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税收筹划风险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提要: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自身经营或投资活动的适当安排,在不妨碍正常经营的前提下,达到税负最小化的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税收筹划的概念,以及税收风险的概念和特征,针对税收风险提出了防范的措施。
税收筹划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决定的,即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税收筹划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首先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合理预测筹划成本和筹划收益。所谓筹划收益指的是纳税人因税收筹划而取得的税收利益,通常是由于采取税收筹划方案而减少的税收,而筹划成本指的是因选择筹划方案而付出的额外费用或放弃其他方案的机会成本。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及特征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企业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从多种纳税方案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前选择和规划,利用税法给予的对自己有利的可能选择与优惠政策,选出合适的税收方法,从而使本身税负得以延缓或减轻的一种行为,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种行为过程。
(二)企业税收筹划的特征
1、政策导向性。税收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国家的产业政策、生产规划布局均体现在税法的具体条款上。属国家鼓励的产业往往少征税款;属国家需要限制的产业,则大多加重征税。而企业税收筹划,则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的,以税法为依据,并在深刻理解税法精神和有多种应税方案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做出缴纳税负最低的抉择。
2、选择最优性。因为企业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是多方面的,为此某项经济行为,当税法有两种以上的规定可选择时,或完成某项经济活动有两种以上方案供选用时,就存在税收筹划的可能。也就是说,企业税收筹划就是在若干方案中选择税负最轻或整体效益最大的方案。
3、事前筹划性。税负对于企业来说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说,在应税义务发生之前,企业就可以进行事先的筹划安排。如可利用税收优惠规定,适当调整收入和支出,对应纳税额进行控制等。这从税收法律的角度来讲,税收要素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从理论上讲,应纳税额也应由法律明确规定,但目前法律所规定的却仅仅是税收要素,如纳税主体、征税对象、税基、税率、税收减免等,而无规定纳税人税基的具体数额,这就给纳税人通过经营活动来减少税基提供了可能。
4、成功性不确定。企业税收筹划是一种事先安排,涉及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其成功率并非百分之百;同时,企业税收筹划的经济效益也是一个预估的范围,不是绝对数字。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尽量选择成功概率较大的方案。
二、企业税收筹划风险
(一)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定义。风险是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风险不仅包括负面效应的不确定性,还包括正面效应的不确定性。税收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同样具有不确定性。税收筹划风险是筹划结果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中人们更关注的是风险的负面效应,即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因此,对税收筹划风险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税收筹划风险是纳税人的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针对纳税而采取各种应对行为时,所可能出现的筹划方案失败、筹划目标落空、偷逃税罪的认定及其由此而发生的各种损失和成本的现金流出。
(二)企业税收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对税收筹划风险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从而达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小风险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税收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税务筹划者利用国家政策进行税务筹划活动以达到减轻税负目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总体上看,政策风险可分为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第一,政策选择风险。政策选择风险,即错误选择政策的风险。企业自认为所作出的筹划决策符合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的政策或法规,但实际上可能会由于政策的差异或认识的偏差受到相关的限制或打击。由于税务筹划的合法性、合理性具有明显的时空特点,因此税务筹划人员首先必须了解和把握好尺度。第二,政策变化风险。国家政策不仅具有时空性,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其时效性也日益显现出来。
2、不依法纳税的风险。选择纳税核算方法是进行税务筹划的重要手段,有时纳税核算方法从表面或局部的角度看是按规定去操作了,但是由于对有关税收政策的精神把握不准,造成事实上的偷税、漏税、避税,从而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如某服装厂接受个体经营者代购的纽扣,由于未按要求完成代购手续,被税务机关确认为接受第三方发票而受到查处就是一例。
