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会计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会计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核算 问题 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成为社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着极大作用。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因规模小,经营模式、经济结构调整灵活,使中小企业能够立足于激励的市场竞争中,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加快,中小企业因为环境、制度、管理等因素,造成企业使对会计核算的作用认识程度不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会计核算主体界限划分不清楚

目前,我国大多中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因股东结构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都存在会计核算主体划分不清的情况,主要表现两个方面:首先是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划分上,很多企业都将企业主个人的资产、负债与企业的资产、负债合二为一,认为这些资产、负债最终都是其个人的,常常混合使用,造成经营权与所有权界限的划分不清,给会计核算范围的确定带来困难;其次是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少企业出于内部保秘、对外来会计人员的信认程度不够等考虑,一般由家族内的人员担任,会计核算的目标也主要用于税务、银行,从而造成会计机构设置简单。

(二)会计核算的力量较为薄弱

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会计基础都不很扎实,主要表现:首先是会计机构的设置以及相关会计人员的配备上,很多企业由于对外部人员缺乏信任,往往都由企业主的家族人员来担任,企业出纳、开票、发货、往来对账等岗位,很多都是一人多岗,没有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等要求。其次,由于很多中小企业工作环境、工作待遇不高等问题,造成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有的甚至由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此外是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更新问题,目前中小企业会计人员除了每年参加由当地财政部门组织的后续教育,基本很少再有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机会,这对于会计知识需日新月异的环境来说,使会计人员的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很多工作还停留在老传统、老经验上,其工作技能得不到应有进步,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三)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

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是中小企业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内控制度,中小企业的内控制度往往不够健全,重要事项都由企业主决定,日常工作很多事务都是口头通知,关键环节缺乏必要的控制,同时,不同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得不到相应的完善;其次是相关帐表的不全,不少中小企业建账、做报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报税、银行贷款需要,因此企业的账本没有按规定设置,账目混乱;另外会计监督不到位,由于企业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使得会计人员存在只要税务、银行认可我的报表就行的心理,使得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没有动力。

二、解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相应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提高企业主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因中小企业所有制结构的特殊性,造成企业会计核算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企业主,这也是会计核算环境的关键,可以通过宣传、组织企业主到成功企业交流,强化财政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企业年报须由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审计等方法,让企业主从主观上认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使企业主成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推动者,从而使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得到全面、有效、顺利的开展。

(二)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任何工作的开展,人的因素都起很大作用,为了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强化会计人员的管理,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从业资格,同时,可组织会计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对于优秀的会计人员进行公开表扬,从而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质量;在专业知识的提高上,每年充分利用好后续教育的机会,有针对性的开展会计系列讲座,并加强与税务部门合作,在每年税务培训时,结合税务知识讲解相关的会计知识,多渠道的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

为了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是基础,特别是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更是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关键。相关职能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国家相应内控制度的宣传,同时,可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结合企业实际,有针对性的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相应的核算体系,充分发挥制度的有效性,让企业在实际运行中体会到会计核算的好处,使企业会计工作得到各部门支持,让各环节的内控制度都能得到有效运行,从而为健全会计核算体系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相关管理者应注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应积极发现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的情况找出相应的对策,从根本上决绝相关的问题,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勤丰.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其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82-83,89

会计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概述

会计核算主要是对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等作出的以货币为单位的资产预算,并以规范、系统化的方式将其造成的经济结果准确记录下来,建立真实、合理的财务会计表,并形成科学的财政体系,通过对各项经济往来数据的核算与统计分析,为企业及事业单位的重大经济决策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此外,会计核算还能确保企事业单位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开展。在事业单位内,通常采取账户与账簿设置、登记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等多种方式完成对其会计核算。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

在事业单位内,会计核算内容主要包括有价证券及款项收付;对单位资产的使用、收发;债务债权的发生与结算。这些核算内容之间既存在一定联系,也存在相互独立性,因而为确保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与核算结果的真实,必须保证每一环节核算的全面、准确。

