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会计的核算流程

财务会计的核算流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会计的核算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会计的核算流程

财务会计的核算流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 信息化 核算流程

当前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企业只有适应这种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也才能为国家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而作为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在信息化形势下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进一步优化会计的核算流程,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方式,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一、会计核算流程的涵义及财务会计的职能

会计核算路程是一种核算的形式,一般的会计核算流程包括多个方面:会计凭证的整理、填制、账簿的登记、编制会计报表的步骤和程序。而作为一个企业经营、发展必不可少的财务会计主要的工作就是核算和监督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作,为外部的与企业有关的各个部门提供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传统的会计核算流程的缺陷

在市场经济发展之初,由于企业内部发展的不成熟,传统的会计核算还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经营越来越优化,传统的会计核算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它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在传统会计核算中,由于财务会计人员各司其职,职务单一,他们必须严格按照“填制、登记、编制”程序工作,不能跳跃完成,造成各个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割,无形中成为了一种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传统模式下会计核算不支持实时控制,因而,面对市场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实际应对能力差,反应慢,不能及时地与正确的经营决策保持一致;传统的财务会计计算的也不精确,不能全面、正确的反应企业的经营信息。新经济时代也即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以知识资本为特征的,以互联网技术连接起来的时代。对于企业来说,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是,传统的会计核算流程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变得日益狭隘,甚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优化财务会计核算的措施

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正被企业深入的应用于企业的内部,它彻底颠覆了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思维方式。因此,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只有不断的增强财务会计功能,不断的优化财务会计的核算路程,不断的提高财务会计的职业素质,促进财务会计人员向综合型、创新型转变,才能更切合地适应新经济的发展,才能提高企业效益、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也才能在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发挥它特有的作用。基于此种情况,笔者提出了几点在信息化形势下如何实现核算流程优化的几点建议:

(一)简化会计核算的流程环节

由于传统会计核算程序的庞大、迟钝,反而不利于企业提高效率,因此,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可以简化会计的核算流程,重新构造一种是与企业发展的核算机制,如消除记账、编制等不创造经济价值的环节,而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各个部门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这样优化的会计核算流程会大大减少企业数据的重复出现,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二)建立一套完整数据的统一标准

实现财务会计核算优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需要企业加强对内部经营的数据标准建设,建立、应用会计数据和信息的统一标准。这样就可以将原始数据加工成标准编码的源数据,实现企业内部数据的资源共享。根据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标准设置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数据结构,逐步实现会计记录的电子化、无纸化和标准化。

(三)推进企业会计体制的创新

一个良好的跨级机制可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是对企业经营中的经济活动和企业其它业务流程的集成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可以使各部门更加的协调和配合,实现对企业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从而实现企业会计、经营价值最大化。

(四)提高财务会计的素质

优化会计核算流程的关键在于会计人员,在信息化的今天,会计人员从传统的簿记工作者向复合型的管理工作者转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趋势。因此,激烈的竞争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从自身做起,积极参加企业足迹的各种业务培训,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的更新观念,创新思想。

四、结束语

当今社会是网络经济的时代,信息化、技术化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一项重要措施。而财务会计作为企业发展、经营的一个关键元素,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因此,他们也必须适应信息时展的要求,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财务会计技能,实现财务会计核算流程的优化,以减少企业的不必要支出,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秦嘉龙.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11)

[2]刘铂.企业会计核算流程的优化[J].财会研究,2009,(4)

财务会计的核算流程范文第2篇

加强企业会计核算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措施

1.统一会计核算制度。首先,集团要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这样才能保证集团成员企业之间会计数据、信息的可比性,才能更加规范管理,也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统一会计科目,所谓的会计科目是对会计核算内容进行具体分类的方法,是财务人员对公司财务信息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由于集团的核算信息繁杂,业务信息众多,因此对于集团的“一本账”要统一会计科目;其次要进行会计核算凭证模板的制定,对于公司的所有经济业务都要制定相应的会计凭证处理方式,指导所属各公司进行会计核算,这样可以使集团各种纷繁复杂的业务流程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也才能实现处理结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一本账”的应用提供一个实用平台。

2.统一业务核算流程。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会计核算“一本账”模式的构建本质上就是集团中各部门之间的流程重组。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应该先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来规范保障实现“一本账”提供的信息具有决策价值。企业的相关业务核算流程包括:成本费用核算、售电核算、资产管理核算、工程项目建设核算、税金核算等。财务人员要根据这些流程的特点进行梳理,从中找出与会计核算系统相融的地方,并根据会计核算的路径实现财务信息、财务资源、财务活动,以及财务人员的统一,以实现流程的整合和统一。