3、信息风险。对于那些综合性的、与企业全局关系较大的税务筹划业务,纳税人通常聘请税务筹划专业人士,如注册税务师来进行。在进行税务筹划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往往会使税务筹划处于盲目状态。如果税务筹划专业人士对纳税人了解不够或者纳税人故意隐瞒有关信息,就会导致筹划人员提出不当的方案,从而发生信息风险。
4、筹划方案不被税务机关认同的风险。进行税务筹划,由于许多活动是在法律的边界运作,税务筹划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有些问题在概念的界定上本来就很模糊,比如税务筹划与避税的区别等,况且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收执法部门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可能导致纳税人实施的税务筹划方案不被税务机关认同的风险。
5、投资扭曲风险。建立现代税制的一项主要原则应是税收的中立性,即中性原则,纳税人不应因国家征税而改变其既定的投资方向。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纳税人往往因税收因素放弃最优的方案而改为次优的其他方案。这种因课税而使纳税人被迫改变投资行为给企业带来机会损失的可能性,即为投资扭曲风险。这种风险源于税收的非中立性,可以说,税收非中立性越强,投资扭曲风险越大,相应的扭曲成本也就越高。
三、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
针对上文提到的税收筹划风险,提出了以下防范措施:
(一)提高税务筹划的风险意识。确立法制观念,认真选择,避免筹划手段选择上的风险。税务筹划的规则决定了依法筹划是税务筹划工作的基础,严格遵守相关税收法规是进行筹划工作的前提,一项违法的税务筹划,无论其成果如何显著,注定是要失败的。这就要求企业自身应做到依法诚信纳税,办理税务登记,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核算系统,完整、真实和及时地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准确计算税金、按时申报、足额缴纳税款,树立风险意识。
(二)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政策变化趋势。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税收筹划的风险无时不在。因此,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到筹划方案的风险,然后再作出决策。即税法常常随经济情况变化或为配合政策的需要,而不断修正和完善,其修正次数较其他法律规范更频繁。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收集和整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动情况,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变化对企业涉税事件的影响,准确把握立法宗旨,适时调整税收筹划方案,确保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在税收法律的范围内实施。
(三)提高税收筹划人员素质。税收政策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进行税务筹划就是要不断研究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这也要求不断增强筹划人员素质,使他们对税收政策有很好的了解,同时也可避免筹划具体执行上的风险,这就要求筹划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必须够“专心”,一方面要提高筹划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具体需求,专心培养使用或聘用专业化的筹划团队,优化筹划队伍的素质结构,使其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要给予筹划队伍足够的信任,尽量减少对筹划具体操作的人为干扰,使筹划人员能专心开展工作,从而将筹划执行过程中的风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苏强.企业税务筹划误区及风险防范,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1.
[2]吕建锁.税收筹划的涉税风险与规避新探,山西大学学报,2005.5.
关键词:税收筹划;风险;收益
一、税收筹划的风险及影响风险的因素
(一)税收筹划风险的概念
税收筹划的风险是指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活动时,由于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或突发事件的影响,使得企业通过税收筹划得到的实际收益无法达到预期的期望值。这种风险具体可分为经营风险和税收政策运用的风险。
(二)影响税收筹划风险的因素
1.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
(1)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的多变性会导致风险的产生。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战略目标的调整进行相应的改变,税收筹划方案从确定到实施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这一期间正好发生一系列因素的变动,势必会影响着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因此企业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应对由此可能产生的风险。
(2)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会导致风险的产生。这里所说的经营环境变化包括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其中,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战争、自然灾害、国民经济衰退等,这些变化都是企业无法预见或难以预料的。内部环境的变化有企业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导致面临破产清算、失去销售市场等。这些变化可能使企业的持续经营受到影响,最终导致筹划成本得不偿失,整个筹划方案的失败。
2.税收政策运用风险的影响因素
