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 关键词:
我们要寻找 法律 文化生成的根源、 发展 规律 和基本性格,就应当把研究对象放到特定社会、 历史 条件下予以考察。从 经济 、政治、伦理、社会组织结构、哲学等多种角度出发分析其现实基础。本文拟对
这种特殊的司法形式在传统上是公认的,得到不断的阐释和实践。魏征说:“凡听讼理狱,必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义,权轻重之序,测浅深之量”’‘代 理学 大师朱熹对此说得更明白些:“凡有狱讼,必先论其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之分,而后听其曲直之辞。”店人在 总结 审判经验时也说:“凡关宗族亲谊必须问明是何称呼,系何服制。”
司法的道德教化和情理考量尽管具有积极意义,但无疑削弱甚至是取代了证据在案件事实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司法官吏也不注重司法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而一味强调伦理道德的修养,这在客观上阻碍了证据知识和技术的生成与 发展 。
三、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中国传统招幌;功能设计;装饰符号;再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人类文化,比较观察人类不同群体的行为特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化的本质。中国传统招幌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商业视觉文化符号,随着传统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直至近代社会才日趋式微。而近些年,随着国内众多城市对历史文化的高度重视,传统招幌在一些城市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中又重新进入了大众的视线。“传统幌子至今仍为世人所关注、青睐,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同古今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类古今招幌,无不蕴涵、凝聚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信息。在经济活动中,它是招徕消费的具体标识;就历史和社会文化而言,它是一种文化符号。”[1]因此,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解析中国传统招幌的设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招幌丰赡的文化内涵,挖掘其深厚的民俗价值与艺术价值,对当代商业视觉设计与城市文化景观设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一、功能设计的文化语境
“设计的文化语境,主要指设计行为发生后的“外部文化条件”,通常指整个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构成设计文化语境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水平、技术程度、人文传统、自然状态。”[2]中国传统招幌的主要功能有导引标识、广告宣传和艺术装饰,其功能设计的发展和变化与传统社会的文化语境息息相关。
从经济水平来看,招幌的演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战国《晏子春秋》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牛马于内。”在中国的历史上很早就有实物幌,那是在商品交换和销售过程中用来介绍商品的最原始、最简便和经济的招幌。而随着传统社会商业贸易活动的繁荣,招幌不仅作为一种标示和广告符号,还成为古代店铺装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清明上河图》和《南都繁会图》等历史画卷中都可见当时城镇鳞次栉比的招幌景观。
从技术程度和自然状态来看,随着商业和都市经济的发展,有些商品很难用实物展示出来,有的过大或者过小等不易于展示,在此基础上,传统招幌逐渐演变为多种的形式,如以所经营商品的模型为主的模型幌,以文字概括说明经营商品品种、范围的文字幌,以图画形式把所经营的商品内容画在木板或布帛上的图画幌,以特定的标志和符号表达经营商品和范围的象征幌等。而在招幌制作的过程中,制作者往往就地取材,因材施艺,自然物质如土、木、草、竹、石、棉、麻、金属等无所不用,有些甚至直接以商品实物作为主材,或选用商品的包装如蒸笼、竹篾等,充分体现了传统社会民众质朴的物质自然观。
从人文传统来看,在传统社会的商业竞争中,招幌作为行业的标识和广告宣传的手段,其制作的精良和美观与否能反映商家的经营状况。为了吸引顾客,商家都极其重视招幌的设计与制作。灵活多样、鲜明生动的造型设计与适宜的色彩、材料选择,源于当时民众的生活实践和价值观念。招幌主观的装饰气氛与客观的自然材料相得益彰,不仅实现了其引导和招徕的实用功能,还形成了材美工巧的艺术装饰效果。这种优质的设计意识与良好的设计效果反映了传统社会民众的价值观念、审美理想和创造才能,更折射了文质彬彬、相适相宜及人与自然共生的传统造物理念。
因此,在传统社会的文化语境中,从最初简易实用的实物幌到后来琳琅满目极具审美意味的招幌,其功能设计的变化与发展都是特定历史时期商业文化和民俗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当时的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抽象化、概念化的设计创造结果,反映了传统社会民众的经济、文化、艺术和审美观念。
二、装饰符号的文化语意
传统社会若按行业来算,旧时有三十六行、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之说,加上每个店铺的表现形式又有所不同,当时招幌总的形制约近千种,而各种招幌里的装饰符号从龙、凤、蝙蝠、葫芦、元宝、回纹、莲花、双鱼等吉祥图案到喜、寿、卍、福等文字符号,种类极其繁多,遍布于招幌每个部件的设计中。
