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范文第1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外经贸企业调整经营策略,已形成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的格局。但是市场经济的风险和企业内部的道德风险又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风险可以说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尤其是近些年来,国际市场风云变幻莫测,金融危机此起彼伏,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进出口贸易环境日趋严峻,国内经济深层矛盾凸现,外经贸企业面临更多复杂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外经贸企业要想求得生存或更大的发展空间,应重新审视内部运行机制,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更加注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规避和消解各种不利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笔者通过对外经贸企业多年的调研认为,在总结经验和准确分析判断形势的基础上,外经贸企业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经营管理的新路径,应有所针对、有所侧重地在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系统。综合、全方位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要做到横到边、纵到底,要查漏补缺,形成上下左右全覆盖的管控机制。制度的制定,要做到既能严格贯彻执行,又便于应用操作,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为此,管理者在建立或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制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员工的形势宣传教育,营造氛围,达成共识,为建立高效、灵活、有效的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根据企业经营实际和发展要求。设置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岗位。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责任追究制度

在实施中要做到在岗人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岗位之间相互协作,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并持之以恒,以达至Ⅱ建立良好的企业管理秩序和独特的企业管理文化的目的。

(一)内控岗位和风险管理岗位设置的原则

要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可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也可多人一岗(如设立风险管理部)。要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和近亲回避的原则,达到既科学合理,又减少冗员;即降低管理成本,又便于操作和运行顺畅的效果。

(二)内控岗位设置的内容

内控岗位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一般设置在财务部门,主要有:

1 会计稽核岗(包括对会计记账凭证、外来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的合法有效性审核;对凭证流转程序以及有关财经制度执行情况的审查等)。

2 财产管理监控岗位(包括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库存商品、材料物资、低值易耗品采购、验收、保管、领用、生产耗费等各环节的监管)。

3 资金监控岗(包括货币资金收付的安全性、效益性考核审查;监控内部资金统管、分配和调度的执行,统一对外融资的监管等)。

4 收支核算审核岗(根据企业本期预算对业务收入及业务成本、三项费用支出和营业外收支进行审核,重点加强成本和三项费用的控制)。

5 纳税监控岗(对计提的营业税及附加、增值税进项抵扣、其他税金、所得税清算及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执行情况的核查;对个人所得税及其他代扣代缴税金申报缴纳情况进行审核)。

6 应收(预收)账款监控岗(根据业务信息对债务单位进行信用评估,提出授信额度建议,进行账龄分析和资金回收检查、债权风险评估等)。

(三)风险管理岗位可设在有关业务管理部门或单独设风险评估管理部统一管理

主要岗位设置有:

1 短期投资风险管理岗(管理内容包括对持有的上市公司流通股票、短期债券、各种基金风险评估管理等)。

2 长期股权投资风险管理岗(包括按成本法,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应收款等。在风险管理中一是要进行投瓷前的市场调研、论证、评估并形成较权威的可研结论;二是投资后跟踪监督,对投资项目运行、效益、行业风险和市场动向进行评估,并加强对损益分配的监督;三是对后期的处置及回收提出意见或建议,确保投资安全)。

3 固定资产及生产经营设备安全管理岗(监督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否合法、合理、可操作;生产经营设备的维护管理是否安全、及时、有效;固定资产和生产经营设备的报废处理是否符合程序要求等)。

4 外汇和出口退税风险管理岗(进行汇率风险评估及风险规避;分析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出口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等)。风险管理岗或风险管理部要定期向管理层提交风险评估报告或风险预警报告,供管理层及时研究决策,把风险和损失控制在最小或可承受范围之内。

以上各岗位设置后,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奖惩办法,增强各岗位人员的责任心。

三、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检查作用

对内部审计职责应明确定位,其主要职责范围一般为:

1 考核、检查各职能部门,业务经营部门或所属分支机构经营管理状况,考核经营目标完成情况;

2 审查内部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国家和企业的有关财务制度,是否符合本期预算要求;

3 对外投资及企业内部资金运行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检查和评估:

