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色课程体系

特色课程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色课程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特色课程体系

特色课程体系范文第1篇

选修课程丰富多样,体现学科的交叉互补和协调发展美术学涉及到诸多学科的内容,并形成一个多样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尝试把各专业方向的课程和教师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将各专业方向的学科进行交叉互补、协调发展,以培养出更多适应性的美术专业人才为宗旨。做到现有资源合理利用,将美术学专业的长远发展落到实处,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学科资源,实现课程体系改革与复合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匹配

美术学专业是艺术类各专业中开设时间较早,专业方向种类较多的专业之一,现在的美术学专业教育已初步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系统、合理的专业发展体系。在学分制体系下,我们根据市场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特点,在各专业方向课程建设方面,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优势,注重加强各专业基础课程的相互渗透、整合与优化,构建灵活、连贯、系统的课程体系。通过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匹配,基本形成了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等五大课程群。它们相互连接,相互支撑,构建了从基础知识、美术思维、美术技法到美术创作的多层次的专业训练体系。新体系打破了学科界限,进一步理顺了专业关系,完善了专业架构,丰富了专业内容,彰显了专业特色,增强了学生的竞争优势,满足了社会对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注重实践环节,通过多种方法对准实践抓教学

美术学的专业特点和社会要求决定了实践能力是学生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检验我们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把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作为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美术教育、科研与社会实践三者紧密结合,扎实构建多层次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践意识

积极鼓励教师在课余积极参加社会上的专业实践活动,并将鲜活的专业知识带入课堂,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革新。并且切实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与社会的对接、与科研的对接、与市场的对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调研实习,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更好地适应美术学专业的动态发展。

2充分提供锻炼机会,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首先,积极搭建校外实践平台。本专业与社会共同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学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践,逐步形成了教学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毕业生就业基地“三基合一”的新模式,大大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还非常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训,为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除正常教学活动,还安排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大力组织承办专业赛事。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参加各级美术专业画展和比赛,或承办校内各种美术活动。还将这些校内活动和教学活动与国内较有影响力的专业赛事相结合,使教育教学更加贴近社会和专业动态,更加贴近学生创新需求,学生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自我成才意识突出。对准实践抓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既巩固和发挥了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也为专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建立创新机制,改变传统模式化教育,对准创新育人才

创新是民族强大繁荣的动力,也是美术学专业发展的源泉。在教育务实精神的长久熏陶下,本专业必须改变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势,积极探索新时期育人工作的新模式,努力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1创新教育与课外学术相结合

围绕两个课堂建设,本专业坚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学术活动,启发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成才意识,努力构建一个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和谐进取的学术环境。立足于专业发展实际,聘请知名的美术专业学者,以及发掘校内专业教师潜力,举办专业学术讲座,课外还举办师生课程习作和美术创作展览。对于学生的专业交流活动,通过提供活动场所、给予经费支持、委派指导教师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有力促进了美术学专业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2创新教育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社会既是学习实践的载体,也是艺术创新的源泉。我们密切关注美术动态和行业发展,针对性组织专业创新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进行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尽力为地方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种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把握专业动态、适应社会需求、融入社会发展的过程,为培养社会适用的高素质的美术类人才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特色课程体系范文第2篇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

1.课程目标设计单一、片面

在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往往是把教学目标放在知识领域上,这样的片面设计,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缺乏对知识结构、能力获得的方式、能力结构进行综合立体化的教学目标设计。现阶段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鉴赏艺术作品、参加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等、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吸纳中外优秀的艺术成果,从中了解不同国家、地区在文化中存在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重点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创造美、鉴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从以往的目标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忽视了培养学生主动性、想象力、创造性能力。

2.课程教学内容单调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过度关注艺术学科理论知识。对跨文化、跨学科内容以及国际普遍关注的课题内容不够重视,这种不合理且缺乏独特性的艺术课程结构,不符合艺术教育的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艺术课程群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文学、艺术、舞蹈、影视、绘画、戏剧等艺术门类,可以具体分为艺术学科理论、艺术实践两个方面。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有重点的关注本国家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不断的传承其中的优秀艺术精神,同时也应该结合当地的区域特色,有针对性的介绍区域文化、传统文化和地方企业文化。课程内容覆盖面依然较窄。