有价证券与款项的收付。在许多事业单位内,会计核算需要详细记录下款项项目,包括货币资金、信用存款、股票等,单位相关会计核算人员必须确保款项项目各方面信息记录的准确、完整。

资产的使用、收发。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至关重要的一个项目,为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经济支撑,是事业单位的经济来源。单位经济来源基本涵盖了原材料、设备、燃料等固有财产。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还需对这些资产作出必要的使用、收发、增减记录。

债权债务的发生与结算。债权主要指事业单位收取应得款项的合法权利,包含资金款项收付的相关记录。通常情况下,在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债权债务事项,因而也需处理这些债权债务的发生及结算。

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必要性

在事业单位运行发展中,通过会计能有效实现对事业单位资产款项流动全过程的系统化、连续性记录,充分反映了事业单位的财务具体运作状况,是评定单位对国家预算情况执行程度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市场经济格局发生了较大变革,要保证事业单位合法经济利益不受各方面因素的损害,推动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必须不断改进与完善会计核算工作,以更好地迎接新挑战。因此,作为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人员及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内容,并进行会计核算模式的创新,切实保护好单位的资产,确保资金使用能发挥出其最大效益,为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有助于规范对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强化事业单位的职能。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当前,在许多事业单位内,都存在着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现象。而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在于:第一,未能规范、完整地填写原始凭证。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人员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少填、漏填甚至是不填原始凭证,导致原始凭证的不完整,无法起到其应有作用,让会计核算的会计信息准确性难以被保证;第二,原始凭证的真实性有待考察。会计核算中,原始凭证的填写必须以真正发生的项目为准。但在实际中,由于工作不严谨或受利益的驱使,部分事业单位还存较严重的原始凭证虚假现象,违规自制虚假凭证的事件屡屡发生;第三,记账凭证不规范。记账凭证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是否准确。如,没有规范填写会计科目的名称,使得会计核算难以准确对应到各个科目;第四,未能规范设置与书写账簿。会计核算过程中,一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人员在进行电算化记账时,没有遵循相关操作标准,使得系统内数据混乱或格式不正确,为后期财会数据的有效核对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二)会计内控缺乏制度支撑

在部分事业单位内,还未建立完整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使得单位的会计核算缺乏相应的制度依据。事业单位的部分领导与管理人员的内控制度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构建上关注较少,使得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缺乏必要的领导支持,会计核算工作无章可循,最终流于形式。

(三)会计监督检查机制不力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在很大程度上受会计监督检察机制的影响。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由于还尚未构建国家监管部门、社会及事业单位自身一体化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使得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监管上,难以形成合力,发挥出监督检查机制最佳效果。在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监管,表现得较为滞后。并且,疏于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资金使用状况的监管。在事业单位一些违纪违规事件的处理上,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处罚制度,对相关人员的处罚力度较轻,难以起到警示及约束作用,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问题无法被真正解决,甚至还出现问题进一步严重的趋势。

(四)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也是影响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具体而言,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会计核算人员才能完成,因而会计核算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其工作的质量,进而产生不同的会计核算效果。如果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人员素质较低,则难以充分发挥出会计核算的作用。此外,在部分事业单位内,还存在个别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违法牟取私利,在破坏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准确性的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五、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一)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面,作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会计基础工作对提升会计核算准确性、完整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解决其单位存在的会计核算问题,首先应不断改进与完善会计基础工作。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定,对原始凭证的填写作出具体的规范要求,明确会计核算人员在填写原始凭证时,必须确保凭证的真实与填写信息的完整。此外,还需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在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程序进行制表及数据输入,并确保输入数据的一目了然、格式正确,为会计核算提供便利。

