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有资产管理成效

国有资产管理成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有资产管理成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有资产管理成效

国有资产管理成效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和使用的,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的各种资源的总称。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大多是非经营类资产,涉及范围比较大,资产总额比较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服务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截止2012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超过14万亿,占全国国有资产的三分之一,且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增长。近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其中包括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为了更好的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成效,财政部出台了《地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和办法,明确了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责任、处置程序和监管要求等,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资产配置不当、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使用效率低下、资产大量流失等,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可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任务十分艰巨。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1.资产配置不合理。一直以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国有资产零散分布的现象比较普遍。大多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都是需要某项设备才临时购买,缺乏总体上的协调和管理,造成国有资产闲置和稀缺的现象同时出现。例如,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有很多空余房屋闲置或出租,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却要花费较高的成本来租用办公用房;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办公设备、办公家具超标和浪费的问题,有的事业单位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严重陈旧,急需得到改善;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承担一次专项任务,就申报一次国有资产采购专项经费,资源重复购买、浪费现象十分严重。2.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弥补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经费的不足,行政事业单位将本单位多余的办公资源用于经营性业务。例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招待所经过装修后,不仅用于办公需要,而且对外营业,所得收入用于发放员工福利和弥补财政经费的不足。然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行使的公共职能,又缺乏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意识和动力,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量国有资产开始流失。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通过资产评估部门的评估,就擅自低价将国有资产转让给私人,或供其无偿使用,甚至随意报废尚有相当使用价值的设备;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用于经营性业务的收入,并没有纳入财政预算,而是存入单位的小金库或者违规发放员工福利。尽管在国家严令禁止下这一现象有了很大改观,但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导致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3.账实不相符。根据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做好账实相符、账账相符。然而,现实中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账实不一的问题,普遍没有设置资产的明细账和国有资产卡片。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来源有多种渠道,有的是自有专项资金购置的,有的是上级部门购置的,有的是社会捐赠的,有的是下级上缴资金购置的,无论哪种方式,都应该入账。然而现实中,很多事业单位只将本部门资金购入的国有资产入账,其他渠道购置的国有资产没有入账,长期游离于账本之外。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对已经报废的国有资产不进行报废报损,使其长期挂账,造成账实不符的问题,也给腐败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

1.转变国有资产管理观念。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国有资产管理,树立正确的资产管理理念,才能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成效。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立效益观念。效益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中心。尽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财政投入的,但也要将追求效益放在首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任何方案、措施等,都要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注重国有资产管理效益系统的优化。当然,与企业不同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追求社会效益。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立法制观念。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要树立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制观念,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范。实践证明,资产流失严重、管理混乱的行政事业单位,通常是法制意识淡薄的。2.健全管理制度。首先,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点多、面广、难度大,只有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机制,才能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成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是个系统工程,涵盖资产购置、使用、配置、处置等各个阶段,只有监督全过程,才能有效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国有资产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财务、审计和纪检等职能部门的监督责任,提高资产管理的成效。外部监督主要包括社会监督和新闻监督。为了提高外部监督的有效性,行政事业单位要在不触及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加大政务信息公开的力度,让新闻媒体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曝光一些违规操作的行为,迫使国有资产的管理者不断增强管理能力。其次,完善绩效考评机制。3.重塑管理流程。首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一管理,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通过单位自查、全面核查、资料整理、产权界定和资产划转等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家底,办理好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资产划转和权证移交手续。在做好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基础上,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分批统一接收、管理、运营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对外出租或出借的房产、地产、铺面等国有资产产权。其次,重塑资产管理流程,推进精细化管理。在资产使用上,不仅要建立责任制,规范资产日常使用管理,还要建立闲置资产调剂使用制度。通过调剂不同单位之间的余缺,逐步改善资产配置不公平的现象。资产处置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置。行政事业资产处置的变价收入和残值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上缴国库。在资产评估上,行政事业单位在发生资产处置以及资产运营中心在拍卖、有偿转让、置换资产时,应按规定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机构进行资产评估,以防止评估过程中不正当行为的发生,维护资产安全。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认识,从制度建设、重塑流程、加强监督等环节入手,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成效。

作者:周焱 单位: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一一大队

参考文献:

[1]宋军发.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保值增值与路径选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4).