4 本企业经营绩效评估和趋势分析;

5 债权债务结构是否与业务经营相匹配及风险分析;

6 企业内部或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离岗(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7 企业总经理确定的专项审计事项:

8 其他必要的内审事项。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要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定期向总经理汇报工作。内审工作除特定的专项审计外,一般对内部有关部门或分支机构每半年进行一次审计检查,以确保各部门,各分支机构按既定的经营目标开展工作和经营,确保预期总目标的完成,同时及时发现和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建立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

(一)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要覆盖每个经济部门,涉及主要财务收支指标,现金流量主要指标,以及资金的筹措,使用安排等方面的内容。预算指标一经确定,原则上不作调整,除非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国家政策重大调整或其他非人力可控制的因素,可按一定的程序予以修正和调整。

(二)一支笔审批和重大经济事项集体会审决策制度

一支笔审批一般是指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对财务收支和资金调度的审批,也可由主要负责人指定有关人员根据授权范围进行审批。重大经济事项的界定可由企业根据业务实际确定,不同时期应有所侧重。

(三)资金使用(包括融资借款)根据企业情况可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使用调度时实行申报审批的制度

(四)购销合同和其他经济合同审查备案制度

合同签订前,应由企业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书或进行事前审查,合同签订后,报送有关部门存档管理,并检查合同执行效果。

(五)业务招待费、差旅费、自用机动车费用定额管理或控制制度

(六)建立职工薪酬正常增长机制和合理的福利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企业 内部控制管理 风险管理 整合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国内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外资企业不断进驻,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愈趋残酷。要想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同时,在新的经济时代和市场形势下,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整合,才能使得企业的管理内容得以协调统一,经营管理成本大大降低,经营风险得到有效规避。

一、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关联性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使得两者在整合过程中拥有很高的契合度和可行性。其关联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体现在管理过程、管理手段和管理目的、影响因素等。

首先,就管理过程而言,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即对企业组织经营管理进行优化和提升,进而实现企业的组织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其管理执行过程贯穿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各项经营活动当中。内部控制管理需首先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准确评估,进而对内部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完成内部监督,实现内部信息的传递与沟通。风险管理则是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管控,并将其控制在最低水平的过程。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确保资产安全的基础上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重要保证。两者的管理过程均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当中,是一个相对系统的过程。

其次,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管理均以风险评估作为实现手段。内部控制经由风险辨识和分析,最终采取管理和控制措施,风险管理则首先确定组织目标,进而通过风险评估明确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从而采取风险防范和处理措施。就管理目的来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管理均以提供合理保证作为核心目的。内部控制着重于对风险事件的有效预防,风险管理则关注于风险因素的遏制和处理,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在影响因素方面,两者均受到企业成员的影响,“人”的作用均在两者执行过程中产生巨大影响。

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风险管理整合的必要性

(一)精简企业管理机构,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而言,实现管理机构的有效整合,将不同管理机构相似功能融合在一起,能够大大减少企业内部管理之间的磨合,减少机构和部门之间沟通成本,大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相当的关联性,相关工作之间能够融合与共通,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与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整合,对两者相通的工作进行精粹和提炼,利用一套管理制度和人员系统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和维护。企业的管理机构得到精简,经营管理效率大大提高,经营管理成本也相应降低,其未来发展的综合实力也就有了重要保证。

(二)发挥风险管理效用,为内部控制作引导

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明确的组织目标下其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其工作的针对性强,贯穿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当中,是企业运营中活动着的管理机制。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管理有效整合在一起,能够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导向作用,使得其在管理过程中掌握的信息为内部控制管理提供具体指导,内部控制管理能够依此进行工作目标的确定和工作重点的选择。如企业经营管理中某个项目或经营活动存在较大风险,风险管理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策略,企业内部控制则可围绕相关问题,对企业的经营范围和项目类型进行界定,规范各部门的经营行为,实现风险防控能力的显著提升,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有效保证。