3.课程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方式比较偏重传统的纸笔测量,主要有课堂作业、考试、小论文、讨论等形式。通过这种简单、粗糙、缺乏系统性的纸笔测量的方式考核学生成绩,是非常片面的。这种评价方式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忽视了公共艺术课程的特点,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艺术学习情况。无法真实的反映学生在知识、情感等各方面的变化。同时以纸笔测量为主要评价方式的评价体系,很难反映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成功,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从而影响未来更好的发展。鉴于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公共艺术教育的现有课程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依据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以“艺术浸润技术,艺术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特色化课程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建设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的依据和原则

根据2006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国家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确定的目标:现阶段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鉴赏艺术作品、参加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等、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吸纳中外优秀的艺术成果,从中了解不同国家、地区在文化中存在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重点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创造美、鉴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以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为依据来构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均以目标为参照标准而运行。构建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1.艺术性。

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人文素质,并不是单纯的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当然也不是简单艺术欣赏课程。它是一种具有丰富人文价值内涵的综合课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并不是简单的把艺术作为一种谋生职业技能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受到艺术的“教化”功能。

2.综合性。

现实社会中各个学科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任何学科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学科而单独存在。艺术与其他非艺术学科之间形成了一种互通、互补的艺术生态关系。这种良好的生态关系可以提高非艺术专业学生审美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与同感能力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和评价能力。这种艺术生态关系可以更好的改变现阶段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条块分割式的单一教学方式,造就符合时展具有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兼备的技能人才。

3.实践性。

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艺术化的学习情境,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鼓励学生在艺术创造中相互交流经验,鼓励学生现场即兴发挥,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创业竞赛和技能大赛等实践平台,分享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取得的成效。

三、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一)特色化的内涵界定

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色化课程体系也要体现这一功能。所谓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即以艺术浸润技术,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理念,建设特色课程、设计特色活动、注重艺术体验和艺术实践,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让学生领悟质量之美、技术之美、服务之美,从而创造生活之美,体现高职特色。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按照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方面构建,如上图所示:特色校园文化区域化特色课程特色化课程体系特色理论课程特色实践课程专业化特色课程虚拟特长班艺术学分艺术浸润技术,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学生领悟质量、技术、服务之美,体现高职特色。

(二)特色理论课程

1.区域化特色课程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要求各高校需开设《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8种限定性选修课程,同时文件还指出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情况、研究成果、师资水平、所在地域特色等优势来开设具有本地特色的艺术选修课程,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课程。在教材的编写上也缺乏自身特色,内容基本都是大同小异。在现有的《美术鉴赏》教材中,大多数课本没有涉及具有本地地域的知识,没有根据本地特色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也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长来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很少,教师很难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和艺术素质的差距。这种单一的传授方式,对于那些非专业的选修学生来说,教学内容显得枯燥无味,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高职特色理论课程从培养服务地方人才的角度出发,把传承地方艺术精髓作为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最佳切入点和鲜活教材,研究挖掘地域内诗词、音乐、书法、绘画、戏曲、传统工艺等传统文化艺术作品,还有人文景观、文化名人、工艺大师等,作为各门类艺术鉴赏课程的极好素材。在实际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挖掘具有本地地域特色的人文内容,更好的融入艺术教学中。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各个部门应该给予帮助,确保形成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艺术教育项目。例如无锡作为“吴文化”发源地,可以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有针对性的加入吴文化、惠山泥人、古运河等文化元素,在诗词鉴赏中加大对东林书院等诗词的解读和理解,开设“地方方言”、“区域文化讲座”、“锡剧名家名段赏析”等课程,让学生逐渐了解当地区域文化和传统文化。

