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核算基本要求

财务核算基本要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核算基本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核算基本要求

财务核算基本要求范文第1篇

笔者结合自身于安徽省邮政公司的从业经历进行分析,当前导致邮政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的机制转换和体制改革工作不彻底,导致邮政企业存在类似于职能欠缺、人员冗杂、观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为:

1.岗位设置不科学,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由于企业改革的不彻底以及政企不分的管理格局,导致当前的邮政企业存在职能欠缺、层次不明的问题。企业没有合理的财务核算机构,而往往将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核算职能相混淆,不能有效发挥会计核算工作所应具有的作用。此外,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偏低,人员流动频繁,其只注重于通常的记账算账工作,而没有深入开展财务分析,使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失去了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

2.监督体系不健全,资产流失时有发生在邮政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由于企业管理者往往不注重于进一步健全企业的会计核算监督体系,也就使得企业财务核算的合法性和准确性不能得到保障,限制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会计人员及营业收支人员利用制度和管理漏洞侵占公有财产的现象,造成企业资产流失,损害集体利益。

3.考核政策不统一,信息失真现象严重首先,现阶段邮政企业财务核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都有待提高,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核算信息失真的现象还经常发生。其次,邮政企业当前并不能真正将权、责、利三者进行统一,不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专业化的核算考核,考核政策还不能完全统一,使得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不能够通过财务部门对成本、收入以及利润等的核算而进行体现。

二、完善邮政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对策分析

针对邮政企业当前存在的岗位设置不科学、监督体系有待完善以及考核机制不统一等问题,笔者认为企业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存在于邮政企业财务核算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完善邮政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体系的主要对策如下:

1.明确财务会计基本职能,提升工作人员素质为进一步完善邮政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体系,企业首先应明确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原则,改革现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依据科学的会计制度、严谨的核算方法对现有的财务核算方法统一进行规范和要求,同时将企业的财务核算纳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范围之内。在进行企业财务核算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应遵循连贯性、明晰性、客观性等会计核算基本要求,确保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水平。其次,邮政企业在稳定财务人员队伍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再教育,避免其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及自身技能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防止工作人员的会计核算水平对邮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2.健全会计核算监督体系,杜绝资产浪费现象为避免由于企业财务核算监督体系的不健全而导致的企业资产流失和浪费现象,邮政企业应完善整套财务监管体系。最为科学的企业财务监管体系主要包括财务监控中心、账务处理中心以及连保责任体制等内容。财务监控中心,其主要工作职能是加强对邮政企业财务管理的业务指引和领导,制定科学准确的检查和监督办法,建立事前及事中控制措施,避免传统企业财务核算及管理的事后控制机制所产生的一系列弊端。账务处理中心,其主要任务就是按照严格的会计核算办法对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流动等进行核算,同时其还要承担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全部责任。连保责任制,就是企业由局长向下实施逐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经济责任和考核办法,一旦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出现问题,相关责任部门要负主要责任,其余职能部门也具有相应的连带责任。通过这样的方式,邮政企业才能够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监督体系,约束并且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避免企业的资产出现流失现象。

3.统一完善财务考核体系,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为进一步提高邮政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企业应致力于不断完善统一其财务考核体系。企业的不同服务种类应分账进行核算,依据按照现行市场规律进行工作的原则,要对企业的业绩进行准确客观的反映和考核。其次,随着邮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通信技术水平和综合网络建设力度,企业应逐步实施分环节、分专业的财务信息考核办法,同时邮政企业的财务考核体系应体现财务手段与统计手段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得企业财务核算信息能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最后,邮政企业应尽早权衡企业的扩张和收缩,新业务的财务考核也应与其业务的推出同步进行,这样才能避免企业丧失发展机遇和造成无效投入。

三、结束语

财务核算基本要求范文第2篇

一、搞好全市系统经费调研工作。为了全面掌握全市国税系统的经费预算执行情况,今年7月-9月,由市局财务科设计调查表格,组织了全市系统8个独立核算单位的经费水平的全面调查。对人员、公用经费从xx年实际支出、xx年实际需求与预算批复数进行测算、比较分析,有理有据地分析和掌握了xx年的缺口,对加强经费计划管理,编制xx年预算工作做好了准备,同时以专题报告形式上报省局,使省局全面了解了我市的经费需求情况。

