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教师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师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比如,打算从事何种行业,选择什么样的组织,力求达到何种成就,如何通过学习和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等等。
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简单说来就是:师范类大学生在高校就读期间通过自我剖析,全面客观的对自己进行定位,认真分析当前的环境形势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知识机构等,确定自己事业奋斗的方向,对自己的人生旅程做出明确的认识和规划,为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
二、师范类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人的一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能帮助个人客观的、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自己,正确的进行自我定位进而明确职业目标,设计出各种达成该目标的教育计划、发展计划等,最终获得职业的成功。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在未来的国家经济建设中将担任重要的角色,他们具有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较高、身心发展趋近成熟、毕业后面临第一次择业和就业等特点,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站在理性的角度评价自己,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为将来成为有用之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师范类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职业目标相对明确,即投身教育事业,到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从事教师工作。教育事关民族兴旺、国家未来,而教师是实现教育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当下中国的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从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师范类大学生作为未来教师的预备队伍,大学是他们职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从学生向教师转变的过渡时期,因此加强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他们尽早的进行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他们毕业后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进而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容忽视的战略性意义。
三、师范类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主观能动性不足。师范类大学生在报考时选择了师范专业,即代表他们对职业生涯多少有过一定的规划,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非常浅薄,将其简单的理解为职业规划。可见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缺乏自主规划意识,不能针对个人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观能动性不足。现实中,大学校园里有很多学生因为缺乏规划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就业难题。家长和初高中老师在鼓励孩子努力学习时,常给他们灌输一种:考上了大学,工作就有着落了,可以放轻松的错误观念,因此造成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缺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对于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没有提起重视,以至不能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来有效的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也有一些学生做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但因为计划的可实施性不强,未能有效的实施和完成。以上这些,都会导致师范类大学生自身教师素质低下,职业竞争力不强,未来的职业发展盲目而被动。
2.学生自我认知不足,存在片面性。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要通过对自我进行多角度的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职业追求等,但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刻。主要表现为自我定位不清晰,自我能力评估不准确。有的学生对自己过分的肯定,设定了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职业规划期望值过高,导致失败和受挫折;有的学生则表现为没有自信,自我评估过低,看不到自己的能力与优点,妄自菲薄,导致职业规划期望值过低,丧失希望和动力,甚至自暴自弃;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职业生涯困惑,对任何事都感到迷茫,甚至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更不知如何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3.职业理想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支持和重视以及教师职业的相对稳定性吸引了众多学生报考师范专业。学生的入学动机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大多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是真正想走上教师岗位,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遵循家长的要求选择了师范专业,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确定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只因听说教师待遇好,工作稳定,盲目跟风选择念师范院校。随着高校就业机制从原本的统一招考,统一分配转变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师范类毕业生也被允许跨行业就业。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教师行业人才趋于饱和状态,师范行业就业形式不容乐观。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学的专业,不想从事教育行业;也有的迫于就业压力,觉得读师范类专业没有很好的前景,对当初的选择产生了动摇。这些都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师范生职业生涯的不确定性,影响他们成为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设计关系着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学习努力的目标。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会造成学生焦虑,缺乏学习动力,专业成绩下降,无法适应竞争进而影响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
4.缺乏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体系。尽管许多师范类高校已经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但仍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体系。很多高校仍停留在就业指导方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比重占得很小甚至没有,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盲区产生。另外,在授课过程中还存在只传授理论知识,不注重实践活动,没有针对师范类的特点进行指导的现象,导致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晦涩难懂,没有实效性。部分高校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大多是由辅导员来承担这门课程,由于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无法掌握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也就无法收获预期的指导效果。
四、如何加强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有针对性地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职业生涯规划课定为大学四年的必修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分阶段的进行全程化的专业指导,消除学生的盲区,加强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师范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应针师范生的特点,带有教师教学特色,具有连续性,有明确的定位和目的。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跟上时代脚步。引导学生遵循实际,详细具体的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其可实施性。帮助学生做好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认清现实环境形势,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估和定位,加强自我管理,使其明白努力提高自己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还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专业的教师进行这门课程的辅导,同时对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辅导员进行专门的培训,通过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帮助他们规划职业生涯。
2.发挥好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走出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外部环境。很多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着误区,这就要求在开课普及理论知识的同时,学校还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发挥好引导作用。通过多元化的途径,例如设立相应的咨询平台,进行能力评估、职业测评和心理辅导等,为学生解疑释惑,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今后的职业目标,制订出合理有序的学习计划,全方位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应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教师职业和自己的使命,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其进行师德教育,强化敬业精神,帮助他们摆脱名利和浮躁的困扰,坚定其原本成为教师的信念。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师范类大学生要想胜任未来的教育工作,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例如表达能力、研究能力、教学能力等。因此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促使师范生通过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未来的发展方案,并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高校应加强对师范生教法的培训和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为学生搭建平台,选择一些中小学作为长期稳定的师范生实习基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教育见习和实践机会。通过社会实践、实习、见习等途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和从师任教的素质,帮助学生做好充足的职业准备。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由于参加过教育实践,站过讲台,接受过专门的师范技能培训,相较于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在言谈表达、个人自信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这些可以帮助师范类大学生在就业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为将来职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加强师范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面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把他们培养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学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师范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来实现,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而复杂的、贯穿始终的工作,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开富.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3).
