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学习英语计划

小学生学习英语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学习英语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学习英语计划

小学生学习英语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堂;小学语文;生活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要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来完成知识的学习。而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进而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其主张用语文的思维方式去分析生活,进而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做到将语文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语文化。而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这一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积极影响:

一、以兴趣为引子,让学生参与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很好地利用了兴趣这一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完成语文知识的传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以生活为主体的教学设计

笔者发现在课堂提问时,教师所提的问题若是学生熟悉生活中的情景时,学生在思考时就会更为积极主动,在学习时小学生就会感到语文知识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的探寻就会更感兴趣,在学习时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例如,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尽量引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节,这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将学习与实际结合起来。这也是生活化教学的一大优势。

2.用竞争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良好的竞争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的。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生活化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逐渐培养起他们的学习能力。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就经常结合生活实际去设计比赛,如背古诗大赛等,这样来进行新知的学习与旧知的温习,通过游戏竞答对学生的求知欲与注意力提升是很有帮助的。除此之外,笔者认为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鼓励能够让学生在竞争中不因为一时不利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样教学活动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

二、以问题来入手,去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语文是一门实用性科目。教师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新课改以后,教学过程更多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利用生活化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机会,利用这一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Z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就能使知识的传授由生活情境引入,再到情境中学习,最后发展到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

三、走出课堂,以生活为大舞台

由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时间只有45分钟,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只能进行初步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并不非常好。而生活化教学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教学设计可以更多地展开课堂之外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况,在课外给学生布置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进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也能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天来了》这一课时,笔者就根据生活化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春游活动,这样通过生活化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让学生在春游的过程中发现春天的美,感受文章中所写的:“春姑娘向上轻轻一挥手,柳树上就长满了嫩芽。她帮房屋把雪都扫掉了。她把森林变成了一片绿色。她在田野旁的小路上撒满了花草的种子。不一会儿……梨树、桃树和杏树也都开满了梨花、桃花和杏花。”从而将文章中所写的细微之处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结合生活感触去了解课文所要传达的情感。这样通过这次活动,就能让小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感性的认识,这样在教授课文的时候,学生就能更好地感知文章中所传达的春的气息,在课堂上,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度非常高,都在积极讨论自己眼中春的气息,彼此之间的交流也非常热烈,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都对“春”有所感受,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这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是有好处的。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一定与语文有关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语文所带来的快乐,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所传达的知识与更好地享受语文学习的魅力都是有好处的。

生活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法使学生走出课堂,进一步将教学生活化。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设计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脚踏实地,学会利用生活化思维解决语文学习过程中难题,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这些生活化教学的积极作用能够为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插上一双翅膀。

参考文献:

小学生学习英语计划范文第2篇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是把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综合起来,把英语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方式。将从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解决英语生活化应该怎样把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学生具有的知识经验结合,以此拓展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这也是进行本次研究的初衷。

关键词:英语教学生活化;小学英语;生活化的内涵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只注重学生单词和句子的学习,忽视了英语在生活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学生在学习了部分英语之后只记得英语的单词和句子,没有办法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对英语失去了学习信心和乐趣,而英语教学生活化使得英语变得更加贴近中国实际。

一、什么是英语教学生活化

最近几年,新课改不断发展,让生活化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吸引了很多老师和专家的关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专家们对这一相关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虽然关于到底什么是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但是也基本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多数教师都认为,英语教学生活化就是把英语的学习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英语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将自我生长环境中的种种作业活动和英语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进行体验,以此形成师生之间新型的“我和你”的关系,就像朋友之间相互的语言交流。这给英语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

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表现。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生活化的教学要注重相互的交往和对话,要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知识,培养情感和价值观。

二、英语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生活,也要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然后再从英语生活化的理念出发,通过生活交往过程,形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将有利于课堂教学从简单的知识传授到塑造学生价值观的整体塑造,有利于强化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现实的需求。不管怎样,英语教学的生活化,顺应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潮流,有利于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提高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在生活中运用英语交流的兴趣。

三、实施中具体的策略

1.在内容设计上贴近生活

把课本上的单词学会、把句子读通、把语法学懂,其价值是很小的。教师时常错误地认为其任务是仅仅根据教材,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挖掘学生的经验进行教学。比如,My hobby is play soccer. I am a girl. I can try. My favourite fruit is apple. 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来学习,如此能够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不仅是单单学习一些枯燥乏味的单词。

