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本控制的程序

成本控制的程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本控制的程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成本控制的程序

成本控制的程序范文第1篇

    1.制订成本标准

    成本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准绳,成本标准首先包括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但成本计划中的一些指标都比较综合,还不能满足具体控制的要求,这就必须规定一系列具体的标准。确定这些标准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1)计划指标分解法。

    计划指标分解可以按部门进行,也可以按不同产品和各种产品的不同阶段等进行。

    (2)预算法。

    制订控制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关键。预算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通常企业可以采取弹性预算的方式进行。

    (3)定额法。

    即建立起定额和费用开支限额,并将这些定额和限额作为控制标准来进行控制。在企业里,凡是能建立定额的地方,都应把定额建立起来,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等。实行定额控制的办法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具体化和经常化。

    在采用上述方法确定成本控制标准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计算。同时还要正确处理成本指标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如和质量、生产效率等关系),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经过综合平衡,防止片面性。必要时还应搞多种方案的择优选用。

    2.监督成本的形成

    这就是根据控制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各个项目,经常地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不仅要检查指标本身的执行情况,而且要检查和监督影响指标的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等。所以,成本日常控制要与生产作业控制等结合起来进行。成本日常控制的主要方面有:

    (1)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

    车间施工员和技术检查员要监督,按照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车间设备员要按工艺规程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不合要求不能开工生产。供应部门材料员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质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生产调度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监督期量标准的执行。车间材料费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车间材料核算员负责,它要经常收集材料,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措施。

    (2)工资费用的日常控制主要是车间劳资员对生产现场的工时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组织的调整、奖金、津贴等的监督和控制。此外,生产调度人员要监督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产、合理派工、控制窝工、停工、加班、加点等。车间劳资员(或定额员)对上述有关指标负责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寻找原因。

    (3)间接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的项目很多,发生的情况各异。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没有定额的按各项费用预算进行控制,如采用费用开支手册、企业内费用券(又叫本票、企业内流通券)等形式来实行控制。各个部门、车间、班组分别由有关人员负责控制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

    上述各生产费用的日常控制,不仅要有专人负责和监督,而且要使费用发生的执行者实行自我控制,还应当在责任制中加以规定。这样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使成本的日常控制有群众基础。

    3.及时纠正偏差

    针对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者,分别情况,分别轻重缓急,提出改进措施,加以贯彻执行。对于重大差异项目的纠正,一般采用下列程序:

    (1)提出课题。从各种成本超支的原因中提出降低成本的课题。这些课题首先应当是那些成本降低潜力大、各方关心、可能实行的项目。提出课题的要求,包括课题的目的、内容、理由、根据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益。

    (2)讨论和决策。课题选定以后,应发动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对重大课题,可能要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然后进行各种方案的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成本控制的程序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成本控制 企业发展 协调问题

从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企业成本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涉及到企业的多个部门,必须做好协调工作,后续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因此,控制企业的成本控制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此展开分析。

1、企业成本控制中需要协调的主要问题

企业成本控制的信息资料都是在会计部门汇集、记录、计算、综合和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形成有系统、有条理的会计信息,并反馈到企业各有关部门。企业各部门再根据会计部门提供的资料,对本单位的成本控制活动进行分析,制定出改进的措施。但在某些情况下,成本资料不能真实地反映各成本控制单位成本控制的实际情况或反映的不合理,主要问题如下。

(1)由于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相互提品或劳务的内部结算价格不合理,造成各单位成本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各成本控制单位就会产生矛盾。

(2)由于会计记录、计量和计算有的是在某种假定或预计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必然会产生误差。同时,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同,其结果也就不一样。例如,当材料核算采用先进先出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时,相同的材料可能各单位领用的价格就不一样。这样,各单位之间成本的高低显然不是由于工作做的好坏引起的,而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

(3)在装配式或组合式生产的情况下,为下一道工序或单位提供半成品、零部件或劳务的部门未能按期交货,发生停工或废品等情况而影响生产,这时受影响的单位就应追究有关责任单位的责任,并要求赔偿损失。

(4)由于连续式生产的企业,各个生产车间的生产是密切相关的,前一个生产工序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下一个生产工序的生产。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形成连锁反映,对处于下一个生产环节的车间影响很大。另外出现废品等情况也需要会计部门出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协调。

(5)由于企业内部各单位间生产条件、机器设备、工人技术力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各部门间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质量、效益等方面会有很大的差别。由于这种差别不是由于各单位工作的努力程度所造成的,而是由于物质条件的差别造成的,如果不协调好这方面关系,就会影响一些单位或职工的积极性。当然,这种情况的存在可在制定成本控制标准或制定经济责任制时就加以考虑。但在进行成本控制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也是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这也需要会计部门进行协调。

