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化对企业的帮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据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网站2016年9月9日报道,目前,德国的每个企业都拥有可联网的科技设备,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而且把它们都用到了企业的职业培训上。但是,一些更专业的数字化学习或媒体设备在培训中的使用还不普遍,硬件设施中传统媒体设备依然是主力。这是由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开展的关于“数字化媒体在企业培训与进修中的意义”研究所提供的调查结果。在该结果基础之上,联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BIBB)和特恩斯市场咨询公司(TNS)调查了德国3000家企业的数字化设备使用情况。
联邦教研部长婉卡说:“职业教育早已掌握了先进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现在,屋顶工借助无人机观察建筑,设备工程师在私人住宅安装智能家居。数字化变革对专业人员的资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得数字化教学设备方面的信息传播有了可能。我们需要一场‘职业教育4.0’运动。教研部会把这作为工作重点,对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进行资助。我们会着重关注这方面的话题,并对中小型企业进行大力支持。”
该研究首次根据品牌、企业规模和地区的划分,呈现了企业在职业教育和进修中的数字化媒体的使用情况。该研究还调查了企业对未来数字化媒体在职业培训和进修中的意义的看法。大多数受访企业认为,未来三年,数字化设备在企业运营的各方面都将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但几乎有一半的企业对自己培训学徒的信息技术知识感到不满意,仅能做出“刚好足够”的评价。不到1/3的企业做出了“非常好”或“好”的评价。
联邦教研部对“职业教育4.0”的资助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中的数字化媒体”项目中。这个项目会开发出新的数字化途径,比如灵活的学习和工作场所,以及电子文件夹和开放的教育资源。同时,要帮助学徒增强数字技能。在新的资助条件下,企业中的数字化学习理念将在接下来几年快速传播。企业可以共同利用技术基础设施和数字化资源,构建数字化学习网络。项目还将帮助企业共同开发高质量的质量保障标准和程序。2017年,联邦教研部将出台新的措施,以促进继续教育中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廖圆圆编译)
【关键词】智能数字化;变电站;设计研究及其应用
0 前言
电力的发展是加快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领域,是拉动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智能信息系统的实施应用的目标要求高,完成任务压力大,使大家不得不正视智能数字化变电站设计研究及应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就对智能数字化变电站设计研究及应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以期准确把握解决方案对加强智能数字化变电站设计研究及应用的工作质量有着积极意义,努力把我国智能数字化变电站设计研究及应用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 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实施应用人员专业水平低
智能数字化变电站作为一个集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构建,建立在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上,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因此对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人员的的专业化素质要求尤其高。除此之外,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等新兴技术在各种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都对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然而一部分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人员仍旧停留在自己已掌握的旧知识中,不去主动接受新材料、新技术对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长此以往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只会越来越造成不利影响。
1.2 缺乏对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研究的完善制度规范
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工作者需要每一个实施技术和应用环节的准确行为规范,然而由于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导致一些人员对带工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还有一部分工作者自己为了方便,也就不遵守国家规范,最终导致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中出现错误。有时还会出现在进行应用前期的时候,管理者为了能够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并没有根据质量的要求来进行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擅自减少实施技术的工序,这样也导致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工作以及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规有序地开展工作,确保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的结果高质量、高水平,实现预期设计目标。
1.3 智能数字化变电站使用的装置设备不过关
一个企业在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过程中需要有十分可靠的装置设备作为保障,然而一般在实施技术和应用过程中往往出现的质量缺陷问题就是由于出现了一些有残次、不合格的装备导致最后出现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企业使用残次的装备,可能存在一些有关利益的原因。市场因素决定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利益,这就导致有一些企业违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有关制定购买和使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装置设备投入到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中。这些问题都对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有可能企业会面对国家工商管理局的调查。