“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3]传统招幌涉及的各行各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招幌中的各种装饰符号具有丰富的情感性与象征性,是民族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理特质的反映,也是传统社会普通民众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甚至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表现。这些思想观念中不仅有官作设计里“孝悌仁爱、忠信礼义”等属于人性共有尺度的传统价值观,更寄寓了普通民众趋利避害、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于是,传统招幌这一源于实用性的设计就显现了丰赡的文化语意。
同时,招幌中的装饰符号也展现了传统社会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折射了民间文化和民众的生活方式。如回族饭铺与汉族饭馆所挂的罗圈幌子符号相同,但以蓝色和白色为主,象征纯洁和生命力,有别于汉族以红黄两色为主的“红红火火、图个吉利”。“幌子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对于过去的中国人来说,这些琳琅满目的幌子是再普通不过的大众文化,是老幼皆知的一般性常识,幌子在过去的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大众文化。”[4]早在上世纪20年代,英国人鹤路易就被传统招幌中各种符号的文化语意所吸引,撰写了英文版《中国的招幌与象征》一书,“鹤女士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忠实观察者,中华习俗与习惯不懈的调查者。在商铺门外的招幌、节假日、丧葬仪式和婚庆典礼中,发现了各种象征意义……外国读者可以透彻了解和打开中国民族社会生活的画卷。”[5]因此,中国传统招幌也被誉为“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之花”,设计巧妙、传情达意的各种装饰符号,既不是对对象的简单客观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其映射了中国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具备了深远的历史文化与美学价值。
三、传承与再设计的文化考量
民国时期以后,传统招幌受到民族工业发展与西方经营方式、店铺装饰方式的冲击,这种大众化的视觉符号渐渐从中国城镇的商业视觉景观中消失。而近年来在全球性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越来越大。目前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达120座,“2011福布斯城市古典商业街区发展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国内众多城市都在城内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特色的区域地段,不遗余力地打造注重“文化、休闲、创意”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这为传统招幌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可能性。因此,从文化的角度考量传统招幌的传承与创新设计,这对当代商业文化景观的建设和城市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传统招幌的传承与再设计,应基于城市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既要研究传统招幌在现代的实用功能设计,又要从艺术形式、文化语意、文化精神方面进行研究。具体而言,一是形的提取与应用。从上千种传统招幌的原型中直接提取造型符号,既可以直接应用传统招幌结构的基本形制,也可以从种类繁多的装饰符号中汲取素材。简约直观且生动悦目的形态设计能充分调动消费者的历史记忆,并在整体上营造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浓郁的传统商业景观氛围。二是意的延伸与传播。传统招幌中众多的视觉符号蕴含了创作者精巧的构思、丰富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这种吉祥寓意也符合现代人对美好幸福生活和理想的情感需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招幌的再设计中可将形与意巧妙结合,不仅可以形成较好的装饰效果,还可以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丰富情感寓意。三是神的传承与再生。再设计除了取其形、延其意之外,更重要的是传其神。传统招幌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文化符号,反映了传统社会不同时代的民众所向往与追求的相对理想、和谐的生活美境界,是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高度和谐的体现。其现代创新设计不但要传承其美善相兼、天人合一、以和为美的设计理念,而且要弘扬其所蕴藉的民间传统美德的正能量,从而弥补当代商业视觉设计过分商业化的不足。在具体设计时,还可将传统的花头画杆、彩旗旌旆与现代广告的声、光、电技术相结合,用现代技术绽放传统艺术,在古与今、繁与简、拙与巧、雅与俗的对比烘托中为繁华的商业街市营造商业视觉美学的意境,从而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科学进步的一种象征。(责任编辑:徐智本)
参考文献:
[1]曲彦斌.中国招幌与招徕市声[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134.
