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建筑培训

智能建筑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能建筑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能建筑培训

智能建筑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施工企业;模式

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5278万人,其中2011年的外出农民工总量达到15863万人,对比2010年增长了3.4%。而统计局公布的报告显示在2.5亿农民工中,有17.7%的农民工从事的是建筑业,总量约为4474万人。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知道建筑业的劳动力相对充足,尽管“民工荒”的现象出现了。在建筑业出现的情况就更为突出,许多工程因找不到工人影响了工程的正常施工。但是笔者认为,这主要是高技能农民工的缺失,也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目前的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国内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模式现状

1.传统学徒培训模式。建筑工程行业从事的岗位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不需要任何培训,一些比较简单的工种,农民工只要愿意就可以从事相关的工作;另一类是技术类岗位,这类岗位并不是所有的农民工可以直接投入到相关的工作之中,需要经过培训才能胜任工作,同时工作的质量与收入的多少,都于农民工的技术水平有关,也因此与培训存在主要关系,例如相对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木工、钢筋工、架子工等,这些岗位刚入行时需要有经验的人带,或者帮助有经验的工作做辅的工作,以学徒工的形式进行培训。2.政府引导性的培训模式。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政府在农民工培训工作中的位置。政府作为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政策制定者,由政府对相关培训机构进行组织实施,包括为培训机构提供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支持。由政府选择相应的培训机构,选择相应的办学硬件,引进技能培训方面的相关师资力量。在培训的实施完毕后,再由政府对技能培训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针对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可以由政府推荐就业。3.施工企业主导性的培训模式。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技术要求往往相对较高,需要组织专业的培训,而建筑施工企业作为用工方,能够了解相关的技能要求,根据需求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实用的职业技能培训。以企业为主导的培训模式是较为常用的模式,企业往往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决定培训的方式及其内容。企业主导模式也可以通过和政府合作,开展相关的职业必备技能培训,此类培训方式资金一般是由企业来承担,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比较容易接受此模式,新生代农民工大多经济条件相对不好。4.商业盈利性的培训模式。商业盈利培训模式更符合市场化的需要,也因此是一种较为高效的培训模式,是一种多方共赢的培训模式,培训组织通过对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而作为建筑企业也需要较为专业的培训机构。商业培训机构是由市场化决定的,商业培训机构为实现自身的竞争力,往往不断根据市场要求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专业化培训。

二、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存在的问题

1.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以2011年为例,中央财政对“阳光培训”的专项资金投入11亿元,为全国财政“三农”支出的0.037%,计划培训农民工300万人,即中央财政给予的培训补贴每人为366.67元。尽管有资金的支持,但是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不能够起到好的效果,不能够达到一定的培训规模,只能是杯水车薪。2.企业只追求自身的利益。建筑企业作为盈利性机构,不得不考虑自身的效益,或者投入产出的比率。建筑企业投入的培训资金,必定是为企业的用工考虑,通常不愿承担太多的,企业计划以外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培训责任,毕竟企业追求的是利益,也无法对企业任何强制要求。在企业组织的培训中也往往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目前的经济运行环境和经营制度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企业担忧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结束后,并不能投入工作,产生例如跳槽或者放弃就业的状况。企业很难有效的约束培训后的合作关系,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吃苦精神也非常差。从企业角度考虑,只要增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支出,就会给企业的运营成本带来增加,从而,在这样不稳定的合作条件下,企业的培训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3.农民工自身培训意识不够。新生代农民工对技能培训的意识不强,主要是源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建筑行业的原因,建筑行业很多岗位无需培训,同时从薪酬的角度考虑,很多不需要参加培训的岗位与需要培训的岗位工资差不多,这就无法激励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因此他们认为没有参考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最后一点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原因,缺乏积极的岗位创业精神,建筑行业的很多岗位,必须参加培训,但是农民工自身无法适应这种创业的环境。

