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顶岗实习计划公式

顶岗实习计划公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顶岗实习计划公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顶岗实习计划公式

顶岗实习计划公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机电 工学班 顶岗实习课程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9-188-02

1 引入

顶岗实习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是推进职业教育技能化、职业化、素质化的真实实践体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有关顶岗实习、人才培养等文件的精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在原有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探索了基于校、行、企三方联动的系部抓总,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辅导教师深度协作的教学管理小组,对顶岗实习的工学班进行了岗位工作课程化教学的有益探索及尝试。对正在顶岗实习工学班的课程化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及尝试。

2 顶岗实习课程化开发

2.1 国内顶岗实习课程现状

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阶段,课程体系中关键的课程,顶岗实习占高职教学时间的 1/3 到 1/2,却很少能找到正式出版的与顶岗实习相关的教辅教材。教材是课程内容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教材的缺位使顶岗实习教学缺少了一个主要的依据,导致教学指导上普遍存在片面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

多数高职院校囿于自身财力、人力及物力的限制,加之国内企业用工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学术本位以及放不下身段的情形下,使得顶岗实习尚停留在找岗位难、找的岗位与专业相符更难的现状,由于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宣传不到位,学生对顶岗实习存有误解和抵触,使得企业人事管理部门限于了对顶岗实习学生“迎来送往”上,企业聚焦于学生工作安全无事故上,根本不敢把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严的岗位给学生,学生在企业也无法在技能上有所收获。

2.2 机电一体化专业顶岗实习课程设置

机电专业工学班施行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进行学期式顶岗实习,参考企业常态化的工作过程,我们细分出技能操作和生产管理两条课程设置线。以技能实践及应用为经线设置专业课程,以职业素养及能力为纬线设置文化课程,经纬交织下专业与文化结合,其汇交点就是工作,工作的过程就是专业与文化下的个人实践,这样可以做到课程与工作一致性的最大化,实现课程教学与过程工作的相互促进。

针对2012级机电专业工学班所从事的岗位工作,系机电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小组依托企业产品开发了《产品装配工艺》和《产品基础概论》一主一辅两门专业课程。主课程《产品装配工艺》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掌握工作中应该注意的要点,尤其是在安全生产和合理操作方面。通过顶岗实习,逐步掌握有关制造、装配、工艺方面的知识。辅课程《产品基础概论》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的熟悉企业的产品,了解产品的组成及相关行业的知识。通过顶岗实习,逐步掌握有关电器行业的标准、规范。主课程侧重工作的流程及工作中涉及的技能及其应用实践,辅课程主要解答与产品有关的具体问题,主课程为学生解决工作面上的问题,辅课程为学生解决工作点上的问题,主课程强调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技能性,辅课程强调工作的合理性和技巧性。

为尽快使工学班学生了解企业、熟悉岗位、融入管理,系机电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小组依托企业集团的管理模式,开发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一主一辅两门文化课程。让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了解有关企业的基本知识,熟悉企业的管理模式,为学生尽早进入员工的角色做好铺垫,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3 顶岗实习课程化教学的实施

顶岗实习课程化教学应尽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利用院校教师和企业导师的教学能力,根据学生职业行动过程中的学习需要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实行因需而教、因需而学,依据学生的职业行动导向进行教学。

经过多方调研,参考学生实际要求,结合企业在生产、管理上的特点,考虑到企业生产紧、任务重,根本无法空出成块时间供教学之用,考虑到安全工作,教学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为此,系机电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小组构建了“三面一点”的多维顶岗实习课程化教学。所谓三面是指书本、实操和网络三个层面,所谓一点是指进行知识技能讲授指导的特定地点。

书本层面的教学,编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合作教材,教材采用一周、一知识、一技能、一小节的模式。为便于企业携带,教材页数控制在50页左右。为便于平时记录,页面格式采用两栏式,较宽一栏填充文本,较窄的一栏为空白。我们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对理论、实操方面不懂的、不会的问题予以记录,每周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对所有学生的疑问以讲座的形式予以集中解答,讲座后学生进行一周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信息反馈。其中学生的记录及小结均写在教材空白栏,教师直接在教材上给予一周评定。这样,教材就成了一个有效的知识和技能交流传递的媒介。

