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核算的作用

会计核算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核算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核算的作用

会计核算的作用范文第1篇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未来的核查事项,是一种经济原则而非法律形式。根据这一原则,在企业的资产确认、固定资产核算、资产减值确认、收入确认、坏账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持续核算等方面都进行更为可靠、有效的核算,能够更可靠地反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关键词:

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资产确认;运用

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定义

会计信息在质量上有各种原则要求,其中实质重于形式是重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此原则以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作为基本要求,二是指此原则包括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和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等相关环节所作出的修正和限制等。新会计准则将这两方面的内容很好地整合在一起,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以及会计计量和报告时,要以交易或事项的实质为依据,会计信息必须如实地反映交易以及事项的经济实质以及经济现实,不得以此交易和事项的法律形式作为核算依据。

2实质重于形式的意义

2.1会计信息更为真实客观

新会计准则中“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于当下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会计制度局限性起到了很大的纠正作用,能够更为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会计要素和真实情况的会计核算等,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经营成果能够做出更为真实客观的反映,从而重塑会计的社会形象。

2.2完善了会计体系

实质重于形式有效补充了既有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会计的计量和确认工作的通用原则之一,这一原则主要应用在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上。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现金流量对于企业在运营、偿债和长远发展等能力方面能够更为真实客观地做出反映,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以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同时纳入现金流量编制进行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工作,能够建立更为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

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3.1在资产核算中的运用

新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进行了更为明确和真实客观的规定,具体指的是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所产生的企业在现在所拥有或者控制并且会在预期内带给企业经济利益的各种资源。其中“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资产的重要特征,企业是某种资源的所有者或者实际有效的控制者,而非法律形式意义上的控制。

3.2融资租赁所产生的固定资产的确认

融资租赁是一种已经将资产所有权可能产生的所有风险以及报酬全部进行了实质转移的租赁方式,这种资产最终的所有权存在转移的可能性。融资租赁所产生的固定资产所有权从法律形式上来说,在承租期内属于出租一方,但这种资产的承租期占据了该资产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时间,承租期结束后,承租方是该资产购买者的首要考虑对象,承租期内承租方也能从该资产中获得实质的收益,该资产所产生的风险也由承租方承担,也就是说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全部转移给了承租方。所以,从经济实质上来说,承租方在实质上掌握了该资产可能产生的经济利益,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融资租赁所产生的固定资产也纳入了承租企业的财产会计核算中,不能因承租方没有获得该资产的所有权而不将其纳入会计核算。

3.3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的确认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包括了企业自己建设的房屋、厂舍等建筑物和相关设施,以及各种机器设备及其安装工程等。自建固定资产不再按照竣工验收手续完成为标准,构成该固定资产的成本是由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按照此规定,自建固定资产只要达到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即使尚未完成竣工验收和决算,也要从达到使用状态的日期开始,结合工程的预算、造价以及工程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以暂估价值先行转移到固定资产的成本核算中,更精确的信息可以到竣工验收和决算手续完成后进行调整。按照“达到可使用状态”进行核算正是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3.4资产减值的确认

资产可回收的金额比其账面价值低即是指资产减值,账面价值无法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更非企业真实资产状况的反映,因此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重新调整,使账面价值能够更为真实地表现企业资产的实质。资产负债表日是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依据,出现减值的迹象,就是资产出现了减值,会计核算就应该按照可回收金额进行重新调整,做计提减值,以资产负债表日做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时间,会计核算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3.5企业收入的确认

企业自身收入的确认应该符合几个条件,一是商品所有权有了实质性的转移,风险和报酬均已归属购买方。二是企业没有对已出售的商品进行管理或控制。三是企业能够获得商品出售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四是企业在收入和相关成本上都可以进行可靠有效的计量。因此在计算企业商品的销售收入时,就不能按照商品是否已经发出作为标准,而要从实质上进行判断,根据相关业务的经济实质作出分析,以商品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都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转移为判断标准。以这种标准判断,售后租回、新产品试用期等都不能作为企业收入进行核算,而分期付款则因为商品所有权的相关风险和报酬都从实质上转移到购买方手中,因此可以计入企业收入中。

