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模式的基本要素

商业模式的基本要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模式的基本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业模式的基本要素范文第1篇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认为一个完成的商业模式应当包括消费者,顾客,联盟,供应商,产品,信息和现金流等六个要素。AltandZimmerman(2001)认为商业模式应该包括使命,结构、流程、收入、技术、法律。Afuah和Tucci(2005)则认为商业模式包括了客户、价值、范围、定价、收入来源、连接活动、实施、能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OsterwalderandPigneur(2005)认为,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从收入、产品,商业主体和网络,市场细分等三个方面来体现。MarkJohnson认为构成商业模式包括了客户价值主张﹑资源和生产过程﹑盈利模式三个主要因素。Shafer等(2005)认为商业模式由价值网络融入、战略选择、创造价值、瓜分价值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ZhenyaLindgardt和MartinReeves等(2009)认为,商业模式囊括了价值定位和业务模式两个基本部分。Mahadevan(2000)则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与其事业伙伴,将商业模式看做是一种在新经济背景下,进行价值创新的模式,是企业或者商业系统进行价值创造的一种逻辑范式。是买卖双方之间的三种“流”,即价值流、收益流和物流的交集。Hamel(2000)将商顾客界面、核心战略、战略资源和价值网络是构成商业模式的四大要素。Lee(2001)认为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成本、收入、价值创造战略等三种模型。

商业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AmitandZott(2001)把价值链理论作为商业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依据价值链的概念和扩展的价值体系,把商业模式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又是通过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来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价值链理论涉及到企业所有的价值创造活动,因而企业可以借此对价值链上各环节所涉及的价值创造活动进行细分、选择和定位,以及对企业内外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设计、重组、整合,以实现企业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最终帮助企业持续获利。但价值链理论又与企业的资源论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价值链理论将企业看成是一个整体的活动体系,价值链各项活动的完成,都需要相应资源作支持。而资源论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揭示了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赢得超额利润的源泉。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商业模式概念是一个包含企业在内的更广泛的价值创造网络,因此,其理论基础离不开战略网络理论。Jarillo(1988)在《战略管理》上发表了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提出了战略网络的概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是企业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Yip(2004)基于战略定位理论(波特1985,波特1996),指出战略是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因而与商业模式紧密相连。Tmimers(1998)认为企业的营销模式包括商业模式与市场战略,因而商业模式隶属于营销模式。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0)从认为成功的商业模式必须能够创造价值;区隔市场;定义价值链结构;估计成本结构与价值潜力;为公司在价值网络中寻求定位并形成竞争战略。Amit和Zott(2001)则基于交易成本理论,通过对企业与与上、下游交易活动的观察,提出商业模式是用来开发事业机会、创造价值的内容、结构与治理架构。威廉姆斯(1985)和Thorelli(1987)则在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了管理效益,考察了网络组织的形式,认为网络的组织形式可以节约交易费用,进而提高组织效率。学界普遍认为,商业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多样的,没有一种单一的理论能够解释企业价值创造的潜力。

商业模式的基本要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企业;报业集团;创新能力;盈利模式

文化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提升国民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推行了一系列文化改革政策对文化产业进行改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对传统报业集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报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大支柱,改革也迫在眉睫。报业集团不得不摆脱单一的纸质发行模式,走向媒体融合、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在新的传媒格局下,如何创新盈利模式,对于报业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报业集团商业模式概述

受互联网免费经济和思维逻辑的双重影响,企业商业模式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分别从企业运营、盈利来源、多维整合等不同角度,对商业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商业模式的结构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尽管由于学者们关注重点和研究领域的不同尚未达成共识,但基本上都认同价值是商业模式的逻辑主线,商业模式的核心范畴包括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分享与获取四个要素。

(一)价值主张。价值主张是企业的商品或服务能够为顾客带来的价值体验,是客户从中可获得的利益总和。经济价值主张不清楚或者不适合,就会导致报业集团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出现混乱,甚至失败。只有不断捕捉顾客的需要,进行深层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提出适合顾客的、有价值的企业价值主张。

