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教案

儿童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教案

儿童教案范文第1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在儿童节来临之际,下面给大家分享6.1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最新精选2020.欢迎阅读!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六一是小朋友的节日,在这一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要过节。

2、知道有许多穷苦的孩子不能在这一天开开心心地过节,从而激发幼儿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3、激发幼儿善良、博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布置六一场景。

2、录像:社会慈善活动的感人场景;描述穷困、战争、饥饿的儿童片段。

3、歌曲磁带《`爱的奉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提问:

(1)“今天我们要过六一节了,六一节是我们小朋友的节日,你们开心吗?”

(2)“你的六一节想怎样过?”(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打算)

(3)“你们想过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了吗?”

2、小结:我们在一起开开心心过儿童节真幸福,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小朋友因为穷困、战争、饥饿而不能过上一个快乐的儿童节,你们想看看吗?

二、播放录像,激发幼儿的同情心,从而引发幼儿对他人的关心与帮助。

1、幼儿观看录像。

2、提问:

(1)录像里的小朋友怎么了?(请幼儿自由讨论)

(2)你们看了有什么感觉?(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3)这些小朋友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也玩不好,你们想帮帮他们吗?

(4)你想怎样帮助他们呢?(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

3、观看社会募捐的录像。

小结:我们也可以把一些自己穿不下的衣物、好吃的、自己看过的书、或者自己的零花钱去捐献给那些生活在痛苦里的小朋友。

4、“除了送东西你还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话?”

(1)先引导幼儿互相说说,注意倾听幼儿谈话。

(2)请几名幼儿到集体前面来说一些祝福的话、关心的话。

结束活动:

欣赏歌曲《爱的奉献》,边观看录像。

活动延伸:

考虑本班实际情况,组织一次募捐活动。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2

一、活动内容:

邀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来幼儿园共同欢度 “六一儿童节”。

二、活动目标:

1、在看看、做做、吃吃、玩玩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相互谦让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小朋友与父母共同制作食品,感受共度“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增进孩子与父母、长辈之间的感情。

3、加强家园、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

三、活动准备:

1、发“告家长书”,请家长准备一个拿手菜。

2、与个别厨师家长联系,作好厨艺表演的准备。

3、教师准备活动的场地,各种食品,活动后的奖品以及一些使用的工具等。

四、活动过程:

一、组织家长和幼儿入座。

二、活动开始:

(1)向家长和孩子们简单介绍本次“快快乐乐过六一”——小班年级组庆六一活动的内容及过程。

(2)邀请厨师家长表演厨艺。

(3)分组活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品尝各种食品,可循环操作。

小组内容:

1.水果色拉;2.彩色的三名治;3.美味的果汁;4.包馄饨,饺子;

5.搓团圆;6.水果拼盘;7.凉拌菜;8.家长的拿手菜。

三、活动结束

发奖品,组织各班幼儿回教室。

开场白:

1、小朋友你们知道六月一号是什么节吗?对了六月一号是儿童节,是你们的节日,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来过一个快快乐乐的儿童节,好吗?

2、你们看,老师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介绍食品制作内容),你们想吃吗?不过,它们还没做好呢,还不能吃呢。所以想请小朋友和你的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做好吃的,等全部做完了,我们再一起来分享,好吗?

3、强调活动要求

那你们在做的时候能不能吃呢?对了,都是乖宝宝。请你们把做完的好吃的都放在中间一张桌子上。小朋友做好一样以后还可以去做另外的一个,懂了吗?还有请小朋友把垃圾都放在垃圾盘里,做一个爱干净的好宝宝。

4、幼儿品尝

(1)请小朋友说说做了哪些食品?

(2)采用自助餐的形式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品尝

5、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吃的高兴吗?今天你们又学到了一个新本领,真棒。祝小朋友们六一节快乐!

告家长书

亲爱的家长朋友: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这是我们孩子在幼儿园的第一个儿童节。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我们将在本周五上午9:00在三楼活动室举行“快快乐乐过六一”——小班年级组食品共享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做做、吃吃、玩玩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相互谦让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小朋友与父母共同制作食品,感受共度“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增进孩子与父母、长辈之间的感情。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准备一个拿手菜,一把水果刀。

2、请家长在以下食品制作的内容中任选三项,填好以下表格交到本班班主任处。

食品制作内容:

1.水果色拉;2.彩色的三名治;3.美味的果汁;4.包馄饨,饺子;

5.搓团圆;6.水果拼盘;7.凉拌菜;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3

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过“六一”节的欢快情景。

2、鼓励幼儿用绘画来表现节日中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时刻。

3、培养幼儿愿与朋友分享快乐之情。

准备

1、幼儿园过“六一”节的录象片段。

2、围绕“六一”儿童节启发幼儿谈论、交流。

3、纸、笔。

过程

1、引导幼儿讲述“六一”节的快乐。

(1)昨天是什么日子?这天你过得怎么样?

(2)讨论:为什么觉得快乐?你都做了哪些事?(帮助幼儿回忆过“六一”节的情景:一起布置教室、玩趣味游戏、有许多好吃的东西等)

2、讲述别人的快乐。

(1)昨天杨老师把小朋友在玩游戏时高兴的样子都拍下来了,我们来看一看录象里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

(2)你看到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

3、讲述最感兴趣或兴的一件事。

“六一”节使你最感兴趣或感到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4、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快乐。

(1)“六一”节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快乐,让我们把它画下来吧!

