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质灾害宣传方案

地质灾害宣传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质灾害宣传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质灾害宣传方案

地质灾害宣传方案范文第1篇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将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秀山县科协成立了以主席为组长,单位班子成员、乡镇(街道)科协主席、各协(学)会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科普宣传领导小组,落实一名专职副主席具体负责此项宣传工作,组织科协系统开展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科普宣传,要求各基层科协要成立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科普宣传服务队,负责对辖区内的人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制定方案,广泛宣传

地质灾害宣传方案范文第2篇

一、20__年1—5月份工作情况

1、汛前地质灾害调查工作:3月7日与省厅、省环境监测中心一同对我县白地镇、版书乡、俞村乡3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汛前地质灾害调查工作;5月16日与芜湖第二水文地质队一同对我县版书乡、孙村乡、云乐乡3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汛前地质灾害调查工作。5月9日连续几天雨水天气,电话通知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注意地质灾害监测工作。2、地质灾害危险点搬迁避让工作:与版书乡政府一起做好白杨岭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成立了项目协调领导组,对安置点现场勘查,按户照相、摄像、登记造册等,于3月底将有关资料报市局及省厅,版书乡政府对搬迁避让对象进行了公示。5月16日省厅安排省地质调查院对搬迁新址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5月17日召开了白杨岭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领导组会议,领导组成员单位全部参加了会议,听取了国土局、版书乡政府关于搬迁避让前期准备工作的介绍,研究了村庄规划、资金筹措、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落实了各项具体工作的责任单位,为完成今年的搬迁避让任务奠定了基础。

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编制工作:5月初,在汛前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20__年旌德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县政府批准后下发实施。《方案》将我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按县、乡、村层层分解到责任单位、责任人,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公布了监测人、值班人员的联系电话及报警号码,同时继续实行重要地质灾害点县领导、县局领导包点负责制度。

4、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实施工作:在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队与我局的共同努力下,我县20__—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于去年年底顺利通过省厅评审,并于今年5月经县政府批准实施。

5、县局应急工作情况:为做好20__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我局召开了各乡镇国土所长会议,贯彻落实市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了汛期双休日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要求值班人员要严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遇有大雨暴雨或地质灾害险情,全体干部必须全力以赴,服从统一调度。

6、各乡镇应急预案编制、落实情况:目前,蔡家桥镇、俞村乡根据《20__年旌德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求,已编制了辖区内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了报警信号和转移路线。

7、县委、县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度重视,于20__年5月17日召开了全县防汛抗旱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倪明芳局长在会议上回顾了我县20__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0__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及工作重点、做好20__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几点具体要求。会上县政府与各乡镇负责人签定了《20__年防汛抗旱及地灾防治目标责任书》,同时我局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明白卡》、山区地质灾害防治要诀、致山区学生及家长们的一封信发放到与会者手中。

8、对17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逐一核实,对部分监测人进行了更换。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1、组织开展汛前地质灾害调查、汛期地质灾害巡查、汛后地质灾害防治总结工作。近期对县17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进行一次摸底调查,主要查有无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原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是否发生变化,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是否健全,各项防灾措施是否完善,监测信息网络是否建立和健全,信息渠道是否畅通,有关防治责任是否落实到位,结合矿山次生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进行巡查,在汛前、汛期、汛后邀请上级主管部门和专业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到现场勘查指导防治工作。

2、对全县17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监测和记录,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网络,在汛期保证网络的通讯畅通,逢暴雨大风天气电话通知各乡镇及重要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并注意做好记录工作。同时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发动各乡镇和群众发现、报告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3、针对去年台风次数较多的现象,今年我们将继续与气象等部门搞好协作,完善预警预报平台,做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同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预警预报系统,汛期通过广播电视、电话、短信等多种形式提醒广大干部群众密切关注并防治地质灾害。

4、对于白杨岭村民组搬迁项目,积极协助、配合当地版书乡政府,切实履行本部门职责,确保完成今年的搬迁避让任务。

地质灾害宣传方案范文第3篇

按照镇防汛指挥【xx】xx号《xx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开展水库安全度汛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督查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我校行政,村小学高度重视,立即安排相关人员对我镇小学对6个学校的地质灾害山洪隐患点开展排查工作,现将自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中心小学现有学校6所,全镇在校学生1234人,教师96人。就全镇所有学校而言,存在山洪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是中心完小,甸坑村小学。中心完小是镇沅县41个重点地质灾害监测点之一,山洪灾害隐患较大,雨天学校上方山洪水来源广,水路长达到一千多米,山洪水大部分流经、冲击学校围墙外防洪沟;且中心小学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土质结构松散,属于地质局部沉降带。