(二)价值创造。价值创造是指企业生产、供应满足目标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业务活动及其成本结构。价值创造最主要的是企业投入,顾客获得所需利益,这需要构造实现顾客价值的活动流程:价值链。报业集团定位好价值链,便可以掌握价值创造中最有力的资源和业务流程,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价值传递。价值传递就是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传递给客户的过程,便于客户购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传递是评价企业价值输出的能力。

(四)价值分享与获取。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由企业间的直接对抗转向价值网络的整体抗衡。任何一个网络成员的竞争力会最终影响到这一整体竞争力。

通过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以及价值传递,报业集团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效的价值网络,价值链中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合作,通过价值网络的连接,各自取得相应的利润。报业企业只有明确自己所处价值链中的位置,并在相应位置上发挥优势,才能创造价值。

二、报业集团盈利模式现状

盈利模式是由产品、服务和信息这三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的系统框架。这体现了盈利模式分析框架中的基本要素―产品、服务、信息、商业参与者、价值以及收入来源等。

传统报业的盈利模式是“二次售卖”模式,即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两条腿走路。我国报业市场长期采取低价发行来获取大范围受众注意力,继而获取广告收入。这使得报业发展过度依赖广告收入,基本属于“一条腿”盈利的经营模式。

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加入改变了传媒格局,同时也冲击着传统报业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广告收入的报业商业模式抗风险能力差,并且在新媒体冲击下难以再凭借低价来获取高额广告收入,这亟需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三、报业集团盈利模式创新设计

(一)价值主张创新报业集团的盈利模式。报业集团一旦提出价值主张,就会集中精力在商品或服务上使其能够满足顾客的价值需求,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或战略部署。报业集团结合自身竞争优势制定运营策略,并将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传递给顾客,在满足顾客价值的基础上创造更长远的企业价值。

1、经济价值主张。报业集团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其生存发展依赖于与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因此,经济价值主张对于报业集团的发展至关重要。报业集团在商业运营中为其利益相关者提供直接或间接利益总结为以下几点:

2、服务价值主张。无论是传统经营模式还是数字化时代,报业集团依赖于为广大读者服务过程中获取利润。因此,报业集团的服务价值主张必须让读者获得相关的价值,以培养读者对报业集团的忠诚度,才能使报业集团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得以长足发展。通过分析客户的需求,分类如下:

(二)价值创造创新报业集团的盈利模式。报业集团要结合价值主张在生产、营销、物流方面为顾客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价值链,进而从价值链整合中获取利润,主要包含全媒体链的整合和全业务链的整合。链上所有的业务都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价值链的差异化、核心化、匹配化才能够实现。

1、全媒体链整合。全媒体是把报业集团作为一个价值链条,依靠传播介质和传播途径将多种媒体复合起来,打造一个统一的全媒体信息平台。报业集团需借助互联网背景下的渠道、介质、技术来改革经营、生产和盈利模式,以进入全媒体时代。

2、全业务链整合。报业集团按照业务链条上的组成部分来设立部门结构:采编部、印刷部、发行部、广告部等。每一部门整合自己部门自身业务链条,获取新的盈利点,同时部门之间相互合作打造集团全业务链。

(三)价值传递创新报业集团的盈利模式

1、细分市场,建造数据库。利用报业平台优势,将服务和产品传递给读者。报业集团走数字化道路,必须走一条以满足读者需求为主,数字化技术和媒介介质为辅的发展之路。

2、各地设报纸专卖店。专卖店所在地区有相应报纸印刷点,确保用户在第一时间阅读所订报纸,实行线上、线下同步订阅。

3、组织公益活动。报业集团可在线上组织公益活动,线下发行免费报纸,抢占优质渠道,在此过程中与广告商合作,获取盈利。

(四)价值网络创新报业集团的盈利模式。报业集团在整个价值网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发挥1+1>2的经济效应,从而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1、整合平台资源,吸引外部投资。报业集团作为国有控股的事业单位不能上市,但其所属的从事产业经营和相关业务的企业公司可以上市。报业集团可将各个业务部门分离,成立单独的子公司。利用子公司允许上市的机会,与其他行业合作,广泛吸收社会资本,从而获得大量民间资本。

2、整合平台资源,实现内容盈利。内容资源一直是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报业集团摆脱门户网站冲击的最有力武器。报业集团出售的并不是报纸,而是以无线电波、直播卫星、互联网络为媒介多渠道地销售高水平的信息增值服务。

参考文献:

[1] 原磊.商业模式体系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7,6.

