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残疾人普法宣传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正当全乡上下周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年夜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深切进修科学成长不美观之际,李副主任携列位率领莅临我乡搜检指导工作,对此我谨代表乡党委政府及全乡一万二千多各族干部群众暗示强烈热闹接待和衷心感谢感动!下面将我乡“五五”普
法工作做以下陈述请示。
自“五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乡当真贯彻县委十届一次全会精神县第十届人年夜一次会议精神,紧紧环绕培植“敷裕福贡、协调福贡、安然福贡”和“依法治县”等宏伟方针,以增强人的法制不美观念为先导,以提高人的法令意识为重任,以促进经济成长、社会不变、依法行政为方针,狠抓落实,凸起重点,鼎力抓了普法工作,促进了我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健康成长,为建树“安然**”阐扬了积极的浸染,同时也为构建科教兴乡、农业稳乡、财强大乡以及敷裕协调**营造精采的法治情形。
一、根基情形
**乡位于福贡县南部,距县城17公里。北靠上帕镇,东临兰坪县,南接子里甲乡,西与缅甸邻接。全乡总面积274.3平方公里。全乡辖6个村委会49个自然村86个村平易近小组,受地舆情形、自然历史和群众思惟文化素质低诸多身分制约,社会经济成长迟缓,贫困面年夜,贫困水平深,是典型的高山峡谷,边陲贫困、平易近族宗教为一体的特困乡。我乡“五五”普法对象共有7350人,其中党政机关32人,事业人员136人,青少年学生682人,农村农业人员6500人。应加入考试人员168人。
二、率领正视,成立健全组织机构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正视。一向以来我乡党委政府将普法工作列入了全乡中心工作的主要议程,召开普法带动年夜会,部署全乡普法工作的开展,各行政村也接踵召开普法带动会,为“五五”普法工作的顺遂开展打下了精采的基本。
二是增强率领,成立健全组织。为了保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遂进行,增强对法令常识进修和普及勾当的打点、指导,明晰职责,我乡实时成立了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酬报成员的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率领小组,具体负责“五五”普法工作。同时,各村也响应的成立了机构,配齐了人员。
三是精心拟定普法工作要点。2007年是“五五”普法的肇端之年,我乡拟定了“五五”普法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参照我乡“五五”普法实施方案,拟定了年度“五五”普法工作规划。按照省州、县2009年普法要点精神,连系我乡现实,起草了《2009年**乡普法工作要点》,为全乡“五五”普法工作的深切开展奠基了精采基本。
四是出力抓好下层普法阵地培植。进一步加年夜村、法制宣传栏等传统普法阵地培植力度,充实阐扬下层传统普法阵地的主渠道浸染。注重下层人平易近调整、法令处事等本能机能,为全乡经济培植和新农村培植供给实其实在的法令处事和保障。
三、连系现实,普法工作开展有序
伴跟着我村子平易近法制意识不竭增强,普法教育工作不竭深化,对我们的普法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注重“三个有机连系”。
一是与解决全村夫平易近的现实问题有机连系。我们注重把开展普法教育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连系起来。在农村,主若是从抓好村庄整治入手,与普法工作的有机连系,有用的推进了村庄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在乡镇,多条理、全方位的进行《劳动法》、《婚姻法》、《物权法》等法令的宣传,有用的增强了居平易近自我权益保障意识,为城镇居平易近保障系统的完美起到了积极的浸染。
二是与建树“平易近主法治村”有机连系。我们坚持并深化“依法治理、村平易近自治、平易近主打点”的下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模式,经由过程层层试点、重点打破、以点带面,在全乡稳步推开了“平易近主法治村”试点建树工作,极年夜地丰硕和拓展了我乡“五五”普法工作的内在。今朝,全乡3个行政村开展了“平易近主法治示范村”建树。
三是与“法令六进”工作有机连系。继续开展好普法教育进机关、进村子、进社区、进黉舍、进企业、进单元等勾当。在我们政府机关里,每名机关干部都有一册《干部法令读本》进行进修,每周进修日城市响应进修法令常识,同时还自己进修《物权法》。在农村,我们开展好傈僳文“五五”普法进教堂勾当,发放云南省法制宣传画50余份,福贡县土地、森林、打算生育、提防爱滋等法制宣传挂历2150余份,农村反警示教育图200余份,我乡司法所工作人员分袂兼任行政村法令参谋,有用促进了农村普法工作的开展。在黉舍,我们首要经由过程警示教育、维护未成年正当权益教育、道路交通平安教育、遵纪守法以及法制图片展等形式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
四、增强法制宣传力度,营造“五五”普法精采空气。
为“五五”普法营造精采空气。做好普法工作,不仅要有规章轨制和奖惩处法,更主要的是要坚持以酬报本,增强宣传教育。今年我乡专门下乡2次进行“五五”普法宣传,村委会充实操作宗教节日群众聚会,鼎力宣传法令律例,从而使群众对普法工作主要性的熟悉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为增强“五五”普法的吸引力、传染力和说服力,我们十分注重切近群众、切近现实、切近糊口,因应群众的现实需求,全力立异创优工作体例体例,不竭增强“五五”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找准最佳机缘普法。抓住节沐日,连系重年夜政策法令出台,集中时刻、集中人员,深切村开展各类主题法制宣传勾当。我乡还每月操作街天举办一次有关的法令宣传和法令咨询勾当。同时,针对我乡山高坡陡、情形恶劣,不能把法令宣传深切到每个村寨的情形,则经由过程排查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缠时,以案说法教育群众。二是操作各类纪念勾当普法。以“12•4”法制宣传日为主线,操作消费者权益日、“三八”妇女节、综治宣传月等勾当,会同相关部门,面向泛博群众,集中开展以宪法为焦点、以专业法为重点的法令常识宣传普及。今年以来共举法子制宣传勾当5次,就残疾人权益保障、《婚姻法》、《劳动法》、《治安赏罚法》、《道路交通平安法》、《宪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法令进行了宣传和现场法令咨询处事勾当。
五、完美工作机制,增强普法队伍培植。
为了保证“五五”普法工作取得实效,我们注重健全完美各项工作机制,调动各类积极身分,挖掘各方资本优势,形成齐抓共管、共举共的杰进场所排场。在普法教育中,经由过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勾当,组织和策动各方力量,辅佐下层成立了一支支责任到人、使命明晰、素质较高的群众身边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搜罗:充实完乡、村、组三级法制宣传员队伍,培育一批“学法用法带头人”、“法令年夜白人”,为我乡经济培植和新农村培植留下一支不走的宣传工作队。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措施有力