(三)有效降低企业风险,保障企业长足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管理两者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使得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并能通过正确经营方向的确定,以最高效率实现经营发展目标,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将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管理整合起来,能够实现两者的互补和共同促进,将两者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其在风险事件的预防功能,风险管理则充分发挥其在风险因素遏制功能,两者相互支持和帮助,相关信息资源实时共享,企业的风险系数大大降低,经营管理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也就能够有效保障企业的长足发展。

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风险管理整合策略

(一)推动两者管理架构的有效整合

在推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管理整合的过程中,应首先推动两者管理架构的有效整合,实现管理机构的融合与统一。整合的基础是管理架构的整合,在此基础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关工作的开展才能拥有统一的指挥机构,才能拥有统一的、具体的管理工作制度。首先,对企业信息传递渠道进行优化和提升,使得信息沟通效率大大提高,整合效率更高。其次,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构统一在一个管理架构当中。建立其统一主体的管理体系,对各自的管理机构进行统筹分配,明确具体的职责和义务,落实好架构的细化和深化工作。最后,基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状况,具体分析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战略规划、经营业务领域等因素,明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难点,进而逐步开展相关实际工作。

(二)建立健全企业动态业务管理规范

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行有效整合,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两者的融合与统一,大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但不意味着各自的工作重点均高度统一,相关工作的开展也不再细化。为确保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各自发挥管理优势,应当建立健全动态业务管理规范,使得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够借助于动态化的业务管理机制,在明确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工作融合点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工作重点。就企业内部控制而言,其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对企业资金资产管理和财务预算管理、产品研发以及信息传递等方面的控制和管理,企业风险管理则主要着重于企业经营管理当中的风险评估和管控。在分析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得出动态规范后,明确两者的融合点和重点,能够为各自工作开展提供详实的计划。

(三)细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流程

在完成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融合之后,只有细化并明确具体的工作流程,才不至于在融合之后造成工作不明确,反而影响管理工作效率。对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设计,应当遵循相应的执行原则,除确保设计的合法性和全面性、适用性和有效性,还应实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二者的协调配合,两者职权相互牵制,并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控。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其机构设置情况,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流程满足企业运营要求且符合实际情况。在工作流程的细化中,应强化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和运营信息系统的优化,为各组织职能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此外,应当认识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经营管理业务呈阶段式发展,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同,相应的管控需求也各不相同。为此,应当针对经营管理业务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管理程序和措施的制定,使得经营管理业务的全过程能够拥有相对应的管理模式,动态化处理大大避免了管理成本的浪费,且能够实现管理效率最大化,风险管控效果也能达到最佳。

(四)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工作

强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监督,才能有效提升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内部控制的工作质量,进而为整合后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优势的发挥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应建立起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监督机制,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对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查找其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改进和提升措施。在相关监督工作的落实上,应当由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主要执行者和负责人,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和资产处理、交易状况等业务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和监督。在监督完成后,向企业呈交内部审计报告,以便企业的管理决策部门能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针对处理,使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能够不断优化和提升。

四、结语

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整合,是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当前市场竞争环境的必然要求。为此,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管理整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在整合的方法和策略上进行科学设计。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大的方面和小的细节上入手,精简企业管理机构,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建立健全企业动态业务管理规范,并细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流程,重点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工作,才能实现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有效防范,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为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 沈D.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风险管理整合策略研究[J].企业研究,2013(14): 56-57.

[2] 王琼.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结合实施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 (34):137.

[3] 郑金生,陈蕾,许战坡.内部控制在供电企业扩报装业务流程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J].会计之友,2012(09):41-43.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 全面风险管理