[2]郭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2(6).

国有资产管理成效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来,在政府推动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相关制度执行差等原因,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上,详细探讨了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初步设想,以期为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一、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各级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更偏重于国有资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国家职能顺利发挥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公共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杜绝资产流失,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使用效率,对提高资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与促进节约型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颁布实施至今已经8年了,但从全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情况来看,多数事业单位在实际管理国有资产中仍然存在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者意识淡薄,对资产管理的意识不强,责权不明,受“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影响较严重。和私有资产相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在超负荷使用或闲置的情况。相同的资产,国有的可能提前报废或者闲置无人问津,私人(含企业单位,下同)的则能正常使用,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事业单位无国有资产使用保养制度或者虽有相关制度但没有得到很好执行;而私人资产可能没有使用保养制度,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得到很好控制,维护良好。这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者责任心不强的问题。

(二)管理人员知识欠缺,业务能力薄弱

部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非专业任职,未掌握必要的管理知识或掌握不准确,业务能力不强,不能很好使用资产管理等软件工具,导致国有资产账实、账账不符,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资产实物和财务状况。有些事业单位未制定国有资产定期盘点制度,有些事业单位制定了国有资产定期盘点制度但由于人员的知识能力等原因落实不到位,也导致了国有资产的账面数量、价值等与实际不符。

(三)管理制度缺乏或执行不严,管理粗放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财务细则》等,这些法律法规基本上属于原则性规定,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各单位情况进行细化,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制度,并严格执行。但如上所述,部分事业单位缺乏使用保养、定期盘点等制度或制定了相关制度但未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粗放式管理造成国有资产管理混乱、账目不清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有的事业单位一方面盘亏资产数百万不清查盘减,另一方面对早已竣工交付使用的资产迟迟不办理竣工决算,长期挂在建工程核算不转入固定资产。

(四)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虽然有制度,但不严格执行也没有监督管理机制监督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及人员的设置受单位领导直接控制,其监督权力也由单位领导授予。这种被领导者监督领导者的设置,本身不符合管理学基本原理,其行为必然受控于管理层,反映管理层的意图和目的,体现管理层的意志,独立的监督管理体制“名存实亡”。同时,财政、审计等外部监督部门因自身工作内容繁杂等原因,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力度也较弱。

(五)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由于国有资产长期被无偿占有使用,不评估、不提折旧、不考虑损耗或年产值因素,造成产权分散流失和浪费严重,削弱了财政分配资金支持各项事业发展的力度及财政的调控能力,加剧了财政资金供求的矛盾。不少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出租或长期出借管理不规范,收入不入账或不公开,支出不合理或不规范;一些事业单位低价处置国有资产,不履行财政报批手续,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滋生腐败。

三、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完善:

(一)增强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

加强教育引导,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领导干部、资产管理责任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国有资产是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和完成工作任务的物质基础,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管好国有资产,厉行节约、有效使用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每个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具体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

(二)加强管理人员业务知识与能力培训

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及实务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引导管理人员转变观念,从传统的只注重实物管理向实物与价值并重管理转化,围绕资产保值增值理念,增强资产成本观念。加强国有资产实物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之间积极有效的沟通,定期核对实物资产与账面资产,做到资产账实、账卡、账账相符;对国有资产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了解症结所在,分析问题原因,向单位领导提出资产管理建议,促进资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

(三)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

根据事业单位具体情况,制定采购、验收、使用、维护、处置等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各岗位职责,设计好各环节岗位人员的分工控制并严格执行。比如国有资产采购,制定采购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权限,审批人不得越权审批,未经审批不得采购。

国有资产管理成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应用;研究深化

1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在问题的分析

1.1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一种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