3.集中管理企业的财务资源。集团要通过设立会计核算中心来对所有核算企业的财务资源进行核算,会计核算中心是在会计核算“一本账”实施之后才建立起来的一个中间部门,是会计核算整个企业的业务,使得核算业务更具集中化及专业化。集团的会计核算中心应该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职能部门,是一个专门集中办理财会业务的专门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有:统一对外筹集资源,以确保整个集团的资金需求;统一拨付各下属公司的货币资金,并进行监控;集中管理各下属公司的现金收入,并负责将其转至集团的银行账户上。建立会计核算中心会导致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因此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集中培训或分配的方式也有利于控制相关的监控风险,来实现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与控制。

4.建设有关“一本账”的会计信息系统。“一本账”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从以实现基本的会计核算功能为主要目标转变为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一体化企业管理信息为主要目标。也就是说,要实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一些子系统的整合,以达到全面预算控制、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或管理状况的目的。该系统能够帮助集团的管理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并提供完善的预测、决策和分析的依据,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

我国企业财务的管理情况

1.财务意识较弱。许多财务管理的部门,某些工作人员的财务意识很弱、不能端正,对于企业生产运营之中财务管理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能正确意识到,在进行财务管理时,经常有玩忽职守、随意性强等问题出现。为将财务管理出现的这些问题给解决,必须进行强化培训财务工作人员,使得这些工作人员的财务意识正确,提高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工作人员正确的了解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学会自律,使得进行财务管理时的误差减少,从而使企业的成本减少。

2.管理机制存在缺陷。我国的财务管理约束机制还存在很多缺陷,在企业的管理中,还没能完全的运用到严格的法律和责任进行约束。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模式有很多种,财务管理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其财务管理的压力也会越大;财务管理的不合理框架,不能将其有效的去除;企业中成本的重复性,企业资源非常严重的浪费现象;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益较低。除此之外,从管理和约束机制的角度来说,我国企业的制度同样也是存在很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追责机制不够全面,导致会计核算的基本监督作用很难得到全面发挥。

3.会计核算数据失真。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数据不能完全显现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将对企业其他相关部门财务经济活动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也难以为企业生产正常运营给予更完备的决策保障,所以,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保证数据统计与信息核算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现阶段我国企业还是没能做到相应的要求,有一些企业在财务统计方面还是存在较大的误差,还存在多种财务报表、原件的损坏以及丢失等现象,影响到财务统计结果的真实以及准确性。

 

加强企业会计核算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措施相关文章:

1.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工作

2.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3.怎样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会计的核算流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企业集团 会计核算 核算制度 核算系统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呈现出集团化的企业管控模式,财务管控作为集团管控的重要手段,财务语言的通用性就非常重要,所以作为财务数据的记录者,规范集团企业的会计核算变得非常重要。

一、加强会计核算对企业集团的重要性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通过登记账簿、财产清查、复式记账、会计科目、填制和审核凭证、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等方法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与监督,为企事业单位做好预测、分析、控制和决策提供会计信息支持。会计核算既能够事后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也能够进行事前和事中核算。因此,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核算在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会计核算主要指对有关会计工作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报告等工作的组合。企业集团是由很多独立的法人主体,通过股权控制关系形成的。作为单独的法人主体,各个单位需要单独设置账簿,保证其真实、完整。

(一)能够为经营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企业集团作为一个管控型的管理组织,需要随时了解整个集团的经营数据,而经营数据的来源就是财务核算系统的记录。从企业集团集团层面,集团的战略很大程度上需要财务数据的支持,例如,集团的资源分配上,需要看过去的投入产出比,投入产出比高的领域是重点支持的。对于投入产出比低的领域是需要减少资源支持。另一方从各个事业部经营的角度,每个月需要对上个月的预算执行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需要对下个月的经营情况进行预测,提前配置相关的资源,保证企业在竞争环境中有备而来。

(二)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和融资成本

企业集团作为一个大型的企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高杠杆经营,所以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目前间接融资的成本及额度不太能完全满足大型企业集团的资金需求,所以越来越多的进行外部直接融资,发行企业债和公司债,而直接融资对财务信息的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企业集团更多的披露财务信息,而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融资成本;另外作为政府管辖的企业,需要报送税务、统计等相关资料,也是从财务核算系统提供数据。

