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橄榄球运动员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橄榄球 身体素质 体能 梯度传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247-01
橄榄球运动具有田径中的快速奔跑、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还要有其他球类运动中的灵敏、脚下盘带、踢射能力,体操、武术中的柔韧性练习等等,因此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具备充足的体能是必要条件。身体训练是橄榄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促进橄榄球运动员身体全面发展,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及内脏器官的机能,使之承受大运动量训练,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技术、战术的必要条件,是充分发挥技术、战术、提高运动能力,延长运动寿命,减少运动创伤的有效手段。身体素质是掌握各种技术的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不断提高技术、战术的重要保证,而发展与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又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科学地进行训练才能实现。就身体练习所具备的素质浅谈如下。
1 力量练习
力量是速度、耐力、灵敏和弹跳力等素质的基础。在比赛中,突起突停、转身变向、快速奔跑、合理冲撞、跳起争球、司克兰、冒和勒克等都要良好的力量素质。橄榄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应是在发展全身力量的基础上,根据前、后锋的基础需要,重点发展上下肢和腹、背、颈的力量。因此,各种负轻重量的练习,如连续快速推挺轻杠铃的练习等,以及徒手和各种力量的练习,如俯卧撑、仰卧起坐、蛙跳等,对于发展橄榄球运动员的力量有重要的作用。
2 柔韧练习
柔韧性是运动员完成大幅度动作的能力。柔韧练习可以增加肌肉和韧带的弹性,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大动作幅度,对避免运动创伤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橄榄球运动队柔韧的要求,柔韧练习要结合橄榄球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关节的活动范围要大,以利于加大各种动作的幅度防止拉伤和创伤。只要在每次训练的准备活动中,或进行某些身体训练中注意高质量地做各种体操动作,有意识的再结合一些橄榄球专门柔韧动作,就可以达到橄榄球运动柔韧练习的基本要求。
3 速度练习
速度快,对橄榄球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后锋队员。速度快是对提高橄榄球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有很大的作用。橄榄球运动员的速度集中表现为反应快、起动快、冲刺快、突然变向快和完成技术动作快等方面。在速度上不仅仅是空跑速度,而且还指控制球时的速度。如持球跑动等等,由于橄榄球比赛具有它本身的特殊要求,对于发展橄榄球运动员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速度训练,可以采用短跑运动员的主要训练方法来提高两腿的交换频率。在速度训练时要保持经常,并且还要与技术训练相结合进行,要多采用视觉和听觉等信号的反应来进行练习。
速度训练要在精力旺盛、精神集中、情绪较高等状态下进行,目的要使中枢神经处于良性兴奋状态时才能通过训练改变中枢神经对肌肉收缩速度和协调配合的支配功能,因此,速度训练应注意不可过于集中,不宜时间过长,不宜在其它训练之后和运动员已感到疲劳时或情绪不佳时进行训练。
4 灵敏练习
橄榄球运动员要在快速、复杂和多变的比赛中能准确的判断情况,迅速而协调地完成技术动作的战术配合,这就要求具有高度的灵敏性.灵敏素质对技术动作,特别是复杂技术的掌握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灵敏素质的提高必须要有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等素质的保证,要善于选择那些与提高橄榄球场上的灵敏性有密切关系的那些项目中的某些技巧进行适当的训练。分析橄榄球场上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合球的各种变向移动;二是在各种情况下及时合理地运用各种倒地和起立的动作;三是空中动作的变化和平衡能力。因此在选择训练项目和动作技巧时,应结合上述三种情况,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哪些橄榄球场上很难用得上动作技巧。场上灵敏性与橄榄球技术水平的高低、熟练的程度、战术意识的强弱等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注意与技术、战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各种灵敏性的训练。
运动训练有准备期、训练期、比赛期、赛后恢复调整等周期。运动训练实践在每周训练中实施了一点训练方法简介一下。橄榄球训练一周七天中六天训练,周一恢复性球类练习,如梯度传球、对向快传、“神龙摆尾”练习、交叉与围绕等,同时,可以加一些接高控球后的梯度传球,进攻与防守和简单Touch比赛,充分利用球来恢复周日训练的缺失,还有体能上要尽快恢复,充分调动队员积极性,利用游戏或竞赛法使队员在娱乐中能得到体能的恢复与储备;周二进行力量素质练习。因为力量素质必须关节、韧带充分拉伸开避免运动损伤,有上肢的连续推杠铃,肩上挺举小杠铃、小臂提拉重物,引体向上等,腰部的核心力量、肋间肌的练习、屈身转体、俯卧挺身等、卧推、单臂推重物等;周三早训修脚步练习,跳标志筒,跳绳梯的各种脚步练习、单足跳等,上肢的引体向上、悬垂举腿、双杠臂屈伸等,下午训练进行技术动作的分解讲解与训练,如冒尔的推进、勒克的倒地放球、支援与跟进取球、司克兰的放球与勾球、托举的变化等;周四早上速度练习,30米、50米、100米、150米、200米、400米三组,分别用60%、80%、100%的体力,调节好节奏。下午训练力量练习,以下肢为主,蛙跳、负重提踵、深蹲、下肢蹲走传球、分腿半屈膝、左右单脚Z型步等;周五早训传、接球提高手感球性,其中包括大梯度长传、接高空球后进行交叉与围绕,渗透防守练习,如二打一、二打二、三打二等,小体能练习,如折返跑、肘立撑等,下午训练耐力素质练习,二人一组变速跑,叠加折返跑,底线―22米线―中线,12分钟跑,要求2700米及格;周六进行实战比赛,强调动作规范、变向灵敏、扎点与跟进及时、安全意识、战术合理变通。赛后针对实战比赛进行点评、指导、理论与裁判规则的细化,另外在天气特殊、不允许室外训练时,进行室内视频欣赏,理论学习提高队员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训练与实践。