其涉及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比如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等,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进行企业资产的固定资产模式、无形资产模式及其流动资产展开优化,实现国家资产资源的有效建设。所谓的国家行政单位是对各个党政机关、社会保障单位等总的称呼,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特征,表现在其社会的公共服务性,通过对资产的利用实现对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确保社会各个事业环节的有效运行,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管理具备非盈利的性质,也就是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公共服务性,即利用资产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保证社会各种事业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发展;非增值性,即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无偿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无偿使用和占有财政资金形式的国有资产;财政分配性主要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分配和国家及地方的财政预算、财政分配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健全,实现国家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确保其各种管理制度等的优化,从而满足当下的国有资产的配置应用需要,从而实现国家各个部门及其社会活动的有效协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当代社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的需要,这满足了当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需要。目前来说,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展开相关国有资产配置环节的优化。在国有资产应用过程中,并不公平的国有资产的分配,是一个重要的应用环节。资产配置是指根据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的规定,为行政事业单位配备资产的行为。现阶段,由于缺乏一个公平合理的分配标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分配不公的现象普遍存在,如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公务车等资产的配备,里面存在着许多问题。资产配备的不公平导致有的部门资产剩余,有的部门资产紧张,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重政府的财务负担,也会直接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1.2 通过对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可以避免出现资产大量浪费及其流失的情况

在此应用过程中,要针对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流失状况展开分析,实现资产采购环节的优化。在资产采购过程中,要进行科学民主性的决策制度的应用,实现资产合理性的保持。这需要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好决策环节的工作,实现其个人的理财观念的优化,确保其资产结构的合理性。避免其不合理的资产应用,这样就降低其资产的浪费情况。在该应用过程中,某些资产的管理单位管理疏漏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单位资产的丢失及其损害的情况。

当然了,在现有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不合理的资产应用情况,这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自身行为规范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国有资产的管理过程中的难题,就容易导致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的麻烦,从而影响了国有资产的控制。这是现实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环节的重要应用部分。有些单位只凭领导个人意愿擅自处理部门资产,完全忽视单位财政部门的作用,无视资产处置的评估程序;更有甚者,一些单位随意转让、报废或者是捐赠,改变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有的甚至直接将国有资产转变为个人私有财产。

1.3 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过程中,我们要针对其应用内容,展开相关模块的优化,实现其资产配置模式、资产使用模式及其资产处置模式的应用,以满足当下的资产处置工作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应用问题,比如资产的配置问题、资产的应用问题及其资产的处置问题等。也就是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前三个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在国有资产管理中还会涉及到其他相关的部门和工作,这其中的疏漏和不合理问题也给国有资产的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

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健全

2.1 为了避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不合理的流失,缓解国家的财政负担问题,我们要展开行政单位工作效率的提升,以满足当下的社会经济的运作需要,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为此,我们要展开相关环节的行政事业单位固有资产管理方法的应用,这需要展开相关应用模式的分析。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法与地方性的管理方法的结合,进行日常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控制。

也就是合理界定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权力管理权限,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两者相辅相成,有效解决管理体系中的制度问题;此外,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实施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根据资产的管理成效,鼓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实施效率。

在日常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过程中,要针对工作人员的应用现状,展开相关职业培训模式的优化,确保管理人员的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确保工作人员的自身责任感的提升,这样就可以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价值的提升。在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过程中,有许多管理人员,在某些管理环节中,仍然存在着传统的管理理念,其具备比较低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的有效控制。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处理。紧跟时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产管理的网络动态化管理。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竞争的舞台,掌握大量的信息是取胜的关键因素。重视财政预算工作的作用,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2.2 在国家经济运作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是一个重要的应用载体,需要针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环节展开相关使用模式的优化,实现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体系的健全。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离不开各个行政管理人员的重视,从而确保行政单位工作整体质量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有序健康进行,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有效开展的物质前提,是实现国家安定和平,人民幸福安康的充分前提。

3 结束语

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产生问题的解决,可以满足当下的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确保国家资产运作环境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及聚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财政部教科文司《非经营性资产管理问题研究》课题组.《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拓展政府理财领域》,2005年.

[3]崔国峰.大庆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学术交流,2004.

国有资产管理成效范文第4篇

这两个城市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今年“两会”期间官员行事低调,因此记者联系采访深圳市市长和上海市市长韩正殊为不易。上海人大代表团的新闻联络人一直回绝记者的采访要求,直到3月17日,“两会”闭幕的前一天,在当天上午的全体大会结束后,记者登上上海代表团的班车,在从人民大会堂回上海代表团驻地国谊宾馆的路上,才得以就国资改革问题对韩正进行了约20分钟的采访。

而的态度也很谨慎。记者多次电话联系未果,最后才在广东代表团的一次全团大会会间,将约出会场,集中话题采访了10多分钟。

在采访中,对于国资委,两位市长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非常强调“自上而下”,其当地的国资委在组织架构上会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他们均表示应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