二、规范岗责体系,健全财务制度,实行财务公开。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根据《国家税务局系统财务管理岗位职责规范》的要求,建议调整充实了市局机关和部分县局的财务人员,并按职责共划分了7个岗位,对每个岗位职责重新进行了细化,进行明确分工,量化了工作目标,把预算管理、会计、出纳、基本建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内部审计等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个具体岗位,做到职责到岗,工作到人,职责明确。

按照省局规定,结合我局的工作实际,针对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薄弱环节,重新制定下发了《定西市国家税务局系统财务管理办法》、《定西市国家税务局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规程》、《定西市国家税务局系统政府采购管理规程》、《定西市国家税务局系统基建管理规程》、《定西市国家税务局系统财务审计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工作权限职责、工作流程,规范了系统经费拨付、机关财务收支的报销、审批程序,使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按照省局下发的《财务公开办法》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定西市国家税务局系统财务公开办法(暂行)》,按照其规定的公开内容、范围、时限、方法等公开财务的有关事项,增强了财务工作的透明度,使财务工作在广大群众的监督下按章办事,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得到进一步落实。

三、精心组织,顺利完成了2.2版财务网络软件的上线运行。财务人员在去年省局统一培训的基础上,按照“全面系统学习、熟悉政策要求、明确工作目标、整体提高水平”的要求,根据岗位分工,今年3-4月我们对全市国税系统的出纳、会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财务主管等相关人员两次集中市局培训、演练,对各自的分工业务认真学习演练,并联系实际将习惯做法与政策规定相对照,寻找政策规定与实际工作的切入点,突出了财务管理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特点,7月1日顺利实现了2.2版财务网络软件的上线运行。

财务核算基本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建会计 事业会计 预算管理 统一核算

根据财政部的要求,实行独立核算的国有建设单位,对基建项目应独立设置账簿、独立编制会计报表,形成目前的基建账簿与事业类账簿分别设立、分别编报的局面。事业单位基建账簿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事业单位事业类账簿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一个单位两套账簿并存构成了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框架。但是笔者根据自己实际操作经验发现,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及财政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两套账簿独立越来越不适应当前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基本要求,其诸多弊端给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及以防范财务风险带来严重影响。

笔者所在的单位,担负着全市的大型环卫设施基本建设,每年都有市政府的重点建设任务落在我处,基建账项按照有关规定一直实行独立核算,独立编制会计报表。近年来随着建设项目的增多和工程量的增加,笔者发现,这种两套账的核算方法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 一个单位两套账簿并存与会计理论相违背。从会计理论来分析独立设置基建账簿,把它与事业单位事业类账簿人为分开,使得单位的事业经费和基建经费不能在一个会计主体内同时反映。两套账的相互分离,都不能完整地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全貌,这不符合《会计法》第l条“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规定,对构建完善全面完整的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体系非常不利,影响了一个单位财务报表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二) 单独设置基建账簿也为事业单位规避政府监督,转移财务风险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为单位的资产管理存在漏洞。由于分开核算,使得一个单位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按不同的核算口径分别于两套账簿之中,容易鱼目混珠。因为基建项目的资金与单位的行政经费来源不一致,使得有些单位巧立名目,在行政账目和基建账目上作人为账务调整,影响账目真实性,使财务报表使用者在阅读分析时雾里看花。

(三) 独立管理基建财务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基建项目完工后,不能及时向单位财务部门提供有关资料,单位财务部门也无法对基建项目完工与否、上账与否进行及时检查,经常造成基建投资支出长期挂账,既不转增固定资产,也不按财务制度作费用列支 ,这可能造成单位账面资产小于实际资产,导致账实不符。另外,由于长期挂账,基建投资档案资料未及时整理归档,为日后维修事项也带来诸多不便。其次,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发生一些相关的债权和债务,有时即使在资产交付使用后也无法及时结清相关债务,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结算完毕。单独核算可能造成财务管理和资金结算混乱,这也违背了独立管理基建财务的初衷。