[2] 孙永波.商业模式创新与竞争优势[J].管理世界.2011,7.

商业模式的基本要素范文第3篇

关键词:TRIZ 物-场分析 商业模式创新 路径

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改变了我们生活和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企业运作的形态与竞争的方法。大量网络与电子商务公司如雅虎、GOOGLE、BAIDU、淘宝、盛大等迅速发展壮大,其他产业也在不断进行信息化升级与改造并诞生了一批以创新商业模式为竞争基础的企业,如苹果公司、如家快捷、DELL、分众传媒、金风股份等。与此同时,“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这个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名词,倍受关注。

商业模式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使得资源特别是知识、技能与信息资源高度分散于社会个体中。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占有实现其使命与愿景的知识、技能与信息等主要资源。企业必须以某种方式获取各种利益相关者所占有的资源,如从顾客处获取货币选票,从投资者获取财力资源,从员工处获取知识与经验、从供应商处获得协作与原材料……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组织利益相关者(股东、政府、社区、供应商、经销商、员工、竞争者等)的利益主张愈加强烈,权力日益增强,关系结构日趋复杂。传统的把企业仅仅当作“投资者赚钱的机器”或“满足顾客需要的载体”的观念,严重束缚了战略制订者的思考,阻碍企业价值提升的速度,越来越缺乏现实基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又为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进行沟通,实现利益主张提供了技术平台与交往界面。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或完善其商业模式,通过结构化的内部系统处理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才能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TRIZ的含义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其拼写是由“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俄语含义的单词首字母(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 elskikh Zadatch)组成。TRIZ起源于前苏联,奠基人是阿奇舒勒(Genrich Saulovich Altshuller),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方法学。阿奇舒勒通过总结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与法则,建立了一个由解决技术、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及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最终构建起 TRIZ理论体系(王仁辅等,2010)。本文将利用TRIZ理论中的物-场模型分析商业模式,寻求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

物-场模型的基本原理及类型

物-场模型分析是TRIZ用来解决各种矛盾的具体方法,是指从物质和场的角度来分析和构造最小技术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学(王亮中等,2009)。根据TRIZ理论,任何一个系统经过分解后,其底层的功能都可以分解为3个基本元素(物质1、物质2和场)。将相互作用的3个基本元素进行有机组合将形成一个功能。这里的物质概念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物质含义,不仅可以是生活中所说的物质,也可以是技术系统、外部环境、各种生物、甚至管理模式、社会组织等。这里的场表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或效应。功能则是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期望的、正常的关系。定义功能最简明的方法是采用动词+名词组成的短语表示(檀润华等,2002)。不同的系统功能可以用反应式和三角形两种形式表示。鉴于三角形形式简单实用且应用广泛,故本文将运用基本三角形形式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分析。

如图1所示,在三角形的物-场模型中,两个下面的角分别表示两种物质(S1,S2),上面的一个角表示场(F)。复杂的系统可以看作是多个三角形模型的组合。根据元素的完备情况及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把物-场模型分为四种类型:有效模型、不充分模型、缺失模型及有害模型。有效模型是设计者追求的理想状态,3个元素都存在且相互作用充分;不充分模型,3个元素都存在,但设计者追求的相互作用未能实现或只是部分实现;缺乏模型,3个元素不齐全,可能缺乏某一物质,也可能缺少场;有害模型,3个元素齐全,但产生的作用与预期相反,必须想办法消除有害的相互作用。

商业模式创新的界定

商业模式本身就是一个技术系统,它由不同利益相关者、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及其互动机制组成;商业模式,它是能让企业为客户提供价值,同时企业和其他参与者又能分享利益的有机体系;它包括产品及服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结构,包括对不同商业参与者及其角色的描述,还包括不同商业参与者收益及其分配的划分(王秀先,2009)。商业模型是企业作用于利益相关者实现其目的或目标的工具,商业模式是工具,利益相关者是对象。当现有的商业模式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冲突,无法实现企业目标或目的时,企业就会进行资源分析,寻找解决冲突的理想解。企业消除冲突,得到理想解的过程就是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