一、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对我国风险管理的影晌

我国目前风险管理仍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工作薄弱,成为企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特别是2004年发生的“中航油事件”,使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成为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起步较晚,经过近20年的发展,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明显的差距。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我国公司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缺乏分工,没有按国际惯例分设专门委员会,结果对内部控制至关重要的内外部审计、薪酬激励机制、投融资决策没有专门董事监督。内部人或控股股东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自觉不自觉地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二)企业监管机制不够健全。我国许多企业或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比如,有些企业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或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缺乏风险意识,忽视风险控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的多种风险包括:不恰当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规划导致的战略风险;不适宜的经营手段导致的经营风险;不合理的债务导致的财务风险;不相关、不真实信息报告导致的信息风险;环境骤变和政策不明朗导致的环境与法律风险;自然灾害等人为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灾害风险。形成风险的因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企业自身原因。由于长期以来企业受到国家的保护,风险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四)企业文化建设薄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最难模仿的能力。COSO报告特别强调文化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把企业文化纳入控制环境的范畴。

(五)管理层素质不高。管理层素质不高,是引起我国内控失败案例频发的主要根源之一。多数企业并不缺乏详尽的规章制度,发生种种舞弊造假事件,往往是由于管理层(即制度的制定者)凌驾于企业制度之上,自我赋予过度的“灵活”、“自主”权,从而导致公司内控制度的约束力失效于管理层。公司的制度、规定,通常只是用来约束基层职员,管理层成为凌驾于制度之上的特权阶层。

(六)信息交流不畅通。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提供内容全面、及时、正确的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今后,要特别注意开发与引进先进的企业财务与管理软件,逐步建立高质量的企业信息沟通系统。

三、应对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策略

实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ERM)已成为21世纪全球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我国企业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的原则,以对重大风险、重大事件(指重大风险发生后的事实)的管理和重要流程的内部控制为重点,积极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还可在董事会下设专门的资金监管委员会;确立有效的管理人员报酬契约,选择恰当的管理人员业绩衡量标准,并进行可行的业绩评价。应实行董事会集体审批制,以保证大额现金流动是经董事会授权的,所产生现金流向是合理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及时且经常性地对企业现金流向进行调查。并且企业的权责分派体系应明确财务部门的权责分派。

(二)完善内部审计职能。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以适应现代审计工作的需要;把考试和考核、培训结合起来,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教育,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内部审计正是沟通董事会与经营管理层的最好桥梁。内部审计部门应该由董事会直接领导,提升内部审计在企业各部门的地位,有效减轻董事会职权弱化、内部人控制现象的严重局面。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迫切需要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员工风险管理素质,以及管理层的伦理道德和职业操守,以保障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风险文化的建设应关注以下方面:

(1)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应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

(2)企业应大力加强员工法律素质教育,制定员工道德诚信准则,形成人人讲道德诚信、合法合规经营的风险管理文化;

(3)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应与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相结合。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3-0098-02

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我国企业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认识的不足,危机下,我国企业终于认识到了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之于持续经营的重要意义,风险管理开始逐渐向其真正位置靠近。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和高水平的风险管理是正常市场秩序下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石(胡俞越,2010)。刘江(2010)以外贸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外贸企业内部控制与高风险管理问题,他认为当前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除一般风险还存在信用风险、外汇风险、应收外汇风险以及信用证风险等行业风险。进而指出外贸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互关系;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来规避、减小风险,必须构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融合的管理体系:第一是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第二是规范企业业务流程。董焕(2003)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内部控制的失效,将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他首先分析了内部控制的含义,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和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现状的成因分析:产权不明确、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法制不健全、内控机制不健全和人员素质低下。指出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法制建设;快速制定相关的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加强研究,丰富理论,建立标准,示范指导;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加强相关配套措施和发挥财政金融作用。刘杰(2010)从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研究,提出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措施:从提高内部控制设计水平和保证设计的系统性两个方面提高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从提高管理的观念和执行者的素质,加强执行监督和建立内部控制定期评估制度方面,提高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从加强政府对内部控制的推动作用、发展经理市场、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发挥社会中介对内部控制的推动作用等方面,发挥外部因素促进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

1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概念的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同的管理学家和组织部门都给予不同的概念,但是所有的概念都体现在这样一个范围内,即为了实现企业的有序运行、经济效益的实现以及经营的安全性,对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阻止错误业务和非法业务发生的组织行为。当前企业内部控制概念都与风险管理密切相关,这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一种实现手段。风险管理是在企业内部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两者密切相连,良好的风险管理是实现良好有序的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方法,有序的企业内部管理才能更有条件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

