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训课程;分层次;模块化

作者简介:李自成(1970-),男,四川资阳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自动化系,副教授。(四川?乐山?614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86-0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电气信息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同时有关电能的转换及使用的控制在该专业所占的地位也日益重要。[1,2]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联系越来越紧密,因而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很多高校的一门重要学科。而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2005年成立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突出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了电气专业工程训练教学计划,形成了科学的电气工程实训课程体系。体系以培养学生在电机及其电力拖动技术、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能为基本目标,旨在提升学生在电气领域的知识应用水平和综合创新能力,构建起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技能训练、单项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之间的桥梁。

一、课程目标定位

课程体系反映了应用型本科对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同一般普通本科的培养体系是平行的,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3]在培养规格上,应用本科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应用型本科的性质,为了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尽快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能,因此整个体系强调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实训过程,通过实训,学生应该具备以下技能:

掌握电机和电力拖动技术,熟悉变压器、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的结构,通过实训熟悉电机运行原理和调速原理。

掌握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熟悉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能正确使用变频器,并能初步进行电机调速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通过实训熟悉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利用MATLAB进行潮流计算,并能进行初步的短路分析。

熟练掌握工厂电气控制、电气设计软件等开发平台和应用技术,能够进行系统控制程序设计或者利用软件进行电路的设计。

掌握电气系统或者控制程序的调试方法,能通过实际操作较好地判断出电气系统或者控制程序的缺陷,并进行改进。

为了节约成本,加快开发过程,能够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熟练使用各种仿真软件,包括Protel DXP等。

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工具,具备对低压电器的认知和感性认识,熟悉每种低压电气的正确用法,能进行初步的设计,选择出满足要求的电器。

二、课程体系的构成原则

实训基于各课程各章节内容或者课程之间联系,以实训项目为主体和载体,以程序或者电路系统设计作为驱动,实现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实训课程体系作为实训目标的基础,制订完善的实训计划体系,同时坚持了以下原则:

以就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适应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岗位技能为重点,兼顾长远发展。

注重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学生通过实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又提高了应用知识、技术的能力,使素质得到升华。

以实践能力和工程训练为重点,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强调在应用中创新,通过解决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课程体系体现了开放性、灵活性,及时反映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衔接,分别针对电气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等方向设立实训课程。

三、分层次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的设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研究电能应用的专业。近几十年来,有关电能的转换、控制在该专业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专业名称中的“及其自动化”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和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4,5]因此实训课程的设立也应该反映这些专业范围。首先,电工理论是电气工程的基础,主要包括电路理论和电磁场理论。这些理论是物理学中电学和磁学的发展、延伸。而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等可以看成是由电工理论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电工理论是它们的重要基础。电气装备制造主要包括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机设备的制造,也包括开关、用电设备等电器与电气设备的制造,还包括电力电子设备的制造、各种电气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的制造以及电工材料、电气绝缘等内容。电气装备的应用则是指上述设备和装置的应用。电力系统主要指电力网的运行和控制、电气自动化等内容。制造和运行不可能截然分开,电气设备在制造时必须考虑其运行,如电力系统由各种电气设备组成,其良好的运行必然要依靠良好的设备。

针对专业范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训练在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进行。训练内容划分为工程认知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创新训练三个层次。由于我院从专业建立初期就注重实验室的建设。目前训练条件优良,已建有电气技术实训室、电机及拖动实验室、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室、电力电子及传动控制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同时,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综合创新能力,建设了数控加工中心、基于先进控制技术的运动控制实验室和柔性制造中心,突出真实的工业应用环境,突出强化学生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程训练,有利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立了三个方向:电气技术方向、电力电子技术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针对不同方向和实训层次设立不同的课程。如图1所示。

