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风险控制

前言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于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我国企业面临多方面的财务风险。同时,金融危机也暴露出我国企业自身在产品、投资策略、公司结构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虽然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已经逐渐消退,但我国企业仍应以此为戒,居安思危,从内部制度到外部策略上进行综合的管理和规划,以便更好的抓住市场机遇,抵御外部风险,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分析

我国进入世贸组织以后,企业广泛的参与到世界经济中,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影响,其财务风险来源不断增多,风险等级也不断提高。而随着市场经济下,商品流动性和行业依赖程度的加强,一旦遭遇金融危机,就会在多方面受到影响。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大量中小企业破产

在市场环境和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国企业的盈利水平主要受产量和价格的影响。在经济相对平稳的时期,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产量则受到企业生产技术、销售体系和市场需求等要素的综合影响。因此,一旦发生金融危机,产品价格下降,就会直接导致我国企业的盈利减少。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2008年,我国有些企业当年的盈利较2007年下降了31.3%,在广东沿海等地,很多中小企业因此破产。

(二)企业面临融资困难

由于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环境良好,吸引了大量国外企业入华投资,企业资金的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海外投资。这部分投资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也使得很多企业长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不景气,部分海外基于对后势的悲观预期,纷纷从华撤资,这就使得企业陷入资金困境,特别是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一旦撤资,项目则难以继续下去,最终导致前期投入成本都难以回收,而由于经济形势的恶化,企业很难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资金。在金融危机下各大银行通常都会采取缩紧银根的策略,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我国不少企业因此破产倒闭。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一)调整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出了我国企业在融资、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很多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制度缺陷。据此,我国企业应吸取教训,不断调整和成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要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实践表明,公司制能够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而有效利用企业内外部各类资源,对于迅速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企业由于受到旧有体制影响,在结构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国家和企业自身应共同努力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其次,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先进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确保企业内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有效分离,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全新的委托关系,这种新型关系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促进各项管理制度和体系的进一步建立和优化,发挥企业管理体系的最大效能。我国企业应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从企业内外部选取最为恰当最有才能的人士充实到公司架构中,以便确保整个体系的协调运转,实现各个部分直接的有效制衡,最终全面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二)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全面降低企业成本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低成本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而在金融危机之下,低成本则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生存下去。前文我们提到过,金融危机影响下,由于企业原材料成本投入巨大,一旦产品销售出现问题,价格很可能低于成本,从而使企业面临亏损,陷入经营窘境。针对这种情况,我国企业要提高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必须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企业要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流程优化、工艺改进等措施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使企业始终在业内保持显著的成本竞争优势。加强成本管理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根据企业各项业务和流程的具体特点,建立明确的成本管理目标。通过建立明确的目标成本管理系统来不断提高企业效率,降低各环节的成本。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降低成本。由于我国企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因此我国企业要加大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成本。第三,要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效率。人力资源成本也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限制人力方面的开支,降低人力成本。具体的可以通过企业机构合并重组和人员精简等手段来实现。

(三)建立系统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机制

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这个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能否生存下来的关键在于其风险管理能力如何,风险管理控制体系是否有效。2008年金融危机中,很多企业破产倒闭,一个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它们缺乏一套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其难以及时有效的对自身经营活动进行调整,从而陷入经营困境。因此,我国企业要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必须建立起适合行业特点的高效效率的风险管理系统。完备的风险控制和防范系统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这个系统要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无论是哪个环境出现了问题,系统都能及时准确的将问题反馈到有关部门和负责人员;第二,这个系统应对行业的内外部风险因素进行高效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当某一风险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都能及时的作出反应,从源头上遏制风险扩散。第三,这个系统要在企业内外部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应急处理体系,一旦风险发生,可以及时的联系相关负责人和在外部寻求相关支持,以便将风险从容化解,避免风险蔓延到企业内部,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生存。

(四)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

我国企业具有技术密集的特点,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从容应对金融危机、有效防范金融危机,企业必须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支持企业的持续发展。