2 解决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提高智能数字化变电站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作为一名优秀的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人员想要保证高质量的变电站应用,首先就是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这就要求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人员对待专业知识需要进行加快更新速度,能够流利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帮助设计研究及其应用工作,这些都能够帮助智能数字化变电站可能提高设计研究及其应用的水平。此外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人员还要充分注重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对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的有益帮助,同时的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人员应该深入变电站装置设备的了解,通过这样有利于对变电站装置设备的掌握等,以此提高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的质量。
2.2 完善智能数字化变电站有关的制度规范
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工作必须要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规程,如果企业想要得到高质量性有一定保证的实施技术和应用结果就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和管理条例。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人员在实际工作之中,需要按照有关完善的制度规范来进行相关技术和应用的流程,同时在此期间出台基本计划,严格地根据规定的流程来对其设计研究技术和应用工作。进行相关制度规范完善的同时,管理条例也应该得到加强。管理条例是针对一些不负责任的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人员。这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严重影响正常工作。所以需要通过管理条例对其进行处理。管理条例的加不仅仅只是为了处罚消极怠工的人员,也是想要奖励认真完成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工作的人员,增加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3 使用高质量的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装置设备
想要解决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阶段的质量缺陷问题,必不可少的要重视变电站应用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质量问题。电力企业固然要重视利益收入,但一个企业也要有良好的信誉保证,一个不起眼的残次装备的使用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领导层要做出使用有正规出厂的设备,在应用过程中使用符合标准的设备,一定程度避免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的装置设备出现质量缺陷问题,就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不但领导层要对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的设备质量作出要求,管理阶层的人员也要对下面的采购人员进行行之有效的约束,防止以公谋私的购买残次设备。电力企业要做好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的装置设备选择工作,对解决中的质量缺陷问题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3 结语
我国的智能数字化变电站设计研究及应用在电力发展需求不断增长,智能数字化变电站设计研究及应用问题越来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同时我国智能数字化变电站将会扩展应用到电力的广大领域,这就更需要在各方面有更进一步的要求目标。因此我国智能数字化变电站设计研究及应用存在的各种缺陷问题,这就需要提高智能数字化变电站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完善智能数字化变电站有关的制度规范及使用高质量的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装置设备等,只有这一系列合理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才能促进我国智能数字化变电站设计研究及应用方面更上一层楼。这样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我国的智能数字化变电站建设行业会一直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如今,通过设在北京的西门子在亚太区的首个数字化体验中心,西门子在中国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也可以亲身体验数字化的生产流程,看到一个数字化企业的全貌。
数字化企业什么样?
6月7日,记者一行参观了坐落于西门子北京办公区的西门子数字化体验中心。在体验中心大门打开的一刻,一幅忙碌的生产场景展现在记者眼前。这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演示环境,而是一条真实的数字企业示范线。西门子的专家以一个印章的生产为例,演示了一个产品的制造全过程。从下订单开始到印章制作完成,只用了不到15分钟。虽然只是简单的印章制作,但是整个的生产流程是完整、真实的,与正常的产品生产流程完全一致。
这条数字企业示范线反映出,未来企业的研发和生产过程将是高度一致的,将彻底颠覆传统的制造。举例来说,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大型、复杂的机床设备,按照传统的定制化生产模式,不仅机床设备的制造周期长,而且变更难、成本高。采用“数字双胞胎”模式,制造环节更加靠近研发端,两者有机结合,将产品的上市周期从以前的18个月缩减到8个月,成本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数字化生产的益处显而易见,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还能让专业化的协作保持一致。
