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项目投资风险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时期,投资面临众多复杂环境,风险因素较多。本文主要探究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的管理,侧重从技术、市场和管理三方面探讨与剖析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的主要来源,并从电力项目开发、建设与经营三个阶段着手,综合分析,最后提出相关的针对性举措对投资风险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
关键词:
转型升级;电力;投资;风险管控
电力项目投资风险主要指电力项目投资全程中存在着终止或者失败的可能性。其失败的原因存在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电力项目自身问题、管理运营水平不到位,技术不过关以及其他外部的复杂因素,这些都会增加电力项目的投资风险,并极大地危及投资的成败。随着新一轮改革风暴的到来,众多行业迎来的改革的春风,因而电力行业也步入改革的轨道,电力行业体制加大改革力度,并逐渐放宽准入渠道和降低准入门槛,极大激发了市场的活力,让一大批新的投资人和投资企业参与电力项目的投资。然而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激发活力的同时,电力投资风险的也在逐步提升,所以本文根据这一背景,加大研究深度,深入解析电力项目投资的主要风险,针对有关方面的问题,提出诸多利好的举措,从而更好对投资风险进行管控。
一、电力项目投资风险剖析
风险从来不是空穴来风的,社会和民众对电力的安全稳定给予极大关注,这无形中要求电力项目的投资风险的管理是要严谨的,必须从严地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从中发现问题,并凝聚智慧和共识,深入剖析电力项目投资风险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不能大意,并以大战略的角度,以科学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或者有关举措,用来降低或者化解投资风险,从而保证电力项目的有效落实。
当下电力行业的投资风险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有着不同的类型,本文归纳分析后,将这些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而投资风险从来不是单一因素构成,它的来源众多,但是仔细想来,归纳统一后发现,本文认为这投资风险主要有三个来源,分别为外部环境、电力项目本身和人的因素。一是外部环境,主要体现在环境的综合复杂性,中国的经济虽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但是目前国内消费不足,投资与出口的效果不大,同时加上创新能力的不足,因而增加乏力,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国家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期间,另外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也不容乐观,在这种内外增长乏力情况,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在下滑,进入新常态,因而国家也正在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这些政策调整也影响着市场需求变化,因而电力行业的投资环境是处在变化中,这种不确定性极大加大了投资风险;二是电力项目立项本身的问题,客观来看,电力项目本身对相关设备与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资金需求量较大,这些财力和物力需要持续稳定的供应,否则,项目会面临失败和终止的可能性。三是人的因素,主要是设计建设和管理运营人员各种不确定性,也会对电力项目投资带来风险。
二、加强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管控的举措
(一)开发阶段的风险管控在开发阶段,风险的管控做到有序进行,首先构建风险诊断小组,有专业人员组成,整个团队共同分工合作,评估与诊断并使风险诊断项目风险,其次发挥风险诊断小组的领导作用,整体分析项目的可行性以及施工和经营的运作,诊断其中每个环节可能发生的问题;再次,参考诊断小组意见后,充分评估施工技术以环境影响的后果后,进而对整个结论进行科学规划,并邀请专家参与评估,召开总会议,进行决策,最后按照决策,分析比较所有项目的成本,拟定详细地计划,从而更好规避有关风向。
(二)建设阶段的风险管理强化在建设阶段,要做好的是风险的预防、控制和转移。详细来讲,一是预防和控制风险,事先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制定科学施工与组织的方案,做好实事求生产与技术的评估,及时解决漏洞和相关问题,并在资金与材料设备做出充分准备后,严格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其次是转移风险,通过竞标的渠道,优选资历丰富和信誉口碑良好的承包商承接项目,同时,将施工难度较大的部分分包给分包商,这也可以相对减轻风险的压力,最后,购买保险,对危险系数较高的施工部分采取投保的方式,预防意外事故,进而转移风险,较少损失。
(三)经营阶段的风险管理的强化对于建成后的运营阶段,也不能忽视,这一阶段同样重要。首先应该防范风险,制定完善的计划或者方案,根据各个环节的不同需求,调整有关规定,并确保设备达标,技术过硬,管理科学,市场前景较好,从而保障电力项目投资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国家有关负责部门可成立统一管理的综合管理单位或者组织,做好监督与监察,并且分离发电厂和电管的统一管理,破除垄断渠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尊重市场运行规律,让更多企业参与其中,使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同时也能更好的做到广大社会群众的参与和社会监督,使得发展的红利让社会共享,并让电力项目投资与监管做到公平与公正,风险管理得到强化。
三、结语
电力行业也步入改革的轨道,电力行业体制加大改革力度,极大激发了市场的活力,然而在激发活力的同时,电力投资风险的也在逐步提升,在投资风险的管控和降低方面,本文溯本探源,侧重从技术、市场和管理三方面探讨与剖析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的主要来源,并从同时从电力项目开发、建设与经营三个阶段着手,综合分析,提出解决之策,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风险能力,改善社会的建设面貌,为建设和谐社会与美丽中国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曹文彬;胡灵斌;风险投资公司的评价研究:从项目的角度[J];企业经济;2012年02期.
