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纵观中外各类职业学校,中职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这类学生人数达15%以上。人数是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缺乏有力的关注和有效的对策,同时我们德育效能很差,跟不上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速度。总之一句话“当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非常令人担心”。
我们常常听到某学校有孩子“离家出走”。专家调查:平均两个班最少有一个孩子,有这样的打算,也就是说一个学校至少有几十个学生有这种心理问题。
前几年曾经出现过某中学优秀学生铁锤杀母事件,这是突发的一件事吗?像他这样的心理不成熟,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很多。只是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还没暴发出来!
当然,不仅是上面的心理问题,还有的学生太焦虑、太孤癖、太任性、太自卑、非常嫉妒等等,这些心理问题每个班里都能找到例子,只是程度有轻有重。
这就是我们当今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二、心理健康概念
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是这样被定义: “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句话换一个说法,意思就是:“如果你这个人与其他人相比较,发现符合你们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特点,那么你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
例如:到了十一、二岁的孩子至少会交些好朋友,如果一个朋友都没有。那这个学生心理一定有问题!
那么,怎样去判断一个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由上面我们知道:一个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应该这样评判:“如果这个学生与其它学生比较,发现符合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那么该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
有人会问:中职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具体特点是怎样的呢?我从中职生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社会适应四方面进行剖析,就能知道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一班标准。
三、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第一方面是学习:
1、智力正常:一般地,心理健康的学生智商至少应该在80以上,不然,就是弱智,他就不能顺利完成学业。这样的学生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
2、能自我满足:这里所说的满足感,实际上就是一种学习上成就感。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成就动机。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一心想成为全班第一、二名,结果总是对自己不满意;而有些学生却不想有所作为。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对自己丧失了信心,甘于落后。这种过于强烈和过于滞淡的学生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因为大部分心理健康的学生都是能“保持在适中的水平上体验学习的成就感”能在学习中获得自我满足感,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
例如:有一学生考了65分,非常高兴,因为他本来就只能考60分,65分对他来说已经能在学习上获得自我满足感。这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如果一个学生本来成绩是90分,考了65分,也嘻嘻笑笑的,不当一回事,甘于落后的话,这就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
3、能排除学习中不必要的忧虑:有些学生考试不理想会产生悲伤情绪,考试前会出现焦虑。问题在于,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一直不能摆脱这些不良情绪的阴影,结果焦虑过度,由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甚至害怕去学校,对学习产生逃避。心理正常的学生在学习中也有烦恼,会采取积极的方法,会摆脱这一消极情绪。
第二方面是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学生既有好朋友,又乐于与人交往。能与父母形成亲子关系,与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形成较好的同伴关系。
我们常发现班级中有的学生乐于与人往,但总是交不到一个朋友,没人理他。这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有些同学却喜欢独来独往,把自己封闭起来,这些都是人际关系不健康的表现,也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
第三方面是自我认识:
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但能了解自己,而且能接受自己,接纳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努力谋求自己的最佳发展。甚至有些学生对自己无法弥补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有时还会自我安慰。有些学生,一次考试考砸了或做了错事之后,总是极力地找各种借口或对同学和家长隐藏。还有些学生就是不承认自己某些方面的缺点。这些都不算心理健康的学生。
第四方面是社会适应力。
人是生活在现实环境中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个人的生活和学习有重要意义。所以心理健康的学生都能了解现实,正视现实。社会生活也能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准则。生活和社会适应不良的学生容易产生出各种心理行为问题。
例如:有些高年段学生沉迷电脑游戏,沉迷虚拟世界里,对学习不感兴趣。这些都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
以上四点,是我们评判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如果我们知道学生有心理问题,如何处理呢?这里有必要说一说心理健康水平的四个等级。
四、心理健康水平四个等级
按一定的条件,人可以分成三六九等。同时按心理健康水平,人可以分成四个等级。
一是完全健康型。心理非常正常完全符合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特点这种人占多数,不用服务。
二是一般问题型。前面提到不能排除学习上忧虑、交不到朋友,自我封闭,焦虑、孤癖、任性、自卑、嫉妒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大部分学生心理问题都属这一类,这一类学生有少许心理冲突与障碍。要送交心理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三是人格异常型如想自杀、想杀人、有强迫症等。这一类人有严重的心理冲突与障碍,一定要送交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这属于临床心理学的范围。以心理辅导员能力不足以处置这类心理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074-03