依法治区是城市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环节,领导重视是搞好依法治区的关键,只有领导重视才能够把依法治区落实到实处。今年以来,局领导始终把依法治区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给予保证,实际工作中狠抓落实。把依法治区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坚持党组领导依法治区,做到组织机构健全,责任落实。局里成立了以局党组为核心,以局长为主要领导,科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并在局办公室设立了依法治区办公机构,指定专人负责;二是坚持制定依法治区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三是积极开展各项法律学习宣传活动,以局内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为重点开展法制学习,同时向辖区内建设单位和广大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做到常抓不懈;四是保障依法治区经费,如按有关部门的要求参加各业务部门组织的法制培训,为干部职工配备必要的法律工具书以及订阅各类法制报刊和杂志,使依法治区工作在组织上制度上进一步得到落实。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学习普及工作,向社会群众广泛宣传法律知识。
我局作为行政执法部门,只有学法、懂法、才能用好法。因此,局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始终将局内学法和对外宣传结合起来,以学法促进执法,以执法推动依法治区工作深入发展。在学习制度上,局党组坚持每季度学法一次,并利用每周的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宪法、刑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环境保护法、文物法、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条例、测量标志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做到干部职工每人每年累计40小时以上。学习中我们还请了区法院的同志及有关市、区法制部门领导讲课。同时以放录像等形式学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出专刊11期。根据区里要求,针对局里不同人员特点,以答卷形式开展了法律普及。通过学习,全局人员的理论水平得以提高,依法管理、依法审批、依法监督、科学规划的自觉性得以加强。
另一方面,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贴近群众,广泛地宣传城市规划管理法规,使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规划意识和依法建设的观念。例如,普法结合城市规划法的宣传,我局设立普法宣传站,并通过板报宣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今年年初,我局结合拆除逾期临建工作举办拆除违法建设法律培训班,聘请市规委法制处和区法院的同志,对各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系统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学习宣传的同时,局里每半年召开一次依法治区工作讨论会,对局里依法治区工作进行讨论、总结,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确保依法治区工作在我局毫不松懈。
三、学用结合,把学法的成果落实到依法行政上
学法使广大干部不断增强了法律意识,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学好法用好法做到学用结合,把学法的成果真正落实到依法行政上,这是我局依法治区的一个基本原则。*区规划局作为全区的行政执法部门之一,能否做到公正严明执法,关系到政府部门在群众中的形象。为此,我局将普法与严明执法相结合,加大了局干部队伍建设的力度,我局先后进行了承诺制及效能监察的试点工作,通过明确目标,健全制度,积极引导和大力宣传,我局的依法行政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实行办事公开,制度上墙以后,不仅增强了工作透明度,而且完善了社会监督,促进了依法行政。综合规划、审批等积极配合重点工程并与区属各单位密切合作,为促进区域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有关部门好评。
在依法治区过程中,我们注意学用结合,一方面,通过学法增强法律意识,掌握法律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学法,提高执法水平,运用法律武器,依法办事,为群众服务。我们本着这个原则,努力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些收获。例如,通过学习义务教育法后,我局对教育部门报批的校舍,翻改扩建等项目,一律采取从速从优的审批方针,并逐渐形成了集体看现场集中审批的制度,为缓解教育系统校舍紧张状况,为教育系统建设提供了优质服务。又如,通过学习残疾人保护法,我局在接待来访的残疾人时,做到热情周到,主动搀扶,让座,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
另外,通过一些专业法规的深入学习,我局行政执法工作不断走向正规化规范化的轨道。一是我们逐步规范了局法律程序和文书,并依据*城市规划条例等法规制定和完善了局违法建设查处工作程序、规划监督检查工作程序、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等规章制度;二是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不断增强执法的透明度,健全行政许可公示、听证等程序制度,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公布办件程序和周期,设立触摸屏查询咨询系统,方便前来办事的群众可随时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审批流程、办件进度等有关信息,建立了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三是根据形势发展,注意掌握执法的度,通过执法活动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为改革开放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局提供服务。
2005年以来,我局在审批工作中,将《行政许可法》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依法审核,依法审批,自05年1月1日至05年10月15日,我局共核发《规划意见书》143件,平均审批周期14.3天,平均剩余周期14.7天;《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6件,平均审批周期9.3天,平均剩余周期44.8天;《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9件,平均审批周期11.7天,平均剩余周期24.5天。在审批中注重效率与工作严谨性相结合,未有一件超期件,未有一件行政诉讼案件。
2013年,司法行政工作的具体任务是:全面实施“七大工程”。
第一、加强基层日常动态管理,全面实施基层工作提质加速增效工程
(一)在司法所推行工作日志制度。司法局统一印制《司法所工作日志》分发到各司法所。工作日志以表格形式设计,包括工作单位、日期、工作内容、问题描述、解决方法、工作完成度、建议或说明事项等内容。实行工作日志管理制度,是对司法所工作情况的一种日志化、过程化的管理模式,是科学指导司法所工作实践、加强司法所日常管理的需要,也是提高司法所干警素质的有效途径,必将促进司法所工作作风的根本转变和工作效率的逐步提高。