实操层面的教学,关键是学生岗位工作过程下的技能培养。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并不太愿意培养短期工作学生的技能水平,更不希望生产、技术资源外流。为此,学校、企业及学生三方应进行协商,签订协议,企业才能迈出培养的一步,否则只能是基础的培养。这个层面的教学由企业兼职教师主导,学校教师辅助进行。每周不定时的对岗位工作的学生进行核查,对学生的工作过程进行考察,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指导,对于实操层面出现的极个别问题进行单独辅导,对于实操层面出现的群体性问题,在特定的教学指导点进行集中培训。并每周给出相应的评定,顶岗实习结束时给予总评。

网络层面的教学,由于尚处于初创阶段,主要集中在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交流方面。此外,驻企业的辅导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到岗及就寝情况进行核定。

4 顶岗实习课程化的考核评价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评定,还停留在终结性考核阶段,缺乏全过程的管理和实时监控,随意性很大。使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和实效大打折扣。

为更好地强化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学习与工作的管控,企业应当与学校协商,建立校企联动的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从学校专业教师评价、学校指导教师评价、企业兼职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从教学的“三面一点”来看,学校专业教师主抓书本及网络两个层面的教学,为了保证知识和技能在纸面上有效传递和网络教学的有效实施,设定学校专业教师评价占总评的30%;学校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及规范,设定学校指导教师评价占总评的20%;企业兼职教师主抓实操层面的教学,负责学生岗位工作下相关技能的培训,十分重要,设定企业兼职教师评价占总评的40%;企业评价是指企业对学生的工作评价,侧重学生对企业所作出的贡献,这是体现学生职业能力及素养的方面,设定企业评价占总评的10%。

5 结语

为了切实实现企业与学校在顶岗实习上的双赢,顶岗实习的课程化教学实施迫在眉睫。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对顶岗实习课程化教学的开发、实施、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研讨及周密的论证,拟定了详细的方案和具体的措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顶岗实习课程化教学的安排井然有序,学生“做中学”和“学中做”的热情十分高涨。对于学生顶岗实习的表现,企业表示非常赞赏,希望工学班毕业后学生能够留企工作,并愿意把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计入员工工龄,也愿意学校等多的学生到企业顶岗,这为校企的深度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吕建表.顶岗实习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J].科教导刊,2011,11(上):120.

顶岗实习计划公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五级递进;技能训练;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电子技术”我校是机电类、信息技术类等专业的一门通用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实验实训、综合设计等四部分内容。该课程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课程体系。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中引入了“五级递进”技能训练模式。即:“课堂教学――专业社团活动――特长教育――竞技教育――顶岗实习”。

2 “五级递进”技能训练模式

通过理实一体化课堂教育完成基本教学任务;通过专业社团定期开展技术讲座、专业技能培训、科技服务等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在特长班通过教师与学生一起开展各种科技制作、强化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在竞技教育中,根据职业院技能大赛的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所学与生a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 实施过程

(1)课堂教学

根据“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理念”,设计教学项目。每个项目的实施都将学生按3―5人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合作完成。先由老师下达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教师讲解有关知识点后,学生进行讨论,确定方案,制定工作计划,接着开始实施制作。在此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可以修正学生的方案,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时接受学生的资讯,帮助学生解决难题。项目完成后进行总结评价。

(2)专业社团活动

学校为专业社团提供活动场地,为每个社团指定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制定活动方案。通过专业社团定期开展技术讲座、专业技能培训、科技服务等活动,既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3)特长教育

对于在某些方面有特长和突出表现的学生,可以编组为特长班,鼓励他们积极发挥特长,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在特长班通过教师与学生一起开展各种科技制作、课题研究等强化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4)竞技教育

首先学校层面每年举行一次校级技能大赛,通过校级技能大赛培养选拔一批学生为省级(自治区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做好储备工作;在省级(自治区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根据国家职业院技能大赛的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顶岗实习