[2]郑炎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11).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 中西文化差异
学习一门外语,首先要了解它的文化,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只有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社会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等,英语学习者才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顺畅地与外国人交流,避免出现各种尴尬和误会,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肢体语言、交际习惯等方面。正是因为英语学习者对这些差异的不了解,导致他们在与英语国家的人沟通时,笑话百出,尴尬连连。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述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知识。
1.思维方式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呈直线型,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以美国人为例,他们在与客户谈生意的时候,通常都是一坐下来便切入主题,没有冗长的聊天,也不会像中国人那样带客人出去吃饭,边喝酒边谈生意。这种直来直去的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就是英文写作。英语国家的人在写作时,总是把中心句放在第一句,开门见山,把主要论点摆在最显眼的地方,不使用多余的词,也不写多余的句子。这既体现了他们直线型的思维模式,又体现了他们的时间观,开门见山,不兜圈子的写作方式,可以节省读者的阅读时间,因为在他们看来时间就是金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汉英两种语言的写作差异。中国学生常犯的错误是用汉语的思维写英语文章,外国人读了不知所云。
2.肢体语言
耸肩是英语国家人的一个典型的肢体动作,西方人在讲话过程中经常耸肩、摊手,比方说他们在说对不起时就经常耸肩。见面亲吻,则是另一个显著特点,这对西方人来说是礼貌的表现,而中国人看来,似乎有些难以接受,尤其是男女见面,互相亲吻,这在传统中国文化里是很难被接受的。事实上,西方人并不喜欢人与人的身体接触,他们对身体接触比较敏感,除非是恋人关系,而在中国,我们随处可见同性朋友手牵手,肩并肩,这些肢体动作对中国人来说是友情亲密的表现。在英语国家,同性朋友如此亲密,肯定会被认为是同性恋了。
3.交际习惯
文化制约着人的一切行为,当然也制约着人的语言行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交际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讲授中西方交际习惯的差异。例如在日常交际中,英语国家的人见面爱谈天气,而中国人则爱问“你吃了吗?”“去哪里呢?”表示寒暄。在中国,我们会伸出双手来接纳别人的礼物,表示尊重,但这一举动在西方眼里却是贪婪的表现,好像是迫不及待地接过礼物。西方人一般习惯一只手接礼物,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习惯推辞几次才接受,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而英语国家的人习惯把礼物拆开并要赞美几句。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的交流、沟通是一个双向的交流。一个语言学习者至少必须具备的两种能力:其一是拥有语言能力,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二是掌握目的语与母语的文化差异。因此,教师应当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根据教学要求加强自身文化学习,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文化差异教学,并发挥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成功地进行语言教学。
1.教师首先要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从教师做起。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播上,从而忽视了语言交际和文化因素的相互渗透,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语法知识很精,词汇量也很大,考试成绩也不错,但缺乏语言运用能力,比如不知如何与外国人进行交谈,如何给外国人打电话等。这主要是因为英语教学对社会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因此,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该首先多掌握目的语与母语的两种文化差异,同时还不能忽视对自己母语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正确、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教师要鼓励学生接触西方文化。
大学英语教师,作为英语语言的传播者,在传播语言的同时,应积极介绍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及文化差异。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接触西方文化,阅读英语文学名著和英文杂志,欣赏和学习英文歌曲,收听英语广播电台,浏览英文报刊,力求从多方面吸取西方文化知识,拓宽视野。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了解母语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将两种文化进行对比,找出其差异,也能避免学生忽视母语文化的了解,对自己的母语知之甚少,盲目地接受目的语的文化、生活方式和世界观,放弃母语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
3.教师应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解占去了大部分时间,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实践所学的语言文化知识的机会。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语言知识以后,还应承担起管理者、辅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以此,教师应课前收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资料,课中结合本班学生的语言水平和需求安排合适的课堂教学活动。比如可以给学生设定一个情景,如和英国朋友就餐。学生在练习对话的同时可以了解西方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西方人吃饭自己估计自己能吃多少就给自己夹多少,不会帮别人夹菜,也不会劝客人多喝酒,客人想吃多少就多少,想喝多少就多少。这样的实践机会多了,学生慢慢地就会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三、结语
文化与沟通的关系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这便决定了人们不同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英语学习者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容易造成双方沟通的障碍,理解该国的文化或价值观念就能了解该国人们的处事态度,也就了解人们的行为举止。因此,作为英语语言的传播者,在传播语言的同时也应兼顾文化,应同时介绍文化背景及文化差异,要与语言能力培养同步地增加对背景文化的理解和熟悉程度。在传授英语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贾雨新.跨文化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刘越莲.礼貌与跨文化交际[J].外语教学,2000,(01).
