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工作宣传方案

教育工作宣传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工作宣传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工作宣传方案

教育工作宣传方案范文第1篇

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综治平安建设宣传舆论氛围,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区师生对“平安先行校园”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全面落实综治各项措施,推动“平安先行校园”建设向更深层次开展,努力构建“平安校园、美丽校园”。

活动时间

2013年3月1日至3月31日。

宣传重点

(一)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积极宣传区委、区政府对社会管理、平安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对深化平安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出的新要求和重大决策部署。

(二)紧紧围绕“平安先行校园”建设工作主题,宣传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行齐抓共管的情况;宣传广大师生开展平安先行学校创建的经验和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

(三)宣传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增强广大师生的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

(四)宣传治安防范知识,教育广大师生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五)宣传我区创新安全知识教育思路,推出“安全教育进课堂”新举措。

活动安排

三月份,配合区里安排以下几项活动

(一)区司法局、区教育局、团区委要密切配合结合学校法制和“平安建设工作”,在师生家长总广泛开展平安建设征文,学生与家长互动平安知识问卷、文艺表演活动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邀请综治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到学校为中小学生上1—2次以上法制教育课。

(二)3月上旬,组织相关区直部门在茶园街道环南公园开展平安建设和综合工作集中宣传活动;3月中旬,通过电信、移动平台向辖区内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滚动发送平安电信;印制、发放《致辖区居民群众一封信》、平安宣传小礼品、平安调查问卷等;3月下旬,组织有关部门及乡镇(街)在鼓山脚下举办“平安、美丽”万人签名活动,现场发放平安宣传材料等,并开展法律咨询和义诊活动。

工作要求

教育工作宣传方案范文第2篇

一、目标与任务

涉及农民工(农村转移劳动力,包括流出和流入)的有关管理部门(单位)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纳入日常工作内容,开展针对性强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氛围,提高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到20*年底知晓率达70%以上,20*年达到75%,20*年达到80%,2009年达到85%,2010年底达90%以上。

二、时间与范围

时间:2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为期五年。

范围:全市农民工流入和流出的城乡。

三、活动安排

活动分准备、组织动员、流入地和流出地深入宣传、督导检查4个阶段。20*年1-5月为启动准备阶段,20*年5月为组织动员阶段,20*年6月至11月为流入地和流出地深入宣传阶段,20*年12月为第一年度督导检查阶段。以后年度工作参照第一年度工作情况可适当调整。

(一)准备工作

20*年1月-5月,*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设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委、工商局、市总工会、共青团市委、市妇联、市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制定《*市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工作方案》。各县(市)、区农民工防艾宣传工作。各主办单位领导向农民工代表赠送艾滋病防治传播材料和宣传物品,并赴进城务工农民工集中就业工作的有关场所慰问正在工作的农民工,将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送到农民工手中。各大媒体(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对现场活动进行报道并刊载倡议书。

(二)组织动员

各级政府负责本地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的领导、动员、组织和实施。市成立以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为组长,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农民工宣传教育工作组。各县(市)、区要成立由当地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农民工宣传教育工作组,动员农民工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流入地和流出地深入宣传

1、党委宣传部门协调当地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结合农民工和艾滋病防治特点,制定具体宣传报道方案。将农民工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作为重点工作,在节假日、民族节日、农忙期间利用新闻媒体,集中开展宣传活动,各地社区宣传栏设置农民工预防艾滋病专栏,定期更新。

2、建设部门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建筑业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建筑业农民工防治艾滋病宣传材料的发放工作。建筑业农民工集中输入地区,要督促企业结合技能、安全等培训,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有条件地区,企业要在项目上设置兼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员开展同伴教育。建筑工地要设立宣传橱窗,艾滋病防治知识要定期更新。大型建筑工地设立安全套发放设施。

3、劳动保障部门将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内容,负责将防治艾滋病知识材料发送给参训人员;20*年7月底前将防治艾滋病知识编入《农民务工培训读本》,发放到每个参加培训人员手中,并做好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2课时。