尽管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企业内部控制主要侧重于企业财务和审计方面的涉及财务状况和审计活动的企业会计控制,它仅仅是设计到企业经营活动某个方面控制的行为,实际上全面意义上企业内部控制没有实现,风险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基础之上产生,但是它主要是针对项目活动的决策行为的相关风险、成本和收益等方面进行的风险控制,以便为能否采取此项目提供

参考意见,实际上,这种企业整体风险控制的体系也未曾建立。

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首先,企业产权不明确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企业产权不明确问题在国有企业别严重,企业产权不明确存在这样一种问题,企业经济的产权收益主体不明确,主体职位的缺乏,权责不清,造成企业激励机制不明确,企业内部控制关系到审计和会计成本效益测算的活动就会受到约束,项目风险决策不完善。

其次,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市场主体意识不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比较稳健,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开始迅速兴起和发展,较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即使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不好,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短期内的负面效果还难以体现出来,而这些企业的经营者也多是农民出身,难以形成长远的发展眼光去增加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规范。

最后,企业规模小、人员素质低、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我国内部控制最主要的问题是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这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一些小企业规模小,企业结构不完善。专门以生产销售为主的狭隘战略眼光,使得企业不愿意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技术进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方法,即使受到欺瞒也很难通过自身相关知识去识别到。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均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小企业难以实现。以我国企业绿色经济为例,企业内部一项涉及经济和环境的投资绿色经济的项目,企业在绿色经济效益成本和财务核算上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项目决策就可能受到影响。另外企业员工素质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在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下,企业员工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法律常识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多种情况下容易受到蒙蔽行为的侵害。

3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

(1)完善企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预防体系。企业风险识别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一个阶段,风险识别就是企业在风险潜伏期就要识别出其危害行为,风险识别简单地说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简单的推测。风险就是不确定,一个全面和综合考虑的观察视觉有助于风险识别准确性的提高。简单推测后的确定性风险,就需要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核心。风险评估坚持的最主要的原则是全面客观性的原则,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两种方法,包括对风险发生的确定能概率和不确定能概率进行评估。风险评估必须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这样才是合理的评估,以包装经济为例,进行包装项目的效益测评和风险评估,首先考虑这种项目风险的概率和确定性的概率,然后就要考虑这种项目的其他影响因素,即目前和绿色包装,这种项目是否对环境有危害,有的则进行相应的评估扣分,没有或者促进环境改善,就需要对该项目加分,这样的风险评估才是完善的。

(2)加强和完善企业制度建设,进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首先要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实现了企业主体的明确,更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其次加强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建设,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相关核算知识和风险预防知识,对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增强其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知识的了解,定期实施相关的座谈和培训。使每一个员工都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管理人员的相关素质和基层管理人员的个人参与意识,在自己的利益受到危害下,有足够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去识别,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3)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对企业审计部门的管理是有效进行内部控制的管理,应该坚持把审计部门的设置同企业部门分开,这样才能避免一些行为不端者进行,审计部门的工作才能更为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管理状况、经营状况,才能对企业的管理作出合理的分析、准确的评价,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另外还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关系到工作内容的真实性,审计人员必须坚持工作原则和职责,以反映真实情况为准,做一个合格审计工作者。

(4)重视对内部管理控制和风险管理信息反馈的收集。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活动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市场经济活动的发展会不断改变企业经济活动和企业目前所处风险状况,企业会根据相关情况,随着风险的变化,及时调整和适应当前状况,例如现代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对企业的环保和无公害要求相对加大,我国目前的绿色经济就是其中一例,此种情况下,市场就会对企业的环保风险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即时密切注意市场经济发出的信号,并根据市场信息调整其项目环保政策,跟踪项目的相关指标情况,并定期整理汇报相关信息,从而建立一个动态的反馈系统,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胡俞越.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中国企业风险管理[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100(1).

[2]刘江.外贸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0(2):78-79.