(1)现行的高等教育统计指标体系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求①我国的教育统计实行“统一集中,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基本是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统计体系。而高等教育的改革已打破国家包办高等教育的单一办学方式,出现了公办、民办、企业办学、国际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集中、单一的教育统计体系已不能反映出多种形式办学的宏观情况。②统计指标的更新滞后于教育管理的发展变化,阻碍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进程。目前高校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教育经费来源,资金、人才资源配置等方面已发生深刻的变革,调查主体内容也随之变化,过去延用的一些统计指标已明显滞后,不能反映在变革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因素,统计指标由于脱离实际而失去了作用。
(2)现行的教育统计工作管理体制与信息化不相适应我国的教育统计管理体制数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统计改革的深化,解决了一些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但在统计机构设置、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调查方法等方面要继续改进和加强。主要表现为,在自下而上的呈报过程中,缺乏抽样调查的检测程序,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难以保证;调查组织缺乏统一管理,调查结果往往与事实出入较大;统计数据处理方法透明度不够,统计数据缺乏真实性;统计过程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统计法规体系不完善,统计人员法律意识淡漠等,这些都阻碍了统计信息化推进的步伐。
(3)统计信息不能得到综合有效的利用实现统计信息化,信息资源是核心。目前的高等教育统计仍主要以收集、整理内部数据为主,较难实现信息的整合,统计分析也只是单纯的数据说明,缺少对外部相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和分析,重复的、一般的信息较多,特色的、横向信息少,高层次、有深度的信息寥寥无几,不能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全方位的、科学的参考和服务,不能提供社会各方面对高等教育分析研究的综合信息,统计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4)统计队伍建设跟不上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统计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运用信息化工具水平较低,手工核算和电算化同时进行,人为误差时有发生,绝大多数欠缺深层次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提高计算机应用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此外更新观念,主动接受信息化这一新的管理手段,也是对统计人员一个新的考验。
2高等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对策分析
(1)改革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国家级教育统计信息化标准高等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结合高教形势发展,对统计指标体系重新进行全面审视、调整、删选、更新和补充,应该从反映高校内部信息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设置指标体系,此外还要增加一些便于同国际比较的新指标,从高等教育的投入、过程和成果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设置,对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简化,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增强实用性和实效性。在教育部出台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基础上,组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联合进行统计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创新,提高统计技术和统计软件的创新能力。以统计技术创新为核心,建立国家级教育统计信息化标准,加快统计软件专项实施,开发出符合高等教育统计发展需要的统计信息资源处理应用技术和软件,实现高校职能部门平台-高校平台-省级管理平台-国家级管理平台的互联,使数据更新、更准、效率更高,有效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并通过计算机统计网络建设,加强信息的互通交流,做到信息共享,使统计工作迈上新台阶。
(2)加强统计信息化教育,树立信息化意识,提高统计人员素质教育统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搞好统计信息化服务,关键是要有一支人员精干、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统计人才队伍。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快统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强化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掌握现代信息理论和信息技术,能够善于利用计算机等信息工具和设备来处理统计工作,提高信息处理和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要加强统计队伍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教育,增强统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统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坚持以准确的数字为基础,客观地反映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情况。此外,还应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广泛学习,发挥统计队伍的群体功能,加强经验的互相交流,培养自身对教育市场需求动向的敏感性和超前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的统计处理和综合分析本领。