甸坑村小学地处农田中央,地质松软。学校于xx4月26日开始的地质灾害进行应急治理。因近期雨量大,雨天时间长,目前工程没有竣工。甸坑小学主要灾害为治理区域滑坡,山洪水威胁特别大。

文岗村小学、果吉村小学、和平村小学、勐真村小学山洪地质灾害威胁不大,但是对于防范工作不可掉以轻心。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地质灾山洪害防治责任。

坚持预防为主、切实加强领导。我校行政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将每所学校的山洪、地质灾害患点明确到村小学负责人,成立监测小组,明确职责,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落实好监测、预防预报预警、群测群防、应急调查等防治措施。

二是制定防治方案、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目标。

逐步建立和完善地质、山洪灾害监测方案。

三是加大宣传、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

通过张贴宣传画、班队会、地质灾害逃生避险演练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加大地质灾害、山洪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避险、抢险、治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实现自觉防灾、全民减灾、确保一方平安。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校师生防御地质、山洪灾害意识还不够强。

部分师生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心理。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员的指导,对地质灾害发生规律等知识不深,预报预警能力不强,监测工作全靠土办法。

二是群测群防基础薄弱。

学校属于特殊群体集聚区域,防灾抗灾能力弱。

三是山洪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缺乏。

近年来,行政对中心校、甸坑小学的山洪地质灾害治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修建防洪沟、挡墙。但是,由于需要治理的区域广,占线长,目前任然没有完成有效治理,急需各级政府部门给予支持解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防灾抗灾意识。

二是健全监测制度。

充分发动师生共同参发现隐患,学校治理隐患。

三是积极向党委政府、上级主管汇报,争取资金,立项治理危险区域,从根本上解决山洪地质灾害威胁问题。

地质灾害宣传方案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以群防群测为主要手段,以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原则。

2、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治理,搬迁避让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对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相关责任人负责治理。

5、坚持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遇突发性地质灾害,参照本方案执行。

二、地质灾害现状

我县地质构造复杂,坡度较大,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发生地质灾害的种类主要有:滑坡、泥石流。经初步调查,我县共有地质灾害险点6处8个,分布在4个乡(镇)的6个行政村,涉及农户233户1026人,其重险点1个,较重险点7个。

三、地质灾害险情形势预测

(一)地质灾害发生时段。每年5月中旬至10月中旬的汛期,是我县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期,属于重点防范期。在非汛期,如遇强降雨,也有可能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种类预测。从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种类来看,主要是以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为主。

(三)地质灾害隐患区的分布。我县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从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泾河源镇,重点是泾光村三、七队山体滑坡险区和冶家村泥石流险区;泾(源)—隆(德)公路沿线滑坡、崩塌段,旅游景区也属重点防治范围(具体分布情况见附表)。

四、防治措施

(一)泾光三七队、马西坡及白马泉等山体滑坡险区的防治。

1、建立群测群防监测体系,层层落实责任;

2、汛期指派专人加强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发出警报;

3、加强汛期巡查,发现险情及时采取紧急避让措施;

4、滑坡体后缘修建排水沟,集中排水,防止雨水冲刷浸动面;

5、禁止在原滑坡体上及其影响范围内新建建筑特或随意开挖坡脚。

(二)冶家、上金泥石流地质灾害险区的防治。

1、汛期建立监测预报系统,乡(镇)、村两级要指派专人进行监测,并及时与气象部门联系,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

2、定期巡查,及时疏通水路,制定避让措施;

3、为防止可能发生的泥石流威胁,不得在山沟出口处修筑建筑物,农民不得在山沟出口处建房;

4、在山上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做好山区绿化,增加抵御灾害能力。

五、组织领导及责任分工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统一实行属地管理,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为辖区地质灾害防治第一责任人,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监测技术工作的统一管理,县公安、民政、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水务、农牧、扶贫、电力、气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全力协助搞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对危及交通、矿山企业安全的由所属部门负责监测预报,并进行治理。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二)责任分工。地质灾害防治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对国家和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以领导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

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迅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地质灾害防灾、救灾的各项指令;批准地质灾害临灾预报信息,宣布进入临灾应急状态;领导和部署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当灾害发生时调动应急分队进行紧急性抢险救灾工作,必要时与县武装部联系,请求紧急救援。根据灾情发展趋势,指挥灾民安置和应急抢险工作。协调、调集各种救灾物资供应。

2、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防治灾害应急工作的命令和决策,协助处理地质灾害应急的日常事务;协调、监督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及时掌握灾情信息,并及时上报;组织灾害损失调查和评估;负责减灾防灾知识的宣传;负责各成员单位的协调联络工作。

3、应急分队:由县武装部牵头负责,在汛期临灾应急状态时,组织30—50人专职基干民兵,实行军事化管理,培训抢险救灾的基本知识,24小时保证随时出动抢险救灾。主要职责:实施快速反应,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迅速抢险,快速抢救遇难人员、抢修重要设施和保证交通工程迅速恢复畅通。