二是推行司法所工作短信提醒制度。为使机关科室与基层司法所做到工作联系到位、动态管理到位、信息反馈到位、监督考核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下发文件慢、网上收件遗漏问题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话拨打遗漏、无人接听、关机问题发生,科室每月初向直属司法所和中心司法所发短信提示当月工作重点,各直属、中心司法所发短信温馨提醒片区司法所当月工作重点。
三是继续推行司法所电话报到、大所管小所、各项业务工作项目式管理和完成情况每月通报制度。按相关要求执行。
四是开展“庸、懒、散、浮”治理活动。今年,要下大力气解决“责任心不强、标准不高、精神状态不佳、工作作风不优、工作落实不力”等问题。凡是局纪委和政工科作风巡察、督查不在岗的,按司法局七项规定处理。
五是开展“司法所开放日”活动。为让辖区居民了解司法所工作内容,以及让辖区的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派出所干警、法庭法官了解司法所做的事情,征求对司法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党政领导、辖区居民群众对司法所工作的知晓率,拉近司法所与居民群众的距离,加深相互理解,增进彼此的感情,主动接受指导、监督。司法所要在今年7月和12月,以“聚集执法公正”为主题开展2次“开放日”活动。活动内容:所长汇报司法所工作情况,介绍司法所的执法职能、服务内容和办公流程等,解答一些居民群众的疑问和法律问题,发放便民服务宣传资料。展示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社区矫正等工作图片和档案资料。
第二、强力推进法治建设,全面实施市民法律指数提升工程
一是继续推进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层面,要邀请高水平的法律专家、律师、法官,举行一到两次法制讲座;在居民层面,要组织普法讲师团和文艺队,下基层、进企业、进社区,开展公益性的宣讲和法制文艺演出;在青少年层面,今年要会同教育部门继续深入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系列法宣活动:如“交通安全进校园”、“水法进校园”,“远离”等,组织学生观摩法院刑事庭审。在农民层面,要精心搜集整理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编印成《农村法律知识读本》,赠送给全市万家农户,方便村民学法用法,同时送法制文艺下乡。
二是进一步拓展法制宣传阵地。在各乡镇建立法制宣传专栏,通过主题宣传栏、开设法制夜市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要利用两岸一江的led电子显示屏、地埋音响等全天候实施普法宣传;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法制宣传展板展示、展评活动,并将这些宣传展板分类配送到全市有关机关办事大厅,以及农村、企业和学校开展普法;要通过雄州普法网、法建简讯、普法微博、qq群等形式不断把“六五”普法工作引向深入。
三是持续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农村、社区居民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要求我们着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居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以及有序参与公共事务。今年,重点是:要引导农村、社区实施村务、社务公开、村务、社务大事民决、村(社区)党支部领导的自治运行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建设,对村务、社务管理、财务管理、土地征用、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村和社区,要协助政府进行重点专项治理,使农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民主法治村”建设的实际效果,增强参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树立起法治的权威,保证“民主法治村”建设的其他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积极主动融入企业工作,全面实施法律服务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
一是认真搭建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顾问平台,着力服务工业建设和招商引资,做好“填空题”。要不断拓展法律服务新领域,积极建议、及时调整市政府律师顾问团,为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在内的市领导选配个人公务律师,主动为市委、市政府和市领导的宏观经济决策出谋划策;协调市行政服务中心,选派1至2名律师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每月一次值班制度,与“市长热线”实行无缝对接。
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法制宣传教育,促进依法治企,做好“选择题”。开展企业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直通车,今年,要在“法律六进”活动中突出“法律进企业”活动,重点利用法制宣传车、宣传展牌、文艺节目到企业巡回宣传,开展法律咨询解答活动;新市、简城司法所联合在十里坝工业园区协调一、二家企业,建立一、二个宣传栏,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养马、石盘司法所联合在城资工业园区协调一、二家企业,建立一、二个宣传栏,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贾家司法所在贾家工业园区协调一、二家企业,建立一、二个宣传栏,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
三是指导企业完善纠纷调解机制建设,有效维护企业稳定,做好“应用题”。根据《人民调解法》的规定,组建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导企业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业务建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第四、强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面实施人民调解拓展工程
一是大力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做到网络建设“三延伸”。一是要实现网络“向上延伸”,形成高位、高效、专业的民调工作领导机制。要筹建建人民调解专家团,定期分析民调工作态势,进行疑难纠纷“会诊”,协调重大案件处理,二是要实现网络的“向下延伸”,深化人民调解“六进”,编织纵横交错的三级民调大网。今年,基层要协调大调解中心,在新区汽车总站建立一个人民调解室,在比较大居的民小区建立一、二个人民调解室。三是要实现网络“向内延伸”,加强人民调解委会的规范化建设。在每个乡镇培育了2-3个标准化调委会,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规范化调委会建设。同时,加强档案建设,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努力改善民调档案工作现状。