我国企业的技术密集型特点决定了其在研发领域和技术领域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相对与激烈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我国企业在科技领域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未来我国企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要适当的提高企业用于技术攻关和项目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例,将研发资金集中于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五)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目前,我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还缺乏体系优势,科技创新资源相对较为分散,从而难以充分其资源优势。针对这一现状,我国企业有必要对核心技术优势进行重新整合,根据技术涉及的领域、种类、层次对其进行重新划分。具体的可以在科技攻关方面建立专门的课题研究组,在勘探和开发领域组建涵盖多学科涉及多种技术和人才的项目组,以便充分利用企业现有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提高企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姝.金融危机中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J].管理观察,2009(12)

[2]宋昌英.金融危机下应对财务风险措施研究[J].中国经贸,2010(24)

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重要性 风险控制

事业单位是国家政府或地方组织,以社会提供公益服务为设立宗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利用国家拨付的公共资源,或者是基于国家公共资源创造的事业单位收入,从事关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服务活动的组织。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对贪污犯罪打击力度的增大,人们越来越关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为了规范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健康有序的发展,对事业单位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事业单位财务进行风险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

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状况

(一)财务风险把控意识较低

现实工作中,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的把控意识较低,认为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只需要做好预算管理就行,认为财务风险只出现在经济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其他时候不需要对财务管理进行风险把控,对财务风险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从而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管理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状况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改善。有些领导对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也比较低,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支持也比较薄弱,给事业单位财务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二)财务管理工作本身就具有很高的风险

因为,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其资产财务的存在具体形式和样式比较多,管理难度也比较的大。在现实生活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者挪用公共资金、中饱私囊的现象也非常多。正是由于这些不安因素,使政府部门财政资金的运营一直都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甚至还使事业单位长时间处于在负债状态之中,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风险系数被无限地加大。由此可知,事业财务管理工作要比一般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更高的风险系数。

(三)财务管理人员会计水平低导致风险加大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属于国家准公务员范畴,是通过统一的招考方式来进行招聘的,这样的招考方式一般采取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进行。招考的内容也比较侧重于应聘人员的理论知识考核。因此,我国目前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会计水平普遍较低,财务会计人员的实践能力较低,无法及时、有效地适应财务会计岗位,满足会计岗位职责的要求。

(四)财务管理风险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对财务风险的管理通常流于形式,只稍微注重对费用的审批和报销制度的建设。致使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把控制度的建设也比较滞后。现实中,财务管理者对事业单位财务的审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税务审计方法比较单一,事业单位的预算指标也没有进行合理的分解。这些存在的问题直接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风险大大被提高了。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其风险控制策略

(一)建立科学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管理者应该建立科学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的预算开支,加强对日常财务的监管力度和设立严格的财务申报制度,力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和监管力度。事业单位管理者还可以通过明确不同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强化事业单位资源合理配置的方式来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降低事业单位内部营运成本。科学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不仅要依据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特点来设立,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来不断充实和完善,切实增强事业单位风险应变能力,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随着社会发展水平而不断提高。

(二)强化财务风险把控意识,降低事业单位经营风险

财务管理涉及到事业单位的方方面面,上到单位管理层,下到单位基层管理人员都参与到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当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应该要从加强事业单位全员参与程度着手,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培养事业单位全体员工的财务风险把控意识,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去避免事业单位资产的损耗,从而降低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降低事业单位的管理风险。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是事业单位开始的基础,每一个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都是在其严格的监督进行运作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显示,财务管理工作是离不开对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因此,采取“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预算,严格控制财务人员的授权范围和权限,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保证事业单位的收支平衡,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才能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提升事业单位成本把控水平,有效控制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稳定、有序的发展起来。