二、企业集团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集团的统一的核算制度尚未建立

在集团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企业的核算制度并未跟上集团的业务发展速度,导致整个集团的核算制度尚未无法满足业务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整个集团在相同的业务存在不同的核算时点,导致结账的时点存在问题。例如整个集团的借款利息计提上,有的公司实际支付时点进行账务处理,有的公司每月计提利息,有的公司按季度计提利息。二是由于集团整体的规章制度不统一,导致的核算标准不一致的现象。例如整个集团的差旅费报销制度标准不统一,导致整个集团同一个事项,在核算中不一致。三是整个集团尚未建立统一的科目体系。各个公司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设置科目。所以会导致各个公司的相同的业务,记录在不同的明细科目的情形。四是集团的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尚未统一。例如存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在相同的产品上,存在不同的时间长度。无形资产中相同的软件,摊销年限也不一致。五是收入的确认方法不一致。收入确认主要包括确认金额和入账时点,各个企业在相同的业务处理上,入账时点就可能不一致,例如旅游企业的收入确认时点,有的是以收到客户的款项为标准确认,有的是以旅行团旅行行程完成确认,作为集团企业需要明确具体的时点。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一方面是企业集团对于整体的核算不够重视,在组织上没有专业人员牵头组织此核算制度的建立和检查。由于规范企业核算的统一对集团的效益不是明显的体现,而且一个在漫长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的事情。另一方,作为中国大部分的民营企业,由于过去的发展基本从家族式发展而来,其天然的基因对财务理解就是银行流水的记录,认为只要管理好家里的银行的钱,其他的都不重要,这种思想导致管理层对会计核算从开始就不重视,在企业规模小的时候问题不够明显,但是当一个企业发展壮大到集团型企业的时候,核算不规范的问题将凸显。将会出现,整个集团干一件事,表达的方式不统一,对于集团的经营分析对比将产生很大的误差,甚至会出现误导经营决策的事件。

(二)集团统一的会计政策无法有效执行

集团总部制定了出了适合全集团的核算制度,但是制度的执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原因在于:

第一,集团企业的快速扩展,大部分的企业是股权收购企业,而股权收购企业与集团公司的财务制度、核算体系都将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如果收购的又相对是比较大的集团企业,会导致核算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一时很难去更新其核算文化很难去统一执行集团的财务制度。

第二,目前集团的财务管控模式处于传统的逐级管控的模式。即每个单体公司都设置相应的财务核算团体,每个核算团体设置财务负责人,集团总部的财务负责人领导其直接的下级财务负责人,以此类推。有些集团的财务层级能达到八级,这样导致集团的总部的要求,到达末级的执行人员,需要经历很长的信息传递,在传递上很容易导致失真,并且经过层层传递,财务人员对政策的理解已经变形,最终导致执行出现偏差。

第三,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集团,其集团总部都是随着公司的扩张后期成立的,也就是先有各个子公司,最后才成立的集团总部,导致集团总部的历史较短,话语权较弱。并且民营企业的特征是重经营轻管理,所以导致集团在资源分配上,大部分的资源给了经营,导致管理的话语权较弱,集团总部在统筹安排工作上会存在弱化的现象。

第四,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有些行业的性质,导致其必须处于比较偏远的地区,而当地的财务人员素质整体偏弱,导致集团总部的制度执行等存在偏差。

(三)集团尚未建立统一的核算系统

集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只注重经营的整合,很难去关注财务等内部管理的整合,所以,集团的财务核算系统基本处于比较低的单机版本,在部分地区,会存在网络化统一核算系统,但是对于每个新增加的企业,都采取相同的核算系统不太可能,尤其是新收购的企业,特别是如果此被收购企业规模较大,可能和集团的现有业务不一致,导致切换系统的难度较大。

在公司比较偏远的地区,存在网络不畅的情况,所以存在大量的单机版的财务系统,这样财务科目统一存在物理的困难,各家的科目设置都是根据当地的财务人员的需要来决定,导致最终的结果出现问题。集团缺少在整体的财务系统 统筹安排,各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其他周边的系统的开发,实行对接,导致系统更换非常困难。

而财务系统的投入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投入,在单机版还能凑合的情况下,管理层很难去投入资源去内部的核算系统,导致年年凑合,到集团企业壮大到不得不推行的时候,会发现问题很对,一次性投入更大。

(四)财务数据的上报处于手工阶段

集团总部及各个层级的管理层对于财务数据的要求,手段还是通过EXCEL的形式进行上报,财务数据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且数据容易进行被破坏。财务信息的上报手段是通过邮件的形式,上报效率慢。财务数据的保存是电子表格的形式,容易被损坏和丢失。

