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范文第1篇

一、校本课程管理与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涵

课程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管理,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大纲规定的教育任务。正确解读有关“三级课程”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对校本课程管理概念的理解。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国家制定总体规划;地方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制定地方需要的课程指导纲要,开发与选用;而学校则在国家、地方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与实施。因此,校本课程的管理必须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其次,每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地开发和组织校本课程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主管理权,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以尊重师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等。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将校本课程管理定义为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学生需要,而对课程进行的安排、实施、开发和评价等一系列的自主管理活动。

体育是学校各类课程当中最能反映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由于体育课程教学环境、教学空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这对地方和学校来说,各自的地域特征、体育传统等,都是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积极施行国家制订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因地制宜进行体育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方案。由此可见,体育校本课程不仅指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也包括学校和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再创造得到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在我国,关于体育课程的理解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或可由学生选择、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

因此,本文结合以上论述,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定义为: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就是对体育类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

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贝塔朗菲曾说,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系统,强调的是整体性。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依存,每个要素在系统中起着一定的特定作用,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否则,脱离整体,各要素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管理就是对于系统的管理,而体育管理就是对体育系统的管理,是以系统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校体育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部署,进而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而方法体系则是以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作为学校体育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实践方法。根据学校体育管理系统的特点,综合运用系统技术方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且层次分明的方法体系,以实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

2.后现代主义哲学

所谓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形成,是同现代西方哲学中各个流派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并随后结构主义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为基本特征,它表现出反本质主义倾向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冲击。目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培养创新意识。为此,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为学校课程改革实现了质的飞越。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鼓励人们怀疑一切现有的知识权威,这对于教育理念的嬗变是一种触动。同时,后现代思想家倡导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对话来建构他们自己的课程,教师是学习情境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此之外,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倡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多元主义方法论,提倡以多种方式探究课程知识,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

3.教育未来学理论

教育未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未来学及其相关科学为依托,探索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到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手段以及教育管理等都属于这门学科范围,从中探讨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以适应社会的变革步伐。因此,面向未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学校体育校本的研究者来说,应该以适应未来需要为突破口,力争把未来体育教育引入到现在的教育,从而为实现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体系

弄清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是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校本体育课程管理的价值追求应该包括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性。“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把健康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体育教育必须围绕五个领域目标展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并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其次,创造性。所谓校本体育课程所追求的创造性是指参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体育工作管理者的创造性主要包括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方式等;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做好实现者、组织者、探索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地修正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而作为学生,要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学习,使体育学习达到最优化效果。再次,专业性。主要强调的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扎根于教学,要积累、观察、记录并通过对教学材料的研究,使体育课程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实质。

2.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原则。体育校本课程管理要求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主动地可持续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决策中要让学生参与。同时,体育校本课程要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学生的差异及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教育。其次,自主性原则。依照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体育部门要积极地组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权职的统一。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确保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再次,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学生有权对所学的课程项目提出建议。可见,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体系,需要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广泛参与。

3.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机构与内容

就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来看,需要构建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而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组织与设计,就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主要包括建立“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课程管理计划,对课程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使课程系统最大限度地接近课程目标。

在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容方面,要紧扣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第一,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第二,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第三,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第四,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第五,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如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除此之外,对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指导纲要、教学大纲、课程开发等。

4.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模式

学校的课程管理模式是在实践中发展,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其中,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模式的学校把学校看作是社会文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场所,充分重视教师的专业自。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是把整个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进行劳动分工,不同等级的课程管理者角色有很大差异。这种等级制结构和缺乏弹性的规章制度限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学校中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一轮教育课程教育需要全新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而全新的模式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最大化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管理手段上,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关注教师理性和非理性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现代模式的学校课程管理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能够让相关人士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管理,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

基于以上分析,为建立适应我国学校的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做如下的尝试:第一,构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决策系统。主要指体育部教学委员会根据学校课程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决定体育的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审议、教学管理、课程评价、激励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第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系统。为了使课程建设和发展得更好,应以广大教师为主体,结合本校的资源状况,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第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系统。实施主体主要由管理办公室或教研室组成。其中,办公室贯彻学校的政策,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协调。而教研室则根据整体安排,确保完成体育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第四,信息的收集系统。组织一支认真负责的信息小组,专门负责收集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等相关信息。信息收集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客观信息,及时反馈到管理办公室,以便作出准确的判断,进而作出正确的评价。除此之外,课程管理要有必需的设备与经费上的支持,为体育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 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02(5).