3.6企业坏账的确认

企业坏账的会计核算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债务人已经确认死亡,清偿后款项依然无法完全收回。二是债务人在破产清偿后依然无法完全收回。三是债务人已经长时期未偿还债务,且款项的收回已经被证明是无法完成的。只要有证据显示款项收回的可能性较小甚至是无法收回时,就要按照全额款项作计提坏账的准备,如在重大灾害发生时基本无法收回款项,就要作坏账计提准备。这是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而做出的会计核算,即使从形式上来看并不具备坏账的条件,但从实质上来说这些款项已经属于坏账,因此要做坏账确认,同时转移到管理费用中。

3.7长期股权投资在后续核算中的运用

会计核算对于长期股权的投资核算可以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方法。在进行后续会计核算中,判断标准就是是否能够实施有效的控制,或者实现共同控制,或者可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考虑表决权资本占比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实质性,这些实质性的经济业务包含各个方面,如:有没有相关章程或者协议做出特别的规定,有没有权力任务股权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者相关权力机构中占多数的成员,在被投资单位中的相关权力机构的会议中有没有半数以上的投票权等,这些实质性的业务是无法根据持股比例这一形式进行判断的。

4实质重于形式的局限性

4.1避免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胡乱运用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是为了使会计信息能够更加真实可靠,因此在运用此原则时,要以真实性为最终的准则。此原则的过分强调有可能会影响到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会使部分会计核算人员以此原则作为制造虚假信息的借口。因此,在会计核算中,要避免乱用此原则。

4.2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经济实质的判断依赖于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偏差,也会给一些人员提供可操作空间,因此还要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等,后续的相关培训至关重要。

4.3建立相应的规范体系

以确保该原则能够合理并完善地得到运用依照交易规则、事项本质和经济本质做出的会计核算能够更为客观、真实地显示交易活动,法律形式不能作为核算的全部依据,但在核算中出现法律形式的明显缺失时,实质重于形式也不能作为核算原则,因此,要避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被误用,就要由相关部门对该原则在其他形式上做出适应形式和范围等的相关规范。

5结语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会计核算中,对于经济的发展与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项原则的运用促进我国会计制度更为规范化,国际化。企业会计核算人员要依据此原则做出更为职业的判断,以确保会计信息能够更为真实、可靠地显示企业的真实经济状况,提供更为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连建枝.浅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会计师,2011(1):17-18

[2]刘洋.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J].时代金融,2013(36):25

会计核算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核算中心;监督

部队会计核算中心是指将国家财政资金以及部队经费全部归入到部队会计核算中心的账户当中,并由核算中心根据部队的财务标准以及相应的科目统一纳入预算,进行管理和调拨的一种财务工作方式。其下属各个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全部都集中到核算中心,并由核算中心的专职人员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这有利于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

一、当前部队会计核算中心的现状分析

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军队会计工作已逐步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监督制度、方法和程序,对于保证军队单位经济活动及其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消防部队与地方单位、人民群众联系紧密,故也就形成了“高于部队本身、注重亲民消防”的工作模式。但受地方诚信缺失、做假帐提供虚假会计信息、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不良风气影响,严重影响了军队财务工作质量,降低了经费使用效益。

(一)监督意识不强

会计核算中心是一个单位不可或缺的组织机构,但现阶段核算中心对所属单位的经费监管力度较弱,监督意识不强,导致了部队经费管理存在漏洞,部分财务人员吃拿卡要,从中获利的现象较为严重。

(二)监督力度较弱

一是监督不够系统,仅仅是停留在听汇报、看报表、翻帐薄上,会计监督好似蜻蜓点水,没有侧重点;二是监督不够深入,只注重表面现象,没有下功夫研究分析谋划问题产生的原因,往往只是解决得了一时,解决不了根本;三是监督方法落后,有的仅凭个人经验来判断,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难以发现新情况;四是缺乏监督,不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及时纠正问题,导致会计监督丧失应有的权威性威慑力。

(三)基层单位和会计中心工作脱离

首先,要保证会计信息向基层单位报送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很难把握的,会计中心的人员不参与单位的具体业务,尽管审计了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但也只能看看标准,发票报销手续齐全,很难判断他们是否真正反映经济内容。其次,会计中心对基层单位的物业管理监督工作难以到位,工作只负责财产物资的记账和账户,具体事情由各单位使用,如果单位领导和报账员由于疏忽和不提供真实情况,会计中心将无法获知各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其三,会计中心对基本单位的信息反馈不及时全面,使得单位的领导对本单位的往来经济业务不能及时、准确掌握,给其日常工作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