作为一个技术系统,商业模式经分解后,每一底层功能均由企业、特定的利益相关者、场(相互关系)3个基本要素构成。在商业模式领域,场可以是生产场、资本市场、商品交易的市场,也可以是企业与各种利益相关者进行价值交换的平台。比如企业、经销商、场形成配送的功能;企业、工人、生产场形成生产的功能;企业、股东、资本市场形成资金获取的功能。商业模式中最基本的底层功能是由企业、顾客、场构成。其他功能由此派生。企业的目的或目标不同影响着系统底层功能的地位。当某些关键的底层功能无法有效实现时,需要引入另外的物质使系统完整或者改进系统以获得更好的功能。由此产生技术系统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伴随能量(场)的生成、变换、吸收 等,物质一场模型的形式也会有所变化(张建辉等,2009)。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力是系统冲突,当企业作用于利益相关者,无法或不能很好实现企业目的或目标时,就会产生冲突。企业为消除冲突,寻求理想解,改变物-场模型的过程,就是商业模式创新。

基于物-场分析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TRIZ为应对缺失模型、有害模型、不充分模型等提出了6种一般解法。如表1所示。

在对2005-2010年六届最佳商业模式中国峰会评选的60个最佳商业模式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在所提及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或路径与六种解法不谋而合。故可基于物-场分析的6种解法,构造商业模式创新的一般路径。

(一)补全特定利益相关者或相互关系,使底层功能完整

当企业为实现其目的或目标,必须具备某种底层功能,由于特定利益相关者或相互关系缺乏,无法实现该功能时,企业可以通过补全特定利益相关者或相互关系,使企业商业模式的底层功能完整。

如阿里巴巴,在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与国外庞大的需求者之间缺乏相互作用的场时,通过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了有效的物-场模型;如家快捷通过建立租用关系,形成了由如家、旧厂房或普遍房所有者、租用关系构造的有效模型;斯威特通过兼并收购,植入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形成了斯威特、传统企业、控制关系的有效模型。

(二)加入新的特定利益相关者,阻止有害作用

在现有商业模式或某一功能系统中,当利益相关者与相互关系都齐备,但相互作用是一种企业不期望得到的作用或者说是一种有害作用时,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新的特定利益相关者,阻止有害作用。

如百度向用户提供搜索服务,却无法获取货币收益,通过引入广告商,实行竞价排名,解决了收入来源的问题,阻止了有害作用。类似的企业如迅雷、优酷等。

(三) 引入新的相互关系,抑制有害作用

当企业与特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不期望或有害的作用时,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新的相互关系,抵制有害作用。如淘宝,买家与卖家之间存在不信任、欺诈可能的有害关系,通过引入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工具,构造新的支付市场,抑制有害作用。

(四)引入第二个场,增强有用效应

当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作用不充分时,企业可以考虑引入新的场(相互关系),使系统中的相互作用更充分。比如苏宁原有的物-场模型是由苏宁、顾客与店面交易关系构成,后来引入了易购网络平台,使得苏宁与顾客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充分;圣为纸业和金风科技通过引入整体解决方案,增强了与顾客的有用效应。

(五)引入新二场和第三利益相关者,增强有益效应

当系统相互作用不充分时,企业可以引入第三个利益相关者和第二场,增强系统的有益效应,如万通房产引入了泰达集团、联盟场增强了企业资金、政府关系、土地资源等实力。聚众传媒在企业与广告客户之间,引入商务楼宇、视频传播平台增加了系统的有益效应。蒙牛通过引入天娱公司、湖南卫视、掌上灵通等第三方物质及相关第二场增强了与顾客的有益效应。