1.政府部门一手包办了公路工程建设全部活动的管理
包括最初的立项、审批,到后期的具体设计与实施,再到最后的工程养护。在这样一个封闭的运行系统中,内部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运作不协调、系统运行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
2.目前项目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较为严重
特别是以承包商为代表的利益主体往往只考虑眼前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顾一切从施工企业中获取较多的利润,缩减一切成本,甚至不惜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来建设项目,导致项目无法达到质量要求,产生劳民伤财的质量事故。在市场竞争加剧和越来越规范化的市场建设中,承包商如果继续恶意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会导致自己经济利益蒙受损失,甚至会导致其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面临破产威胁。在现实的工程施工中,因缺乏系统的质量风险管理而造成巨大财产生命损失的案例比比皆是。
3.交通部门作为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最主要管理者
同时承担着管理者、建设者的角色,这就容易导致管理混乱、职责不清等情况的发生。导致风险产生时,没有人愿意出面管理和承担,只能眼看着风险越来越大,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造成严重的损失。在这类工程施工中,如中途运营发生风险,在无法追究当事人的情况下,只能由国家来承担损失。随着目前公路建设筹资、融资方式的越来越多样化,加上政府只能的逐渐转变,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已越来越重视程序的规范化以及法治观念的重要性,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必将被重视起来。
4.缺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专门机构和人员
对风险管理的长期忽视导致不管是政府相关机构还是项目的管理者、实施者都没有意识去建立专门机构来对公路工程项目进行规范化的风险管理,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也很缺乏。
二、国内公路工程投资风险管理的程序
1.建立公路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模型
公路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是一个循环的、连续的过程。结合相关的具体情况,运用一些大型的高风险项目的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分别从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应对、监控这五个阶段来建立风险管理模型。
2.识别风险
识别风险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风险识别需要按照特定的步骤来进行,采取先进的方法逐层次地分析各种现象,并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识别项目风险是贯穿在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并非一次性完成,要随着工作的开展后,不断重复地进行,并且结合实际,随着补充可能遗漏的风险。一般来说,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过程如下。
(1)搜集项目建设的有关资料。
(2)现场调查法。
(3)建立风险清单。
(4)识别各种风险因素推测其结果。
(5)计算风险发生概率与风险损失后果。
(6)建立风险事故树。
(7)征求专家意见。
(8)解释风险识别。
3.风险分析
分析风险主要是指分析风险产生背后的原因和风险的属性,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做准备。
(1)熟悉和了解项目风险清单上的已被识别的风险。
(2)分析风险属性,并归类。
(3)对风险进行层次分析,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
4.评价风险
评价风险的过程实质是一个给项目投资风险分等级并进行排序的过程。常用的风险分析评估方法有以下几种:调查、模糊数学法、层次分析法、CIM模型法、敏感性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等。
5.应对风险
应对风险是指在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很据已经识别和分析评估的风险结果,来研究如何应对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在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处理的实践中,人们往往采取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自留、风险预防和风险利用这几种风险应对策略。
三、结论
关键词:风险管理;建筑施工;分析
在当前建筑业市场经济环境下,施工企业承担的风险是巨大的。作为施工企业如果没有风险意识和对风险加以防范和控制,吃亏的将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对于国内多数施工企业来说,工程风险意识比较淡薄,没有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和健全的管理机构,风险信息反馈滞后,应对风险事件的能力较差等,更应该重视对建筑工程风险的有效规避。
一、构建工程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目前建筑施工市场还不规范、机制有待健全的情况下,工程风险无处不在,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施工企业逐渐认识到对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具体到防控系统风险的时候,则需要借助现代的方法以及手段,尽量将风险管理细化再细化,具体见下图1。
图1风险管理体系结构图