二、加强部队会计中心功能的方法

(一)会计中心应当加强自身修养

一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选择政治素质高,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并且有会计知识和技能,并能根据财务制度办事和管理;二是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尤其是基层兼职会计。三是建立选拔、激励与约束机制。四是加强作风建设,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培养客观、真实、公正的工作作风,铸牢清正廉洁的思想作风底线。

(二)加强基层单位内部管制认识

基层单位的帐务汇集到会计计算中心管理后,主要负责人依然是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同时,规范业务流程,建立了“六章”,财政平衡的第一目的审批和验收,严格处理“检查验收”的程序,坚持“先审查后许可”,充分地发挥会计监督的功能。

(三)创新会计工作管理理念

在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增强效益监督观念,发挥好绩效考核的作用。二是放宽基层单位经费投向的自,向二级财政争取到的经费只要是用之合理,投之有效,支队不加以干涉,但必须做到合法、合理;三是树立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观念,主动当好基层单位的参谋、助手。

(四)加强对基层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培育

部门负责人作为财务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者,需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有相关的财政、税务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和财务的知识,为会计工作顺利而创造良好的环境。另外,虽然单位报账员不进行具体的会计处理,但也担当很多项目的工作,因此,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充分发挥其作为桥梁在会计集中核算中的影响。

三、总结

事实证明,会计中心负责各种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计算的服务,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务监管。会计工作中,认真按照国家财政法规、全面、客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对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的全面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完整性、及时和统一,为了防止腐败发生,适合基层单位工作的良好运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会计核算的作用范文第3篇

会计行业在近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更专业也更具有监督的作用,在社会生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实现会计集中支付制度的一项主要改个措施和方法。全国各地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来,通过会计核算中心的积极探索,在发挥会计监督功能和作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它的实施与运作标志着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突破,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在工作中财务管理新形势的完善,这种体制的运作是监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要求。在集中核算体系的运行之中,将机制上和体质上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时有效的处理是现阶段会计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困难制约着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现状

会计核算体系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是财政体系深化改革的关键和主要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对服务项目和监督有着重要的应用要求。服务管理与监督可以说是集中核算的主要生命线,在几种核算的实际工作中把握好会计工作质量与服务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1)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

在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应用的前提下,会计核算核心逐步朝着集中核算靠拢,但是财产物资确认是由原来的单位进行管理,之中财产物资的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情况直接制约着财产集中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并且对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着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如果在工作中不及时的加强和解决预决算问题的物资管理,更容易产生新的腐败现象。

(2)无法满足现代化科学发展需求

在现代化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中,传统的核算体系和物资管理措施逐步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要求,造成了严重的脱节现象产生。在现阶段的集中核算体系中,将记账、算账和报账等工作都进行了几种处理,而对相应的实物、资产和合同等概念在经济事项的反应中却未曾集中处理,这就造成了会计管理制度无法合理的实现,使得在管理之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与隐患,市场会出现没有数量和单价的计量措施和方式。

(3)核算人员少、工作量大

在核算体系的应用之中,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之后,各企业在工作中逐步的取消了单位银行账户,都是通过在财政部门统一开设核算账户来进行集中工作,集中办理资金的运转和收支付情况,在计算的过程中预算单位不再设立会计人员,实行报账员报账制度,这是由于各个单位之间工作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造成了在工作中各种数据的重视力度不合理和不完善,这就形成了在工作中工作量大,核算工作人员少的隐患问题,所以在工作中要重视这一问题,尽量弥补人员少,工作量大这一弊端,让核算体系能更具有市场效力。

二、监督作用的发挥

(1)转变会计职能、统一执行标准会计核算中心最能全方位、第一时间地实施会计监督,只要在控制的过程中实现一套系统化的控制标准,就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一套系统化的控制模式。而现今,很多财务行为仍然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在现行的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中,受到相关实际问题的影响造成了在财务控制和核算中的支费不统一缺陷,致使的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与隐患。

(2)上下联动,构筑会计监督体系会计核算中心要经常同财政部门各科室及其他财经纪律监督部门要经常沟通,使得财务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能够得到迅速传递,并及时的解决,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三、内外结合,营造会计监督氛围

(1)在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中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不仅关系着会计监督工作的实施,还影响着工作进展程度。在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强化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及时的宣传党的教育和监督工作,以此在工作中实现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意识和监督控制力度。其次在工作中的各方面具体操作业务平台上,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难操作性、政治性较强的工作流程对知识更新有着重要的难点和难题。