一、问题的提出
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在校高职大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业已成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渠道,是培养自我意识健全、人格完善的根本途径。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实际效果。但是,在目前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存在着诸多的实用性不强的知识,学生掌握了这知识不但对自己心理健康调节不起作用,反而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给大学生带来新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关于学习问题,教材中大量篇幅介绍了一些学习的理论,笔者认为这是不合适的。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应该着重侧重于实际应用,即如何解决沟通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不应该是以理论知识介绍为主。因此,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效性,是我们目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以辽东学院信息学院新生(2011年9月入学)为试验对象,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两个班为实验组(62人);两个班为对照组(64人)。采用的是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实验前,首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大学生进行前侧,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然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实验,实验组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侧重于应用,对照组仍然采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一个学期后,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后侧;最后,将前侧与后侧数据比较,分析改革实验的效果。本研究的数据材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的比较:
1.实验改革前两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前,分别对两组大学生进行SCL-90因子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得分均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差不大,而且大学生均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实验组大学生教学改革前后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对实验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前与实验组教学改革后大学生SCL-90因子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前后得分均有显著差异。(见表2)这说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影响,实验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良好。
3.对照组前后测SCL-90因子分比较。对照组前测与后测大学生SCL-90因子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前测与后测因子分上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见表3)这说明对照组的大学生经过半个学期后,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进一步说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对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的效果。
4.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SCL-90因子分比较。对实验组教学改革后大学生SCL-90因子分与对照组大学生SCL-90因子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因子上得分与实验组改革后得分均有显著差异。(见表4)
这说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影响,实验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良好。
四、讨论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教学内容有着高度的相关。实验改革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因子得分均没有显著差异,如表1所示。这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差不大,而且大学生均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学改革实验结束后(一个学期),实验组与对照组因子上得分均有显著差异,如表4所示。实验组的大学生SCL-90的所有因子皆成阴性,对照组实验前后因子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如表3所示,这说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验改革是成功的。传统心理健康教学对大学生影响不大,没有起到应有的实际效果,而采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验所取得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五、结论与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实效性存在着高度的相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心理学课,心理学侧重心理基础理论,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应用学科,应侧重于大学生心理调控技能的培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对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内容体系上应侧重于实际操作。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理论内容不宜过多,而在于精,并且所占用的课堂教学时间不宜过长,可大约占2/5左右,其余的应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即实践操作。心理健康问题辅导主要是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既可以是发展问题,也可以是健康问题,二者应以大学生的发展问题为主。
参考文献:
[1]马力.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2,(5):43-44.