三、完善集团财务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集团组织建立整个集团的会计核算制度

集团需要设置专门的核算中心,其中核算中心需要设置专门的核算制度小组,需要对集团的业务进行梳理,制定适合整个集团的核算制度,并且在集团开展新的业务的同时,需要第一时间制定相应的核算制度和流程,更新整个集团的核算手册。这样在第一时间解决集团会计核算制度的全面性问题。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明确相关的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核算方式,明确相关的会计估计及会计政策的一致性,集团在标准化的过程中,要考虑是全包式的制度还是原则性的制度。笔者倾向于是全包式的制度,这样覆盖集团内部的所有核算业务,将所有的业务进行标准的规定,如果集团出现新的业务,集团会计核算组进行更新。

第二,集团组织建立统一的核算流程。流程的优化和标准化是加强过程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针对集团组织建立统一的核算流程的功能,需要统一账务处理流程、统一报账流程、报表编报流程等几个关键流程。账务处理流程,需要对具体的业务发起到结束进行关键节点的梳理,统一流程的步骤。特别是对于集团内部存在关联交易的企业,更是需要统一处理流程,这样才能保证账务的核对时点一致,不产生由于核算时点的不一致而导致的差异。例如,集团公司内财务公司与各个企业的贷款关系,财务公司作为金融企业,其利息收入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而各个企业,大多数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导致某个报告时点的对账存在由于账务处理流程的不一致而导致差异。其次对于报账流程,首先需要明确相关的配套制度的完善,然后规范集团整体的报账流程。例如差旅费报销流程,需要先完善集团整体的差旅费报销制度,然后规范报销流程,从单据的填制到财务的审核最终到款项的支付。这样保证集团的同一事项,执行的流程一致。最后关于报表的编制流程。报表编制流程分为个别报表编制流程和合并报表编制流程。在规范编制流程中,规范整个集团的同一关帐时点很重要,这样在个别报表关帐结束受,需要关联方对账,最后出具整个集团的合并报表。这样理顺关系后,才可以提供最终集团合并报表的效率。

第三,建立统一的科目体系,主数据的维护由集团总部统一进行管理。客户供应商的编码要统一规范。统一的权限管理,可以采取集团统一管理所有的权限方式,也可以采取集团授权下面二级权限管理的方式,在不超过整体的规范下,给下面企业适度的空间。

(二)集团组织实施整体的核算系统

目前在网络化的时代,建立集团统一的核算系统条件很成熟,在建立统一的核算系统下,集团的整体实施成本、管理成本将大大降低,并且对于落后地区的管理大幅提升。这样整个集团的财务核算语言环境变成一致,对信息的归集、提取将变得很容易。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统一集团所有的控股公司的核算系统,采用网络化的财务系统,集团总部统一进行系统的维护。所有规则、编码整个集团统一。

第二,建立集团的科目体系和主数据维护的变更流程。

(三)集团统一的核算制度执行保障

集团统一的核算制度制定出来后,需要执行到位,除了在统一的核算系统中进行设置,也需要对细节的统一,这样保证核算的项目处理方法一致。所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采取措施。

第一,组织上的保证。针对以前层层向下管理的问题,导致层级多,传递容易失真的问题,集团财务体系应该建立以业务分类为核心的线条管理。例如集团总部设置核算总负责人,下属各个层级的核算人员全部由他进行管理。下级的各个公司的财务负责人不在进行对核算人员的管理。这样保证核算人员能直接听从总部的管理。容易接受总部的指导意见。

第二,在流程上进行标准化固化,在所有的核算流程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标准的固化,减少人为的干预,彻底降低差异化。

第三,采用目前比较火的财务共享模式,其实质就是将集团所有的业务分线条的进行标准化的固化,使大部分工作变成流水线,每个工作节点都是标准化的节点。采取财务共享模式,解决了下属财务人员的立场问题,财务人员在经营支持上是下属企业的员工,在财务规范化的管理下,是集团总部的员工,其在一个岗位上受不同的管理思维的冲击,导致其行为总是从在偏差。但是如果采用共享的模式,其核算将是严格按照流程办理,不存在为下属企业的考虑,导致核算很公正,对于经营的支持,有下属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其将是下属企业的一员,不用考虑合规性的问题,一心为经营决策支持,财务的作用将更显现。

(作者单位为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余贤辉.对企业集团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探讨[J].财经界,2013(3):160-161.

[2] 周春江.规范集团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159-160.