西门子数字化体验中心包括数字化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全集成自动化、可持续能源和信息安全实验室五大展厅,集中展示了数字化在产品设计、生产规划、生产工程到生产制造和运维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具体应用。“作为全球唯一能在产品研发与制造过程,以及工厂管理的完整价值链上提供‘数字化双胞胎’的企业,西门子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使高效的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成为可能。”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数字化工厂集团总经理王海滨表示。
现在,人们热衷于谈论数字经济。参观完西门子数字化体验中心,记者一个最突出的感受是,数字经济绝不是虚拟经济,而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改变或者说重新塑造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更高效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刚出现时,之所以有人感觉“虚”,是因为没有看到云计算、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成功案例。现在,我们说云计算、大数据已经进入了实际落地的阶段,就是因为在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中,我们看到了大量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产业的鲜活例子,比如精准农业、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新零售等。
MindSphere探秘
在西门子数字企业示范线上,记者注意到了一个特别的柜子,里面是各种线路板、线缆和设备,还有一个不太起眼的小盒子。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集团工厂数字化服务总监李漓一语道破,这个小盒子名为MindConnect NANO,它主要用于收集工业场景中各种终端和设备的数据,然后上传到西门子MindSphere云平台中。MindConnect NANO是一个即插即用的数据接入网关,支持开放通信标准OPC UA。MindConnect NANO的体积不大,且安装十分简单,就像在家中安装和配置一台家用路由器一样,连接上电源和网线就能开始使用。
MindSphere是西门子基于云的开放式物联网操作系统,能够帮助不同行业、各种规模的企业快速高效地收集和分析工业现场的海量数据,从中获取价值。其实,MindSphere也是我们俗称的PaaS平台,向下为连接各类工业设备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向上为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提供良好的开发、运营环境。用户从MindSphere上获取应用程序和服务就像从智能手机里的应用商店中获取App一样简单。
西门子自己并不做IaaS,而是选择与IaaS厂商合作。一位来自制造领域的西门子的合作伙伴表示,他们选择与西门子合作,采用MindSphere,就可以不用管PaaS和IaaS,只要专心致志地做好SaaS垂直应用的开发即可。李漓也表示,基于Cloud Foundry开发的MindSphere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为开发各类工业应用软件的厂商提供了便利。
西门子正通过新的合作伙伴、App和互联技术,推动MindSphere的发展。源讯、埃森哲、SAP、微软、Evosoft、亚马逊云服务(AWS)等都是西门子的合作伙伴。MindSphere应用程序被称为MindApp,现已推出约50种,包括降低安全风险、提升互联设备和工厂可用性等多种功能。西门子展示了20多个MindSphere的应用案例。
德国一家知名的研磨机床生产商,以前将机床交付给用户就万事大吉了。不过每次机床出问题,用户总会有很多抱怨,比如不知机床的问题出在哪里,或者修理不及时等。在采用西门子MindSphere后,所有售出的机床运行数据,甚至刀具的运行数据都可以通过MindSphere监测,在实际出现问题之前,机床生产厂商会提前与客户进行沟通,利用一次计划内停机的空当,对机床进行维修,更换零部件,从而消除了计划外宕机,实现了故障的可控。
此外,还有很多西门子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生产的成功案例。今年4月,西门子宣布与体育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开展合作,双方将携手推动阿迪达斯智能工厂SPEEDFACTORY的数字化进程,实现快速、透明和定制化的生产。
MindSphere是西门子于2016年推出的,虽然已经有了一批成功的应用案例,但它本身还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产品,仍需要持续迭代,不断优化和完善。所以,西门子在推广MindSphere时,瞄准的客户都是那些有强烈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愿意尝试云等新模式、以实现业务增值为目标的行业先锋客户。在MindSphere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西门子会与客户、合作伙伴一起,不断完善MindSphere这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更全面的数字化体验
西门子在中国设立数字化体验中心,一方面可以向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展示西门子全面的数字化技术;另一方面,这个中心还兼具孵化创新、促进产学合作的作用。今年秋季,西门子将推出一个全球性的初创企业计划――MindSphere Rocket Club,目前就是扶持那些与MindSphere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初创企业。
Bill Ruh说,当前GE内部已通过启动数字化技术,在全球工业生产流程中节省了5亿美元,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效率生产水平,“数字化线索贯穿在工业生产流程中的所有活动,为客户带来增长引擎,新的机会。到了2020年,GE数字化战略会节省10亿美元的成本价值。”
为推进GE在中国的数字化战略,7月,GE在上海启动数字创新坊(Digital Foundry), 这是其在亚洲设立的第一个数字创新坊,投资1100万美元,占地4000平米。它的建成加速了GE在中国的10多个数字工业试点项目和超过40个大型数据分析应用,这些项目涵盖了GE的关键业务领域――航空、医疗、发电和智慧环境。
目前,数字创新坊预计增加200个就业岗位,并迎接超过1000名开发者。
另一方面,GE也宣布了与华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其工业互联网发展规划结合华为成熟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加速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的开发,为中国的工业转型提供支持。
基于这一合作,华为将采用Predix作为物联网开发的首选平台。Predix是GE针对整个工业互联网领域推出的基础性系统开放平台,目标在于创造一个“云操作系统”,不同的公司可以在云上管理、控制并分析数据。目前,GE的APM(应用性能管理)系统每天要监控和分析1000万个传感器发回的5000万条数据,这些传感器设备共价值1万亿美元。
自从今年2月Predix在美国推出以来,全球已有11000多名开发人员采用该平台进行应用开发。GE预计,今年年底Predix在中国推出后会有更多开发者加入。
21CBR: GE数字创新坊设立在中国上海,能为中国制造业带来哪些影响,为GE大中华区和中国的业务带来哪些附加值?