(2)幼儿作画,教师鼓励幼儿把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事画下来。(播放歌曲“快乐的六一”)

(3)把先画好的作品张贴在展板上,幼儿结伴欣赏并交流作品。

(4)集体欣赏,请个别幼儿来介绍一下作品。

5、下一节课我们再把这些画打扮一下,老师把它们订起来做成一本“六一”小画册,早上爸爸妈妈送你来的时候,请他们翻翻我们的小画册,让他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儿歌,能够认识六一儿童节是一个国际的节日,全世界儿童都是一家。

2.能咬字清晰地朗诵儿歌,并在角色游戏中大胆地表演儿歌内容。

3.感受国际儿童节的气氛,喜爱与同伴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5.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图片人偶、图画、ppt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初步感知儿歌,能够认识六一儿童节是一个国际的节日,全世界儿童都是一家。

2.难点:能清晰地朗诵儿歌,并在角色游戏中大胆地表演儿歌内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有一位跟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做李小华。他想带小朋友们一起去玩,你们想不想去?

二、感知儿歌情景,理解儿歌内容。

1.分段感知儿歌情景并理解。

第一段:

李华带大家来的第一个地方有什么?

出示图片:彩虹(一道彩虹天上挂)

提问:它像什么?桥(好像桥上两边架)

李华从桥上走过去,走过去干嘛呀?

咦,谁出现了?——有美国的小朋友、有日本的小朋友、还有我们班好多小朋友们。

原来他是为了迎接各国的好娃娃。

第二段:

我们来跟不同国家的小朋友打招呼吧!

你好呀,美国的小尼娜,

你好呀,日本的小樱花,

我是中国的李小华,

欢迎你们来到咱国家。

第三段:

你知道他们来咱国家干什么吗?因为有一个属于不同国家每一个小朋友的节日,李小华邀请他们一起来庆祝这节日。小朋友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六一国际儿童节。

李小华说:庆祝六一儿童节,手拉着手笑哈哈,我们都是好朋友呀,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小朋友们,你们欢迎这些国家的儿童来我们国家过六一吗?

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吧!儿歌的名字是《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2.倾听并朗诵

先听老师为大家朗诵一遍,然后全班小朋友一起朗读一遍。

小朋友们读的不错,但是我们要把樱花读清楚哦。

三、分角色表演儿歌,感受儿童节的氛围。

你们喜欢儿歌里面的什么或者人物呀?能不能演一演?

待会我们来玩我是小小表演家的游戏,当老师念一句儿歌内容,你们在座位上通过你们的想象来表演出来。

准备好了吗?全体起立,表演开始啦

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节目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来临,共同分享节日的欢乐。

2.知道这是自己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六一”节,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依恋之情,激发幼儿步入小学的欲望。

游戏内容:

一、全体幼儿合唱:《毕业歌》

主持人宣布“小小六一庆祝会”现在开始。

二、节目表演:

幼儿将事先排练好的节目分组按顺序表演。

三、游戏:

1、比比谁的运气好

准备:黑板上贴上各种颜色的手工纸,纸的背后写上相关的内容。

规则:幼儿选择一张颜色的纸,如:翻过来纸上写:恭喜您,中奖了,那么这幼儿则得到一份精美的奖品,如:翻过来写着要完成某乡任务才能得到奖品,幼儿则应根据上面的要求完成。

2、夹弹珠

准备:弹珠若干,筷子两双,小碗两个

规则:30秒内,两位幼儿比赛用筷子将弹珠夹入小碗,谁多谁赢。

3、抢椅子

准备:椅子若干,音乐

规则:幼儿将椅子围成一个圈,听着音乐绕着椅子走,当音乐停止的时候,幼儿坐上椅子,谁没坐到椅子则淘汰。

4、垒高

准备:盒子若干

规则:两位幼儿在30秒内,谁将盒子垒得高,谁则赢得比赛。

5、大风吹

规则:听口令,如口令是“大风吹,吹穿裤子的女孩”,那么穿裤子的女孩必须和他人换位子,如口令是“小风吹,吹穿跑鞋的人”,那么没穿跑鞋的人必须交换位子。

四、送礼物:

送上爱心风车、图书等礼物,庆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儿童教案范文第2篇

上帝是公平的,也是吝啬的,他赋予每个人一次生命,所以我们必须珍惜。生活中交通安全知识与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直播课个人观后感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2021儿童交通安全线上教育课观后感1安全是个1,只有有了它,后面才有无数个零,而没有1,后面的零都是空的。其实,大家都说安全问题是偶然的,但我认为,这是必然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上都有规则,只要我们遵守规则,那么多的安全事故就不会发生了。

规则就是规矩和原则。一些规则具有对安全的约束力和强制性。对于正确的安全规则,我们要用意志力遵守和维护,它和安全是因果关系,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规则的范围很广,大到国家,小到学校。我们先说校规吧,我记得学校有这样一件事:有同学坐在楼梯扶手上往下滑,因为好玩儿而忘记校规,那么下场就是被钉子划破一道长长的口子。因为一时好玩,忘记校规,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父母往进贴钱,停课、停学,痛苦和折磨,这都是应该吸取的教训。规则的产生是来源于人类对集体安全、利益的认识,来源于对公众的尊重,因此规则是不可逆转的,是于人有利的,但绝不仅是于私有利的。规则摈弃了人性的狭小与丑陋,它是在极力宣传平等、和平,公众安全和利益。在马路上,大家一定要遵守各种规则,比如酒后驾车,疲劳驾车,不乘“三无”车等。

