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以温暖为话题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从题型选择上看,呈现“一退二进三稳定”的态势。
所谓的“一退”,是指单纯以话题作文命题的考区有所减少。2003年中考话题作文高达总题量的65%,2004年则下降到56%左右。这是因为,经过前几年的盲目跟风之后,更多的命题者步入了理性思考。一方面,一些紧密联系生活的话题已经频频出现在中考里,不愿重复和守旧的命题者干脆就另辟蹊径;另一方面,话题作文本身存在着难以避免宿构、难于统一评分标准的问题,再加上课标精神的普及,一些命题者就开始探索兼顾公平竞争和测试学生综合素质的合适题型。同时,一部分考区将话题作文纳入选题作文之中作为备选项之一,也是单纯以话题作文命题的考区有所减少的重要原因。
所谓的“二进”,是指半命题作文和选题作文正在升温。半命题作文让考生自由填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通过指定一些词语,又有一定的限制性,比较适合用于选拔性考试。这种题型在中考中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8%上升到2004年的13%,估计这个比例到2005年中考还会提高。选题作文在总题量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04年分别占11%、14%、16%、23%,可谓一路攀升。其中,吉林、云南、黑龙江、青海等以省为单位的考区,连续多年使用这种题型,这些考区的考生要着重关注它。选题作文让考生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同时又可以在全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题型中任意调剂,选取合适的题型作为选项,其应变性很强。因此,这种题型正在成为中考命题者的“新宠”也就不足为怪了。
所谓的“三稳定”,是指全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小作文题型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全命题作文得到了上海、江苏苏州、福建泉州等考区的青睐而得以生存下来,连续几年占当年总题量的6%左右。材料作文散见于辽宁大连、锦州、甘肃兰州、河北等考区,约占2%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材料作文已经比较接近话题作文。其材料重在引出话题,只不过没有将写作话题点明而已。这与传统的材料作文大相径庭,那时要求写作前必须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否则就属于离题。至于小作文,更是具有地区连续性,在江西、湖北武汉及襄樊、荆门、山东烟台、江苏常州及无锡等考区试卷中连年出现,因此,这些考区的考生要有目的地练习文章修改、据观点写小议沦文、看图写作或应用文写作等。
二、从内容取向看,呈现“四大主题”并存共进的局面。
近年来,中考作文试题讲求全面对接中学生生活,强调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怀,真正做到“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样,才能实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目标。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命题者常着眼于自我与成长、素质与情感、社会与生活、想象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按照重点避免上一个年度考题的惯例,这里特拟出相关的新题目,以助师生们备考。
一是自我与成长类。基本做法就是在命题作文中常以“我”为中心拟定,比如“我和”、“我多么想 ”、“我的特长”、“我终于战胜了”、“有我”、“为自己而骄傲”、“我们这些人”等。又比如,以“成长”、“第一次”、“秘密”、“个性”、“离开”、“朋友”、“我们”、“回答”、“作好准备”、“实践能力”等为话题作文,内容上贴近学生的成长经历,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他们体会最深,感受也多,容易下笔。
二是素质与情感类。比如以“感受快乐”、“喜欢”、“兑现诺言”、“美德”、“珍爱”、“吃苦”、“合作”、“心怀感激”、“追求”、“宽容”、“体谅”、“温暖”、“友好”、“满足”、“健康”等为话题写作,就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人性人情中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情感,让考生在深入思考中加深对真、善、美的体验和向往。
三是社会与生活类。比如以“交往”、“贫困”、“公开”、“帮助”、“关注”、“动力”、“支持”、“读书”、“家”、“书”、“回忆”,“细节”、“精彩”、“习惯”,“学习”、“水”等为话题写作,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热点话题,放眼社会生活。
