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培训教育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公司的培训教育在经理的领导下,以安教部为主,负责全公司的文化、技术、业务培训,做到统一规划、组织实施。并把培训教育计划纳入公司的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同时落实,同时总结考核。一、岗位培训
以练好基本功为主,即练习实际操作的基本动作,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按照部颁电业生产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应知、应会”的要求,达到“三熟三能”。
1、变电、线路及设备运行人员的“三熟三能”
1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
2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
3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
4能正确进行操作和分析运行状况;
5能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
6能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
2、供电所人员的“三熟三能”含农村聘用电工
1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本岗位的规程制度;
2熟悉电工基础知识;
3熟悉检修、维护工艺和质量标准;
4能熟练地进行本工种的检修、维护和运行操作,正确处理事故;
5能熟练地进行触电急救和人工呼吸;
6能看懂常用图纸和掌握常用材料性能。
3、财务、审计和用电营销人员的“三熟三能”
1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制度和相关法规;
2熟悉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和要求;
3熟悉电工基础知识;
4能熟练地进行财务或经营统计、测算和分析;
5能熟练地填报各类报表;
6能熟练地运用电脑进行文档处理和制表;
4、计量人员的“三熟三能”
1熟悉电能计量装置的基本原理;
2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制度和相关法规;
3熟悉电能计量装置的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
4能熟练地进行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和校验;
5能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
6能正确地进行计量误差的退补。二、新工人培训
1、新工人进公司,首先要经过安教部一段时间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岗位。内容分为:政治思想和传统教育、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教育、安全生产和局规局纪教育、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
2、恢复传统的师徒传、帮、带培训。新工人到达岗位后,指定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工人为师傅,经现场基本制度学习、现场见习、跟班实习三个步骤,考试合格并确认有独立操作能力,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三、专业骨干培训
1、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优秀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热爱本专业、思想进步的生产工人和班组技术人员,作为专业骨干培训的对象,编制专业骨干培训计划,并取得主管部门的同意。
2、对专业骨干的培训,要做到有目标、有方向,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般情况下,不轻易变动他们的工作,鼓励他们从专业上提高。
3、所、站长的培训
所、站长的培训由公司编制计划,组织实施。所、站长应从组织领导、技术业务、思想政治工作三个方面提高,特别是要学会管理,学会做人的思想工作。四、培训的形式和方法
1、岗中培训。由各部门或班、组、站根据本岗的实际和要求,自行组织本部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岗中培训是职教培训的主要方式。
2、集中培训。组织公司相关人员集中学习,由各职能科室负责人或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人员轮流授课;
3、专题讲座。聘请公司外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某一专项内容,到公司进行授课。
4、短期脱产培训。公司根据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专业技术骨干送往外地进行短期脱产学习。五、培训时间要求
1、岗中技能、安规培训,每月一次;
2、技术考问,每月一次;
3、异常和事故分析,每月一次;
4、模拟演练和事故预想,每季一次;
5、集中培训,每季两次;
6、安规、技术规程和基础知识考试,半年一次。
随着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使外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21世纪又是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一个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需要大量的专业/外语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而与之相适应的,基础教育的优先超前发展也必须进一步扩大教育的对外开放,促进基础教育的国际融合。双语学校和双语教育的出现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潮流。双语教育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手段,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它的出现将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我校为了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不仅能在日常生活而且能在专业领域使用外语的交际能力,开始尝试双语教学。然而,要培养出专业/外语类复合性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是专业/外语类复合性人才;要进行双语教学,首先教师必须具备使用外语上课的能力。