[2] 辜伟节.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和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3] 靳玉乐主编.现代课程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 陈慧琼,罗宏文.校本课程管理和开发的思考与实践.湖北教育2005(1).

[6] 金东海.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学校课程管理.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3).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范文第2篇

为深入了解当前“90”后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的问题,笔者选取了所在的广东A高校的一个二级学院2011级新生男女生共200人,通过了解新生所关注的问题,分析他们在入学初期对教育和指导的真正需求,以此为导向借助课程理论来构建入学教育课程体系。本次调查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100%,其中男生81人,占40.5%,女生119人,占59.5%。专业覆盖理学、管理学等四个本科专业。

1 高校入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入学教育主要是指高校在寄发入学通知书到大学第一学期结束期间,针对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模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出现或者容易出现的种种不适应现象和问题展开的一系列指导和服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毋容置疑,高校事实上也对入学教育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共识,甚至有些高校在新生入学前就有针对地开展入学教育。然而,根据笔者对所在广东A高校16个二级学院入学教育现状的了解,发现入学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影响了入学教育的效果。

第一,入学教育的目的不明确。教育是有目的的活动,因此想要我们的所有教育活动有价值,就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入学教育的内容、开展形式与教育目的缺乏统一性。第二,入学教育材料不统一,开展缺乏指导。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的学生处及团委等部门尽管有制作新生指南、安全教育案例等入学教育材料,但是缺乏统一性,对二级学院该如何进行入学教育基本上没有专门的指导,缺乏基本的规范。第三,入学教育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合理。正如人本主义课程论所主张的那样,教育与课程的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在任何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时间的安排上,必须以社会、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规律来确定,而目前现状是,迫于时间的压力,加上事先的准备不足,以及对以往经验缺乏总结等,诸多高校入学教育的内容选择和时间安排都是想当然,随意性大,科学合理度低,难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2 入学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需求分析

“70”后、“80”后、“90”后的区分界定,主要是为了对各个时代背景下成长的一代人的性格特征进行整体性的概括,以作相对的区分。随着“90”后全面进入大学校园,必然会给高校面貌带来新的变化,彰显出他们一代人的特征。教育对象的变化,入学教育应该在认真了解把握“90”后新生入学后的表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重新设计入学教育内容和安排,因材施教。通过本次对2011级新生入学后的情况调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突出。

(1)认识大学的需求。本次调查有以下两个问题:①刚进入大学,您觉得理想跟现实差距大吗?(选择较大和很大的比例为87.5%);②您觉得各大学之间的教学资源差距是很大的吗?(肯定的37%,不清楚41.5%),可以看出,新生普遍对大学怀有很高期望,对高校之间资源的比较缺乏正确认识。现实与理想的极大落差导致了新生的心理落差,产生了各种不良情绪。而事实上,一般的高校都具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对比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满足教学的需要完全没有问题,能否成才更多地决定于学生个人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和努力程度。

(2)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求。有调查显示,非“211”高校2011级新生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比例为39%,其中选择交异性朋友有困难的居首位。本次调查也有两个相关问题:①入学以来,您主动约会过异性吗?(46%选择有,想、但没有过占10.5%);②在跟不熟悉的异性单独接触时,您紧张吗?(65.5%的同学选择紧张或有点紧张)。可以看出,新生对寻求包括爱情在内的人际关系意愿较高,但还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一方面是他们追求良好人际关系的强烈愿望,一面是“90”后追求个性张扬、以个人为中心,缺乏娴熟的人际关系技巧,造成了人际交往困境。

(3)确立新的学习目标的需求。本次调查有两个问题:①经过一学期的适应,您是否找到了清晰的学习目标和方向。(80%人选择有思考、不明确及没有);②入学一学期后的直观感受,给出新鲜、好奇、激情、迷茫、失落、空虚六个选项?(为多选题,答案分别是55%、51%、30.5%、65.5%、33.5%、84%)。可以看出,新生在面对新的学习环境,确立新的学习目标普遍存在困难,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寻找新的学习动力。空虚、迷茫成为新生入学一段时间排前两位的心理感受,进一步说明学习目标的缺失和学习动力的不足是新生面临的普遍问题,对新生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