[2]王琥.设计史鉴: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2010.78.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410.
关键词:大学英语;中国传统文化;必要性
引言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情况来看,英语教师文化教学意识不足,即便是开展了文化教学,往往也是针对语言输出国一方的文化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很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讨论异国文化的时候滔滔不绝,而说道中国文化的时候,只会吞吞吐吐。实际上这对学生的语言发展非常不利,当然更加不利于中国传统的传承、发展与普及。意识到大学英语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等英语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
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传承中国文化,普及中华民族的伟大思想和精神,即便是外部教师,它也承担着发展、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责任,这就要求中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合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这即是对英语教学外延的拖延与教学内容的补充,也是强化中国文化渗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是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全面提升中国学生辩证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1.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文化全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日渐频繁,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际交往不断增多,作为拥有5000年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具有非常巨大的文化魅力以及研究价值,同时也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对象,因此作为中国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承担其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责任,要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文化,深深体悟中国文化,只有这样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的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国家,实现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从这个方面来看,英语教学中强化中国文化渗透,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2.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光彩夺目,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闪亮的明珠,也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英译研究多年来从未停止。世界各国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热情也从不曾减退,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与扩散,是世界文化不断发展需要,也是强化中国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感召力与凝聚力的需要,作为一名中国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所渗透本民族文化,应该成为一种责任和习惯,而作为一名现代化的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连本民族文化都知之甚少,对中国民族的发展历程都漠不关系,那么又何谈,建设祖国、服务人民。所以说,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3.是培养学生辩证的文化意识的需要
在学英语教学,要将中西文化差异作为背景,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清晰的认识到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的理解特点、语境特点等等,从而更加顺利的完成交际活动。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帮助体悟、掌握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必须要渗透中国人文、典故以及风俗等内容,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方面能够实现更好的鉴赏与理解,掌握中西文化各自的交际特点,在交际中能够有意识的调整交际方法以及措辞。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综合两个语言系统中不足与优势,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能够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辩证的文化意识,做到既不妄自菲,也不狂妄自大,能够变成的接受事物。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与深厚底蕴,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也会油然而生。
二、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1.积极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