2、企业成本控制中问题的会计协调方法

(1)当发现内部结算价格极不合理时,可考虑对内部结算价格进行修改。企业修改内部价格时应参照该半成品、零部件、劳务的历史价格、同行业的价格等资料,同时也要考虑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应获得的合理收益。对于一些属于企业厂部控制的价格,也应使其尽量在各单位保持大致相同的水平,减少部门之间的矛盾。

(2)对于企业内部各单位间发生的经济纠纷,如对废品损失的责任归属、半成品质量、原材料供应等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和技术测定等方法,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会同有关单位协调,达成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协议。在协商解决内部经济纠纷时,会计部门应以公司制度为依据,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进行,不能以牺牲一方的经济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另一方的要求。应当认为,协商解决成本控制当中的问题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方式。当然企业内部也应采用市场经济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有时不能完全靠协商解决的方式进行。

对于企业内部各单位间发生的经济纠纷,经过协商无效时,可由企业会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仲裁,以维护各单位的合法权益。内部仲裁时应根据企业内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成本控制的有关制度来进行。

(3)对于企业内部由于结算价格、生产设备、技术条件等其他客观因素造成的某些单位利润过高或过低等情况,应由会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节,以使各单位在相同的条件下能获得相映的收益。由于在实行经济责任制的条件下企业内部各单位都有各自的利润考核指标,而这些内部利润指标直接关系到各单位的经济利润。有时企业内部制定的一些制度如内部结算价格、消耗定额等可能不尽合理,而根据这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定考核出来的内部利润指标也可能不合理,由此可能产生分配的不合理。由于这些不合理情况的产生不是由于各责任单位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应对责任单位进行补偿。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企业成本控制中需要协调的问题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认识,对如何解决也有了一定的方向,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不断的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益,提升企业的经济职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晓丽.浅谈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9,(04).

[2]邓长才.企业成本控制的探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05).

[3]党永乐.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0,(33).

[4]廖杰萍.浅谈企业成本控制[J].中国经贸导刊,2010,(21).

成本控制的程序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资采购 物资采购程序 物资采购成本

一、物资采购概述

所谓物资采购,就是企业的中有关部门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进行原材料和有关物资采购的行为。

1.物资采购的地位和作用。物资采购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物资采购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的原材料的提供,还因为其采购的质量和水平将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的质量。从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控制的角度来看,物资采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企业的原材料的采购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最大,所以物资采购还关系着成本的控制和企业的资金的流通。

2.物资采购的要求和原则。上文中我们提高了物资采购的重要性,所以有关部门要重视物资采购活动,严格控制物资采购的各个环节,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认为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首先,物资采购部门要将采购活动同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活动结合起来,其次,物资采购部门的采购计划的制定要建立在认真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再次,物资采购部门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部门的管理和工作水平。最后,物资采购部门在采购活动中还要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二、规范物资采购程序

1.购买决策阶段。所谓购买决策阶段,就是有关工作人员根据企业的生产发展的需要,对企业所要进行采购的物资的种类和总量的计划的制定阶段,下文中将从决策购买、编制采购任务书、讨论如何购买、编制采购员任务实施方案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1)决策购买。所谓决策购买,就是指有关部门根据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的生产发展计划的研究,决定对企业的原材料以及相关物资进行采买。在决策的过程中,还要对此次购买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2)编制采购任务书。在采购决策制定后,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的采买的需求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具体的采购的任务书,也就是要将此次购买活动中涉及到的各种材料的种类、数量、单价进行统计,并同供应商进行初步联系。

(3)讨论如何购买。在讨论如何进行物资购买的阶段,有关工作人员的主要的任务在于确定具体的每一次采买的批次和数量,以及各种材料的运输途径和渠道。

(4)编制采购任务实施方案。在上述步骤完成后,物资采购的工作人员要根据具体的供应商的情况以及此次采买的基本的任务,制定一个详细的可行的任务实施方案,也就是说要将每一个具体的采买活动,按照根何时、何地、由何人去实施何种物资采购行为的方式列举出来,明确分工,避免在实际购买的过程中,由于任务的分配不明导致的购买效率低下。

2.购买阶段

(1)物色供应企业。物色供应企业不仅是物资采购业务工作的起点,同时也是选挥、确定供应企业的基础。这个环节由以下三项工作构成:调查和收集信息;征求建议;编制可能的供冲企业的相关情况表。

