,很多适合城市市场的产品和营销手段在农村根本不适用。所以,对医药企业而言,必须从以往的营销思维模式和市场操作的习惯中跳出来,正确认识农村市场。只有如此,才能在开拓农村市场的过程中取得实效,并使农村市场真正成为医药企业突破困境,获得持续利润的新领地。

一、农村医药市场现状

(一)农村医药市场潜量巨大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70%。在12亿的消费人口中,农村占72%,绝对数字为8.5亿人。另据预测,到2010年,农村药品消费总额可望达到400亿人民币,且农村药品消费基本没有公费医疗。据统计我国农村目前人均医疗费只有25元,远远低于全国135元的平均水平,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农村医药市场的开发成为医药销售新的增长点。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快速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上“两网”(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的开展,农村药品市场的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值得重视的是,农村市场具有药品采购以现款结算为主、基本没有退货等优势,且目前许多地方暂没有纳入招标体系,他们“量小、批多”的特点决定了根本无法进行药品采购招标,这对于许多医药企业来说是一种机遇。

(二)农村药品市场具有特殊性

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农村医药市场远没城市发达。大多数医药企业目前主要是在城市里竞争,农村的市场竞争相对要弱很多。而且相对城市而言,进入的门槛低。在城市里不管是医院还是药店,都有进门费、进店费,而在农村市场里,这些的条件都比较低。城市医院的药品销售量远远大于药店药品零售量,但在农村市场却正好相反,零售药店和个体诊所的药品销售量远远大于医院(主要指乡镇卫生院)。毕竟一个县才有几个医院,大部分药品是通过零售到达农村患者的手中,零售的数量远大于医院的消费量。农村医药市场的性质基本属于OTC市场,药品零售大于医院,且100%为自费购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及县镇,个体诊所、零售药店、个人承包制医院较多,各县三级站下属都有不少零售药店,药品零售远大于医院消费。

(三)农村消费者具有独特的看病和购药习惯

农村居民大多具有先到本村的个体诊所(医务所、医务室、医疗站、卫生所)或者零售药店去看病、购药的特点。只有当病情较重、乡村医生无法处理时,才到镇卫生院、县医院就诊,因此到县医院就诊的多为危重病症,需住院者居多,以输液处理为主,吃药为辅。农村患者购药多为经验型,他们对药品知识知之甚少,但来购药者多为指名购药,对药品的选择首次受医生、零售店员或广告影响较大,以后购药多以自己对药品疗效的感觉与认识主导,直接向店员指名购买,对药的品牌忠诚度较高。几乎每个人都对常见疾病有自己心目中疗效好的药品。

(四)农村市场药品供给、价格十分混乱

农村由于医药信息闭塞,药品价格又无实质性的管理监督机制,市场价格十分混乱。药品价格靠高不靠低、看涨不看降。加上进货渠道的不同,往往出现同一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药品在同一乡镇不同药品零售店之间、村与村卫生室之间、镇卫生院和零售药店之间往往都不一致。消费者因此而无所适从。特别是一些抗生素药,价格出现成倍的差别。这严重影响和困扰了农村消费者对药品的信任。

(五)农村市场药品质量低劣

由于农村市场面积宽广,村落分散,经济构成零碎而复杂以及自上而下的医药监管体制只涉及到县级,造成目前农村许多地区药品经营基本处于无机制管理状态。在稍为偏远的农村地区药品监管几乎成为空白。县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许多地市尚未建立,刚建立的地市,县级执法力量也十分薄弱。人员少、素质差、经费缺、无交通工具等问题严重影响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再加上农村市场的客观因素,如果大幅度增加监管力量,将成为地方财政的很大负担,因此,地方政府也不太愿意加强药品监督管理。

二、开发农村医药市场的难点

农村药品市场的发展空间越来越诱人。目前很多企业(如汇仁集团、修正药业等)都将农村市场作为其主要的市场。但也有不少企业觉得农村市场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么开发农村市场的难点是什么?归纳起来,目前农村药品市场的开发存在以下三大难点:

(一)渠道混乱,消费者难以选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很多县市原来计划经济时代留下来的四级站的结构,纷纷分离、重组改制,大部分已经不复存在。加上药市集贸的这几年的发展和一些医药公司组建覆盖农村的网络,这就使得覆盖农村的药品网络复杂化、地下化。加上在一些没有实现一体化管理的省市,农村医疗机构是自主进药,以价格和利润为导向,考虑配置没有城市那么合理。在一些边远欠发达地区假冒伪劣药横行,造成厂家开拓农村市场渠道选择成为难题。目前一些大企业采取管理重心下移,设立三、四级市场办事机构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仔细研究农村医药市场通路变迁,及时掌握覆盖农村的网络,跟上渠道的变化。

(二)药品价格低,利润空间小

农村和城市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居民药品支出费用的很大部分来自于自费,即便是发达地区的农村,有农村合作医疗的保证,也只能解决部分重病住院患者的小部分的药费。而农村的经济现状,决定了农民的药品购买力远低于城市,而且农村市场的药品单次需求量小,且多集中在抗生素、消化类、皮肤类用药这些附加值低、毛利率不高的品类上。农村患者以市场上同类药品的平均价格水平来判断某个企业产品价格的高低,而不管是否为品牌药、新药。并且随着市场的偏远程度的提高,药品支出费用中自费的比例就越高。所以农村市场的性质基本上属于自费购药市场。

(三)农村地域广阔,配送管理成本高

我国农村地广人稀路远的市场,医药配送和开发的管理之难、成本之高,可想而知。当年,“三株”依靠“人海”战术在农村市场取得了辉煌成绩。在全国所有大城市、省会城市、绝大多数地级市注册了600个子公司,在县、乡镇建立了2000多个办事处,营销队伍达到16万人,年销售额甚至达到80亿。可也正是这支庞大的队伍,带来了巨大的浪费、贪污、成本失控等等管理及成本控制问题。后来其总裁在总结企业失败的原因当中管理成本高是其最主要的败因之一。农村由于路远,交通差旅、运输成本等都是较高的,因此,一般的药品在农村基本没有厂家的人员去做终端工作,导致成本过高。

三、企业开拓农村医药市场的策略

(一)深入农村,积极参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在城市中的企业应该深入到农村,通过收购、兼并,合股、控股、直接建网等多种形式,切实占领农村医药市场。农村行政机构的改革,特别是以经济自然流向为指导,实行“撤小乡并大镇,撤小村并大村”,精简行政机构,精简行政人员,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的变革,为企业占领农村医药市场带来很大的方便和效益。建国几十年来,农村医药市场的平稳发展,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由于农村医药市场长期有一个主体力量统管。因此,医药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品牌、信誉、品种、价格、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占领农村医药市场。企业还可以到在农村机构改革后的大村所在地组建连锁网点,因为这里是农村经济最基层的中心地,也是各农村村落人流的中心,最主要的是这里是目前我国农村医药网点的空白处。

(二)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医药产品

开发适合农村的医药产品是医药企业开拓农村市场的基础。在选择医药产品时,必须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企业应该针对农村消费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发出相应的产品,以切实的、可感知的产品效果作为开辟农村市场的利器。充分利用农村消费者更易接受简单易懂的治疗机理、更注重性价比的消费共性,完善产品包装等形象设计及利益点提炼、价格设置等,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此外,医药企业可以以某一药品率先进入农村市场,等该产品站稳脚跟后再进行扩散,这既能够发挥资源集中的优势,又能有效规避多产品同时进入给消费者造成的杂乱感,通过简单、明确的接触点快速建立企业的专业形象。