(1)管理环境:这里的环境可以分为外部以及内部两类,风险管理环境是建筑工程企业后续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石。
(2)确定管理制度:必须确定具有可行性与可执行性的风险管理制度,项目必须把风险管理渗透至项目的所有环节中,借助预设各个环节的风险承受极值,确定风险管理制度,从而规范风险管理行为[1]。
(3)风险识别:一旦项目正式开始,建筑工程企业必须时刻监控项目进展是否发生了变化、行业环境是否发生了大趋势上的改变,并及时检验是否各项风险管理工作都实现了预期效果。
(4)风险评估:通常分为定性以及定量两种,为了提升评估的可比性以及科学性,可以多使用量化方法,因为其可以直接衡量风险可能引致的损失情况,还能将各种风险按照强度排序,从而提升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性[2]。
(5)风险定价:针对所有情况必须制定针对性的定价策略。适合的定价估测是以当前掌握的信息为基础,经过科学审慎的权衡之后制定的。部分估测是基于成本关系的,部分是基于成本模型的,不过,最终结果都是要得出最接近真实情况的结果。
(6)内部控制:内控机制下应制定完善的实施风险防控体系,从而第一时间找出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暴露的各种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方案,从而实现对风险的全过程控制。
(7)数据处理与反馈:通过风险管理软件能够有效处理相关风险数据,将系统信息分类存储起来,并对数据中显示的风险信息进行评估与反馈。
(8)持续完善:核查各个环节的整体完善收效。
二、工程风险的识别
(1)投标阶段的风险辨识
投标过程中既要考虑如何获得工程项目的承包权,又要考虑如何从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中赢利,这就需要分析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观方面的因素清楚认识是来自于本企业自身的各项业务能力,主要有:(1)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2)机械设备能力;(3)对工程的熟悉程度和管理经验;(5)以往对类似工程的经验。客观方面的因素是企业以外的各种因素,主要有:(1)工程项目的详细情况,包括图纸和说明书,现场地上、地下条件,这些都是核实工程量、拟订施工方案、预算措施费的依据和条件;(2)业主及其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资历、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社会关系、个人性格和作风;(3)劳动力的来源情况;(4)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的供给、价格、供货条件以及市场预测等情况等。
(2)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辩识
合同通用条款中一般可通过a.甲乙双方的项目负责人,b.付款方式,c.工期,d.价款调整,e.工程量变更,f.不可抗力,g.违约索赔及争议、保障、保险及担保等六项条款中的内容对应工程实际情况,分析本工程可能发生的风险是否已利用其合同条款内容进行规避[3]。
(3)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
施工阶段工程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
三、工程风险的规避
(1)投标阶段工程风险的规避
投标报价时对什么工程定价应高;什么工程定价可低或在一个工程中总价无多大出入的情况下,对哪些分项工程单价宜定得高些,哪些分项工程单价应定得低些,这对今后的施工过程中降低资金压力和分项工程分包不明而带来的经济损失都有直接关系。
(2)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规避
合同风险是一切风险的源头,如果合同先天不足,势必造成工程实施中的被动。要解决合同风险问题我认为首先施工企业管理层和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人员要提高法律意识、履约意识;其次应采取措施去规避容易产生的风险。
(3)安全管理风险规避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组织施工,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或加强安全隐患管理,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纠纷。
(4)成本风险规避
开工前必须认真学习合同,把合同各条款吃透,进行两算对比:即清单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清单单价与实际单价比较找出差异,然后有针对性的制订成本控制计划[4]。实际工程量比清单量低的,看是否能根据合同条款的约定据实调整,若是一次性包死不能调整的看是否能通过设计变更或洽商的形式调整原做法,然后根据变更内容对变更后的工程进行重新核算认定。
(5)进度管理风险规避
利用网络计划制定科学严谨的进度计划,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要留有余量,以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每个月的调整进度计划要及时报送业主审批,以备由于业主原因造成工期延期时作为索赔的依据。
(6)质量管理风险规避
依据工程特点,确定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通过对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劳动方法、劳动手段及施工环境五大要素的有效控制实现质量目标。
四、控制项目风险措施
(1)培养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施工企业应该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并不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意识。要让员工明白,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到处都存在着风险,如果控制好风险,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企业运营的安全性;但如果没有控制好风险,则可能会严重威胁到企业的运营,以此为基础,培养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氛围。同时,企业还应该积极制定相关制度,从而规范各项风险工作。