首先,工程认知训练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该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等内容,使学生在生产实际或者科研中验证从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并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观察、解释并进一步尝试解决生产实际或者科研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序、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从而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生产知识,并扩大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从事技术专题调查、搜集资料和进行研究的能力,并为即将进行的毕业设计和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后是专业技能训练,针对专业应用领域设置模块,包括电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PLC、电气CAD等。而学生专业技能是一个复杂的技能系统,诸多技能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其训练途径及实施办法亦多种多样,同时必须具备整体性、科学性和互动性。因此,专业技能训练方案的制订,内容上密切结合学科和紧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注重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应用,注重开放性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技能训练方案,为专业培养方案的贯彻执行服务,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是综合创新训练,为实现个性化培养提供先进的创新设计、制作的环境与条件。通过综合创新训练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培养兴趣、产生好奇心的环境,使他们在这里自己动手创新制作、激发创造力。以创新思维和创新制作能力的训练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综合创新训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起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

整个课程体系对应于工程素质训练、金工实习、电机及拖动技术实训、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实训、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实训、单片机技术工程训练、CAD实训、电力系统自动化实训、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实训、自控系统综合实习、调速系统综合设计、供配电系统综合设计等实训。同时为了突出应用型本科的特点,增加了“Protel DXP实用教程”和“电气工程CAD”与实训环节联系紧密的课程。实训课内容如表1所示。

通过该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机电工程的基本研究领域,具备电气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电机及拖动系统的类型、组成和控制方法,掌握控制理论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具备对一般机电控制系统的安装、分析和维护技能,掌握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并能根据要求设计出实用电路,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和变频器的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电气控制系统开发能力,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四、结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2005年在成都理工大学成立以来,针对本学校学生的入学基础和就业的实际情况对实践方面的教学课程体系不断调整,增加了“Protel DXP实用教程”和“电气工程CAD”与实训环节联系紧密的课程,增加了综合创新训练课程,已经形成了完整、科学的实训体系。从目前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通过实训,学生的就业率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到企业后熟悉岗位的时间缩短,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贾文超.电气工程导论[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范瑜.电气工程概论(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钱国英,徐立清,应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学专业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50-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进步的不断进步推动着农业向规模化、智能化、机械化、轻简化发展。农业人才培养是农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保证。未来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型的复合人才。

农学专业是我院的传统优势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首批品牌专业、我校植物生产类省重点专业类的核心专业与校研究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承担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根据2015年1月31日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的2015版中国大学分专业排名结果,我院农学专业排名全国第六,属4星级专业水平,位次百分比为8.8%(第6名/全国68所开此专业学校)。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学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卓越农林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一、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本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反映学生应掌握知识的领域与范围,反映本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和与专业前沿的接轨程度[1]。作为地方性农业院校,本院农学专业定位于面向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应对新形势,本专业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能力和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和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研究与生产、推广与开发、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与之前培养目标相比,强调了基础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学院、学科和专业前期在对毕业生就业单位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加强学生基础能力的锻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基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实现新的培养目标,必须围绕现有课程体系和结构进行改革和优化。按整体优化原则,本专业将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按培养目标和“三农”需要和科技发展方向重新组合课程,调整课程结构,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和适应社会发展方向。与2010年的培养方案相比,新的课程体系中对主要课程进行了调整,将本专业总学分由165学分降至160学分,学科基础课由48学分降至45.5学分,专业课由42.5学分降至37学分,实践课由32学分增至35学分;去掉了《农业昆虫学》和《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程,增添了《植物保护通论》和《农业信息技术》两门主要课程。同时增加了选修课门类,有利于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选择相应课程。

三、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

农业科学技术日新月益,按原有的既定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学生无法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就业后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研究性教学是以教师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项实践活动[2]。自2014年起,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多数通修课与所有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将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要求各任课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的学术发展,前沿动态,技术革新和发展方向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掌握主要的专业技能。以本专业主要课程《作物栽培学》为例,随着品种的更新换代、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械化、轻简化、信息化种植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来的栽培理论、技术和评价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这要求我们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传授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四、全面推进实践性教学体系