四是想象与创新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但是,这类试题如果处理不当,过于脱离学生生活,就会助长“假、大、空”风气的盛行。命题时要有利于写作者从生活出发,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比如“风雨之后”、“阳光”、“风景”、“新”、“自然”、“0”、“门”、“结果”、“钥匙”、“星星”等试题或话题,就能够引发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创新,在创新中展示风采。
人是这样成长的
嘉 宗
孩子在挑剔中成长,他学会了吹毛求疵。
孩子在敌意中成长,他学会了好斗逞勇。
孩子在恐惧中成长,他学会了焦虑害怕。
孩子在怜悯中成长,他学会了自哀自怨。
孩子在忌妒中成长,他学会了勾心斗角。
孩子在羞辱中成长,他学会了自觉有罪。
孩子在宽容中成长,他学会了富有耐心。
孩子在鼓励中成长,他学会了充满自信。
孩子在赞美中成长,他学会了赏识他人。
孩子在认同中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自己。
孩子在接纳中成长,他学会了心胸宽广。
孩子在肯定中成长,他学会了立定志向。
孩子在分享中成长,他学会了慷慨大方。
孩子在公平中成长,他学会了正义真理。
孩子在安全中成长,他学会了信任他人。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参考范文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智慧里没有书,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当生活失去阳光,当鸟儿失去翅膀,那宇宙将会黯然失色,世界将不再精彩……
读书带给我无穷无尽的知识,读书也可以带给我快乐。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我心灵的归宿,也是我心灵的解剖刀。
读书的乐趣不是在于你读的书多,而是在于你有没有用心去读;有没有用心去体会;有没有用心去记住书中带给你的道理;有没有真正的运用它。
我很爱读书,每次借到或买到好书都迫不及待的去读。我学会了读书的方法,书里的知识自然而然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慢慢地,我觉得读书带给我许多快乐。读书其实很轻松,只要你有好的方法,书中的知识一定不会忘记。
就是书,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是作者给读者无穷的宝藏,它让我忘记悲伤,变得快乐。
书是当今社会人类的瑰宝,书中的知识像宝藏一样,它等待着我们一点点的开启、挖掘、获得。书是知识的源泉,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那么你就会体会到书带给你的无限乐趣。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参考范文
我是一个爱好广泛的女生,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读书。书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我认同这句话。我喜欢看童话书,也爱啃啃情节多变的古典小说,我有时会被令人捧腹大笑的漫画笑得从床上滚下来;有时会被感动人心的故事感动的流下泪来。我与书之间发生了许多事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件吧!
记得那时,我读五年级,署假在家十分郁闷,突然我想到了:前两天我不是买了一本书吗?我便拿出了那本书-—《嘭嘭嘭》,书中的人物惟妙惟悄,仿佛就出现在我眼前。我津津有味地读着,到了忘我的境界,忘掉了周围嘈杂的声音,也忘掉了夏日的炎热。仿佛我也到了这本书中,我与童喜喜和宝宝树在一起和她们一起度过了一个上午,这个上午充满喜怒哀乐。因为看得太着迷了,所以没有听到叫我吃饭。我的肚子早已饿得在喊了:“咕咕—咕咕—好饿啊!我要吃饭!”因为对下一个故事的可求,使我再读了下去。不知不觉中鼻子酸了一下,泪水浸湿了我的眼眶。落下了两三颗冰凉的雨点—泪珠。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直到看完。当我下去吃饭时,饭菜都冰凉了,就像冬天结的冰一样。但是我很开心,因为书籍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读书不但开阔了我的事眼,而且还让我的水平提高了许多。我与书为伴,我把书当成我最信赖的朋友。我爱读书,胜过一切游戏,在读书时我会忘掉所有的烦恼,只会给我带来无限的快乐。让我们爱上读书,与书为友吧!。让我们一起读书,读一本好书,学会读书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参考范文
常听老师说,读书能使愚陋着变得聪慧;能使粗俗者变得文雅;能使幼稚者变得成熟;能使空虚者内心丰富;能使忧郁者乐观;能使骄傲者清醒,能使自卑者自强……读书有这么大魅力吗?是的,最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才真正领悟到什么是“真爱”。
《爱的教育》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恩利科生活和学习中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书中处处洋溢着爱,它使我在爱中找到了教育,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精神讲话》。