(1)税收政策的变化产生的风险。国家的税收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它要跟随一定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进行适时调整。因税收筹划是事前筹划,每一项筹划项目从期初的选择到最终达到目的都需要一段时间,这期间,如果恰逢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就有可能使最初设定的税收筹划方案由合法变成不合法,或由合理变成不合理,从而导致税收筹划无法达到预期收益。
(2)利用税收政策操作不当产生的风险。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在内容上存在一些模棱两可之处,使得纳税人在利用税收政策开展筹划活动时带来了一定的操作风险,如果稍有理解偏差或对法规理解不透彻便会引发操作失误,有时候往往筹划人自认为采取的行为符合国家的政策精神,但实际则不然,这便可能导致税收筹划的失败。
二、税收筹划的收益及热
(一)税收筹划收益的概念
税收筹划的收益是指税收筹划人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国家的税收政策开展税收筹划,给企业带来的未来预期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二)税收筹划收益的内容
税收筹划的收益主要包括节税金额、避免行政处罚、建立企业的良好信誉、现金流入收益、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核算水平的提高而使企业增加的收益等几方面的内容。
三、税收筹划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一)计算风险与收益的公式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夏普教授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经济行为的风险与收益往往成正比。因此,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税收筹划的收益率为:R=RF+RR= RF+bV(式中:R为税收筹划的总收益率;RF为无风险筹划收益率;RR为风险筹划收益率;b为风险筹划收益系数;V为筹划标准离差率。)
(二)确定公式中收益率的方法
1.无风险筹划收益率的确定方法
在税收筹划过程中,无风险收益几乎不可能存在,因此确定这种收益率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国债利率或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确定。企业开展税收筹划需要一定的的成本费用支出,我们可以把这笔支出看成一项投资。针对这些支出,企业还可以作出其它选择:首先,把这笔支出存入银行或买理财产品,获取利息收益;其次,用这笔支出购买国债,获取投资收益。选择这两种方案带来的收益可以认定为无风险收益。当企业开展税收筹划时,如果所带来的收益大于或等于选择这两种方案带来的收益,则由此推定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是不存在风险的,即可以把国债的利率或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定为无风险筹划收益率。
(2)比较把筹划方案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当两者相等时的收益率可确定为无风险收益率。
(3)借助无风险收益率的行业平均值来确定。同行业的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时可能会计算出本企业的无风险收益值,将这些数值加权求平均值,便可得出税收筹划无风险收益率的行业平均值。
2.风险筹划收益率的确定方法
在实际税收筹划工作中,大多情况下都存在筹划风险,因此,如何确定风险收益率显得尤为重要。要想使计算的风险收益率尽量准确,关键是怎样确定风险筹划收益系数。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专家职业判断或经验值法。企业税收筹划人员(或税收筹划人员)会同有关资深税务专家经过多次研讨与协商,凭借他们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加上职业判断,进行定性评议,定量分析,最终获得收益系数。
(2)可以通过bi=(St-Sf)/ Vi 其中:St为目标筹划收益率;Sf为无风险筹划收益率;V为筹划标准离差率。
(3)用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回归直线法,计算风险筹划收益系数b。
四、税收筹划风险的规避
税收筹划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要从根本上消除这种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树立风险意识,正确的评估、防范及控制风险,进一步规避各种风险的产生。
(一)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规避
1.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力求使整体效益最大。可以通过设立风险预警值,提高风险意识的警惕性,防范风险的发生。
2.综合考虑各种筹划方案的有效性,防止某一税收筹划环节的失败而造成企业整体利益的减少,从而导致整个税收筹划活动的失败。首先要确定开展税收筹划的总体目标,在开展任何筹划活动时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总目标进行综合分析,还要融合企业的战略总方针,不能仅局限于个别税种的某一环节,忽视全局,也不能仅着眼于开源节流。
3.贯彻成本效益原则,确保开展税收筹划产生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保证所花费的代价不能由此而产生的收益,力求实现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任何企业开展税收筹划期望获得税收收益时,必然要事先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一定的成本费用,也会存在因为选择某一N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产生一定的机会成本。因此,税收筹划活动既要考虑其产生的成本支出,还要比较选择某种税收筹划方案所放弃其它方案而产生的机会成本。
(二)税收政策运用过程中的风险规避
1.明确划清违法与合法的界限,确保开展的各种筹划活动必须依法进行,使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不能偏离国家的税收政策导向,不能因为盲目追求收益最大化而随意触犯税法的底线。
2.密切关注税收政策的调整及经营环境的变化,及时、系统地学习新的、变动的税收政策,深刻领悟其内涵,把握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开展税收筹划时可以做到灵活选择实施方案。