(2)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施工企业应多安排风险管理培训,强化员工的风险管理理念,同时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风险管理以及应对能力,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项目的所有环节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因此,控制工作是否到位和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之间有很大关系,企业同时还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3)完善项目信息公布流程。施工企业应不断完善内部的项目信息公布流程,让项目相关人员了解各项项目信息,从而进行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安排,这样也能提升相关人员对项目风险的防控意识[5]。
(4)重点做好风险的事前预防。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时候,施工企业应该在源头上做好风险的预防工作,在风险还处于萌芽的时候将其清除,这样不但能使后续管理工作变得简单,还能降低企业的项目风险管理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进行建筑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只靠单一的技术或者手段是无法完成的,必须结合多种技术以及手段,并辅助以现代的管理方法、完善的制度等,才能实现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成双,顾国昌.工程项目风险的综合分类管理方法研究[J].学术交流,2006,4(6).
[2] 黄崇福.综合风险评估的一个基本模式[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8,16(3).
[3] 范智杰、刘玲.工程保险合同索赔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J].公路,2000,3(3).
关键词:电力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管理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电力项目建设的不断加快,国家出资办电的局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即出现了国家、地方、投资商公共出资办电的局面。然而,在电力项目投资中,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进而存在着一些风险,所以受到了大众的特别关注。加强对电力项目投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对促进电力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一)风险来源
一般情况下,电力项目投资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电力项目自身情况。一般而言,在电力项目建设中,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与完善的设备,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物力、财力、人力,所以致使电力项目投资风险无法有效掌控。(2)外部环境。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政策的逐步调整,均会对电力项目投资产生影响。(3)电力项目设计人员及管理运营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无法保证电力项目顺利建设,以此增加了投资风险。
(二)风险种类
通常而言,电力项目投资风险主要包括三种:(1)技术风险。其指的就是电力工程的技术风险。因为电力项目对技术与设备的要求非常高,使得技术因素严重影响着电力项目投资,并且技术因素还会受到自然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的影响,导致技术因素不断变化,进一步影响了电力项目投资。(2)市场风险。电力项目投资金额非常大,加之电力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导致电力项目投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在电力项目投资途径越来越多的形势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极大促进了投资市场竞争的发展,增加了投资的市场风险。(3)管理风险。通常而言,企业管理水平与企业盈利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很大风险。若管理制度不合理,就会影响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增大了电力项目投资风险。
二、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策略
(一)开发阶段风险管理
在电力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发阶段风险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构建风险诊断小组,全面分析电力项目投资风险,并且全程参与风险管理。(2)在风险诊断小组指导下,预测电力项目投资风险,找出项目设计、施工、经营等方面的不足。(3)基于诊断技术、环境风险,全面分析诊断结果,根据风险小组建议,召开全体会议,并邀请有关技术专家,全面分析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与问题。(4)在明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以此减少投资,并且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资风险。
(二)建设阶段风险管理