(四) 两套账簿的存在对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及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等改革起到了消极的作用。目前我市现行的部门预算中一般不编制基本建设项目,国库集中支付也仅限于部门预算中的行政拨款资金,而基本建设资金大多来自源于基建贷款,因而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缺少财政的监督,这就增加了资金使用的自由性。另外,根据财政部2006年颁发的《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对基本建设支出的核算主要归口于两个科目:基本建设支出及其他资本性支出。由于两套账簿对基建支出的核算内容重叠,在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时,实务中已出现同一工程项目的资金由于其来源的不同,其支出要在基建账簿、事业支出账簿分开核算及管理的问题,违反了“同一个建设项目,不论其建设资金来源性质,原则上必须在同一账户核算和管理”的规定,给会计核算和日后的统计等带来很多不便。

近年来,把基建账簿并入行政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中进行统一核算已成为专家及会计工作者的共识,已有很多人撰文建议合并。笔者也认为,把基建账簿并入《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范围进行统一核算已具备相应的基础。首先,企业已经在基建财务与企业财务并轨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其次,财政部颁发的《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已为基建账簿并入事业收支账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根据笔者的实际操作经验认为,目前情况下,把基建核算纳入事业单位会计还需要作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首先,从宏观上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制度。建议以《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收支分类科目》为基础,相互衔接,达到既要满足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满足政府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又使开展基建项目的核算得以顺利完成。

其次,强化单位的部门预算工作。单位根据当年工程项目建议书,将基本建设的用款计划并入当年的部门预算中,政府贷款的工程资金与单位行政经费一样经过财政资金网络下拨到工程建设单位,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手段监管资金使用。这样,收支既适应了财政国库治理制度改革的要求,又满足了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统一的会计制度对单位会计资料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单位加强经费收支和资产治理。

再次,统一核算后的基建业务会计处理,笔者也作了如下尝试性建议:

第一,资产类账户。增设“在建工程”一级会计科目,该科目核算单位基本建设实际发生但尚未完工项目的支出。单位可根据需要增设二级或三级明细科目,如“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等,该科目年末余额表示尚未完工的投入;第二,支出类账户。增设“基本建设支出”科目,该科目核算年度内完工的基建项目的全部支出。工程完工后,由“在建工程”转入“基本建设支出”,并根据竣工决算等会计资料及时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同时分别等额记入“固定资产”、“固定基金”账户。第三,净资产类账户。在“结余”科目下增设“基建结余”二级科目,该科目核算已完工项目的资金余额,科目借方数为“基本建设支出”科目中已完工项目的贷方;第四,收入类账户。在 “拨入专款”科目下增设“拨入基建款”二级科目,该科目核算单位收到的财政性基建专款。年末该科目余额表示尚未完工工程对应的拨入基建款,已完工项目则转入“基建结余”贷方。在实际中,单位可根据需要,在上述科目下增设更下一级子科目,分别进行明细核算。年终时,根据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结转。这样,既规范了基建会计的核算工作,也使单位的财务核算更加全面完整,资产管理也更加方便集中。

另外,调整相关的基建报表。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还需把基建投资表、待摊投资明细表、基建借款明细表列入事业单位报表的编报内容,使之成为一个单位完整、全面的会计报表。基建报表原有的资金平衡表、主要指标表予以取消。

总之,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视角下重构基建核算体系,把它并入《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核算范围,从更深层次及长远来看,对构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佚名.行政事业单位对自筹基建的会计处理[J] 中州审计,2005年11月

财务核算基本要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疗卫生机构;平行记账;实践

引言

《政府会计制度》对于政府部门的财务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都是使用财务会计核算和预算会计核算两种方式的,对于部门的其他业务管理,使用财务会计核算管理就可以。为了衔接好两种不同核算基础的会计体系,实现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双重职能,《政府会计制度》采用了“平行记账”技术。在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要工作就是平行记账,平行记账能够有效地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工作进行创新,强化会计工作的效率。平行记账是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比较符合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对于医疗卫生机构中财务管理人员,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传统的记账方式,对于平行记账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了解、去适应,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管理水平。