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不但为学生教学实习提供帮助,而且是教师下企业锻炼、提升技能和加强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校企双方可以较为深入的技术交流,学校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课程兼职教师 、实习指导教师,企业聘请学校教师担任技术顾问。企业工程师定期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开展技术讲座,学校也定期为企业进行新技术培训,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产品研发。

4 保障措施

(1)与企业进行工学结合,共同设计和开发学习领域,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提取典型工作任务,把教学过程和企业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

(2)将实验室的设备资源重新整合,按项目化教学进行配置。加大基础性实验和技能实训的力度,适当增加设计性实训环节难度和广度。

(3)改革实训室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实行三开放,即:实训室开放、实训内容开放、实训时间开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性实验实训,在实验实训过程中允许学生有失败,并给予多次重做机会,直至成功。

(4)增强实训室的氛围,制作各种彩色实训挂图、基本器件表、基本原理图和基本公式等,使实验实训教学更加方便。

5 结语

近年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专业社团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较好成绩。通过向用人单位发放调研问卷,统计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我院顶岗实习学生、毕业生的电子方面的应用能力认可度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J].职业技术教育,2015(12).

[2]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0).

[3]谢文林,林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6).

[4]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15.

[5]王伟,王建华,董鹏中,曲丽娜.职教师资基本素养标准开发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77-79.

[6] [德国]克劳斯.贝克.职业教育教与学过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67-73.

[7]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3-147.

顶岗实习计划公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素质培养 低分高能 教育模式 就业导向 教学改革

21世纪各个国家的发展面临激烈的竞争,这个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职业教育”是教育部为了适应我国高级技能人才紧缺的国情,结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体系;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和实践训练并重,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本文拟立足国内职业教育,特别是本校生源情况,讨论探究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出“低分高能”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面向普通高中、对口升学招生,多数存在专业文理兼收现象,随着高中升学率的提高,新生多存在高考分数低、理论基础不扎实等特点,然而“低分不等于低能”,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将他们能量小宇宙禁锢在低分的世俗魔咒里,要让他们正视自己,摆正心态,懂得发掘自身价值,激发出他们无比强大的潜力。

首先,教育“以人为本”,应从思想上重新认识生源质量。

多年来,我国的教育实行的是单一评价机制,特别是高考,一考定终身。单一评价机制下,高分不等于高能,低分也不等同于低能,而国外很多高校在招录学生时,首先考查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其次才是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新生入学后我们不仅传授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该重点培养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知识、能力和素质是有机的统一,只重视知识而不重视能力、素质是片面的,能够较强的综合素质,能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才是毕业生一生用之不尽的财富。

其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调整职业教育的层次、布局结构及培养期限和方式,坚持多样化、灵活性、不拘一格的培养方式。

如今的用人单位将学生的能力摆在学历之上,这种现象直接影响考生、家长的志愿选择,经过了近些年“只要上学,不论专业”而造就的大量“毕业即失业”的教训后,近年来考生、家长日益理性化。

我院校领导审时度势,积极转变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针对职业教育特点,提出采用“2+1”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要求灵活调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在两年理论学习基础上安排为期一年的实习、实训,并提倡课堂教学利用实景职场、虚拟职场,让学生尽早进入职场,逐步达到知行并重,学做合一,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责任心强,适应性好;能力强,上手快,肯吃苦,会沟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受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好评、社会认可。

第三,全面建立专业认知实习制度,增强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性和主动性。

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认知实习教学模式,在全校所有专业(特别是理工类专业)增设“专业认知实习”,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目标性和主动性。改变职业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模式,将其转变成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模式,通过以入学后专业介绍——专业认知实习——理论学习(两年)——顶岗实习(一年)为主线,首先建立学生的专业意识,增强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性和主动性,而后配合理论学习、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不同方式,使职业教育落实到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形成内容丰富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职业教育培养应用人才的需要,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四,针对生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由于新生多存在高考分数低、理论基础不扎实等特点,且各专业有文科、理科、对口升学生源并存现象,其理论基础水平差异较大,对于理工科专业复杂的课程、枯燥的理论、定律推导以及乏味难记的公式,由于部分学生缺少理论基础支撑,慢慢便会缺乏学习的热情,并逐步失去学习的兴趣。