Bill Ruh:要让制造业知道如何进行数字化的转型,了解数字化的技术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在上海建立GE数字创新坊,希望相关制造业由此能够看到GE实实在在做的工作,通过GE的解决方案可以怎么转型,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教育和宣传,客户可以尝试运用这些技术。
这是GE在亚洲设立的第一个数字创新坊,但绝不会是唯一一个。我们和每一个客户通过共创、共同的创新来打造恰当的解决方案,打造他们自己的数字技术能力,进而将产品输出到其他国家,这也是GE为客户所提供的一个独一无二的支持和帮助。
21CBR:但是,当前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实现自动化或生产流程的精益化,对GE来说,在中国推广数字化战略有多难?
Bill Ruh:现在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制造企业和行业,要在国际上取得竞争优势,不能只依靠人类的劳动力,还需要在工厂中把人类的劳动力和自动化进行有机结合。
在这方面,我们认为中国完全有机会成为一个世界上领先的国家。中国的制造业没有太多的历史负担,相较于其他的国家,中国制造业可以实现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所以我们选择这样的一个时机进入到中国市场是合适的,因为制造业变革是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
21CBR:GE选择客户标准是怎么样的,当下只考虑如华为这样的大企业吗?除大企业外,GE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是适用于哪些企业?
Bill Ruh:我们宣布和中国电信、华为等这样的大企业合作,他们是全球知名的公司和品牌,和他们合作主要是开发创造数字化相关技术。我们也会召开针对合作伙伴的专门会议,鼓励中小企业也能够成为合作伙伴,因为这些小型系统的整合者也是技术的使用者。我们会寻找中国的系统整合公司,持续地与其中潜在的客户建立良好关系。
21CBR:GE所说的工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具体怎么做?