(2)精选供应企业。精选供应企业同样不等于供应企业的最后确定,它只是为即将开始的采购活动提供接洽对象。精选供应企业的工作,涉及的方面和问题也是十分复杂的。其中关键是进行供应企业选择决策。另外,有关采购人员还要编制供应企业精选说明书,对被精选的供应企业的有关情况产以说明,为物资采购执行情况的核变提供依据。

(3)确定供应企业。确定供应企业对物资采购任务能否圆满完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与供应企业进行物资采购方式讨论、洽谈具体内容、以及签订相关协议。

(4)协议的履行。物资采购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物资,即要履行物资采购协议。通常情况应作好以下几项工作:办理运输业务、入库验收、支付货款,以及检查合同履行情况等。

3.购后反思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经济效益的评价等两项基础性工作。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思想——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物资采购活动结束后,还应对其进行经济效益评价。

三、控制物资采购成本

物资采购的关键因素在于质量和成本,在保证物资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的基础上,如何控制物资采购的成本将是工作人员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要尽可能的实现最低成本的合理采购。

1.把物资的价值作为衡量物资优劣的标准。评价物资的好坏,应该从功能和费用两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选择功能高,费用低的物资。降低物资的成本,且能收获最大的价值。物资产品的选择首先,应根据供应企业生产经营选择产量大的主导产品、成本低而利润高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产品,其次,应选择存在问题较少、提高价值的可能性较大的物资。

2.以所需物资的必要功能为首选条件。生成产品所需要的功能就是必要功能,其不需要的功能就是不必要的功能。在各种物资的供应中,大多数物资往往存在着不必要的功能,实现这些不必要的功能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对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浪费。因此.企业在物资购买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以物资的必要功能为首选条件。

四、结束语

物资的费用可分为生产费用和使用费用两部分,生产费用是指为制造和销售产品所支出的费用,对物资购买者来讲,物资的价格就是生产费用。使用费用就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支出的费用,加能源消耗、维修等费用,对于物资购买者来说,不仅要考虑物资的生产费用,同时也要考虑物资的使用费用,更加追求这两者之和——总费用最低。

参考文献:

[1]周瑜玫.现代企业物资采购的监督与控制研究[J].中国商贸,2009,21

[2]王艳.企业物资采购活动中的会计风险控制[J].会计之友,2010,21

成本控制的程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如今建筑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可谓是蒸蒸日上,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但要在其质量、安全上入手,控制成本,节约成本投入,使其创造经济利润最大化才是最终目的。施工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就是要直接或间接的制约、影响、协助各项专业进行管理与规划,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有系统的合理分配。事实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是贯穿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加强成本控制是积攒人力、财力、物力的必然之路。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概念及内容

1.1成本控制的概念。是指在确保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合同所要求的前提下,对影响建设项目成本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加以规范管理,将项目施工过程中实际所发生的费用,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之内,并尽可能的降低工程造价成本费用。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手段,认真计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详尽分析、严格审查项目中所支出的各项费用是否符合标准,以及加强管制施工过程中铺张浪费的行为,随时检查,及时管理,通过切实有效的成本控制,实现建筑企业盈利的最终目的。

1.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内容

1.2.1成本控制组成。是由成本预算、实际支配、成本核算、反馈分析、成本资料整理和成本报告编制等组成的。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中心,各个单项工程的费用都是由项目成本所控制。

1.2.2成本控制程序。要有步骤、有程序的进行。首先对项目工程进行成本预测,由项目经理、造价人员等相关工作人员共同确定。再由相关部门编制目标成本,备案成册,按照预算计划进行实施。接下来,各个部门其中包括财务、生产、工程部门以目标成本为依据,着实进行支出规划。最后通过工程信息反馈,进行工程成本考核,根据实际情况有效控制项目成本。

1.2.3成本控制重点。控制重点在于重视与落实。工程费用支出实施于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有效的控制成本、建立密实的监督防线,对于建筑企业的盈利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项目成本控制,要按部就班的进行管理、落实,按要求办事,照章程办理,根据定额费用、取费标准、主要工程量等,准确制定工程预算,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上,以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制度,严守控制防线。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2.1管理问题。在进行工程成本过程中,分配明确,分工却不明确,没有贯彻落实项目施工中成本管理的责任制,各职能部门对成本控制的责任难以落实到实处,管理程序没有按照既定的规划依次进行,而是随意更改、盲目扰乱,使每项控制环节处于脱节的状态。成本控制的管理出现问题,就会从根本上影响工程利润率的多少。

