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

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

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会计发展 会计核算 信息技术

众所周知,经济环境对会计体系的影响是巨大的。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必然导致对现代会计的冲击,会计环境、会计依赖的技术手段从而发生了很大改变,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处理、披露和使用与非网络环境下的传统会计相比显现新的特征。那么如何完善新时期下我国会计核算体系已成为重中之重。

1. 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原则

1.1法制化

会计核算法制化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工作法制化的“依法”,不仅要依据会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也要依据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中有关会计的规定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还包括依据会计法规制定的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本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做出的决定、指示等。

1.2规范化

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按章办事,规避违规操作行为,确保企事业单位资金安全。规范化管理必须以防范风险为重点,坚持风险防范和规范化管理两手抓、两促进。同时规范化管理要有利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建设,不能因为规范化管理而固步自封,丧失发展的机遇,失去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业务创新的原动力。

1.3可持续化

会计规范化管理就是要实现企事业单位业务的长期良性循环发展,具体做到会计核算程序的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和业务操作标准化。因此,推行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必须从业务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制定国家会计长期规划,建立会计核算的管理目标责任制,确保规范化管理的有效落实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1.4 国际化

会计有中国特色,同时,随着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利用外资,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引进管理技术,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等,会计核算也要国际化。会计核算国际化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为完成会计核算任务而采用具有国际的相应性、规范性、可比性和适用性的手段、措施和途径。

1.5 抓关键点和薄弱点的原则

我们要从单位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抓好影响管理效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保证规范化管理的先进性。应抓重点研究单位会计核算内控制度建设与落实,工作流程明确与优化,岗位责任与工作交接,风险控制管理和绩效考核的评估。

2. 完善我国会计核算体系的对策与措施

2.1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会计信息安全

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包括人员管理制度、操作制度、安全保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是确保会计核算操作安全,及时、准确提供会计信息的前提和根本保证。为防止操作人员恶意或无意行为造成的会计信息不安全,要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合理划分业务部门职责,实行监控与操作相分离的管理制度,规范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对数据实行检验、校验,加强对数据存储的管理。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及时进行多级备份,同时要严格按国家的各项规定对业务操作进行设置。

2.2 引入权责发生制,实现与收付实现制的结合

权责发生制基础在加强资产和负债管理,控制财务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等方面都比收付实现制具有明显的优势。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我国会计改革,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引入权责发生制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首先从基层预算单位的收入核算开始,部分实行权责发生制,同时政府固定资产核算也要采用权责发生制,国有资产权益的管理是政府财务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作为会计的主体,应将政府国有资产权益的变动情况作为政府理财的一部分,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资本化,同时对政府及其部门运转过程中所耗费的固定资产成本,通过分期提取折旧的方法予以确认和计量,但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确认的政府资产,可以不纳入核算范围。我们知道,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都是会计核算基础。只不过在权责发生制下,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全面。实际上权责发生制能够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债,可以更好地帮助经济决策,而收付实现制则能反映现金的流人、流出以及存量,以弥补权责发生制在披露现金流量信息方面的不足,以便帮助政府做出合理的财政收入政策以及确定债务规模。因此,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反映政府财务状况的全貌。因此,引入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基础,对于我国目前而言应该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2.3完善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所做出的合理判断。在不能准确判断时,要求采取谨慎性原则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会计核算至始至终体现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因此,基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各种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探讨。在固定资产核算基础方面,我们建议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予以资本化,并按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和持续经营的假设通过分期提取折旧的方法予以确认和计量。可考虑设置“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反映固定资产净值,以此了解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现有的生产能力及使用效率。对事业单位发生的“应收帐款”,尤其是以经营业务为主的“应收帐款”,应该每年进行一次清理,对帐龄长的应该加紧催收或采取法律手段,并根据应收帐款的帐龄和债主的信誉情况按照一定的比率提取坏帐准备,使会计报表能够真实的反映“应收帐款”的现时价值。同时应根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现行市价和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以及实体状况计提减值准备,防止已无使用价值或报废的资产仍然按照原始购置价在帐面上放着,使资产的实际价值和帐面价值不符,虚增了事业单位的资产。

2.4 提高会计人员的适应能力

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会计处理工具和手段,同时会计信息采集、处理的实时性和自动化也使会计人员摆脱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那么会计人员工作重点由事中记账算账、事后报账向事前预测规划、事中控制监督、事后分析决策转变,由围绕凭证、账簿、报表处理的财务会计转向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并重。且由于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报告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承担企业内部管理者的职责,还应及时向外传递信息,提供咨询。同时他们不仅要客观记录和反映会计信息,而且要使会计信息增值和创造更高的效能,强化财务分析控制。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完善会计制度,使会计核算更好地为改革和发展服务,已成为当务之急。会计核算要以变应变,服务于经济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核算方法,使会计核算真正成为企事单位成长发展的好参谋,组织建设的主心骨,开拓市场的领军者。

参考文献:

[1] 刘光忠.改进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1):25-30.