三、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对策

1.推动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培训资金筹措体系的建立。在农民工技能培训中,政府占有重要的位置,政府合理的推动能够为企业培训的积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技术工人是企业的竞争力,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品质的要求,提供建筑工程的质量,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也很大。作为农民工能够提高自己的收入,帮助摆脱低级的劳动力。因此在政府的主导下,培训费用可以有三方共同承担。2.鼓励建筑企业应设置专项培训经费。政府部门可以鼓励建筑企业,针对行业的发展,由建筑企业设立专项培训资金,从企业的长远规划出发,也为建筑行业提供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农民工是建筑企业的主要力量,必要的岗位培训投入从长远来看必不可少。以专项的培训资金吸引那些渴望成为技术工人的农民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就业技能培训。建筑企业应看到对农民工培训的长远利益。打造出一支技术熟练、用工稳定的农民工队伍是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培训投入就是对自己施工质量的投入,有助于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拥有专业的员工。形成良好的企业影响力,对企业的品牌有一定的提升能力。政府可以对参与专项资金建立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奖励,或者相应的企业优惠或者扶持措施。3.鼓励农民工个人积极承担部分费用。职业技能培训最直接的收益者是农民工本身,个人根据自己的岗位规划,选择参加企业提供的培训,承担一部分培训费用也是出于农民工自身的规划。因此鼓励农民工自己承担部分费用,也是一个比较正确的做法,同时农民个人承担部分的技能培训费用,也能够更加珍惜相关的技能培训计划,从而最大化的发挥培训的价值。4.大力提倡社会各界捐资助训,多元化实现资金筹措。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需要的资金相对比较大,不仅仅能只依靠任何单方的力量。因此需要吸纳国内外机构的资金、个人资金等用来支持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政府可以接收社会的捐赠款项,设立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基金。同时,制定相关的政策,规范化技能培训基金的使用。结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原有的培训模式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新生代农民工由于的技能培训需要多元化的实施,应该有政府、企业、农民工自身三方共同努力。新生代农民工必须首先改变自身的认识,积极的投入当中,其次企业应该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政府部门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郑光永.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分析[J].继续教育,2011,(02).

[2]牟增芬,孙正林.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1,(01).

智能建筑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 物业; 集成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lligent building with a variety of high-tech integrated advantage is gradually the favour of peopl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origin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up after and advantages, and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posed in the last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Property;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传统的建筑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因此,智能建筑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所谓智能建筑,即多学科和高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信息时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将能够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快捷、信息化、网络化、多元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智能建筑的概述

1、智能建筑的起源及发展

智能建筑的概念起源于美国,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物便是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市建成的智能大厦,此后,智能建筑不断的出现在欧洲、东南亚、日韩各国,80年代末进入我国并且发展迅速,北京发展大厦、上海金茂大厦、深圳地王大厦、广州中信大厦、南京金鹰国际商城等便是我国第一批智能建筑的典范。

2、智能建筑的组成。从建筑业“3A”说法的角度来讲,智能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有BAS(楼宇自动化系统)、CAS(通信自动化系统)以及OAS(办公自动化系统),其中,楼宇自动化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的基础,也是智能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智能建筑的现状