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要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同时兼具中国文化特色,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意识到,中国英语教学的这些特点,要将中国人语言交际习惯与文化特点渗透到教学中。具有中国文化与国庆的英语教学,主要从音译、意译两个方面体现出来,比如表示食物的词汇:豆腐(tofu),乌龙茶(oolong);表示文化的词汇:功夫(kungfu)等等,这些都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译词汇,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在目前中国大多数的英语教材中,关于中国文化部分的内容基本是空白的,学生能够随口说出复活节、圣诞节这些词汇背后的文化意义,但却无法说出清明节、元宵节的英语表达方式。这对这些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来,在教学中用英语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解释和阐述,将词汇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译解释出来,这些教学可能在学生未来也不应会使用到,但是这是一种文化储备和文化传承,并不是以“是否用得着”为学习目的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以英语的思维,去理解中国文化,体悟中国文化,学生本身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同时也能够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2.积极探索中外文化的比较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对比的手法,适时输入中国文化知识,不但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且能使两种文化的差异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学习者发现两种文化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批判性学习。西方人重理性,擅长逻辑思维;中国人重悟性,喜欢形象思维,所以中西方在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以数字为例,在中国人心里,“五”是和谐、优美的象征,所以汉语中含有“五”的词语很多,如:“三皇五帝”、“五谷丰登”、“五光十色”等;但在西方five就不那么美好了,如:five-fingers表示“三只手”,即“小偷”,the fifth column表示通敌的内奸,the fifth wheel的本义是汽车上的备用轮胎,而其比喻义则是“多余的人或物”。在中国人眼里“六”是最吉利的数字,中国古时就有崇尚“六”的传统观念,成语“六六大顺”,官制设有“六部”,朝廷军队统称“六军”或“六师”,把亲属关系归纳为“六亲”;但“six”在英语中却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数字,如:at sixes and seve(乱七八糟),当然,这样的现象在英语学习中比比皆是,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既能习得语言,又能洞晓文化,在对比中深化了对中西方语言文化的理解。
3.积极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跟阅读息息相关,大量的阅读能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境,地道的语料。为弥补英语课时少,信息量狭窄的不足,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广泛地进行课后阅读,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向学生传授寻读、跳读、略读等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推荐课后阅读书目、报刊杂志,在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和爱国心的同时,领悟了本国的文化,也习得了英美语言;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故事大意,也可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和观点进行批判性阅读,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多个侧面去理解材料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在世界文化大融合,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日渐频发,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大前提下,显得更加紧迫。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失语症”的问题,非常普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合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学生使用英语思维,解释中国文化,因此我们能够看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中西方文化交际的需求,也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丰富文化底蕴的需求,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单说传统文化类书刊的阅读量,仅有4.9%的学生一学期阅读会超过10本,少部分(20.6%)学生能基本保证文化经典的阅读量在6-9本之间,绝大多数(65%)的学生一学期的传统文化专著阅读量在5本及以下,还有9.5%的学生几乎不关注此类书籍。通过卷面的信息数据采集,客观题(30题)卷面答题的平均正确率总体不高,为63.3%。文史类学生的答题正确率仅接近30%,也只是理工类学生的一倍。
二、学生选课态度普遍带有功利性色彩,但女性功利性比率低于男性
统计显示,66.7%的大学生选择“传统文化课”的主要原因,是因这种选修课程的期末“考查方式以‘论文’形式为主,学分高且易得”;有31.7%的受访者是出于“发展兴趣与提高素养”的需要;28.3%是抱着“拓展知识与消磨时间”二者兼得的心态;选择“喜欢授课的教师或者学习的氛围”的学生,占总数的55%。需要注意的是,从性别角度来看,女性(31.4%)以“拼学分”为目的选课考虑比率远低于男性(68.6%)。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低
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的分程度数据统计(除去第一、三部分的主观选题),在问卷的第二部分即“文化信息”类中,许多问题都涉及传统文化的基本热点,包括传统戏剧、伦理道德、名言典故等。从学科专业与答题错误率的关系来看,在30题的文史常识客观题中,文教类专业的学生平均错题数为9题,理工类学生与艺体类学生的错题数分别为18题与20题。可见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是非常欠缺的。
四、造成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
(一)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动机不纯
66.7%的学生是以“轻松获得高学分”的选课态度来参与学习的,选修课成为他们获得学分的一种工具。这种学习动机颇具功利色彩,不再是单纯地为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文化修养了。
(二)传统文化教育主导体系欠完善
一是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普遍不重视。在课程设置上,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会安排一些传统文化课程,即使是其他文科专业,比如传播学、新闻学专业也鲜有传统文化课程,至于理工科专业,基本没有传统文化课程。学生除去上个别公选课以外,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基本没有。二是教师教学方式僵化古板。教师授课多以“快餐式”为主,只求课堂灌输,缺少生活引导与关注,学生的课后实践缺少教师的引导与关注。