2.专业化特色课程

高职教育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以符合企业未来发展要求为宗旨。为使学生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等综合素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可根据这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开发建设与专业相关的艺术鉴赏和艺术设计课程。如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为“懂设计、通工艺、精操作、会维修、能创新”,我们可针对性的开设《工业产品造型鉴赏与设计》等课程,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旅游、酒店专业的学生开设《舞蹈鉴赏》《音乐鉴赏》类的课程,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服务素质和艺术修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终归是要到企业中去,到生产一线去。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文化,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和了解企业文化,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对于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尽快融入企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开设“地域文化与企业文化”等课程,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逐步了解当地企业文化,帮助学生迅速融入企业,适应岗位需求。各类行业对职业素养的需求是有差别的。针对行业的职业特点,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影响深远。各行业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各不相同,但吃苦耐劳的专业品质,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等是各行业都要求毕业生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这些职业素质的养成不仅需要在专业课程学习、实训实践教育等教学环节实施,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也可以有所体现。如邀请相关行业专家、行业技术能手、劳动模范等到校开设专题讲座,就职业发展前景、职业精神、典型事迹介绍等方面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认识、职业素养和就业期望。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在校园文化中融入行业企业文化,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行业企业名称命名校园道路,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融入了行业企业文化,在校园中构建了一堂隐形而又无处不在的特色课程,学生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学习生活,耳闻目染,自然对行业企业文化加深了了解,提升了职业素养。

(三)特色实践课程

1.虚拟特长班。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挑选部分有一定基础、兴趣浓厚的学生组建虚拟特长班,每年9月份新生入学,各课程指导教师从大一新生中选拔有专长及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培养对象。同时也招收部分自愿参加的学生。培养过程中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为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班。凡参加艺术特长班学生可优先参加校内外文艺表演,优先选送参加省市级艺术展演、学分奖励政策等。我校艺术特长班设有舞蹈、国画、书法三个班级。培养时间为3学期,共计6学分,同时可免修公共艺术教育和文化素质学分。学期培养结束后,根据平时成绩、艺术实践、课程考核、参赛情况等综合评定给予6学分。因学生个人原因放弃课程学习者,均不给予学分。开设特色实践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实践课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学习热情,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保证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艺术教育。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到生动有趣的实践过程中,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整个教学过程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艺术学分认定。

为了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不但要具备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同时也应该具备创业、创新、交流和组织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2005年起规定学生在毕业前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外,还要完成文化素质分方准予毕业。文化素质分为必修学分,包括公共艺术课程、校园文化活动、人文素质讲座、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实践与等方面,在此前提下,学院鼓励学生多修文化素质学分。

3.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在步入职业生涯过程中,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成功的基础。在现实社会中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往往缺乏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成为影响其更好发展的障碍。高职院校在推进专业建设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内涵建设,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培育和发掘一批骨干学生,组织开展特色品牌校园活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使其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举办的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重点开发利用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校兴趣。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参观、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教学活动的感染力和权威性,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特色课程体系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特色;数学模块;课程体系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来看,高职数学属于文化基础课,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高职数学教学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数学教材种类繁多,偏重学科的完整性,缺乏知识的应用性,具有高职特色的数学教材尚未形成;(2)高职生源素质相对较低、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学习数学积极性不高。入学新生每年都是全省最后一批网上录取的,相对来说,高职学生在学习基础、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等方面与普通高校的本科学生有很大的差异;(3)高职数学课程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数学教师不了解专业教学中需要哪些数学内容,不清楚所教授的数学内容在专业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如何;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缺少沟通,造成了数学授课计划的盲目性,有用没用都去讲,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内容一样去讲,强调数学本身的系统性、连续性,而不考虑所讲的内容在专业教学中是否真的有用。因此,现有的数学课程体系已不适应高职数学教学发展的需要,高职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迫在眉捷。