(六)引入第二场或第二场和第三利益相关者,代替原有场或原有场和物质

当物-场模型为不充分模型时,企业也可以考虑引入第二场或第二场和第三利益相关者,代替原有场或原有场和物质。如京东商场2003年之前,其物-场模型由京东、顾客、实体店场构成,后引入了网上商城替代原有实体店,实现了高速发展;盛大网络与韩国Actoz公司,原是关系,后引入资本力量把Actoz公司变成了控股企业,控制了产业的上游。

以上路径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路径,企业应该首先基于由企业与顾客构成的物-场模型寻求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如果该模型的变化引起其他底层模型的变化,则变革相应的模型。复杂的商业模式创新可以看作是这些路径的组合。

基于物-场分析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步骤

利用于物-场分析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识别现有商业模式中的冲突。对本企业现有的商业模式或行业普遍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识别现有商业模式中的核心冲突。

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物-场模型的元素,进而建立物-场模型。

确定物-场模型的一般解法。根据物-场模型的类型,确定该问题的一般解法,即选择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如果该问题有多种解法,应该将所有的解法列出来,再根据各种实际情况,确定最佳解法。

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将最佳解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建立新的商业模式。

结论

商业模式可以看作是由企业、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构成的复杂技术系统,是企业实现其目的与目标的工具。冲突则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力。环境、技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改变及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的成长,会激化商业模式内部的冲突,从而引起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可以把商业模式分解成由企业、特定利益相关者、场构成的底层模型。通过物-场分析的6种解法或组合,寻求理想解,创新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仕辅,郎坤,李芳.基于TRIZ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机理研究[J].建材世界,2010,31(4)

2.王亮申,孙峰华.TRIZ创新理论与应用原理[M].科学出版社,2009

3.檀润华,马建红,张换高.基于QFD及TRIZ的概念设计过程研究[J].机械设计,2002,19(9)

商业模式的基本要素范文第4篇

户外媒体 价值主张 商业模式

肖玉琴,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随着户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加上风险投资资金的追捧,商业模式创新逐渐成为户外媒体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户外媒体行业正处调整过渡期,数字化、网络化在重塑户外媒体产业形态的同时,对户外媒体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出了需求,需要学界的理论思考。

一、价值主张:户外媒体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

商业模式是企业创新的焦点和企业为自身、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1]作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和逻辑,商业模式被公认为是一个由多要素组成的结构体系,但是,研究者对其要素的具体构成并未达成共识。尽管如此,价值主张、产品与服务、价值结构和收益模式是多数学者认同的4大基本要素。其中的价值主张规定了企业提供给利益相关者什么样的利益以及利益相关者如何参与企业的商业模式。[2]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围绕价值主张而展开的结构或体系。

传统户外媒体商业模式结构简单,强调地段的重要性,通过空间的强迫性来牵制受众的注意力,并以此为筹码与广告主交易,商业参与角色主要涉及广告空间供应商、媒体设备供应商、媒介购买公司、广告公司、广告主、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其他配套服务商和增值服务商(见图1),其价值主张的目标对象是掌控财源的广告主,受众在这里只是传统户外媒体实现商业利益的工具性载体,其相关需求与利益几乎被漠视,这与电视、杂志等以受众为价值主张中心的“二次售卖”模式迥然相异。

传统户外媒体商业模式强调媒体经营者迎合广告主需求的能力,而无需像其他大众媒体一样在广告主需求和受众需求之间寻求平衡。但是随着媒体产业格局的变化和受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受众注意力被媒体的多样化选择稀释,当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诸如手机和掌上电脑这样的新媒体打发户外“无聊时间”时,传统户外媒体商业模式的有效性面临挑战,这直接推动了户外媒体商业模式的创新。除广告主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扮演的角色及潜在需求,对于户外媒体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十分重要。要将更多的产业相关者转变成户外媒体的商业资源,首先必须要将更多的产业相关者纳入其价值主张的战略范畴。也就是说,户外媒体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在于其价值主张的多元转变。