(四)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

在进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及其风险把控时,还应该要着重注意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对于财务知识、业务能力考核不符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岗位工作需求的员工,应该对其进行专门的能力提升培训和业务强化培训。此外,还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思想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杜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现象的出现,使其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现在我国信息化的不断建设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也可以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操作进行培训,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来不断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演进,只有不断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强化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深化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工作,才能使事业单位在社会事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全面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赵珠.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分析和防控管理研究[J].青海气象,2013,02:75-78

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与预警;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与城市发展的逐步推进,建筑工程企业的经营发展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工程企业发展过程中,利用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提高企业发展效率是我们财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工程企业经营中财务风险的出现,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质量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当前的工程企业,在新型风险管理技术视角的支持下利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与管理理念,做好企业财务风险评估预警及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工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主要问题分析

(一)财务情况复杂影响了风险预警效率

在企业风险管理中,风险预警工作的开展需要对企业经营、财务状况、市场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评估才能完成。而在工程企业的财务过程中,财务工作内容较之一般企业更为复杂。这种复杂的财务管理实际状况,影响了风险预警开展的效率。首先是财务数据汇总较为困难。在工程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数据汇总工作受到工程进度的影响,所以较为困难。如跨年度的工程建设中,其工程结算的财务数据难以进行有效汇总或汇总到的数据不完善的情况经常出现。这种数据汇总问题的出现,使得财务风险评估难以得到数据支持,进而影响了评估预警的整体质量。其次是市场变化影响了风险评估的开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其施工建设周期较长,因此容易受到市场变化影响,加大了风险评估预警工作难度。这里所指的市场变化除了工程企业经营市场外,还包括了原材料市场、工程人力资源市场、金融市场等与工程企业有关的市场环境。如随着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企业成本的提升容易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由于这种风险因素的提升,必然会加重企业风险评估预警工作的责任,进而使评估预警工作效率降低。

(二)突发问题较多造成财务风险的提高

在工程企业发展过程中,突发问题的出现是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安全性突发问题。在当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虽然企业加强了安全建设意识,但是安全问题依然难以避免。在安全问题发生后,可能会出现企业财务管理中现金支出增加、财务信誉度降低等问题,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二是金融市场突发问题的出现。因为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所以工程企业财务管理中必须与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行业进行合作,吸纳贷款与投资。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等突发性问题出现时,就会使企业资金链断裂,造成财务风险的出现。

(三)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不完善

在工程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与预警工作过程中,其评估与预警体系的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对于风险管理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中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缺乏风险管理核心。在以前的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的管理工作,但是因其缺乏企业管理的决策权,所以难以起到风险管理的核心作用。这就会在企业日常风险管理工作中影响了风险评估与预警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监控体系不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属于企业整体性的财务工作,良好的风险监控是评估与预警工作完成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工程企业中,企业总部对各工程项目间的风险管理监控质量较差,进而影响了风险评估与预警的工作质量。

(四)风险管理中缺乏整体的抵御策略

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评估与预警工作的目的就是针对财务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抵御措施,降低风险因素对企业财务体系的影响。但是在财务工作中,风险策略的不足造成了企业风险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这种策略性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策略实用性差。在当前的工程企业风险应对抵御策略中,大部分内容集中在领导的管理层面,缺乏对实践工作内容的指导意义。如具体工作管理责任人员、实际工作程序等内容的缺乏,使应对策略缺乏了实用性。二是缺乏联合性工作策略。在当前的工程企业风险应对策略中,其应对措施主要由企业内部人员完成。这种应对策略的应用会使企业财务压力加大,影响了风险抵御工作的效果。如果我们采用行业和市场联合工作的应对策略,将会提高企业风险抵御的质量。