4、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利用农村计划生育网络,结合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向农民群众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在春节、农忙两个时期为返乡农民工每人发放1封信、1份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并向每位返乡民工发放安全套。

5、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的作用,协调动员农民工集中的私营企业(制鞋、制衣、娱乐场所等)会员单位每年至少开展2次形式多样和农民工喜闻乐见的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为每个农民工发放1份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各集贸市场要设立艾滋病宣传橱窗。

6、工会组织要将进城务工人员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纳入“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在工作场所和工人文化宫等宣传场所,通过培训、发放宣传材料、知识竞赛等各种方式,开展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各级工会组织要把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关怀工作作为工会实施送温暖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关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生产生活,加强对他们合法权益的维护,使其免受歧视,减少艾滋病对社会和家庭造成的危害。

7、共青团组织将防治艾滋病教育纳入“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在进城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依托“千校百万”培训机构和青年中心,对进城务工青年进行防治艾滋病教育培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防治艾滋病宣传材料、开展防治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等多种方式,帮助进城务工青年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每年至少组织2次志愿者活动,深入农民工集中的场所进行艾滋病宣传活动。

8、妇联组织将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活动总体计划,在进城务工女性人员较集中的大中城市每年至少组织2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并利用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之际,组织力量,集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妇女“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她们掌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9、工商联组织美容化妆品业商会、房地产商会等会员单位,在农民工集中居住、工作的场所,采用文艺演出、发放小媒体(如折页、张贴画、小画册、录像带、光盘等)和“面对面”培训等方式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健教与宣传,对以上两个商会企业的农民工每年进行2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培训。

10、卫生部门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同伴教育宣传员培训和有关部门的师资培训,编写和提供有关部门开展宣传活动所需的科普传播材料,为有关部门编写教材和培训资料提供卫生专业服务。选择农民工务工工地以及集中居住、活动的场所、社区,配合计生、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挑选有相应活动能力和干预技能的骨干人员,深入到农民工人群中提供保健、生殖健康咨询、医疗转介等服务。在农民工较多的营业性娱乐场所内及附近开设健康咨询门诊,为农民工提供宣传教育、咨询、医疗和安全套供应等干预服务。

四、督导检查与表彰

各级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领导协调机构)将“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开展情况纳入艾滋病防治工作年度督查内容,20*年12月组织第一年度专项督查并通报。以后年度的专项工作督查和通报在每年的12月进行。

市防艾办对实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优秀的部门、单位与个人给予表彰。

五、保障措施和管理

(一)市级工程启动、阶段总结暨督导检查费用由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协调解决。科普材料编写由卫生部门负责协调解决。各部门(团体)日常工作费用自行解决。

教育工作宣传方案范文第3篇

为深入实施文明素质工程,切实提高广大村(居)民的文明素养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全面推进和谐村居建设,特制订新河镇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广泛宣传和普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文明礼仪进村居、进家庭活动,引导广大村(居)民懂礼貌、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为推进我镇和谐村居创建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努力使村(居)民在提高礼仪意识、增长礼仪知识、遵守礼仪规范等方面有明显变化,促进村(居)民在各种场合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员工,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进一步提升村(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三、活动内容

(一)礼仪知识万人学活动。以“全民读书月”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校、新农民学校等平台的作用,采用知识讲座、礼仪宣讲等方式,深入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宣传教育。通过文艺展演、张贴宣传标语、分发文明倡议书等多种宣传形式,使礼仪知识和道德规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礼仪言行万人评活动。结合乡风评议、丧葬礼俗整治等工作,建立评议组织,广泛开展大讨论活动,发动村(居)民评议身边的生活陋习和不文明言行。通过不断修订完善文明公约,促进村(居)民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

(三)礼仪实践万人行活动。围绕“讲文明,告别陋习万人行动”主题,广泛开展礼仪实践活动,重点抓好“邻居节”、“星级文明家庭”评创、“春泥计划”、清洁家园、感恩行动、文明劝导等工作,引导村(居)民文明生活言行、和谐人际关系、遵行社会公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明素养。