1、行业管理不规范。

在智能建筑建造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或者信息问题,一栋智能化系统集成产品和设备常常来自不同的厂家,很多依赖进口。但是智能建筑是一体化的,它要求所有的设备和配件以及线路、网络,甚至一些零配件都要可以匹配和兼容并组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后才能够真正发挥智能的功能,而由于现实中对生产系统集成产品商家管理的不规范,来自不同厂家的产品时常会出现不兼容、稳定性差、功能不健全、可靠度低或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这也常常导致智能化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即使各种配件能够兼容,系统一旦出现问题需要更换配件时也须再找原厂家,若联系不上原来厂家,寻找相同型号、同样质量的配件又不易,这便常常使一些智能建筑处于智能化休眠的状态,这对于之前大量投资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2、智能建筑的设计和规划的技术能力不强。随着智能建筑在我国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众多优秀的智能化产品及软件,而智能建筑是由产品配置、系统选择、软件设计、施工图设计等环环相扣而成的,因此,再高端的智能化产品如果没有好的设计方案、好的规划也一样呈现不出一个良好的智能化建筑,这也是导致很多智能建筑刚刚投运系统就落后了,甚至出现安全隐患、系统软件脱离实际、智能设备形同虚设等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3、施工队伍综合素质较差。智能建筑对施工人员的要求高于普通建筑对施工队伍的要求,智能建筑不但要求施工队伍的技术过硬,而且要求施工的质量过硬,而现在许多施工队伍都存在着重投标轻施工的现象,甚至偷工减料、非法牟取利益,导致很多智能建筑质量不够硬,智能软件寿命过短。

4、系统售后服务较差。对于智能建筑来说,除了要保证建筑的设计方案、施工队伍、系统软件等质量过硬,还要确保智能建筑完工验收后的后续服务,因为后续服务是确保智能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而就当前智能建筑的售后服务情况来看,大多数智能系统经营商都只重销售,不重售后。

5、智能系统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的智能建筑中,常常是只重视“建设”,而毫不重视建好验收后的“管理”工作。智能建筑后期的“管理”工作重点在于智能系统的运行维护,这种管理维护对传统的物业公司的管理模式、队伍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是原本只提供安全巡视、物业管理、绿化保洁等的物业部门所远远不及的。

三、发展智能建筑的策略和建议

1、大力培养国内优质的智能化系统集成厂家。虽然在目前国内市场上智能化系统集成产品众多,但是其质量残次不齐,能够和国外进口优秀的集成产品相媲美的很少。因此,当前,政府应该扶持、引导智能化系统集成企业,鼓励其钻研创新,并通过在进行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采用国内外相结合的技术,逐渐带动国内智能化产品市场,培养一批有规模、质量过硬的智能系统集成商家。

2、提升设计能力、完善设计规范。一个先进的智能建筑不仅需要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力争使优秀的设计方案使用于先进的智能建筑,从基础上提高智能化系统运行的效果和寿命,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智能建筑的设计进行规范,并对现有的规范进行统一,为设计、施工提供统一的设计标准,以保证智能建筑的稳定性、先进性和安全性。

3、加强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针对智能建筑的施工队伍,施工单位应该积极吸收一批信息技术方面的高科技人才,并不断对施工队伍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对智能建筑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

4、提高买卖双方的售后服务意识。对于智能建筑来说,建筑的施工及智能化系统的安装调试是前期正常启动自动化功能的关键,而后期自动化系统是否能够保持正常运行,能够运行多久却常常在于投资商选择的智能化系统集成商是否有着良好的售后服务,因此,作为智能建筑的投资者来说,要想保证投入资金的有效性和回报率,就必须加强对选择智能系统集成商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重视集成商们提供售后服务的质量和信誉。而对于系统集成商来说,重视售后服务便会赢得客户的信任,也将会促进企业效益的增加。

5、提高物业公司人员的综合素质。面对智能建筑对传统物业公司提出的挑战,一些高端的物业公司应有针对性的引进一批信息智能化方面的技术人才,加强对智能化系统的一些基本管理和维护。同时,对于智能化建筑来说,传统的物业公司应该更加重视服务而不是管理,并定期对公司员工进行智能化系统的操作和培训,毕竟智能化系统运营的理念重视的是保证正常运营,是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祖德.基于网络环境的智能控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