二、从历史经验看户外媒体价值主张的衍变

1. 户外媒体发展史回顾

(1)原始时期的户外媒体

作为最古老的广告媒体,户外媒体的历史至少可追溯至5000年前的古文明时期,[3]各种广告物成为传播社会服务信息和商业信息的载体。现存最早的户外广告是埃及奴隶主写在纸莎草纸上悬赏缉拿逃跑奴隶的广告传单。著名的埃及方尖碑也是古老的户外媒体,古埃及人将文字雕刻于石碑上,不仅用于公布法规和条约,也用于引导旅行者和商人。[4]古巴比伦商人在其店铺外悬挂招牌以明示行业或吸引顾客。[5]古希腊则将公众比赛的名单列于木牍上。[6]随后,更多的户外广告形式出现了。罗马帝国时期,人们大量使用具物招牌以吸引路人的注意,比如山羊代表奶店、灌木丛代表饭店等,人们也开始在公众集合地的墙上绘制角斗比赛的通告。[7]12世纪初,法国人开始在城中张贴法律公告。[8]

(2)近代时期的户外媒体

1445年,约翰尼斯・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发明铅活字印刷术,使得户外媒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单和海报开始流行。[9]近代广告时期以此为开端,到19世纪上半叶结束,这一时期,以英国作为现代广告兴起的中心。[10]到了17世纪,这种印刷新技术被广泛用于户外招牌。[11]

此时,广告张贴的方式依然比较原始,花少量的钱就可雇佣男孩们到人群集中地张贴广告。但是,问题出现了,刚被张贴的广告很快就被覆盖,广告主们开始希望拥有交通要道上的黄金位置以保证信息能呈现一段时间。1740年,伦敦的一个服装商要求通告人将其广告挨着官方通告张贴,这是第一个商业广告牌。[12]伦敦市议会认可了这种行为,并规定那些使用公共渠道的广告商要上缴一定的费用。在官方授权不久后,海报张贴者们开始在交通要道安装自己的设备,[13]至此,海报有了专属建筑物。

(3)现代时期的户外媒体

户外媒体发展至现代时期的重大表现是新技术和新媒介的应用。1910年,巴黎国际汽车展览会的正门使用荧光彩色灯管装饰。1911年,巴黎蒙马特林荫大道的时装店安装了第一个霓虹灯广告招牌。[14]灯光电气、摄影、印刷油墨等技术革新大大推动了户外媒体的发展。

美国取代英国成为现代广告的中心。美国最初的户外招贴由英国殖民者传播而来,其第一块户外广告牌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其大型户外海报(超过4.6平方米)发端于1835年杰瑞德・贝尔在纽约的办公室印制的马戏团海报。[15]到1850年,美国户外媒介已相当发达,20年后,美国户外媒体广告收入占广告总收入的1/3。[16]刚开始,美国的路边广告基本上服务于本地企业,商人们在墙和栅栏上漆上标志或贴上海报,以告知过往者售卖马毯、风湿药等货品的商铺位置。1850年,外部广告第一次出现在有轨电车上,这扩大了户外媒体的传播范围。[17]1900年,美国开始制造标准化的户外广告牌,传播效果的改善促使诸如棕榄(Palmolive)、凯洛格(Kellogg)和可口可乐(coca-cola)这样的大广告主大量使用户外媒体传播商业信息。[18]

合作者价值主张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价值主张对户外媒体的影响亦在不断加强,特别是与媒体供应者谈判中议价能力的式微,已成为户外传媒企业发展的掣肘,这从华视、分众、航美3家户外传媒近年来的财务报告可见一斑:户外媒体成本过高,并有持续上涨的趋势,以2012年第2季度为例,华视传媒实现净营收2810万美元,而当季的营收成本高达3346万美元。航美传媒二季度营收成本达5980万美元,当季营收则为6810万美元。分众第二季营收成本为8443万美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25%。

当然,价值主张的实现,不仅需要市场规律的逻辑检验,更要经历盈利数据的数值检验。但是,户外传媒企业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产业利益相关者的实际需求,构建合理的价值主张,并与竞争对手有效地区分开来,才能充分利用企业本身拥有的能力和资源,通过对成本支出的结构优化,以及内容、技术、配套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实现持续盈利。