(3)加强教育统计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教育统计部门要加速统计信息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以国家级教育统计信息化标准为基础,加强统计信息网络建设,统一统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开发标准、网络接口标准、信息流程标准、软件工程标准。建立在线数据库,按照不同层次提供完整的初级数据,促进各级各地高教信息的网上交流与互通,让不同级别的信息管理者根据需要提取数据,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满足各有侧重的信息数据分析和开发工作。不断完善现有统计分析软件的功能,实现由传统统计处理方法向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统计分析软件相结合的统计处理方法过渡,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成才;能力培养
文化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文化表达的载体。不同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使得世界各地的文化各有千秋。了解异域语言运用应该在关注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文化的发展以及运用的价值意义。学习一种语言更需要在了解其文化发展内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文化的使用规则,使得语言表达更为精准。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往往只在《英美文学》等学科中要求学生了解跨文化,对一些相关语言文化现象缺乏“细水长流”的引导熏陶,使得学生的语言文化存量不足。
一、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缺失现象
我国高等教育在英语中使用的教材多与西方的生活相关,反映了西方风土人情和习俗、生活习惯和道德价值观念。教师在教学中则认为学生跨文化了解学习是一种内在学习行为,无须过度重视,这样的意识容易产生一些负迁移影响:①注重语法知识运用,忽视文化的变迁发展,使得语言表达“文采丧失”。②学生缺少起码文化礼仪运用知识,像很多大学生对西餐饮食文化知识了解不够,在对外运用中往往“不知所然”。③缺少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地道性,语言运用停留在中方的思维基础上,产生中式英语。
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缺失原因
教师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跨文化知识的传输,给学生产生“文化只是语言学习的附属物”误导,让学生不够重视。学生对课程中提及到的相关语言文化知识只是“浅尝辄止”,对文化是浅学死用,造成了语言知识与文化运用相脱节。
三、破解跨文化缺失的策略
(1)多读,了解文化。阅读是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有效方法,能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更为全面了解英美异域文化。通过阅读理解,能够让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更为深刻。China Daily、21stCentury、China Today等报刊都是学习跨文化的很好读物。学生通过这样深入阅读,不仅能够了解有关文化的历史渊源,还能够在自主阅读和理解记忆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认知感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学习跨文化中,要能够紧扣语言与文化的发展价值来深化阅读学习方法运用。在阅读中,可要求学生将文本中的有关文化现象予以搜集,形成一定的文化知识宝库,积淀文化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发散性思维,找出与此文化相关或者相似的现象,让学生能在举一反三的学习中深化认知感悟。
(2)多观,学用文化。读是学生了解文化,认知文化现象的一种方式。通过观看来深入了解文化,则会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在观看中,能够更好刺激自己的语言学习感官,形成一定的敏锐学习印象,提高学习运用效果。大学生对语言学习更为喜欢直观形象感知,即通过观看和欣赏来了解英美文化,能够让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更为浓厚。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与文化相关的影视片段资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例如,在观看西方人对“Merry Christmas(圣诞节)”有关片段资料基础上,会发现,由于地区差异,美国人生活在北半球,圣诞节时值冬季,给人更多的是“Gray skies and warm fireplace”,而澳大利亚人生活在南半球,则恰恰相反,更多的是“The blue sky and vast beach”。通过这样观看欣赏,让学生有更为深刻的感知印象。
(3)多思,鉴赏文化。学生在对比学习中的方法运用,更能够让学生有深刻的感知印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多思,让学生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思维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认知。建立在多思和对比学习中进行文化运用,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自觉主动学习行为。例如,What’s the difference food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区别”的学习过程中,可从中国人喜食鸡肉、鱼和海鲜,美国人爱吃牛排等方面予以比较。像在英国,喝茶中“红茶”被翻译成“black tea”,而非“red tea”。这是因为,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故称“红茶”;而英国人则相反,往往注重于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的。这是这样的差异,会给学生产生一种错觉感知。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多比较学习,以深化理解感知。建立在这样深刻认知基础上的鉴别,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更能够提高语言文化运用的精确度。
如上所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跨文化的运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运用能力,不仅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准确性和地道性,更能够让学生以世界的意识来审视认知外语,提高学习的能动性。从文化的缺失中探析解决策略,是对课程教学的有效深化,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内化生成,满足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晓玲,康光明.大学英语写作中跨文化意识的缺失与培养
[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1(1).
