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地开荒法律法规

土地开荒法律法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地开荒法律法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土地开荒法律法规

土地开荒法律法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31—1

1 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宣传不到位

一些主管土地的县级领导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真实意义和目的还不十分清楚,老百姓更是缺乏了解,因而也就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好多工作人员认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就是平整出新的耕地来,而实际上平整对该地块的田、水、路、林和村的影响非常大,还能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同时,因为宣传不到位,使各相关部门之间缺少认识与沟通,从而造成各部门缺乏主动的从大局的宏观角度认识这项工作的长远意义。

1.2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行业多,具有多学科、多技术和跨行业的特点。这些方面都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带来了许多的困难,许多工作人员对水利、农业、规划和交通等部门涉及到与土地开发整理有关的专业知识了解太少,对项目施工的监管、施工资金情况的落实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规范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1.3 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在现有的土地使用制度下,一些土地的权属问题并不明确,比如,小片荒地和大量闲置地重新开发整理的产权关系的确定,政策上只规定了“谁复垦、谁受益”,而实际工作中根本说不清,也很难做出正确判断,这说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还不够详细不够完善。

1.4 重数量轻质量

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为了及早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取得成绩,而往往盲目的安排大量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由于一次性的快速完成平整工作,而忽略了对耕地的平整度、有机质、产出率等方面的评估考核,加上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不过头,造成验收阶段的最终失败。

1.5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人员的生态环保意识差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一项周期长且投资金额大的工程,一些地方,为了缩短工期,急于当年开荒、当年收益而不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水土环境,导致毁林地而重新开荒、破坏果园重新开发的奇怪现象,或者是只考虑到平整地块的方整、美观而忽略了河流、山地等原生态的规划,以至于随时间的推移使当地的环境逐步恶化,再一次耕地变荒地,其结果只能是短期受益,长期失利的不良局面。

2 解决土地开发整理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2.1 加大宣传力度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利国利民造福人类的大好事,因此要将这项工作长期有效的发展下去,这就要求国土工作人员树立依法、按规划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观念,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多给群众讲解土地开发整理的相关知识,提高群众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认识,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自觉性。

2.2 加强技术培训,建设专业队伍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业务工作,并且要求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相关知识的掌握必须到位。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工作人员熟悉与土地管理有关的政策法规,平时多看书、多学习农业、水利和交通等方面的业务知识,领导要经常给工作人员提供业务知识方面的培训,只有不断的严格要求和学习,工作人员才能不断的研究耕地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真正做到边学习、边思考、边解决,只有这样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才会慢慢有所提高。

2.3 健全法制

尽快出台较完善的《土地开发整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有了法律的严格约束,才能合理的解决土地产权权属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切实保护好耕地,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逐渐地规范化、法制化。

2.4 制定严格工作制度

每个项目都安排指定的负责人,要求工作人员完全参与项目的立项、施工、验收工作。只有亲自参与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并且能合理的安排工程资金的拨付,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使得项目的验收一次通过。

2.5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平衡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首先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这项工作才能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其次,被平整地块的周围环境都要综合的考虑进去,做到边整理边保护,坚决杜绝毁林开荒、故意破坏果园或是耕地的现象发生。最后,要根据科学理论作为依据,合理种植,真正的做到整理一块,成功一块,见效一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产值,促进农业发展,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长远的发展下去。

3 总结

以上是我个人对当前土地开发整理中出现的问题作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实践证明,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有效的增加了耕地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是这些积极的方面,才不断地推进我国国土工作更加完善有序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9.

[2] 周立三.中国农业地理.科学出版社,2000,11.

[3] 郝宝国.带动一方经济.中国土地,2002,7.

[4] 徐青青,祖益康.江苏省泗洪县国土资源局,2008,01:29.

[5] 谢大武.浙江省土地整理中心,2007,02:27.

[6] 常结梅.河西支部,2009,02,02.