第五,加大实训、仿真设备等教学设施投入。对于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应当占专业教学的半壁江山,特别是对于理工类专业,通过大量的实践、实训活动,能突出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可以让学生从枯燥的理论、乏味难记的公式中解脱出来,使理论知识形象化,真正做到淡化理论推导过程、注重推导结果的应用。

然而,实验实训设备不但昂贵,而且耗材投入也较大,再加上缺乏“双师型”教师,所以小班教学难以实现,大班教学又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成为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质量的约束和瓶颈。而通过引进仿真、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实践性教学,可以满足常规的教学手段、技术、设施设备难以实现的实习实训问题。作为职业技术类院校,应加大对实习实训基础设施和仿真软件、设备的经费投入,特别是理论基础要求高、设备工艺抽象性强的理工专业从根本上改善实习实训条件,不断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和锻炼学生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技能。

最后,开展专业、职业、创业活动项目,力促学生能力发展。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阵地。对高职院校而言,专业、职业、与就业密切相关的活动项目能迎合学生的能力发展兴趣,连接学生的能力发展实际,具有较好的能力培育价值。

要在原有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之上,开展专业、职业、创业活动项目, 针对专业对口岗位的具体要求,大力开展创新性强 、实践性高,集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究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努力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由“服务文化生活”向“服务职业教育”的转变。

作为教育者,我们实践“教育以人为本”,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去验证教育理论,通过以上几项措施,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出“低分高能”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顶岗实习计划公式范文第4篇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how to construct a suited system of high voca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under the mode of “business/school”partnership ,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is focus on evaluat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 and making fair and reasonable assessment with diverse indexes, subjucts, contents and methods. The final aim is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employment competition.

关键字:工学结合;教学评价;实践教学

Key Words: “business/school”partnership; teaching evaluation; practice teaching

0、前言

当前,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的主题,“工学结合”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把课堂教学与直接获取实际技能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技能,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本文将对当前“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探索出一套实际有效的公平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1、“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的特点

(1)理论与实践相接合:“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强调学生校内理论学习与企业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具体的职业工作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这就要求实践教学的内容应更贴近工作岗位的内容与要求,实践教学的考核也应与企业实践考核相一致;

(2)课堂教学学时减少:课堂理论教学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课堂教学的内容及形式也要发生变化,教、学、做一体化,课内实践教学也要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课堂教学的模式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企业顶岗实习:当学生分批到生产现场顶岗实习时,其实习内容也该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实践教学主要由企业技师、工程师指导,教师只进行抽查与巡视, 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应得到充分保证。

2、“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评价的特点

“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系统也要做相应做改革,主要有:

(1)评价内容全面化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是从多角度进行的全面化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新技能的能力等职业基本素质要求都纳入评价体系;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作品、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心灵、价值观、情感、生活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是最重要的评价者,“工学结合”模式下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实习、设计、生产等很多都是借助企业的场所来完成的,来自企业的评价不仅使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更科学更真实,而且指导教师可以利用企业的评价结果及时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使实践教学更接近企业的需求。因此,教学评价主体必须要多元化(包括学校指导教师、学生自身和“工学结合”企业)才能教学评价活动更合理、贴切、科学、真实地反应学生的技能。

(3)评价方式过程化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不能限于固化最终结果的评价,而应当是把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企业顶岗实习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是一种动态的评价,它更关注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技能和养成职业素养过程中采用的方法、经历和体验。

3、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因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评价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的课程考试方式,其评价系统应作改变。

(1)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主要包括实践环境、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实践产品和实践结论4项,其中,实践环境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实践教学项目是训练学生技能的载体,应以掌握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能为出发点, 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特色;实践教学实施的结果则应体现为产品或作品,如学生设计开发出来的软件程序、加工出来的零件、组装的半成品等;实践结论主要是借助企业师傅的评价,或是参照企业的岗位要求和产品标准进行评价。

实践环境(40分) 实践教学项目设计(30分) 实践产品(15分) 实践结论(15分)

实践场所 实践设备 指导老师 职业氛围 项目来源 能力目标 作品 评语报告

表1评价指标

(2)评价主体

评价的主体有企业评价、学校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

① 企业评价:顶岗实习成了实践教学的有机延伸,应充分发挥了企业在评价中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企业专家最先考虑的因素应为高职学生的工作态度,其次为其工作能力;