[2] 胡崇岳.智能建筑自动化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智能建筑培训范文第3篇

1我国智能建筑发展概况

我国标准GB/T50314-2006对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的定义是: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建筑是1984年1月诞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都市大厦。我国智能建筑开始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0年建成的北京发展大厦(18层)可认为是我国智能建筑的雏形,而1993年建成的广东国际大厦可称为我国大陆首座智能化商务大厦。目前,我国建成了不少智能建筑,仅在上海已建与在建的楼宇中,带有“智能建筑”色彩的就有上千幢。但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已建成的智能建筑有70%以上运行不正常,真正达到智能建筑标准、运行正常的确实为数不多,投资浪费现象惊人,针对这一现象,我国1998年成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家工作委员会,开始着手编制有关标准与设计规定,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进行资质审定工作。智能建筑运行不正常,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系统处于停运状态,这种项目大都建于90年代初期,通过商订货,调试,验收及培训工作不完善,后期服务无法保证,出现问题找不到原订货商,找到了费用也很高;另一种情况是系统仍在运行,但只能进行显示与手动控制,这种情况比较多,部分自动控制能正常投入的项目不太多,达到自动控制全部投入运行,实现经济运行的工程很少。造成大量智能建筑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理论研究滞后理论研究跟不上智能建筑的发展。尽管我国在“七五”期间就确定了“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的攻关课题,但对智能建筑的理论研究和相关科技产品的开发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对其认识也停留在国外的研究成果上。一座座自称的“智能建筑”不断拔地而起,没有先进的理论做指导就难免出现问题。2.2设计存在误区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设计部门对智能化产品和智能设计方法还不很熟悉,尤其在集成方面更弱些,还需要产品商和系统集成商的支持和通力合作。目前对智能建筑设计的注意重点大都集中在智能化系统上,而在建筑平台方面注意不够。

2.3业主认识产生偏差对智能化集成系统带来的增值效果有所怀疑或由于资金投入方向的问题,以致不适当地压低在智能化系统上的投资,结果造成建筑物的档次的下降。没有总体集成的概念和系统发展的考虑,以致边招标、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返工浪费严重。缺乏掌握智能化系统技术的人才,不能及时纠正质量问题。智能化系统建成后,对日常管理和持续维护重视不够,特别是对在建设时就必须予以重视的有关问题放任自流。

2.4BAS运行得不到保证供货商的产品运行不正常而造成投资浪费的大都指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因为BAS运行不正常往往是无法保证自动控制正常投入运行,或者无法实现工况自动转换,以有效利用室外新风来节约能源,显示部分一般都能保证正常运行,由于不直接影响工作,就没有引起业主的重视。国内智能建筑中所选用的BAS基本都是国外产品,国外BAS的供货都是从敏感元件、执行机构、阀门、变送器、现场控制站(子站)、网络服务器及所有软件成套供货,其产品质量是可以保证的,但国外供货商在现场调试、人员培训、后期服务等方面不能保证,特别在与甲方及施工单位配合上更难做好。

2.5施工力量薄弱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以及对国外产品的熟悉程度也直接影响到BAS的正常运行。例如:接线错误,特别是因电源线与信号线接错或地线接错引起设备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施工质量保证不了,接线混乱给现场调试及系统投运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我国智能建筑的施工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缺乏经过正规训练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造成安装质量不高。

2.6行政多头管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与智能建筑相关有建设、邮电、广电、公安、技监等部门进行多头管理,互相扯皮,各自为政。只有这些部门联手,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管理才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3改善对策

为使我国建筑智能化健康有序地科学发展,应从五方面入手。

3.1加强领导、规范市场行为政府和行业协会应遵循智能化产业链运作的基本规律,制定相应的法规和行规来规范和引导这个市场,使市场朝良性化的方向发展。首先,要加强资质动态管理,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为规范市场行为,应该对从事智能建筑方面的设计单位、系统集成工程承包商、监理公司等,进行资质认定、明确规定相应等级应达到的各项标准和允许从事的工程范围类别,杜绝无资质等级者从事此类业务,并对具备资质等级的单位加强监督动态管理,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其次,要规范项目招投标市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作为建设方,需根据工程需求编制好招标文件和评标定标依据。招标文件内容要完整,用词准确严谨,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应重点从技术方案上提出要求,依据设计标准、规范及技术要求,选择适合智能化系统的总承包商或协调商,然后再由总承包商操作子系统的逐项招标,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方式进行实施。在招投标文件中强调供应商对BAS的后期服务问题,要求他们在国内有商或合作伙伴,在办事处也要配备这方面的维护人员。