3.力求搞好与税务机关的关系。税收征管方式因地域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各企业与当地税务机关及时沟通,随时了解当地的税收政策及实施细则,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避免风险的产生。
4.聘请资深的税收筹划专家开展筹划活动,提高税收筹划的权威性、可靠性,规避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风险。对于那些复杂的、综合性与专业性比较强的、与企业生死存亡关系较大的税收筹划项目,最好还是聘请有一定资质的税收筹划专家,制定详细、周密的税收筹划方案,将税收筹划的风险降到最低。
五、结论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自行组织或委托税务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融资、投资、理财等经济活动的事先安排和策划,尽可能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使企业本身税负得以延缓或减轻的一种经济活动。
本文中,笔者拟就我国企业税收筹划的相关问题做简要的分析,希望为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一、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税收筹划的含义
从税收筹划的概念可以看出,税收筹划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明确了税收筹划的主体
一般认为,税收筹划的主体是纳税人。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应纳税义务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法人,即其本身可以是税收筹划的行为人,也可以聘请税收顾问。由于聘请税务顾问税收筹划也是接受企业的委托,站在企业的角度进行税收筹划。因此,本文将忽略两种方式的具体差别,都把企业作为税收筹划主体。
2 明确了税收筹划的首要前提
税收筹划采取的手段是合法的,是在遵守税法及其他法律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活动与财务活动的安排或是采用政府给予的税收优惠或选择性机会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
3 明确了税收筹划的目标
或是减少纳税义务,或是减轻纳税负担,或是税负最小化,即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价值。
(二)税收筹划的特征
1 合法性
这是税收筹划最本质的特点,也是税收筹划区别于逃避税款行为的基本标志。所谓合法性,一方面是指税收筹划不违反国家的税收法规和反避税条款;另一方面,是指不但不违法,而且还符合国家的立法意图。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以合法合理地进行选择时,纳税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知识选择税收利益最大的方案。
2 超前性
超前性表示税收筹划是事先规划,设计、安排的意思。企业的纳税行为相对于其各项经营行为而言,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企业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才有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的义务;收益实现或分配之后,才缴纳所得税。
3 综合性
企业税收筹划应着眼于自身资本总收益的长期稳定增长,而不是着眼于个别税种税负的轻重。这是因为,一种税少交纳了,另一种税就可能要多缴,整体税负不一定减轻。另外,纳税支出最小化的方案不一定等于资本收益最大化方案。
(三)税收筹划的意义
1 有助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和调节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并通过税种设置、税率确定、课税对象选择和课税环节规定体现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而税法中税额减免、起征点、税收扣除、优惠税率、优惠退税、盈亏互抵、税收抵免、税收递延、加速折旧等规定的差异以及税收优惠的区别对待,正是政府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表现。
2 有助于企业纳税意识的全面提高
企业减轻税负的欲望客观存在,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欲望愈加强烈。如果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已经有了合法减轻税负的空间,那么企业就没有必要不择手段铤而走险,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减税行为控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3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管理水平
资金、成本(费用),利润是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管理的三大要素,税收筹划就是为了实现资金、成本、利润的最优效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离不开会计,因而会计人员既要熟知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要熟知现行税法。
二、企业税收筹划的实施
(一)企业实施税收筹划应遵循的原则
税收筹划是企业维护自己权利的一种复杂的决策过程,是依据国家法律选择最优纳税方案的过程。企业在实际操作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深入研究国家政策的发展趋势
企业的税收筹划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同一纳税人而言,在不同年度,往往会由于主观条件及客观环境的变化,使原先所选择运用的筹划方案失去效用,甚至与法律相抵触。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密切注意自身所处的税收法律环境的变化,并对税收筹划方案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发展,谋求税收筹划带来的长久利益。
2 事前性原则