[2]唐智霞.英语教学中应关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关键词 网络环境;结构化学;协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013-03
结构化学课程是本科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的微观结构,研究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能关系的科学。该课程是化学基础课中比较抽象、难懂的一门课程,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数理性、抽象性、空间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需要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化合物知识、高等数学和物理基础。因此,多数大学生总感到结构化学理论深奥、空间操作纷繁复杂,宏观微观的联系难以想象。所以结构化学的授课教师总要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以完成教学目标。
1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应用于结构化学课程教学的优势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是指借助网络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小组,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借助一定的网络交互平台,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互帮互助,发挥集体协同效应,共同完成任务。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能使学习过程生动而丰富的环境,有助于学习者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其教育主张与我国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教育思想具有基本的一致性。这已成为数字化生存环境中越来越受欢迎的崭新学习形式。
网络的开放性、自主性、虚拟性和链接的非线性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网络的交互性和共享性便于“会话”的开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知识呈现的多样性有利于协作者的“意义建构”;而“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在协作的过程中,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把对事物的各种理解进行组织或者重组,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知识更新的掌握。
下面介绍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应用于结构化学课程教学的优势。
1)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媒体优势,激发学习兴趣,进行基于网络的自主探究和协作研究,提高学习效率。结构化学基本内容涉及许多抽象的空间问题,学生对复杂的二维视图和剖面图往往一筹莫展,形不成立体的感觉,参看挂图和实物模型也常常弄不清楚其中的原理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且难以理解原理与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媒体的优势,一方面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利用ChemOfice、Flash、3D MAX等软件制作分子结构图、动态图片和三维立体变化模型,模拟原子、分子等的结构和变化机理,使抽象的三维空间变得直观化,以生动、形象、清晰的画面向学生展示出分子结构模型等,通过幻灯片放映还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获得大量知识;另一方面,学习材料放置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基于网络的自主探究和协作研究,提高学习效率。
2)协作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使学习更加全面深化,有效加强结构化学理论学习的深度。结构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如何使学习突破理论学习的瓶颈,进行学习的深化是教学的难点。通过采用协作学习与在学习过程中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即课堂启发式教学进行更进一步的补充,有效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在小组协作学习中,学生成为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空间,使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小组成员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胆量的训练,通过相互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一个学生进一步表现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流、形成独立见解的意识。
同时,通过网络,学习者可以实现范围更广和质量更高的协作式学习。通过网络讨论,还可以学习他人使用网络的方法和技巧,促进学习者高层次信息能力的培养;网络既可以实时也可非实时地进行交流,突破了时空的限制,避免了学生固定时间面对面交流的弊端。可以说,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协作和竞争得到真正体现。
3)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媒体的优势,便于学习者之间更好地交互,提高了沟通效率,有助于学习者之间进行更为有效的信息组织。传统的课堂班级式教学是集体化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人的个性和特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中。利用网络协作学习,学生可参加各种类型的专题讨论组,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和发言,发挥各自的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揭示或进行分工协作,最终通过讨论达到一致的答案,这就使得课堂学习、小组讨论和协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交互辉映。通过协作学习,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培养了学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通过计算机网络促进小组中相互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协作过程中的既分工又协作,资源共享扩大了知识面,培养了团体协作的精神,而协作精神被认为是21世纪人的一种必备素质,有助于学生适应班级教学以外的校外学习与远距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5)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发展作用。在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中,教师更多的作用是“向导”和“监控者”,而学生可以充分地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能动的。基于网络的小组协作者,对教师所发表的问题,可以实时或非实时地把各自的看法发到讨论区(或互发邮件等),也可以对别人发表的观点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与这一主题相关的论证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讨论或争论中进行意义建构。
2 网络环境下结构化学课程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目前对结构化学整门课程内容都采用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是不合适的,因此必须挑选部分学生较容易理解的、与实际应用关系较密切的内容进行试验,逐步探索基于网络的小组协作学习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逐渐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笔者挑选了“分子对称性”课程中30%的内容在应用化学专业2009级本科学生中进行了基于网络的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和设计的试验。