【关键词】贵州 高中学生 心理健康 应对措施SCL-90
高中阶段是个体在身体、心理、知识各方面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也是个人成才、事业成就的准备时期和性格定型的关键时期。然而,他们正值青春期,情绪不太稳定,又面临升学、择业等压力。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相比,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贵州是个多民族、经济欠发达省份,有自己的区域文化和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某些特点,特别是贫困地区高中学生由于生长环境、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学习基础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面对的心理压力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其他地区相比,有相似之处,可能也有不同之点。因此,加强对贫困地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贵州省毕节、遵义、铜仁等贫困地区的高中学生及贵阳市高中学生各3000人,分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艾森克人格量表(EPQ)的测试,共获得贫困地区有效问卷2361人,其中男生1183人、女生1169人;贵阳市有效问卷2136人,其中男生1202人、女生935人;高一学生1248人、高二学生2068人、高三学生1181人;年龄平均17岁。调查对象均为自愿参加活动,排除人格障碍及严重躯体疾病者。
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现场调查。测试前心理调查人员对协调人员进行培训,在专业心理调查人员的指导下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团体测试,要求学生独立作答,完成后当场收回。分别将有效问卷输入到心理健康测试软件系统,计算其数据。
3.统计学方法。对以上数据进行检查检错后输入SPSS15.0系统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正态检验、方差齐性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处理。
4.调查工具。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学号、班级、民族等。采用的问卷:(1)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Derogatis,L.R编制,共有90个条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量表采用5级评分,该量表用于反映有无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o(2)焦虑自评量表(SAS)是由张(w.K.Zung)编制。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采用1~4的4级评分。该量表可以评定焦虑症状的轻重程度。(3)艾森克人格量表(EPQ)是由P、E、N、L四个量表组成,分别为精神质(P)、情绪稳定性{N)、内外向(E)和效度量表(L),对个性特质和心理健康都能较好的测查,共有R8个题目。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心理素质;影响;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0-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摩擦与碰撞日益明显,涌现出了多种价值取向,人们的生活也变得多种多样。这在拓展大学生视野、扩大选择空间的基础上,也使得大学生面临困惑,手足无措。外加就业和升学的压力,大学生中出现了更多的心理问题。在这一背景下,高校迫切需要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面向当地某所高校展开,围绕把心理健康课程列入必修课的学生进行研究,共计430人,女生286人,男生144人;选取满足研究样本标准,且未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学习的另外一所高校作为对照组,总人数为340人,女生200人,男生140人。利用自我概念问卷,借助苦恼量表,通过社交回避充当心理健康指标。若站在心理健康层面而言,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接纳自我、认可他人中。自我概念属于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而自我意识的改进与提升是保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自我概念主要包含身体自我、理想自我等多个指标。由此可知,评判自我概念能够科学预估心理健康水平,并可准确评判心理素质。另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心理困扰,且绝大多数都无法正视自我,畏惧人际交往。因此,笔者参照这两个量表来评判心理素质。
二、研究结果
1.自我概念方面的对比
面向实验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前期,参照自我概念问卷,围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自得分展开对比,权衡同质性。面向实验组的学生讲授心理健康课程后,围绕实验组学生针对授课前后得分展开对比,进而得出心理健康课程在自我概念中所发挥的作用。另外,围绕对照组的学生针对前后得分展开对比。通过对比可知,两组对比拥有同质可比性。待接收心理健康课程后,实验组学生的自我概念指标得分显著提升,满足统计学差异,且较为明显,后测成绩超出前测成绩。但对照组学生的个别指标得分却有所下降。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可知,实验组的自我概念总分超出对照组,差异显著。
2.社交苦恼方面的对比
从社交苦恼着手,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得出下述结论:两组拥有同质可比性。其中实验组在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学习后,其社交苦恼程度迅速下降,且社交回避、焦虑得分等都小于前测结果,同时降低的程度满足统计学中的显著性,具体来说是指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学习后,社交苦恼程度和焦虑感迅速下降;而对照组学生在这一层面的前后得分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学生的社交苦恼程度和焦虑感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心理健康课程可降低学生的社交焦虑感。
三、理论剖析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心理健康课程直接影响着心理素质。实验组在接受课程学习后,其自我认知得到大幅改善,并可正确评价自身,无论是从整体层面,还是从某个层面,相应的评价均有所提升。同时,社交苦恼程度大幅下降,社交回避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另外,为规避前、后测量中因学生的自我成熟水平、知识宣讲等的作用,并增添了对照组,对照组学生的实际状况不如实验组学生,但并未开设健康课程。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接受健康课程之前具有同质性,然而,讲授健康课程后,从自我认知与社交苦恼等层面而言,对照组的变化并不明显,且低于实验组。借助这一结论可消除无关因素的作用,可认为健康课程讲授是提升社交技能、改善自我认知的根本因素。
经由本次研究表明,在高校大学生中,心理健康课程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素质,关乎着心理健康水平。在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可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客观评价自我,强化自信心,引导学生脚踏实地,树立合理的目标,缩短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心理健康课程还可帮助学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降低社交苦恼度,降低社交焦虑感,认可和接受别人,友善待人。