一、高职教育现行的数学课程内容比较

高职数学课程内容综合来看主要有:(1)极限与连续;(2)导数与微分;(3)导数的应用;(4)不定积分;(5)定积分及其应用;(6)常微分方程;(7)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8)多元函数微分学;(9)多元函数积分学;(10)无穷级数;(11)行列式与矩阵;(12)线性方程组;(13)随机事件与概率;(14)随机变量与数字特征;(15)复变函数基础;(16)积分变换;(17)数理逻辑;(18)二元关系;(19)图论;(20)代数系统。

高职数学内容(1)-(6)为《高等数学》的一元函数微积分部分,是整个高职数学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教材2、教材5的内容设置开设一学期,较为合理。其他教材可能要开设两学期,并且不少内容不同的专业要选修。

二、高职数学与中学数学的内容衔接

(一)与普通高中数学的内容衔接

现行的普通高中数学教材必修1-5的内容,为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提供了足够的基础。随着时代和数学的发展,高中数学也开设了4个系列的选修课程,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发生变化。例如,统计、概率、导数、向量、算法等内容已经成为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

(二)与中职数学的内容衔接

按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一般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三个部分。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基本要求;职业模块是学生适应相关专业学习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三年制高职与五年制高职数学内容的衔接。

安徽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数学》第一、二册以初等数学为主,为学生继续学习《高等数学》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第三册以一元函数微积分为主,第四册以应用数学为主,由各专业选学。

三、高职数学与相关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

高职数学内容(1)-(6)主要是一元函数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基础性内容,其它模块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选修。

(一)高职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学习专业课程还需选修的内容为(11)-(14)、(19)。例如《统计学原理》中就需要概率密度函数、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回归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学习《经济学基础》就需要有导数的应用、边际经济函数、需求弹性等方面的知识。

(二)高职计算机类各专业,学习专业课程还需选修的内容为(11)、(17)-(20),例如《数据结构》中就涉及到二元关系、二叉树、图论、代数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工程类各专业学习专业课程还需选修的内容为(8)-(14)机电类各专业学习专业课程还需选修的内容为(8)-(11)、(15)-(16),例如学习《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时就必须掌握积分变换、传递函数、差分方程等方面的知识。

(三)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对高职数学的要求。《2010年普通高校专升本统考科目考试纲要》),对高职数学的要求是只要掌握(1)-(14)的内容即可。 转贴于

四、国外同类院校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独特经验

数学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课程设置的目的、教学内容的选取及安排等方面,中外存在很大差异。

(一)服务专业,注重应用。国外高职的数学课程在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能够贴近实际,向专业靠拢,为专业服务,并且这种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数学课程体系。例如,加拿大BC理工学院机械专业开设的《机械基础技术数学》,课程目标明确为:提供给学生的微积分课程包含了基本的代数学、几何学和三角学的相关内容;提供给学生专业技术需要的数学工具,并且重点讲解及演示数学在技术、工程和物理中的应用。作为机械专业设置的数学课程,其教材的内容设置处处都紧紧围绕着机械专业。

(二)不求完整,注重综合。国外的一本高职数学教材里容纳了众多的数学分支,只要是这个专业用得到的知识都可以拿来,而且经常是跨学科的组合,也不强调数学体系的完整性。例如,在介绍完微分方程后,就介绍了用拉普拉斯变换及数值分析方法求解微分方程,这些都体现了教材的“综合性”。

(三)删繁就简,贴近实际。加拿大的高职数学教材,把那些脱离学生学习现有水平或耗时过多的计算、推理、证明等都舍弃了,引进了更多贴近专业实际的应用知识取而代之。数学教材中的习题,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活或专业的实际问题,很少有直来直去的数学问题。

(四)精心设计,循序渐进。加拿大的高职数学在教学要求上,更注重步步为营。例如在介绍导数概念时,先用一章的篇幅介绍了多项式函数的导数,又用两章的篇幅介绍了导数的应用,而在介绍了积分之后又开始讲三角函数、对数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教学内容螺旋式上升,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在高职数学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国外高职数学教学的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五、设计教学模块,建立适合高职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

对高职教育而言,数学教学主要是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同时应该使学生具有一定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数学的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供支撑专业课学习所需的数学知识、提供就业上岗后满足岗位职责所需的数学知识。