二是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做到业务建设“三结合”。一是要结合业务发展,搞好专门培训。全年业务知识培训不少于2次。二是要结合召开会议,开展间隙培训。三是要结合典型案例,开展针对培训。1、各所要从全市发生的矛盾纠纷中,筛选一批有意义、有影响的案件,在调解技巧、运用法律等方面进行认真总结和评析,汇集成册,分发传阅,让广大调解员全面了解法律法规的运用,为遇到类似的问题提供了有力参考依据。2、要在调解矛盾纠纷中让调解员参与调解全过程,通过“肩并肩”实战式培训和“手牵手”师徒式培训调解员,对一些重大疑难案件要组织调解员现场观摩,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技巧,增强矛盾纠纷的能力。
三是大力实施和谐文化创建工程,做到服务大局“三围绕”。一是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做好基层民调工作。全市陆续开工兴建100余项重点工程,这些工程涉及到房屋拆迁安置和土地征用补偿。为此,各司法所要主动参与,采取和谐文化,教育先行,民调工作紧跟的有力举措,深入到各家各户,开展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工作,依法为拆迁户维权,自觉地为工程建设服务。二是要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做好民调工作。把今年作为“人民调解年”,在全市开展“人民调解年”活动,提升人民调解个案数量。三是要围绕完善机制做好民调工作。建立健全矛盾排查机制;建立定期汇报制度。每月20日以前上报纠纷排查情况,对可能引发不安全、不和谐的苗头,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消除和化解工作,确保稳定的大局;要建立应急调处机制。重大纠纷案件中,司法所要组织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当事人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平稳事态的发展,防止矛盾纠纷扩大、升级、恶化。
第五、坚持法治惠民不动摇,全面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一是降低门槛,扩大覆盖面,服务民生惠及更多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工作“十大民生工程”,根据省司法厅和市司法局对法律援助工作的要求,努力实现援助范围“双覆盖”目标,首先是放宽适用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的对象:人均月收入为600元以下的困难群众。其次是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重点是将农民工在劳务方面或返乡创业因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合同导致利益受到损害,农民因购买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等质量低劣产品导致经济损失等情形,以及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在人身财产权益受到损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二是明确责任,提高效率,着力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多数工作站人员不重视,被动开展工作,服务很不到位,法律援助中心要思考制定《关于进一步明确全市法律援助服务区域范围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全市法律援助服务工作。
三是整合资源,服务困难群众,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法律援助中心要思考组建“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服务团”。组成人员由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优秀的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援助志愿者等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法律援助中心,要明确“服务团”的服务内容、工作要求。“服务团”争取在4月30日前组建完毕。
第六、加强特殊人群管理监控,全面实施社区矫正创新工程
一是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管控水平。矫正科要积极探索监管模式,从规范社区矫正人员行为入手,借鉴监狱系统的行为规范,结合我市矫正现状,制定《社区矫正人员行为规范》,加强对违反《规范》的社区矫正人员的处理,对违反规范的社区矫正人员,统一集中到社区矫正学校进行教育和学习。
二是创新矫治机制,提高矫正实效。各司法所今年要建立“两所联动”机制。联合派出所管片民警每月定期进行走访,充分听取村、居、社区干部和志愿者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矫正措施;制定《社区矫正人员风险评估办法》,全面开展矫正人员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增强对宽管、普管、严管级的矫正人员监管的针对性,特别是对“严管级”的矫正人员,全时段进行跟踪掌握。
三是创新帮扶机制,增强帮教能力。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教目标,广泛开展“爱心工程”和“返助工程”,不断推进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有效落实。各所要通过对全市的社区服刑人员和归正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走访、谈话和调查,对经济困难的,要主动帮。
第七、争创特色提升档次,全面实施司法行政工作品牌工程
一是精心打造人才培育品牌工程
2013年,拟选派6名基层司法助理员到全国最发达地区司法所跟班学习锻炼。
二是精心打造普法宣传品牌工程
1、开办普法视频专题。为了更好地做好法制宣传工作,拓宽宣传的渠道和形式,展现司法行政机关的良好形象和工作特色。利用“普法网”和“两岸一江的led电子显示屏”开办视频类专题节目。
由宣教科负责摄像、制作法治新闻宣传片及相关资料的留存与编辑制作(或者请1706工作室负责)。每月一期,每期不少于2分钟,内容涵盖法制宣传、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矛盾纠纷调处、公证等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工作。通过视频节目这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广大市民群众在欣赏影像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到法律知识,更了解司法行政各项职能。
在选好题材方面。局机关各科室、各基层司法所都有搜集线索、并及时向负责视频节目的工作人员报告的义务。通过全局干警的共同努力,力争将视频节目办出水平、办出档次、办出特色,成为宣传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崭新窗口。
2、大力实施法治文化工程。一是开展“送法进万家”活动。在重要法律法规施行纪念日或重大节假日,针对性地发放印有法制宣传标语的小物件。①编印“普法三字经”小册子发到市民群众手上;②把“普法三字经”印在法制手提袋、法制围裙、扇子”上发到全市居民群众手上。二是法治文化广场建设活动。创作法律宣传小品、快板书等法治文化精品,适时在镇、村开展法制文艺演出。