一、平行记账的原理分析

《政府会计制度》的重点内容是: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进行结合,既相互影响同时又能相互联系,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财务预算管理和会计预算管理的社会功能。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通过使用“平行记账”的方式,对政府部门的财务情况进行核算、预算,编制相应的财务报告、结算报告等等,以此来反映政府部门的真实财务信息情况,进一步推动政府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取得良好的进步。平行记账目前仅仅适用于纳入部门的预算管理,其中就包括现金收支业务的预算管理,对于其他财务业务不完全适用。政府部门中有的需要“平行记账”的功能管理,不仅能够核算财务会计,而且还能处理有关的预算会计。但是在其余的财务工作处理过程中只能使用财务会计核算。所以,“平行记账”的财务管理和一般的“现金库存”“银行借贷”“账户余额的用款额度”“预算收支”等等类型的财务账户相关的管理都有所不同。要想进一步能够清晰地展示财务核算报告与会计预算报告二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政府会计制度》需要单独设立“资金结存”账户,便于财务核算单位能够熟悉预算管理过程中资金的变动情况。

二、平行记账的实务分析

政府各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其中所涉及的现金收支情况,都需要进行“平行记账”管理,针对财务核算项目来讲,凡是涉及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资金结存”的项目,相关会计工作人员都需要进行“平行记账”管理。针对财政资金的核算来说,既包含了财政资金,同时也囊括了预算的资金,因此,在进行相关资金核算的过程中,一般会涉及“预算结余”的调整,那么势必也离不开“平行记账”管理。对那些没有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比如经济往来的资金,政府部门应该上交给国家,充当国库,那么这一部分的资金就不需要进行财务核算,只需要做好相应的记录。政府部门中医疗卫生机构,通常在进行相应的财务收支的过程中,都是按照我们国家规定的财务资金进行的,其中总额支付金额、每个月支付金额,都是根据其相应的支付比例进行支付,在进行支付过程中,是不需要区分门诊部门和住院部门的资金。但是按照医疗行业的相关规定补充说明,医疗行业的财务预算收入应该建立急诊预算收入机制以及住院预算收入机制,这样有利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核算、预算。首先,基于政府、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医疗行业的收入管理进行相关的分析,比较注重权责问责机制下的医疗收入体系。在现阶段的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系统中,没有明确规定相关财务管理人员要对门急诊预算收入、住院预算收入进行分开核算,另外有关财务管理人员还要对门急诊预算收入和住院预算收入的会计信息核算进行有关的商榷。在满足规范化的财务报表管理需求的背景下,医院根据实际的财务信息状况的好坏,决定是否进行详尽的科目划分。其次,为了进一步明确相关的财务核算要求,结合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现状来进行相应的财务拆分管理,对于财务部门的总额预付款,要根据上一年度的门急诊医保基金与住院基金,按照一定的比例适当拆分;除此之外,每个月支付比例也要根据所属月份的门急诊医保基金、住院医保基金按照相应的比例再一次拆分。

三、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平行记账面临的挑战

(一)财务信息系统不能适应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之前绝大部分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仅仅是能够满足实现预算会计核算或者财务会计核算中某一个要求,不能满足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于“平行记账”的基本要求,如果要推行“平行记账”,就需要使用更加强大的会计信息系统,反之,就会加大医疗卫生机构中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二)账务信息处理方式比较复杂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将平行记账这一理念引入过来,进一步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双重功能。目前绝大部分的卫生医疗机构的会计人员对财务会计操作比较熟悉,却对预算会计比较陌生。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会计原则,在相应的会计科目上记录着相同的工作业务,这对于部分会计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在实际的会计工作过程中,合理界定经济业务的范围,并不断在工作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

四、卫生医疗机构单位实施平行记账的有效措施

(一)加快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进程为了实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平行记账”功能,必须要拥有一个较为强大的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支撑,从而才能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双重功能。按照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相关要求,及时更新和检修原有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数据的正确转换,从而确保新旧数据信息之间能够存在一定的联系,进一步确保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的“平行记账”能够顺利实施。

