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核算体系的构成

会计核算体系的构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核算体系的构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核算体系的构成

会计核算体系的构成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成本管理;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体系

引言: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低碳经济成为一种流行的经济模式,各国开始将碳排放权作为一种资源并交易,而碳会计作为环境会计的一种应运而生,ISA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FSA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一直致力于制定完善的碳会计核算准则,但是并没有出台标准的会计准则,碳会计在我国的起步时间较晚,发展时间不长,因此计量、确认和报告都存在缺陷,这也是我国企业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体系构建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全球变暖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各国都开始发展低碳经济这一新型经济模式,企业开始将碳排放权作为资产的一种,同时也是会计核算的一部分,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碳排放权核算作为会计核算的一部分,将会计的理论体系和核算范围扩大了;第二,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从碳核算得到合理的信息,为企业低碳发展和经济管理做出贡献;第三,低碳经济理论发展也受到企业碳排放权核算的促进。我国的碳会计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也没有一致的统一的标准,除了碳排放权核算,还有碳成本核算等内容。

目前国内外都开始深入研究碳会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各国也将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作为研究重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都颁布了核算方法,但是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处理标准,学者在碳排放权是资产的一种上意见一致,但是对于如何计量、属于何种资产却不一而同。此外,除了核算碳排放权,还包括分配、归集和计算碳排放成本等。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政府强制披露企业的碳排放信息,披露方式不尽相同,内容也不够标准和完整,也缺乏可比性,信息使用者无法运用这些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这也是构建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体系的意义。

2、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完善

目前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已经超过了美国这个工业大国,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开始试着执行排污权交易制度,也积极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督促企业加强节能减排。1988年确定包括上海和北京在内的八个城市为水污染排污权交易试点城市。清洁发展机制自2005年开始在我国快速发展,相应的带动了碳排放权交易所数量的增加,只2008年一年就有上海能源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等交易所成立,这也反映出低碳经济的观念开始在国内普及,个人、企业都重视节能减排,2009年天平车险公司完成了第一笔减排项目交易,我国并没有实质上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但是基本政策正在逐步完善。

3、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目标和对象

3.1核算对象

传统会计主要是采取措施监督公司、企业的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用监督结果反映公司、企业的经济活动,而传统会计和碳排放权会计是存在差异的,《京都议定书》将碳排放权作为一种能够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影响企业资产等其他会计因素。碳排放权会计的核算对象显然是碳排放权,计量工具就是货币,通过全面的记录企业涉及碳排放的经营活动并编制报表,监督企业的减排活动,为决策者提供可用的信息。

3.2会计目标

会计存在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就是传统会计目标,一般认为有两种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碳排放权会计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可能消除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笔者认为决策有用观更适合碳排放权会计目标,我国参与了CDM项目,那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就是非常必要的,相应的产生了碳排放权管理;再者,企业管理者能够从碳排放权交易管理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同时碳排放权交易能够监督、核算周边环境受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程度。

4、确认与计量碳排放成本

4.1核算内容和对象

核算的主要内容是收集、分配和归类材料采购、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和销售等环节的信息,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碳排放成本的确认,企业中和碳排放有关的经营活动,其流程费用就是碳排放成本;第二,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分析,了解经营活动中发生碳排放成本的环节和原因;第三,确认计量方法;第四,记录成本,制作报表并披露。

4.2成本计量

数据收集:计量碳排放量的公式是:A(活动强度)*EF(排放系数)=GHG(温室气体排放量),其中碳排放系数就是使用单位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量,国家科技水平不同,能源利用率也不尽相同,因此碳排放系数也是不同的。

设定排放量:也就是碳排放基期,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阶段,排放的碳也不同,因此要设定一个标准也就是基期,一般是一年或者几年的平均值,企业碳排放量就是报告期碳排放量和基期碳排放量之差,可以得到结果并计算碳排放成本。

4.3成本计量方法

笔者采用全生命周期成本法,成本计量分为若干阶段:(1)产品研发,产品研发阶段的成本实际上是预防成本,主要是研发费用,要将与产品研发有关的碳排放成本收集起来,符合规定的资本化并纳入碳排放-研发成本;(2)材料采购,传统材料采购不应将碳排放成本计入在内,按照产品数量计算碳排放-采购成本;(3)生产,生产阶段的碳排放成本实际上是预防成本,这个阶段的成本应当进入碳排放-制造成本,没有计入的应分配到碳排放成本项目;(4)产品销售,产品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一般没有关联,应将这个阶段的成本计入碳排放-销售成本;(5)回收处置,这个阶段的碳排放成本就是销售产品并使用产品产生的碳排放污染环境的治理成本,企业可以将回收的材料用于生产,因此这个阶段的成本可以包括废弃处置成本和循环利用成本等。

结束语

综上,本文介绍了碳排放权会计核算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针对企业碳排放分析了具体的碳排放成本计量方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颖.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研究[J].商业时代.2014,(05):107.