农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农业科技工作者除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需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技能和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为使本专业学生能成为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型的复合人才,本专业自2014年开始设立张謇班(卓越农学人才班),聘请24位青年骨干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53名2014级学生自进校起即进入导师课题组,跟随导师从事本专业的科研实践。本科生导师制为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创造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导师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应用实践和就业成长进行指导,亦利用言传身教进行熏陶,有利于帮助学生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的统一。同时,这一制度的推行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进到了促进作用[3]。本专业推行四年一贯制实践教学体系,即专业实践教育(第1学期)-专业劳动(第2-3学期)-专业实践(第2-4学期)-作物学实验(第5-7学期)-科研实习(第6-7学期)-毕业实习(论文,第8学期)等,改变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让实践教学贯穿整个课程体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应变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牟善积, 刘惠芬, 齐成喜. 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构思. 天津农学院学报, 1999, 6(3): 51-55.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商务英语;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高职院校的使命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需以服务地域经济发展为宗旨,采用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为主线,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

1地域经济发展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高等教育的功能之一是服务社会,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是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服务地域经济发展,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分析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社会竞争力和素质提高至关重要,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对2011、2012、2013届实习学生和其用人单位的调查和沟通,本文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地域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1.1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即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能力,包括六种: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能力、计算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运用现代语言的能力。关键能力不是针对某一个岗位或者职业,但是,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必不可少。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和计算机能力是各用人单位都认同的所需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根据对2010级毕业学生的调查分析,行政办事员、商务文秘、前台接待员、跟单员助理、报检员助理、单证员助理和外销员助理是依次适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这些职位同时也是学生未来就业的主要岗位。因此在这些岗位中自主学习能力、英语表达能力、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团队的协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应用网络和撰写报告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关键能力。

1.2专业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未来职业包括外贸职位、外销职位、涉外文秘以及英语翻译,这些职位所需求的专业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英语的流利的听说、轻松的读写能力,尤其利用英语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处理国际商务、国际贸易、涉外文秘等相关商务工作,流利地使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第二,完成国际商务、国际贸易业务实际工作和文秘相关工作的能力,熟悉国际贸易和商务运作的基本理论与操作程序,在实际的商务活动中运用商务能力操作的能力。掌握制造业的基础知识。制造业是支撑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力脊柱,是提高一国国际地位,带领国内人民走向现代、富强、文明的关键产业。同时历史发展的事实也告诉我们,在教育领域与制造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通过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服务于制造业的转型发展,促进制造业向劳动生产力的转化。[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对给辽宁地区的商务英语专业的高职学生提供一个在制造业企业就业的机会,因此也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力有了特殊的要求即掌握制造业的基础知识,为未来的就业拓展了方向,是服务地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1.3乐观、自信以及抗挫折的能力

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对于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克服挫折、挑战自己的性格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交流,因此(展示)Presentation是学生上课必须应对的任务,每一次充分的准备和完美地展示都会增添学生的一分自信,而且英语短剧表演,从剧本的修改,遴选合适的演员,都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和领导能力,对于没有英语语境的中国学生学英语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能克服自己的害羞、不自信、给自己一个更大的平台,这本身就是战胜了挑战,语言学习的学生具有开放多元的性格特点,益于接受新鲜事物等长处,因此,英语语言好的学生一定有耐力、有持之以恒的信念、有抗挫折的能力,这些优秀的性格都是未来的各个职业对其从业者的要求。

2服务于地域经济的商务英语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强调的职业教育“办学,要办学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而转,适应社会与市场而变,这就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2]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教学理实一体化,服务地域经济。

2.1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理实一体化教学,通俗的理解是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是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为本位的特点的教学方式。[3]教学中要求教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师生的双向交流,可以先讲理论,再进行实践,也可以在实践中讲授理论,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2商务英语专业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针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趋势、地域经济发展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分析及当前社会高职生源的特点等,对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全面整合,设计出商务英语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首先,确立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面向从事涉外贸易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熟练的商务知识及较高的商务文化意识,较为扎实的文秘基础知识和双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了解装备制造业的基础知识和发展趋势,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公关接待服务以及管理工作。其次,整合核心课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包括公共课程,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技能训练课。商务英语专业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就是要整合后三类课程,以职业素质模块、社会综合能力模块、职业技能(商务技能和语言技能)模块等为主线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模块体系,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和改革,实现由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零距离”转换。整合基础英语、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和英语听力为英语基础;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写作和商务英语口译为商务英语;外贸单证、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商务秘书实务和商务交际实务为商务实务课程。更加重视实训课程。增加实训课程的课时及课程设计。更加重视学生的校外实习以及顶岗实习。在实训和实习的实践中应用、内化理论知识,增加能力。第三,优化教学方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要求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方法即是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理念。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目标为导向,让学生们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会制定项目行动计划的制定、项目的沟通、项目实施、项目评估。这使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获得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和管理与组织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指导、组织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思路,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行动导向的学习力求保持动脑和动手活动之间的平衡,包括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模块)体系、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以行动为导向的考核标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组织及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4]。在行动导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包括任务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提升,以适应地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3服务于地域经济的商务英语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必要条件