在电力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阶段风险管理策略主要为:(1)重视风险防范及控制。加强对项目技术可行性的分析,保证设计方案合理、科学,并且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有效弥补与调整设计中存在的缺陷;根据施工要求与进度做好材料、设备、资金的供应,确保电力项目质量达标。为了最大限度的完善风险防范与控制,必须对项目调试可能性予以及时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评价及处理。(2)强化风险转移。通常而言,风险转移就是在项目建设中,对活动风险予以分解、分散,以此削弱投资主体风险。其主要包括以下途径:①风险投保:即向保险公司交纳一些保险费,通过投保的方式转移风险。②进行项目组合:在电力项目投资中,可以在同一电网中进行火电、水电组合,以此对市场风险予以分散。
(三)经营阶段的风险管理
在电力项目投资建设中,经营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强化风险防范及管理。在电力项目经营中,结合实际需要,编制合理、科学的战略计划,并且完善技术结构调整、市场调整、管理调整,以此提高电力项目经营效益。(2)加强电力项目的宏观调控与统一管理,突破电力系统的垄断形势,以此降低电力项目投资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项目投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投资主体越来越多,为电力项目投资增加了更多的渠道,活跃了投资市场,但是也增多了投资风险。因此,为了有效降低电力项目投资风险,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加强管理,提高企业与社会的抗风险能力,以此实现电力事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道彬.电力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2):265.
[2]刘丹民.加强电力建设项目投资风险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02):100-101.
[3]黄登钦.关于电力建设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应用[J].投资与合作,2012(09):190.
关键词:铁路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分析;风险管理;风险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0-0109-02
由于环境、条件及有关因素的变动和主观预测能力的局限,投资项目的实施结果往往不符合人们原来的预测和估计,这种现象称为投资风险和不确定性,其是客观存在的,对它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估有助于提高投资决策的可靠性。投资决策是一种长期决策,投资项目耗费资金多,影响面宽,作用时间长,难以变更修改等等,因而决策者的责任特别重大,如果事先对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没有正确的估计,一旦决策错误,则其带来的损失必然是巨大的、长期的。同时,长期预测比短期预测的可靠性要低得多,因而长期投资决策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比短期经营决策大得多。而铁路工程项目大都属于长期决策项目,由此可见,对铁路工程项目进行投资风险分析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的构成要素
(一)工期风险
表现为局部或整个工程的工期延长、不能及时投入使用而形成的风险。如业主在铁路建设工程合同签发前或实施中,未按合同规定时间解决征地移民问题,未按铁路建设工程合同规定及时供应电、水,未按铁路建设工程合同规定及时提供各种合格的主材等。
(二)费用风险
包括成本超支、投资追加、报价风险、收入减少等。
(三)质量风险
表现为材料、工艺、工程等不能通过验收,经评估工程质量未达到标准等。
(四)设计能力风险
主要表现为铁路建设工程完成后未能达到施工设计要求;设计时间过紧,设计工作难以做到周密,各专业协调不够,会出现漏项、错误,其结果反而使设计修改多,增加了投资,延长了工期,索赔率增长。
(五)信誉风险
即可能对企业的形象、信誉造成损害的风险。如业主未按铁路建设工程合同规定及时对承包商支付工程价款而应承担的违约责任;承包商未按铁路建设工程合同的技术要求,造成工程质量有缺陷。
(六)安全风险
主要是指铁路建设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工程或设备毁损方面的风险。施工设备风险包括未按合同规定的时间进场、使用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及配件供应不及时等。
二、风险分析与评价
(一)风险分析的内涵
风险是指由随机原因引起的项目实际值与期望值的差异,其结果可用概率分布来描述。投资风险是指投资人在投资活动中,因不能适应客观形式的变化或因主观判断失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或不能带来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在铁路项目中,仅仅利用风险估测的三个参数来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铁路项目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即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就是以风险估测的三个参数为基础,对具体的铁路项目评价模式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能反映风险因素的过程。
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包括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不等于风险分析。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在事先只知道所采取行动的所有可能后果,而不知道它们出现的可能性,或者两者均不知道,只能对两者做些粗略的估计。不确定性是难以计量的。风险是指给行为主体带来失败、损失后果的可能性以及每种后果出现可能性的大小。风险是有概率可以计量的。通常在可行报告中只对投资及效益进行敏感性分析,但敏感性分析只是对单个变量人为地改变一定比例来考虑项目的可行性。这种用确定性思想来考虑具有不确定性的事物的方法过于主观,很难符合事物的客观发展。在以往的铁路投资项目中,很多项目存在透支现象,例如杭甬高速,在可行性研究时,每公里费用为1448万元,但是竣工时实际工程造价达到2667万元。敏感性分析只能告知某种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并不能告知这种影响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对各因素发生某种变动的概率,事先能够客观地或主观地给出,就可以借助风险分析帮助决策。