土地开荒法律法规范文第2篇

关键词:磷矿地质环境综合治理

磷矿是我国重要战略资源,它既是制作磷肥、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资,又是精细磷化工的物质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面对全球磷矿资源稀缺性日渐显现的挑战,全面分析判断和把握我国磷矿资源现状与未来,对我国磷肥工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在磷矿的大肆采开的同时也给我国的地质环境带了巨大的影响,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矿业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地质的破坏、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对环境的污染、对动植物生境的影响等。

一、磷矿矿区地质环境问题

1、深部开采

深部开采高应力、高地温、高井深的安全保障,问题。随着30余年的矿山开采, 浅部资源的逐步枯竭, 矿山开采逐步向深部延深, 开采深度、强度的增大, 将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一系列难题: 岩爆威胁随开采深度增加加大; 深部开采诱发突水的概率增大, 突水事故趋于严重; 地温增高, 通风困难, 深部开采环境恶劣。

2、山体塌陷

此种情况主要发生在磷块岩采空区地段, 主要是由于地下开采, 空场暴露面积大, 矿柱留设不当, 或者把矿柱采掉而造成, 多见地面开裂, 裂隙一般200~ 300 m 长, 局部有陷落和不均匀下陷。

3、滑坡

矿区山谷谷深坡陡, 多为紫红色页岩、变余砂岩等软质岩层, 其构造节理发育, 抗风化能力极差。受地质构造应力、节理切割影响, 使岩层构造裂隙扩展成交织网状裂隙, 浅层岩体较为破碎。同时软质岩石遇水易软化。因此在一定地形地貌条件下, 在地表水长期浸泡影响下, 易产生山体滑坡。近几年来, 因暴雨冲刷气割, 岩石风化强烈等原因引起滑坡或古滑坡复活较多, 当然也不能忽视以下人为活动的影响。

( 1)矿山不合理的开采, 引起崩塌性滑坡;

( 2)随意挤占河道, 致使河水冲刷边坡引起山体滑坡;

( 3)废石、矿渣排放在陡坡上, 增大边坡荷载造成滑坡;

( 4)随意开挖陡坡脚、建房修路, 随意在陡坡上开荒种地, 破坏植被, 使边坡失稳而下滑。

4、水土流失

由于矿区内山高坡陡、沟谷纵横、暴雨冲刷频繁,变余砂岩遇水易软化, 易风化脱落, 草木不易生长。由于人多地少农民普遍在高陡坡上开荒种地, 破坏了植被, 故矿区的水土流失严重。

5、泥石流

由于矿区环境地质灾害的发展, 提供了大量的泥沙源, 而沟谷的纵横陡坡又使这些泥沙源具有一定的势能, 陡峻的山势, 狭窄的沟谷, 增大了山洪的流速, 巨大的势能、动能促成了足够的水动力, 并使沟谷内废石泥沙倾槽而下, 形成了可怕的泥石流

6、地下水均衡系统的破坏

随着矿床的开采并逐步向深部延深和长期疏于排水, 导致地下水位幅度下降, 破坏了地下水均衡系统平衡, 造成泉水于枯, 溪沟断流。地表水径流途径的改变由于矿床开采, 导致山体和各冲沟开裂塌陷,且山体崩落物堵塞冲沟, 改变了地表水的径流途径, 大量地表水沿冲沟和山体裂隙渗入井下, 造成矿坑突水, 尤其在暴雨期间, 常给井下生产造成被动, 小的突水导致停产, 大的突水还要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7、环境污染

区内矿山环境污染主要为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其污染源主要为矿坑废水、和尾矿沙。矿坑废水毒性不大, 但其悬浮物含量大, 多呈灰白色、一般直排至沟道或河水之中, 对地表水造成明显污染, 对地下水和土壤也造成一定污染。

二、综合治理方法

1、完善矿山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从法律上保障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矿山环境保护立法是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保证, 是可持发展的基本保障。这里所指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指与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影响有关的, 主要由国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技术规范等。目前, 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颁布了不少, 但对于矿山环境保护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有针对性的法规, 有关矿山环境保护的规定散见于有关的法律、法规条文中, 对矿山环境保护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针对性不强, 矿山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目前有两个方面问题亟需解决。第一, 对于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 应尽快出台专门性法规, 如:矿山环境保护条例 , 为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法律保障。第二,应专门制定一部有关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标准的法规, 对选矿设计、开采储量、开采设计、矿山生产废弃物处理标准等进行明确规定, 还应明确矿山企业的开采回收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的设计标准, 在源头上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