(4)寻求自立,张扬个性的需求。许多研究表明,“90”后是个性张扬的一代。本次调查有两个问题:①来到大学,您有寻找兼职的动机和行动吗?(70.5%肯定);②您入学以来,有过兼职经历吗?(32.5%有过)。可以看出,“90”后新生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32.5%的新生在第一学期有过兼职经历也证明确实有许多新生在从事兼职。至于出于什么动机,减轻家庭负担、自立自强及锻炼实践能力是主要原因。如何看待社会实践与学业的关系?如何寻找兼职机会?如何获得资助?如何确保安全及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等等,都是新生经常问的问题,他们急切需要得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3 入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综上对当前高校入学教育的现状及学生需求的调查分析后,笔者认为,当前诸多高校入学教育成效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未能构建一个目的明确、有计划、有组织、满足学生需要的入学教育课程。高校对入学教育的严肃性、重要性缺乏认识,入学教育的随意性很大,没有按照课程的理论和标准来规范,没有组织足够的师资力量来承担入学教育。

课程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是教育目的的载体与实现路径。总结国内外学者对课程的定义和理解,课程的特征有以下几个:首先,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其次,课程是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再次,课程即学生期望学习的内容(Smith&Tanner,1978)。可以看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完全可以借助课程理论来合理构建专门的课程,设立学分,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满足新生的实际需要。

根据调查问卷的情况,大一新生主要对认识大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及寻求自立,张扬个性四个方面有较为普遍和强烈的需求。根据这四方面的需求,可以得出,入学教育课程目的就是要让大一新生尽快熟悉环境、顺利找到新的学习目标和动力。入学教育具体内容及时间安排可以设计如表1。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U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引言

数控技术是数字程序控制数控机械实现自动工作的技术。它广泛用于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较好地解决多品种、小批量和复杂零件加工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问题。随着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以及各类机电一体化设备上。中职学校作为生产一线人才的培养基地,应针对数控专业的发展方向与企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及时合理的调整教学计划,进一步搭建适合我校的课程体系,形成我校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现代企业所需的数控岗位智能型人才。

一、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

目前,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分为中职、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的职业学历教育和各种中、短期的数控技术培训班二种形式。根据对数控技术人才需求量大的汽车与模具企业、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制造业外资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可分三个层次,其各层次对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在企业部门中承担的工作角色也各不同。

1、蓝领层:承担数控机床的加工操作、简单程序编制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目前企业的需求量最大。

2、灰领层:专门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

3、金领层: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知识面广。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是培养大量合格的数控技术蓝领,即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数控加工、编程、操作及设备管理维修的中级应用型技能人才。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应该突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密结合,强化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更加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理论基础够用、编程能力较强、操作技能较宽的专业特色。

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数控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职业动态的反映,是技能与知识的获取及转变的过程,即职业能力获取的过程。由此建立的课程体系应该具有实用性、可塑性(可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中职教育在于培养有较强专业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能零距离上岗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数控专业课程体系也是围绕这个根本来开展,从职业分析入手,以培养数控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同时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训、实习教学的严格比例,构建以数控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训、实习为纽带,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体系,突出“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着重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核心思想。从企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出发,以能力为本,提出了能力要求和满足能力要求所必需具备的知识结构,构建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由基础理论平台和一体化实训模块组成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其中基础理论“平台”包括人文素质“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模块指的是一体化实训模块组成。

(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着力构建完善的实训实验室

足够的教学场地和完善、先进的实习设备,是职业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没有足够的投入,没有硬件作支撑,教学就成纸上谈兵。

1、加强金工实训车间的建设

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能加工出精度更高,外形更复杂的零件,劳动强度更低,学生更容易有成就感,更容易感兴趣,但实习教学中不能搞“跨越式”或“式”,不能降低传统的金工实习的教学要求,自动化的数控机床也离不开传统的车、铣、刨、磨加工技术。教学实践也证明,普通机床操作技能掌握熟练的学生到数控实训环节,只要编程过关,数控加工也会得心应手。而且,掌握熟练的普通机床操作技能能保证学生有更广阔的就业门路。

2、加强数控仿真实训室建设

通过仿真加工训练,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及加工有了较多了解,可以缩短熟悉机床的时间,减少实习时的一些误操作。学生还可以在仿真数控系统中验证程序的可靠性,观察加工走刀路线和零件切削过程,具有高效、快速、低成本等优点,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实践操作教学环节,解决资金、设备不足的矛盾,而且由于仿真加工互动性强,直观生动,能够成为强有力的教学手段。