2.2技术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的技术管理人员施工理念比较保守、怀旧,所运用的技术方案有时候是既费财力又费人力,缺乏创新精神,实际上,新技术、新成果就是为降低工程成本而研制的。而且,在成本控制过程中,管理人员往往没有参与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只是从图纸上、概预算规则上、工程进出款上加以控制,与实际情况有偏差。

2.3人员问题。在选择工程预算员等与成本控制相关的工作人员时,专业水平、理论知识、工作经验不一,对成本控制的意识也就不等。进行成本预算时常会出现施工后再算或者边施工边计算的情况,导致工程完工后找不到超支的原因所在。而且,建筑企业的人员流动比较频繁,所在职的岗位可能不能一直坚持到最后,在交接工作上可能会有遗漏的地方。还有就是各个部门的沟通不到位,工作人员都忙着自己的一摊活,忽略协作的重要性。

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措施建议

3.1加强建筑工程中成本控制的管理。成本是工程生存之根本。成本控制的好与坏,需要工作人员的细心经营与管理。加强建筑工程中成本控制的管理,就要建立规范、统一的成本管理体制,贯彻和落实各个部门、逐级负责的方针, 不要因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过多,而使得每一个环节都独断专行又缺乏联系与沟通,从而使得管理成本加大、成本控制失效、工作脱节的严重问题。因此,要有效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进行优化,为每位建筑工程项目部员工均明确分配职责,给予一定的权力, 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与细致入微的管理方法来保证工程费用的总体合理性,使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在完整、健全的管理体系下运营。

3.2重视建筑工程技术对成本控制的影响。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对工程技术进行革新,是优化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强有力的手段。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的技术负责人要从造价控制、工程质量、进度、人员资源配置等进行控制与管理,创建适应市场经济且符合现场施工特点的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完善工程进度计划,对落后的机械设备要尽快更新,提高生产效率,鼓励和督促各施工班组能够按时、高效地完成工程项目,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通过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开放与保守的科学手段,进而达到管理有方、技术有利、控制成本有效的效果,使得建筑工程技术为成本控制打造便捷、有效的管理道路。

3.3培养高素质的成本控制人才。成本控制人员应当要不断学习财务和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对建筑工程方面的工艺和技术方面的知识、现场的施工经验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成本控制的好坏关系到工程建设的盈亏,所以,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要认真对工程成本进行预算,编制好成本控制计划,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协助项目经理为降低成本制定改进措施。同时,成本控制人员还要不断地从各个管理部门、各个工作岗位上获取工程款消耗信息,对款项的支出路径还要进行跟踪控制,与项目中的各级人员都要打好交道、相互协作,及时交流。成本控制人员都要有一颗责任之心,在建筑企业施工中尽情发挥自己高素质才能。

结束语

如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无可厚非,做好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需要工程、财务、物资等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相互合作与相互配合,按照成本控制的程序、步骤,计划、设计、预算、考察等,全方位的控制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实现成本投入最低化、获取效益最大化的理想目标,使建筑企业在优质、高效、多利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成本控制的程序范文第5篇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是指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转移价值和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形式。也就是某一施工项目在施工中所发生的全部施工费用的总和,具体包括所消耗的主要材料、结构件、其他材料、周转材料摊销费或租赁费、施工机械台班费或租赁费,支付给施工工人的工资、奖金以及项目经理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施工成本可以按成本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和间接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手段。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水平是企业效益评价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必要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进行严格组织和监督的一个系统过程,即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加强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所从事的施工流程和成本构成基本一致,施工技术和获取利润的方式在同规模大小相似的建筑类企业当中也没有太大差距,如何做好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在提供同等质量的项目产品的同时能够保证较低的成本,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它部分地决定了项目的竞争优势和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能力,科学完善而又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强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有利于促进企业资金积累,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在建筑施工项目价格一定的前提下,成本越低,盈利也相应地越高。施工企业以施工为主营业务,因此其施工利润是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盈利总额的主要构成部分。做好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资金的积累,为企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保障。加强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有利于项目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项目经理项目承包责任制中,规定项目经理必须承包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施工工期、文明施工和项目成本五大约束性目标。其中成本目标是经济承包目标的重点和综合体现,因此,要较好地实现经营承包责任制,就必须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市场机制,管好项目,控制投入,降低消耗,将质量、工期和成本三大相关目标结合起来,有利于项目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