三是精心打造法律援助品牌工程
1、实施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百分制”量化考评。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量化考评制度。法律援助中心要制定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考评量化标准和考评办法。考评结果直接与补贴挂钩,有效推动办案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真正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在制定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考评量化标准和考评办法时,要按照案件办理和质量管控流程,量化考评按三个阶段每项指标逐项考核。一、受理阶段重点考核证据材料审核、一次性权利义务告知等内容;二、办案阶段重点考核认真调查取证、周密分析案情进行风险告知、配和受援人做好相关费用减、缓、免申请工作、(辩护)词思路清晰、观点明确、适用法律准确;三、结案阶段重点考核结案报告表填写、卷宗是否材料齐全、装订规范、按时归档等内容。每件法律援助案件依据质量考评量化标准进行量化考评打分,并依据考评结果适时发放案件质量考核费用。
2、举办一次“正义使者”法律援助主题报告会。结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力争在11月底日举办一次“正义使者”法律援助主题报告会,旨在展示我市法律援助工作成就,宣传法律援助制度,弘扬公平正义理念。报告会实况在“12.4”期间以电视节目、led电子显示屏”的形式进行播放。
报告会要以我市近年来五个案情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的法律援助案例为题材,由承办律师、法律援助机构人员、法律援助志愿者等人进行声情并茂地讲述。案件类型包括工伤人损、医疗事故、农产品损害、交通事故、农民工讨薪等,充分体现法律援助工作心系民生、匡扶正义的价值和追求,以及在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四是精心打造人民调解品牌工程
1、筹建全市最高权威性的“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团”。为了提高全市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攻坚能力,彻底解决一些处理难度大,专业性强、部门管理综合性强的矛盾纠纷,成立“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团”。
“调解专家团”成员组成:一是从市直属机关、部门中选聘一部分精通本部门业务、熟悉相关法律并且热心调解的业务骨干和离退休干部;二是从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所的人员以及执业律师中聘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的调解能手;三是从基层聘任一部分群众威信高、善于开展调解工作的资深人民调解员。
“调解专家团”工作流程。凡是各级各部门拿不准的“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由人民调解中心根据矛盾纠纷类型,召集调解专家团相关专业的专家对该矛盾纠纷进行会诊,给出调解方案,必要时派专家到场指导实施调处;涉及多个部门和专业的,则由人民调解中心牵头,相关领域的调解专家共同组成调解专家组进行联合调解。
2、建立“律师调解工作室”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调解工作室”。律师具备专业法律素养、熟知法律和政策、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运用律师这支专业的社会力量,引导其参与到调解中,使人民调解走向专业化、社会化。
3、开展“你有矛盾纠纷,我来免费调解”品牌创建活动。加大对人民调解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你有矛盾纠纷,我来免费调解”的调解文化理念,做到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员的身影。各司法所要在每个村最醒目的位置,把这一调解理念用墙体标语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你有矛盾纠纷,我来免费调解”的品牌效应家喻户晓,让群众有纠纷能及时找到调解组织,形成“人人知道调解,人人乐于以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的局面。
4、进一步落实“随手调”工作机制。各所要将“随手调”工作机制纳入乡镇综治工作目标考核。
五是精心打造社区矫正品牌工程
1、建立社区矫正人员公益“劳动卡”制度。为最大限度地统筹社区矫正人员的业余时间,规范统计每次参与劳动的时间,确保社区矫正人员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保证公益劳动的参与率,决定建立社区矫正人员公益“劳动卡”制度。
司法局上统一印制“劳动卡”,平时由司法所统一保管。社区矫正人员在规定时间到所在辖区司法所领取“劳动卡”,劳动结束后,交劳动基地填写“劳动记录”、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交还司法所。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集体劳动的社区矫正人员,需在一周内到司法所领取“劳动卡”,自行到劳动基地或村(居委会)进行公益劳动。公益劳动登记卡的内容记录将作为每月或每季度考核的依据。
2、推行社区矫正工作“四必须、一后果”措施。“四必须、一后果”,即:必须按规定时间到司法所报到;必须遵守社区矫正规定,服从司法所管理;必须按司法所要求,定期参加学习培训,写出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必须参加由司法所组织的公益劳动;不遵守社区矫正规定的严重后果:撤销缓刑(假释),执行原判刑罚。
“四必须、一后果”措施由司法局统一印制成卡片,由司法所在社区矫正人员入矫前予以警告和训诫,树立司法行政实施社区矫正工作的权威。
3、推行司法所给矫正人员发温馨短信制度。为进一步改进社区矫正工作的管理、教育方法,体现一种人文关怀,让矫正人员感受到一种温暖,在司法所推行给矫正人员发温馨短信制度。如:“春节假期结束,××司法所温馨提醒,请您在外出务工途中注意交通和人身安全,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请遵守每月八小时的教育学习和八小时的社区服务制度,最后祝您和家人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一、加强领导,积极履行职能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市妇儿工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完善工作机制,保证妇女儿童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争取政府支持,解决妇女儿童发展实际问题。