《精神讲话》讲了这样一件事:马可尔的妈妈为了还债,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可是不久,她和家里失去了联系。家人给她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困难,尝尽了人生的甜酸苦辣。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人们的热心帮助,马可尔终于找到了几乎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坚强地生存了下来,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马可尔这种对母亲深深的爱令我感触良深,自愧不如。平常,妈妈每天上学前总给我添上几句“用心学习啊”“要多向老师问问题”等的话,但我却嫌她唠叨,总会不耐烦地敷衍妈妈。妈妈问我几句学习上的东西,我也懒得回答。还常常为了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跟父母赌气,甚至向父母发脾气,却丝毫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现在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父母对我们问长问短,唠叨,这正是对我们爱的表现。看看身边离异家庭的同学,想得到父母的疼爱,而又得不到呀,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此时此刻,我才真正明白“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真爱就在我身边,它就像茉莉般,藏在妈妈的唠叨中,躲在爸爸并不结实的臂膀上,透着一股纯洁、芳香,虽然平淡却回味无穷。
1、结构分析法:即从分析标题的的语言结构关系入手进而明确写作的范围和重点。
①主谓结构的标题,核心词一般为谓语。如“我骄傲”,“骄傲”应是写作重点。
②偏正结构的标题,核心词一般是修饰语。如:“充满活力的岁月”,其核心词应是“充满活力”。
③动宾结构的标题,动词是核心成分,宾语是动词支配,限制的对象。如“善待自己”,“善待”应是题眼,是写作的重点。
④并列结构的标题,因其是并列关系,因此,不能只写一个概念,而忽视与之并列的另外的概念,要写出这并列的几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瞬间与永恒”。
2、添加法:通过添加一些附加成分,让原来的文题结构更完整,内容更具体,题意更显露。运用这种方法,能使一些藏头藏尾,题意不明显,有一定迷惑性的文题意思更明朗化,从而降低审题的难度,确定好写作对象、范围、要点和重点。如“欣赏”我们可作这样的扩充:“欣赏”――“学会欣赏”――“学会欣赏自己”等等,通过这种扩充,题意就会格外清楚,写作对象,写作范围,写作重点都会一目了然。当然,添加应以文题中既定的要素为依据,否则,就会与原题大相径庭,如将“欣赏”扩充为“不要欣赏”等等。
3、引申法:对于那些有象征意义、双关意义、比喻意义的题目,我们审题就不能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而应通过联想与想象对文题作引申的审视。如作文题“阳光”,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审视。阳光具有明丽、纯洁等特点,由此引申开去,可谈谈中学生关注的“阳光少年”这个话题。阳光给人温暖,由此我们可展开去谈谈亲情、友情、友谊等的作用。作这样的引申,写出的文章题旨自当深刻得多。
4、比较法: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写作重点、范围、选材等的方法。若是词语型标题,可找出与该词近义的一些词与之比较,明确其差别,从而确定该题目的写作重点、范围。如:“感恩”,审题时,可将“感恩”与“感谢”、“感激”、“感动”比较,从而发现,其共同点都有“感”的意思,不同点在于“感恩”还有谋求报答的意思,因此,“感恩”的写作重点应在写如何报答,写报答的行动,而不应是写“感谢”、“感激”、“感动”“感恩”的原因;若是短语型标题,依其结构层次加以分解,然后逐层加以比较,进而明确该题目的写作重点、范围、选材。如“一次不平常的经历”,经分解可形成这样一组短语:
经历
不平常的经历
一次不平常的经历
对这组短语逐层比较,逐字推敲,我们就可以非常准确地把握这个题目的“题眼”。
5、求异法:就是采用逆向思维的审题法。如话题“选择”,有学生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确定“学会放弃”的主旨。运用这种方法往往能使我们不落入俗套,写出立意新颖的文章来。应该明确的是,任何一种观点,都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反映生活实际,绝不能为“异”而“异”。
6、大题小做法:是指写作范围大,包含内容多的题目,有意识地缩小范围,从小角度切入以反映比较深刻的主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话题作文。因为话题往往比较宽泛,若从大处着眼,学生往往无所适从,我们不如引导学生从小角度切入,把自己积累的丰富的生活材料与题目结合起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既内容充实,又有真情实感,还能真正做到以小见大,何乐而不为呢?