四、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建议和策略
现阶段,某些高校并未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即便是开设此门课程的高校,因发展和研究时间较短,如何改进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改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此门课程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促进作用仍是高校面临的主要课题,迫切需要解决。笔者结合实证,围绕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素质展开研究,并对课程开设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
1.明确课程教学的价值
现阶段,对于高校而言,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时,主要包含下述几种形式:集体辅导、专项咨询、教育课程、知识讲座、宣传活动、健康报刊等。大量实践活动表明,上述教育活动有利于心理素质的增强,且在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可替代。然而,若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这一层面而言,上述活动所表现的特点、适用条件与局限性等存在差异。其中集体辅导主要被应用在心理问题一致或者心理发展要求一致的学生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存在多种形式,在活动中渗透教育内容,学生主动参与,效果良好。然而,此种教育形式却要求依照学生的意愿正确分组,且每组成员大约为十人,经由此种形式达成的目标存在局限性,也对辅导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专项咨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有效解决真实存在的心理问题,然而,受益面狭窄,影响较小,效率不高,且其开展离不开健康知识普及。
与上述几种教育形式相比,心理健康课程因时间、内容较为充足,且课程目标集知识技能、教学方法、个人情感、思想态度于一身,全面、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虽然将心理健康课程列入必修课程来开展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却能帮助学生形成优良品质,在其成长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2.构建专门机构,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为顺利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高校应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专门、系统化的教学机构,主要负责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计划编排、共同备课、教学交流、教学检查与评估等内容。心理健康课程除讲授心理健康内容与技能外,还应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疑惑。因此,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并以学生需求为基础,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在此次研究中,借助开放性调查明确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了需要讲授的心理学知识,并针对学生的需求开设了相关课程,其中有98%的大学生认可课程内容设置,且获益良多。
经过此次调查还得出下述结论:大学生渴望学习心理学知识,其中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度最高,其次分别为情绪和压力等。这一调查结果和往期研究相一致,其中人际交往也是最突出的心理问题。由此可知,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应掌握学生的基本需求,并围绕这一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另外,设置课程内容时还应考虑男女性别差异与专业年级不同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3.壮大师资队伍的力量
心理健康教师是开展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对于高校而言,为有效、合理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标准要求。教师应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工作态度、强大的心理素质,并熟悉心理学基础,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增强心理素质和提升健康水平中的重要性。心理健康课程以心理学科学为基础,专业性要求较高,主要涉及与心理学相关的内容,要求教师应具备扎实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然而,大部分高校均是由德育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有些还要求辅导员兼任。无论是德育教师,还是辅导员,均未接受过系统训练,不了解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和价值,将其等同于道德品质教育,主要通过说教开展课程教学,非常容易引发学生的不满和抵触,制约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为充分发挥此门课程的作用,实现开设目的,高校应结合具体情况与现实需求,聘请经验丰富、专业知识牢固的教师,并选聘拥有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充当主讲教师。同时,围绕喜欢心理健康教育并拥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认真学习,积极补充,增加知识储备,增强理论素养,进而提升教育效果。
4.改善教学形式
对于高校而言,心理健康课程并非单纯的理论传授课,除讲授心理健康理论外,还希望借助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主动悦纳他人,以此来促进自身发展,不断增强心理素质。心理健康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且将理论和技能融为一体,课堂教学活动的互动交流是实现教育目标、获得可观的教学效果的基础保障。因此,在讲授此门课程时,不提倡采用讲授方式,要求我们应改善教学形式,采取多种手段。作者经过相关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应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引入生活实例,开展案例教学;还有少数学生认为应增设活动游戏,增加专题讨论模块。由此可知,教师应采取不同种类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困惑,经由教师的指引,实现自我反思。
五、结语
高校可从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课程化是一种最有效、最合理的形式,还是全面增强心理素质的关键。各所高校应科学看待心理健康课程,明确其在增强心理素质过程中发挥的促进作用,大面积开设此门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贵,李自维,王飞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J].兰州学刊,2012,(9).