[2]肖序,熊菲,周志方.流程制造企业碳排放成本核算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05):29.

会计核算体系的构成范文第2篇

现行育林基金核算制度虽然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对促进林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育林基金制度本身和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种种问题,至今尚没有易于操作的林业基金管理办法。特别是育林基金偏重于提取留用育林费的核算管理,缺少对其他多种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的核算内容。尤其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采伐量大大减少,育林基金也相应减少,远不能满足林业发展之需,不能解决林业资金短缺的矛盾,育林基金面临的问题也更加增多。

二、建立和完善林业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体制

1.林业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林业必然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事业,而且林业特殊的运行规律,在客观上也要求国家采取特殊的政策予以扶持,建立合理的资金投入与补偿机制。林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根本改革传统的按经营性支出和非经营性支出组织会计核算的旧体制,适应林业企业的战略调整重新布局,建立新的林业企业会计核算体制。新的林业企业会计核算体制应由林业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与营林生产和林木资产会计核算两部分内容构成。林业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是目前林业会计核算的主体,主要反映林业企业的财政专项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林业财政专项资金不仅仅用于企业的非经营性支出,而且用于企业的经营性支出,用于森林资源的经营管护,作为林业企业发挥生态效益的补偿。营林生产和林木资产会计核算主要反映林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支出。林业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与营林生产和林木资产会计核算两部分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会计报表,构成林业企业有机的会计核算体系。

2.制定林业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方法。林业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是林业会计核算的基础,在目前生态效益无法商品化的情况下,林业企业发挥生态效益的生产耗费无法从社会取得补偿,国家财政资金是林业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林业财政资金核算办法是林业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主体部分。现行天保资金采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制,其他林业财政资金采取企业会计核算体制,分别反映,形不成一个有机的核算体系。天然林保护同样是林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也要讲究经济效益,进行成本费用核算,不能等同于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因此,不能采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林业企业的育林基金制度经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积累了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核算和管理的丰富经验,为制定林业财政专项资金核算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育林费的来源日益减少,天保资金核算面窄,又有时间限制,建立新的统一的林业专项资金会计核算方法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应总结育林基金和天保资金核算的经验,改革现行天保资金核算体制,将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全部纳入林业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制定统一的林业财政资金核算办法,作为林业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林业专项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对于提高林业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核算体系的构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全通用;中央数据;分组核算;自动转账

Abstract:Thebrand-newforminputmethod,unifiesthecertificatemoduleandthereportformmodule,realizesthecertificatedatahighspeedinput;Usingthecodingtechniqueandthereportformmodule,theproductioncostcalculationreportform,willrealizethecostaccountingatonefellswoopentiregeneral,thushassolvedan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biggestdifficultproblem;Foundedthegroupingcalculation,thusprovidesalwaysclassifiesisbroaderthan,themorecomprehensiveaccountingindicesandsooneightmajorpartcontents,constitutesthe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theoryframe.

keyword:Accountanttheelectricitycalculated;Entiregeneral;Centraldata;Groupingcalculation;Automaticaccounttransfer

前言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就是立足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研究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标准化模块结构和主辅核算贯通等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体系。

很多学者认为各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个性,不可能实现全通用的电算会计。无可否认,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的确有很多个性,但这些个性往往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如各会计主体设置和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可能不一样,尤其是明细科目也许相差甚远,但它们都是会计数据分类核算的归属,其账户的基本结构仍然是左借右贷,可以用相应编码来表示各会计主体相差甚远的这些科目。又如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是从账簿中采集数据编制的,可以运行电算会计不同的编表指令来编制这些差别很大的会计报表,而编表指令用户是可以自定义的。因此,对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全通用理论研究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它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的会计理论基础。自15世纪复式簿记诞生以来,会计核算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电算化虽然使得核算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会计基本理论仍然适用。(2)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有一整套规范化的专门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任何单位的会计核算都要相互配合地运用这些专门方法。(3)整齐的会计数据流程。会计核算数据的总体流程具有高度共性,那就是“凭证数据一账簿数据一报表数据”。会计电算化中,账簿数据不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而主要为分类管理提供数据,并非可有可无。因而只要是会计核算,任何单位都要遵循这一共同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4)通用的会计核算制度。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一一个不分行业、不分部门、不分所有制的全通用企业会计制度。这为全通用理论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5)各模块的全通用。在实务工作中,账务处理和报表模块被公认可以实现全通用,而其他如工资、固定资产、销售等模块,普遍认为经过努力也可以逐步实现全通用,但成本模块则普遍认为不能全通用。实际上各单位成本核算存在高度共性,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可以实现成本核算通用化设计。