写法上,抒情议论是必不可少的,但要以叙事为基础,否则,抒情议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要注意叙事、抒情、议论的技巧,注意情与景的交融,事与理的渗透,情节与细节的打造,环境与情感的烘托与渲染等等。以记叙为主,将事情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然后引发必要的抒情或议论,是一种写法;依据行文需要,将事情加以梳理,穿插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写成“形散神聚”的散文,也是一种写法;甚至只有叙事,将感情融入叙事当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自己去揣摩,也未尝不可。
题记示例
学会感动,时刻感动,体验生活,珍惜生活。——题记
进取的勇气往往来源于平凡的感动。——题记
总是习惯被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感动,今天突然发觉身边的人也在被我感动 。 ——题记
感动是生活的筛子那针孔般缝隙中摇落的细微感觉,是源于对于善良的厚积薄发。 ——题记
感动,点燃了精神家园的一瓣心香,萦绕着人的一生。——题记
心存感动,自己能真心地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题记
我们一直在寻找感动,感动就在我们身边。——题记
幸福不是靠谁给的,把每一个小小的感动珍奇起来,我们离幸福的距离更近一点——题记
[例文]
四季的感动
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都在我们不经意之间悄然流逝。朋友,千万别让这美妙的感觉如细细的流沙从你的指间溜走,请学会珍惜它吧。——题记
一、春
“这鬼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阳光灿烂,怎么一下子就……”我心里不住埋怨。又一阵冷风袭来,我不禁连打了几个寒颤,那喷嚏一个接一个,鼻涕老是不听招呼。我只好咬牙忍着,好不容易捱到放学,我顾不得招呼要好的同学,便赶忙向家里冲去……
“叮铃铃……”怎么没人接电话呀,哦,对了,爸爸妈妈都在医院值班。我迷迷糊糊地爬起来,我的头怎么这么昏,这么沉啊。我模糊看了看表,“啊,糟了!”已经8∶30了。我拿起话筒,传来熟悉的声音:“××吗?怎么还没到校,第一节课都下了。出了什么事吗?”“我……我昨天感冒,睡过头了。”“原来是这样,今后可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不过不用担心,今天就在家休息吧,耽误的功课我会想办法给你上补上。”“嗯!……”我使劲点着头,眼前又模糊了起来……
二、夏
太阳高挂在空中,操杨边的树热得直冒烟,那片片绿叶就像一张张干渴的嘴巴。一节体育课下来,我汗流浃背。同学们回到教室,挤在电扇下,一边吹着凉风,一边喝着美美饮料。我独自坐在座位上,强自安抚着老提抗议的嗓子,都怪我这记性,妈妈昨晚就替我灌好的水,早上出门时又给忘了,自己都记不清是多少回了。到小卖部买吧,钱包已赤字多时,唉,还忍着吧。
正懊恼间,眼前忽地钻出一杯正喷着凉气的可乐,我不由瞪大眼睛。“喝吧!”“可你呢?”“我嘛,还有呢。”“那,那就谢谢了!”“没事儿!朋友嘛,就应该互相帮助嘛!”我忙吸管,猛吸一口,啊,一股凉意直奔心底,那可真叫一个——爽!
三、秋
枫叶红遍了山坡,落叶铺满了大地,如此美景岂能错过。
我一个人漫步在小路上,享受着这无边的胜景。远处,一男一女促膝而坐,我这个第三者可不想搅忧别人的幸福,便掉头向山坡爬去。走了一会儿,我忍不住又回头偷望那对亲密恋人。却发现两人正在激动地争着什么,没多久,那男的便气冲冲地走了,只留下黯然神伤的女孩。
我不由惋惜地摇了摇头,继续向前走去……
四、冬
寒冷笼罩着整个城市,我那冻得通红的双手,僵硬得不能动弹。母亲用她的那双温暖的大手轻轻揉搓着我的小手,然后捂在她的胸口。我望着慈爱的母亲,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泪,从脸颊滑落。
怎么才能收集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怎样思考才能让生活片断成为写作素材?下面的三点也许会对你有些帮助。
一、用心感受,记录心动的瞬间
生活像流动的河,每一束随水远行不息的浪花里都会有些跳动、奔腾的东西让我们心动。我们要善于捕捉那些跳动、奔腾的东西并从中提炼出感受来。在生活中提炼感受的过程也是锤炼思想的过程,这是作文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当你接触的人、事、景突然让你心里一动,千万别放过它,想想它为什么触动了你,是带来了情感的共鸣,还是引发了深刻的思考?这些情景带给你成长的同时也带给你写作素材,把它们记下来,以“叙述+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写成小片段,这样,留下的就不仅仅是强烈的情绪记忆,还有这种情绪带来的或尚显纷乱或比较成熟的想法。
记录些什么呢?比方说:
片段一