特色课程体系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英国开放大学;专业课程体系;特色;启示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办好开放大学”作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高教司同年4月召开“开放大学总体架构专家研讨会”,启动了专题研究工作和各省市申办“开放大学”的热潮。其实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上就曾出现过开放大学的建设。到目前为止,以“开放大学”命名的高等学校已有近60所。其中,成立于1969年的英国开放大学以其宏大的办学规模、齐全的专业设置、新颖的办学形式、先进的教学媒体、低廉的培养费用和优秀的教育质量享誉全球,成为世界成人教育的典范。本文通过分析英国开放大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特色,力图挖掘其成功的办学经验,为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一、英国开放大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特色

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承载着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又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英国开放大学的课程教学质量之高被广泛称道,究其原因,以人为本、灵活高效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管理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英国开放大学目前已开设不同层次的各类课程600多门,涉及14个学科领域,类别有学士学位课程、硕士学位课程、博士研究生学历课程,也有继续教育类课程(Continuing Pro—fession Development,简称CPD)。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体现出以下特点:

1.以人为本的专业课程设置。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以学生而不是教师或教材为中心,学生的角色定位从传统意义上“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能力的主动构建者。英国开放大学认识到成人学习的主要动机及动力均来自于建立或提升职业前景,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非常重视帮助学习者基于自身的需求和环境,更好更快地培养其职业能力。英国开放大学成立之初即提供基于课程和学分基础上的通识教育。20世纪70年代,为满足各年龄段和生活各阶段学习者的需求,开放大学与地方教育机构和企业联手提供非学历教育。80年代开放大学设立了商学院,为在职人员提供大量职业培训和知识技术更新课程。进人90年代后,开放大学以课程为基础的学位教育开始转向以专业为导向的学位教育,允许学习者灵活或跨学科组合专业课程。英国开放大学还设置了专门的继续教育类课程,旨在满足社会在职人员发展职业技能的需要,帮助在职成人实现知识的更新和职业的提升。开放大学与行业技术协会以及专业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注重开展与企业联合的员工培训项目,提供资格证书课程,其培训资格证书受到企业主及超过5万个机构的高度推崇与肯定。

2.独特创新的课程开发机制。英国开放大学的成功与其完善的课程组机制是分不开的。课程组模式是指多媒体课程的设计和编制由一个课程组(coursc team)集体合作完成。课程组成员主要有学科专家(组长)、英国广播公司的编导编辑、教育技术专家、课程协调员等,还可能有专职辅导教师、版权专家、图书馆员、网络专家等。此外,还聘请专门的审读员对教材初稿进行批评性阅读,每个专业还聘请校外评估专家。专家们通过跨学科的分工合作,努力制作出高质量、高水准的课程材料。课程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策划、编写和制作等三个流程,每个流程都经过反复讨论、征求各方意见并认真修改。通过严格的把关,一般一门课程的建设要持续2—5年时间,而且经过试用后仍然需要不断修改,5年还需更新一次。课程组机制的成功运作是开放大学课程管理的重要特色。