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 规范化 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簪,企事业的市场竞争面临着越演越烈的趋势。然而,在优胜劣汰的市场形势下,企事业的内部管理是否规范化直接影响了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和经济发展情况。财务会计作为企事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事业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新会计标准全面落实,迫切希望企事业单位认识到自身财务会计的不足,全面推进财务会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一、企事业财务会计管理的问题

(一)企事业财务会计模式方面

第一,企事业财务会计在进行管理时,忽略了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将企事业单位与社会环境分离开来,只关注自身的经营水平和经济业务成绩,不能全面地反映企事业单位扎起社会中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有些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模式直接服务于企事业的业务成绩,过分强调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没有全面反映企事业在社会中的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公民、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等职能。

第二,企事业的财务会计在进行核算时,只关注企事业存货、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核算,对于知识资本,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往往不够重视。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事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事业的发展潜力,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占据市场地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和公布,可以丰富企事业的财会信息,为企事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因此,企事业的无形资产核算不到位,严重影响了企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信息质量。

第三,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片面性,且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在企事业的财会模式下,核算的内容仅仅是有形资产和与企事业经营状况相关的信息,对于非财务信息披露不足,缺乏全面性。非财务信息是企业领导者和政府部门了解企事业的依据,也是企事业投资人对于企业的发展前景分析的依据,是客观揭示企业经营活动和市场竞争力的全面信息,因而是不可以缺少的。此外,现在财务会计信息针对的是企业已经发生的历史性经济行为和活动,对于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披露有限。

第四,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表中对于新衍生的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缺乏列报,仅仅是在批注中进行简单的说明。各种衍生的金融工具的产生使得与之相关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成为财务会计的重点对象,简单地在批注中的说明或备注使得企事业管理人员对于金融工具的控制和管理存在困难,最终使企事业单位的经营陷入困境。

(二)企事业财务会计操作方面

第一,企事业的财务会计缺乏一个和谐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得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和管理层面缺乏沟通和交流,财务会计工作很难得到落实和开展。有些企事业单位中,管理层对于财务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财务会计工作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监督,财务会计和财政、审计和税务等部门缺乏联系,在信息流通不畅的情况下容易使得财务会计工作难以规范化。

第二,企事业的财务会计团队建设比较落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对于新会计准则的内容理解不到位,使得财务会计的整体质量得不到保障。企事业的财务会计的团队建设水平决定了企事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成效。但是,现在的有些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对于新会计标准的内容了解和利用不够,不会根据新会计标准的规范和要求进行财务会计处理工作,使得财务会计的整体质量受到损害。

第三,企事业单位的会计诚信问题缺失,财务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不高,进而造成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无法规范化。有些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因为受到利益的驱使,公然存在造假舞弊现象,严重损坏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质量。随着会计舞弊案的频频曝光,企事业单位加强了对财务会计的内部管理,对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会计行为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但是,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诚信问题缺失依然是财务会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第四,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执行不到位现象依然存在。财务会计的开展应该以制度为基准,全面保证企业财务会计的质量。如果忽略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设不健全的问题,很多企事业会计工作对于制度规范化的执行力度依然不够。如果企事业单位没有实行绩效考评和奖励惩罚制度,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随意性不断加大,对于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的工作质量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如何加强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

(一)建立健全引导机制,加强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

首先,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引导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根据新会计标准,结合企事业单位自身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地区本企事业单位的实施办法,并明确实施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法和进度安排,是企事业单位工会应该推进的工作。工会在做好自身规范建设的同时,要通过指导工作、推广办法、示范带头和引导实施等方法,促进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的建设工作。

其次,企事业单位要通过多种渠道推广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以舆论引导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企事业单位大力推广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意义,让职工认识到加强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对于保证资金安全,财务信息质量,精化企事业单位管理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投身到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中来。