(三)在中心集镇组建批零兼营的药品配供中心

农村市场地域广阔的特点决定了医药企业要落地生根,这样就必须先有一个落脚点,然后逐步扩散,连点成面。建国几十年来,城市国营医药批发企业下伸农村中心集镇组建批发部门,这个经验值得借鉴。因此,在中心集镇建立配供中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有利于商品资金、人员规模的节约。农村中心集镇人口多、经济繁华、商品辐射能力强。配供中心由于实行批(配供)零结合,身在农村了解农村市场的需要,多备品种,适应农村医药市场多层次的消费新需求,又可以“以一供十”,即用较少的资金满足周围乡镇、村镇(含改制后的大村)连锁网点的需要。另外,还可以解决农民土种土生药材的收购问题。近年来土生药材由于无人收购,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浪费了社会资源,减少了农民收入。配供中心身在农村,了解药源,又可根据组织的指令,辅导种植和收购药材。这确实是为农民做的一件大好事。

(四)运用有效传播手段,实现充分沟通

农村之所以伪劣药品盛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医药、医疗信息闭塞。而我国广大农村消费者对广告非常信服,对能接触到的药品信息具有较高的信赖度。因此,营销推广是是彻底打开农村市场的最重要营销手段,其重点是以多样化、能够满足目标消费者各层面需求的推广方式达到与目标消费者的充分沟通的效果。在这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电影放映、地方戏演出、文艺下乡等(投入不大,产生的效果却往往比城市市场广告产生的效果好得多)农村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开展,同时以健康知识普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的讲解等与产品能够紧密结合的手段进行不断的深化,再辅以对权威的医生的学术推广、介入政府的农村医疗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形成营销推广的闭环,增加消费者的用药知识和提高对药品的辨别能力,逐渐培养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和消费忠诚度,创造消费者与市场的双重价值。

(五)稳打稳扎,建设农村营销网络

这里的网络包括关系网络、宣传网络、销售网络和管理网络。首先是关系网络。无论地区大小、贫富、都不可能忽视取得当地有关部门对企业合法宣传工作的支持。要在开展工作前对有关部门进行拜访、办理好各种手续、取得工作上的支持。在镇及行政村、有影响的人士的作用是很大的,他们的支持对整个市场工作的开展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其次是宣传网络。主要做好入户宣传(按照居民住户分布,有计划地作宣传工作)、学生宣传(搞好与各乡村小学教师的关系、由老师出面,让学生将企业的宣传海报拿回家以及分发到各村各户)、口碑宣传(在各乡镇、行政村、自然村选择有影响的、威望较高的当地人士出面做口碑宣传)和媒体(利用乡镇广播室、有线电视、当地电视台,以“通知”的形式进行宣传)以及邮政宣传(利用乡村邮政所业务员协助企业做好宣传工作)、户外海报、墙报、房标宣传(在村出口、入口处、张贴户外海报、刷墙标、房标)等方式进行。再次是销售网络,主要是建设批发网、直销网和宣销网。最后是管理网络。农村市场面积大且分散,没有完善的管理网络,工作落实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要实行层级管理,同时要建立农村市场工作的监督检查系统,以保证工作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杨亚洲.打到农村去――农村医药市场营销探索[J].医药产业资讯,2005(1).

医药市场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医药市场特点;人才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7-0166-02

我国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还刚刚起步,但《药品管理法》明文规定,国家实行中药品种保护制度,而现行的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存在着诸多不足,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WTO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将促进我国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并将为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提供更高的保险系数。

1 医药市场特点

(1)专业性:就像我们医学院的口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一样,医药对于现今的人们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非常熟悉专业知识的营销人员,对于药品的适应症、配伍禁忌、不良反应、药代动力学、半衰期、体内分布、用法用量等专业因素认真地掌握。它不像一般消费品营销,任何人只要掌握一定的营销知识、营销技能便可开展,医药市场营销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士,这是由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生命价值所要求的。

(2)复杂性:医药市场营销的需求对象包含以下几方面:处方医生、药店店员和一般消费者,由于受到产品类别的不同、处方医生的处方习惯不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差异和患者病情的差异,医药市场营销的设计思路各不相同;另外,越来越多的新产品上市,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性,营销需要多层次、多角度考虑;再者,随着社会化营销的不断发展,医药市场营销也不断推出新的营销模式和新的思路。因此,医药市场营销的设计与实施变得越来越复杂。