(二)加强会计内部控制

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还需注重会计内部控制。为确保事业单位内各项会计核算工作有章可循,必须构建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加强会计内部控制过程中,应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各个环节制定详细的规范程序,并明确事业单位内各个岗位的各项职责,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个人,综合考虑不同岗位工作内容、性质,构建合理、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同时,拓宽事业单位内的沟通渠道,加强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核算部门与会计部门,应确保信息交流畅通,并在一些重要财务决策上,通过共同探讨,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此外,事业单位还需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对单位运行的各个环节制定具体化的规章制度。在会计核算方面,事业单位可根据政府及相关部门新颁发的改革政策,积极变革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可采取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更好的集中人力、物力,强化财务管理职能,提升会计核算效率。

(三)加大会计监督检查

会计监督检察是事业单位各项会计核算工作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为了充分发挥出会计监督检察的重要作用,因加强政府监督部门与事业单位以及社会之间的合作协调,对事业单位形成全方位的会计监督检察体系。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监管体系,定期组织对单位财务管理的检查活动,检查范围包括会计核算制度是否存在缺陷、会计核算程序是否行之有效、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同时,事业单位还需按照《会计法》规定,制定科学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按照法律规定保证相关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四)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要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必须加强会计人员整体队伍建设,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一方面,需要结合会计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既要注重对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及业务能力的锻炼,也要加强人员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最大限度提升会计核算的综合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责道德培养,通过健全制度、职业道德讲座、评优评先等,引导会计人员树立敬岗爱业、诚信为本、客观公众的职业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侯恩光.浅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10).

[2]付国波.会计结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

会计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 会计核算 现状 设想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体系逐渐从沿海地区扩展至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市场随之而扩大。为了应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企业必须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和相关的会计核算工作。但在当前的大部分企业中,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并不令人满意。为此,笔者也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含义

所谓预算管理,是指企业通过预算来对各大部门的财务和非财务资源等进行有效调配、控制和考察,从而高效的完成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商业活动,达到既定的目标。预算管理活动一般服从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它又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企业内各部门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策划,使企业各部门能有条不紊的运转。在预算管理的调节下,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实现,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它还能帮助企业调整目标,使企业不致因市场的变化而出现经济损失。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人员在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指引下,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各种财务活动进行计量统计的活动。它是用来配合预算管理的,其工作内容包括记账、算账和报账[1]。并且,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的联系非常紧密。

二、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的意义

第一,了解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这可以从预算管理和企业的战略规划、资源调配、风险评估、绩效考核和成本控制的关系来展开。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以及实施,与预算管理密切相关。因为企业在制定年度生产经营的计划时,必须对当年的经济政策、市场动态作充分的了解,并通过相关的程序和编制方法,对企业本年度的各种经营活动做出预算管理。在预算管理的协助下,企业的年度计划以及战略计划就能稳步推进。在不断实现企业制定的大小目标时,预算管理已经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了调配,并通过随时了解市场行情来实施风险控制,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在预算管理的监督下,可以对各大部门的经营现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评估,以此为依据,对企业内部的员工实施绩效奖励制度或惩罚制度[2]。企业的运营成本,在预算管理的控制下定能降到最低,使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第二,理解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的重大意义。在以往的会计核算中,核算职能仅包括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在现代的会计核算中,该项职能范围有所扩大,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了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在这三大核算的相互协调下,企业的财务活动有可能实现最佳控制,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事前核算活动中,企业能够对一定时间内的各种财务支出、收入作一大概的分析、计划。在事中核算活动中,能够对企业的各种财务活动实施有效的干预、调节。在事后核算中,通过记账、算账和报账的方式,了解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的准确性,为以后的核算活动积累经验。

三、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现状

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两者的关系十分紧密,他们都是为了改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帮助企业达到既定的经营目标。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编制口径、展现形式上,两者都是很不一样的。具体来看,主要有两大区别:第一,会计核算的是针对于实际的数据,不一定能与预算的编制数据向吻合;第二,会计注重对数据的考核,这与预算实行反馈数据有所区别。总体来看,会计核算要求依照会计行业的相关制度进行,使其与预算管理的灵活处置有一定的冲突。两者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数据不真实