2、发展清洁生产, 推行生态工业, 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 实现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必须发展清洁生产, 推行生态工业,要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 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矿产资源开发, 在宏观上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的合理传送, 使整个系统和谐、顺畅、有序发展, 建立动态平衡; 在微观上, 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必须首先改变传统的环境保护观念, 即以治理污染为主的被动环境保护观念, 代之以控制污染、减少污染为主的主动环保新观念, 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

3、建立矿山生态风险评价体制

在实施矿山开采活动前, 应当根据矿区各类资源赋存情况,对矿山开采后可能引起的生态破坏类型和程度进行评价, 并确定治理方法。以及确定开采者从事开采和生态重建的技术和经济能力等。

4、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

对于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地质灾害, 应因地制宜,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延缓或阻止灾害发生。对于山区的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 可采取修拦挡坝、导流渠和排水沟,并配合种植涵养林等综合治理措施; 对于滑坡、危岩体等灾害, 则可实施灌浆、锚固等工程措施; 而对潜在的地面沉降应及时采取人工回灌等防治措施。总之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 结合当地实际,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国建. 全面推进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积极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J]. 矿产保护与利用, 1997,(02) .

[2]谢石庭. 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实施西部可持续发展战略[J]. 矿产与地质, 2001,(01).

土地开荒法律法规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 管理体制 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078-01

国土资源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一个国家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需要国土资源来提供居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每个国家,国土资源管理都是一项需要重视的工作。国家应当通过对国土资源进行必要的探索和研究,使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管理行为,使我国的国土资源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

一、当今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当今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现状

国土资源是指一个国家管辖范围内全部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上存在着的水、煤矿、石油等等。国家组织对国土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具体的管理工作需要政府部门进行规划,对一切涉及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进行统一管理。

我国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明确了每一级政府对国土资源的管辖范围,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在管理权限设置上,更多的强化了地方政府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国家的统一管理职能。但是在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中依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紧密监控,做出应对的措施。

2.当今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国土资源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现象。在世界上,我国的人地矛盾特别明显,情况越来越恶化。不仅如此,我国的土地资源浪费情况还十分严重,我国是一个大型的农业国家,一直以来都重视种植业的发展,轻视其他产业的进步,致使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我国的土地大面积的成为空闲土地,不断兴起的建筑项目只是购买了土地,却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造成资源闲置。

其次,我国的垂直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政府没有做到保证每一个部门机关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行使管理职能,导致中央下达的命令在到达地方后就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弱化。由于体制上本身存在的缺点,导致部分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很难做到工作上的晋升,进而造成管理方法不恰当,人财物分配不协调的问题。

二、当今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措施

上面已经对当今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大致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以上信息,我提出以下措施:

1.改善国土资源管理的体制建设

国家需要加强对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建设,明确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面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坚持制定不同层次的解决方法进行解决。理顺国家和地方的管理关系,强化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规划,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宏观调控。

另外,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部门需要对国家的国土资源管理进行布置和监控,做好事前的管理工作,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预防。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不动产的管理工作,做好基层的国土资源管理。国家应当做好国土资源的产权规划和登记,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事务所的建设,改善办公室办公设施的建设。

政府是国家国土资源管理的主体单位,是主要的负责人。政府要做到增强自身的管理意识,强化管理理念,切实紧抓国土资源管理的工作,落实土地保护政策,尽力在土地总面积的基础上,找到可以利用的部分,突破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少的困境。

2.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队伍建设

强化国家国土资源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人事管理,实行机构编制的合理安排。着力解决在地方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人才晋升问题,加大政府的资金支持,切实保障经费的投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坚持做到保证组织领导力的有效性,重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经济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做到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在制度制定过程中,注意我国现状中方方面面的发展,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明确每一级政府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每一个工作任务的目的,认真分析工作内容,将执行的任务进行深入解析,落实每一项责任,确保完成最后的整体目标。