[3]董焕.论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7(2):18-19.

[4]刘杰.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52-53.

[5]石涛.浅议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2):35-36.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范文第5篇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方法与理论,在企业中的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资产保护以及企业目标的实现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市场中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进行企业管理。

1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关系分析

当前,对国际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已经呈现出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并且在融合之后取得了较为不错的应用效果,是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应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中可以发现,虽然二者在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从本质上而言,其还是拥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也是二者能够得到有效融合,并且在融合后取得更为良好的应用效果的主要原因。企业内部控制,指的是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针对企业在经营和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应用措施,以有效预防和规避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从本质上而言,内部控制机制的制定和相应的控制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企业风险,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企业在经营和管理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风险,而如果企业想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就要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防控和规避。而企业内部控制,便是企业对风险进行有效防范的最佳措施,其可以通过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状况进行控制和管理,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析和预判,有针对性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尽可能规避掉风险,或者是将风险形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与内部控制机制相比,风险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其不仅包括了内部控制机制中的所有功能,甚至,还在内部控制机制之上再次增加了三个内部控制目标,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当前,风险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八个要素,其分别是风险对策、目标设定、事件识别、过程监督、控制活动、信息沟通、风险评估以及环境控制。总的来说,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虽然在形式和架构上存在一定差距,但其本质并无太大差别。当前,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二者已经开始进行融合,形成了一种更为高效的内部控制方式。

2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差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会贯穿整个经营过程中,但是由于我国很多企业的风险意识不高,对风险管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良好的风险意识,风企业风险管理机制也不够完善。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过于重视企业的利益,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没有详细思考,对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和各个经营环节之间的关系不够重视,更不用说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对风险管理系统进行完善了。例如,某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合同管理制度、客户评价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都不完善。企业虽然制了内部控制方案,但是对风险的监督管理还不到位,导致内部控制方案无法落实到位。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但是缺乏良好的风险评估、风险复合、风险反应系统,致使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降低。

22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由于企业对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即使有内部控制体系,也没有发挥出作用。很多企业把内部控制工作当作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没有把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企业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相结合,企业往往在片面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利益。即使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和规定,实施的效果也不好,忽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联系,导致企业在巨大的风险下发展,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23企业风险监控力度不足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企业内部对风险监控的力度依旧比较薄弱,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一直以来,我国大多数企业在经营和管理工作中都没有对企业风险管理引起足够重视,企业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企业的持续发展。虽然近几年来我国企业逐渐重视起对企业风险管理机制构建和完善,但也多局限于对企业财物管理中的风险进行控制,而没有对企业经营和未来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其工作效率有效,无法满足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工作的要求。

24战略目标不明确

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并根据战略目标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分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但是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只凭管理者的喜好进行,这就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3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措施

31加强企业控制对风险管理的意识

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企业的风险管理对企业的文化与风险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同时企业的目标以及利益也有直接的影响。其企业的风险管理观念主要体现在风险的评估、识别以及应对上面。所以,只有企业的管理人员树立准确的风险管理理念与意识,才能对企业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进行提高,进而防范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促使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32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而这一切的建立需要企业具有高素质的管理和领导者,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和执行的管理者,企业的领导者需要明确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有较高的管理和内部协调能力,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做好内部控制工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行要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企业员工的管理,特别是企业内部比较重要的业务、流程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把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身上,做好全过程的管理,企业员工应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将内部控制责任分解并落实到人,明确内部控制每一环节的相关负责人,并与其绩效考核挂钩,使企业内部控制真正达到理想的效果。

33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拥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就可以在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工作中为工作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标准,进而使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工作效率能够得到不断提升,使企业能够尽快融入新时代的行业市场环境中,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因此,在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工作中,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而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除了要拥有最基本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之外,还要满足在风险管理中对风险对策、目标设定、事件识别、过程监督、控制活动、信息沟通、风险评估以及环境控制要素管理的要求,以此为基础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因此,企业要从细微、基本的工作入手,不断对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摸索和总结,并在充分参考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完善、成熟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