3.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英国开放大学按照课程的性质和学术层次,把所有课程分为不同的模块进行组织管理。主要有:入门课程(Openings COUFSeS),旨在帮助缺乏学习信心的学习者掌握学习技能和某一学科的基础知识,增强信心;短期课程(shortcourse),学习周期为5个月,目前涵盖文、理、社会科学和技术等学科。除此之外,常规的本科课程分为三个层次:一级(Level1)、二级(Level 2)、三级(Lev-el 3)。其中,Level 1是基础课程,内容以学习技巧、学习方法和专业基础知识为主,全部为必修课;Level2课程的覆盖面十分广泛,还包括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课程;Level 3为专业课程,相对而言学术难度更高。此外,还有硕士和博士层次的课程(Postgraduate)。这种将同一学科专业的课程分层次统一编排的方式,不仅有利于课程间的优化组合,避免了不同专业间不同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叠,而且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有计划地进行选课,体现了多样化的办学层次和富有弹性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在培养学科专家的同时,培养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通才,适应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4.课程内容的板块式组合。为适应远程教育学习者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分散性特征,开放大学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独特的板块(blocks)式组合设计,表现为每门课程由几个相关内容的教学板块组合而成,每一个板块分别由专门的小组编写,有各自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作业要求、时间安排参考资料等,每一个板块中又包含几个学习单元(units)。这样,学生就可以化整为散,把以前系统、冗长的课程内容变成相对简短的独立部分,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生一经课程注册,就会收到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的“教学包”,内容包括文字教材、音像教材、教学要求、学习指导、作业安排、考试说明、学年学习进度表、面授计划、实验材料等。课程“教学包”完全针对远程教育个别化学习的需求而制作,注重文字材料的对话性、实践环节的交互性、评估和考核的针对性和媒体的实用性。学生每学完一个或几个学习单元需要完成一次作业,并由辅导教师进行批改。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既避免了课程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又方便灵活,十分适合成人业余学习的特点。

5.层次化的证书体系。英国开放大学的本科教育阶段分为认证(cerificate)教育、学历(Diploma)教育、学位(Degree)教育等三个层次,研究生教育阶段分为学历教育和学位教育等两个层次。认证教育、学历教育、学位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构成了一种由低到高的层次结构。学习者在取得较低层次的Certificates证书时获得的学分可以在取得较高层次的Di。plomas证书时得到承认;同样在取得Diplomas证书时所获得的学分在攻读更高层次的Degrees时也可得到承认。这种将认证教育、学历教育、学位教育衔接在一起的形式充分适应了在职人员学习时间少而相对不集中的特点,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接受何种层次的教育,而且学生在不同时期学习的课程能够得到承认并获得相应认证或学历教育证书,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降低了学习成本。在学位教育方面,学习者可以通过修读特定的课程获得具体某一专业的证书、文凭和学位(nameddegree),即“冠名学位”,也可以修读不同学科的课程获得“开放学位”(Open Degree)。学生不必从一开始就选定专业,而是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需要灵活调整,充分体现了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此外,还有一种基础学位,就是职业倾向的学位,学习者必须是在职人员或从事某一职业领域的志愿工作者。基础学位是2000年英国政府正式公布的新的高等教育资格认证方式,目的是适应英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高等教育与企业合作的理念。

6.灵活自由的选课制。由于开放大学的学生大都是业余时间进行学习,英国开放大学在课程选择设计上同样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现有基础和需要,在学校辅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由科学、技术、文学、社会科学、教育、数学等6个学院开设的各种课程进行自由组合,形成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并可根据临时需要和学习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学校仅仅规定了最基本的要求:希望取得学士学位的学生需要通过2门以上基础课程并获得学分;希望获取荣誉学士学位的学生,选学二三级课程须占全部学分的1/4以上;必须通过了1门基础课程之后才可以选学较高层次课程。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只需在第一学年通过一门基础课程的学习,再通过相当数量较高层次的课程的学习,就可获得学位;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任意选择一门单一课程进行单科学习;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可以在某一指定领域进行专题研究,写出学术论文,经过答辩委员会评定,获得专业硕士学位,也可以把研读课程和完成论文相结合,获得硕士课程学位。这无疑为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自主空间。

7.科学的学分互换机制。英国开放大学实行学分制和学分互换制,每门课程根据级别和学习量设定学分,并在学分的承认、计算及转换方面提供较为灵活的政策。开放大学的课程设置和学分配置与在英国大学中广泛使用的学分累积与换算表(CATs)中的学分系统相一致,具有与其他大学学分的互换性。在开放大学学习学位课程的学生可以通过开放大学与其他学校达成的合作协议,在其他大学学习开放大学没有提供的课程并获得学分,也可据此申请英国其他大学甚至国外大学的学位。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获得者可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共同竞争,在其他大学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此外,英国开放大学允许学分保存多年有效,方便学生在不影响工作、家庭生活的同时,自主协调学习进度,完成学业。