[3] 王玉江.企业集团会计核算探讨[J].现代商业,2010(4):84.

[4] 李有华,郑后清.企业集团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及信息系统研究[J].会计之友,2011(7):62-66.

财务会计的核算流程范文第4篇

一、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传统会计核算即记账,核算,报税,出报表,是事后核算,是数据的记录者,游离于经营绩效之外。

财务管理是从各项数据中识别、收集、验证各种信息并分析数据,对现状进行评估,经过计划、执行、检查,对计划进行回顾调整并不断改善,推动企业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支持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决策。

2.联系。会计核算是基础,财务管理是核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会计核算是对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以数据形式进行反映,为财务管理服务。

二、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融合的前提

1.数据基础。财务核算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处理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所有的基础数据从产生的源头起就遵循统一的逻辑规则,大大减少了数据加工过程中的数据转换和数据假设,使报告和决策支持在数据层面得意裨益。

2.管理基础。“相同的标准”贯穿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全过程,这里相同的标准是指企业必须具备五个统一:即统一的会计政策、统一的会计科目、统一的信息系统、统一的核算流程和统一的数据标准。

3.组织基础。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融合需要将财务大量基础工作人员,即核算类岗位人员与财务管理类岗位人员适当分离,使管理类岗位人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业务支持和战略决策支持中,真正实现财务融合变革。

三、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融合的过程

1.会计核算自动化。会计核算自动化要求企业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如ERP、SAP系统等,实现共享费用财务报账系统,实现核算数据前端采集;通过ERP、SAP系统业务接口,实现业务核算自动导入会计核算;通过定义财务标准核算规则,实现总账核算自动化。

2.财务管理系统化。财务管理系统化是将企业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等与会计核算一体化,实现全过程控制。

3.管理决策信息化。通过财务管理BI商务智能系统,及时获取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信息,为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实现管理决策全信息化。

四、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融合性运用

在信息系统建立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要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与管理的关系,以核算为基本,以管理为重点,推动公司全面数据化,在数据的基础上预测生产,精准营销,支持决策。

1.全面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部分,企业对会计科目的设置、部门核算、项目等应按预算管理的要求进行。财务明细账设置时,必须考虑预算责任中心分类的需要,并与预算口径一致。

会计核算的历史数据是预算编制的基础,以预算执行的数据发现与目标的距离,调整管理的方向,以决算的数据作为次年预算编制的依据。同时,当期会计核算信息是预算考核的主要依据。严格按照预算完成情况实施业绩考核,会计核算真正演变为预算的一部分。

2.商务定价及项目收益。商务报价和合同评审管理是财务核算的数据应用。

在订单报价阶段,在对现有同类产品成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测算目标收益值,并以此作为对外报价的依据。在合同评审阶段,和合同签订价格与既有成本进行比较,其预测收益一方面可以了解合同实际签订价格与报价的差异及变化原因,并作为合同评审中对价格部门的确认依据,另一方面作为项目实施后的成本控制及收益预算目标。

在合同实施阶段,对项目产品交付过程中的实际成本及收益进行归集分析,实现会计核算数据的获取和应用。

在项目关闭阶段,对项目进行实际收益分析,找出偏离预算目标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对成本影响较大的因素分析,并作为今后同类产品报价及收益预测的依据,实现用会计核算数据指导财务管理。

3.成本管理。在采购环节,推行应用信息化系统的供应链流程,根据历史采购数据及现行生产计划,考虑一定的安全库存,排定主辅材的采购计划。

在存货管理环节,根据企业存货特点,建立不同的库存控制模型,采用滚动的方式进行采购控制,结合询价比价方式以降低采购及服务成本,同时在定额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材料出库及消耗量。

在生产环节,技术人员及时修订工艺BOM,完善定额管理,并将生产废品率严格与企业与员工个人绩效挂钩。

在销售环节,通过ERP系统实现发货动态跟踪、运费跟踪考核以及货款结算催收。

财务会计的核算流程范文第5篇

保险公司会计集中核算主要通过设立会计核算中心来实现,按照集中程度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全国大集中管理”,即单独设置隶属于总公司的会计核算中心,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机构核算”原则,集中全系统所有的资金收付和会计核算作业。各级分支机构在严格预算管理的基础上,把原始凭证扫描件通过集中统一的会计作业平台发送到总公司的会计核算中心,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相关资金拨付、账务处理;第二种是“省级集中管理”,即在各省级分公司设置会计核算中心,比照“全国大集中管理”的管理原则,集中全省所有的资金收付和会计核算作业,总公司会计管理部门仅负责业务指导与监督。两种方式集中度有所不同,效果不尽相同,但目标一致,都较好地解决了独立性、规范性、真实性及时效性等问题。