要加大对国土资源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对进行规划的土地做出完整的计划,坚持开荒运动。国家应当对现有的土地利用面积进行调查、分析,切实保证每一片土地的合理利用。

3.健全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管理措施,完善土地法律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充分利用中央的宪法和相关国土管理法规,制定地方的土地管理政策。要想科学的管理我国的国土资源,必须做到有正确可行的目标政策,用合理的手段进行维护和设计,充分实现人民民主,尽力做到尊重每一个公民对制度制定的意见。

另外,要注重建设整体的管理政策,推动管理工作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既然有了严格的法律加以规范,就也要有严正的态度对待任务的执行。要建立土地管理中的执法部门和监管部门,加强在土地管理过程中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严肃对待,及时做出政策的调整。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补救。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要加以调查,深刻认识国土资源利用的重要性。用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好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中好的方面,对不良的方面进行整改。

三、总结

国土资源作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国家应当做好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对当今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得到广大同行的认可,来进一步促进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进行,保护我国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现如今国土资源的管理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土地开荒法律法规范文第4篇

一、退耕还林成功的经验

在国外,退耕还林除改善生态环境外,还解决了粮食过剩问题。国家制定一系列退耕还林政策压缩粮食生产。主要的成功经验有:一是实现土地集中化。通过退耕还林实现土地集中经营,加速新技术的使用和机械作业,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达到农业效率提高的目的。二是经营集约化。土地的集中为集约经营提供了条件,并依靠现代技术和重点投入支持农业。三是产权明晰化。四是促使农村劳动力迅速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五是高额补贴政策。发达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优惠政策,以保证退耕还林进行。

二、退耕还林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 略意义

退耕还林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林业建设上的具体实践,对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退耕还林这一浩大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对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全国25度以上的坡耕地9100多万亩。陡坡耕种,毁林开荒已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沙达20多亿吨,导致江河湖库不断淤积,下游地区水患不断加剧。通过退耕还林扩大森林植被,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而且能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增强抗旱防洪能力,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有利于城乡人民居住安全,有利于社会经济良性循环。退耕还林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森林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类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绿色文明、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努力推动森林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最大限度地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先进文化。由过去开荒种田、以林换粮到今天退耕还林、以粮换林,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史上的历史性突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英明决策。它既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退耕还林促进脱贫致富,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和国家对退耕还林实行钱粮补贴政策,既为退耕还林的成效提供保障,又为退耕还林地区的农民提供了生活保障。这种保障机制加速了森林资源的培育力度,加快了生态环境的建设步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通过工程实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粮食和资金,为广大农村扩大了就业机会,为贫困农民提供了粮食供应,增加了农民进行产业化的收入门路。同时有利于优化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发绿色食品,开展森林旅游,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土地开荒法律法规范文第5篇

1背景

我国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政府一直在寻求科学地进行农村产权关系改革的办法。只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关系确定了,才能发现科学合理的土地管制措施,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才能落到实处,保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有序开展,这样,农民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2当前农村土地确权中存在的问题

自2012年起,我国政府开始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国家三部政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文件,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做好土地确权发证工作。文件下发后,各地有关部门有条不紊地实施土地确权工作计划,其中,四川、安徽、湖南、海南、河北等省份下属相关部门、乡镇机构已经基本完成了中央部署的工作。

21农民对土地政权还不够重视

伴随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现代农民绝大多数倾向于在城市发展,导致农村地区人口流失严重,留在农村的主要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因此,在土地确权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很难与他们针对土地的权属问题进行有效的协商。在此项目进行过程中,农民没有以积极的态度支持开展土地确权工作,对土地权证的实际用途、发放土地权证的科学意义缺乏认识,其更关心政府对土地占用发放的补偿金等涉及自身直接的经济利益问题,这对土地确权工作的进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甚至出现由于开展效果不佳而造成土地非农化使用的相关问题。另外,农民不了解自己的权利和法律关系,更不懂如何去使用他们所拥有的权利。因此,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不仅没有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反而增加了农民的担忧和不理解。一些乡镇土地管理机构没有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开展土地确权工作。