8.课程质量监督与评估制度。英国开放大学建立了严格的课程质量监督和评估制度,包括校内评估和国内评估。学校设立了课程评价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开展经常的评估和检查,每次都有专人负责就评估中的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后,再进行复评检查。某些重要的检查结果还要请专家进行审定,以保证评估的准确性和改进的有效性。一些外部的社会性评估机构如英国远程教育质量认证机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委员会(QAA)也会对开放大学的课程进行质量抽查,以评估其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学校会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开放大学正是通过对校内外评估制度的严格执行,确保了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二、英国开放大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启示

英国开放大学成功的经验使我们意识到,现代开放大学的建设只有坚持观念上的开放,科学设置并不断完善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教学质量的监控,才能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树立以人为本的开放式办学理念。英国开放大学的教学质量之所以能够跻身于英国乃至世界的著名大学行列,得益于她所倡导的“人的开放、地点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和理念的开放”的办学理念以及作为其基础的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的理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引领着英国开放大学的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使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革新的旗帜和质量的标尺。虽然国内开放大学的建设刚刚起步,但早在1979年,我国就成立了远程教育的专职机构——广播电视大学。仅从名称上来看,“广播电视大学”凸显的是现代教育技术这一“硬环境”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而英国“开放大学”突出的则是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他们更为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即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结合媒体特性设计、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思潮的推动下,我国建设开放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思想观念的开放,即吸纳一切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为己所用。只有坚持全方位的开放性,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才能彻底打破专门化、专职化、特权化的传统教育观念束缚,真正实现大众化、民主化、平等化、人性化、终身化的现代教育制度;只有建立以人为本的自由选课制,推广学分互换制,即实现课程超市、学分银行,为学生提供适合个性需要的、更加灵活多样的课程学习方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切实保证远程学习的效果。

2.搭建多层次、多通道的课程平台。在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开放大学的课程设置应改变传统的刚性专业教学计划模式,建立以课程为基本单元,由多个模块课程平台构成的专业规则,以使学习者有更多的课程选择空间和学习途径达到自我设定的学习目标。课程平台既提供中专、大专、本科及研究生等多层次的学历教育课程,也提供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等多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课程(项目),并注重不同学习层次间有机衔接,实现课程资源在不同学科专业间共享,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使学生可以跨层次、跨专业、跨模块选课学习,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求。在课程平台搭建过程中,要制定课程建设规范,完善课程建设流程,强化课程评价标准及认证制度,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精品课程,并形成优质课程及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系列。通过课程平台建设,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学习者自我设计和终身学习需要,多学科并举、多层次并重、专业教育与证书教育互补,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和证书体系。

3.推进系列化证书教育。现代开放大学的建设应探索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职业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大背景下,可以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不断开拓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渠道,共同开发适应从业人员岗位职业需求的证书教育项目。采取引进、共建、自建等多种方式,建设系列化的证书教育资源,形成与学历教育互补的证书教育体系。通过学分当量替换、在岗可测性成果认证等多种途径,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岗位资格证书教育的互通互认,探索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沟通的模式。配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准人制度的实施,可以拓展多种岗位培训项目,为在岗人员知识和技术更新、劳动力岗位转移、再就业等提供教育培训服务。与此相适应,在对学生的支持服务方面也应增加职业引导等方面的内容,即让学生意识到在获取资格证书的同时,更应重视自己的市场定位及如何运用自己的技能发展自己的事业或转变职业。

4.实行“电子学分银行”制度。为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灵活高效”的原则,现代开放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完全学分制取代传统的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并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加强与普通高校的合作,实现不同类型、不同高校间学生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只要注册为开放大学学历或非学历教育的学生,均可以在开放大学提供的一组有特色、实用的开放教育课程资源中任意选择学习一门或几门课程。课程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开放大学统一印制的“课程结业证书”。该成绩还可以兑换成一定的学分存入学生个人的“电子学分银行”,按一定规则,如免修免考、课程直接替换、课程当量替换、课程组合证书等,进行学分的转换和认定。学生也可以通过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的学分互认机制,将从其他高校修得的相同课程学分经替换后存入“电子学分银行”。通过多种途径实现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衔接、成果互认,建立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双向互动机制。