3.2加速相关标准、规范的制订和执行在建筑智能化过程中,应该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标准、规程、规范等,尽快做到有章可循。建设部专门成立的建筑智能化专家委员会就是作为顾问、参谋和助手的作用来协助勘筹设计司开展工作,协助政府制定有关标准、规范与行业法规。设计规范在设计中起到法律的作用,国家制定的设计规范实际上就是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必须遵守的法规。设计规范一般都按专业分门别类制定,它要求各种类型的建筑物都要遵守,国外还没有类似的智能化建筑的设计规范供参考。例如,对电气专业来讲,国家颁布了许多规范,不需要组织人力再去专门为智能化建筑制定一个专用的设计规范。但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及计算机控制系统、接地系统设计的安全防护等方面,国家有关规范规定还不明确,而这方面的问题对智能建筑的运行影响还比较大,轻则影响系统稳定运行,重则损坏昂贵的计算机系统,因此,国家应尽早出台这方面的规范。2006年建设部颁布了新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这对于我国智能建筑的设计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制定之后如何执行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标准制订出来,大家就要执行,如果大家都不去认真执行,也就失去了制定标准的意义。

3.3建立高素质的设计队伍我国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不能长期把智能化系统设计委托给国外设计单位或系统集成商。实质上,智能化系统设计仅是整个建筑物设计工作的一部分,建筑设计单位仍然是主体设计单位,系统集成商仅是配合单位。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不能各自为战,为使两种设计形成有机的联合体,国内有条件的设计单位应调整专业设置,把自动控制、通讯、信息、计算机、建筑设备等专业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起自己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

智能建筑培训范文第4篇

1、首先是充分运用了自动化系统的建筑自动化优势。传统建筑的排水、电力、消防、暖通空调、信息通讯等,都可以实现各子系统的就地自动化运行,通过智能建筑可以将这些子系统之间联动起来,不仅可以实现各子系统独立的自动化控制,还可以联动运行,实现远程控制及综合管理。

2、绿色节能运行在智能建筑中的实现。智能建筑是工业革命之后结合现代化技术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理念。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应用,使智能建筑超越传统建筑,在设备运行控制、后期管理等各方面,截然不同于传统建筑,不仅具有节能降耗的作用,其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

3、优越的网通技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建筑与信息的结合度越来越高,这就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与技术支持,同时也满足了高效智能化建筑的需要。

二、智能建筑发展出现的问题

1.对智能建筑的理解与标准的问题

目前我国业主对智能建筑的理解和追求相对简单,开发商很容易将智能建筑作为营销嘘头,而布局的智能建筑不论是从功能上还是技术上都无法做到智能化、人性化,单纯跟风的情况很普遍。同时因为智能设备和智能建筑的相关标准尚未统一,存在各厂家接口不标准统一,各自为战,损坏后维修更换困难。由于接口设备不标准统一,用户后期配件维修、更换无法自由选择,用户被绑定在一个产品厂家上。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行业内经常听到同行交流说,因采购回的设备接口不一,各系统无法配套使用,导致工期延误。

2.智能建筑规划设计的问题

不同于其他建筑的方案,智能建筑设计必须多元化和个性化,不同地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建筑不可能有唯一的解决方案。智能建筑发展从3A到5A,现在更有了7A。许多业主在智能建筑规划设计之初对智能建筑一知半解,缺乏相应的智能建筑方面的专业造价工程师,对智能建筑的投入、产出效益,数据掌握不充分,缺乏长远眼光,当设计工作完成后,又由于一次投资费用过大而取消,导致之前设计作废,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3.智能建筑运行维护的问题

