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对策与建议;创新
贵州大学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以来,不断的开展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工作。目前,学校已建立了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及实践这一阶段式循序渐进课程培养体系,为土地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还存在不足。
1实践教学现状
1.1课程体系设置较完善,但缺乏科学的安排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包含管理学原理、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土地法学、土地资源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制图等核心课程。在这些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我校还开设有土壤学、环境生态学、地图学、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专业外语、地质地貌、矿产资源管理、土地调查与评价以及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等选修课程。纵观全国众多高校,我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例如,《地籍管理》与《土地管理学》内容有重叠之处。其次,一些重点课程如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价、国内外土地管理前沿、房地产相关课程并没有在我校课开设;不仅如此,一些应用型很强的课程如CAD专业制图并没有在必须课的设置当中,加之专业选修空间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1.2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是在公共管理学院下开设。在公共管理学科背景下的“三无”学校——“没有建设专门的实验室,没有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没有建立实习基地”,仅以课堂讲授作为培养学生的全部环节[1]。由于教学设备缺乏及教学经费不足,以及教学师资水平有限,导致不得不重理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无法满足教学要求,除在第一、第二学年开设了校内测量实习外,甚至没有开设有专业比较重要的实习,如土地调查、不动产估价等;一些专业重要软件如Mapgis、Mapinfor、Arcgis也未能在相应学年向学生开设。
1.3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学生缺乏良好的实践条件
实践教学建设滞后,校地合作甚少,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条件。仅仅学习理论知识,不能发挥很好的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本科教学中缺乏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基地,甚至没有专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很多实验课和课带实验课程都只是借助别的学院的实验室完成,严重发阻碍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2]。
1.4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教学考核体系,但是,由于学校缺乏实践教学基地和教学条件,因此,完全忽略了对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仅以实践教学大纲和指导书的编制情况作为唯一的考核评价标准,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体系。
1.5实践教学水平不高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但我校土地资源管理系中,虽然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较高,但是缺乏专业的实验人员,且实验人员自身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实践教学水平滞后,造成教师不得不只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1.6缺乏实践教学创新精神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基本从属于各门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未理顺,实践教学环节与实际应用脱节,基本上是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不完善更加阻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一些教师总体设计和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欠缺,对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模糊加上由于长时间开展教学工作引起的由于教学倦怠等等这些主管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决定了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缺乏实践教学创新能力,这将会降低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严重阻碍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理论性与实践并重、各学科交叉的专业,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针对性的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是实践教学改 革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校在认真总结本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措施。
2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2.1调整实践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突出“技术+管理”复合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要求,培养具有计算机应用、测量、制图、规划、估价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和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土地管理、不动产评估、房地产经营管理,能胜任管理、科研、工程和教学等工作人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积极开展了实践课程体系的调整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课内教学实验实习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两个部分。构建了包括课内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包括一、二年级的课内实验和实践,三年级的软件应用实习,四年级的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2.2创新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模式——基于知识-能力-实践-创新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完善学科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3],针对不同学年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应课程,分阶段培养:在这个新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下,明确各阶段的学习方向及任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达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优秀人才。
2.3分析国际形势,与时俱进,有针对的培养国家急需创新型专业人才
众所周知,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最基本的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资源消耗快速增长,加之我们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未根本转变,经济的发展仍然以环境为代价,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资源问题已成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土地资源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因此,必须分析国际形势,有针对的培养急需创新型专业人才。这类人才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在学术科研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注重培养以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研究型与应用型两种模式并进共同构建学生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4结合实际,搭建实践平台,构建“单位-学生-学校”三位一体的教学培养方式,共创三赢模式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各高校应按照“循序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分阶段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构建“单位-学生-学校”三维一体的教学培养模式。将各项实习与地方政府或相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公司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学生适当的报酬。实习中学生技能学以致用又可以获得一定的生活补贴,进一步提高了其实习的动力,可以促成单位、学生和学校三方共赢的局面。
2.5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实践教学团队
坚持“理论教学为基、实践教学为要、科研教学为辅”的教学原则,加强教师培训,尤其是专业实践教师,以中青年教师和实践教学团队为重点,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合理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致力于建立一支结构优良、实践教学及科研能力较强、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团队[4]。
2.6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管理长效机制
真正的实践教学应当是一个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各高校应改革“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秉着理论教学服务实践教学的原则,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以“全过程实践教学”为主,将整个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5]。
3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6],我校应本着“基础+特色”的办学思想为指导,以专业技术型专业定位和社会急需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办学方向,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身的广泛性、实践性、交叉性等特点,制定了最优的实践教学方案,遵循合理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将实践教学贯彻落实到本科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去。学校也将继续努力探索,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对土地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并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和考核机制,完成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为社会培养一代代优秀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袁中友,汤惠君.新形势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0).