Bill Ruh:GE所提供的数字技术能力和基础支持是可以运用于各个行业的,无论是工业、制造业,还是服务型的企业。比如迅达公司,我们提供的服务包括了超过120万部电梯设备的数字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我觉得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做:首先,提供机器设备管理,监督其运行和运营的工作。无论是小型机器或设备,还是大型的重机器,每个公司都可以通过机器所提供相关的服务获取利润。在这方面,我觉得中国现在在制造设备和机器上技能已经非常成熟,应该更多思考如何通过机器的服务来赚钱或盈利。而这个服务,指的就是数字化的转型和服务,在这方面GE可以提供很多的帮助和支持。
第二,我们都知道中国制造2025,所以GE的技术完全可以运用到中国的制造业当中,而且在其他国家对制造业的改造也适用于中国,可以变得更加先进、数字化。
第三,我们在不断地寻求合作伙伴,今年已经建立了一个包括50多家在内的合作伙伴网络,包括微软、华为、中国电信等。我们将使用微软所提供的基于云端的平台,来支持GE的Predix平台整合所有的微软的技术包括office365、Dynamics等,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战略性的技术整合。
另外与中国电信的合作也是基于云端的,我们会不断地紧密与中国电信合作,在其云端和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将不断地整合和更好运用中国电信的无线通讯和数据库技术,来持续双方合作。通过技术结合起来,GE可以帮助转型的公司获得比他们现在更快速度的发展。
为帮助企业在数字化经济时代占据一席之地并斩获成功,如今的CIO需要了解数字化力量正在哪些方面以何种方式对IT产生影响,以及新技术能够为业务带来哪些机遇。CIO只有积极参与到这些变化中来,才能为企业面对的新需求提供支持。本文将全面审视CIO应重点关注的四大领域。(见图1)通过聚焦这四个重要领域,CIO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数字化经济时代的机遇。
地点变化:业务掌握在客户手中
移动设备的普及意味着与客户开展互动的地点现位于客户手中。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产品和服务,他们也日益期望企业能够随时随地迅速满足其需求。如今,即使是在通勤、排队或看电视等休息时间,消费者仍在进行网络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仅是被动地浏览网页,还越来越多地包括主动地办理银行业务或网购等。当消费者在搜索信息、作出购买决定、提交订单和跟踪订单以及接受服务和支持时,他们要求在实体渠道和数字化渠道之间实现无缝体验。他们希望通过所选定的设备积极参与特定位置的相关社会互动。
这些新的互动和期望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企业不能再简单地在不同渠道之间复制功能。相反,它们必须考虑每种渠道对于其客户的独特作用。每个行业在提供一致的客户体验方面都面临各自独有的问题。例如,在零售行业,客户网购商品但到实体店退货,从而为企业带来了物流和管理方面的挑战。这一趋势也将对实体店衡量销售和退货之间的关系造成影响。
客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在部分市场中,网上银行耗费了十年时间才达到交易量的50%。而如今,在许多市场中,手机银行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就达到了交易量的50%,手机已成为客户处理银行业务的主要平台。
在当前形势下,CIO必须努力在日常运营和为面对新的挑战所需要的项目交付之间达成平衡。如处理得当,企业将建立强大的技术平台,能够应对数字化经济引发的迅速变化。如处理不当,企业将疲于招架应付这些变化,而IT也将被视为问题,而不是解决方案。BCG的经验显示,CIO必须采取以下举措,才能成功应对这些挑战:
系统化地评估数字化渠道和实体渠道中的企业系统能否很好地为客户提供支持,制定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问题并弥补差距。这不仅仅只是在不同渠道之间对能力和功能进行简单复制。过去,许多企业错误地将手机当作简化版的网络渠道。如今,企业必须认识到手机平台的独特性,并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的功能、连通性及其在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企业需要改变和重塑通过不同渠道和企业系统提供的核心服务。
为企业设定技术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多年规划以迅速提供价值。该计划必须落实企业长期发展所需的基石和能力,同时确保企业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以应对新一轮数字化能力的挑战。互联网泡沫时代的教训应得到重视。尽管企业迫切希望实现数字化发展,但应避免建立技术和业务“孤岛”,因为这样的“孤岛”会削弱企业的跨渠道整合能力,并在之后迫使企业重复工作并重新整合。