目前很多物业,不舍得投入去聘请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导致智能化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由于设备一次投资造价很高,后期不能充分发挥降低消耗、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成本的功效,投入产出比效益就得不到充分体现,这种情况也严重影响了智能建筑的发展和推广。

4.施工技术和施工人员的问题

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相关施工技术成为新的研究课题,但是很多建筑单位对智能建筑施工技术认识不足,对智能建筑中自动化、即时通李宗海青岛和达置业有限公司266034讯等掌握不到位,技术不成熟。同时建筑施工人员方面,建筑施工人员是建筑物完成的主体之一,关于智能建筑的优越性,上文已经指出,其与传统建筑体有着莫大的区别,但我国的智能建筑却多是由传统建筑工人修筑而成,这些工人整体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水平不强,未经过专业培训,不熟悉、不了解智能建筑相关情况,使智能建筑功能保障存在不稳定因素。

三、智能建筑发展措施

1.规范智能建筑技术与行业标准

加强智能建筑的规范化管理,即以法律法规等对智能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进行必要的约束。建筑行业从开始到最后,最需要注意的是安全运行,安全运行二字可大可小,对于施工来说既是重中之重,也是关键所在,建筑成果只能在安全运行有所保证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最彻底的实现。在整个建筑行业中,当属智能建筑的施工配套设备成本最高,牵扯到的专业、部门与人员也最为复杂多变,所以欲想在乱中求得安全,实现安全建筑,必须有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进行约束。目前,我国在智能建筑法规这一方面还较为落后,国家并未出台专业性法律法规,借助参考国外法律建设是我国智能化建筑法律法规走向完善的必然。

2.智能建筑设计规划的步骤

对智能建筑设计的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就是针对建筑物业主的需求的分析,对于初步的规划和设计方法的确定以及对于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的分析,建筑设计者应该根据业主对于建筑的需求进行整理以及分析,要对业主的需求进行定量化的分析,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形成更为科学的具体设计目标。

3.行业人才的培养

智能建筑区别于传统建筑最大的不同便是建筑配套设备与信息技术的密切联系性,这便对从事这项工作的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熟练了解并掌握智能建筑中的每一项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这是设计并提高智能建筑系统的必然,此外,在对知识充分掌握的同时还要对学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使我国的智能建筑可以借助专业人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运行维护升级

智能建筑中5A都是设定好的程序,管理人员往往只是检查程序运行是否正常,而忽视了智能建筑是开放性系统,从固件到软件都可以升级。例如:智能建筑在建筑中使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改变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背景音乐等,既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更加人性化工作生活环境,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节约能源。在照明方面,智能建筑可以根据时间、场合、人流量、室外光照强度的不同,通过光照、预设值、控制方式,对光照度进行精确设置和合理管理,不仅节省了能源开支,还可以延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

智能建筑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动化系统;智能建筑;应用

自动化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水平,其直接决定了智能建筑自动化功能实现的程度,因为自动化技术有很多,而应用在智能建筑中的只是少数,为了做到少而精,通常情况下,智能建筑相关管理人员会建立一个相关的管理模式,并且对管理方法进行不断地优化,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等,只有如此,才能够使人们在智能建筑中生活中更加舒心和健康

1.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简单地讲包括建筑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及通讯自动化系统等等.其中建筑自动化系统是其核心系统建筑自动化系统又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实时的对设备、环境的监控系统.如安全防范系统、消防系统、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通常称之为控制网另一类是分时的围绕数据库的信息管理系统.如物业管理系统等.习惯称为管理网其关键技术应用如下:

智能大厦管理模型该管理模型可由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与有限状态图相结合的方法所构成.该模型服务于大厦监控与调度管理的集成化与广义管理等目标;智能大厦管理方法优化可供采用的优化方法很多.如用于求解大厦协调控制与调度管理模型的启发式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及超图优化方法等;智能大厦综合信息库应用多库协同技术健立智能大厦的综合信息库.存储、查询、管理来自设备监控、电话、电视、传真的内部和外部信息.为用户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为智能大厦的优化管理提供软件支持环境

2.智能建筑的成本

智能建筑运行不正常的情况有以下几种:最严重的是系统处于停运状态.这种项目大都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通过商订货.调试.验收及培训工作不完善.后期服务无法保证.出现问题找不到原订货商找到了费用也很高由于建筑智能化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有关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还不可能像其他专业一样.被广大设计、施工人员所熟知加之产品的标准繁多而且不规范.‘・性价比”难以把握因此导致智能化工程的成本难以控制智能建筑的成本(包括基础建筑及配置.办公自动化及现代通讯设备的成本)要有一个正确估算.建立预算成本模式是必要的覆盖整个建筑业成本模式有四个概念:即元件的生命周期、现存的价位、预算中的成本、参量的估价系统的‘・生命周期”观念近些年来更让人们关注.办公自动化和现代通讯技术系统的生命周期是不能确定的.而且发展的速度要高于商家接受的能力。

在近些年来呈现一个趋势.在资金成本的花费中元件的翻新.维修主要是在那些短周期和比较昂贵的元件中:成本模式是以生命周期成本为中心.而智能建筑的所有成本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资金成本运行、维护等所用的费用和剩余价值都与现存价位有关.这意味着成本跟时间这个说明将来在一定时期里支出参考投资资本要进行折扣:建筑商在重新装修、改造中的价值分配中.高量的参数估计是必须的.智能建筑的许多重修或改造的计划都是不能精确预测的

3.自动化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上世纪80 -, 90年代,我国开始对智能化建筑进行研究,但是真正的实践却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扩宽了思路智能建筑具备多种功能,但是各项功能的实现则需要依靠各种系统的正确应用_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动化系统_如果自动化系统应用效果不佳,其智能建筑的自动化水平也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此,笔者就详细对自动化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首先,自动化管理系统平台的应用,智能建筑需要安装各种自动化的设备,如此多的设备如何能够实现全夭候的监控,当其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维修,自动化管理系统平台的应用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该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对整个智能建筑所有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管理,一旦某一设备出现故障,管理系统平台会发出预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维修,进而保证智能建筑功能不会受到影响这个管理系统平台具备数据库功能,能够将所有的各种设备所出现的各种设备信息储存出来,以供后期借鉴使用,而且这个平台系统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的水平要求不高,因为其图形界面十分清晰,操作人员能够十分明确的辨别出个各个设备,而不会出现混淆的情况

其次,自动化报警系统的应用,这主要体现在消防方面,比如火警自动化报警系统,当智能建筑出现火灾隐患时,该系统会自动报警,节省了报警时间,安全可靠,快速及时,为挽回人们的生命财产也有重要的作用

再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智能建筑中安装设置了众多多媒体接口,该接口直接与网络连接,为智能建筑居民提供的最新最全的信息,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这种智能化的接口开展活动,举行会议或者管理智能建筑中居民的基本信息,可以说,智能建筑实际上,就是一种用户信息管理系统,这种信息化的服务,提高了智能建筑的管理单位服务的水平,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最后,建构智能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控制的方面要比管理平台广泛得多,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是智能建筑事务处理层次,也就是说,整个智能建筑大楼中所有大小事项,都与该层次的智能控制系统负责,比如安全保卫、空调等,几乎涉及到人们的方方面面,第二个是楼宇信息管理层次,其负责的主要任务是邮件、‘电话等信息,也就是说所有的综合信息都由此负责;第三个是智能建筑决策级,主要负责智能建筑日常的经营管理等这三个层次以此递进,对囊括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涉及到所有的方面,共同组成了智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