(三)切实加强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在最后一个学期(学年),原则上不安排课堂教学,主要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训和到企业中进行数控岗位的顶岗实习,同时一方面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为合作企业提供所需数控人才的储备和选择,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而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保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中职学校数控加工专业教学质量的基础。数控技术近年来的广泛应用,引起数控人才大量需求的同时也造成数控专业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数控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学校应将专业教师有计划地送到企业进行数控技术岗位实践和见习,根据对数控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实战培训,重点放在工艺技术、解决问题等方面。同时也可以从企业中招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数控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五)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以我校独具特色的将文化课向第二课堂延伸、专业理论课向实践性教学延伸、专业技能课向技能展赛、专业实训、顶岗实习延伸并将所有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三延伸一整合”教学改革模式,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新奇.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建设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6):8-9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范文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视角;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69-06

中等职业学校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涵盖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涉及生存和从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基础素质、职业技术素质、创业素质)。课程体系构建是实现这个核心任务有效路径。以下笔者试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探讨素质教育视角下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

一、素质教育视角下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终身发展原则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应体现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实施中,贯穿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全过程,培养学生由一技之长向全面发展、阶段性发展向终身发展转变,体现学生就业、升学、发展的统一。

(二)职业人文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构建,不仅要注重学生实用技术技能的训练,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人文教育,形成职业技术精神(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创新精神等)。上述这些精神养成于从事职业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更是养成在从事工作实践前的素质教育中。蕴涵信仰、价值、态度和人性等丰富的人文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

(三)多元整合原则

职业教育的教育性、职业性、实践性、终身性,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构建体现的多元性。体现为课程体系在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课程形态及教学方法等构建上呈现的“多元整合性”(如图1所示),形成模块化、综合化、阶段化、柔性化、个性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和灵活的教学安排,突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四)移植扬弃原则

课程体系构建表现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上,取“学科中心”课程之所长,注重基础知识之间的系统性、融合性;在专业技能课程实践教学上,取“活动中心”课程之所长,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更趋于完整和合理;在专业课程开发上,取“能力中心”课程之所长,使课程的设置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在课程实施形式上,取“问题中心”课程之所长,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人才培养发展形态上,取“个性中心”思想之所长,体现学生的个性化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课程的特殊需求。[1]

(五)工作过程导向原则

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三段式课程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重构以“三以一化”(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模块化课程体系[2],推行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课改的“必须”。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有效构建应当包括学科体系课程和行动体系课程两大类型的扬弃融合。即在知识培养总量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以职业功能、职业资格和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对课程内容进行开发、重组、转换,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割裂向融合、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隔离向整合转变,形成与职业功能具有一致性的工作过程知识与技能,从而既保留课程的基础性特征,也凸显其职业教育特色。

二、素质教育视角下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类型

素质是能力的内在依据,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正朝向“七大”方面转变:培养目标――从“从业能力”向“职业能力”转变;课程内容――从“知识导向”向“工作导向”转变;课程类型――从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变;课程实施――从“学校为本”向“校企合作”转变;课程评价――从“一元”向“多元”转变;课程借鉴――从“(国外)模式复制”向“模式本土(化)”转变;课程转向――从“范式研究”向“课堂(现场)落脚”转变。[3]素质教育视角下课程体系构建要在确保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化方向的前提下,吸取各种课程模式之长,实施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形态多元化、课程组合模块化、课程安排阶段化、课程学习个性化。

目前,素质教育视角下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可从三个层面进行构建。

(一)以人文教育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公共基础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两类,专业技能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两类。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即可按此框架构建[4](如图2),在此课程结构基础上设定人文课程内容(如表1)。

1.课程体系涵盖内容丰富,涉及领域要广。人文课程必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以及相关专业技能课程的素质教育内容所涉及的每一个学科领域,课程设置要整体考虑。

2.课程体系弹性度要高,可供选择的课程跨度要大。根据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学科范畴设计人文课程模块,每个模块由系列课程组成,各个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使课程体系凸现整体功能。各模块课程的选定应注意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3.课程体系内容要活,课程比例有严格要求。推进“素质教育进课堂”工作,实现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紧密融合。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比为4∶6,上下浮动不超过2%。任选课占总学时的比例不少于10%(其中人文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约为4∶6)。必修与限选公共基础课程(含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约占总学时的36%左右。必修与限选专业技能课程约占总学时的54%左右。