3.1完善实训环节

首先商务英语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其中的各门课程都要求学生边做边学边操练。因此,完善的实训设备以及配备各种实用的应用软件,可以从文字、声音、图片和影像各个方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是高职院校推行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关键。其次,要大量地开发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培养是检验在校实训课程的效果,职业素质的养成,职业道德的形成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因此,稳定的、有效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完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最重要的环节。

3.2培养优秀教师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要求具有企业的实践经验,掌握英文的学习和教学规律。因此,必须增加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职业培训和教学培训的时间和课程,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获得最前沿的技能和知识,以及掌握如何能把这些知识教授给学生的最新的教学方法。这是实践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最关键的一环。

3.3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

编写一套实用的、与时俱进的、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的商务英语教材。“评价现代外语教材需要运用现代‘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等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的评价标准”。[5]

3.4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学生语言技能、专业技能,课堂情况、实训表现、职业道德等综合因素,评价学生的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并以理实一体化的要求和标准来评价授课教师,而不是以一张卷纸的分数来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4结束语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要求“融‘教、学、做’为一体”,重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和理论和实践一体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必然是以服务地域经济的发展为目标,改革当前的课程体系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应用项目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会生存,学会生活。

【参考文献】

[1]陈鹏,庞学光《.中国制造2025》与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5.17.

[2]鲁昕在中国沈阳第三届校企合作高峰论坛上的讲话[Z].2010.12.13.

[3]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基于IT类专业的研究[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王学明.在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75.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任职教育 课程体系 模式

中图分类号:E251.3 文献标识码:A

1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原则和步骤

1.1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任职教育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层次性、实用性。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应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1)以“问题”为中心设置课程,划清课程内容边界。不从学科入手,不强调学科或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从“问题”开始,用“问题”将各学科知识融合起来。以“问题”为中心设置课程,有利于围绕问题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有利于把解决问题作为课程建设的目标。按“问题”设计专题和组织教学内容,能够区分各课程间的内容边界,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

(2)工作需要、岗位需要和个人需要相统一。接受任职教育的学员大都来自工作第一线,有着比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有很多人是带着问题来求学的,所以课程设置时,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和岗位需要出发,与工作和岗位实际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学习与工作和岗位的需要结合起来,课程设置既要有利于岗位任职的需要,还要能让每一个学员对课程设置感兴趣,有学习热情,对个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有帮助。只有把工作的需要、岗位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培训目标,保证培训取得最大的效益。

1.2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步骤

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从分析培训需求入手,确定培养目标,弄清教学目的与课程的关系,最后确定以什么课程来完成培养目标。

(1)搞好需求分析,理清培训层次。需求分析是整个任职教育活动的首要环节,要在以下两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首先,要对教育对象的任职情况进行分析,分析胜任任职岗位必须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其次,对教育对象的素质与能力进行认真分析。综合以上两方面调研情况,形成培训需求分析表,以此确立任职教育的目标和评价基础。这是办学单位与用人单位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任职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分析培训需求,科学划分培训层次,克服凭经验安排培训的做法,是避免培训投入浪费、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