安全第一,但要安全,首先要遵守安全规则,别让鲜血染红马路、染红学校、染红各个地方,我们尊重规则,安全就会尊重我们。

2021儿童交通安全线上教育课观后感2“放学回家不要慌, 玩耍不在路中央, 追逐打闹最危险, 来往车多不安全。”“过马路,左右瞧, 大家要走人行横道。 公路若无斑马线, 执行通道误打闹。远离汽车不猛跑, 迅速通行安全好。”……每每唱着老师教我们的有关安全的歌谣,我就会想起老师告诉我们的一则安全事故。

事故是这样发生的: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那两个男孩很淘气,逗那个女孩,故意去弄那女孩的头发,把她的头发弄得乱乱的。女孩很生气,拿起地上的一根树枝,朝着其中的一个男孩打去。那个男孩知道要挨打了,连忙跑向前面。正好,前面有一个班马线都没有车辆行驶,就跑了过去,女孩见了也追了上去。不幸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一辆大货车开了过来,因为事情太突然,只听得那“滋——”的一声刺耳的刹车声,还是不能阻挡不幸的发生,那个女孩就这样走了。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为了我们的生命,为了我们的安全,上学、放学路上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不打闹。二:不许闯红灯。三:不许边吃东西,边骑车。做到高高兴兴去上学,平平安安回家去。

2021儿童交通安全线上教育课观后感3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便利,同时也伴随着弊端。近年来,交通事故发生率呈直线上升。据调查,我国汽车拥有量仅占世界的1.9%,而我国却已成为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到10万左右,占全世界的20%。这一串惊人的数字不能不让我们警惕起来。

如今交通已走进千家万户,交通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或许一个不经意,失去的就是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就是亲人的悲痛欲绝。而我就亲眼目睹了一起交通事故。

公交车的站牌里,我焦急的等着车。忽然一辆白色的自行车划过我的面前,带来了一阵快速的风。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快速的车子伴着飘扬的衣服,显得意气风发。旁边的大叔忧心忡忡的说道:“小伙子,骑慢点,可别出了什么危险啊。”车上的男孩回头看了一眼,不以为然地说道:“没事,我车技好着呢!”说完便不再顾忌的上前驶去,全然不顾及交通信号灯刺眼的红色,像一阵旋风消失在我的眼前,我不禁担忧地看了他一眼。

十五分钟后,我登上了公交车,没过几站,便听到车上的人议论纷纷“瞧,出车祸了。”“是啊,那男孩真可怜!”…….我好奇的向窗外看了一眼。在警车与救护车包围的中间,一辆白色的自行车撞在了一辆小轿车上,旁边则躺着那个我车站中遇见的男孩。而一对父母嚎啕大哭……

生命不单单只属于你一个人,还牵连着爱你、关心你的家人。不要再让交通事故放肆的伤害一条条无辜而又宝贵的生命,不要再让那鲜红的血,沾染着这美丽的世界。不要再让交通事故一次次在一旁张狂的大笑……

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生命是最可贵的,没有了生命,哪有你玩耍时欢快的笑声?没有了生命,哪有父母嘘寒问暖的声音?没有了生命,哪还能见到那美如画的风景?心系安全,珍爱生命。

2021儿童交通安全线上教育课观后感4今天下午,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学校举办了一次法制交通报告会。我听了法官的报告和校长的谆谆教导后,学到了许多关于法律和交通方面的知识。

首先在法律方面,我知道了穿溜冰鞋、滑板在公路上玩耍是很危险的。严禁在水、火边玩耍;严禁在网吧上网,不要相信网上的信息。这次法律课还使我懂得了‘凡事有可为,有不可为’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少年,我们应该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不去触碰法律这条‘高压线’,必须做到有法必依,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其次最受人关注的是交通安全,交警阿姨讲的那些因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受伤、死亡的一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让人不寒而栗,我感受颇多。交警阿姨说:“交通事故时常发生,平均每一公里就有一起事故发生。”我想:那些人为什么不走人行横道?为什么要为这一两分钟而放弃生命?不,他们这样做不是放弃生命,而是在无视生命呀!”

我在这次讲座中悟出了很深的道理,周围发生那么多的事故,每次事故带来的损失都那么大,事故程度即使缩到最小,也抹不去留在亲人心中的痛苦。同学们,请尊重生命,爱惜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来之不易。今后我一定要牢记法制、交通安全意识,走路要走人行道,不能乱爬栏杆,更不能随意的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到网吧、水边等危险地域玩耍。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好学生!

2021儿童交通安全线上教育课观后感5

说到“交通”这个词,大家一定会把它和生命连在一起,因为它与我们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与此同时,它也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交通事故已成为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

由于一些人交通意识的淡薄,平坦的马路经常上演一场场人间悲剧,那车轮下的无辜生命和失去亲人催人心碎的哭声,有谁不会感到痛心,他们带走的是欢乐、幸福、和谐,留下的是灾难、思念、痛苦,这血的教训,生命的代价,难道还换不回我们遵守交通法规,时刻注意安全的自觉性吗?