2.1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自我国政府2000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来,建筑市场采取招标投标方法趋于更加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投标中既要获得施工项目,又要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是投标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在编制适合本企业施工管理水平、施工能力招标文件的报价同时,要根据施工图纸分解工程项目,结合施工现场的踏勘情况,按工序标准成本来预测项目投标成本;综合考虑企业竞争能力和竞争对手的实力状况,制定适当的利润率水平,最终确定投标报价。

2.2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和目标责任成本分解工作,按照工序标准成本制订事中的目标成本计划。首先要根据技术资料对施工技术措施、施工组织程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选择、人力资源调配等进行分析研究,优化施工方案。其次是成本责任的分工,根据下达的成本目标,以分部分项工程实物工程量为基础,结合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技术组织措施的节约计划,在优化的施工方案的基础上,编制具体可行的成本计划,并按照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分工进行分解,以此确定各分项、各部门的成本控制责任。第三在制定施工责任成本之前,要仔细、详细地搜集、分析当地的市场行情和资源供应条件等,以确保责任成本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3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围绕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的管理与控制。

1)人工费的控制。随着劳动力价格成本的提高,人工费用已占到工程成本的15%~25%左右,因此应严格控制人工费用的支出。要依据项目的各分部分项工程,制定合理的人工用量定额,项目经理部要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技术优良、价格合理的施工队,将人工费的目标成本以劳务分包方式分解给施工队。要压缩非生产人员,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实行一人多岗,满负荷工作。根据是否达到一定文明施工标准,适当进行奖罚,质量达不到优良标准和出现安全事故,进行罚款并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施工队的选择越少越好,这有利于降低管理难度,实现人工费控制目标。

2)材料费的控制。在施工项目中,材料成本约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因此,控制材料成本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材料费控制包括价格的控制;材料数量的控制。首先对于大宗主要材料采取招标采购、比价节约的方式进行。如对于商品混凝土价格,采购前应认真制定采购计划,货比三家,及时掌握材料价格的动态变化,严格控制采购价格,坚持质量择优,价格择廉,运输择近的采购原则。其次是实行限额领料和配比发料,应根据施工预算,制定限额领料单,根据领料单发放材料;对于超出领料单的材料应认真分析超支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严格避免材料浪费。第三对于零星的材料要尽量利用供应商竞争的条件实行代储代销式管理,用多少结算多少,避免库存积压而导致成本的增加。

3)机械费用控制。机械费用一般占工程造价的8%~10%左右,随着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和机械化的利用,要充分考虑项目工期、工程质量及施工季节,注意一机多用,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机械的性能,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在施工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合理穿插,对于连续作业工程,采取人歇机不歇的措施;对那些使用时间较短的特种施工机械,可以采用从外部租用的办法;另外,对于现有设备要做好维修保养工作,落实机械设备管理责任制,提高出勤率,避免因施工机械操作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工程质量下降或施工安全问题。

2.4竣工验收阶段成本控制

竣工验收阶段是项目的收尾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要根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以及国家的有关法规认真核对工程项目相关款项,做好竣工决算,这也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工程计量人员要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直接成本并与预算成本对比,以发现是否存在中标定额外还需业主确认的费用;预算人员必须与财务人员进行认真全面的核对,相互补正,以免漏项,确保取得工程结算收入;财务人员应扎扎实实进行材料及固定资产的清理,加强对应收质保金的收回,并及时与公司并账,堵塞成本流失的漏洞。

3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几点措施

3.1增强项目成本控制意识

我们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宣传,使每一个员工要有成本控制意识。我们要利用各种会议机会宣传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在制定相关制度中要把成本控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每一个项目开工前要专门召开项目成本控制会议,确定责任;每一个项目完工后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个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提供借鉴经验。正确科学的成本控制意识的形成,主要影响因素有两点:一方面管理者、决策者的个人综合素质,对于企业管理层成本管理意识的形成有着引导性作用;另一方面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对企业员工的约束性,对于将成本管理意识直接作用于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有着促进作用。只要我们全员有了成本控制意识,我们的目标就会实现。

3.2建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机构

建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机构,是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建立成本控制的管理机构,就是针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目前施工企业管理体系的现状,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可分为公司管理、项目管理和岗位管理三个层次。公司管理层次是工程建筑施工项目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负领导、组织、监督和考核的责任;项目管理层次,也称“项目经理部”,是在公司管理层的领导和指导下,负责本项目部所承担工程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岗位管理层次是指项目经理部内部的各管理岗位,它在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和组织下,执行各项成本管理制度和成本管理程序,完成本岗位的成本责任指标,对岗位成本责任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