也许对这两个城市来说,其国资改革的实践已经走过了是“管”是“退”的讨论阶段,改革的下一步,应是如何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取得突破,继续保持先行者的优势。

(深圳市市长):

深圳从1994年开始进行国资体制改革的探索,对国有资产的运营和监管创设了三层次的管理体系。第一层次是成立国资委,下面有个办事机构国资办。这个层次主要是承担出资人资格。第二层次是在国资委之下成立三大控股公司,具体进行资产运营,由国资委、国资办授权行使出资人资格。当时的国有企业还有很多,摊子很大,我们切断了它们和各个局的联系,工业局、电子局、轻工局、纺织局,都没了,集中到三大控股公司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第三个层次是各个国有企业。

我们深圳决定学习领会十六大报告,领会总理的工作报告,按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把我们从1994年探索形成的按三级运营的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按照十六大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具体的改革有待中央统一部署。这个要求是自上而下的。

但在法规没有出来之前,二三层次,我们可以自己先动。中央要求的是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怎么设置,从上到下嘛。但对二三层次具体的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做的事情我们可以先推进。

第一个层次,在国资委和国资办的问题上,如何把管人、管事、管资产结合起来,我们在这个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原来三者没有完全统一,另外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的问题上还不完全到位。

第二个层次,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怎样才能真正履行出资人职责,真正管理国有资产,而不是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如果运作不好,就有可能变成“二政府”,变成“婆婆”加“老板”。

第三个层次,集团企业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一、专业不集中,什么都搞,盲目多元化发展;二、有些企业搞成了一个纯粹管理型公司,不是生产经营的实体。这样又多了一个管理层次。

集团企业的监管是一个问题。我们正在考虑如何完善它们的法人治理结构,比如董事的构成,什么样的结构才合理,才有利于形成董事会重大决策的职能。还有就是董事会的监督和约束职能,这个现在也难以做到。比如说,国有独资企业所设的董事会形同虚设,它不是代表不同股东的利益,只代表单一股东或一两个股东,这样不会形成制约机制。我提出来的想法是“三三制”:三分之一由股东代表派员参加董事,三分之一是企业内部人,三分之一是从社会上聘专家做独立董事。

董事会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企业内部人控制。在董事会的组成上,要动手术。目前已经在推动这方面的工作。

再就是监督的问题。根据有关要求,企业要设监事会。问题是监事会往往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监事会的利益也在同一个企业里,怎能有效去监管呢?这方面我们准备做一些改革,监事会成员应该由产权代表派出,对产权代表负责,对出资人负责,不跟企业发生经济上的关系。监事会成员的工资、奖金,不应从企业拿,由派出单位提供。

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经营管理层人员太多,管理成本太高。一个企业集团的管理成本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多少利润都被吃掉了。我们想大刀阔斧地精简企业的管理层,这是未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韩正(上海市市长):

在这次国务院体制改革以前,地方有国资委的,据我了解,上海是其中几个城市之一。上海在1993年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它是一个由市政府主要委办领导组成的领导机构。国资委的下面有一个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这个机构过去运转得比较顺利。

根据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精神,我们觉得上海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还要进一步深化,原来的国资委要重新考虑其职责的充实、调整和完善。

第一,要着力建立一整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国有资产的模式。

国有资产管理一个很重要的要求是国有资产必须流动。我们过去的国有资产流动不够,片面强调了管理。过去讲保值,保值怎么保?好像有点消极地保。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资产只有在流动中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不是账面价值,也不是库存价值,而是要在流动中由市场来认定这个价值。

资产流动有两个环节是必须把握住的:第一个环节是国有资产的界定。出资者是谁,责任人是谁,谁是真正的所有者?产权权属的界定应当说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比如有些是中央所属企业,有些是地方所属企业;就上海的企业来说,有些是市属的,有些是区属的,各式各样。权属一定要界定得非常清楚。这个工作上海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但我觉得还要进一步细致和深化。第二个环节,国有资产的价值如何评估。不能是少数人按照账面的价值,理论上算算就说是国有资产评估。一定要引入一整套科学评估办法,要应用市场的力量。科学的评估才能推动资产的流动。