(二)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会计人员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人员不仅要对预算会计、财务会计的相关原则及时、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医疗卫生机构还要大力培养高专业、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建设会计人才的队伍建设。结合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工作需求,不定期的培养会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以及平行记账的技术水平,进一步确保会计人才能够熟悉政府会计制度,了解单位的日常经营状况,并且能够妥善处理预算会计和财会会计之间工作要求。

五、医疗卫生机构中平行记账的重要意义

(一)明确财务会计的功能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平行记账的财务管理模式,不仅明确了权责发生制度的法律地位,而且突出财务会计中的功能、地位,也就是要具备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的两种功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实施平行记账管理模式,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不同工作部门基于会计核算的角度考虑,进一步生成会计书、编制财务报告以及决算报告。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反映出政府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成本等相关的要素,满足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水平。

(二)推动传统会计向智能会计转变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在医疗卫生机构中使用平行记账,能够深度加工处理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的相关数据信息,从而进一步实现数据集成、技术集成。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工作量比较大,如果一直使用人工会计核算的方式,那么很有可能在核算的过程中造成较大的误差,导致会计工作严重下降。所以,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平行记账管理模式,能够帮助医疗卫生机构加快会计制度改革,提升会计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平行记账的功能和价值。

(三)满足不同部门的需求平行记账和现行的会计制度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平行记账能够促使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两者之间紧密的联系,从而保证财务信息更加完整、规范,传统的会计核算都是以预算会计为主要,财务会计为次要,而通过实施平行记账,进一步明确财务会计核算和预算会计的二者之间的价值地位,提高财务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进而能够真实地反映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信息情况,对于医疗卫生机构中经济业务的所有内容都能如实的反映出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利用财务信息,进一步确保财务信息的使用效率更高。

财务核算基本要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创新 财务管理

近几年,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纷纷开展实施财务集约化工作。财务集约化使得财务工作的领域和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最初的原始凭证审核到记账凭证再到会计报表出具这种传统的会计工作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随着财务与项目、设备、物资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原先制证的功能由系统根据前端业务自动产生,账簿自动登记,报表自动生成,原先会计的工作基本上由系统取代。财务工作从原先繁重的核算中逐渐解脱出来,向经济业务事项的源头延伸。财务核算不再是财务的主要职能,未来的财务工作会从注重单笔会计凭证的处理是否正确到注重系统生成会计凭证的流程设计是否准确;从注重审核发票是否合法到注重审核经济业务是否合规;从注重单纯的核算到注重预算的控制;从注重审计事后事项的整改到注重全过程风险的控制。

一、管理内容的创新

财务管理内容创新体现在信息资源的集中、业务的集成以及财务业务的融合三个方面。

(一)信息资源集中

财务管理的内容不外乎两种:一种实现公司经营的资源,一种是反映资源的信息。在信息集中上,营口公司取消了县、区供电分公司以及生产、营销工区二级单位的核算主体,按照省公司统一信息标准建设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公司财务核算信息一体化。在资源集中上,积极开展银行账户的清理和规范,清理撤并基层二级单位的银行账户,实现财务结算账户一体化管控,通过与银行机构密切协作,建立财务系统与银行结算系统的集成,通过使用银行的金融工具,实现资金支出的快速、便捷,减少资金的沉淀,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对电费账户,实现“一行一户”管控,实现电费资金实时到账,切实降低资金风险。

(二)业务集成

财务管理内容向业务前端延伸,财务与电力建设项目、物资、设备、人资、营销等业务高度集成,主要体现在:通过财务与营销的集成,实现营财一体化,改变过去营业部门管理电费明细,财务管理总账分割管理的局面,达到营销资金从营业到财务的明细核算,实收电费与预算电费核算到户,降低电费资金的占用风险;通过财务与项目的集成,规范项目支出,实现财务核算与工程项目形象进度紧密结合;通过财务与设备的集成,建立设备、线路维护修工单,实现设备支出明晰,为资产全寿命管理提供财务依据;财务与物资系统集成,实现财务、物资、设备的统一,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三)业财融合