[2]薛长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 调查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崭新的、宽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然而一些大学生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甚至荒废学业。大学生网络沉迷现象与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良的生活状况关系密切,如果高校有效地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教育,将有助于改善大学生不良的生活状况,缓解大学生网络沉迷现象。本研究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开展调查,并以此探析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问题。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广州市五所高校11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05份。其中男生421人,女生584人;大一314人,大二314人,大三273人,大四104人;来自城镇529人,来自农村476人。
1.2调查方法
1.2.1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自编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等人口学变量,以及上网时间、上网目的、上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活状况等方面的调查。
1.2.2网络成瘾量表
采用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IAII),共20个题目,每道题目有6种选择,分别赋值0―5分。各个条目的得分相加即得粗分。评定等级:0―30分为网络正常使用,31―49分为网络使用过度,50―79分为网络成瘾倾向,80―100分为网络成瘾。
1.3统计分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2.1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
2.2.1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按照IAII量表的评分标准,对被调查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中网络正常使用者占5.67%,网络使用过度者占56.72%,网络成瘾倾向者占36.92%,网络成瘾者占0.69%。由于网络正常使用者和网络成瘾者所占比例极少,故将以上四类群体并入两类,其中网络正常使用者和网络使用过度者占被调查总数的62.39%,称为一般网络使用者;网络成瘾倾向者和网络成瘾者占被调查总数37.61%,称为网络沉迷者。
2.2.2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群体差异
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群体差异,分别从性别、生源地、年级三个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分析(见表1)。
男女生中网络沉迷者比例分别是40.38%和35.62%,差异不显著(x2=2.37,p>0.05),表明沉迷网络和性别没有显著相关。来自农村和城镇的大学生中网络沉迷者比例分别是36.34%和38.75%,差异不显著(x2=0.62,p>0.05),表明沉迷网络和生源地没有显著相关。各年级学生中网络沉迷者比例分别是31.21%、45.22%、34.79%、41.34%,差异显著(x2=14.78,p<0.05),表明沉迷网络与年级变量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大二、大四学生中网络沉迷人数明显多于大一和大三学生。
表1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2.2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状况对其沉迷网络的影响
2.2.1沉迷网络者对自己大学生活的评价
不同网络使用群体对自己大学生活的评价如表2所示。网络沉迷者与一般网络使用者对自己大学生活的评价存在显著的差异(x2=11.83,p<0.05)。网络沉迷大学生中38.63%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无所事事,得过且过”,而一般网络使用者仅有18.66%持此种评价;一般网络使用者中20.73%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生活充实,目标明确”,而网络沉迷者中仅有9.52%持此种评价。
表2 不同网络使用群体对大学生活的评价
2.2.2诱发大学生沉迷网络的生活状况分析
与大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大学生的某些过高的压力,以及一些不理想的生活状况容易诱发网络沉迷现象。对沉迷网络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55.29%的大学生认为在学习压力过大时容易陷入网络沉迷;32.28%认为就业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网络沉迷;另外,也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认为人际交往压力、生活适应压力和家庭期望压力过大容易诱发网络沉迷(如表3)。
对诱发网络沉迷的具体生活状况分析显示,70.90%的网络沉迷的大学生认为“目标不明确,人生没规划”的生活状况容易导致网络沉迷;64.81%的网络沉迷学生认为“空闲时间多,生活无聊”容易陷入网络沉迷;另有27.78%的网络沉迷的大学生认为“担忧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会诱发大学生沉迷网络。
表3 诱发大学生沉迷网络的生活状况分析
2.3网络沉迷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沉迷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调查结果显示,62.96%的大学生认为沉迷网络“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50%以上的学生认为沉迷网络“减少了与同学交流的机会”、“减少了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另有30%以上的学生认为沉迷网络让自己“对未来求职更没信心”、“更加缺乏理想和追求”(如表4)。
表4 网络沉迷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2.4大学生对自身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与处理
沉迷网络的大学生对自身的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其中22.18%的学生“知道存在问题,并主动采取措施改善”,35.29%的学生“知道存在问题,但不知道如何改善”,30.45%的学生“不知道存在问题,也没有加以改善”,12.08%的学生“从来不关注自己的网络心理健康”。
针对自身存在的网络心理健康问题,沉迷网络的大学生中只有26.89%会“主动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或“向亲朋好友倾诉”,36.07%“有意向寻求帮助,但从未采取行动”,其余37.04%的学生对自身网络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
3.讨论
3.1从网络心理健康状况透视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活中过高的压力和某些不理想的生活状况容易诱发网络沉迷现象。高校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职业生涯教育,导致学生出现各种不良的生活状况或压力。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特别突出。