(二)以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这种课程体系构建(如图3)主要突出现代意义上的职业能力培养,包括贯穿于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的培养,以形成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1.课程体系建设强调形成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一般指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与相应的知识,是学生基本生存能力,也是学生劳动胜任职业工作的本领。可细分为从业基本能力、上岗基础能力、专项工作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专业能力的呈现方式是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实施路径是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实践中,将获得的相关职业的技术技能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实践知识加以融合、转化。

2.课程体系建设强调形成学生的方法能力。方法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能力,是学生基本发展能力,也是学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技能和新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能力。方法能力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呈现方式是学生获得一种思维结构,面临新的工作情境时,能从容有效地应对,学习新的知识,处理新的问题。实施路径是学生在新的工作情境中,超越已有的知识、方法和工作经验,去不断地学习、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课程体系建设强调形成学生的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是指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它是学生基本生存能力,也是学生基本发展能力。可细分为人际交往、职业道德、公共关系等能力。社会能力呈现的是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建立的一种情意结构,是学生在学会共事、学会做人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正确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的是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

(三)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要求构建的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适应,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的核心内涵。所谓工作过程系统化指一些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具有递进性的工作任务体系。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整合主线,以岗位需求为整合依据,以工作过程为整合基础,以工作结构为整合框架,整合课程各要素、各组成部分的排列与组合方式,课程的“职业活动发展”“学科知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学习动机发展”逻辑顺序关系,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有机融合。体现“三个联系”:一是课程开发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通过分析、综合,使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部分有序,并使各个部分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重新设计课程,实现课程自身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二是课程设计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按照教育教学工作过程的顺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实现课程建设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三是课程实施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对学生从入学到走上岗位的整个在校期间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设计,实现课程教学设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

2.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一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应尽可能涵盖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必需的工作内容或程序,并以工作过程作为参照系,打破学科系统的、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确立的相关工作和学习内容。二是在工作情境中实施教学。以项目、任务等具有相对完整工作过程的主题学习单元实施教学,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整合于同一学习活动过程中。三是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课程在目标设定上体现所对应的职业能力需求。目标的确定,不只是源自开发者对课程的理解和定位,而是来自完成课程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3.课程体系的建设标准。[5]一是表述课程目标。体现为能力目标表述的明确性(获得这种能力必须是课程的培养目标);能力目标表述的对接性(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必须能找到与这种能力对应的“落脚点”,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通过同一“工作对象”建立起直接联系)。二是描述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描述始终是“工作与学习的内容”,应包含工作任务、技术实践知识、技术理论知识以及拓展性知识,并按照工作程序和认知程序一体化的逻辑顺序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地进行组织,呈螺旋上升趋势。三是提出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与学的建议、评价建议及保障措施建议等。对教学建议描述应包含专业工作的对象、专业工作的工具、方法和组织以及对专业工作的要求三个维度;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则需对照教学目标,从做工和做人两个维度提供适度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并给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建议;对课程实施所需的师资条件、设备要求等相关保障措施也要在标准中予以明确。

三、素质教育视角下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融合素质教育内容主要有四种方式:德育课程、文化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渗透式融合;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的整合式融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证书的嵌入式融合;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衔接式融合。这四种内容融合体现在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之中,贯穿于职业教育整个教学过程。

(一)素质教育与公共基础课程融合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双重功能定位: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能力,开拓视野,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培养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形成职业技能、转换职业岗位、接受继续教育提供必要的文化基础和条件。因此,素质教育视角下公共基础课程的实施要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职业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人格品质结构的三位一体融合课程。

1.德育课程与素质教育融合。一是坚持德育为先与育人为本融合。发挥德育课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门课程,渗透到教学、实习和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二是实施德育工作与人文素养教育的融合。以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教育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敬业合作、有职业理想和创新精神的合格职业人。三是进行课程拓展与德育实施融合。利用课内外、校内外各途径,把思想道德要求、职业指导、职业规划、人文教育、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纪律观念、诚信和敬业精神等内容融通在课程教学之中,为学生以后在职业世界中寻找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奠定基础。