(二)铁路工程项目投资方案评价方法
项目风险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情节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概率树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方法等。由于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我们在运用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部收益法对铁路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时,必须调整现金流量、投资报酬率等有关参数。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越大,该项目投资风险越高,我们评价铁路工程项目投资方案时,应该采用高的投资报酬率或低的现金流量计算铁路工程项目净现值、现值指数和内部收益。我们运用调整后的投资报酬率计算铁路工程项目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法的规则来评价、选择铁路工程投资项目,这种方法称为风险调整贴现率法。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比较符合逻辑,被广泛使用,但是,把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混在一起,并据此对现金流量进行贴现,意味着风险随着时间而加大,有时与事实不符。为了克服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的缺点,我们可以采用肯定当量系数法,肯定当量系数法是指先用一个系数把不确定(有风险)的现金流量调整为确定(无风险)的现金流量,然后用无风险的贴现率计算净现值,并且根据净现值法的规则来评价、选择铁路工程投资项目的方法,所使用的调整系数称为肯定当量系数。
文献[3]提出一个更趋合理的公路投资项目评价方法。它很好地考虑了公路投资项目中存在的风险。首先对公路投资项目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建立一个风险因素的层次模型;然后考虑风险概率,建立公路投资项目评价模型,模型对公路投资项目评价指标(项目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费用效益比(BCR))进行修正。接下来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模型中的权重;最后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模拟计算得到公路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价指标值,这样重复一定数量,获得这些指标的概率分布函数。计算指标的期望值和方差来评价公路项目的可行性。
(三)风险管理的程序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经济单位对所面临的已经存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的过程。识别风险首先要对风险因素进行分解,勾画出风险结构的层次图。就铁路项目的风险管理来说,就是按照上述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构成,勾画出铁路工程项目的风险结构图,把不利因素找出来,加强风险识别的准确性。
1.风险测量。风险测量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所收集的大量详细损失资料加以分析,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一般可以用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来描述概率分布的密集程度。
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风险分析就是以风险测量的参数为基础,对具体的铁路项目评价模式进行适当的数学处理,使之能反映风险因素的过程。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即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评价模式为计算项目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评价指标。风险分析也就是在这些评价指标中加入风险因素。
3.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根据风险衡量以及风险分析的结果,为了避免或减小风险而对项目风险采取的措施。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对损失大、概率大的灾难性的风险要避免,即风险避免;对损失小、概率大的风险,可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量,即风险降低;对损失大、概率小的风险,可通过保险或合同条款将责任转移,即风险转移;对损失小、概率小的风险,可采取积极手段来控制,即风险自留。
三、结语
为了控制好工程投资,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要采取科学方法进行风险分析,把风险的处理考虑到项目的计划之中。铁路项目的风险管理在我国还不成熟和不完善,尚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参数取值更应仔细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为林.铁路工程的风险管理分析[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7,(5).
[2]李森.高速铁路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与控制[J].科技创业,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