2.贴近学生的家庭

家庭的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家庭成员、家庭关系、家居环境都可以是教学内容。比如mother/ father/grandpad等,都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照片或者家人的照片来学习,并且同学之间要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知识,也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把生活和学习融汇在一起。

3.创造合适的校园环境

学习成长是要依靠环境的,学习英语也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一天时间所处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学校,所以校园环境就变得很重要了。我们可以在办公室,或者班级设立一些专门的区角设置双语的标牌儿。如CLASS,TEACHER’S OFFICE,TOLET等,或者举办一些关于英语的比赛和活动。

4.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多姿多样的。学生时常去公园、商店、超市等很多地方,也能看到很多商品、很多乐事。老师可以从中吸取一些相关的和可以挖掘的资源融入教学中。比方说,在学习食物和衣着时,就可以用What ‘s your favourite frute?How much it is?让他们发现原来英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者让他们想象一下自己如果有一天遇到了外国人,应该怎么办。让学生了解在英语问题下怎样表达,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新的一轮英语小学课程改革中,要强调教师的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实践经验。主动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做中学,在用中学,把生活与英语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生学习英语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字:隐性文化;农村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影响;对策

一、校园隐性文化对农村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影响

1、经济压力对农村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阻碍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在精神抑郁上高于家庭经济宽裕的大学生。说明贫困大学生更加紧张,压力大,心情郁闷,不开心。经济贫困是引起这些大学生精神抑郁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这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很多农村学生的家庭贫困,他们上大学的学费大多数是借来的。有的在学校里办了助学代款,有的在勤工俭学。随着中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所以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大学生具备英语交际能力,尤其是较强的听说能力。如果学生缺乏起码的学习工具,仅靠上课有限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现代化的视听设备学习英语,是远远不够的;大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特别是到了大二和大三,学生有许多自已支配的时间;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经济条件,又要忙于打工;这必然会对他们的成绩,特别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造成影响,使他们落后于其他同学,从而导致心理上的压力。

2、人际交往的自卑对农村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

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地理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农村来的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往往较为欠缺,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过分敏感和被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使他们在吃、穿、用度等方面都比不上来自城里的学生;于是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对他们的英语学习造成了阻碍。从边远农村来的学生,由于中学时期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听说能力没有受到训练,有的学生连基本的语音、语调都不清楚;而且,由于自卑心理,使他们上课无法开口说英语;别人说的时候,他们只能当听众,或者是呆坐在教室里无可适从,教师一再强调他们开口说英语的时候,他们常常以不会说为借口。他们也不敢到英语角去训练自己的口语。于是,其他的学生在努力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时候,而他们却把大好的时间和机会错过了。这就阻碍了他们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以至于使他们无穷的潜力难以发掘出来。从而导致他们的心理压力的进一步增加。

3、就业压力对农村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妨碍

目前,英语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以便让他们适应时代的需要。所以英语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志。但是,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英语过四级或者是六级,于是,学生们为了今后能找到一份较满意的工作,就把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他们学习英语的目标。特别是农村学生,他们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找工作全靠自己;于是,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就业压力。为了速战速决,于是不遵循语言学习的原则之一:简单性的原则。他们课外拼命地孤立地记词汇,或者去阅读很难的文章,大量的生词只有靠查字典才得以进行下去。宝贵的时间就花在查字典上,对于简单点的阅读材料不屑于去学,也没有耐心用简单的材料去训练他们的听力和口语,更不愿意花费时间去英语角在真实的环境中提高交际能力了。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使他们也很难通过四、六级考试。由此可见,农村学生就业的压力,严重防碍了他们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解决农村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对策

农村大学生所面临的种种压力,对他们的英语学习,特别是英语交际能力的形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争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知道英语学习条件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很多心理因素是可以克服的。要学好英语,首先必须树立信心,因为自信心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条件。只有有了自信心,才会不顾别人的嘲笑,才能大胆地开口讲英语。其次,要给学生树立榜样,很多从农村来的学生经过努力训练,熟练而精通地掌握了英语,有的甚至还成了英语方面的专家,为他们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第三,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讨论等。在学习和参与的过程中克服自卑心理,大胆创新。只有这样,他们的潜力才能不知不觉地发掘出来,英语交际能力才会提高,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蔡景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探[J].云梦学刊.2002.5:72-73.