4、监测预报组:由县气象局牵头,地震局、国土资源局配合。主要职责:县气象局负责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工作;县地震局负责地震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的工作;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建立危害性地质灾害点监测网络,落实监测人,落实监测措施。当出现异常变化时,及时报告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向上级部门速报受灾情况和处理方案。

5、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组:由县卫生局牵头。主要职责:当灾区发生人员伤亡和疫情时,组织医疗和防疫队伍迅速进入灾区,抢救医治伤员,控制疫情。

6、生活安置组:由县民政局牵头。主要职责: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解决受灾群众的衣、食、住问题;协助做好抢救、医治、转移伤病员等工作;负责掌握灾情和灾后保障工作。

7、经费保障组:由县财政局牵头。主要职责:筹集地质灾害救灾、防灾工作经费,统一管理上级及外援救灾经费;负责向上级申请争取救灾资金。

8、灾害调查组:由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县民政局配合。主要职责:负责灾害统计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

9、生活资料保障组:由县经济发展和改革局牵头。主要职责:负责防灾、救灾物资的采购、储运、调拨工作。

10、治安消防组:由县公安局负责。主要职责:灾区治安保卫、消防和发生火灾交通管制等工作;打击各种扰乱社会治安的不法行为,保卫国家资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11、宣传组:由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负责。主要职责:汛期宣传防灾救灾知识,灾害发生后进行防灾、救灾宣传报道,稳定民心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宣传报道,促进社会稳定。

12、学校、学生安全保障组:由县教育体育局牵头。主要职责:加强学校的管理,制定中小学临灾转移方案,落实学校监测人,争取资金,对险区学校进行迁建。

13、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本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切实加强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14、县交通运输局、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水务局要加强对公路、旅游景区、水库和水利设施地质灾害的调查与监测,建立预报、防治灾害的工作机制,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六、工作要求

(一)健全各项制度。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和完善汛期24小时值班制及领导带班制、险情巡查制、险点监测制、灾情速报制,重点时期实行信息日报制,各乡(镇)必须于每天下午18:00前将巡查情况以电话或书面形式上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县国土资源、地震、水务、教育体育等部门要采取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加大对防灾救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要把宣传工作深入到村组及中小学校,特别是宣传到险区群众和险区学校中去,不断扩大宣传面,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自测、自防、自报、自救的自我防御能力。

(三)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为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乡(镇)要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的作用,把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作为群测群防的主要依靠力量,强化对险情、险段的观察、监测,确保及时发现情况,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化解灾害威胁,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各乡(镇)要在做好地质灾害险点监测的同时,要加强对一些危险性大、稳定性差、危害程度大的险点以及威胁公路、供水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

(四)加大搬迁避让力度。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紧紧抓住自治区人民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险区群众的搬迁避让力度,有条件的由乡(镇)统一组织进行集中搬迁;无条件的,各乡(镇)要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划定搬迁区域,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将我县地质灾害险区群众全部搬出,安置到安全地带,最大限度地消除我县地质灾害安全隐患,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密切配合。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综合性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坚决制止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要加强联系及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各种灾情信息。各乡(镇)要成立应急抢险队伍,于6月10日前将抢险队成员名单及值班安排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质灾害宣传方案范文第5篇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针,全面构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工作目标。各有关县区全面达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标准;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价精度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全面监控;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进一步提升,成功预报率达到70%,成功避险率达到80%;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直接威胁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有效治理;应急处置能力和基层防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力争连续十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二、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

我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突变型和地面沉降缓变型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市区的云台山、锦屏山、北固山、连岛以及赣榆、东海、灌云等县露采矿山宕口,共计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102处,其中处于破坏阶段的隐患点11处,主要分布于全市15个乡镇(街道办),威胁人口1638人,潜在经济损失约1.65亿元。

(一)崩塌、滑坡。主要分布于市区云台山地区及、、等县露采矿山宕口。市区主要分布在前、后云台山、锦屏山、孔望山、连岛的废弃(关闭)矿山和工程建设切坡点;县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刘山—抗日山、马山—夹谷山—祝其山、大小徐山、车夫山等岗岭地区,涉及乡镇主要有班庄、塔山、厉庄、黑林、金山及抗日山、吴山园艺场;县主要分布于西部安峰山、房山、平明山、磨山、羽山等岗岭地区,涉及乡镇主要有安峰、房山、平明、双店、桃林、洪庄、温泉;县主要分布于伊山、伊芦山、东西陬山和陡沟、南岗等地孤山残丘,涉及乡镇主要有伊山、伊芦、陡沟、南岗、同兴。其中海州区锦屏磷矿西塌陷区、连云区黄窝滑坡隐患点、高公岛西山滑坡隐患点、连岛安置小区崩滑隐患点、县伊山镇西门社区崩塌隐患点、新浦区南城凤凰山东南坡滑坡隐患点,以及连云区连高公路沿线滑坡崩塌隐患点处于加速变形破坏阶段,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各有关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