企业要在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税收筹划,只有在国家和企业税收法律关系形成以前,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差异性,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才能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
3 实事求是的原则
税收筹划的方案要适应本企业的具体要求,符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即筹划人员除了精通现行税收政策法规、具有极高的税收专业水平和相关的综合分析能力外,还应在筹划中深入了解和掌握企业类型、经营范围、资金实力、技术状况、产品销售市场、成本核算等信息,从事行业和所处经营环境的税收政策,以及筹划期间的筹划目的等。
(二)税收筹划的实施过程
1 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是税收筹划的基础,只有充分掌握了信息,才能进一步制定税收筹划策略。
(1)税收环境信息。包括企业涉及的税种及各税种的具体规定,特别是税收优惠规定,各税种之间的相关性、税收征纳程序和税务行政制度、涉税风险、税收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内容等等。
(2)政府涉税行为信息。税收筹划博弈中,企业先行动,因此,在行动之前,必须预测政府可能对自身行动产生的反应。主要包括政府对税收筹划的态度、政府的主要反避税法规和措施、政府反避税的运作规程。
(3)实施主体信息。任何税收筹划策略必须基于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因此,在制定策略时,必须充分了解企业自身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企业理财目标、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对风险的态度等。
(4)反馈信息。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会不断获取企业内部新的信息情况。同时,实施结果需要及时反馈给相应部门,以便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2 明确税收筹划的目标
税收筹划的目标决定了税收筹划的范围和方向,决定了税收筹划要达到的在一定税负状态下经济利益的状况。因此,不同的税收筹划目标必然带来不同的筹划结果,必然对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有不同的影响。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仅要关注减少纳税的事项,还要进一步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及企业发展策略。
3 制订备选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在掌握相关的信息和确立目标之
后,就可以着手设计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案。方案列示以后,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主要包括:
(1)合法性分析。税收筹划策略的首要原则是法定原则,任何税收筹划方案都必须从属于法定原则。因此,对设计的方案首先要进行合法性分析,以控制法律风险。
(2)可行性分析。税收筹划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企业必须对方案的可行性做出评估,这种评估包括实施时间的选择、人员素质以及未来的趋势预测。
(3)筹划目标分析。每种设计方案都会产生不同的纳税结果,这种纳税结果是否符合企业既定的目标,是筹划策略选择的基本依据。因此,必须对方案进行目标符合性分析,优选最佳方案。此外,目标分析还包括评价税收策略的合理性。
4 反馈修正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因为执行偏差、环境改变或者由于原有方案的设计存在缺陷,从而与预期结果产生差异,这些差异要及时反馈给策略设计者,并对方案进行修正或者重新设计。同时,在修正税收筹划方案时。应该关注国家法律的发展趋势,审查目前本企业税收筹划所依据的法律是否有变化的因素,然后决定以后的税收筹划方案是否可以继续实施。
三、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控制对策
(一)实施恰当的财务风险处理措施
企业在税收筹划时如果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就需要及时采取恰当的风险处理措施。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目标包括:减轻和消除企业经营运作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提高企业的财务处理能力、水平和效果;尽可能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和扩散,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和转移;增强企业资金运动的效益性和持续性,保障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各种目标中,减轻或消除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是控制财务风险产生、扩散和风险状态转换的基础。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来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显然是凌乱的、缺少系统性,难以形成统一的概念。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财务风险,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建立一套科学、快捷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一个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收集功能和危险预知功能,当税收筹划可能发生潜在风险时,该系统能及时找到风险产生的根源,并通过制定有效的措施遏止风险的发生。
一、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税收筹划”的界定