(四)礼仪典型万人颂活动。各村(居)要设立道德评议牌,对涌现出来的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热心公益、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家庭和好人好事及时予以褒扬,对不良言行进行曝光,引导村(居)民从点滴小事做起,寓文明礼仪于具体的小事与细节之中。开展民间道德典型宣传,适时举办各类表彰活动,树立一批文明礼仪实践先进典型。

四、实施步骤

(一)学习宣传阶段(6月)

1.组织发动。制订全镇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各村(居)、相关单位要对照活动方案,结合本村(居)、本单位实际,精心制订、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要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发动广大村(居)民主动参与到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

2.开展“五个一”的学习教育活动。一是组织一系列宣讲,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举办礼仪知识讲座,组建镇文明礼仪宣讲团深入村(居)开展礼仪知识巡回宣讲;二是印发一份倡议书,将《文明倡议书》发放至千家万户,使教育实践活动家喻户晓;三是编发一份学习资料,多形式、多渠道传播文明礼仪知识;四是开展一次“万户家庭学礼仪”文艺巡演,以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文明礼仪知识;五是建设一批宣传阵地,在镇主要道路、公园等公共场所制作文明礼仪户外广告、刀旗、提示标语等,营造浓厚氛围。

(二)评议实践阶段(7月—10月)

1.开展群众评议活动。各村(居)结合实际,建立道德风尚评议会、红白好事理事会,以“找一处陋习、谈一点感受、提一个建议、多一些礼让、创一份和谐”为内容,组织开展“村(居)民话礼仪”、“村(居)民议陋习”等大讨论活动,对照文明礼仪规范评议群众身边的生活陋习和不文明言行。开展“寻找身边的好人好事”活动,各村(居)将群众评议出来的好人好事每月(或每季度)在村(居)道德评议牌上予以红榜公布,并曝光不文明现象。

2.开展“星级文明家庭”评创活动。按照《省公民道德规范》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制定评创标准和工作程序,通过村(居)民家庭自评、村(居)联评、张榜公布等环节,评出村(居)“星级文明家庭”,再从中推荐先进家庭典型参加镇“星级文明家庭”评选,最终表彰镇“星级文明家庭”100户。

3.实施“春泥计划”。以村为单位,依托基层文化俱乐部等农村各类活动场所,调动中小学教师、大学生“村官”、回乡大学生、本地能工巧匠、示范户、“五老”人员等人才的积极性,在中小学寒暑假、传统节日和双休日等校外时间,组织农村未成年人因地制宜的开展道德实践、社会体验、能力提升、文娱体育等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社会、感知社会、愉悦身心、提高素质,在实践体验中茁壮成长。

4.开展文明劝导志愿行动。镇、村(居)在9.20“公民道德宣传日”之际,组织志愿者在公共场所开展文明劝导活动,纠正村(居)民在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生活言行方面的不文明行为,重点抓好村(居)民文明走路、文明排队、文明行车、文明停车等行为的养成,劝阻行人乱丢、乱吐、乱扔、乱贴、乱画等陋习。

5.开展“2010•新河镇邻居节”系列活动。各村(居)要围绕“低碳生活、清洁家园、崇尚道德、和谐邻里”这一主题,组织广大群众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活动,使广大村居民在参与中融洽感情,增进友谊,共同营造邻里和睦、人际和谐的良好氛围。

6.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活动。结合新农村建设、文明村创建等工作,各村(居)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开展义务劳动,清扫村居卫生死角,清除牛皮癣,发动群众整理清洁房前屋后,共同美化自己的家园。

7.开展感恩行动。在重阳节前后,各村(居)举办为高寿老人、孤寡老人祝寿活动;在村(居)民中开展“为老人送件衣服”等活动;在未成年人中开展“感恩父母,从点滴做起”活动,写一封家信、打一个电话、为父母送生日礼物、假期帮父母做家务等,引导广大村(居)民从小事践行孝道。

8.开展争创文明窗动。机关及各直属单位结合创建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文明岗口等活动,建立领导小组,落实长效机制,在百姓办事的服务窗口,倡导首问负责制、文明用语、预约上门、一米线等文明服务,带头践行文明礼仪活动,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为群众树立榜样、作出表率。