信息资源集中实现财务管理内容纵向集中,业务集成实现横向贯通。随着后集约化来临,将财务与业务紧密融合,则成为财务管理的新方向。营口公司在业财融合方面进行大量探索,在资源配置、预算控制、信息披露方面引入业务因子,取得一定实效。一是在资源配置方面,在不断深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强化预算精度和细度,通过业务动因驱动公司成本预算编制,通过研究、探索,完善动因驱动模型,建立一套覆盖公司成本的动因参数库、系数库,减少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人为控制,提高预算精度。二是在预算控制过程中,积极推进“四化”管理。组织扁平化,将直线式事业部管理式预算控制改为功能式专业化预算控制,将按供电局、工区为主体的信息归集改为改送变配专业归集,提升预算执行的集中度;职能归口化,实现专项成本管理和费用职能管理,将业务发生单位与职能管理单位分离,打破条块分割,让对业务更加熟悉的职能部门参与控制,充分实现预算的职能控制;财务前置化,改变财务后知后觉的境地,将财务工作前置至合同签订前、物料采购提报前的预审核,规避经营风险;监控层次化,科学设置监控层次,职能部门的专业监控,财务部门的合规监控,审计部门的全程监控,形成立体监控层次,有效保证预算执行到位,公司预算执行准确率提升到95%以上。三是在信息披露和分析阶段,实现信息充分披露,增强执行透明度。通过建立“三合一”预算考核制度,将现金流量、成本费用、专项成本按月考核和通报预警,实现支出有预算,支付需流量、旬分析、月考核常态化管理机制。

二、管理手段的创新

随着新技术应用的推广,财务管理的手段也日新月异。将业务信息通过新技术直接转化为财务语言的应用不断拓展,财务管理的实时性、精准性得以迅速提高。

(一)应用GPS定位系统的单车核算

借助车辆GPS定位系统,以车辆GPS自动传输的数据,如车辆行驶里程、油耗等形成车辆管理部门的管理业务数据表单以及财务核算数据表单,通过车辆管理系统实现与财务管控系统以及SAP系统的集成,实现财务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的“紧耦合”,并通过财务系统实现对业务系统的预算下达、控制等。最终实现三大集成:与GPS定位系统集成,实现油耗数据实时传递归集,有效避免公车私用、加私油,降低运营成本;与财务系统集成,实现运输费用财务凭证由系统自动集成生成,财务对业务的“无缝”控制;与移动终端集成,通过系同手持云技术的应用,实现车辆的移动管理,突破业务管理的时间和空间界限。

(二)应用资产移动盘点系统

公司固定资产具有资产价值大,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因而形成公司资产盘点周期长,一般两年以上盘点一次,盘点时间6个月以上。应用资产移动盘点系统,利用移动终端以及移动互联技术,对企业固定资产方便快捷地盘点。首先资产识别采用RFID扫描的方式,将RFID固定到资产上,作为资产的唯一标识,RFID卡制作完成后需把RFID信息对应表示资产信息录入到资产档案台账中。然后用手持机PDA系统,实现设备、线路资产的现场盘点,盘点完成后通过USB有线方式上传到数据库中,后台PC管理机子系统将调用这些信息实现汇总、统计、分析、报表等功能,实现移动盘点系统与财务系统资产卡片、生产部门设备台账互联集成。营口公司通过开展资产盘点、粘贴RFID卡,将固定资产盘点周期缩短为1个月,资产账实相符率达到99.8%。

(三)应用员工报销系统

针对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备用金以及其他发生频率高、业务量大的项目,应用员工报销系统。由费用发生(或发起)员工通过系统门户单点登录系统接入,按照报销内容,选择相关类别,填制与之相关的业务信息,譬如差旅费中的交通起止日期、交通种类以及住宿费,由系统根据嵌入的补助标准计算差旅补助,信息传递到财务后,由系统根据规则自动生产财务凭证。系统的应用实现三大提升,一是实现预算控制精度接近100%,通过预算系统与员工系统集成,实现预算准确,预警机制和预算执行自动控制;二是业务财务集成度达到90%以上,有效弥补SAP系统中仅有项目、物资系统与财务集成的不足,凭证自动集成,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可以实现按事、按人、按部门等多维度、多视角的预算执行分析。