然而,我校教师同国内绝大多数教师一样,没有受过双语教学的培训。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大多只具备教授某一学科的执教能力,而英语专业的教师除了教英语课之外,又不具备其他学科的执教能力。而且随着双语教学的逐步深入,学科教师只具备单一学科的执教能力,而双语教学需要教师在专业和外语两个方面都具备执教能力的矛盾会变得越来越突出。
要解决这个矛盾,进行有效的双语教学,培养双语教师势在必行,对我校教师的在职培训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培训途径。
二、师资力量分析:
我校的双语实验教研组成员如下:
分管校长:沈丽娟分管副校长:李益民分管教导:刘海平(品德与社会)
双语实验组组长:李哲俊(劳技)副组长:熊晨华(劳技)。
其他成员:谢芸(拓展)、丁瑜(拓展)、王琳(拓展)、毛旭光(拓展)、俞瑜(品德与社会),李维春(劳技),罗卫红(品德与社会),刘娜(品德与社会),葛丹凤(劳技)
我校双语实验组成员整体年龄层次较低,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其中1人硕士研究生,8人学历大学本科,其余都是大学专科毕业,并且正在进修大学本科文凭。在任教的12名教师中,有刘海平、王琳、丁瑜、俞瑜、熊晨华、李哲俊、葛丹凤、李维春、罗卫红共九名英语教师,其中李哲俊、熊晨华、丁瑜3位获得全国大学英语等级6级证书,李哲俊老师参加过赴美国的培训,熊晨华和俞瑜两位老师参加过赴澳大利亚的培训,王琳和葛丹凤老师参加过赴加拿大的培训。而其余学科教师如刘娜老师在嘉定区双语教师教学评比中获得过二等奖,其余几位教师由于年纪较轻,刚从学校毕业,所以英语水平相对较高。
三、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和培训目标:
目前,从我校双语教师的构成情况来看,大致分成英语专业教师和非英语教师,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占有一定的优势,但缺乏某一专业知识,而非英语教师则是擅长某项专业知识,但是英语水平确切说是英语口语水平比较薄弱,另外,学科英语或专业英语的语言特点给学生造成的理解上的困难,尤其是阅读理解困难。
针对双语教师的实际情况,拟定我校双语教师的培训目标如下:
1.优化各种教学资源,实现双语教师和传统师资培养的优势互补,协调共进。
2.通过口语培训,使教师能循序渐进的提高自身的英语表达水平。
3.使教师不仅具备用英语准确流利表达自己的能力,而且能用英文传授相关专业课程,能用一定的英语辅导学校学生进行科学钻研的能力,并能够用英语跟同行进行交流。当然,这里主要指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课堂教学语言有其特殊性,它必须具有科学性。在这里科学性有两层含义:第一,教师在讲解时所使用的概念、定义、原理等必须是规范的,对学科知识的讲解必须是科学的,符合逻辑的;第二,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要符合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的表达方式。要做到清晰明白、准确无误。
4.重视环境与活动的作用,积极开展课堂实践,将英语教育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正确处理好学科与双语的关系。
5.在达成学科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适当渗透国外教学风格,使教师了解国内外的双语教学试验的前沿信息,使教师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双语教学工作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紧密结合。
6.通过英语阅读能力培训,使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知识结构和一定的文学功底,有较强的适应社会和小学教育改革的能力,能胜任用英语在小学教授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并使之走向世界,使我校的双语教师成为学校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四、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口语训练
1.对双语教师进行英语口语培训。一方面是日常英语口语的培训,主要以组织上课、管理课堂常用的课堂用语培训为主,辅以语音、语调的“正音”训练,这其中包括如何利用不同的重音和语调表达情感和态度,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等,对教师存在的个别音、语调不标准的情况有的放矢进行训练。这种训练以个别教学为主。另一方面的培训则是专业英语培训,专业英语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专业术语。这种培训与学科教学密切结合,让学科教师熟悉专业英语。
2.针对不同的学科,对双语教师进行学科英语特点的培训,加强他们对学科英语特点的认识,使他们逐步了解、掌握学科英语的使用特点,这样,就可以把英语培训与教师所教的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能更大限度地满足双语教师的要求。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部分地甚至全部地把英语培训内容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尽管不同的学科的英语各有其特点,但是他们都存在着共同之处。
第二阶段:教学技能训练
1.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教研组活动观摩双语教学课录像、VCD等,提高教师上课、评课的水平。
2.利用学校现有的人才,进行结对,即利用学科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教师英语能力较高的优势,进行互帮互助型的拜师结对,彼此既是师傅又是徒弟,专业教师向英语教师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英语教师则负责帮助专业教师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3.积极参加双语研讨活动,参加区内、市内双语研讨会,听取专家和同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正工作目标。
4.双语教师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上家常课,甚至上公开课。
第三阶段:资料收集和学习
1.双语教师在听课学习后应做好记录。
2.每次教研组互相学习或交流后做好记录。