为交易量的显著增加和渠道组合的不断变化做好准备。客户使用和更换数字化服务的速度之快可能会超出许多产能规划的预期,因此企业有必要提前做好准备。如今,客户日益希望获得全天候的服务,他们无法接受企业不能提供服务的情况。企业必须以经济高效的方式来管理平均负载和最大负载。同时,企业还必须有能力预测需求并根据新基础设施采购模型匹配供应。
数字化运营:重新安排工作方式和工作地点
数字化也在不断改变工作场所内部的业务流程,例如无纸化办公或通过手机发送信息让员工随时随地了解最新决策和活动。这并不仅仅是支持“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BYOD)”的政策,而是帮助员工从办公室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通过与核心平台直接相连的设备来获得信息并履行职责。CIO通过聚焦以下举措,将在支持组织内部的数字化运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使系统具备灵活性,为不同的业务配置提供支持。随着企业根据数字化经济的要求来重新配置组织结构,员工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地点也在不断变化。过去在线下履行的职责现可以转移到线上,后台支持功能可以转移到前台,客服中心的活动可以转移到客户自助服务。企业在系统设计方面面临的挑战是避免在操作系统中存在隐含假设:谁在何地使用何种设施开展何种工作。相反,系统设计的方方面面——从用户界面和设备再到系统认证和授权流程——必须具备灵活性。
为在不同场所办公的员工系统化地提供信息并分配任务。许多员工仍然需要围绕纸质文件开展工作。一般来说,企业通过使用文件影像和工作流来管理员工的活动。虽然这些方法适用于保险索赔处理等较为复杂的长期流程,但一些简单活动(比如提交订单和查看订单状态)也可以从数字化举措中受益。
进行技能和能力建设,为通过日益多样化的设备、形式和操作平台交付新的数字化服务提供支持。企业若采取与具体设备无关的方法,则将无法充分利用各类设备的独特功能。但在行业标准出台之前,与特定设备相关的做法可能会显著增加支持多种平台所需的成本。企业需要制定周详的计划,关注不同设备在特定市场的渗透率,以期在丰富性、适用范围和实用性方面实现平衡。
满足市场营销职能的需要。为了开展新的活动,营销部门日益需要IT部门提供新的营销平台和信息平台,将社交媒体与客户的社交图谱整合在一起。IT部门还必须提供数字化倾听解决方案,以此监测更新提要以及用户原创内容。IT部门还需要提供信息服务,以增强搜索。这将要求IT架构具备新的模块,并与传统IT重新整合。
信息优势:由人员、地点和事物构成的动态网络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大力量,它们相互连接并具有丰富的功能。这些设备配备了多个传感器,可以确定自身位置并对音频、语音、触摸、体感和视觉输入进行响应。由于这些设备在每一次互动时都能产生大量信息,因此它们为业务带来的价值可能要超过它们的实际效用。(见图2)每一次互动所生成的相关“事件”可能为企业提供与以下内容有关的信息:
人员:谁在使用这项服务?他们与企业的关系怎样?他们与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和通讯录开展互动的对象是什么关系?
地点:互动发生在何处?在该处及附近有哪些人以及哪些事物?
事物:与设备互动的事物是什么?
时间:事件发生在何时?
这些事件本身并无多大意义。但若将它们汇总来看,就能帮助企业获得丰富的客户洞察。比个人特征更为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据人际互动、社交网络和所处地点对客户行为进行推断的能力。
为了培养捕捉、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CIO必须侧重于以下几点:
确保移动应用战略以信息为关注点。移动解决方案和应用程序必须提供有用的服务。日渐积累起来的有关人员、地点和事物的数据可以用来改进营销工作、优化渠道、了解客户以及改善经营状况。每项设计都必须评估这些信息的潜在价值。移动应用的整体设计还必须包括捕捉、存储和分析潜在海量信息的能力。
将移动设备生成的数据与现有的内部数据相结合。此类分析能够帮助老牌企业实现相较于新进者的一大优势,即老牌企业可以为新数据提供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基础。这种能力有助于企业对现有客户、行为和关系产生新的认识,从而为营销工作提供信息。
为现有的信息战略和路线图增添数字化要素。数字化必须成为企业信息战略的核心要素,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与客户和业务相关的丰富信息并从中受益。
为实现双速IT进行规划:培养新能力并开展创新
IT组织需要两种服务交付速度。第一种是“工业化”速度,即IT按照惯例向业务提供服务的优化速度。第二种是“数字化”速度,即IT推动企业数字化议程的速度。CIO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规划如何实现双速IT:
为项目、解决方案交付和测试建立流程和工具,从而为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支持。这一举措有助于组织积极管理在创新与速度以及因核心业务系统快速变化而带来的生产风险之间的权衡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