特色课程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课程体系建设 财经类院校 高级应用型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内容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目前,全国大约有8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该专业本科教育重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等各类组织中从事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在财经类院校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将经济学基础知识、管理学基础知识、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同时通过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具备本专业应有的各种基本能力,包括专业应用处理能力、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和组织能力、筹划能力、获取新知识和创新能力。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财经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确定自身专业培养的特色,走专业特色培养之路,而不是大众化的培养模式。

一、利用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优势,确立专业培养特色

为确定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财经院校整体环境和整体优势。一般来讲,财经院校不同于综合性大学,专业设置、教师专业背景、科研背景、学术氛围主要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经济学和管理学是财经院校的优势。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充分利用财经院校的学科优势,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色。

二是本院(系)教师的专业结构。本院(系)教师的专业背景、专业研究方向对专业特色也起到关键作用,即使财经院校的整体环境和优势能够得以体现,但若专业的院(系)师资不能得到反映,就会影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发挥。

三是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要了解市场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专业化的劳动保障人才缺口较大。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类学生往往需要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二是进入劳动和社会保障政府部门,成为各级政府公务员。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从事具体业务工作。财经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应主要为政府人力资源、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人才,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员工福利管理的人才,为保险公司培养从事企业年金管理、人寿保险等商业性保险的人才。

基于此,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特色可以确定为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利用财经院校金融专业、会计专业和财政专业的优势,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会计、金融、财政等专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的培养需要专业教师有雄厚的经济学功底,须有财政、投资、会计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支撑,毕业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从事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管理、资金的收支管理、基金的投资管理、资金的监督等工作。

二是企事业单位员工福利(人力资源管理)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利用财经院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优势,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企事业单位员工福利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需要专业教师有雄厚的管理学功底,须有企业管理,特别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支撑,毕业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等工作。

三是社会保险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保险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保险专业的优势,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和精算的专业人才。该特色需要专业教师有雄厚的保险学知识,特别是保险精算等专业知识,须有保险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支撑,毕业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及保险公司从事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商业补充保险管理和运营工作。

二、立足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特点,培养应用型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具有知识性、政策性、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能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具体工作。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独特作用,实践教学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活动中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因此,在专业建设上,要保证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根据专业方向,突出社会实践,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各种基本能力,才能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才能够使我们的学生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这一思路将贯穿我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课程体系和结构、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都应体现出来。

三、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特色课程体系设置的目标

首先,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统一。在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行的关系,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基础,只有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础知识,才能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各种基本能力,才能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层次性、结构性和系统性,立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使专业特色建立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基础之上。

其次,学以致用。夯实基础、精通专业、强化特色是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课程体系设置的关键。整个特色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该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线,以特色专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因而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又要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突出专业特色课程的技能培养。

最后,专业相融合。所谓专业相融合,就是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融合,吸收其他专业知识,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特别是在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今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能够进入政府相关部门的比例很小,绝大部分毕业生将在企事业单位,包括保险公司从事员工福利、企业年金管理等工作,因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适应这种社会需求,吸收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扩大学生就业面。

(二)特色课程体系的设置

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根据这个原则,可以将课程体系设置为三个模块:

基础模块。基础模块是教学的基础,其中的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修的课程,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需要的一些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这些课程主要是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社会学概论、人口学原理、统计学、公共政策分析、金融学、经济应用数学等。

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是专业教学的基础,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这些课程主要是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

专业特色方向模块。专业特色模块是各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而选择开设的相关课程。

首先,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会计学、社会保险财务会计、证券投资理论、国际金融、资本市场与养老金、社会保障预算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从事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工作,包括社会保障资金会计工作、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工作、社会保障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社会保障资金征缴工作等,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其次,员工福利管理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福利、薪酬管理、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到大型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管理,特别是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