二、保险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的成效

截至目前,国内大部分保险公司实施了会计集中核算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了会计核算与监督的独立性,为规范会计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与经营机构适度分离,解决了会计人员“顶得住站不住,站得住顶不住”的问题,有助于会计人员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二是进一步健全了财务监督制约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因管理链条长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如,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适度分离,财务审批权仍由各机构行使,但会计监督职能由核算中心行使。会计核算中心有权对各分支机构的收支项目进行审核,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机构财务管理的随意性,能有效控制业务和管理成本;再如,会计资料的存放管理与所核算的机构分离,便于形成会计数据的防火墙;三是规范了会计操作,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和时效。会计核算中心集中专业化的会计人员,建立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本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严格按照准则和制度规定组织会计核算,操作流程规范顺畅,经办复核机制健全,实现了“简单重复性工作,专业标准化操作”;四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资金的分散管理状态,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取消了大量各级分支机构自设的银行账户,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开设必要的银行账户,统一资金调度和管理;五是有效节约了运营成本,节省了人力、物力,初步实现了集约化、集成化、远程化管理。

三、保险公司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虽然保险公司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公司的财务会计管理水平,但仍存在需要关注和完善的问题:

(一)服务效率与服务对象需求之间的矛盾保险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于营销服务范畴,且保险业属于资金、人力密集型产业。保险公司的营销团队、业务管理团队都植根于基层,紧盯市场和消费者。业务的开展往往依赖大量财务资源的投入,经营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大量、频繁的业务收支和费用支出,对会计服务的时效性要求非常高。而会计核算中心都集中在省级或总公司层面作业,如果岗位流程设计不当,会计处理标准不统一,会计人员配置不足或编制待遇不合理,会极大地影响服务效率,进而影响保险业务的开展。

(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在财会合一模式下,各级机构的财务部门集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税务管理等职能于一身,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模式密切了财务与会计的联系,便于沟通协调工作,会计记录及时、直接,减少了信息传递,提高了工作效率。设立会计核算中心后,会计核算及资金结算工作全部转移到会计核算中心;机构财务部门则保留相应的财务管理权限。二者虽然在业务上存在指导与协作关系,但编制、运作一般是独立的,如果职责清分不科学、不合理,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容易造成会计核算中心与机构财务部门之间的矛盾,乃至形成管理盲区,预算监控及时性、有效性难以保证,最终导致整体财务管理效率降低。

(三)会计集中核算难以确保会计报表的真实、可靠、完整一是核算的原始单据来源于远程的业务前端,会计核算中心无法直接审核经济事项与原始单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只能从形式上判定凭证的合理合法与否;二是核算人员脱离实际业务,不了解各机构的业务细节,且一个核算人员同时要负责多家机构的账务处理,行使会计监督职能的难度过大,容易导致会计监督流于形式,会计信息失真,并带来新的财务风险隐患。

四、进一步完善保险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管理体制,规范优化作业流程首先要做好财务会计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的顶层设计。保险公司应建立统一的会计组织结构、会计核算体系、会计科目体系以及会计政策与处理方法,这是保证会计核算中心专业化高效运作的前提。其次要科学界定会计核算中心与各级机构财务部门的职能与工作范围,并完善相关沟通协调机制。会计核算中心应充分履行一般会计职责,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有关财经制度,真实、完整地记录公司经营活动的收支情况和财务状况,为各级管理层财务分析与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财务部门应充分履行管理会计职责,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与财务监督职能作用。应保持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及资产管理的有机协调运作。最后要建立标准的业务流程。保险公司实施集中会计核算之后,会计核算将变成一个“工厂化、流水线”的作业过程。要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把原有的会计核算业务建成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并持续优化,以保证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顺利运行,切实提高会计服务效率。

(二)加强高素质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论学习。会计工作专业性很强,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近年来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而国际会计准则还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职业素养与职业判断能力,准确处理各种会计事项,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比。二是加大会计人员队伍的梯队建设,注重培养各类型、各层次会计人员,使之与岗位匹配,并不断提高其实操能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由初级会计人员处理;审核和监督工作必须由具备一定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会计人员完成。这样既能满足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完整性要求,又避免资源浪费。三是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应结合核算中心工作易量化的特点,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各岗位员工的绩效考核,同时注重提高会计人员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