(2)论证教学目的,确定课程标准。教学目的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通过课程学习后学员应该达到的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必须明确,既要反映某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还要能反映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学目的要有层次性,把对学员应了解什么、理解什么和掌握什么论述清楚。将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融合在一起,就是反映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从总体上反映是否能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3)规范流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是教育培训工作的生命线。除了以第一流的专家顾问和师资队伍来保证教学质量外,在课程设计、教学组织等整个业务流程中,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培训质量。在课程设计阶段,课程负责人要深入了解学员的实际情况,或向学员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学员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专家指导,完成课程设置。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务人员要提前将学员组成情况,包括学历、资历及任职情况通报授课教员,便于教员根据学员具体情况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带班教员要定时与学员沟通,征求学员意见,使“教”与“学”得到有效沟通。在教学结束后,邀请学员填写教学调查表,为授课教员评分,并提出教学建议,以此作为遴选教员和调整教学内容的依据。

2任职教育施教模式构建

接受任职教育的学员,都具有比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并且担任领导和管理工作。在教学中,必须与教学学员特点相适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施教模式。

2.1突出案例式教学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并对教材内容和讲授重点作必要的调整。案例教学是针对一门课程或课程中的某一章节进行的教学,选择合适的案例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增强教学效果。如果是针对一门课程的案例,那么一定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案例;如果是针对某一章节的案例,这个案例就一定是某一专业性问题。案例的选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当我们选定了教学案例后,就要对教材的内容及讲授重点作必要的调整,使之符合案例教学的要求。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学员能够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可以少讲或者不讲;对于需要通过讨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分配较多的课时,并纳入案例教学之中。其次,要以学员为主、教员为辅。在案例教学中,学员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员是辅助学员学习的。教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给学员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员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教员不能代替他们学习,更不能给他们现成的答案和方法。要鼓励学员自己围绕案例提出问题,并引导学员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根据学员的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及内容、方法和程序,并要求学员根据案例讨论情况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再次,要注重师生结合,互动交流。如果是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员在听取学员组长的汇报后,要根据各组准备情况,确定交流的顺序,并在交流中给予适当的点评。值得注意的是,阶段性小结和最后总结的内容不是教员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分析或看法,而是就学员对问题的分析和看法进行的归纳。点评或总结不一定需要长时间,只要把握住重点,提纲挈领地理出几条,也就能达到目的。切忌在总结中大发议论,喧宾夺主,影响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开展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专题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构建,体验学习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由于接受任职教育的学员有比较坚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采用研讨式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有较好的基础,并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员可以以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难题为牵引,疑点、难点、热点问题为切入点,真正做到“有感而议”“有惑而议”,“议有所获”“议有所思”“议有所得”,促使学员深入了解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教员也可以对自己不太熟悉的教学内容与学员进行深入交流,达到教学相长。在教学准备时,应对培训对象在未来岗位任职时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综合归纳,把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易到难分出层次。对易于解决的问题,要求培训对象通过网络、图书资料查询解决。对较难解决的问题,组织培训对象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培训对象在研讨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

2.3强调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旨在活化素质、追求创新,注重学习者的能力提升,是为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淬火的教育。强调实践性教学,一要着眼培训对象的任职能力,以岗位需要为牵引,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系统设计,确保两个阶段教学紧密衔接。二要按照任职基础、任职岗位两个模块整合课程体系,充实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突出综合性、前沿性和应用性知识教学。三要增大实际操作、科学实验和综合演练的比重,突出模拟训练和实际岗位锻炼,实现从知识本位教育向能力本位教育的转变。

2.4加强开放式教学

首先,要走出去,把课堂延伸到实践中,组织学员调研、考察,使院校教学与具体实践形成良性互动,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和实践为理论提供养料。其次,要请进来,积极吸纳和利用多方人才为任职教育教学服务,拓宽办学视野,优化资源配置,为人才快速培养拓展渠道,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如请在职或退休的高级领导干部讲授相关课程,请其它院校或政府机构的专家、学者讲授相关问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相关人员介绍和交流工作经验,请国外相关人员讲授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等等。加强开放式教学,必须把现有的院校教育教学小系统融入到社会大系统中,加强与社会相关部门、组织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主动服务实践,适时了解实践,及时把实践中的重难点问题和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将院校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两套系统衔接起来。