儿童教案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会交往,原因探析

一、个案一:马艳任

(一)马艳任的个人基本情况:

马艳任,女,10岁,小学四年级,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贵平村垌平屯人,就读于贵平村总后希望小学。

学习情况:较差

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兴趣爱好:看电视、看书

人际关系:差

(二)马艳任的家庭基本情况:

1、父母外出打工情况:

马艳任的家庭成员包括父亲、母亲、祖父和本人。父亲今年34岁;文化程度:小学二年级。父亲在她出生刚三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外出打工,打工地点一般在南宁、崇左、龙州等临近县城,主要从事开采、搬运石头、替人搬运木头等短工。每个月收入300—600之间。他没有到广东等地打工的原因是在马艳任1岁时,他从山上掉下来,膝盖骨摔断了,走路不方便,因此只能在临近的县城打一些短工。父亲每隔三四个月回家一趟。马艳任几乎不与父亲通电话,因为父亲没有手机,她家里也没有电话。父亲回家后对她的学习也不太过问,我们问他为什么不详细过问女儿的学习,他说他自己也不懂。

2、家庭经济情况:

马艳任的家境非常贫困,全家人居住在一间60平方米左右的破烂的木屋里,房子为木结构,墙壁用茅草、稻草等围成,被分为四个部分,一个客厅兼饭厅,两个房间,一间他爷爷睡,另一间是她和父母的,一间厨房。家中主要劳动力是母亲,母亲在家耕种着两亩半的地,重要种植玉米、大豆和木薯等,年收入300元左右。父亲一般是过年带回一两百元,平时每三四个月回来一次,留下四五十元。

我们去调查时,正遇上他们家收回玉米和大豆,据她母亲介绍,玉米一共有三百斤左右,大豆有70斤,她们平时就是靠卖了玉米大豆来买米、盐、油等生活必需品。

4、监护情况

马艳任的监护人是其母亲和爷爷,

母亲:越南人,今年35岁,文化程度:小学五年级。

祖父,今年78岁,健康状况一般,主要是帮家里放牛。

平时主要由母亲管理她的学习和生活,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例如生病等)也主要是由母亲帮助解决。平时去赶圩也是母亲带着她去。她平时在家与母亲聊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话题,例如家务、邻居的事情等。对于她在学校中的情况,她母亲并不是很了解,当我们问她的母亲是否知道她的学习成绩时,她母亲说不知道。说马艳任没有把成绩表拿给她看。她母亲还表示,等马艳任读完初中以后就让她出去打工以减轻家里的负担。问马艳任喜不喜欢妈妈,她说喜欢,因为妈妈不骂人。

(三)马艳任的学习生活情况

1、马艳任的学习情况

马艳任的学习成绩偏差,除了学前班的时候语文考了80多分,数学考了90多分以外,从一年级开始,学习成绩就在五六十分左右,在班上排倒数一二名。问她学习成绩为什么不好,她回答说是上课不认真听。问她作业不会做会不会问妈妈,她说很少问,因为妈妈也不知道。一般是问学校的老师。

2、马艳任的家务劳动情况

马艳任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强,她在家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劳动力,平时除了自己洗头、洗澡、收拾自己的东西以外,还包揽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如扫地、做饭、洗碗等家务。还帮妈妈种玉米、掰玉米、锄草等,据她母亲说,马艳任曾经因为干活太累而哭。我们第二天对她进行深入访谈时也发现她确实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她拨玉米籽,晒玉米,摘菜、甚至挑水,这些活她干得非常的熟练,看得出她平时经常做这些家务活。

3、马艳任的社会交往情况

在平时的生活中,马艳任接触的人主要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邻居等。据她本人介绍,马艳任在学校里和同学相处得并不愉快,在班上,她只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其他同学基本上不喜欢和她接触,问她原因,她说同学们嫌她太穷了、太丑了,都不愿意和她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通常都是一个人闷在心里。我们注意到当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的表情非常忧伤。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她不是很善于与人交流。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开始归结为是因为马艳任的家境比较困难,受到其他同学的排斥,但我们把这些问题回去和其他组员谈论后,其他组员反映说,情况并不仅仅是这样,根据他们采访的与马艳任同班的另外一位同学说,他们不喜欢和马艳任玩是因为她经常不洗澡,衣服也好几天才换。这让我们意识到有必要对她的生活进一步观察,第二天去她家时发现她穿的确实是前一天穿的衣服,头发也有一个星期没有洗了,经过了解我们发现,她家连香皂、洗发水都没有。

4、马艳任对未来生活的理想

为了了解她的学习动机。我们问她长大后有什么打算,她说长大后想去打工,问她为什么想去打工,她说打工可以赚钱。

(四)父亲外出打工对马艳任的影响

马艳任认为父亲外出打工好,希望父亲字外面打工,认为这样可以赚钱。问她对她的学习各方面有没有影响,她说没有。

(五)马艳任本人及家庭存在的主要困难

马艳任在生活中的主要困难是家境贫困,这主要是由于其父亲腿有残疾,在外出打工选选择工种的时候受到很大的限制,这直接影响到其收入,另外一个原因是家里的田地不多,且多为旱地,只能种植玉米和大豆等经济作物。

无法种植水稻。最后一个原因是由于其母亲是越南人,没有本地户口和身份证,因此当她父母想在家庭农副业方面进行投资的时候却无法从银行贷到款。

家境的困难使得马艳任的物质生活非常匮乏。她几乎没有零花钱,即使有,也是卖家里的破烂存下的。她的衣服一半以上是邻居大一点的女孩子给的。她家没有电视机,平时都是到邻居家看电视。冬天只有一双布鞋和一双拖鞋,夏天一双凉鞋和一双拖鞋;除了课本以外没有一本课外书/,连书包也是别人给的。当我们问她现在最想要什么东西时,她说想要一双鞋子。