3.利用教师自己编写的双语课教案进行组内集体备课,讨论后确定修改案,再由任课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改进。
4.通过实践摸索,学会善于总结经验,双语教师应积极撰写有关双语教学论文、案例。
一、着力开展财政业务培训工作
按照市财政局2012年财政工作要点精神,重点围绕财政收支管理、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民生工程、财税体制改革、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社会保障、财政绩效评价和财政监督等内容,着力开展财政业务培训工作。全年计划举办各类财政业务培训班28期4000余人次(具体培训计划见附表)。
二、着力推进财政支农政策培训。
把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作为宣传贯彻落实财政政策、营造财政改革发展良好氛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作为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在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上下功夫。全年计划培训农村财会人员503人次(具体培训计划见附表)。
三、着力抓好干部岗位培训工作
1.着重抓好财税金融知识培训班。会同市委组织部举办1期财税金融知识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市局机关全体干部、各市县财政局股(室)负责人、财政所长。通过培训使学员了解熟悉新形势下财税金融工作基本知识,准确把握当前财税金融政策的新内涵、新取向,进一步提高指导和管理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突出抓好财政科级干部业务素质提升培训班。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全年举办1期财政科级干部业务素质提升培训班,培训对象主要是局机关、各县(市、区)财政局科级以上干部。培训班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突出政策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公共管理、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内容主要为公共财政改革理论与实践、财政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领导管理科学等。
3.组织开展青年干部教育培训。结合机关干部结构情况,为加强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进一步提高青年干部适应岗位工作能力,举办1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局机关近年新进的青年干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培训、素质拓展等。
四、着力推进干部日常学习工作
1.精心组织干部网络培训。进一步加强干部网络培训组织领导,规范网络培训行为,督促落实任务完成,确保网络培训效果。组织开展2012年干部网络培训评选活动,将评选结果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
2.全面推行学分制考核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干部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全面推行学分制考核工作,进一步细化学分制考核项目和依据,规范考核内容和程序,建立健全学分制考核信息管理库。
3.确保完成各类调学任务。对省厅、市委组织部培训计划内人员,采取逐人安排、点名调学的方法,确保各类调学任务的完成。近五年内未参加过外出培训人员优先安排。
五、着力完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工作
1.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以《省财政厅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办法(试行)》为基础,以学分制考核为核心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切实把培训与干部的考核、选拔、晋升相结合。
1、法规政策教育
各类安全法规和政策是安全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的政策水平,增强安全意识,达到零指标。
2、安全知识教育
主要是《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须知》一书的教育及其他有关资料教育。每学期至少一次大型的安全知识教育。
3、典型经验和事故的教训教育
学校第一负责人根据上级的通报情况结合本校与兄弟单位的经验和教训,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使师生看得见,摸的着,说服力强。从事故教训中吸取有益的东西,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培训需求 “国培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教育部、财政部从2010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为全国各地的教师培训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将我国的教师培训工作推向了新的起点。百色学院从2010年9月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期“国培计划”项目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班,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和培训学员的反馈意见,认为有必要对培训的整个模式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求改进今后的培训。
教师的培训需求是培训规划的依据,培训需求分析的科学性,对设计科学、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考核标准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性的前提。