小学生学习英语计划范文第4篇

【摘要】针对初一英语“两极分化”现象,笔者试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将差距缩小,这其中包括提问、作业和检测的分层。而自生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的利用,也是后进生进步的保障。

关键词 初一英语;两极分化;后进生

初一起始,由于学生往往来自各所不同的小学,每所小学的学习状况不一。英语在初一阶段成了一门“两极分化”较严重的课程。为了尽可能的缩小“两极分化”,帮助后进生学习英语,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采取分层教学,保持后进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初期,甚至是在初中英语的第一堂课上,就表现出了水平层次不齐的情况。教师实施分层教学,可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分层教学应该在教学中的各个层面如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均有所体现。

1.分层提问,为学生建立自信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以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以致不产生“被遗忘的角落”。如《英语》7AUnit1Reading中,教师可以将在文章中直接找到问题答案的题目,如:“WhatdoesMillielike?”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问。而一些通过阅读课文,也可以紧扣个人实际情况谈喜好,比如“Sandylikesmusic,doyoulikemusic?Whatdoyoulike?”,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回答。无论学生回答的情况如何,教师均给予及时的评价与表扬。当遇到学生因为紧张情绪而暂时无法回答出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微笑鼓励,让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提高。

2.分层作业,助学生明确目标

教师在日常的英语作业布置过程中,应该根据好、中、差三类学生不同的英语学习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布置分层作业。如基础较差的学生应更多地注重英语学习的基本训练。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英语技能训练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注重其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英语策略学习意识的养成。

开放性的作业也是分层作业的表现形式。在7A课文学习完了前四个单元之后,可以借鉴书本中Project的内容,让学生自制一张海报。在海报上贴出班级新朋友的照片,并模仿书本用英语介绍自己的朋友。由于这种开放性作业没有唯一的评判正误的标准,因此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

3.分层检测,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师命题的过程中,切不可“过难、过怪、过偏”。初一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建立英语学习自信心的最佳时期。命题时要着重体现阶段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让学生在答题时满怀信心。

教师还可以在英语命题过程中,适当设置“选做题”。“选做题”的设计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或者一些用英文表述的逻辑思维训练题。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解答选做题中,可以进一步对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给予肯定。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利用学科间交叉的知识链,感受用英语答题的乐趣,体验成功喜悦。

4.借助母语,帮学生减轻难度

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母语,恰当的使用母语,既合法又合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尤其是初一起始年级,用他们所熟悉的母语去解释一些英文现象可以减少他们对英语的陌生感,利用好母语,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可以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

7AUnit1Grammar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be动词在一般现在时的使用。口诀“我是am,你是are,is用在他她它,遇到复数都用are”,形象生动且朗朗上口。可以减轻很多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记忆和背诵上的困难。

二、利用有效资源,挖掘后进生潜力

1.自身资源,后进生的学习动力

导致后进生学习状况不理想的原因不完全是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占其中。注重情感教育,深入了解差生的学习实际,努力发掘“闪光点”,是发掘后进生潜力的较好的方式。进入初一起始阶段,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与后进生的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培养学习兴趣,建立学习自信,寻找学习乐趣。

2.学校资源,后进生的学习保障

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班级为教育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英语学习环境。如在全校范围内组建“英语沙龙”。如果操作困难,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成立“英语角”。教师还可以在班上建立英语“小组学习”制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在“小组学习”中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将竞赛活动从课上延续到下课。给后进生充实的准备空间和时间。

3.家庭资源,后劲生的学习载体

家庭的支持和帮助也是后进生学习进步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经常与学生家长交流,及时反馈学生在校学习表现,并给家长一定的有关学习辅导的建议。让“学校—学生—家长”“三管齐下”,建立良好的学习关系。

三、结束语

总之,初中英语的“两极分化”现象,要在起始年级就打下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才能够保障在接下来的初中三年的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事态呈缩小的趋势。反之,也成立。初一英语教师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只有通过这样的不断努力与实践,才是缩减学生“两极分化”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林雪玲.七年级新生英语现状调查与思考[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12)

[2]刘艳玲.谈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武汉)2010(4)

小学生学习英语计划范文第5篇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规定“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对于这个问题,陕西省高校进行了积极的尝试,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自2000年开始,陕西部分高校已经自发地将安塞腰鼓引入校园,并进行课堂教学。自2009年开始,红拳传习所在多所高校设立,2011年,西安市部分中小学校开展了“红拳”进校园的活动。“红拳”进校园也成为陕西高校非物质体育文化在校园传承的典范,通过“红拳”进校园的经验和实践活动,将为我国非遗体育文化进高校积累理论和实践经验。