二、个案二:农静静

(一)农静静的个人情况

农静静:女,11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贵平村垌平屯人,就读于贵平村总后希望小学。

学习情况:优秀

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兴趣爱好:唱歌、跳舞、看书、看电视

人际关系:良好

(二)农静静的家庭基本情况

1、父母外出打工情况

农静静的家庭成员包括:父亲、母亲、祖父、祖母、本人和妹妹。父母在她一岁时就开始外出到广东打工了,一般是过年回来,呆一个星期左右就继续去打工了。平时父母一个月打一次电话回家,和她讲在外面打工的事情,询问她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家里的琐碎事情等。她平时主要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另外她的姑姑也会经常过来照顾他们的生活。

2、家庭经济状况

农静静的家庭经济状况还算宽裕,父母外出打工每个月收入在1600—2000元之间。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父母打工的工资,另外,爷爷奶奶也种一些玉米、黄豆、花生等经济作物(一年大概收入700元)补贴家用。

3、监护情况

农静静的监护人主要是爷爷、奶奶和姑姑。

爷爷:男,67岁,初中文化,健康状况良好。

奶奶:女,65岁,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健康状况良好。

姑姑:女,27岁,初中文化。

农静静的监护人对其管理比较细致、到位,他们给农静静制定了作息时间,严格要求她9点半左右睡觉。爷爷奶奶对她抱有很大的期望,经常鼓励她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他们对她的学习情况也都了解。爷爷奶奶还经常给她灌输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礼仪规范等知识。农静静平时也和爷爷奶奶聊天,聊家里的事情和学校发生的事情。

另外她的姑姑对农静静也很关心,对她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交友情况也都比较了解,她会主动和农静静聊天,也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一些建议。

(三)农静静学习生活情况

1、农静静的学习情况

农静静是属于那种在学校表现非常不错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排在全班一二名,老师对她的评价是学习认真刻苦,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尊敬老师,对人有礼貌,

2、农静静的家务劳动情况

平时,田地里的农活基本上不用农静静做,主要是爷爷、奶奶和姑姑做,农静静平时主要做一些家务活如烧水、做饭、扫地、洗碗、喂猪、照顾妹妹和姑姑的孩子等。有空的时候她会看看电视,和邻居的伙伴一起玩。

3、农静静的社会交往情况

农静静在学校与老师、同学相处得都很好,经常和老师交流一些学习上的问题,老师也会关心她在家里是否要做很多家务。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在学校就问老师或同学,在家里就问爷爷或姑姑。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会和同学或者姑姑说,

伙伴们对她的评价是勤奋、刻苦、谦虚、待人好,不随便说别人坏话,性格活泼,兴趣爱好广泛。

4、农静静对未来生活的理想

问到她将来想做什么时,她回答说想好好读书,将来当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生活。

(四)父母外出打工对农静静的影响

父母外出打工农静静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很大,主要是因为有爷爷奶奶和姑姑的关心和细致的照顾。

三、对两例留守个案的分析

以上两个留守儿童都是居住在同一个村子,同一个屯,在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但是两人的无论是在村里还是在学校,所受到的待遇和评价却大不相同,个案1马艳任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是一个差生,成绩差,与同学相处不融洽;在邻居眼里,马艳任虽然勤快懂事,但是不太爱说话,对人也不太懂礼貌,老师同学和邻居的这些态度无形中也影响了马艳任对自己的认知,在调查人员给她做一份调查问卷的时候,她填完后交回来,然后小心翼翼地问调查人员:“我是不是又做错了?”在她意识中,“做错了”似乎已成为周围所有人对她的评价。

而个案2农静静呢,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邻居,都对她给予了很好的评价,认为她学习成绩好,有礼貌,和同学相处融洽。是同学和伙伴们的榜样。据我们的了解,农静静在学校也深受老师的喜爱和同学的欢迎。因此在和调查人员的沟通时,她的语言表达也比较流畅,显得活泼大方。

通过对两个留守儿童的调查资料的分析后,我认为影响她们社会交往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好的儿童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而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会影响其他同学对这个学生的态度。除此之外学生的家长也会叮嘱自己的孩子多与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玩耍,这样,相对于成绩差的留守儿童来说,学习成绩好的留守儿童在学校无疑处于优势地位。

第二、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儿童们的喜好一般都是非常的直接、感性的,因此外表的吸引力在儿童的社会交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上面的个案中,同学们不愿意和马艳任交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马艳任的卫生习惯太差,经常不洗澡,不换衣服,因此同学们不愿意和她在一起玩耍。而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相对于马艳任来说,农静静的穿着确实非常的整洁、美观。

第三、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氛围,生活习惯等。尽管农村的孩子比较的淳朴,对贫富差距不那么的敏感,但是由于社会交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交换,因此一般而言,家庭比较贫困的儿童在社交上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而家庭氛围往往会影响留守儿童的性格和他们关于社会交往的态度。

第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非常关键,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到,家庭教育比较到位的孩子因为懂得人际交往的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所以与同学交往比较顺利。也往往因为懂礼貌而受到亲戚、邻居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问题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714~3715