(三)校园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从学生方面来说,在校学习追求的目标是掌握就业的工具,很少有人考虑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从学校层面来说,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文化修养的培养,从而影响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形成。
(四)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存在认识误区
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必要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认为“传统文化已经不合时宜,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他们认为西方的文化是科学的、前卫的,西方的教学方式是民主的、高效的。学生的这种想法既是对传统文化模糊的、错误的认识,也是对西方文化盲目的、全盘的肯定。
五、综合以上情况分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着手
(一)学生方面
1.要提高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加强自我教育
文化意识的自我觉醒是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唤醒自己的心灵,使自己不再迷失于多元的文化之中。文化意识的自我反省,要求大学生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对自我的认知状态进行结果归因,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文化意识的自我创建是一种自信,一种感情,这种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情感。
2.根据自身特点,量身制订学习计划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学习计划的制订首先必须从长远的角度,缜密地思考并做出长期乃至终身的发展计划。其次,学生应在原有传统文化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依据自身实践特点和学习方法,设计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最能吸引自己兴趣的文化作为计划实施的切入点,循序渐进。最后,因为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在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后,还应对计划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对计划进行不断地修正。
(二)学校方面
1.培养一批受学生敬仰,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具有高素质、亲和力的专业教师
从学生选修课程可以看出,学生很大程度上看中的不是内容,而是哪位教师上这门课程。一般来说,他们更青睐于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风趣幽默、讲究教学艺术、学识渊博、工作尽责的教师。因此、此类教师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一批受学生敬仰,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具有高素质、亲和力的专业教师,巧妙地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求知兴趣。
2.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要体现综合性、选择性
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要体现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既要突出主流文化,也要有适当的民间文化,让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既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又要开设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修身。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理应尊重学生兴趣的选择。传统文化涵盖的范围很大,所以教育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必要时应按照学生基础知识、兴趣、性格、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班教学。例如,性别差异对学习文化的选择性影响很大,女生比较热衷于传统文化中的书法、诗词曲赋以及思想道德观念等感性文化,男生则对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兵法、历史等方面比较感兴趣。
(三)高校应该重视传统文化教学
关键词培训团队文化广电人才培养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是湖北襄阳广播电视台积极探索并努力实践着的课题。
一、“充电”需要“讲堂”诞生
襄阳,地处鄂西北,是一座有着28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2010年4月,按照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的整体部署,襄阳广播电视台由原襄樊人民广播电台、襄樊电视台和襄樊有线网络中心合并组建而成。拥有广播:电视、新媒体、报纸等全媒体资源,是全市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和襄阳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台共有干部职工近700人,有两套广播频率、三个电视频道、一个手机电视频道、网络电视台、一个综合性网站、一份家庭服务类报纸、两个手机客户端、十三个微博、微信公众号:全台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覆盖辖区备县(市)及周边地区1000多万人口。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地市级传统媒体面对上有央视、卫视利用资源、覆盖优势不断抢占原有领地,下有迅猛发展的新媒体对受众、客户吸引力不断增强的严峻挑战,广告下滑,活动支撑,疲于应付,生存发展正经受着巨大考验。如何实现襄阳广电跨越式发展?台里认为,紧紧抓住人才是关键。打造团队文化、提升整体素质、提高工作水平,是襄阳广电赖以生存的根本。2015年7月,襄阳广电台党委在全台范围进行广泛调研,了解到大家对学习有强烈渴求,对提升能力素质存在迫切愿望。如何通过学习有效解决大多数人不走出去学也能实现能力素质的提高?怎样才能向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全媒体目标迈进?经过台党委反复磋商讨论,决定打造学习平台、着眼赢在未来,经济又实惠的襄阳“广电大讲堂”应运而生!