[2]张惜伟,张裕凤,郝润梅,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7):165-167.
[3]王承武,马瑛,周长江.“阶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208-209.
[4]赵中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0):37-38.
[5]王承武,马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5):66-69..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GPS技术;空间基础设施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the land problem and the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has become in the world today remarkable significant social economic issue. Cherish,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and and to protect arable land, has been listed as the basic state policy of our country,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land resources and use has get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ttention. GPS technology in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application research, which is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vides a powerful method. The technology in technology advanced, economically rational, has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has also decided that it has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words: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GPS technology; Space infra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GP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贯穿于生产力的各要素之中,而且起着质的变革作用。现代土地管理就是要充分利用高技术,使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开发、整治和保护,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断满足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土地管理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模式。现代土地管理工作应适应高技术发展,有效利用高技术进行科学的土地管理。高技术促使人类获取土地信息手段的自动化并保证了信息的现势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人们可以利用GPS定位技术代替常规测量技术实现快速测量与定位:可以利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采集宏观现势性强的地表覆盖信息;可以利用GIS技术的采集功能,将各类现势、历史图文声像资料数字化;可以把卫星遥感技术与GPS技术相结合,促进定位高速自动化和多维分析技术的实用化;可以利用GIS技术辅助遥感数据的解译与提取,提高遥感信息识别的精度和效率;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以及Web GIS技术,从其它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等信息拥有者处及时获取相关土地空间或属性信息,尤其是最新土地变更情况等。GP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思想。
二、GPS技术是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
1.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即地学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是指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传输的地理信息。利用能在因特网上准确地表达、描述和查询与地理和地球有关的空间信息。它属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它是以全国地理区域作为研究对象的高新技术系统,它是多种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综合,是21世纪国家空间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技术工程,是一项整体性的、导向性的国家战略目标。
2.我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九十年代末,我国开始筹建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工作。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是在国家计委的支持下,由国家测绘局负责完成全国基础地球数据库建设工作。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建设地球空间数据框架,一般包含大地测量控制、正射影像、高程、交通运输、水文、政府单元及地籍测量信息。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是未来数字中国以及数字地球的基础,数字国土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数字国土工程需要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及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因此GPS技术是建设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技术之一。
3.GPS技术在数字国土工程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数字中国是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的需要。数字中国将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可以用于城市规划、社区管理、打击犯罪以及城市紧急事务管理等方面。数字国土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自然灾害频繁的基本国情,建设数字国土,对发展精准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的预测、监测和防御等可以发挥巨大作用。数字国土工程建设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涉及内容广泛,它的目标是通过国土资源的信息化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数字国土工程需要宽带网络和“3S”集成技术及相关领域理论成果的支持;涉及海量数据的生产、传输、更新等。数字国土工程需要建立数字国土工程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GPS技术将在获取土地空间信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GPS技术为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提供历史信息和最新变更信息