摘要:全新的表格输入法,将凭证模块和报表模块相结合,实现凭证数据的高速输入;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将制造成本核算报表化,一举实现成本核算全通用,从而解决了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一个最大难题;开创了分组核算,从而提供比总分类更概括、更综合的核算指标等部分内容,构成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框架。

关键词:会计电算;全通用;中央数据;分组核算;自动转账

Abstract:Thebrand-newforminputmethod,unifiesthecertificatemoduleandthereportformmodule,realizesthecertificatedatahighspeedinput;Usingthecodingtechniqueandthereportformmodule,theproductioncostcalculationreportform,willrealizethecostaccountingatonefellswoopentiregeneral,thushassolvedan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biggestdifficultproblem;Foundedthegroupingcalculation,thusprovidesalwaysclassifiesisbroaderthan,themorecomprehensiveaccountingindicesandsooneightmajorpartcontents,constitutesthe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theoryframe.

keyword:Accountanttheelectricitycalculated;Entiregeneral;Centraldata;Groupingcalculation;Automaticaccounttransfer

前言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就是立足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研究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标准化模块结构和主辅核算贯通等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体系的构成范文第4篇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强,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不得不采取引入新的管理方法,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能够满足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实现经济效益的需求,合理的做好预算编制以及加强预算的质量控制,是保障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内容。而对于企业来说,完善企业预算管理的会计核算体系,就必须要明确会计核算与企业预算管理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辅助企业经营管理。

二、概述

所谓的会计核算指的是企业内部一种信息获取、收集以及集中处理的系统。与预算管理的规划、资源配置、考评、监督等内容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在实践中,企业的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企业预算管理是以得到会计核算的数据作为基础。真实有效的会计核算数据能够推动预算工作的开展,同样,会计报表的真实性也受到会计核算真实性的影响。而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对企业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见,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与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建立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性

(一)会计核算体系能够为企业预测、管理生产经营中的相关信息

完善、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分析整个行业的信息,同时还能够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准确的预测,指引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策略和发展决策,同时还能够帮助企业加强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的稳步有序发展。

(二)会计核算体系能够为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

企业内部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会计核算系统,其目的就在于规范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在满足节省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对各种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运用。而会计核算体系所收集的信息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可以促使企业用最快的速度,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会计信息功效重要条件

会计核算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能够对企业制定各项运营模式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合理的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配置,能有效避免企业决策的失误。同时,会计核算体系中提供的会计信息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会计核算对预算管理的影响

(一)预算编制的前提

预算编制对历史数据的依赖程度有所不同,据此预算编制的方法主要划分为由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指的是在假设历史重复的情况下进行预算编制;而零基预算则是用逐级深入的方法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因素分析。

企业中能否采用增量预算编制方法进行预算编制取决于历史核算的稳定程度。一般情况下,企业要想采用增量预算编制方法进行预算编制,则要具备5年以上的历史数据。但是如果企业历史数据的核算方法、口径、会计主体不能统一,年与年之间的历史数据的比较也就失去意义,历史规律也难以总结,增量预算的方法也就不适用于企业的预算编制。

如企业在对管理费用进行核算时,最开始对其核算的内容主要有办公用品的购置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等费用,但是企业核算内部的增多和细化,办公用品的购置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费用也会不算细化,核算口径、核算方法、会计主体也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在对管理费用进行核算时,增量预算的方法并不可行。

企业预算编制的明细程度取决于历史核算的口径。首先,企业内部责任中心核算的明细程度受到历史核算口径的影响。如在对某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费用进行核算时,如果核算方法不能对所有的部门进行核算,就会影响管理费用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划分,也就导致了管理费用的增量预算不能在部门内部的有序开展。其次,企业内部产品和符合核算的明细程度也受到历史核算口径的影响。在不同的产品、服务、收入、成本之间缺乏明细核算,也就无法对产品、收入等进行增量预算的编制。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劳务企业的成本是不进行归集的,这也就决定了这些企业不能采用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编制预算。最后,历史核算的口径也能够影响会计科目核算的明细程度。历史明细核算科目与实际不符合时,也就决定了编制明细预算无法采用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以某企业的预算编制为例,其在对管理费用进行核算时,将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费用在一个科目中核算,也就决定了其不能按照增量的预算编制方法编制固定资产维修费的预算。

另外,企业预算编制的公允程度取决于企业历史核算的公允程度。而在编制预算时并不是采用公允的历史数据,其编制出来的预算也难以保障公允性和准确性。可见,会计预算编制过程中采用增量预算编制的方法受到会计核算的历史数据的影响。同样,会计预算编制过程中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也会受到会计核算的历史数据的影响。通过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能够编制出更为合理的预算,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的口径