(二)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锦屏磷矿和新浦磷矿,其中,锦屏磷矿塌陷区分东西两个矿区,地面塌陷的平面形态总体呈扁长带状,长1650-2100米,宽30-600米,目前处于持续下降趋势,周边山体已出现多次小型崩塌,严重威胁下方约100户、5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海州区政府应高度重视。

(三)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灌云的伊山—四队—市区徐圩一线以南的平原区,主要由地下水强烈开采引发。目前,该区域已形成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发生地面沉降,程度轻微,累计沉降量小于200毫米,但局部发生塌陷(直径约5米、深约3米),县、县政府要高度重视。

三、我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根据汛前地质灾害排查结果,结合往年地质灾害灾情以及气象部门对降水趋势预测情况,年我市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特征如下:

(一)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类型为主,规模小至中等,突发性强。

(二)地质灾害多发生于山地丘陵地区,尤其是在切割较深、坡度较陡、相对高差较大的低山丘陵区。

(三)地质灾害多发生于人类工程活动较多的地区,如工程建设形成的高陡边坡、公路沿线两侧、开采矿山等。

(四)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分布上季节性特征明显,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强降雨、极端气候同步。特别是汛期和连续降雨期间,往往会引发大量的地质灾害。

四、年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全市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102个。

(一)防治重点地区

一是滑坡、崩塌灾害防治重点区。市区云台山、北崮山、大岛山、连岛、凤凰山、锦屏山、孔望山、刘志洲山,县大伊山、小伊山、官印山、龟腰山周坡及、县部分低山丘陵地区的周坡是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地区。上述地区要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巡查工作,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群测群防责任制,将监测、预防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相关责任人。

二是地面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海州区锦屏磷矿塌陷区和新浦区新浦磷矿塌陷区为地面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锦屏磷矿现已停产,应以防山体崩塌、防尾矿坝坍塌为重点,新浦磷矿以防地面塌陷为重点。上述地区要根据前期调查、勘查结果,划出地面塌陷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开展定期监测,发现险情,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危险区居民和财产转移,避免人员伤亡。应有计划地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三是地面沉点防治区。灌云县伊山—四队—市区徐圩一线以南的平原区应重点加强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建设,开展地面沉降的定期监测工作,进一步强化地下水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

我市共有省级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35处,市级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53处(含省级隐患点、危险点),是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各县区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点的排查,建立档案,对外公布,加强宣传,落实防灾责任,切实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重点防范期

通过对我市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和特点、市域降雨特点趋势和历年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发展情况分析,确定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月,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和极端气候有直接关系。各县区要提前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确保安全度汛。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各县区政府、市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以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为原则,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水利、民政、公安、建设、交通、财政、气象、教育、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部门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有关矿山企业、学校、景区等责任主体单位,要认真落实责任制,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认真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各县区要结合汛前地质灾害患点、危险点排查情况,研究制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防范重点灾种、区域和时段。各县区要对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险情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要责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时整改落实。

(三)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县区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群测群防网络和应急救援体系。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地质灾害灾情速报和月报制度,保证防灾信息畅通,为防灾救灾的指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要与防汛、气象等部门密切配合,掌握雨情、水情,及时预警预报信息,及时派出专家指导驻守;要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动态监控威胁人员、重点工程以及重要基础设施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化情况;要抓好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报送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信息。

(四)健全和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地质灾害易发的县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有组织、有制度、有规划、有预案、有警示、有宣传、有监测、有预报、有经费、有手段)和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五个到位)建设,健全和完善组织严密、责任明确、制度落实、管理规范、经费到位、监测有效、预警及时、群众参与的群测群防体系。

(五)加强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各县区政府和相关责任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工作,逐步建立地质灾害预警和监测体系,建立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构建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要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和重点防治区巡回检查工作,对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危险点,要加强监控,落实防灾责任人和防灾监测人,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理。对不具备治理条件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划定警戒区域,设立警示牌,告知群众和行人避让。对危险区内的人员要及时组织搬迁、撤离。

(六)扎实推进开山采石专项整治工作。各县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力度,依法坚决打击违法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质环境、诱发地质灾害的行为。对汛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矿山必须停止开采,撤离全部人员,维护矿山设施,保证生命和财产安全。矿山企业要严格按照审批方案、采矿规程采矿,注意矿渣、尾矿堆放和人员住所的安全,避免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要加强公路、建设工地、学校等周边的高边坡以及水利设施等地质灾害易发区(段)的监测和巡查,落实防治措施,加强工程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