分子对称性是结构化学课程中的一章,是基于分子的空间结构对分子进行分类,是研究化学基本问题——“结构与性能”关系的重点。
首先,这一章涉及许多抽象的空间问题,学生对复杂的二维视图和剖面图即使参看挂图和实物模型也常常弄不清楚其中的原理变化。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其次,就是将对称性的概念应用到微观的分子上,由于分子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对其进行几何处理的困难,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常常无所适从,很难从几何学中的点、线、面等基本几何元素出发,找出形状各异的分子几何要素。
最后,一个难点是分子点群概念的引入,很多学生会觉得繁琐,难以记忆。
下面这个关于“分子对称性”的教改单元是在网络环境下应用协作学习模式的具体实例,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生组成团队进行面对面、网络相结合的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方式,了解和掌握基于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子对称性、分子点群,加强培养学生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需要突破教与学的瓶颈,取得较好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具体三大主题的教学内容,每个主题3个学时,进行三轮的行动研究,采用一体化设计的思想:
第一主题:对称性概念与分子的对称性;
第二主题:分子点群的种类和确定;
第三主题:分子对称性与分子的物理性质。
1)创设情境,进行重点、难点的启发式教学,层层深入,步步巩固。教师利用已经完成的网络课件课堂集中讲授知识框架,进行重点、难点的启发式教学,适时地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将一些抽象的、难理解的分子和它的对称元素(如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面)以及相应的对称操作(如旋转、反演、反映等)采用三维立体变化模型形象、直观呈现,帮助学生高效地理解模型的结构和对称原理,加强认知和应用的深度,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课程立体化网络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和协作研究。
2)提出协作研究问题。组织学生根据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科学选题,提高协作有效性。协作研究问题的选择要从已知与未知的知识联系中引出问题;在重点与难点处制造问题;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寻找问题。选好协作的主题后,要对这一主题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提出完成这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方式和步骤。如表1所示,每个小组的研究题目分别独立,但在三轮行动研究中保持研究的延伸性和针对性。
3)创建协作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协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每组6人,分为8组后,教师进行协作学习的学法指导。如第一主题任务每组要求找3个分子,将其所有对称元素标于分子上。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协作学习的关键要素。各小组推选出一名组长,组长组织成员讨论主题,并明确成员分工,责任到人,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协作学习目标。每个成员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分工协作,使协作学习有序有效地进行。如选择搜索能力强的学生负责选材,选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制作,选口头能力表达较好的学生负责最后介绍本组作品,整个过程由组长负责。
4)协作过程进行以问题研究为主的混合式团队协作学习,达到问题解决,进而进行团队协作研究成果展示。
以问题研究为主的混合式团队协作学习主要包括:
①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教师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以研究问题为核心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②进行面对面与网络环境相结合的基于问题的小组协作学习;
③进行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团队协作研究;
④进行团队研究成果展示。
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习者都应该明确自己的任务,在线讨论、进入虚拟实验室、网络查资料、汇总、深度讨论和形成研究报告。教师引导分别对各小组的结论进行分析,指出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对学生提出要求和给予鼓励。小组形成课题总结,给出正确结论,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以网页或小型专题网站的形式进行汇报和在线答辩。
5)小组间互动上采取小组竞争回答机制,达到多元化建构知识、共同学习的目标。如第一主题的对抗学习要求找到某一分子的所有对称元素,但并不公示,向其他3组学生提问,回答采取竞争机制。其他研究小组的学生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计划,自主浏览该小组的研究课题,可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辩论和答疑,进行对抗式学习。教师发现疑难问题给予适当辅导。学生根据讨论和反馈意见,修改补充、完善研究性学习报告。上述过程还可通过该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论坛进行。
6)实时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总结反思,整合多元观点,促使协作知识多维建构。小组协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当然也要教学过程的管理,即对小组协作学习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与反思是网络环境下小组协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评价的发展性,即坚持以评价学习的过程为主,以对小组协作整体评价为主,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点评和总结。教师可结合学生报告展开对学习内容的提问,并对其论据是否充分、论点是否切题,条理的有序性、结论合理性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评价。学生最终形成对知识综合、多维、协作建构,强化科学的知识体系。
3 总结与体会
协作学习具有惊人的潜力和无穷的魅力。物理学家海森堡说过:“科学根源于交谈。在不同的人协作之下,可能孕育出极为重要的科学成果。”小组协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组织形式。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团体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小组协作学习不仅注重竞争,而且注重协作,把具有刺激作用的竞争与具有促进作用的协作双方协调起来,从而展开实质性的讨论交流,实现促进性互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差异教学的不足,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形成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赵海霞.Web环境下的协作知识建构[J].现代教育技术,2012(11):110-116.
[2]赵海霞.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知识建构设计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3(1):87-92.
[3]赵海霞.基于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