3.1.1教育理念缺乏前瞻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着眼点放在毕业前夕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就业市场的维护和拓展上,忽视了学生求学整体过程的指导,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育缺少前瞻性。高校缺乏前瞻性职业生涯教育,导致大学生没有树立明确的、切实的职业理想和目标并为之奋斗。本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6.5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目标明确”,而63.38%的学生则处于毫无目标的状态。许多大学生毕业时发觉,大一就应该明白的道理到大四才明白,面对严酷的就业现实,只能根据条件有限的几种职业作出决策,或在信息匮乏中待业而无所适从。
3.1.2教育体系缺乏时效性
我国许多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变成了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内容大都停留在理想教育、就业形势的介绍和政策法规的诠释上,缺乏对学生职业观和择业观的引导、心理调适指导、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等。本调查中27.78%的学生认为“担忧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容易诱发网络沉迷。而目前高校职业生涯的指导方式与实践明显脱节,缺乏说服力和趣味性,缺乏企业、社会各界与学校的密切结合,导致职业生涯教育时效性差,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不大,学生担忧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也成为普遍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生事业的发展和职业的成功。
3.1.3职业咨询建设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有不少高校的职业咨询服务机构形同虚设,没有对包括政策咨询、人才测评、职业方向咨询、就业途径咨询和个案咨询在内的职业咨询服务工作进行建设,不能满足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咨询和规划的需要。由于大学生对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的认识相对片面,如果学校不能及时提供相关的职业咨询服务,将导致学生对职业前景的疑问、对职业现实的误解、对未来的迷茫、对自我认识的偏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进行系统、科学、客观的自我评估和职业生涯规划。
3.2高校应构建系统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3.2.1普及全程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
本调查结果显示,大二和大四网络沉迷学生比例明显高于大一和大三,可能是由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不连续性所致。新生入学时各高校普遍会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大三时也会开设就业指导课,但是在大二和大四时,职业生涯的教育没有持续进行,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诱发大量的学生沉迷网络。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教育与指导理念为我国高校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经验,高校应将全程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普及和落实到每位大学生。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重点突出、分步实施,使职业生涯教育的各阶段融会贯通。大一学生应重在适应生活,对大学生活有初步的认识,进而合理地设计大学生活;大二主要是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的教育,并且参与实习、兼职等活动,并获得一些工作经验;大三主要是进行职业适应,落实职业规划,有计划地学习一些职业技能技巧,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能力;大四进行就业前的培训及角色转变,更好地实现由“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3.2.2完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为保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实施,高校应不断完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和手段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1)课堂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既可以是班级授课,又可以是小组授课;既可以是传统的讲授法,又可以是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2)课外活动:利用课堂教学的理论指导学生开展课外职业生涯规划训练活动,如定期聘请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企业经理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优秀校友等开设丰富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报告、经验交流,为学生提供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指导。(3)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积极建设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与专业结合较密切的社区咨询服务活动等。(4)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大学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开展以职业发展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创业设计比赛、校园模拟招聘,以及成立“职业生涯规划协会”、“创业者联盟”等学生社团。
3.2.3加强职业咨询建设的力度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自身、社会、职业只有模糊的感性认识,所以各高校应设置专门的职业咨询机构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助能力,指导大学生求职,最终促进大学生的职业成功与生涯发展。职业咨询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以发展心理学、成功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为理论基础,加强面向个体、个性化的职业咨询,真正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普遍教育与分类指导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仲雯雯.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索[D].青岛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