去年7月,在市长吴存荣主持召开的市政府第95次常务会议上,市妇儿工委向市政府常务会议作专题汇报,并研究解决了出台加强妇女儿童工作意见、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增拨妇儿工委办公经费等有关妇女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会后,市政府办公厅立即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工作的意见》(合政办〔2009〕54号文),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解决实施两纲重难点问题等方面对加强妇女儿童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这是政府首次下发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文件,为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市实施两纲所需经费也逐年增长,2009年我市本级安排教育经费4.4亿元、卫生经费1.58亿元,改水改厕专项经费5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612%和10%。此外,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等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将妇女儿童发展的重难点问题如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等纳入市政府12项民生工程,并出台了配套实施方案,保证了问题的有效解决。市卫生局编制的《*市社区卫生服务(2009-2011年)发展规划》,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规范开展包括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卫生服务;市残联编制的《*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把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狠抓基础工作,加强妇儿工委机制建设。一是召开了工作会议。市妇儿工委先后召开了妇儿工委工作会议和联络员会议,总结交流各县区、成员单位实施两纲经验,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会议还对12个*市两纲中期监测评估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通报表扬。各县区也纷纷召开工作会议推动工作开展。二是举办了两纲监测评估培训班。对成员单位联络员、各县区妇儿工委办专职干部和统计局两纲监测统计业务干部近40人就两纲监测评估的数据采集、审核、上报等内容进行培训。会后,各成员单位及时完成了我市2009年度两纲数据采集任务。在市统计局的努力下,我市两纲监测评估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全省两纲监测数据库建设评比中,我市荣获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三是加强示范工作。为发挥两纲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市妇儿工委制定下发了《*市实施两纲示范点工作标准》,从领导重视、工作机制、宣传发动、监测统计、调研工作等五个方面对示范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文件下发后,各示范点纷纷补缺补差,有效推动了示范工作的开展。四是调整组织机构。鉴于人动,市和县区均及时调整了妇儿工委领导小组及成员,部分县区、乡镇还重新修订印发了成员单位职责分工,从组织上保证了两纲的顺利实施。
二、多措并举,促进妇女儿童发展
着力培养推荐,促进参政议政。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妇女儿童实现长足发展。为促进妇女参政,开办了第13期女干部培训班,并首次将女干部培训纳入市委党校主体班,使女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紧紧抓住换届和干部调整交流的机会,做好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和女干部的推荐、推选和配备工作。市十四届人大女代表和市十二届政协女委员的比例分别为19.7%和27%,市人大和市政协女常委分别占常委总数的26.5%和25.6%。截至2009年底,城区310个居委会中,女性进两委比例达56%,女社居委主任占总数的81.6%。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占总数的29%,较上届提高了0.7个百分点。包河区经过大推荐、大考察、大反馈等组织程序,提拔的女干部占总数的45%,11名女干部担任区直部门和街镇主要负责人。
开展培训帮扶,提高就业能力。以培养新型女农民为目标,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工作的通知》,去年共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382期,使数万名农村妇女掌握致富技能。通过“妇女创业行动”、“春风送岗位”、消除“零就业家庭”等举措促进城镇妇女创业就业。2009年共对1.8万名女性进行创业就业培训,帮扶6000余名女性实现再就业,1.1万名农村妇女实现转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有120个社区达到了“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在全国“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地级市代表作经验交流。
保障教育权利,提高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女子成人教育,帮助5000多名青壮年妇女脱盲,全市女性青壮年识字率为98%;不断完善城乡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去年春季起,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学杂费,覆盖学校1133所、学生53.3万人;33所标准化、现代化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如期建成使用,可接纳47个住宅区4万名中小学生入学;大力推进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维修工程,共投入县区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5209.6万元,三县改造D级危房面积达67670平方米,新建校舍83467平方米;对市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贫困生减免课本费709人次58684元、资助高中贫困生9431人次226万元。通过实施“春蕾计划”、“希望工程”,发放助学款物90余万元。2009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54%,初中入学率为98.67%;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1.89%,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加强卫生工作,提高健康水平。进一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面,2009年末,全市共有73所医疗保健机构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同比上年增加了114.7%;继续开展创建“合格爱婴卫生院”活动。2009—2009年三年累计有65所乡镇卫生院获“合格爱婴卫生院”称号,占全市爱婴卫生院的78.3%;每年对长丰县“降消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发放住院分娩贫困救助资金98.6万元,惠及8025名孕产妇;开展“新春送健康、关爱到社区”、“健康宝宝、幸福家庭——预防出生缺陷”等系列宣传活动,并组织19000人参加全国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竞赛,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