再次,企事业单位要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和其他有意义的活动,以活动引导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企事业单位可以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培训,确保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为推进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企事业单位可以开展参观活动,让职工参观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卓有成效的代表性单位,让职工亲身感受到实施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的益处。企事业单位可以定期开展和参加评估活动,正确自身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增强单位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最后,企事业单位要强化财务会计人员的集体主义感和责任意识,以责任引导他们明确到财务会计管理对于企业和职工和自己的重要意义。将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相关工作落实到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中来,包括工会中的主要负责人岗位中去,使他们意识到推进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切实实施将是一种失职行为,会受到责任追究和承担责任的风险。强化责任意识,增加他们的压力,进而形成动力和活力是推进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二)加大集中管理力度,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首先,企事业单位要加大集中、统一财务会计管理,保证单位的货币资金可操控和可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财务会计工作就是合理记录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利用情况,通过合理调配资金使得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良好,资金利用率高。加强财务会计集中管理力度,一方面可以实行会计机构、会计人员集中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制度资金中心管理办法。有些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机构分散,账户多且乱,使得一方面需要向银行贷款才科实现资金周转,而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的大量闲置资金无法得到利用。通过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减少了资金的“散、乱、差”问题的出现,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有效解决了财务管理问题中的资金问题。

其次,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并推动制度得以实行。按照新会计标准要求,对规范化建设过程中的各项财务制度进行整理,对有缺陷和漏洞的地方及时补充,健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形成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使得财务会计管理有制度可循,有依据可依,有力推进了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进程。

最后,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固定资产过程控制和无形资产的核算控制,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性。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管理部门的权责不清晰,管理牵制性不强,导致部门之间户型推脱责任和资产运用效率低下。要想改变这种情况,企事业单位应该针对固定资产的运用和管理建立权限清晰的管理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构建、动态管理、处置程序和审批权限等,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此外,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于知识资本、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的核算,发挥无形资产对于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检查指导,强化审计监督

首先,企事业单位确定好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的措施后,要严格细化检查和加强指导,切实落实整改,确保财务会计行为的规范性。企事业单位建立分级负责,分级检查的制度,促进各单位逐一进行会计行为的检查和指导,以便及时纠正会计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针对程序过于简单,账务处理不符合规范,签章不齐,表述有歧义的会计行为要着实整改;对于不工整的记账凭证,要监督其拆开重新装订;对于档案记录不完整,档案管理不完备的要督促其及时整理清楚,补记齐全,完善相关程序;对于没有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软件,使用会计电算化娴熟的,要当面指导,促进其合理使用;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和登记等需要其他部门或人员协同解决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整改限期。在检查和指导的过程中,企事业单位发现不规范的会计行为,要及时记录和总结,分析出现的原因和条件,以便作为依据改进相关不合理的制度,健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其次,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审计的监督和管理,并落实考核制度,促进各部门规范行使会计职权。开展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发挥工会的作用外,还要发挥经审会的作用,通过经审会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审计监督,促使企事业单位中的会计行为的规范化。通过监督和管理,工会的经费实现了核算的独立性,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得到了资金支持,提高了财务会计管理的质量。

最后,总的工会应该制定严格的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考核办法,落实考核制度,保证各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监督、核算、电算化等工作的质量。通过建立考核领导小组,按照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的工作计划和流程,对会计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电算化等多方面的考核,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得出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部门给予奖励和支持。例如,财务打分制的考核制度,对每一个单位或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根据分数高低评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优秀单位、先进单位、达标单位等,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对没有获得达标单位的单位取消本年度的评优评先资格,及时促进各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根据我国各地区开展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的成效情况,展开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的思考,提出有利于企事业单位自身内部管理的措施。但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会计核算管理,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激励制度等是企事业单位进行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应该做到的举措。

参考文献:

[1]范治俊. 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 积极推进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J]. 中国工会财会, 2011,(01)

[2]施健伟. 浅析税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与财务会计的比较[J]. 现代会计, 2011,(02)

[3]杨梅芳. 试论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J]. 中国外资, 2011,(21)

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校;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基础条件,也是学校日常管理的重点。但是,一些学校在自身的管理中对于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足,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了基础薄弱、资产配置不合理、固定资产盲目重复购置以及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创新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实际效益,已经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的开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学校固定资产主要是指学校用于开展教学科研、学生教育培养的物质基础,一般是指单位价值在千元以上的资产,主要包括了学校的房屋建筑、一般设备、专用设备、图书以及其他固定资产等。学校固定资产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固定资产的经费来源以及核算方式与其他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学校的固定资产主要源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社会捐赠或者是其他方式,通常情况下,学校的固定资产只是一次性支出,而且往往不会进行计提折旧,会计报表中对学校固定资产的反映往往是固定资产的原值。