2 叶敬忠,詹姆斯.莫瑞主编.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儿童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交通安全;儿童 ;宣传教育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益大会的惯例,儿童是指年龄不大于18岁的人。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ies,RTI)是全球儿童的主要伤害死亡原因之一。儿童主要的出行方式是步行者、骑车和乘车,使得他们成为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弱势群体,世界各国的研究者都注意到儿童是道路安全关注的重点人群。我国已经迈入汽车社会的门槛,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预防儿童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方面学校有义务,家庭更有责任,家庭、学校任何一方面的安全教育不到位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外在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起步早,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明显成效。

1.国外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并在全社会的共同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其中一些国家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中,对于儿童心理研究,课程设计、社会合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比较先进的措施和经验,对我们国家积极提高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效果,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促使我国儿童交通安全宣传管理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1.1丹麦

丹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儿童出行安全的规定,例如,“乘坐家用轿车时,7岁以下儿童必须配备车用儿童座椅,否则属于违法;孩子骑自行车或坐自行车的儿童座椅时,必须戴安全头盔,或使用安全带,将双脚固定在儿童座椅上”①。法律条款以硬性规定的形式制约了儿童和家长的出行行为,从小注重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并进一步加强了家长的安全意识,降低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丹麦的幼儿园每周都会举行“徒步行走”活动,老师会带领孩子们到大街上进行实景教学。因此,在丹麦的大街上经常可以遇到几个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在街上行走的景象。幼儿园老师带队行走的同时,还会为孩子们讲解在马路上遇见的各种交通标志,帮助他们进行认知、记忆和识别。

除了在幼儿园接受教育外,丹麦的儿童社区里还有专门以丹麦交通为主题的俱乐部。俱乐部的特点一是普遍性,加入儿童交通教育俱乐部的成员占全丹麦三岁到六岁儿童的35%。家长只需交少量的费用,孩子在三岁时就会收到来自俱乐部的一套交通安全知识教材。二是系统性,俱乐部每段时间分发的画册和组织的活动均是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和其接受知识的能力而设计,例如,三岁的儿童应该学会区分人性道和机动车道,四岁的儿童应该懂得在规定的地点过马路。通过这种少量多次的新内容刺激,可以使儿童更好的掌握交通知识。三是直观性,直观的图片教材和住所附近的现实场地,家长可以辅助孩子进行交通练习,加深儿童对道路和车辆的理解。

1.2法国

行车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驾车人的素质,而孩童时代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法国在全国共设立了400余所交通公园,用于对儿童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参与交通活动的模拟训练。②在公园中,由老师或者工作人员向8岁以上的孩子讲解他们自己或随父母出行时可能在道路上遇到的危险,并在各种安全培训结束后,给通过“考察”孩子们颁发“马路行走许可证”。这样可以让他们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养成遵守道路规章的习惯。

2.国外先进理念对我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启示

总结发达国家在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面的做法,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进行,以期从小培养“遵守交规我为先”的良好风尚。

2.1强化法律规范,制定儿童交通安全专项法律条款

在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方面,国外许多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来规定儿童及他人的出行准则,以确保儿童的出行安全,例如美国制定了《儿童乘客保护法》。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于完善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这套法律体系中没有提及对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教育等的具体、可落实的细项章程和规定。这使得儿童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以及安全宣传教育得不到具体的法规、政策支持。

因此,要从提高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国家应制定全国性的儿童交通安全教育规划体系,将此类体系纳入法律,以条文法规的形式确保实施。此外,教育部门作为现阶段我国儿童道路安全宣传教育的主管部门,应在全国范围内,将有关儿童交通安全的内容纳入教学课程,并组织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处于各年龄段的不同儿童群体,编写和分发交通安全教育教材知识普及教材等,同时给予课时保证和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

2.2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确保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经费

英美等国家以完善的交通法规体系确保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实施和完善,除此之外,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也是推动儿童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驱动力。国外发达国家有关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活动项目一般是由国家交通部、国家陆运基金以及地方政府的拨款来维持运营的。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保险公司、银行以及其他企业也会为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提供资金和赞助。我国在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经费方面缺乏明确的经费渠道,制约了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只依靠学校或交警部门组织的小型的集体活动,难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知识的有效普及。

3.小结

我国目前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了解和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最新做法,有利于帮助我们认清我国目前存在哪些方面的缺陷,进而采取措施填补漏洞,促进我国中小学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从发达国家制定的措施中可以看出,儿童交通安全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关注,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在关于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的知识传授方面,要充分结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和行为特征,采取新颖的互动方式,吸引儿童和家长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来,逐渐养成良好的交通出行习惯。(作者单位:1.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2.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外的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2.11

[2] 汶爱萍,邱慧敏.国外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措施简介[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0.06

[3] 庞勇.关于我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02

[4] 李小伟.慢,我们在这里行走[J].中国教育报.2005.1

[5] 曹晓华,段海丹.儿童交通安全心理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注解:

儿童教案范文第5篇

【摘要】儿童哲学能指导幼儿形成对世界正确的观点,有利于幼儿思维发展。文章通过案例来探讨幼儿教师缺失儿童哲学素养的表现,提出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哲学态度,培养良好的哲学思维,提高儿童哲学教育技能、技巧,以儿童哲学的观点进行幼儿教育,从小培养幼儿对世界正确的认识,形成多样化的思维。