22对私垦的“四荒”土地进行确权困难

部分农户在“四荒”土地开发之前没有在相关部门申请、登记,在土地确权工作中遇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四荒”问题就比较困难,“四荒”土地产权的归属权容易滋生争议、矛盾。农民私自开垦的“四荒”土地缺乏合法的登记或者合法的合同,仅仅只是依据荒地优先占用者获得土地产权的原则,就会造成更多的纠纷难以解决,也和确权的公平性相背离,若是搁置“四荒”土地,不予以下发土地权证,农民参与开荒的热情就会下降,致使“四荒”土地闲置,土地资源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23技术困难、经费不足造成土地确权精确度不足

在土地确权工作开展过程中,先进的勘察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是不可缺少的,在土地确权工作开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相关技术人员缺位的情况,为了完成土地确权的相关工作,部分地区只是抽调抽派一些相关人员进行土地勘察和测绘工作。另外,在经费方面也是一个问题,由于各地政府的财政预算不尽相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财务供应不能及时到位,致使他们不愿意拿出资金来雇用专业的技术人员,直接影响了土地确权工作中测量的准确性。由于这些都是土地确权前期的基础性工作,人力、财力供应不到位,肯定会对测量的准确度造成不良影响,也会降低土地确权的精确度。

3有效推进农村确权工作开展的应对策略

31健全完善土地确权的法规、政策

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推行之后,其能快速、有效、公平地将土地分配到农民手中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当时土地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资本属性;另一方面,土地进行市场流通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因此,农民产生比较大的纠纷不会是由于土地分配公平性的问题。如今,由于不断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土地的资本属性就表现得极为明显,造成在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地方政府、村干部、农民等众多利益群体之间的纠纷、矛盾。因此,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来解决这些利益问题,及时普及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让农民认识到开展土地确权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解释,明确划分土地资源的归属权,制定出面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办法。严厉打击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的现象。

32政府要加强政策干预的力度

合理放宽限制性政策,增加政策优惠和补贴点,吸引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带动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进程,具体措施有如下三点:第一,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第二,放宽现行政策,增加实际的补贴优惠,让工商资本顺利进入农村市场。第三,政府对农产品企业进行资金补贴,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

33有效利用农村“四荒”土地

我国政府应该鼓励并支持“四荒”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四荒”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不仅仅可以增加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范围,也可以基于“四荒”土地开展新型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实践中获得对农村土地发展的有益经验。如何达到“四荒”土地的集约化目标?需要做到下面四点:一是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在“四荒”土地开发的产权得到确定和优化;二是政府加大补贴力度,鼓励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开发“四荒”土地的积极性;三是增加优惠政策,引导其他实力雄厚的企业和个人也参与到“四荒”土地的经营主体;四是禁止乡村组织未经上级批准私自转让、开发土地,“四荒”土地要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转让、开发要有据可依。

政府制定一些与工作环节相对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落实土地确权工作中各级部门的职责、权利,真正在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为人民服务;切实解决土地证权登记和发放中的遇到的相关问题,规范相关利益群体的行为。土地确权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瞒报、多报、漏?蟮刃形?必须进行严厉惩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法完善土地确权的工作流程,完成相关程序和审批工作后再发放土地权证,让农村“四荒”土地不浪费。

34引入前沿技术推动土地确权工作

依据相关的条例规定,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时,对现有集体土地采用地籍调查制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此过程中,我们应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土地产权的争端、纠纷问题是各户、各村以及各镇之间常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解决,给土地的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影响到科学地对土地进行规划和土地发展。近年来,一些地区政府渐渐重视土地确权工作,采用传统的测绘方式展开对土地权属的划分工作,但由于经费的短缺,技术人员不足,测绘效果不能尽如人意,同时测绘的误差较大致使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不充分利用。一些新产品如综合地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PS系统、3s系统的应用可以使我们得到更准确、更全面的数据。所以,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地方测绘的扶持力度,更应该在这方面投入较多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