② 学校评价:不再以“期末考试成败论英雄”,应该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平时主要针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期末以笔试的形式测试学生了解教材的使用度和有效性;“工学结合”期间,对学生在“工学结合”环境中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

③ 学生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促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有发现新问题、产生新的想法,认清顶岗实习的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学生找出不足,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3)评价内容

① 自我管理:主要是考查学生在遵守企业各项制度、按时到岗,无迟到早退、随意离岗、窜岗、接受组长安排的实习任务等自我约束方面的表现;

② 专业技能: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学习技能,比如,熟悉实训工作环境,熟悉设备的操作、运行、简单维护,保质保量完成安排的实训任务,了解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等;

③ 职业意识:主要是考查学生责任感、适应性、认同感、安全生产以及合作与竞争的意识,并且在实习岗位严格执行本岗位的保密要求;

④ 人际沟通: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具有积极上进、虚心好学、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对待工友平易近人等能力。

(4)评价方法

通常,评价方法主要有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和苏格拉底式研讨评价、答辩等多种方法。从“工学结合”本身的特点出发,其评价方法不应是以具体分数为指标的量化评价,而是以学生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为指标的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目前世界上职业教育广泛采用的一种评价方法,是在一个特定情景环境中,通过让学生完成一项具体任务,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工作技能进行判断的一种评价方式,在学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主要考查学生所表现来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参与意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探究新知识能力及其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等方面。

表现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做了什么,怎么做,完成情况如何,这使学生在“工学结合”中通过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了解到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流程、岗位的技术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等,在生产环节中认识到理论技术学习的重要性,再返校学习时目的会更加明确。

4.结束语

建立一套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已成为了当前“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当务之急,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以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核心,并且根据“工学结合”教学特点,引入多元化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方式,全面的评价内容和多种评价指标,以期达到“工学结合”教学改革预期的效果,而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戴士弘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06月

【2】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戴士弘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顶岗实习计划公式范文第5篇

    化学反应工程学是人类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而它的理论又离不开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检验。对于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来说,实训是学生参加实践获取知识所必需的学习途径。我们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理论教学阶段、仿真实训阶段、项目实训阶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入案例,提出问题,讲解案例在国内外的研究背景,工业用途,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聘请企业工程师,做为课堂主讲教师,将一个综合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做为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的载体,将企业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融合到课堂的教学与管理中。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之下,对学生分组。学生根据任务查阅资料,提出设计方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课堂上讲的一些理论知识,在实训中得到验证。归纳总结,教师在审阅学生的实训报告后,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以及每个实训小组采用的实验方案进行点评、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有所了解;同时用所学概念、原理对案例进行剖析,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在此阶段教师需要的是引导。推行过程评价激励机制,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一环,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随着项目驱动教学法的逐步实施,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过去一卷定成绩的评价方式也必须随之改变。学生从方案设计、设备组装到结果分析,包括理论课程考试、实验室安全管理,每一步内容的得分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教师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给出客观评价或得分,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找出自己的差距,看到自己的优势。

    2仿真教学在项目教学中的作用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化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作为实践环节的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是学生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经费,设备有限,学校实验室中容易出现盲目操作和“走过场”现象;在顶岗实习中,企业为了安全和效益等因素一般不允许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仿真软件的开发,仿真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采用仿真技术,可以将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虚拟化,在计算机上动态再现整个反应过程及每一步变化特征。而且仿真实训还具有无消耗、无污染可重复操作等优点[7]。在现代化工企业中大部分已经采用了DCS控制系统,技术员主要在控制室通过电脑操作控制生产过程[8]。因此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我们穿行四周仿真实训。通过化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实训项目如醋酸装置仿真、乙烯装置仿真、常减压装置仿真等过程的模拟,加强学生对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过程控制、能源综合利用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仿真让学生掌握正常生产操作、停车操作、故障处理操作等实训环节,了解化工反应过程中工艺和控制系统的动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操作中的异常现象的能力,为日后在企业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仿真实训是项目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