税收筹划属于综合性学科,其中所涵盖的内容囊括了财税、财会、法律以及管理等等,目前已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形成有效控制“经济纳税”的集合体。企业纳税人为了减轻税负,可以依据税法规定对于企业所开展的各种活动,诸如企业经营、企业投资以及筹集资金的活动进行谋划与安排,以通过减轻税负,促进企业财务目标得以实现。其最终的目的是确保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合理应税,而且可以将税负降到最低,以达到税后利润最大化。税收筹划具有合法性,其是建立在税法规定范围内的。企业施行合理避税,也是建立在依法纳税的前提基础上的,按时足额地交纳税款,以使合理避税受到法律保护。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税收筹划所具备的特点
1.税收筹划的顺法性。
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税收筹划中,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税收筹划的顺法性,其也是区别于违法偷税、漏税的根本标志。企业经营过程中,施行税收筹划是在符合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情况下执行的,对于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纳税方案进行选择。纳税人通过合理安排财务活动,调整企业经营,可以将税负减轻。可见,税收筹划是顺应税法立法意图的。从企业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企业长期发展规划优化纳税选择,以做好税收调控工作。
2.税收筹划的事前性。
通常而言,纳税人缴纳税收发生在经济行为之后,即当企业在交易行为完成后,缴纳相应的税种。税收筹划则不然,其是发生在纳税义务之前,企业纳税人根据自身的经营业务涉及纳税行为,具有选择性地实施纳税活动。那么,企业在经营活动开展之前,就要对于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所了解,以安排企业的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合理安排企业财务活动,以使税负降低。
3.税收筹划的时效性。
中国的市场经济动态化发展,促使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社会经济形式不断变化,有关法律必然会不断调整和完善。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税收筹划要能够把握住新变化,就要立足现实,对税法以及相应的法规以准确把握,及时更新税收筹划方案,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
三、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1.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中,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节约企业流动资金,税收费用也会相应地有所降低。当企业的流动资金提高时,资金使用价值也会进一步提高,当企业资金的流入量远远地超过资金流出量的时候,现金的净流量有所提升。
2.提高企业会计的专业技术水平。
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展开对于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更高。会计人员要对于税收筹划及时优化,并积极地学习新会计准则,以不断地更新会计知识,掌握税收和税法知识。
3.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就是要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实现生产经营效益的最大化。税收筹划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还会促进管理制度合理性。减免纳税金额可以获得利益最大化,优化企业管理制度,还会提高企业有关人员的纳税意识。
四、造成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原因
一个企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从多个角度对其未来的形式加以分析,所以这一点对于企业税收考虑也同样如此。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必须进行税收筹划,而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需要着眼于全局,进行长期性规划思考。从很多企业的案例中都能够看出,一些企业往往只注重短期的节税,最终使得自身的发展一直徘徊在违法的边缘,每一步都会酿成祸患。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其自身所具备的筹划意识根本不足以支撑整个工作的开展,最终对于税收筹划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一些企业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在做少缴税的计划,并将其概念等同于偷税、漏税,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减弱税收筹划的功效。
五、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税收筹划风险的控制措施
面临税收筹划方案设计的不确定性,导致税收筹划风险出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就需要针对具体的风险情况,采取必要的管理技巧,以对筹划风险以有效控制。
1.提高税收筹划风险意识。
企业纳税人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对于筹划风险进行有效预测,提高税收筹划风险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企业纳税人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税收筹划的风险预警系统建立起来,对于潜在的风险实时监控,以做到未雨绸缪、有效防范。树立税收筹划的风险意识的目标是实现纳税零风险,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灵活运用相关策略,不可以纳税风险的增大为代价,同时还要对于筹划项目进行理性论证,以确保税收筹划的合理化。
2.税收筹划要贯彻成本效益原则。