各种虚假数据、虚假预算,是企业预算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因为大多数企业的预算信息不对称,而且各种信息往往不是公开透明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申报预算的单位,对本企业的准确信息不能有效掌握,但为了应付上级的预算管理要求及其所在单位的经济利益,就扩大预算数据。他们在上报预算数据时,往往虚假估计各种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上级不能及时发现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这就导致企业的预算偏离正常轨道,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会计从业者的能力不达标

会计从业者对相关的会计从业准则不了解,自身的职业素养与标准会计从业人员相差很大。所以,在从事财务活动中,这些人没有法律观念、道德舆论的约束,肆意改变费用的用途,甚至虚报支出,为自己牟取私利。这种违法违纪的活动,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三)工作流程不规范

工作流程不规范,是会计核算中的第二大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企业忽视了对会计核算中基础工作流程的规范管理,使其不能与预算管理高效配合。这就使得企业的各种资源不很有效协调,延迟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直接影响了企业的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

四、对企业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一些设想

(一)科学编制预算管理条例

为了杜绝企业内部信息数据不真实的不良现象,企业应该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条例。在当前的企业内部,预算的制定方法是,增量预算管理法。它主要是根据上一年各部门、单位的数据,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上一年预算额度的办法来管理企业的各种预算。由于这种方法主要是参考以往的数据,就难免给一些单位或部门留下钻空子的机会。但加入其他预算管理办法,却有可能杜绝这种现象。例如,加入零基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和动态预算法等等。在此,仅对零基预算法做些说明。所谓零基预算法,是指不以上一年的数据为参考对象,而通过对某项开支采取分析的方法进行预算管理。

(二)重视会计核算的依据作用

为了解决会计从业能力、素质低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应重视会计核算的依据作用。使会计从业者不能单凭主观意志就能篡改相关的统计数据,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具体操作是,将预算管理进行一定的缩编处理,使一个预算部门对应多个会计核算科目。在此基础上,增加考核部门,保证考核部门只对应一个预算管理部门[3]。

(三)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有机结合

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进行有机结合,能够解决工作流程不规范的问题,同时,也能解决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不相吻合的状况。这主要是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两者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通过计算机上的端口,使会计核算科目成为预算管理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就能使会计核算不至于因预算管理数据的经常变动而与之产生冲突。

需要说明的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同时,还应保持两者的独立性。这样能保证会计核算的合规性,同时减少预算管理的工作量,使预算管理达到最优化状态。而且,由于将会计核算纳入自己的子系统,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协助会计核算对数据的考核。

五、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含义,并阐述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的意义。在此前提下,笔者分析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现状,其主要问题是:第一,数据不真实;第二,会计从业者的能力不达标;第三,工作流程不规范。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企业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作了一番思考、设想:首先,科学编制预算管理条例;其次,重视会计核算的依据作用;最后,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有机结合。希望通过本文分析,能为相关企业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唐锐.企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设想及研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4,(11):205-205.

会计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范文第4篇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事业单位在各个环节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事业单位为了提升自己在经济管理方面的能力,就会通过会计信息和开展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调节,以避免财务流程出现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健全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和一套系统性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是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近年来,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问题越发凸显,致使严重制约了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本文首先阐述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其次根据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阶段,会计核算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就需要事业单位就具体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我国市场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促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逐渐显露,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标准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为了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积极作用,各事业单位应该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才能使事业单位资金成本的使用效率提升,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