1 “红拳”在高校传承的方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2012年将“红拳”引入教学,红拳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学习过程也经过了不断的尝试与方法的改进。由最初的只是部分体育教师将其作为武术教学的一部分,在学习本门武术基本技术与技能之余,作为介绍性或拓展性内容传授给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在此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愈加的浓厚,求知欲望更加的强烈。这样的教学效果加强了体育教师对“红拳“在校园中传授及将”红拳“作为新的体育项目的改革与创新。首先,是将“红拳”理论知识作为理论课教学对学生进行讲解,通过讲授“红拳”的发展,特征,意义等让学生在思想上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熟悉红拳的技法特点,加深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红拳”的技术和技能教学做好准备。另外加强“红拳”的宣传工作,由体育教师和学生会共同承办,成立“红拳”协会,积极吸纳学员,宣传“红拳”,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红拳”,推进“红拳”在校园中的普及。其次:进行红拳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分成两大部分。一是进行课堂教学,作为体育选项课的内容传授技法技能给在校的大学生,通过一学年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红拳”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红拳”十三式和十二式的基本动作和技能,并将其在为学期末的考核和考试内容。二是通过晨练的方式传授“红拳”技法和技能。由专门教授“红拳”的教师,在早晨晨练当中进行传授,推进“红拳”的在校园中的推进和发展。

2 “红拳”对校园文化的推进作用

“红拳”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其在校园中的推广对校园文化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红拳”在校园中的推广也将极大的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3]。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体育文化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以农立国”的农业经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经济决定了中国体育文化具有很大的封闭性和内向性,其思想核心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发展。中国哲学认为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更应互助合作。强调群体牺牲精神,强调以义生利,勤劳敬业。因此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人的和谐。义利观构成了儒家经济论理在生产行为方面的价值取向。与以义生利相衬托的是人们的工作态度,早在源点时代一勤劳敬业精神就是令人赞赏的美德,并衍生化为社会共识,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儒家文化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4],提倡庄重自制,重视教育感化,追求技能,提倡社会责任感,勤奋工作,很少强调私利,这就形成了追求群体的和谐和有效率的发展,表现出比个人主义文化的更大的优势。

中国民族体育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平思想与西方体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民族体育文化承袭了中国文化中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并受它的影响形成了贵和持中、和谐统一的体育精神。这一点和奥林匹克所倡导的宗旨――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以及奥林匹克的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促进相互了解,是完全契合的。“祛病健体”是中国民族体育的根本出发点,其注重“在宁静、冥想中悟道”,动作上多模仿动物,以球形、环形、向心形为主,强调小肌肉群、小关节参与动作的完成。这不能不说与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心欲宁,志欲逸,气欲平,体欲安,貌欲泰,言欲讷”有关[5]。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般没有严格规则的限制,而是过多讲求套路、功法、注重休闲、养生,和其他社会文化缺乏必要的、内在的联系,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体育理论体系。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在价值上表现出“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在整个体育过程中,强调“养生化”的价值主线和“意念”、“境界”对生命的价值。而不刻意追求外在的负荷与强度和肌肉的收缩方式。力求通过养生,使人体与自然相互交融,汲取日月精华,天地灵气,而五脏通达,六腑协调[6]。追求“澄心如镜”、“静悟天机”的至高境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专注于人内心的道德良知的发掘,专注于人的道德修养。中国儒家文化开创了这样一条道路:由内向外去驰求,通过修齐治平,通过内圣外王,通过成己成物,从内在发掘这个世界,所以是一个从内往外的过程。这就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或者基本精神,是一种伦理精神。这些带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观念和精神在新世纪中国高校的传播和学习,将会更加的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人本主义思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奉献,大公无私,热爱生活,热按自然,积极进取的唯物主义人生观,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8]。另外通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也会是新一代接班人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文化的底蕴基础,激起大学生的爱国精神。

3 “红拳”对学生体质的影响

2002年7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组织研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式颁布实施。至此大学生体质评价标准形成,要求每年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身体机能:肺活量体重指数;耐力项目的:800米(女)/1000米(女),台阶试验;柔韧项目:坐位体前屈;力量项目: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握力体重指数(人选一项);速度、灵巧项目:50米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等(任选)。2007年4月教育部,体卫司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学生体质,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然而纵观近十年来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我们发现,在国家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体质虽然有很大改观但近视眼,小胖墩人数依然增加,学生的耐力项目、速度项目等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2014年教育部通过各级学校的体质测试报告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了修改,并将学生体质测试成绩纳入学生毕业成绩的一部分,足以证明国家对学生体质的重视,也反映出了我国学生体质现状的问题。因此,提高学生体质亦成为体育教师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