(3)特殊性:医药市场营销的特殊性表现在:患者的消费需求大多是通过处方医生开出的处方实现的,处方医生是消费的载体,患者的医药消费是通过处方医生实现的,是一种被动消费,这与一般的主动消费是完全不一样的。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医药消费意识不断增强,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无论在消费意识、消费数量方面,还是在消费质量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全国现阶段医药消费总量为8000亿,比30年前增加了几十倍。过去人们在接受处方的时候不论是何种产品、哪个厂家的只要治疗某种疾病便按方购买,现在的消费意识已有明显改变,人们不仅要看什么产地、什么生产商、什么价格、什么包装、有效期等消费细节,还要注意产品的品牌价值度如何。这是医药市场消费需求进步的重要表现,因此医药市场营销要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充分了解熟悉人们对需求的理性态度,不断改变盲目依赖处方的习惯,促进医药市场需求的进步,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4)差异性:医药市场营销的差异性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消费者的年龄、文化与消费层次、城乡区域的消费差别、产品的附加值高低与品牌价值度、营销模式的设计等。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出生率下降,老年人比例不断上升,医药市场消费的结构主要以老年患者为主。文化层次、消费层次高的消费者更加注重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产品需求,城市与农村的消费需求差别很大,营销的设计与组织需要严加区别,高附加值、高品牌度的产品需求大,产品周期长,消费者忠诚度高,市场营销的延伸度长,医药市场营销由过去单纯事件营销慢慢过渡到关系营销、网络营销,并逐渐向绿色营销方向发展。

(5)综合性:医药市场营销研究的对象是药品,因为药品的特殊性,导致进行医药市场营销时需要更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除了常规的营销管理知识外,还包括患者心理学知识、药品法规知识、常规的药学知识和医学知识,即在一般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很多医学、药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 中医药知识产权类人才现状分析

2.1 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类人才的培养状况

我国知识产权法学专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目前为止,全国对知识产权类人才的培养状况还不容乐观,设置知识产权学院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等五所高校,还有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设立了知识产权系。其中,除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和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成立时间较长(分别成立于1993年10月和1994年秋天)之外,其他院校的知识产权学院(系)都还是近两年成立的新生事物,短期内还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据统计,我国目前高校中每年培养的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的人才还不足千人,已经毕业的受过正规教育的知识产权人才总共只有2000人左右,上过知识产权选修课的学生不到学生总数的5%。这还远远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对该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需求。

2.2 中医药知识产权类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①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类人才培养的紧迫性认识不足。②知识产权课程还没有完全走进中医院校。③中医药企业对知识产权类人才的培养态度不积极。④社会各界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类人才的培养没有形成合力。⑤缺乏必要的教材和合理的课程结构。⑥不注重对学生技术背景的要求。

3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3.1 增强产权国地位

总体来看,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及利用上,不占优势,而要增强我们的地位,至少使我们避免处于劣势的地位,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力争在国际上降低现有专利、商标、版权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二是力争把中国占优势而国际上还不保护(或者多数国家尚不保护)的有关客体纳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以及提高中国占优势的某些客体的保护水平。从《伯尔尼公约》的修订过程和TRIPS协议的形成历史看,走第一条路几乎不可能。

就第二条路来说,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的专利、商业秘密等保护,促进了发明创造;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计算机软件、文学作品(包含文字作品及视听作品等)的版权保护,促进了工业与文化领域的智力创作。但在保护今天的各种智力创作与创造之“流”时,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忽视了对它们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而传统知识,尤其是民间的表达成果,正是这个“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加强“地方传统医药”的保护

“地方传统医药”的保护,虽然亚、非一些发展中国家早就提出,却是在1998年印度学者发现了某些发达国家的医药、化工公司把印度的传统药品拿去,几乎未加改进就申请了专利这一事实后,在发展中国家引起了更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