合适的会计核算制度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也是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体现。若事业单位缺少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将难以保证会计核算工作顺利开展,单位内部的真实资产状况将难以体现[1]。由于事业单位在性质上与普通企业存在区别,其所有活动的费用大多数来源于政府拨款,所以,必须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对于普通企业而言,会计核算内容主要偏重于利润方面,而事业单位更偏重于收支和分配的核算。会计核算主要有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事前核算相当于预算,影响着单位进行各大重要决策,事中核算是检验预算执行的重要手段。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基础保证。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环节薄弱会计基础环节薄弱,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其一,财务人员的财务意识较差。当前的财务人员由于受事业单位编制的影响,使得其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上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一些财务人员并没有系统的经过岗位培训,并且缺乏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也不够,最终致使会计核算在基础环节上就出现问题,对会计核算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2]。其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是通过原始凭证的核查来评判的,但是由于单位内部管理上存在缺失,致使会计凭证存在各种不规范问题。会计凭证由于缺少稽核责任制度,事业单位在稽核方面的工作存在不规范,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履行职责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大大增加了稽核工作出现失误的情况。会计凭证问题主要分为四点:第一,原始凭证失真,例如编造劳务款项;第二,记账凭证不规范,不符合单位内部现实状况;第三,账簿设置不合理,账目混乱;第四,财务报告不完整,不规范。

(二)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由于国家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重视,更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是会计信息真实的有效依据,但是,从当前的事业单位现状来看,单位缺少依据会计准则而制定的单位会计制度。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缺少与财政改革相适应的修正策略,且并未遵守新准则的原则。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在建立会计制度时,并未考虑使用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致使会计核算权责不明,会计核算效率和准确性较低。在会计工作中,对资产、负债和收入费用的会计处理也没有依据市场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同时对负债进行会计核算时,没有充分考虑事业单位存在潜在的风险。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信息质量问题。

(三)会计核算缺乏监督机制会计监督检查是会计核算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当前的事业单位在会计监督检查方面还未多加重视。一般情况下,会计核算监督不仅包括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而且还包括各监管部门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监督。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是审计监督,监督检查缺少针对性,缺乏实效性。事业单位外部的监督约束力和控制力较差,检查监督的作用难以发挥。

三、针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做好会计核算的制度建设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是做好会计核算的制度建设的重要部分。由于会计核算人员是影响会计核算工作过的重要因素,所以,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会间接地影响到核算工作的信息质量。事业单位首先需要保证财务工作的相关人员都是持证上岗的,再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或者指导等方式来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还需要执行考核制度。会计核算人员的核算意识得到提高,制定会计核算制度就会更加顺利。完善会计核算制度需要考虑三个因素:首先,考虑会计核算的会计准则;其次,会计处理方式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最后考虑单位现实状况,分析财务风险。另外,之前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其之所以未能客观的反应事业单位的具体经营状况,是因为缺少权责发生制的约束[3]。采用收付实现制,不仅难以真实体现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状况和当期具体的收支状况,而且也不利于单位间收支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而权责发生制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二)做好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审计监督检查是会计核算工作一项重要内容。而要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各种与核算相关的内容要实现透明化,其中包括各项财务支出,收支范围和标准以及审批程序等[4]。同时,核算过程要公开,其中不仅包括会议费、车旅费、专项业务以及基本建设费等既定范围内的内容,而且也要包括超支部分的内容。最后就是需要成立监督审计小组去执行相关制度,审计方式要符合事业单位现状。除了事业单位内部做好会计核算监督检查工作,各相关审计部门也要加大管理力度,重视对事业单位进行审计监督。这样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才能确保会计核算工作顺利进行,充分发挥效用。

(三)规范会计核算的方法若不规范会计核算的方法,就难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应用在会计核算基础环节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原始凭证真实有效、记账凭证准确、财务报告完整的重要方式。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在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发票、票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信息[5]。若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很可能造成这些基础信息不准确,从而造成资产流失等现象。因此,必须确保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性。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确保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性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以及财务报告等在管理上,要有严格的管理规范要求,否则,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以及财务报告会出现虚假等情况;其次,由于事业单位类别较多。所以,在提取折旧方面也要做好规范要求;最后,会计核算操作流程要进行具体的规范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财产安全和完整的有效保障。事业单位必须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中加快改革步伐,通过提升会计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好会计核算的制度建设,规范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做好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工作。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同时也要做好会计核算相关知识宣传工作来营造良好的环境,让会计核算的作用充分发挥,为推进我国事业单位市场化进程做出贡献,帮助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走的更加稳健。

参考文献

[1]齐丽英.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若干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2:76-77.