国家空间基础设施NSDI的建设只是构建了我国或区域的空间数据框架,这是中国数字地球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只有各部门、各行业输入正射影像、大地测量控制点、交通、水系、居民点、土地利用、地籍等信息来建立各种专业数据库,才能真正实现数字中国的战略。我国构建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同时,国土资源部于1999年末启动了“数字国土工程”,“数字国土工程”其中的项目之一就是进行“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其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1.土地利用管理数据库建设
建立全国中、小(1:25万)比例尺及各省市地区大比例尺(1:l万)的土地利用管理数据库及土地资源利用遥感数据库,为土地利用规划、用地管理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动态信息和技术支持。
2.土地资源基础信息网络建设
这一内容主要进行部局机关网络建设、信息中心网络、全国土地资源网络和网络服务系统建设,它可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建立起初步的网络操作环境和土地资源信息共享传输渠道。目前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已在全国多个市、县进行,土地信息化标准及规范己完成,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全国数字土地信息数据库将全面建立,并建立全国土地资源信息网,届时可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服务与共享。
3. GPS技术为土资源信息数据库提供历史信息和最新变更信息
土地资源技术学科涉及土地资源调查、动态监测及土地信息管理,这决定了土地资源技术组成除包含土地科学(主要是土地资源和土地管理)外,还必须利用以下两种技术:①空间信息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其中RS可完成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查与监测;GPS技术为土地资源的微观调查与监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②计算机应用技术。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才能真正实现土地管理现代化。随着GPS, RS, GIS和Internet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相互间的渗透,逐渐形成了以GIS为核心的集成化技术系统,由此组成一个多技术、多信息源、多方法、高精度的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技术系统。而GPS技术将为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提供历史信息和最新变更信息。
【参考文献】
[1]徐世武,刘秀珍.浅谈数字国土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27(3):324-325
[2]严泰来.土地信息系统.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1-13
关键词:“3S”技术:土地资源利用管理
一、引言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这正是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加快的特殊时期,“黄金发展时期”和“矛盾凸显期”不期而遇,而且现代社会新技术以几何级数的趋势增长,并且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对土地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空间分析、动态监测、图形图像综合处理和数字制图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如何利用“3S”技术对土地综合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和处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已成为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3S”技术及其应用原理
“3S”即指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及“3S”集成。
GIS主要以TM、SPOT、Quickbird、Ikonos和我国资源卫星获取的遥感信息作为数据源,通过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能够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动态存取,为智能化数据采集提供地学知识。
RS是利用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识别探测对象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体系,可以实时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语义或非语义信息。当前遥感信息的应用已经从单一遥感资料向多时相、多数据源的融合与分析过渡,从对各种现象的表面描述向软件分析和计量探索过渡。
GPS是以卫星为基础的全天候无线电定位导航和时间传递系统,具有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以及时间数据的功能。用GPS测定三维坐标的技术方法将测绘定位技术从静态扩展到动态,从事后处理扩展到实时定位与导航,使其绝对和相对精度也发展到了米、厘米乃至亚毫米级。
“3S”集成是指将三者与其相关技术集成在统一的平台中,形成对地观测、空间定位和空间分析的完整体系结构,使其不仅具有自动、实时地采集、处理和更新数据的功能,而且能够智能式的分析和运用数据。其中GIS相当于中枢神经,能有机地对反映地理位置的图形信息进行综合集成及空间分析,KS相当于传感器,GPS相当于定位器。“3S”集成为土地利用和管理提供了新一代的观测手段、描述语言和思维工具,形成现代高科技手段在土地管理领域“天上查、地上看、网上管”全方位应用格局。
三、“3S”技术在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中的应用
(一)基于“3S”技术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即是全面盘点土地资源利用变化的数量、质量及空间结构的最新格局,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反映产权结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用地数量与空间布局的地籍总归户。在反映资源配置的经济状况、资源安全的保护状况、资源权属的分布状况等基础信息基础上,突出安排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国家粮食基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等特殊地域的调查,调查成果通过“3S”并应用网络技术直接上传到国土资源部汇总,综合“3S”集成推出一整套精确定时、定位、定量控制的现代化土地调查技术体系。利用KS能精度较高地定位、定量到地块,结合专家知识和人工智能的分类方法,以及基于分形理论和神经网络的分类算法等提取信息,最终提供精确的土地资源利用数据和图件;GPS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的外业调绘和数据采集工作;GIS通过系统的统计和覆盖分析,提供区域多种条件组合,实现资源统计和原始数据的快速再现,形成集信息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分析和服务为一体的调查技术流程。
(二)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反映土地质量和农业生产动态变化的窗口,是摸清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重要途径,常规监测手段难以及时主动发现变化区域。“3S”以分布式的多源异构数据共享平台为基础,把各个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系统连接起来,建立并更新每一块土地的影像库和覆盖全国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的时空数据管理与分析的平台。