(二)固定资产的使用方式也有着较大的不同,学校内的固定资产,主要是用于学校内部的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等所使用,很少会用于资产经营。

(三)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多样性。虽然学校的固定资产在分类上相对较为简洁,但是在分类管理上由于涉及到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因而分类管理仍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

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很多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重采购轻管理的问题,对于固定资产的归口集中管理、使用调剂以及配置优化等方面重视不够,造成了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资产闲置浪费的问题。

(二)固定资产的产权以及账实管理不清晰。很多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都存在着产权不明确的问题,一些资产在进入过程中未能及时进行产权登记,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产权关系紊乱的问题,这对于固定资产的规范化管理非常不利。此外,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缺少及时准确的盘点,造成了出现账实不符的问题,很容易出现固定资产的流失。

(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一些学校由于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人力物力投入不够,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较为落后,未能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这就造成了固定资产在采购、使用、维护、盘点、报废、处置等环节容易出现漏洞。

三、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研究

(一)改进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在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首先应该创新固定资产管理体制,重点是实现学校内部固定资产的动态统一管理,同时明确不同层级、不同科室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具体目标和责任,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其次,应该进一步的健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可以由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衔接沟通,具体细化固定资产各项管理制度。

(二)优化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在学校固定资产的配置方面,应该综合考虑固定资产配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能够通过调剂解决的,应尽量避免重新购置;对于各种超标配置、低效运转、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应该注重整合。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方面,应该注重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的盘点,可以通过建立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的方式,重点确保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在固定资产的处置管理上,应该确保规范化,必须确保固定资产的处置经过审批,对于一些已达到使用年限但经鉴定仍有使用价值的资产应充分运用。在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上,学校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同时建立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定期审计制度,强化对使用效益的监督考核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可靠。

(三)不断创新固定资产的管理手段。在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应该尽可能的采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结合学校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将固定资产管理的采购、招标、维护、出借、处置、报废等各个业务流程进行统一整合,对固定资产采取安全有效监控和网上同步管理。同时,综合运用条形码技术,在固定资产卡片中加入图片信息,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水平。此外,还应该注重将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有机结合,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和增量实施动态管理,并进一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而不断地提高固定资产整体管理水平。

四、结语

在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控制,同时,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各种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理念等,促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提升。

作者:曾雪 单位:济南市城市房产住宅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康志英.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03).

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规范化管理;建设

一、引言

职业院校的基本建设规范化管理是指在职业院校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方式,包括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监督等各方面的工作内容,保证项目能够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顺利实施。可以说,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规范化管理的程序和内容。根据建设的程序来看,职业院校的基本建设管理内容总共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工程的前期管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工程的后期管理。

二、工程的前期管理阶段

第一,提出建设项目报告。建设项目报告也被成为立项报告,主要是职业院校的相关负责人在确定项目建设需求后,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文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来说,这是一份提出建议和具体项目的文件,目的是让上级了解项目的总体构想,并将建设的构想变为实际的建议。第二,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实际的走访研究,利用科学的态度进行调查,确定项目建设的实际意义,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方案进行论证。这个构成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选择项目内容和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第三,设计任务书的编写。在确定项目建设和实施方案之后,就要编写项目的任务书。任务书中包含了项目的介绍、预算、实施方案和后期回报等多项内容。可以说,任务书将直接影响着项目建设的成败,也是未来在编制设计文件时的重要参照。只有任务书被正式批注之后,该项目建设才算是正式成立,可以依照工程设计按照规划进行下一步的项目准备工作。第四,制定初步规划设计。项目建设的初步规划设计主要是指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整体安排。在项目的整体规划中,还包括了项目的规划设计文件和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第五,完成项目施工图。项目施工图是根据项目初步的规划设计完成的,也是初步规划设计在图纸上进一步深化。项目施工图是未来施工过程中的依据,也是项目设计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第六,进行项目招标。项目招标主要是从多家施工单位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也是满足市场经济需求的体现。在招标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过程的公开和公正,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最合适的企业,并以此严格控制工程工期和工程造价,保证最大的投资效益。第七,签订施工协议。施工协议中一般同时规定了承包人和发包人两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包括承包人的建设施工产品和工期,发包人所需要支付的价款。施工协议中的标的是建筑产品,因为建筑产品具有自身的特殊之处,施工合同也就涉及了更多法律和经济内容,而这些内容也要尽可能详细描述,避免日后产生争议。