2.文化课程与素质教育融合。一是根据专业需要、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开设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心理健康、人文教育综合课程、自然科学教育综合课程、艺术(音乐、美术等)类课程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将艺术课程纳入学校必修公共课,积极选用《名画百幅赏析》、《名曲百首赏析》、《古诗百篇赏析》读本,丰富学生人文素养和精神世界,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三是组织开设人文艺术讲座、竞赛、学生社团活动等,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法治观念、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二)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课程融合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功能定位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因此,专业技能课程中融合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课程设置中融合素质教育。一是核心(平台)课程设置上,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特点,既要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又要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二是方向性课程设置上,把素质教育贯穿到职业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教学和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学生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三是选修课程设置上,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努力使学生通过对相应课程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能力,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学生上岗就业职业综合能力。

2.课程实施中融合素质教育。一是校内实训教学。引入和企业、车间的一线工作现场相一致的真实的职业环境,采用项目教学、模拟创业公司、案例教学、情景熏陶、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学环境融合企业文化,教学内容体现生产经营流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二是校外实习教学。在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建设稳定的教学课堂,校企共同完成实训实习任务,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增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对社会的适应性,逐渐完成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3.课程改革中融合素质教育。突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能力。一是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经营、管理、法律、公关、成本核算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二是与就业指导和职业咨询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三是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通过产教结合和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课程活动中融合素质教育。[6]把人文素质教育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入各项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拓宽学生“职业”视野。一是主题(社团)活动。将专业技能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等各类主题文化活动建设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提升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二是专题讲座交流。经常邀请著名企业家、专家教授、社会名流、政府官员到学校作专题讲座或举办座谈会或文化沙龙等,介绍国家政策、社会热点、主流文化等,传递企业文化真谛,感悟企业文化魅力。三是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学校与社会及行业企业的联系,让学生在参与吃苦耐劳训练、沟通能力训练、合作能力训练、奉献社会训练中认识社会、增长使命感。

参考文献:

[1]覃宇环.“多元整合、动态优化”的高职课程模式研究.第二届亚太地区信息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北京: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2011.

[2]马成荣.职业教育“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4).

[3]周如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演变・推变・嬗变――对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历程的综述[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1(7-8).

[4]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EB/OL].http:///articles/2013/09/30/57192.htm.

[5]朱萍.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的开发[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011(7-8).

[6]沈时仁.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质养成体系的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

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y Education: A Case Study

ZHOU Ru-jun

(Guanna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Lianyungang 222500, Jiangsu Province)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职业素养 课程体系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今天,专门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的技工类院校,如何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及、总理关于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等内容的讲话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更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已成为技工院校内涵建设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职业素养训练是技工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

技工院校作为职业学校的一类,它是形成素质教育与职业客观要求对接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是引导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过渡的桥梁;是实现校企深层次合作的平台;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坚持全面发展”的得力“抓手”。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训练是技工院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技工院校培养目标及办学特点的最好体现。

1.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劳动者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含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通过学习、训练,在实践中比较容易获得,属于显性职业素养;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是劳动者的观念、思想和意志品质方面的表现,属隐性职业素养。隐性职业素养是职业素养中最根本的部分,是一个企业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

2.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

技工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职教育改革的意见》,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能力,在生产、服务、计划、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技工院校这种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技工院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要针对职业对从业者具体要求,通过职业素养训练来提高学生适应职业、社会的能力。

3.技工院校的办学特点

技工院校作为职业学校与一般类别的职业培训不同。它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正规的学历教育。这种办学特点决定了技工院校在服务上既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又要为经济发展服务,更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在就业上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做好公共职业素养、行业职业素养和岗位职业素养的培养工作,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学历教育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化技能训练,努力提升学生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能力等多种要素的综合品质即职业素养的训练。

因此,在技工院校广泛开展有效的职业素养训练课程既是技工院校特点的主要体现,也是学校施行德育的有效依托,更是实现技校生与社会能力无痕对接的良好途径。

二、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将产教融合落实到实处,将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渗透到教学中是构建职业素质训练课程体系的首要原则。

2.学生为主体原则

职业素养训练课程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将学生放在课堂活动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知,得到锻炼与提升是构建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3.可操作性原则

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的重点是训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与方法,将纯理念性知识变为可操作可行动的训练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味职业人的概念,感受职业人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及职业能力,使职业素养训练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4.体验式原则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和体验,才能将职业素养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同时“体验”也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自觉的活动。

5.多样性原则

技工院校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不高的特点决定了基本职业素养的训练必须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及形式。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角色表演、拓展活动等,激励学生表达观点,鼓励学生反思。

三、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1.训练目标

通过职业素养训练课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所从事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规范日常行为习惯,明确职业理想,学会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秉公办事。