关键词 儿童哲学;幼儿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010-03

哲学以科学形成的整个世界的全部思想为对象进行反思,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常人的观念里,只有成人才有哲学,实际上,从哲学的内涵看,因为儿童能对世界产生自然、朴素的思考,所以儿童作为主观能动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哲学,即儿童哲学。刘晓东认为,“儿童的哲学”可以界定为儿童关于世界的观念,既包括儿童的好奇、困惑、探究,也包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与阐释。作为从事保教工作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儿童哲学素养,这对启发儿童思考,使儿童形成对世界正确的看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案例来探讨幼儿教师缺失儿童哲学素养的表现和改进措施,以便更加积极有效地开展幼儿园活动。

一、案例呈现

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复杂性、独特性的特点,通过对其教育案例的描述、分析,可以透过教育现象找出其内在原因和问题。

【案例一】中班的洪洪平时好动但并无多动症,上课喜欢扰乱课堂纪律。李老师为了避免他干扰其他同学,上课时在教室后面单独安排了一个位置,使他远离其他同学,下课时不允许其他小孩和他一起玩。下节课是关于音乐节奏的公开课,李老师反复教洪洪怎样挥手后摇一下手铃,洪洪总是没有做正确。李老师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厉声对洪洪说:“你再这样我就让你下节课到小班去上课!”为了这节公开课,洪洪做的这个动作班上其他小孩已经提前重复演练过十次了。公开课开始了,按照老师之前的演练步骤进行,但她还是慢了一拍,惹得其他小孩哄堂大笑,李老师感觉在听课教师前很丢脸,课下,李老师又严厉地批评了洪洪。

【案例二】小班的蒋老师觉得萱萱长得有些像可爱的公主,所以叫她“公主”;班上恰好有一个叫俊俊的男生因为姓名中有“王子”两个字而被父母和蒋老师叫做“王子”。萱萱因为有了“公主”这个称呼很高兴,每天都要对蒋老师说她以后要嫁给王子。有一天早上萱萱的妈妈告诉蒋老师马上天气转凉了,但她的女儿现在只穿裙子不穿裤子,问其原因,萱萱说:“公主只能穿裙子,童话故事里都是这样的。”蒋老师让大家两两牵手排队去户外参观时,萱萱想牵“王子”的手,但“王子”始终不答应,蒋老师让萱萱去牵另一个小孩的手,萱萱却不乐意,大声叫到:“公主应该和王子在一起!我不想和其他小朋友玩。”蒋老师一听忍不住笑了。最后,蒋老师让萱萱牵着自己的手一起走,萱萱勉强同意。

【案例三】刘老师今天让幼儿们在结构区里自由玩耍,豪豪他们用积木搭了交叉的两条公路,然后各自拿了一块积木当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琪琪看到他们玩得很高兴,也模仿他们分别搭了一条公路和一条铁路,两条路同样形成了交叉。琪琪拿了一块积木当汽车,同组的伟伟拿了三块积木连在一起当火车来开。但是伟伟的火车太长了,琪琪的汽车通过十字路口时把伟伟的火车撞成了几块,两人发生了争执。这时,刘老师看到了,一边安慰琪琪和伟伟,一边亲自在十字路口立起了红绿灯,并对他们讲明了红绿灯的规则,让他们接着玩。而在另一组的豪豪虽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不过经过他们的商量,十字路口那儿多了一座“立交桥”,现在正玩得不亦乐乎。

二、现象分析与思考

真、善、美是人类价值追求的三个方面,也是人类追求的崇高价值理想,这三者的基础是真,核心是善。从认识范畴上说,真包括真实与真理。案例一中公开课追求的真理是幼儿能初步感受美,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但是李老师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开始上公开课前对本班幼儿提前演练十次,上公开课时按照已经演练好的步骤僵化地进行,以幼儿多次演练的效果代替初次演奏的表现,这种行为本身违背了真实性,还可能导致幼儿对公开课活动的歪曲理解。从善的角度上说,在所有的价值中,人的价值无疑是最重要的价值,儿童也有属于他的个体价值,尊重儿童的权益是进行保教活动的首要前提,也是善的要求。李老师单独给洪洪安排一个位置,只尽保育职责,忽视对其的教育,不尊重对儿童主体性和参与性权利,违背了《儿童权利公约》。如果说李老师为洪洪单独安排一个位置是为了照顾其他同学,看似符合善的要求,实际上这种善只是一种表面的善,并非对至善的追求,完全可以通过分层分类教学、家长配合等方式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李老师对洪洪的批评也有违善的原则,他只看到洪洪的不良表现,不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武断批评,这种批评不仅是无效的,从长远来说还挫伤了幼儿对音乐的积极性。同样,美也是以真为基础,一堂公开如果缺乏真实性,“美”便无从谈起。幼儿教育的音乐课主要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一种人与世界的融合的审美意识。幼儿借助教师的手势完成节奏的统一,本是在实现人与音乐交融的必要过程,然而教师却寄希望幼儿表现得非常完美并且不允许洪洪产生失误,这是不合现实、不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表现,幼儿又怎么能在这样不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美?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真、善、美的统一,就是自由。在这堂音乐公开课上,幼儿受到了诸多来自教师因素的制约,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权利,他们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方式,也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只能按照既定的程序操作,难以谈得上自由。