三、工程施工中的管理阶段

第一,施工前的准备。施工前的准备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包括了现场的准备、施工技术的准备和生产准备三个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准备不充足都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施工进度,甚至是直接导致工程无法开展。第二,项目施工阶段。项目施工阶段是项目建设中的主要阶段,也是时间最长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依据项目施工图进行具体的建设,包括了策划、勘察、设计、采购等多项内容。同时,还要对项目的各项日期和行为规范进行特定的检查,保证项目建设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第三,竣工验收。在基本建设完成之后,建设单位会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共同对建设的项目进行验收,包括项目设计和建设是否符合质量和安全的规范。验收合格之后,建设单位会取得竣工合格资料和相关的凭证,并进行建设现场的固定资产移交。竣工验收是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最后一步,也只有在验收完成取得各项证件之后项目才能够进行投入使用。

四、工程后期管理工作

第一,组织工程结算。竣工后的组织工程结算要按照合同中的相关条款进行,合同条款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部分以相关规定为准。第二,制作工程决算。工程决算是指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施工图进行变动的部分实际产生的费用。这部分内容一般是有建筑承包单位负责编制,费用包含了工程项目从立项到投入使用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第三,固定资产交付。建筑工程的固定资产与一般意义的固定资产相比存在数额巨大,移动困难和管理困难等特点。承包建筑单位在竣工后,应将财产明细负载竣工决算之后,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交接手续,保证固定财产可以及时入账。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描述了职业院校基本建设规范化内容的重点,实际建设过程中还有更多的细节需要进行处理。可以说,职业院校基本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日后的教学,所以这就需要校内每个部门的人都能够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在共同努力下发挥建设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德生,丁忠民,王琳.论高校基本建设管理[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原永宁,王海波.构建高校基本建设反腐倡廉机制相关问题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7(04).

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范文第5篇

一、地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地方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上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督管理机制和评估机制,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资产方面,管理意识淡薄,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存在普遍的权责不明问题,使得国有资产的价值分离。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相关具体工作人员由于主人翁意识尚有待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不够重视,没有对单位现有的资产进行合理搭配和使用,使得资产出现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甚至还出现了个别人侵占国家财产的情况。另外,管理资产的人员发生变动的时候,资产移交等工作没有做好管理工作,时间一长,使得许多资产流失,无从查找,在管理制度上存在重大缺陷。

2.国有固定资产的财会信息与现实不符地方行政事业单位在财会信息的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位情况,使得许多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及时,不能够反应出国有资产的真实实际情况,在资产的数量增减等方面得不到真实反应,使得某些单位的固定资产价值账面上的和现实中的差距甚大。比如说,有的行政办公楼明明已经投入使用多年了,但是在账上依旧挂在往来方面,根本就没有按照要求和相关规定清理入账。而对于新购置的资产则不及时验收登记入账,固定资产明明有许多报损的情况却没有实施冲减等。

3.对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地方行政单位的财务部门预算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没有一个整体概念,因此在购置资产等进行预算的时候,随意性过大,对于投资计划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分析,导致重复投资以及单位部门对资源的独享等情况出现,降低资产的使用效率。而且,在进行资产投资的时候,对于必要的投资范围、种类没有清醒的认识,结果使得在投资过程中,预算执行力度不够,有的甚至出现了单位在投资方面随意了事。而这样就导致了国有资产浪费严重,甚至有可能还会出现商业贿赂等违法情况。

4.产权管理不到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是产权管理。按管理职能推断,财政部门应当代表本级政府,行使行政事业国有资产所有者权利,各单位拥有使用权。事实上各部门都把占有、使用权当作所有权,把国有资产作为自有资产,谁占有,谁所有,谁建设,谁使用,谁管理。土地、房屋产权证由各使用单位分别持有,国有资产所有者长期空位虚置,导致缺乏有效约束控制力。

5.管理手段比较落后,资产利用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目前我国地方上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信息方面多只注重信息的录入,而对于信息的管理、分析则比较缺乏,对于资产的绩效管理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行。因此就导致了国有资产利用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也不高。另外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更多的是依靠国家财政运营,与市场脱节情况比较严重,这既不利于资产经济效益的发挥,对企事业单位的许多真实成本状况也难以进行核算。

二、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要想做好我国地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条例和相关的细则。首先,单位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行事,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权责要进行明确界定,以防出现扯皮行为和责任的追究,同时又能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目标和担负的责任。从而提高单位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水平,进而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另外,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做进一步的明确,依法管理资产,做到资产使用有章可循,可以有效防止个人腐败现象的发生,提升企事业单位的形象。并且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