GPS技术主要用于土地利用特征数据、用地范围变化数据的采集,从而精确获取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和性质;GIS在研究区域基础地理数据的引入、数字地面模型分析、GPS数据转换应用、动态变化分析、数据的空间叠加和无缝拼接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S在图像数据处理、土地利用分类、栅格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将近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历史时期的GIS土地利用数据库套合,可快速、准确的更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上,专家认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遥感数据源的选择对其精度的提高至关重要。基于“3S”的动态监测,可以发现变化的空间分布及变化来源和去向,为深入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基础。
(三)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涉及大量图件、指标等空间和属性数据,对规划成果质量和管理的时效性要求都很高,“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数据采集、集成、规划方案编制、规划成果管理与应用等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
“3S”技术能够在空间分析模型的支持下,编制土地时空最优利用方案,促进以管理规划成果、提供辅助决策为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借助“3S”技术采用合适的规划模型,以辅助规划的编制和修改、报批用地规划审查、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规划效果评价和执法检查等,实现图形和属性数据共享,方便地籍、耕地保护、监察等负责人能及时掌握最新的规划成果。“3S”技术和仿真模拟技术结合还可以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跟踪管理和实时调整,系统地提供土地资源供求的时空预测模型,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四)基于“3S”技术的土地定级估价
土地定级估价需要利用“3S”技术对涉及的大量空间和属性数据进行一系列的覆合叠加、空间分析和统计计算。RS可以实时获取各类土地定级单元的属性信息和利用现状;GPS可以实现各土地定级单元的准确定位,并指导实地评价、核查工作;利用GIS选择土地分等定级指标和各自权重值及其他土地利用信息,实现空间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联接,还可完成土地利用要求与土地条件的比较,根据因素
体系和评分规则,形成相应的属性库,最后评价土地适宜性等级。借助“3S”建立土地评价、定级或地价信息系统,不仅保护了社会公众应当享有的知情权,有利于促进和加强政府对城市土地价格的管理,而且提高了地价评估专业机构评估地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四、“3S”技术在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研究中发展趋势展望
(一)继续开展“3S”关键技术的研究
土地利用和管理涉及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支撑,根据当前国际上的技术走向和“3S”市场需求,继续开展嵌入式及多维GIS的研究,逐步实现“3S”与其他相关技术的集成与整合,综合“3S”技术建立土地信息系统和专题信息空间数据库、图像数据库和统计数据库,为土地资源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使一站式电子服务真正服务于大众。同时还要提高相关技术产品的易用性和稳定性,并研制基于大型“3S”技术的土地资源信息应用与服务系列标准与规程,使土地资源信息获取、交换与应用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并保证数据的现势性、完整性和一致性,随着土地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3S”技术更为人性化、可视化,将更加有利于土地管理工作者的操作。
(二)“3S”与网络技术、专家模型综合集成
将“3S”技术进一步集成和融合,并引入网络技术和专家决策系统,进行土地专题模型以及预测模型的开发研究,形成一个高度协调化、信息系统网络化和信息分析智能化的系统。一旦真正实现“3S”技术有机的结合、在线连接、实时处理和系统的整体性,在分析模型支持下快速完成多维多元复合分析,实现土地信息的集中管理、更新和应用的共享。基于网络GIS的电子地图浏览、查询、分析应用等功能,能够构建智能化、个性化、交互式的土地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新一代土地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将“3S”、专家群体、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对土地资源的开发进行模拟分析或仿真,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规划。
(三)“3S”与电子政务及业务型土地管理系统综合集成
“3S”作为国推动信息化、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系统相融合,越来越显示它的跨行业、多功能的优势趋势。由于土地利用管理中数据种类繁多,涉及地理分布现象的数据采集、时空分析,以及城市或区域规划、管理与决策,还涉及到土地部门的人事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而且这些信息之间的依赖关系相当复杂,所以以后的发展中“3S”要与业务型土地管理系统以及电子政务相结合,加强部门内部、之间及社会的联系交流,实现业务流程的集中管理,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达到业务和政务管理一体化。
关键词:3S;林业;现状;趋势
一、前言
3S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的总称[1]。3S技术及其集成是当前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测绘技术、地图制图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的结合与综合运用[2]。本文通过查阅参考文献,研究3S技术的发展运用现状,同时了解其在林业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二、3S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
(一)概念解析
1.地理信息系統(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3]。GIS最初运用于地质体的建模、数据管理方面,后来开始运用了边坡监测等方面,运用范围逐渐扩大。
2.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是一种以军事为主要目的兼顾民用的全球定位导航系统,由卫星星座、地面控制以及用户设备三个部分组成,由美国军方研发[4]。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导航系统投入正式运行,标志着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初步建立;截至到2016年,中国已发射了23颗北斗导航卫星[5]。
3.遥感技术(RS)
遥感即在远距离或高空利用传感器采集地面辐射的电磁波谱信息,根据地物产生的波普信息进行地物识别、分析与应用。遥感技术即相当于在高空中的一双“眼睛”,对地物实行信息采集与获取。
(二)3S技术的应用现状
3S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被提出,在林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林业