切实采取措施,维护合法权益。一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将妇女儿童的普法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年度工作考核重点对象之中,在全国法制宣传日组织了市县区百名法制副校长给全市100多所学校10000多名中小学生分别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深入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禁毒和防艾宣传以及平安家庭、“无家暴社区”创建等活动,市妇联全年共接待472例,我市庐阳区益民街道廻龙桥社居委荣获全国妇联、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命名的首批“全国妇女法制宣传教育示范点”。二是强化司法保障。通过148法律咨询热线、法律援助中心等平台做好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截至2009年11月,市司法局受理妇女儿童维权案件41件,接受各级人民法院刑事指定辩护未成年人案件163件;三是切实保障劳动权益。其一,开展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工作。通过下发通知、召开现场会、女职工劳动保护情况调查、开展专项检查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开展,截止年底,全市已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1092份,覆盖女职工66000人,签订率达63%;其二,做好妇女劳动权益保障工作。通过劳动年审、举报投诉专查、日常巡视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有效维护妇女劳动
权益,共受理查处有关妇女儿童的投诉举报案件1900件,退还女工非法中介费、培训费等3.51万元,清退了童工4名,5.7万名女工新签了劳动合同;其三,大力推进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工作。全市现有参保单位8642个、参保职工32.9万人。截至2009年底,支付生育基金6803万元、1.3万名女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切实维护了女职工产期的合法权益。
积极开展活动,营造良好氛围。2009年市少儿图书馆接待读者18.7万人次,创办了“新肥少儿商厦分馆”,并建成了省内首家“汽车图书馆”,把书籍和服务送给贫困农村的孩子们。*科技馆先后举办了中国自然资源、第五届*市少年儿童科幻画展等多场展览,全年共接待青少年观众近10万人次。青少年科教培训取得新成绩。我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首创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去年我市承办了省2009年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共获得15个一等奖中的12项,在全国竞赛中,获得了四金、三银、六铜的好成绩。在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中,我市获世界大赛金牌一枚,国家级奖项170多项,省级奖项300多项。此外,各级妇儿工委“六一”期间层层组织安排四大班子领导开展慰问活动,特别是长丰县妇儿工委组织了16个慰问组,由县领导带队,82个县直单位参加。市、县区妇儿工委共慰问学校幼儿园60所,贫困儿童、家庭132名(户),向孩子们赠送了价值17.15万元的慰问品和慰问金。
三、倾情关爱,大力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
然而,这只是一道让人养眼的外在风景,经看的老房子里面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柴米油盐醋”,有平平凡凡、顺顺当当的好日子,也会有揪心难耐的烦恼事,比如:一地鸡毛似的纷争;上下牙齿间打架般的矛盾;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
“和谐社会首先要有和谐的社区,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率先以律师个人名字命名的“李小华人民调解室”负责人李小华律师告诉记者,为了促进社区法律服务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在瑞金二路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他们事务所于2006年3月27日正式在社区成立了“人民调解室”,不仅直接参与了社区内纠纷的咨询调解,还以独特新颖的系列培训讲座、讨论会等形式开展了普法宣传工作。
让普通百姓“请得到、请得起、信得过”律师,在全社会培养尊重法律、运用法律的良好风气,提高群众的法律维权意识,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吕红兵认为这是律师服务进社区的目的所在。
一份独特的协议书
2007年9月21日,记者踏进了李小华律师事务所,在一大摞有关社区服务资料里,一份协议书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协议书的格式很普通,甲方是瑞金二路街道办事处,乙方是李小华律师事务所,但内容却十分独特:乙方帮助甲方对基层居委会的工作进行指导,并对调解社工开展培训讲座,原则上每双月开展集中培训一次;乙方为辖区32名调解社工每人安排一次法院案件审理的旁听;乙方原则上与甲方共同就社区中的典型、疑难纠纷召开讨论会,寻求解决纠纷的最好途径。由甲方确定需要召开讨论会的内容,2007年安排四次为限……
“这份是我们在2007年3月27日续签的协议。”接待记者的办公室主任李美娟律师介绍道,虽然有协议为准,但在具体操作中,律师们付出了更加多的努力。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该所律师就参与了社区(街道)领导接待18次;参与司法12次;律师现场指导,共走访16个社区,128次;开展系列培训讲座5次,内容涉及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动拆迁纠纷等;为200多位居委调解社工和青年干部讲解调解程序、调解方法等。
民间纠纷有别于一般的民事诉讼,为了做好服务工作,该所律师对目前社区主要存在的法律需求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他们发现社区矛盾纠纷主要表现在:
1 居民与居民的关系。如相邻关系:主要表现在滴水扰民、公用部位、内门外开、走廊部分、与外来人口之间的日常矛盾;家庭内部关系:主要表现在夫妻、住房动迁、继承。2 社区单位与居民的关系。这类矛盾主要为:日照权、噪音扰民、商场修建施工等;3 居民与物业的关系。如停车问题、清扫、物业管理、保安等矛盾。4 对弱势群体的帮助。
这么多的矛盾纠纷,靠一个律师事务所派出的调解室释疑解惑、咨询调解显然是没法一竿子解决的,况且,一个街道16个社区几万人口的大大小小的纠纷,律师们即便不是兼职也顾不上来。怎样将有限的力量变得更强大、更有效?他们似乎找到了一条纲举目张的思路,李美娟律师告诉记者,他们主要抓重大疑难纠纷、抓群体性矛盾、讨论研究典型问题、对调解社工开展培训讲座。
“公房水费如何分摊?”