(2)及时公正,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会计核算中心公平公正地处理每笔报账业务是实施有效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保证。

四、结束语

会计核算的作用范文第4篇

那么,会计核算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这种管理要求和需要,会计核算内容如何有效的与企业管理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会计信息充分使用,做到既能满足财务口径的统计要求,又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考核的需要,就成了我们这些会计人要思考的问题了。

如何将会计核算与企业的内部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来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反过来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这对于我们这些会计人员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说其是机遇是因为通过这一过程,能够更多地参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从而不断发挥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这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人员在企业中地位的一个过程;说其是一种挑战是因为这对我们会计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会计人员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好相关的会计和税务知识,还要了解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的其他知识,包括对产品的了解和对生产经营工作流程的了解。

从这点来说,会计人员应当转变观念,要将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一般来讲,企业经营业务越复杂,管理中需要会计提供的信息支持就越多,会计信息流程就越需要细化。会计信息流程细化到什么程度,才能对生产经营活动有指导意义,才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及考核的需要,不同的管理者以及不同的管理方式,对此会有不同的要求。

会计工作的目标是对经营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提供反映经营单位经济活动的信息。这一目标取决于经营单位的总目标。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标的组织,出发点和归宿就是盈利。从成立起,就面临竞争,始终处于生存和倒闭、发展和萎缩的矛盾之中,必须生存才能获利,只有不断发展才能生存。因此企业管理的目标就是生存、发展、获利。所以,会计工作除了要将一个单位与经济业务发生的有关原始单据,通过审核、记账、核算,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的、日常的业务数据经过记录、分类和汇总计算出该企业在某一时段、某一时点所创造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变动情况,并编成报表。更主要的是要按照一定程序,遵守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的前提下,用适合本行业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科学有效的会计核算方法,规范经济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对日常经济业务进行控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更加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给管理层和决策者一个可靠的信息。

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很多,但要根据本单位的行业特点制定具体制度和方法。首要的是领导重视,才能使之贯彻执行,如果推不动,行不通,那就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其次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要实现企业的总目标,就要进行会计核算和成本控制。以生产企业为例,从某一点看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生产企业每个月对已收货、未付款、未开发票的材料,必须估价入账。因为制造业生产周期短,每月要计算当月生产产品的生产成本,也要计算当月销售数量的销售成本。如果不按送货单估价入账,将无法进行当月成本核算。购进材料经验收入库,领用材料时,必须正确填写生产单号或批号,使其材料能记入到每件不同的产品上。对几个产品共同用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产品中。如果没有领料单或填写不正确,试想,有的产品没有材料,都记入到另一产品中,那是什么情形?

会计核算的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核算;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会计核算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的管理计算工程成本,更好的控制利益,对完善建筑公司的管理与经营体系具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分析成本计算,能够给建筑企业提供许多有关成本投入的参考量,从而确保工程项目可以更合理的投入成本。

1、会计核算可以构建企业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并使其完善

实行项目管理的核心就是构建项目成本核算制和项目经理责任制。在这两种制度建设期间,较为基础的是项目成本核算制,因此,项目经理责任制能够在今天流行都是由于项目成本核算制的存在。而且,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与依据就是项目成本核算,同样的没有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计划以及与成本有关的工作就无从谈起。企业经营核算部门作为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部门,应该在实际施工中全面发挥该部门应该履行的职能,激发相关人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使部门负责人明确成本管理问题在施工项目中的重要性,用最短的时间建造高质量的工程,造福人民、节省经济。项目管理工作进行时,会计工作至始至终都存在,而且还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会计工作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存在应该是具有高效益、强动力、对外开放等特点的。项目管理需要构建合理的会计核算体系,这样才会确保相关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起初,应该合理配备财政人员。之后,公司应该及时对财务部门做出严格的规定并记录原始数据。最后,需要让相关人员明确管理的要求、项目成本的对象和原则,最终合理的会计核算方式。想要把施工项目会计核算方式构建成合理的、科学的,就需要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应该到实际现场进行考察,了解工程成本、期间费用、企业管理费用成本这三点,同时还需要明确项目预算成本。还要将现场工程生产替换成工程造价,对比过去的价格、有关设备、材料等,精准的计算出利率。