9.举办文明礼仪宣教文艺晚会。充分挖掘和发挥镇内的文化团队优势,结合当前各村(居)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正反典型,组织骨干成员创作,动员乡土人才表演,迎合当地百姓口味,以寓教于乐的形式,积极倡导文明,反对陋习,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文明、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

(三)巩固提高阶段(10-12月)

针对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评估和系统的总结,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落实工作措施。在巩固前一阶段成果的同时,探索健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的工作运行机制,积极创新活动载体,不断扩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召开各类文明礼仪学习实践先进典型以及“星级文明家庭”的表彰会议,并对深化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村(居)要充分认识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它作为培育村(居)民良好素质、营造文明和谐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整合资源,努力形成工作合力,认真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教育工作宣传方案范文第4篇

(一)统一标识。各党支部要使用统一的宣传标语进行宣传,以突出集中宣传效果。

(二)安全环保。各类宣传布置要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严 格依照法律法规组织实施,不得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充分考虑低碳环保等要求。

(三)科学设置。各类宣传布置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避免 过分集中或散乱无序,力求美观大方、庄重大气。

(一)启动阶段(5 月 30 日前):制定工作方案,进行动员 部署,在重点区域和显要位置进行宣传布置,利用院坝会、网络、短信等多种方式宣传。

(二)提升阶段(6 月—9 月 30 日):全面铺开社会宣传, 在各类宣传载体上广泛张贴宣传海报和宣传横幅,确保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布置密度,重点位置的宣传布置要醒目突出、富有品位。

(三)深化阶段(9 月—12 月):各种形式的宣传布置做到“全 覆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效果。

(一)乡党委在__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宣传标语中选择标语,在一、三村制作旗牌,五村观音寨制作户外宣传标语。

(二)利用当前建立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平台专题宣传。同时通过__门户网“三严三实”工作实时动态,达到扩大宣传的目的。

(三)各党支部通过院坝会、进行入户宣传等宣传方式宣传三严三实,务求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中

央、省委、市委的重大安排部署,各党支部务必高度重视,加 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协调,切实将“三严三实”社会宣传工作抓 好抓实。

教育工作宣传方案范文第5篇

一、建立了个禁毒工作专门组织机构:成立了学校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禁毒工作宣传小组、创建无毒学校领导小组、涉毒人员帮教小组等组织机构。学校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所有班主任为成员的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各项禁毒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及时传达各次禁毒会议精神。并按文件精神对学校的禁毒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三、禁毒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措施有力。学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瓦店中心校禁毒工作实施方案》瓦店中心校禁毒活动工作计划》等方案、措施,并严格按方案开展工作。

四、签定责任状,落实责任制。学校与教职工签定责任书份,与家长签定责任书份,与学生签定责任书份,做到禁毒工作,人人有责。全校师生员工人人知禁毒。

五、加强禁毒宣传、教育。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加强与校外机构的联合使全体家长和师生员工人人知禁毒,人人参与禁毒。本年度中,学校利用春、秋季开学典礼、家长会等集会和黑板报、宣传栏、少先队红领巾广播站等途径对禁毒工作大力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教育。

⒈学校出黑板报(宣传橱窗)期。合计共出刊期。使全体家长和师生员工人人知禁毒,人人参与禁毒。

⒉开展以“珍惜生命。预防爱滋病”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两次:提高全校师生员工防毒、拒毒意识。开展了禁毒知识竞赛、禁毒宣传演讲、禁毒征文评选、禁毒宣传小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全校师生参与,受教育面广,教育效果较好,受到来到现场的领导和家长的好评。组织学生参加禁毒游行三次。

⒊每周组织学生进行禁毒演讲。并展出篇优秀征文。

⒋加强对各班禁毒教育工作的检查。由教导处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师授课教案,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要求各班每月开展一次禁毒教育主题班队会,并按时向学校上交活动资料。期末组织学生进行禁毒教育期末考试,测试的平均成绩均在分以上。从检查结果来看,各班禁毒教育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