二、工程企业财务风险评估预警工作实践措施研究

(一)结合企业实际工作,建立网格化风险预警机制

为了提高风险评估与预警的工作效率,针对工程企业财务与风险管理工作较为复杂的情况,结合企业实际,利用新的网格化风险预警技术,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所谓的网格化技术既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管理内容划分为若干网格来进行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一是以工程项目为网格开展工作。在工程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这种工作模式可以保证在工程遇到突发性安全问题,或财务风险问题时,管理者可以及时开展风险评估与预警工作,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质量。二是以工程项目时间节点为网格开展工作。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经营与工程项目施工时间节点,制定风险管理网格,开展风险评估与预警工作。这种工作模式可以根据企业与工程项目在不同时间阶段的经营与财务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其管理质量。如在工程开始、施工、收尾、验收等不同工程阶段,我们针对其不同的风险内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工作,利用新技术促进风险管理的开展。

(二)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预案,减少突发风险影响

在工程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为了解决风险管理中遇到的突发性问题影响,在实践工作中,我们采用新的技术观念设计风险管理预案,指导风险管理工作。一是对突发性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与研究。在风险管理预案中,我们需要根据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概率、危害、应对方法等因素利用综合模型进行全面的考虑,特别是对于突发问题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考虑和研究,结合工作中曾经出现的经验教训,为预案的制定提供实践参考,提高预案中应对突发问题风险的作用。二是在预案中规范工作方法。突发性问题风险的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利用严格有效的工作方法进行应对。所以在风险管理预案中,我们需要利用预案制度模式规范风险应对工作方法,利用规范化模式,保证突发问题风险评估与预警质量的提高。同时在风险管理预案应用中,我们还可以将预案管理与监督管理进行结合,为风险监控工作提供参考性保障。

(三)以法人管理为核心,完善风险预警与评估体系

为了更好地完善工程企业风险预警与评估体系,我们在企业内建立了金字塔式风险管理体系,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一是以企业法人为风险管理核心开展工作。我们应发挥法人在企业管理中的决策、监督等工作权利,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二是发挥财务部门的专业作用。这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开展有着重要实践指导作用。如在企业内,财务部门组织专业的风险管理培训,提高企业内整体的风险管理意识,对于风险管理开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三是落实风险管理责任制。在企业各部门、工程项目中设立专人开展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工作,落实风险管理的专人责任制,在基层实现风险管理的开展,层层负责,将风险管理的理念根植于企业文化中。四是聘请专业的外部机构。为了多方位的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可以聘请专业的审计机构对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审计测试,从不同的视角检测风险管理体系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运行是否有效,从而发现内部人员没有关注到的风险点,强化风险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以合作模式,建立全面的企业风险抵御策略

为了更好地应对企业财务风险,我们需要以新型的合作性管理工作模式建立风险抵御策略,提高企业风险抵御的质量。一是内部合作模式的开展。在企业风险的应对与抵御过程中,我们需要在风险应对策略中整合企业内的各部门,促进企业内部合作的开展,做好企业风险应对与抵御工作。在这种模式下,财务风险的应对与抵御不再由财务管理部门单独完成,而是由企业内的各个部门与工程项目进行合作应对。这种工作模式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实践作用。二是外部合作模式的开展。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可以在市场和经营过程中与金融、保险等第三方企业进行联合性的风险应对与抵御工作,转移一部分风险。如在风险应对过程中,企业与金融企业合作获取资金进行风险应对,对于企业风险应对与抵御的开展可以提供很好的资金支持。

三、结束语

为了确实做好工程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其在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工作中的质量,我们根据工程企业特点与风险因素产生原因,围绕着工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内容,利用新型技术与风险管理理念开展了风险评估、预警与管理实践研究。就当前的研究结果而言,其对企业风险管理工作而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阳.大中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航运业;风险管理;风险来源;应对策略

一航运业财务风险的来源

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如何进行风险防范。风险管理主要是经济部门的职责,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应用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实现风险控制和风险最小化。航运业是高风险行业,全面识别和跟踪风险、并积极采取应对机制才能取得持续发展,风险管理这一概念已经渗透到航运业之中,帮助航运业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一)航运业风险的特点

1航运业的财务风险首先具有客观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所转移的,航运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只能尽量的去识别出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并进行风险应对策略。航运业的风险应对策略有风险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承受策略,但是航运业做不到风险消灭。