企业内部开展会计核算方法是满足对外披露信息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内管理的客观需要。这也就决定了会计数据要与预算管理保持口径一致,而发挥会计信息在预算考核中的参考作用。而企业预算管理中,信息是考核的基础,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而会计核算又是数据的主要来源。企业内部的生产部门、经营部门、研发部门以及职能部门等构成了企业内部的预算责任中心,而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以及投资中心又构成了责任中心的主要内容。会计核算中的成本信息、利润信息以及投资报酬等信息是预算责任中心常用的考核指标。当前,我国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实践中,会计核算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外报送和对内管理,信息利用对象的不同也就决定了预算管理实践和会计核算实践在实务中的会计政策的不同,使得财务会计数据和管理会计数据之间的计量基础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对外披露财务信息的失真,严重时甚至会引起企业内部控制风险,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规范会计核算体系的相关措施

经济的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而企业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升经济实力、竞争力是企业应对市场经济的唯一手段。而企业所采用的经营管理的制度、会计核算体系以及管理理念都能够影响企业的发展。建立在企业预算基础上的会计核算体系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保障会计核算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是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一)规范会计管理制度,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建立会计管理制度,实现现代化的管理。落实会计责任制度,规范会计交接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会计人员管理、会计检查管理,强化会计每一环节的管理,重视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同时还可以引入计算机技术,实现会计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降低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人为失误,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推动会计工作的高效化和科学化。

(二)制定科学的、规范的、合情合理的会计政策

行业原则以及会计处理方式是企业开展的会计工作的都必须要遵守的项目,而科学的、规范的、合情合理的会计政策又是保证企业内部会计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实践中,常常会有企业因为重视会计的科目而忽视了会计政策情况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制定科学的、规范的、合法的、合情合理的会计政策,能够满足企业内部员工的需求,同时也能够符合行业的发展,在推动企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加大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计算机技术在会计行业中的运用,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会计核算系统、核算方法以及会计准则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以适应新时展背景下的会计行业的要求。同时,企业也要积极的开展会计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指导会计工作人员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企业的素质。同时,还能减少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的发生,确保会计信息合法有效。

会计核算体系的构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全通用;中央数据;分组核算;自动转账

Abstract: The brand-new form input method, unifies the certificate module and the report form module, realizes the certificate data high speed input; Using the coding technique and the report form module, the production cost calculation report form, will realize the cost accounting at one fell swoop entire general, thus has solved an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entire general biggest difficult problem; Founded the grouping calculation, thus provides always classifies is broader than, the more comprehensive accounting indices and so on eight major part contents, constitutes the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entire general theory frame.

key word: Accountant the electricity calculated; Entire general; Central data; Grouping calculation; Automatic account transfer

前言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就是立足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研究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标准化模块结构和主辅核算贯通等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体系。

很多学者认为各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个性,不可能实现全通用的电算会计。无可否认,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的确有很多个性,但这些个性往往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如各会计主体设置和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可能不一样,尤其是明细科目也许相差甚远,但它们都是会计数据分类核算的归属,其账户的基本结构仍然是左借右贷,可以用相应编码来表示各会计主体相差甚远的这些科目。又如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是从账簿中采集数据编制的,可以运行电算会计不同的编表指令来编制这些差别很大的会计报表,而编表指令用户是可以自定义的。因此,对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全通用理论研究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它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的会计理论基础。自15世纪复式簿记诞生以来,会计核算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电算化虽然使得核算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会计基本理论仍然适用。(2)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有一整套规范化的专门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任何单位的会计核算都要相互配合地运用这些专门方法。(3)整齐的会计数据流程。会计核算数据的总体流程具有高度共性,那就是“凭证数据一账簿数据一报表数据”。会计电算化中,账簿数据不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而主要为分类管理提供数据,并非可有可无。因而只要是会计核算,任何单位都要遵循这一共同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4)通用的会计核算制度。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一一个不分行业、不分部门、不分所有制的全通用企业会计制度。这为全通用理论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5)各模块的全通用。在实务工作中,账务处理和报表模块被公认可以实现全通用,而其他如工资、固定资产、销售等模块,普遍认为经过努力也可以逐步实现全通用,但成本模块则普遍认为不能全通用。实际上各单位成本核算存在高度共性,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可以实现成本核算通用化设计。

综上所述,全通用理论是可行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全通用可以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审计电算化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数据平台,实现会计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实务的发展。全通用理论框架主要由以下8个部分内容构成。一、核算方法全通用

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存储、加工和输出时所运用的一整套专门方法,其目的是为经营管理提供电子会计信息,实质就是会计核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会计软件设计者总是首先调查数据流,完成科目编码和数据表的设计;然后分析任务,划分模块;最后围绕数据表和科目编码,自上而下地逐一模块设计调试,完成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数据输出等方面的设计任务。因而会计电算化核算专门方法有9个,即科目编码、数据表设计、模块划分、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和数据输出。这9个专门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不能相互取代,必须配合运用,共同构成全通用电算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9个专门方法全通用,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技术性保障。

二、主辅核算全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