四、基于多元价值主张的户外媒体商业模式新框架

基于我国户外媒体价值主张的多元化趋势,笔者尝试建构户外媒体商业模式新框架(见图2),该商业模式结构更加丰富,商业参与者不仅包括了原有的广告空间供应商、媒体设备供应商、媒介购买公司、广告公司、广告主、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其他配套服务商和增值服务商,还增加了媒体内容提供商、技术平台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商业伙伴。新框架突出了广告主、商业合作者、受众、社会公众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多方的价值主张,相比传统户外媒体商业模式,其最大的变化在于受众不仅仅是户外媒体实现商业价值的工具性载体,其自身利益和需求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户外媒体为他们提供物质激励、信息服务、快乐体验等。在户外媒体商业模式新框架中,受众变成与广告主一样重要的商业资源,受众价值主张的实现成为广告主价值主张实现的一个前提条件。

结语

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户外媒体融入了越来越多的其他类型的媒介元素和经营模式,也许,不久的将来,户外媒体也会像电视媒体一样利用品牌发展附加、衍生产品,走“三次售卖”的路线,其商业模式创新之路在继续。

参考文献:

[1] Amit R and Zott C, 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 (6/7):493-520.

[2] Mitchell D and Coles C, The Ultimate Competitive Advantage: Secrets of Continually Developing a More Profitable Business Model[J]. San Francisco: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2003:189.

[3] [16] [18] Taylor C R, Chang Weih. The History of Outdoor Advertising 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Macromarketing,1995(spring):47-59.

[4] [6] Outdoor Advertising Association of America. Billboard Basics: A Primer for Outdoor Advertising. Washington D.C.: Outdoor Advertising Association of America,1994:3.

[5] [13] Sampson H.. A History of Advertising from the Earliest Times[M].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1874:23,30.

[7] [8] [12] Presbrey F..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Advertising[M]. New York: Doubleday, Doran & Company, 1929:1-5.

[9] Schuwer P. History of Advertising[M]. London: Leisure Art, Limited, 1966:25.

[10] 丁俊杰. 广告学(2)[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59.

[11] Tocker P. “Standardized Outdoor Advertising-History, Economics, and Self-Regulation.” in Outdoor Advertising J.W. Houck (ed.)[M]. South Bend, IN: Notre Dame Press, 1969:11-56.

[14] 陈培爱. 广告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

商业模式的基本要素范文第5篇

摘 要:现如今,“天猫超市”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对商品零售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占领了商品零售电商行业的绝大部分市场,但是配送时间的问题依然影响很大,大部分地区客户在订购了商品以后,基本都是要次日才能收到商品,但是大部分客户对于快消品,都希望能在当天取得。“e超购”将每一个商店都是商品的库存点的优势,大力发展一种新的随订随取的新型购物方式。

关键词:零售电商;随订随取;新型购物方式

一、引言

Analysys易观的《中国网上零售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第3季度》数据显示,2016年第3季度,中国网上零售市场规模达1297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3%。电商颠覆了我们对传统商业模式的认知,随着“天猫超市”、“京东超市”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超市、商场等零售行业。最近的几年里,商业模式一直是现在市场讨论的焦点,在这个电商行业高速发展的现代,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一个角落,尤其是零售行业。很多企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断的消失,但是也有一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及时进行转型升级从而不断壮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将零售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可行的商业模式,成为当今重要的话题。

二、“e超购”模式简介

“e超购”致力于为线下各种规模的传统货架商店提供一个线上销售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作用,将超市的货架以线上商城的类型展示给消费者,而消费者则可以通过“e超购”平台,查询到自己附近的超市,并能通过“e超购”查看到超市的具置,以及超市是否具有消费者需要的商品和该商品的价格,在选完商品后,可以进行线上支付,并可以通过相应的支付凭证进行到店立提(类似于我们校园快递中心的自动取件箱),这样消费者不仅知道需要的商品是否能购买到,能在哪里购买到,需要什么样的价格,而且省去了消费者在超市里寻找商品所花的多余的时间,为生活在快节奏的大都市工作人群,节省了很多时间。