2财务风险是具有不确定性的。

航运业面临的财务风险需要通过未来事件的发展趋势才能确定,航运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以面临企业可能会应对的各种风险。

3航运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具有损失性。

财务风险必定会有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如果企业的财务风险没有损失的可能的话,那么风险管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就是没有意义的。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的宗旨就是将财务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最小化。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不仅仅会给企业带来人员方面的伤亡,还会给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的商业信誉、企业的偿债能力造成极大的冲击。

(二)航运业财务风险的内涵

航运业首先面临的是筹资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航运业无法偿还到期的本金或者到期的资本成本的风险。筹资风险可以划分为偿还的风险和清算的风险,当航运业的资金结构不符合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决策没有科学性或者在筹资的事前和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都会产生筹资的风险。船队规模过大造成巨大经营压力:船舶置入成本在企业成本结构中占比重较高,固定成本过高将急剧增加企业经营压力;

航运业在生产经营之中还要面临着战略决策风险,它主要包括规划决策风险和多元化经营决策风险。船队规模过大造成现金流紧张:船舶保有成本大,船队规模过大易引发企业现金流紧张;船队规模过大风险高发:目前船价低迷,容易诱发航运企业投资冲动;而运价预计在中短期还将继续下探,行业景气前景不甚明朗,进一步增大了船队规划决策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航运业在和客户进行交易的过程之中会产生资金的回收风险。客户超过规定的信用期限付款会导致航运业无法及时收到资金,航运业资金周转不灵;如果客户破产或者清算,企业将无法收回其全部的欠款,企业就会形成呆账或者坏账,影响着企业的资金周转。

航运业在经营成果的分配上还面临着剩余收益分配的风险。收益分配政策影响着企业下次所需资本垫资时的资金来源,它会制约资本价值的规模。此外,航运业还面临着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影响着航运业的生产和运营。

二航运业进行风险管理的策略探究

(一)筹资风险的管理

航运业要把负债的规模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航运业的借款数额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部门规章的规定,在此基础上,航运业还应该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以及偿债能力水平,确保企业的对项目的选择、对市场的预计、对借入资金的使用效率有一个完美的预计,保证企业的负债水平在合理的程度上。

航运业对企业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比例选择上要仔细斟酌。只有确保负债结构的合理规模,才能确保负债的适度性。合理的负债结构对于航运业安排资金的使用、降低企业的风险、提高企业的效益都有极大的作用。航运业要合理的安排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比例,保证短期内偿债能力和长期内的资本变现能力。

航运业要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公司应该尽可能的争取多个筹资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避免过于依赖某一个金融机构,这样有利于企业面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也方便企业进行多家比较,把企业的筹资成本降到最低。

航运业还应该时刻关注着利率和汇率的变化。风险管理人员要时刻把握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预测利率的变化趋势,在预计利率上涨之时,要尽可能的进行长期、固定利率的筹资,在预测利率下降之时,把目前的借款偿还,并在以后进行短期的借款。风险管理人员还应该运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来规避筹资的风险。

(二)投资风险的管理

航运业在风险投资之前,要经过认真的论证和考察,并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航运业要仔细的进行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分析,把企业面临的政府风险、经济风险、行业风险和竞争对手的情况都一一考察清楚。风险管理人员应该出具可行性分析报告,把企业进行项目投资面临的风险以及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都陈述清楚,给管理层做出决策提供最大的信息帮助。

航运业在生产经营之中应该注重投资风险的管理。航运业可以把闲置资金投资于风险小的项目之中,以平衡企业对于高风险项目的投资;航运业还要时刻对国内外市场的状况进行调研,保证企业能够持有市场情况的第一手信息;航运业还应该时刻关注利率的变化,为项目的现金流量做出最准确的预计。