通过多种训练手段,根据不同专业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提高他们应对将来职业发展的能力,达到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目的,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训练手段

运用感悟式、体验式和发现式教学,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小组分享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

3.课程安排

以在校理论学习两年的中级工班学生为主要对象,以职业成长过程为主线,分阶段实施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

第一学期:走进技校。训练课程以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包括学生的礼仪规范、行为习惯、情绪管理、爱心教育等。

由于学生刚进入技校学习阶段,校园环境、学校管理、班级同学、学习内容的变化使他们很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因此第一学期主要进行以站姿、坐姿、仪容仪表等校园礼仪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训练;以遵守学校、班级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作业,保证出勤为主要内容的守时守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以孝敬父母、知道感恩为主题的孝亲尊师训练;以学会宽容、理解、关心他人,与人友好相处为主要内容的团结友爱训练等。

通过该模块的训练使学生在入学起明确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会和别人相处的基本礼仪;学会用心感恩,珍惜和同学的友谊;学会管理情绪,增强内控力,为走向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学期:走进职场(上)。训练课程以通用职业能力训练为主。通用职业能力即职场应有的“基本能力”。它属专业能力之外的非专业能力,是每一个劳动者从业必备的能力,是满足个体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稳定、可迁移、可持续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隐性”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自我管理、与人交流、团队合作、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环境适应、信息处理等能力。

笔者学校在对企业、在校学生、毕业学生及家长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分析研究,从而确定了课程体系中应包含的训练内容及时间。

内容上主要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适应环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的通用职业能力培养。

教学目标上,通过该模块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管理;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与方法;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提高自己适应社会、适应环境、适应竞争的能力。

可以安排在第二学期。学生经过第一学期基本行为规范的训练,已从入学后的一系列不适应逐渐到熟悉适应阶段,各方面趋于稳定。

第三、第四学期:走进职场(中)。训练课程以职业意识训练为主。职业意识是指个人积极认识职业、追求职业和争取职业成绩、职业进步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是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从业者从事工作岗位应该具有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塑造自我形象意识等。

职业意识是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意识。不具备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其他的职业素质将无从谈起。因此,第三、四学期结合职业指导课的学习,开设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塑造自我形象意识等基本职业意识训练。

教学目标是通过此模块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职业,树立做好职业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等。使学生尽快地从学生变成“准职业人”,最终成为一个具有现代职业意识的职业人。

四、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课堂教学的评价

对职业素养训练课堂的教学评价是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通过职业素养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成果怎样?效果如何? 日常行为规范是否能够遵守?职业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职业意识感是否有所增强等都需要一定的评价形式及内容来进行评判。

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及职业素养训练课程本身的培养目标,我们将以往传统的单一评价形式调整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元化的开展教学评价。通过评价,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经过训练后的学习效果及职业素养状态,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意识、职业能力、成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为他们参与今后的职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1.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在学生参与每一次训练课程后,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学期结束后,给学生一个总体的评价,这个总体的评价相对于某一阶段来说是一个终结性的评价,但对于整个过程来说,仍然是一个过程性的评价。

职业素养作为一门训练课尤其注重学生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认真程度、参与程度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以致用的表现效果等。因此,采用过程性评价,对每一次活动进行考核,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有利于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要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学期后给学生一个总评。这个总评要结合每一项任务的成绩,每一项活动的成绩,最后把学生每个部分的得分加起来,最终形成该学生的总体性评价,总体性评价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利于比较客观、全面地考查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发展。

2.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学生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个人评价、学生之间互评、小组间评价等。依据“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作为职业素养训练课堂体系中学习、训练的主体,应该参与教学的评价。

教师评价主要指班主任教师、任课教师的评价。教师作为课堂训练的主导,在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素养训练时,一方面要观察、考核学生参与课堂及活动的表现,一方面还要通过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包括学校的表现及家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经过学习后职业化行为举止,人际交往、团队意识等方面的成果。

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即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的重要体现,也是职业素养训练教学实践的重要体现。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既可以认识自我、展示自我,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学习和尊重,增强团队合作力和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五、小结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将“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贯穿于德育教学改革中,不断满足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要求所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必将随着时代的前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企业对高素质从业人员的要求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大勇.探究职业素养培养课题 构建职业素养课程体系[J].职业,2014(17).

[2]王九程.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构建[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3]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