2.5注重模块化、网络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把复杂的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基本教学模块,进行系统整合、整体优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针对培训对象理论知识、专业实践等方面的特点,通过认真调查、统计、分析,确定合适的专题模块教学起点。围绕专题模块准备教学内容,找出适合专题模块教学的难点问题加以研究,在教学中予以回答。同时,以培养培训对象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激发培训对象自学的积极性,达到消化课堂内容,独立思考问题,拓展知识面的教学目的。

网络化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应着眼学员主体地位和教员主导作用的发挥,从自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入手,逐步转向其他主干课程,不断扩展网络课程建设,开发研制简便实用的网络课程制作平台,为各专业教员快速便捷、优质高效地制作网络课程提供技术保证。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日语;课程体系;问题;对策

2001年《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为21世纪日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国学者陈学飞教授(2002)曾经提到郭高等教育国际化指的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陈俊森(2008)也在《大学日语教育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未来的大学日语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也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要走综合化的道路,转变传统的能力培养观念,要真正实行综合运用能力的均衡发展。

因此,日语教学体系建设也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从知识全球化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本国国情和本国的教育理念,走国际化路线,将国际化的、跨文化的观念融入到课程体现建设中去,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国际化日语应用型人才。

一、日语课程体系国际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已经认识到了进行国际化日语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都在《大纲》方针的指引下,积极开展了教学改革,提出了各种改革措施,但大多侧重于教材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分析目前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脱离实际

课程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中的具体反映,是课程体系建设的灵魂。在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和方针的指导下,各高校日语专业认真研读大纲要求,纷纷制定出符合自己学校定位的课程目标。但是,有的课程目标过于完美缺乏可行性,如:“要培养具有高水平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初步的英语交际能力、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比较全面的知识结构的外向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高级日语人才”,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上述目标中所体现的培养需求是很难的。而且对于“高水平”、“较好地”、“比较全面”等词语的界定也有待考究。此外,有的课程目标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的课程目标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过于陈旧

课程国际化要求课程内容的国际化。首先,在教材使用方面,由于购买和印刷的难度,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所用日语教材为国内出版的教材,而且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没有更新过的老教材。这样的教材提供的内容一定是陈旧的,不能实现国际化教育的目标。其次,日语基础课程基本都是小班授课,很难实现每次课都用多媒体教学,所以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也仅局限于黑板和录音机,这样呈现出来的知识枯燥乏味,使学生对日语学习失去兴趣,不能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理解日本文化,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空谈。正所谓,一个学科如果只是体现本国经验,而排斥其他国家的经验,就是欺骗学生,反映出一种愚蠢的沙文主义。

二、日语课程体系国际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在建设日语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明确课程体系设置应遵循的原则。首先,课程体系建设要以国际化背景为前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主线,一切课程都要服务于这一宗旨。其次,课程体系建设要符合阶段性原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逐渐展开。再次,课程体系建设要具有关联性,避免重复教学与各自为政现象的出现。

(一)明确课程目标

首先,日语课程国际化要求确立国际化的课程目标。在国际化日语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体现国际精神,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日语人才。因此,笔者认为日语课程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想在国际社会中生存下去,除了牢固掌握本国文化外,还应该对日本及各国文化和传统加深理解,要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第二,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本功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运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懂得跨文化交际的规则和技巧;第三,要求学生掌握至少一门专业知识(如:会计、旅游、物流等);第四,要能够运用世界通用语言英语进行日常的沟通与交流。

(二)优化课程内容

日语课程体系国际化的落实,还应该体现在优化课程内容上。课程内容国际化包括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国际化。

1. 教材选择多样化

教材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在推进国际化发展、借助国际资源的同时,建立起地域性的合作机制,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首先,继续坚持引进日本原版教材、引进日本特聘教师。使用日文原版教材并使用日语进行教学,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几方面基本功,又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其次,要建立起区域合作的机制,与区域内高校共同合作开发符合地区特色的优质教材。教材编写必须做到“立足前沿”、“放眼全球”与“融会贯通”。要在发挥本土化优势的基础上,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及充实不同国家的案例。同时,要在教材中增添跨文化的和国际领域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