语文老师把一本字典奖励给了最爱提问题的同学――班里的一个贫困而异常自尊的女生。我却在老师脸上一贯的微笑中读懂了她的良苦用心,这种帮助虽然表面上不着痕迹,但已经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了慈爱和温暖。我突然明白,原来维护尊严是对人的最大帮助。
片段二
公共汽车上,年轻的售票员吊儿郎当的,虽然该做的一样不落,但总给人一种不耐心、不细致的感觉。我特别不喜欢他。可那一天,他悄悄地把一位外地的盲人让到了他的座位上,口气还是那样的漫不经心。说真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评价人的标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他的修养还不能让他处处严肃认真、时时彬彬有礼,但他的心灵是美好的。
片段三
初春的早晨,我惊奇地发现,校园围墙边白杨树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是嫩绿而是金黄!那分明是秋天的颜色。也许生命的初始和终结状态本来就是相同的吧,这才有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轮回。
片段四
在公园的小亭子避雨的时候,我看到了它,一丛柔嫩的小草。雨滴一次次把它的叶子压弯,它一次次地重新挺立,只要雨滴没有打过来,它就以挺立的姿态存在,它只是一丛柔嫩的小草啊,绿得还那么稚气,却以坚强的挺立宣告着生命的力量。
这几个片段里有没有你熟悉的生活或场景?是不是都似曾相识又从未留意?切莫抱怨自己的生活单调,每一刻你的周围都有精彩画面,就怕你不是“摄影师”。再重新看看你的身边,重新认识周围的一切,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恐怕你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二、深入思考,拓展写作素材
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看到题目就开始搜索写作内容,东一下西一下,觉得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恰当。好不容易找到个合适的,又觉得太单薄。”把写作素材拓展成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文章,好的思考质量很关键,“深入思考”要讲究方法。
例如下面的题目:
生活中我们的心常常被感动、被撞击、被震撼。而引起我们心底万丈狂澜的,往往仅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位普通百姓的默默奉献,一位豪侠勇士的慷慨义举,或是一本书、一首歌、一部电影……请以“震撼”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我们可以沿着这样的思路思考:
1.弄清什么是“震撼”,确定写作素材的范围。
从字面上说,“震撼”就是震动,摇撼。它指的是人物内心起的波澜,一种情感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的变化。有了这样的认识,就可以搜索符合这个范围的自己经历过的人、事、景。比如上文提到的片段三,即属于自然景物给我们带来的“震撼”。
2.以片段三作起点,做横向或纵向的思考。
横向思考,运用类比联想,可以找到片段四,它们同属于自然带来的震撼,再搜索几个类似的片段,用并列的结构写出来,立意可定为:自然平静无语地昭示着生命的哲理,每次驻足都会有新的发现,掀起我们心底的波澜。
纵向思考,即一层一层的追问,直到最本质的层面,“非感受得比较深刻不写”(叶圣陶语),我们可以沿着这样的线索思考:让我“震撼”的情境――“震撼”的感受――“震撼”的缘由――这种“震撼”让我产生的变化。可立意为:这个场景,我每天都看到,但只有那一天我静心思索,才有所发现。向我展示美好、提示哲理的自然让我震撼,但更让我震撼的是自己对这一切长久的冷漠。在步履匆匆中,我错过了自然给我的启示,还错过了自然给我的安慰与思考。
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横向思考和纵向思考都可以丰富文章的写作内容。能在积累丰厚素材的基础上横向展开当然好,如果只有一个合适的素材也不怕,通过纵向思考,我们仍然可以挖掘出充实的写作内容,正所谓“紧搜罗,慢收拾”。
三、灵活处理,多角度使用素材
同一个写作素材可以适用于多个作文题目,也就是说,很多素材都能够多角度使用,写作时可以灵活处理,让它呈现出不同的思想风采。
上文中的片段一用来写人格的魅力恰当,写真爱无痕也恰当;写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恰当,写“震撼”也未必不恰当。片段二用来写“真实”切题,写“成长的足迹”也合适;写“美在内心”可以,写“包容”当然也可以。用它来写什么,作者说了算。但有一点,材料表现的主题不能只在心中,还要在笔下,文中必须交代得明明白白,让读者看得清清楚楚,否则就将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