(三)资金回收风险的管理

航运业要选择好合适的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财务状况良好、诚信度较高的客户,企业可以采取赊销的方式进行销售,在结算时也可以允许客户进行分期结算、商业汇票的方式进行结算;财务状况堪忧、诚信有污点的客户,航运业要尽可能采取现金收款的方式进行销售,结算时可以要求客户提供支票和汇兑的方式结算。

航运业也要制定合适的收账政策,保证货款的及时回收,对于那些逾期仍未结清的欠款的客户,财务人员要加紧催收。企业还应该货款回收的可能性,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认真的预计坏账的可能和坏账的金额。

参考文献

[1]孟旭东.海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国水运[J].2010-4

[2]顾晓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财经论丛

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

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整合改造中小煤矿,培育发展大型煤矿,煤矿企业间进行了并购重组资源整合。煤炭企业不仅面临复杂的内部环境,其外部不确定因素也非常多。这使得煤炭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相对较大。国资委于2006年6月在《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特别强调了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其内部的财务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是促使煤炭企业取得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1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现状及原因分析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1.1 财务风险状况及原因

在当前的煤炭市场,扩张速度加快,大多数企业的筹资方式为负债筹资。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资金不能产生应有的经济利益,则不能顺利的偿还债务,这样便会产生更高的经济代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外界因素比如宏观经济政策、政治状况以及文化环境等瞬息万变,由于大多数煤炭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观念薄弱、企业的财务资金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任何一个决策的失误,都会使得负债风险大大提高,但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就可以达到获取额外利润的目的。

1.2 风险管理状况及原因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为我国的煤炭企业承担财务风险,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煤炭企业只能依靠自身来承担财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迎难而上,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比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保证企业信息畅通、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体系等,朝着科学的管理模式迈进。但是在我国的煤炭企业中,成熟而有效的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内部控制体系及监督体系不被重视,特别是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2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建议

2.1 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煤炭企业在探索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大的市场环境、政策特点以及企业自身的状况实事求是的加以处理。与此同时,要遵循几项基本原则:第一,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及发展策略的原则。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是企业各项活动的指针,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必须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相吻合。第二,坚持以预防为主,防管相结合的财务风险管理原则。财务人员与相关的管理者要熟悉财务风险的各种类型及其成因,并掌握多种应对策略与手段,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意识的进行财务风险防范,建立并尽可能的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以应对不可避免的或无法预知的财务风险。第三,特别要遵循成本效益对比分析的原则。企业内部的各种活动都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对于预防和有效治理财务风险来说,所要投入的成本不在少数,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获取企业利润的最大化,那么在建立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成本的投入,遵循成本效益对比分析的原则。

2.2 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建议

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的特点,对于煤炭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其供应、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基于前文分析的煤炭企业的概况,财务风险存在于整个经营活动中,因此,要建立以预防、疏导为主,全面、系统的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工作主要做好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首先,要重视内部控制工作。要充分发挥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必须充分提高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及重视。一个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预防风险,还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结构的升级。因此,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不仅企业全体成员要认识,领导要重视,负责人还必须带头配合执行内部控制的各项工作要求,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其次,要正确评估企业的风险状况。在开展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各项工作之前,必须对企业的风险状况进行合理的、准确的评估。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遵循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那么在进行企业风险评估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企业制度要求,合理利用“SWTO”分析法,进行只有在充分了解企业状况的情况下,各种措施及应对策略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再次,合理安排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资金、成本、权利。煤炭企业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调度等工作,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防止发生资金外流的现象;煤炭企业各项活动都要投入大量成本,内部控制对于成本核算与成本实施要进行严格的监管,防止发生做假账的现象;煤炭企业各个环节的负责人都应该受到内部控制体系的监控,坚决抵制滥用权利的现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最后,要完善企业信息管理,提高企业透明的。良好、顺畅的信息传达及公开系统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企业的监督管理,有利于维护员工利益,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3 小结

不同的规模的煤炭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合理进行财务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遵循财务风险管理的原则,建立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孟召德.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