人的思想是由思维的动作和经验的材料组织而成的,人类思想的形成物就是概念。思想在形成概念,常常是在个人的观念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以后,儿童哲学非常重视儿童对概念的吸收。幼儿在逻辑或推理方面,都是比较基本或原始的,无法教以高深的技巧,也不能苛求幼儿能对事物产生全面、系统的认识。他们的概念常常是吸收日常生活经验而来,成人的语言和行为对他们的认识和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案例二中,老师和家长称萱萱为“公主”,本是出于个人对孩子的喜爱,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儿童对“公主”认识和推理的片面化可能对其造成不良影响。萱萱受童话故事的影响,认为公主是完美无缺,理应做出符合“公主”这个名字的行为,所以她总是想着嫁给王子,即使天冷也身穿裙子,并且只愿意和王子一起玩耍。这种不正确的概念造成她缺乏社会互动,与其他同伴关系越来越冷漠,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蒋老师也只是把萱萱说的话当成了幼儿经常冒出的俏皮话,并没有追究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最后只是以暂时缓解萱萱的不良情绪作为问题的解决方式。幼儿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幼儿的推理能力还是不全面的,但是这种推理能力却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展。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公主”的正面形象传递关于这个概念正确的行为方式,纠正这个概念对于幼儿的消极影响。

人具有主体性,包括意识性、自主性、能动性。儿童作为主体,无疑也要追求价值的实现,使客体作用于儿童,对儿童生存、发展、完善产生一定的实际效应。而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是实现主体价值的重要途径,儿童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从成人或同伴那儿通过互动获得经验。儿童哲学建立者李普曼认为,教师必须重视每一个儿童的意见,假如儿童感觉出他们的工作只是去发现教师所决定的正确答案,那么他们就不愿意冒提出不同答案还需要去作解释之麻烦的险。豪豪、琪琪通过结构材料进行游戏本是发展动手能力、想象力、分析能力,实现主体价值的重要机会,但是在琪琪他们遇到问题发生矛盾的时候,刘老师凭自己的经验为幼儿建起了红绿灯。看似解决了矛盾,实则剥夺了幼儿自己发挥想象解决问题的机会,也阻碍了幼儿通过互相协商解决矛盾的能力发展。从“意义”的视角来看,在这个本可以由目的性推动对象性的活动中,刘老师没有发现教育契机,其行为影响了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和主体价值的实现。相反,与豪豪一组的幼儿利用日常经验和想象,通过同伴间的协商讨论搭起了立交桥,实现了问题的解决。这充分说明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情境下扮演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使幼儿获得尝试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幼儿在问题解决中主动探究,培养自信心。

三、启示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哲学本质上是一门关于真正开端的学术。儿童应该尽早接触哲学,虽然儿童对于哲学的思考开始是朴素的,但是会逐渐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将儿童哲学教育寓于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中。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保教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保教活动中总是对幼儿产生有意或无意的影响,其儿童哲学素养亟待提高。

1.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哲学态度。哲学要以真理指导行为,首要的就是树立求真的态度。幼儿教师要做到求真,首先,幼儿教师应面向哲学理论,拓宽哲学视野,将哲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联系开展保教工作,创造真实生动的教学环境;其次,应面向现实,把“时代的容涵性”与“向上的兼容性”相统一;最后,应面向自我,面向人类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哲学理论倘若失去了自我,就失去了本身的魅力,变得艰难晦涩、枯燥难懂。另外,幼儿教师还应有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性和永无止境求索的态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2.培养幼儿教师良好的哲学思维。幼儿教师把儿童当做追求价值实现的独立个体,尊重幼儿是开展保教活动的前提。同时,不断反思自己在保教过程中的行为,用长远的眼光和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幼儿的发展,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此外,幼儿教师也应具有批判的精神,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以创新的视角和新的方式思考教育现象,为幼儿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幼儿教师良好的哲学思维的养成,不仅有利于自身的专业成长,而且会在保教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影响幼儿的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3.提高幼儿教师的儿童哲学教育技能技巧。美国儿童哲学推崇苏格拉底思想,要学生进行“智慧的探险”,鼓励儿童自己去思考。李普曼提出,可以让儿童自己讨论,注重讨论的过程,并不要求一定要获得什么结论,也可以使教师参与其中,以专业知识进行引导。要使师幼间能进行有效地哲学对话,就应该要求幼儿教师从儿童哲学视角了解每一位幼儿的特点,训练教师学会童稚的惊奇,掌控教室的氛围,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要提高有效提问的能力,与幼儿坦诚对话,善于倾听。在活动中教师要会用适当行为启发幼儿,支持或引导幼儿推理、想象、实验和探究,相信幼儿能够独立或通过互助完成任务,“物化”儿童的想法和疑惑,恰当地掌握好参与哲学对话的时机。目前,美国普遍设立儿童哲学促进研究所,但在我国儿童哲学的实施还局限在小部分地区,提高幼儿教师这方面的技能技巧只靠自身努力学习是不够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等相关机构应该给予支持,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Lipman,Matthew,Sharp,Ann Margaret. Philosophy in the classroom[M].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0.

[2]Oscanyan,Frederick S.The role of logic in education[M].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78.

[3]詹栋梁.儿童哲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4]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孙正聿.哲学通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6]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方展画,吴岩.李普曼以对话为核心的儿童哲学课程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5,(5):70-76.

[8]周燕,闵艳莉.基于儿童哲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实践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8,(11):57-59.

[9]刘晓东.儿童哲学:内涵和外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