举个例子,一枝笔的账面价值为2块钱,但市场上只认1块钱。一本书账面上1块钱,市场上认5块钱。这个价格是多少?过去我们只看账面上的价格,但资产、价格是流动的,只有市场认定的价格才可能流动,否则就不会有交易。市场认定价格机制在我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是不够的。所以下一步资产真的要流动,一定要有资产的界定、评估和市场价格的认定。我想,上海在这些方面要做一些很重要的突破和探索。

第二,上海要探索的,就是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立以后,推动其他政府主管部门从过去的管资产、管人,真正转向管社会、管行业,依法进行行业管理。

管社会,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共的、公平的社会管理环境。如果一个政府部门有自己的资产,那它进行管理,很难做到公正。这其实还是政资分开的要求。政府部门对于企业,无论是公有的、集体的、私有的、民营的、外资的,都应该是一视同仁,从管社会、管行业的角度来管。

上海下一步可能要在这方面来探索如何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环境。各部门管资产的职能要减弱或去掉,管社会的职能要增强。但管资产职能的减弱,不是政府不管,而是由国资委来管。

【背景】

深圳和上海的国资体制改革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在前后差不多的时间里成立了地方国资委,均采用了三层管理架构。然而,落实在具体操作上,则有着不同的思路。

去年8月以来,深圳市在国资改革上又迈出重大的一步,宣布对能源集团、水务集团、燃气集团、食品总公司和公交集团等五家比较成熟的大型国有企业实行国际公开招标,出售部分国有股权。这五家公司中食品总公司拟转让的国有股最多,达70%。最少的是25%。

表示,从签约的情况看,可以说实现了初衷。一是寻找到了好的战略合作伙伴。于称这次选择新股东标准不是出价高低,而是谁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二是达到了国有资产增值的目的。这次国际招标转让国有企业的部分产权,深圳通过三家国际财务公司――中银国际、瑞银华宝和荷兰农业银行,用国际惯例进行运作。据称,基本做到了公开透明,没有暗箱操作和桌底下的交易。

认为,这可以探索出一条在国有资产转让过程中如何保持透明公正的路子。“国资委以后组织或监管国企改革过程中的产权转让,这是一个可供效仿的方式。”他说。

目前,深圳市国资部门正在选择第二批国有企业国际招标的名单。表示,具体企业还没有选好,但主要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

看好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深圳去年向国务院报了14项要求对外开放的服务贸易领域,批了11项,余下的三项上面表示要放一放。透露其中之一是律师行业。他说,他把中国加入世贸的协定反复看了三遍,将其中“能钻的空子”都找了出来。今年他又向国务院申报要求再放开12项服务贸易,如能批个十个八个,他认为就很好。这样三年过渡期过去,“我们把该做的事就都做完了。” 说。

但也表示,由于国际招标需运作的时间比较长(这轮招标从去年年初开始正式启动,前后历时近一年),也需要一定的运作成本,所以选择的主要是一些大规模的企业。大量中小企业并不太适宜这种运作方式。

除了国际招标,深圳采取的第二种方式是在政府电子政务网上公开信息进行招投标。第三种方式则是进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表示,无论用哪一种方式,都会力求公开透明,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

国有资产管理成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 探讨

固定资产是指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或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预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固定资产是公立医院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发扬救死扶伤的光荣传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和完成各项科研活动、提高技术水平的物质基础,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子设备、一般设备图书资料等,其价值从千元到几百万元不等。近年来,各医院加强了资产管理,管理逐步规范,但目前在固定资产管理、核算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管理成效的发挥。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维护医院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也是衡量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下面笔者就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探讨。

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部分医院领导的精力集中在业务活动和科技研发上,未能真正意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对资产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的积极性不高,致使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有制度也未能得到有效执行,从而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固定资产账目不规范

目前大部分医院财务人员非专业出身,财务管理意识不强,未能真正履行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的职能,资产购置入账不及时,由于未能规范各级明细账之间也存在较大出入,长期不进行资产盘点,对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导致账实不符,家底不清,加大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

(三)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

大型资产和大宗资产的处置须经医院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后才能进行。有些医院未办理相关申请报批手续,就变卖、转让或报废某些固定资产,资产处置的随意性很大,极易产生违法乱纪行为。