三、理论背景

随着线上消费的发展,网上超市相对线下超市的诸多优势促使了消费者选择的网上购物,包括消费者能够通过网络购买到线下超市不能购买到的品牌、产品,并且享受到高速的配送服务。购物的最大差距仍是速度问题,线上虽然方便,但是需要一定的配送时间,尤其是生活快消品,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油盐酱醋时是需要及时使用的,但是如果从线上购买需要一定的配送时间,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于传统的线下超市,首先小规模的超市存在商品种类不全的问题,大规模的超市存在购买一样商品从进入超市,到找到商品所在位置选购,再到排队结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于生活节奏较快的大都市人来说,这也是十分不方便的地方,所以如果能提供一种,消费者在没有进入超市之前,可以知道在哪里能顾购买到所需要的商品,达超市的时候可以立即拿到所需要的商品。前期是一种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模式,后期更是一种为商家节约货架成本的新型购物模式。

四、模式可行性研究

1.研究方法

我们的研究的是一种尚未进行广泛推行的新商业模式,此项研究第一步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再进行试验点研究,因此本次研究采用调查法和实验法。在具体研究中,我们要同时对消费者和商家进行调研、交流从而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2.样本选择

对于此种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探索,这种模式主要针对的就是大都市快节奏生活下的工作人员,所以我们选取了市内公司比较集中的万达写字楼进行数据的收集,并在后期进行数据的分析。在分析完成以后,会在万达写字楼附近选取一家超市,实行简易的线上选购商品的模式进行初步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因为这是一种电子商务零售的新模式,所以主要对消费者的快消品购买频次、购买方式,以及对“e超购”新模式的接受性和需要性进行研究分析。为了提高数据的质量,前期通过基本的交流以及赠送小礼物的方式拉近与调研对象的关系,并向其说明此次调研的目的,并向其确保调研的保密程度。

对于商家,我们对万达写字楼附近的小型超市商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了该部分商家现在目前的经营情况,并将“e超”的商业模式思想向他们进行了基本的叙述,并了解他们的想法。对于大型超市,我们计划联系超市运营部分的相关负责人,听听他们对“e超购”模式的看法和建议。

本次对消费者放3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72份,问卷的回收效率为57.3%。数据收集结果如下表所示:

(2)我们在万达写字楼边上的一家小型超市进行试点,并以微信的方式运营科一个简易的“e超购模型”,在尝试的一个月中,该商家接到e超购的订单量为140单,单额为2460元。且同一客户重复下单率达到62%。

五、研究发现

商业模式的基本要素

(1)定位:把握该模式针对的消费群体是什么,该消费群体的需求是什么等问题。数据显示,“e超购”的商业模式针对的群体确实是20-30之间职场人,他们的工作较忙,生活节奏较快,需要在各方面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所转移他们对该商业模式有着较为明显的需要。

(2)服务,目前线上零售较线下零售缺少的就是一种服务,线上购物,与消费者最直接联系的就是配送员,然而配送员大多没有跟高的服务意识,所以“e超购”在提供购物便利的同时,又能让客户享受到一定的服务。

(3)渠道,“e超购”能够将每一个大小商店都能作为类似商品仓库的存在,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其实就是通过手机选择有他所需要商品的仓库,让后付款,上门自提。大大节省了渠道的成本。

(4)盈利模式,前期应主要以增大客户群为目标,在客户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可以通过广告、支付手续,或者商家提点的方式进行盈利。

六、研究结论及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情况下,“e超购”的商业模式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是如果需要得到更长远的发展,还需要从以下几点作出努力。

1.扩大合作点,“e超购”:是一个能够面向全国的模式,拥有足够多的合作店,能够让消费者无论是在公司、家中或者是外出旅游工作,都能够通过该模式享受到便利。

2.增加服务形式:除了普通的上门取货形式,当消费者购买的商品金额达到一定要求时也可以为客户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因为“e超购”的点本身就是离客户比较方便的点,所以配送也不会花费商家太多的人力物力。且有条件的商家,可以在商店的某处设立自动去货柜,让客户可以轻松的凭借相关凭证直接进行自取,这样对本来在线下超市销量比较低迷的隐私商品的销量也是一种提升。

3.优质的服务,“e超购”与线上购物的不同是消费者在享受线上购物带来的一定便利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到线下的服务,所以提升线下人员的服务质量,也是该商业模式在以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