将税收筹划贯穿与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之中,是通过获得一定的税收利益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必然要付出额外的投资,这就需要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成本性风险,把握住机会利益。比如,盈利企业税负必然会很高,为了降低税负,可以将亏损的企业兼并,但是,兼并企业的过程中,还要承担相应的负债和各项开支,因此,在试图降低税负的同时,还要同时考虑到税收筹划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可见,在税收筹划中贯彻成本效益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六、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都发展了起来,其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企业税收筹划也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税收筹划呢,其实,到现在税收筹划都没有一个准确清晰的概念,不同的人对税收筹划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识,因此,许多人对税收筹划的概念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税收筹划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合理降低纳税人税负的一种经济行为。然而,我国企业税收筹划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促进我企业税收筹划的发展,并且提高我国企业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二、企业税收筹划开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的过程。税收筹划的意义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许多企业可以通过纳税筹划使企业达到绝对减少税额负担、相对减少税收比例、延缓纳税时间。从而达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其天性。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不仅要求总收入大于总成本,而且要求总收入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在总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要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使总成本最小化。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将减轻税收负担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式,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企业是税收筹划最大的受益者,税收筹划的最大功效是满足了企业降低纳税成本的需要[1]。
(二)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减少逃税行为
企业要想进行税收筹划,只有深刻理解、掌握税法,才能领会并顺应税收政策导向,做出理性抉择。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经济占统治地位,国有企业统收统支,“大锅饭”效应较为普遍,经济主体法制观念不强,使得企业和个人或不关心税制,对其中条例不闻、不问、不懂;或全凭人情关系,以言代法,以言代税,税收意识淡薄。企业纳税筹划是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进行,这样就有效地规避了税务风险,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
三、目前我国企业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税收筹划的概念模糊
对于税收筹划,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以纳税人或单位企业在法律经济认可的范围内,积极响应政府的税收政策,通过预先安排或筹划的税收财务方案实现减税获得经济利益的过程这种说法为标准。但很多企业在税收筹划的理解上众说纷纭,产生歧义,甚至有些企业或个人歪曲税收筹划的真实含义,造成税收市场的不稳定和困恼。表现在某些企业和纳税人认为的税收筹划就是偷税、漏税、逃税,违背了法律,是对国家产生危害的潜在因素。另一方则认为企业税收筹划是真正以企业利益,国家发展为出发点,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奏效。一些税收机关对税收人或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表示不太信任,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有很多企业打着税收筹划的幌子,背地里却做出违背国家利益的事情。使得越来越多的税务机关不愿进行税收筹划工作,这样就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企业税收筹划的发展[2]。
(二)税收环境不完善
我国税收筹划措施实施工作自开展以来,在有效渠道完成税收工作的企业逐渐减少,我国关于税收法律的制定不健全,有很大的漏洞,监管部门在税收工作方面责任重大,但疏于管理,奖惩力度不够大,企业税收法制贯彻教育得不够深入人心,许多税务机关人员税收管理意识淡薄,账务检查整理能力不强,导致很多税收账单条款不明所向,这也容易给纳税企业或个人提供偷税逃税的契机,使得税收筹划工作难以施展开来。
(三)企业税收筹划的具体内容不明确,缺乏专业人才
在大肆宣扬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在税收筹划并没有做长远打算,只考虑到眼前的单方面利益,而忽略了整个企业全部的运转和调控,各个部门、从属机构中需要考虑到的税收筹划问题是不一样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在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上做详细的合理的分析,以最大程度较少企业税收负担,实现企业公司利益最大化。另外,我国现如今面临着税务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税务工作所已经很久没有注入新鲜的活力,急需大批专业税务人才。而现实当中的税务人才,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并且对于国家新颁发的各项财务税收政策不太主动去学习,在税收实施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都表现得不太专业和规范,不具备专业税收筹划的资质,着重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也是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