3S技术在林业技术方面的突破口可归为三个方面:①在常规育种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方面有所突破,以解决林木生长率较低、森林质量较差和人工林病虫害较严重等问题,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和稳定”。②在森林资源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发展”3S”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和图像处理方面有较大的进步,不仅在全国森林资源管理上得到推广应用,同时逐步普及到县(市)林业局和林场生产管理上;③在多目标的森林资源培育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形成森林资源培育、农林复合经营、防护林建设等森林资源环境综合配套技术体系。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在航天遥感、航空遥感、雷达遥感、GPS定位技术及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领域的发展与应用上实现革命性的飞跃,加速了我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的转移,使我国的林业信息技术逐步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计算机技术是当代三大高新技术之一,随着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3S一体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其为技术手段的森林资源综合管理的可操作性越来越明显,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建立区域性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以高时空分辨率,多层次、动态描述森林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描绘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和探索森林资源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相应的时空演替规律,为科学合理地经营管理,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和分类经营提供依据。运用GIS技术,将调查数据、基本地理要素、小班区划界线、专业调查数据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在森林资源调查、资源分析及森林经营管理等各项林业活动中,将会产生巨大的效益。“3S一体化”技术在多资源综合调查及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随着计算机技术、无线电技术以及地球环境科学的发展从各自相对独立发展阶段进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共同发展阶段。”3S一体化"技术为森林资源清查、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多资源调查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通过不同年度卫片光谱特征性质的分析来进行动态监测。同时,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森林的自然及社会经济属性转述为数字形式,从而为森林资源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清查、灾害调查、监测与预测预报、森林信息动态更新的”3S”一体化技术与分析处理系统;开发网络GIS与微型GIS系统,逐步形成以网络为传输工具、网络GIS为传输平台、微型GIS为林业数据管理、遥感为数据更新信息源的林业信息共享服务信息产业,为林业生产和生态监测、灾害预报等提供遥感制图、信息更新、辅助决策等信息技术服务,提高林业生产整体水平。
2.生态环境监测
利用3S技术,结合RS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地形、气象等其他观测数据,构建评估模型,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测。我国学者利用3S技术在生态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肖荣波等人利用3S技术对城市绿地进行覆盖清查、三维量估测、生态质量监测等研究,将3S技术用于城市绿化生态监测[6];胡广录等人利用3S技术构建模型模拟方法,分析干旱荒漠区斑块状植被空间格局及其防沙效应研究,将其应用于土壤风蚀研究领域[7];朱卫红等人利用3S技术构建湿地生态安全预测模型,对图们江流域湿地生态安全进行预测研究[8]。
收稿日期:2013-09-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205);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资助项目(2013)
作者简介:叶昌东(1983-),男,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E-mail)。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中国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城乡规划建设有三方面的新要求: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以及对生态、绿地等要素的重视。文章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专业的需求变化,结合农林院校在风景园林、国土研究、乡村研究等方面的学科优势,提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化教育应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生态景观设计、土地利用、乡村规划。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农林院校;城乡规划;教育特色化;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18-04
城乡规划专业与社会经济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全国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5个,城市化率从18%上升到52.5%,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3-4倍[1]。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带来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全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城市规划专业,从20世纪末的不足30所迅速增加到约140余所,学科背景由单一的以建筑学为主向地理学、风景园林、测量学等多学科发展。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主要有三种类型[2-4]:一是有传统建筑学背景的院校;二是以区域分析、宏观分析为主的有地理学背景的院校;三是以风景园林学科为依托的农林院校。第一种类型的院校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为代表,其重视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培养的学生擅长物质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设计思维能力强;第二种类型的院校以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为代表,其重视区域分析及宏观社会、经济分析,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三种类型的院校以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为代表,其注重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等领域的研究[5]。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不同,不同的城市对城市规划人才的需求会有所差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大体来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发展以物质性大规模的土木建造为主,对擅长物质城市空间形态建筑的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较迫切。第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逐渐过渡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人居环境、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等,为擅长社会调查、宏观经济分析、区域规划的地理学研究的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提供了发挥空间。第三阶段,即目前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话题,中国30多年来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2年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到来为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社会需求的特点