(四)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

部分医院在购入固定资产时按购置费用列作当期支出,违背了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会计原则。同时日常只核算账面价值,不提折旧,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保证医院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导致医院财务报表上列示的固定资产价值大于其实际价值,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投资,轻管理

由于公立医院资产购置资金大多来源于财政拨款,致使领导只注重投资、轻视管理,平时只注重固定资产物质形态的使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不够,甚至认为这只是财务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

(二)采购缺乏统一协调的科学论断和采购机制

主要体现在科研或临床设备上,往往凭领导意志,只追求设备先进,不考虑实际需要,导致先进设备做摆设;要么各部门追求自身利益,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要求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致使固定资产重复购置,造成资源浪费。在资金紧张的同时,许多闲置资产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固定资产价值的贬值与使用价值的隐性流失。

(三)缺少有效的管理约束机制

由于医院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机制,致使固定资产核算不及时、不全面,甚至存在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多年账面没有反映,早已报废的资产仍挂在账上的现象。由于账务混乱,导致家底不清,加大了管理的难度,难以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四)经营性固定资产与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产权不清

目前无偿使用医院固定资产从事经营活动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医院办了各类经济实体,如后勤服务公司,把医院的土地、房屋、设备等长期提供给经营单位使用,却不按规定办理固定资产使用手续,经营单位占有这些固定资产后,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经营单位不提或少提折旧,费用核算不实,在虚增自身利润的同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五)固定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按国家有关规定,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同级财政部门行使监督权,但这一制度在现实中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就医院本身而言,又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这也是导致固定资产不清的原因。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国定资产采购机制

医院可成立固定资产采购委员会,成员由院领导、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医务人员组成。凡医院采购的大宗仪器设备均需交采购委员会论证可行后,才交给政府采购,这样既避免了一言堂,又避免了仪器设备的重复采购。

(一)建章立制,加强固定资产账目和实物管理

1、领导重视、统一思想、部门协调、落实责任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在“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思想指导下,成立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医院各使用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按照“钱物分离、互相牵制、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统一思想认识,合理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做到人在物在。

2、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各个管理环节加以界定,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实行“三账一卡”制度。财务部门负责管理本单位全部固定资产,即财务部门负责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财产管理部门负责二级明细分类账,使用部门负责建卡或台账。固定资产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资产使用部门要保证固定资产完整,还应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凡固定资产内部转移、报废等情况,都应及时在卡片中进行登记,财务部门定期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对账,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及时调整相关账目;同时,医院在加强对已办理验收入库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同时,还要对在建工程进行认真登记,及时反映增减变化情况,已完工程要及时办理竣工决算手续,以准确反映医院固定资产情况。同时要加强盘点,每年至少对固定资产清查一次,并对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及分布情况、损耗情况和使用效益等进行全面分析,及时解决所发现的问题,确保账实相符。医院领导要加大对医院各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在固定资产报废审查时,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对盘亏固定资产,有关部门要认真核对,确实盘亏的,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对人为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要追究使用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以强化管理意识,明确管理责任。

(二)正确划分和核算经营性固定资产与非经营性固定资产

医院应正确划分经营性固定资产与非经营性固定资产。对医院经济实体占用的非经营性固定资产征收占用费。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第24条明确规定“对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应坚持有偿使用的原则,以其实际占有的国有资产总额为基数,征收一定比例的国有资产占有费。征收的占用费,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医院将一部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经营使用,其实质就是利用国有资产实施经营活动,对此,国资部门应对其征收资产占用费,对于征收上来的资产占用费,可投入到医院固定资产改造,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经济实体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正确反映经营收益。医院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也应按照新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正确反映医院经营情况。

(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尽管同级财政对国有资产行使监督权,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种监督具有滞后性。因此,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取得、使用、处置进行监督。加强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审计 ,以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合理应用,是否存在账外固定资产以及有无固定资产流失现象。要加大力度切实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不严、账实不符、闲置浪费及被非法侵占的问题,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家正逐步进行公立医院改革,各医院应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借此机会,摸清家底,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固定资产安全与完整,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崔秋霞.《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J].金融经济,2007(14)

[2]石廷祥.《谈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监察局网站

[3]乔迎光.《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J].山西财税会计园地 2008(9)

[4]刘伟小.《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理性思考》[J].管理世界,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