[2]王洪萍.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291.

[3]牟广敏.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9:139-140.

[4]杨勇.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04:203.

会计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范文第5篇

一、房地产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

就目前的会计科目设置来看,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科目设置缺乏合理性。因为从会计核算制度以及新的会计核算准则来看,其中涉及到很多会计核算标准,但是没有关于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准则。这个问题将会对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标准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各个房地产企业只能按照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会计核算标准。所以,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科目设置缺乏统一性。此外,房地产行业的结算周期也比较长,这对于未来的项目分析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会计信息缺乏透明度

房地产行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一般就是指,在房地产财务状况出现问题时,使房地产企业的前期投入以及盈利等无法收回的情况。事实上,房地产企业在发展和运作当中会面临很多风险,这些风险有的来自于政策变化方面,有的则来自于市场和土地等方面,所以,要确保准确的会计核算,房地产企业就要针对其面临的风险进行详细的风险披露,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参考。如果房地产企业在运作过程中不能够对自身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准确评估,且没有适时地将所面临的风险对会计核算的相关部门或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共享,增加其透明度,那么最终的会计核算结果就会因此大打折扣,失去其应有的准确性和实际价值。

(三)成本与售价不匹配

房地产行业在运作过程中会面临开发周期长,结算时间晚等情况,这些情况会导致企业在完成预售时也无法确认收入。而依照收入进行的会计核算工作也就不能有效推进。对于房地产企业的整个项目来说,其成本一般就是指建设的总投入。但是在具体的销售过程中,售价会依照不同的结构户型,以及不同的楼层执行不同的售价规则。这样就使得房地产企业的前期投入和后期的售价无法真正实现良好的配比。

二、房地产会计核算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合理设置会计科目

房地产企业要进行有效的会计核算工作,就必须完善会计科目的设置。房地产企业可以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设定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会计科目。比如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进行的资金投入,就属于开发成本费用;还有间接费用,这些费用就是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中间环节所消耗的费用,这些费用对于最终的产品建设及销售都有重要意义,因此也是不容忽略的,必须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总体来说,虽然没有统一的关于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准则,但是房地产企业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应当主要依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项目开发程度,再结合相关的会计核算准则来选择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尽可能设置出符合项目实际的会计核算科目。

(二)增加会计信息透明度

房地产企业的开发周期较长,在此过程中面临诸多变数,因此也存在很多风险。为使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准确进行,房地产企业应当增加会计信息的透明度,针对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和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信息对会计核算部门及相关负责人进行适时披露。以增加会计核算的准确率,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决策提供指导。如土地的储备情况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土地的储备信息也应当对会计核算保持透明。此外还要加强对企业资金流动情况的披露,资金流动关系到企业的收支平衡以及企业的运作情况,因此,企业应当对会计核算提供企业的资金流动信息。企业还要将其面临的运作风险对会计核算保持相应的透明度,这样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

(三)收入确认

房地产企业在会计核算当中需要对收入进行详细确认,而房地产企业收入必须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以及法律标准。如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以出让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但是却没有按照约定支付土地出让金,且没有领取土地使用权证书的企业就没有销售房地产商品的资格。在实际的房地产销售当中,其销售模式比较复杂,遵循的标准也不完全相同。在进行房地产商品的销售当中,如果只是签订了预售合同则并不能认定是取得了收入的依据,只有签订了正式的销售合同才具有了法律效力,这样才能作为房地产企业的收入标准。所以,在确认房地产企业收入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具备法律效力的相关合同或证书的具体内容来确认房地产企业的收入情况,并基于此进行会计核算,这样才能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