2、施工成本核算监督中会计核算起到的作用

分配审查办法、项目部内部机制、财政管理机制、工程回拨款制度、人员分配制度、内部考核方法等机制都是会计约束机制中的,它也是确保项目管理更好进行的保障。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负责部门相关人员都应该严格遵守企业的成本制度以及核算制度,并且每个人都需要具有一定自觉性,不可以乱用职权或者破坏成本制度管理工作,让成本制度能够有效的落实。成本实施成员要对实际施工中出现的工程变更项目作出及时的数据收集工作,不定期的报告给上级领导以及相关部门以便审核,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施工成本以及实际的施工情况,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应该构建对应的约束制度和激励机制,保障成本核算人员的职权。应该强化职能部门,使他们的能力充分得到发挥,而且,为了加强有关人员的技术业务能力,应该定期给没有经过培训和学习、没有上岗证件、业务不明确、能力不足的人员进行培训,从而,加强这些人员的自身素质。

3、材料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会计核算

项目成本控制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强化材料的使用环节,通常的工程项目,材料的使用率为成本的五分之三,降低工程成本,控制材料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材料成本管理那么就不存在项目成本管理。材料成本管理一定要有全面的监督力度,这样才会加强有关人员的责任感,监督整个工程建设。起初,工程招投标后,相关部门与企业应该进行一定预算,经过部门审核后,才能够作为材料进量的标准,而且也限制了部门对领料的操作。施工预算对于控制材料成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由有关采购计划以及企业的资金状况制定的,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超额使用材料的现象发生,管理人员需要查明缘由,如果是因为工程建造过程中原本就会出现的,那么就可以领用,进而,加强计划的严密性。企业采购材料工作应该由企业的采购部门进行采购,无关的材料应该由其他部门内部进行自行购买,采购部门在工作时应该遵循“总量订货,分批采购”的原则,从而,防止出现浪费和积压现象发生。应该有特殊部门监督材料的单价以及采购量。

4、成本核算制度的核心是会计核算

工程竣工后,需要在部门解散前进行必要的会计核算工作。其工作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外部债券离场前要进行成本的催要、签证、核实以及结清工作,保证财政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债务部门也需进行核准、认定工作。要将借用和租赁的材料、设施、物品完好无缺的归还。内部需要整体进行核算。周转材料、借用的设施,应该进行整理、清点和修复,最后归还并支付相应的佣金。项目部门应该全权负责设施损坏的赔偿、周转材料短缺的佣金。计算损毁的材料、货币、低值易耗品,与账单进行核对,这也由项目部负责。清点后的账单应该交给企业。部分账单已经损耗,但是相应的设备还具有应用价值,这些也要交还给企业。对于内部债务而言,节省下的部门资金以及各种市场所亏欠的账目、代付工资也要进行统一核查,最后由项目部将所有的资金账单归还给企业,由企业给出相应的资金,这需要项目部全权负责。妥善做好管理、移交工作,并解决好剩余的问题。最终,会计档案也要进行装订、归档的工作。

5、展望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逐步迈向全世界,这也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更多的风险。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拥有更高的技术水平,个人素质应该不断得到提升,应加强在应用技术方面的能力,探索其创新精神,管理制度要实现责任制,将工程合同作为枢纽,培养人员工程索赔意识,同时管理工作要具有一定效益性,这样才会使得建筑行业能够得到更长远的发展。此外,建筑施工企业要明确有关WTO的规则,构建适合自身发展、适合当前环境、适合市场经济的管理体系,建设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体系和对应的惩罚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持续提升成本核算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严格监督建筑竣工后的验收工作,从而防止不必要损失出现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应该利用一定措施,培养相关员工的自身素质,全力打造出技术高、懂管理的团队。构建一个较为优越的团队,能够有效加强核算的运行工作,这不仅确保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还保障了项目管理体系的有效、有序。对于项目成本管理而言,只有注重会计核算,才会更好的加强企业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保证企业能够持续发展,提高效益,帮助企业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站稳脚步。

6、结语

建筑企业项目实际施工中,成本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确保整个项目施工的顺利实施。而成本核算则是成本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利用会计核算技术,精准的确定工程需要的成本,从而,制定施工计划,给建筑施工打下夯实的基础。设施的利用、材料的选择、完善施工计划,这些都是成本管理能够做到的,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确保工程项目稳定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成于思,李启明,袁竞峰等.风险态度对建筑工程项目投标均衡策略的影响及对策[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2]胡寿胜.探析水利建筑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现状及如何有效控制[J].城市建筑,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