二、安排周密特色鲜明
为保证“广电大讲堂”开展得扎实有效,台总编室牵头进行问卷调查,就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习方式等问题征求各部门及职工意见,先后收回300多份问卷,梳理了120多个较为集中的问题,随后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2015年8月29日,襄阳“广电大讲堂”正式启动,截至2016年9月lO日,已先后组织28场次,并仍在持续进行中。与以往学习活动相比,“广电大讲堂”具有以下特色:
(一)时间固定,参学面广。广电是个没有节假日的特殊行业,采访、制作、播出等各个岗位每天都有人在岗,为了让更多同志参与到学习中来,襄阳广电把“广电大讲堂”活动定为每周六上午8:30-12:00,在900平米演播大厅集中学习,遇到法定节假目或演播厅有重大活动等特殊情况顺延。在保证工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每次集中学习不少于400人,加上单项的业务学习沙龙,参与大讲堂学习的人员近万人次。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采用集中培训和分组学习讨论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专题沙龙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培训对象分层次、分批次循序进行,以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先进眭。
“广电大讲堂”学习内容针对性非常强,涵盖业务培训、政治纪律、团队建设、事迹报告、优秀传统文化等各方面。宣讲人员全部要求制作PPT,通过舞台大屏让参训同志更好领会学习要点。
(三)师资多元,保障有力。“广电大讲堂”以开放、包容、前瞻的理念和眼光精心备课、约请主讲人。既有外请广电专家、文化学者、党委政府部门人士、行业翘楚,也有本台业务骨干和先进个人。
为使“广电大讲堂”不流于形式,总编室提前制定学习计划,台纪检、办公室、总编室、人力资源部和绩效考核办组成联合工作专班,对学习及分组讨论情况进行检查督办。严格规范的长效机制保障、增强了学习的持久力。
三、成风化人效果显现
“广电大讲堂”运行一年多来,有效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学习潜力和干事创业热情,丰富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阶段性成果明显。
(一)激发了全员学习原动力。从20lS年第一期由国内知名专家讲解的《城市电视台经营创新实战实务实例》课程,到今年最近一期由央视栏目制片人分享的《浅谈节目创意与策划》,加之中间穿插的各类主题沙龙,“广电大讲堂”已成功举办近30期。持续不断的学习交流,亲身参与的听课授课体验刺激,不学习就要淘汰出局的紧迫现实舆论生态,激发了全体员工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学习原动力。
(二)提升了干部职工能力素质,提高了节目质量。针对全台节目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台里组织了七个研发团队,分别就“如何让电视新闻报道更有温度”“广播电视两微一端市场化发展策略”“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创新”等七大课题进行研究,成果以沙龙形式在大讲堂上呈现。每期学习就像是一场访谈节目现场,让大家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有所提高。
(三)将襄阳广电文化植入大脑,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通过在“广电大讲堂”平台上反复宣扬“心向阳、乐奉献、勇担当、敢创新”的襄阳广电精神,反复开展“广电复兴呼唤媒体匠才”为主题的大讨论,屡次举办“职责与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主题演讲比赛,组建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团荡涤心灵等,将“以匠心精雕细琢,求极致成风化人”的襄阳广电团队核心文化植入全员大脑,潜移默化地使广大干部职工努力讲好襄阳故事、优质传递襄阳正能量。
(四)拓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式。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的第二天,“广电大讲堂”第一时间集中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情况很快在湖北卫视《湖北新闻》中播发,在全省做了表率。通过常态学习,认识了党员干部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四、重在激发创新活力
“广电大讲堂”在思路上注重创新性,在眼光上注重前瞻性,对象上注重广泛性,制度上注重规范性,内容上注重针对性,效果上注重实效性,形式上注重多样性,最终使全台员工进发出智慧的火花,涌现出创新的活力。
一是形成了具有广电特色的理论品牌。“广电大讲堂”希望从“组织人来”到“吸引人来”,不仅仅是让人听,让人思,还把政治学习、业务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开始探索一条适合襄阳广电未来转型升级的破冰之路。
二是形成了“好学、勤学、乐学”的良好学风。“广电大讲堂”的课程安排贴近实际,工作针对性强,营造了一个人人想学习人人爱学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使学习成为一种责任和常态,达到了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极佳效果,促进了学习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