思路决定出路,调解室的法律咨询服务常常就体现在出思路上,抓住症结,对症下药。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
时间:2007年6月26日;地点:上海皋岚路33号101会议室;主题:“民间纠纷涉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涉及内容是社区内一些老公房内居民的水电费用的分摊问题和违章搭建影响邻里生活和小区环境问题;出席人员:瑞金二路街道司法所所长方红、李小华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李美娟、高级顾问沈宗汉以及各社区调解人员。
召开这样的研讨会是基于来自街道的一份调查反映:
该街道居住在老式公房中的居民之间为公用水表分摊发生矛盾的情况很多,仅南昌居委已发生此类纠纷4件。由于公房的卫生间等设施为公用部位,几户人家合用一个水表,无法计算每户居民的实际用水量,邻里之间只能按一定比例分摊水费,出现了用水多少与实际支付水费不相对应的情况,由于没有精确的计算方法,使邻里间矛盾越积越深,形成不付水费导致断水的局面。
研讨会围绕着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依照本市的有关政策,公房水费分摊有无原则性的规定?是否可能对使用同一水表的几户居民通过订立分摊水费的协议每月支付款项,避免纠纷?无法达成协议的,是否可以按常住人口数等合理确定水费分摊?无法按照一定标准计算分摊比例的,如何妥善处理此类纠纷,既公平合理,又不致矛盾产生?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研讨会,听的都是些“婆婆妈妈”的事,但离百姓的生活是那么的近,曾经任职上海市高院副院长的沈宗汉不无感慨,他说“一般来说,自来水问题是上不了法庭的,但矛盾还是现实存在的,这就需要社区干部来解决矛盾,我们应意识到自来水问题会引起居民之间的许多问题。”并条分缕析地提出调解建议:第一,有些居民会斤斤计较,对他们,最主要是做好思想工作;第二,采取比例方式分摊,可以解决矛盾;第三,按人口计算时不仅按常住人口算,还要算临时的,不满半个月按半个人算,满半个月按一个人算,这也是比较公平的办法;第四,计算时应以通常情况来算,有的居民提出白天不在家,只有晚上在家,或来人打麻将,或出差,这些都是例外情况,不能作为少算的借口;第五,各户轮流分摊、轮流管理这种方式比较好;第六,对水费问题一般不会书面协议,主要是达成口头协议;第七,可以用宣传栏、黑板报的形式把节约用水的概念向居民进行宣传;第八,水费分摊要贯彻公平原则,不要斤斤计较,以邻里团结为重。
如果说,研讨会的效果是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提出解决方案和思路,那么,培训讲座则像开办的法律讲习所,起到释法普法的作用。
社区老人陈某的房子被养子长期占用,为了这个问题,他长期心存焦虑导致失眠,在听了李小华人民调解室开展的法律讲座后,带着调解室发放的“居民联系卡”,找到了事务所想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住房问题。该所指派民法专家黄双全律师接待了他,在耐心听取对方的讲解后,黄老师从法律角度帮他进行了分析,给了他很大启发。最后通过诉讼,困扰老人多年的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老人终于可以在家里安安心心地度过晚年了。
法律服务也是民心工程
律师在社区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其目的用李小华及其同仁的话说就是在于“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这也是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社会中介组织的专业力量,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推进平安社区的建设,成为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有力助手的一种有益的探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律服务也是种民心工程。
淮中社区妇女刘某,因邻里公用部位纠纷终日心情不畅,工作常常无精打采,多次到淮中社区找领导诉苦想通过居委解决问题。后来找到李小华人民调解室,想通过律师打官司。李小华律师在听取了刘某的情况后,坦诚地告诉她不需要请律师,并指点她法律途径和步骤。不久,刘某凭着李律师的指导,既省时又省钱打赢了官司,解决了困扰她多时的问题。之后,刘某高兴地说:“人家讲律师最会赚钱了,但他们一分不收指点迷津,为我打赢了官司。”
2007年8月24日,在香山社区推荐下,居民王某陪同母亲来到了事务所。
原来,老人现已89岁高龄,患有间歇性老年痴呆症,老人有一子和一女,儿子即王某,系残疾人,女儿趁老人不备将老人辛苦攒下存在银行的养老、看病钱10万元存折拿走,并将老人的工资卡、身份证、社保卡全套都拿走了,致使老人没有了生活来源。街道和社区多次进行协调,但始终没有结果。
律师张志东接待后,感觉到这一事件的特殊性。认为争议双方系母女关系,从和谐社区的角度而言,应该尽量采用协商方式处理。老人目前没有工资卡,领不到日常生活费。而且情绪不稳定,需要尽快解决,快速将钱卡追回。鉴于老人的女儿知道其银行卡密码,张律师建议老人委托儿子:1、至警署补办临时身份证或户籍证明。2、凭身份证至存款银行办理挂失,更改密码。3、至工资发放银行办理工资卡补发及密码更改。并表示若存款10万元已被提走的话,律师将介入,发律师函追讨或以诉讼方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