(四)原始凭证电子化应用

原始凭证电子化应用成功的关键在于应用前会计基础的准备工作。一是需要设计使用财务标准化控制文档。结合原始凭证规范化管理要求,按照业务类别和发生环节分别设计专用控制文档,将财务管理要求和管理要素固化到原始凭证粘贴单,以标准化的控制文档明确各阶段原始凭证提交要求以及具体业务流程。二是纸质原始凭证梳理。按照会计核算业务分类梳理原始凭证,包括工程、采购、资产、成本费用往来等,建立“会计核算业务――会计科目――原始凭证名称――原始凭证来源”对应关系一览表,明确每一类核算业务每一个会计科目应包括的原始凭证名称及其来源。三是原始凭证分类整理,统计分析。按照单笔业务原始凭证数量、单笔业务原始凭证标准化程度、原始凭证归集对应到记账凭证的具体方式、原始凭证分布数量和票据金额等维度对历史业务进行分类统计,建立原始凭证分类统计信息记录台账,掌握原始凭证形成的基本规律。四是采用多种方式规范原始凭证管理,提高会计凭证标准化管理水平。制定原始凭证管理规范,明确各类业务原始凭证提供的基本要求,包括原始凭证的名称和内容,原始凭证流转审批的程序,原始凭证财务归档的程序等管理要求。同时,为了强化标准化管理,需要针对重点业务或者具有较多原始凭证的业务定制原始凭证粘贴单,在粘贴单上明确本项业务所需的原始凭证名称,方便业务办理人员按规定提供原始凭证。

三、管理理念的创新

伴着财务管理空间和时间维度的拓展,信息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财务人员的重新定位对财务管理的理念不断冲击。

(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营销缴费方式差异化应用

供电公司的营销系统存储有大量客户信息数据,客户基础信息(客户地址、电压等级)、电费发行信息(用电量、电费)、缴费信息(缴费时间、缴费地点、缴费方式)、电费余额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大都“沉睡”在数据库中,发挥作用极其有限。国家税务系统的治税平台利用供电公司的客户用电信息去反推用户生产量和营销额,以确定是否存在涉税风险,就是营销数据应用的典型例证。营口供电公司引入大数据技术对营销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加以运用到电费缴费方式管理,差异化部署缴费渠道,提升公司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一是从营销数据库中挖掘大数据技术,对缴费方式、用电量、用电地址分布及其他相关信息整合出有价值信息数据;二是根据整合的信息数据,细化客户群体;三是按区域、按缴费习惯等差异化缴费渠道布点,例如针对城郊、用电量小的地区优先布置邮政便民站、POS机,针对繁华地段、年轻人聚居新型小区优先布置支付宝等第三方缴费渠道。

(二)会计人员理念转变及大会计的概念

后集约化时代,由于会计集中核算,导致一部分会计人员岗位撤并,会计人员面临分流压力,同时随着系统集成化,大量记账凭证系统自动产生,会计人员的核算职能急剧弱化,大量会计业务向前端转移,会计业务事项办理与财务管理脱节,会计理念亟需转变以适应这种变化。营口公司创新财务人员管理模式,一是加快促进财务人员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资产管理、财务分析、预算控制、业财融合等逐渐成为财务主要职能。二是引导基层单位财务人员分流,将集中核算后分流财务人员转向业务前端,尤其是业财融合关键节点,促进部分财务人员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三是在后集约化时代,大量会计业务流向前端,业务经办人员接触、处理原先会计人员的业务,经办人员由于不懂财务导致业务处理不得当,而财务处于后端而后知后觉,造成业务处理反复,甚至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公司适时引入大会计理念,将业务前端从事与资金结算、会计事项有关的人员作为准会计人员,对这部分人员开展财务知识培训,着重在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发票的鉴别与粘贴、国税地税税金常识、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划分等常用会计业务进行培训,使其从业务之初便能进行准确判断。

财务创新永无止境,尤其在新问题、新技术、新理念、新思维不断出现的时代,财务管理创新工作永远在路上。营口供电公司将以开拓新思维、引入新理念、应用新技术、解决新问题为核心,不断探求、研究,使财务管理创新成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梓任.财务创新的四种模式[J].新理财,2008(7).

[2]李家华.试论公司财务创新型发展模式[J].财会通讯,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