2011年教师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部要求开展教师培训要遵循“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按需施训”的前提是进行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对教师培训需求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百色市农村小学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我们深入了百色市的五所学校,随机抽取了107名小学教师样本,进行了培训现状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一)培训动机
“参加培训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百色市90.48%的小学教师参加培训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50.00%的小学教师参加培训是为了“顺应教育改革发展”,42.86%的小学教师参加培训是“希望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都属于内部动因,而选择“得学分”、“完成上级任务”的教师很少,说明当地小学教师为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有着终身学习的自我意识,学习动机属于内在需要的自我动机。
(二)培训内容需求
1.教学中最需要的知识
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小学教师在教学方面最需要的理论知识排第一位的是“学科教学法”(58.88%)。“学生心理方面的知识”(57.01%)排在第二位,只比学科教学法少1个百分点,说明小学教师对此内容的需求同样非常迫切。
2.最需要的课堂教学技能
小学教师最需要的课堂教学技能第一为“教学设计”(53.27%),第二为“课件制作”(52.34%)。
3.最需要的教育能力
排在第一位的是“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应用能力”,可见这是小学教师目前最紧迫的需要。排在第二位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排在第三位的是“教育科研与论文撰写能力”,这项培训内容被排在需求的前列。
4.最需要的班务管理能力
最需要的班务管理能力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70.09%),如何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凝聚力,遵守纪律的意识(69.16%),如何做好留守学生和后进生的工作(61.68%)等方面。
(三)培训师资需求
小学教师最喜欢一线的优秀教师为他们开展培训。选择“优秀中小学教师”的人数为72人,占总人数的67.29%,排在第一位。访谈获知,小学教师认为,优秀教师不仅了解教学实际,懂得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是什么,和他们更能产生共鸣,而且优秀中小学教师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具有丰富、宝贵的一线教学经验和相应的教育理论,可以与老师们一起分享,所以在培训师资中最能得到小学教师的青睐。排第二位的“课改专家”和第三位的“名师或名校长”非常受小学教师的欢迎。
小学教师最不喜欢的培训师资是高校教授。从访谈中了解到,在小学教师所接触过的高校教授的培训,一般是举办理论讲座,坐在台上讲半天,教师们对于深奥的理论很难接受和吸收,对单纯的讲座觉得枯燥乏味。
二、百色市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内容分析
针对百色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的需求,我校制订的2010年的国培计划方案是把培训分为四个阶段,即理论培训阶段、实践与考察阶段、课题研究阶段、总结验收阶段。在“理论培训阶段”,以2012年“国培计划”项目语文班的培训内容为例,在专题集中培训期间,共开设了18个专家讲座,讲座的课题分别是《口语交际的类型及其学习的内容》、《课件制作与使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调整策略》、《小学生语言发生规律》、《语文综合性学习含义级类型》、《教育科研方法》、《模范教师师德报告》、《小学语文知识观》、《多元智力理论》、《数字化教学媒体的应用》、《人际沟通理论》、《小学有效教学的标准与实施》等。在“实践与考察阶段”,学院安排学员到百色市的几所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小学,如八一小学、逸夫小学、实验小学随堂跟班听课、试教,并前往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小考察听名师的示范课,与优秀教师面对面学习研究教育教学问题。采用“专题集中培训+典型案例研讨+基地实践研修+外出观摩学习+个人总结评估”的方式,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方法灵活多样,大大增强了培训效果。
在和学员交流及随后的下乡调研发现,我们的培训内容还是与农村小学的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师的实际水平有脱节的地方。
比如我们的学员在去江苏南通师范二附小观摩学习期间,在听了南通老师以情境教学法上的《我是一片秋叶》的课后,在县城的实验小学也在相应的班级试着用情境教学法教学这篇课文,结果发现,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由于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低,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无法复制南通老师上课的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是沉默的,无法参与教学活动。比如,问相同的问题:“如果你离开大树妈妈了,会怎么说?”南通学生有的说:“大树妈妈,如果有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孩子。”有的说:“我要落到您的脚下,帮您捂捂脚,您可一定要熬过这个冬天呀!”而县城的实验小学的学生大多只会说:“谢谢妈妈的养育之恩呀,舍不得离开呀,祝妈妈幸福。”没有南通孩子说得那么让人感动。南通学生课后还写成了几百字的小树叶旅行日记,我们实验小学的老师都不敢让学生写这样的作业。
我们在下乡考察中了解到,有这样一个乡村寄宿小学,学生大多是瑶族学生,由于学生只会讲瑶话,听不懂和不会说普通话,这就让不会讲瑶话的老师难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学生难以掌握基本的拼音,根本无法用普通话阅读课文。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根本无法与城市的学生水平相比的,这种状况是众多少数民族乡村小学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主管部门考虑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