生态建设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产生开始,霍华德在其田园城市理论中就表达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强调农田、绿地等要素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性;此后在有机疏散、生态城市、绿带控制、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规划理念中,均突出强调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目前全社会对生态环境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最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包括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紧凑城市、低碳城市等从不同的侧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中国经历了30余年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目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来展开。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大,也必将使城市规划专业的社会需求发生重大转变,其转变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
城乡统筹规划体系的内涵是将城市和乡村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城市和乡村密不可分,城市是城乡区域的中心,为城乡区域提供现代化工商业服务设施;乡村是城市的发展腹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和空间(特别是生态环境空间)。2008年《城乡规划法》取代原来的《城市规划法》,标志着城乡统筹规划体系的正式建立和实施,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有三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是将村庄规划纳入到统一的规划编制管理体系中;其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更加突出城乡一体的布局模式;第三是建立并完善乡村层面的规划。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等一系列乡村层面的重要规划在全国铺开,是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实践的体现,它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规划管理强调多规融合。负责城乡空间规划布局的主要有建设部门的城市(乡)规划系统,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系统,以及发改部门的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系统。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模式要求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协调一致,要求多学科、多层次人员的参与。目前广泛开展的“两规衔接”〔包括城市(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包括城市(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多规融合”〔包括城市(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旅游规划等〕模式正是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要求。
(三)重视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城市规划重视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的布局,生态、绿地空间要素是城市空间布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城市四大基本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游憩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可以提高居住功能的环境质量等。当前在城市(乡)规划工作中开展的一些生态、绿地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如绿地系统规划、绿道网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选等,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人们对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的重视。
(四)构建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城乡空间布局模式强调节约理念,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长期粗放式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构建节约型内涵式的城乡空间布局模式;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主要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四个方面对新时期城乡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优势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有了用武之地,其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可以在相关领域发挥更加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从学科发展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风景园林为主要依托的生态学优势
风景园林专业是农林院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农林院校开设的城乡规划专业大多依托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科优势,如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与城乡规划联系紧密的风景园林专业的传统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此外,农林院校在植物、园艺、农业、林业等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优势也有了展示的空间,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城乡规划实践中也将大显身手。
(二)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国土研究优势
土地利用布局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农林院校有较强的优势。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主要有规划建设部门和国土部门,其中国土部门与农业部门有密切联系。198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之前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分属农业部和建设部主管,因此农业院校在土地管理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农业院校占多数。
然而由于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在土地规划和管理方面往往难以保持协调一致,因此,在学科建设上土地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与联系一直不太紧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多规融合管理模式下,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在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方面的协调将得到加强,这也为密切两个专业的联系提供了机遇,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三)以乡村为重点的地域空间研究优势
乡村是农林院校在地域空间上的重点研究领域,有长期从事乡村区域研究的深厚基础,是农林院校突出的学科优势。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城乡规划重点是城乡统筹,而乡村区域规划研究是城乡规划的薄弱环节,这就更需要农林院校在乡村研究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城乡统筹的规划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特色化方向
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坚持特色化发展的方向。结合学科优势,农林院校特色化教育改革应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生态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最具特色的专业,其专业教育的重点主要包括:
1.绿地系统规划
随着生态文明在城乡建设实践中日益凸显的重要性,绿地系统规划已由过去仅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上升到单独的规划类型;空间上也突破城市内部公园绿地的局限,向区域性生态绿化网络系统的方向发展。城乡建设对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视带来对相关领域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绿地系统规划应当进一步作为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优势和特色进行培育。
2.园林景观设计
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将带来对园林景观设计人才需求的上升,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3.生态环境规划
宏观生态环境规划是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新的内容,农林院校在生态环境相关研究领域具备较强优势,可以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之一。
(二)土地利用布局
土地利用布局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内容,农林院校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具备较强优势,应当加强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开拓新的发展方向,主要整合方向有:(1)国土空间布局。国土空间布局的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多规融合”的背景下,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相关专业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十分必要。(2)地理信息系统。由于具备地理空间信息的存储、查询、分析、展示等综合功能优势,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城乡规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中,随着规划空间的不断扩大,地理信息系统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乡村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层规划,规划实践工作量大,社会需求多,将成为促进城乡规划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林院校在乡村规划领域具备较强的优势,应当在乡村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乡村规划同样应当作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城乡规划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林院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在其中应当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农林院校应认清新时期城乡规划要求的变化,发挥自身的优势,明确专业发展定位,找准学科发展方向。本文从社会实践需求角度出发,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的新特征,立足农林院校的学科优势,提出了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化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作人员以启示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单赛卖,韩立云.“ 建设热”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教育的理性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2009(12):17-19.
[2]李翅.风景园林类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特色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3):16-19.
[3]冯维波,裴雯,巫昊燕,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构想——融合建筑学与地理学的城市规划教育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52-56.
[4]千庆兰,邓清华,宋建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区域与城市规划模拟实验课程改革构想[J].高等理科教育,2007(5):122-124.
[5]郑玮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32-35.
[6]卓健.城市规划高等教育是否应该更加专业化——法国城市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争论[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6):87-91.
Feature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educ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eriod
YE Changdong1, ZHANG Yuanyuan2
(1.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P. R. China;
2.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20, P. R.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