参考文献
关键字:橄榄球;橄榄球男女队员;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008-01
橄榄球是众多球类项目中身体对抗最为激烈的体育项目之一,从而在不经意间造成各种各样的运动损伤。因此,重视并做好运动中的损伤预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通过研究与总结该项目运动创伤的发生原因,发病规律,治疗方法和康复手段等,有利于改进条件,做好预防措施,改进运动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更好起到保护运动员身体健康的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文以现役的和退役在辽宁省队集训的橄榄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图书馆和网页上查阅了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并搜集相关的期刊文章作为论文撰写时的参考。
2.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制定关于辽宁省橄榄球运动损伤现状的调查问卷,其中有男队员10名,女队员12名,共22份调查问卷。
二、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统计结果
1.训练比赛时运动损伤的部位
由表1可以看出,在训练时,踝关节受伤概率最大,其次是膝关节,再次是腰部。在比赛时,踝关节和腰部受伤概率最大,其次是手指,再次是膝关节。
2.损伤部位分析
在训练与比赛中,易损伤部位大致相同,踝关节受伤概率最大。橄榄球因项目特点和难度要求,无论在技术训练还是辅助训练都要求反复,快速地进行冲撞,急停变向跑,传接球等动作,其肩,手,腰,膝,踝成为最易发生损伤的主要部位。
(二)损伤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损伤的原因在训练和比赛场上有很大的区别。训练时,受场地器材等外界原因受伤是造成受伤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其次是保护与自我保护不当,再次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比赛时,技术动作不正确是损伤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再次是场地器材等原因。据统计,损伤原因与场地关系密切,外出训练或比赛造成损伤的概率达63%,这应与场地的硬度等方面有关;而造成比赛场上损伤差异的原因是,当面临与自己队伍技术水平相差悬殊以及心理方面的作用情况下,技术动作的不正确和准备活动的不充分导致的运动损伤明显的显现出来。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橄榄球队队员运动损伤的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腰部、手指等部位。
2.训练时受场地器材等外界原因受伤是造成受伤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其次是保护与自我保护不当,再次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比赛时,技术动作不正确是损伤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再次是场地器材等原因。
3.外出训练或比赛造成的损伤的概率为63%。
4.上肢关节中,手指关节损伤主要是传接球技术动作不正确造成,上臂的损伤主要有争边球掷球和对抗中不良情绪导致,腰部的损伤常会因扑搂、司克兰顶架和旧伤未愈合而再次受损伤造成。
(二)建议
1.在训练过程中除严格要求掌握正确的技术,战术外,加强运动损伤防治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增加易伤部位和薄弱环节的训练,从而加强关节稳定性减少或避免损伤的发生。
3.加强队伍的医疗工作,配备必需的医疗设备和足够的医疗人员。教练在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尤其在为受伤患病的运动员安排训练时要征求队医的建议,能有效地控制伤病的发生和伤病对训练的影响。
4.完善训练和比赛的场地设施,保证场地不会造成队员损伤;同时要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增强自我保护,相互保护意识,加强体能检测和力量训练,配带必要的护具及时进行自我保护。
5.教练应关注外出训练或比赛造成损伤的原因,并找出可避免的因素解决。
参考文献
[1]曲绵域.等.实用运动医学(修订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
[2]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医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6:245-249
[3]王予彬.王人卫运动创伤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8
1984年的选秀大会。芝加哥人在挑到了迈克尔・乔丹之后又挑上了卡尔・刘易斯。幸亏刘易斯没去公牛报道,要不然洛杉矶奥运会的跳远金牌指不定被谁摘走了。同一年的状元,后来的“大梦”奥拉朱旺据说之前是尼日利亚青年队的守门员。难怪步伐如此怪异!这也算上帝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谁想到十年之后,1994年。退役的乔丹跑到芝加哥开始打棒球。在极度重视体育教育尤其是田径的美国,竞技场上的多面手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别看乔丹打的是职业棒球,NBA里棒球水平比他高的,大有人在!
前不久第三届麦迪慈善垒球赛在休斯敦市西部的8号公路旁的名为“场地”的棒球场再次上演,众多NBA球星纷纷一展身手。当然这些票友们太多不是麦迪的对手。麦迪从5岁开始打棒球一直到高中才结束。他还踢过橄榄球。出任四分卫。麦迪多次表示过。棒球才是他的最爱,如果不打篮球,他可能会进入职业棒球领域,他是一个地道的纽约扬基队球迷。事实上,由于麦迪后来越长越高,已经不再适合打棒球了,才选择了篮球。去年,他来中国访问时曾表示:“我觉得我的棒球技术要比篮球技术更加出色。我想在拿到总冠军并选择退役之后,会尝试加盟职业棒球大联盟的。”2005年8月,麦迪临时加入密西西比勇士棒球队,在热身赛中。轻易地击出两次全垒打。令身旁的棒球高手们都竖起了大拇指。当时。麦迪第一次挥棒就将球有力地击打到左中外场。第二棒仍然出手不凡。他打出了119米的左中场球。
除了棒球之外。在NBA中最具人气的要数橄榄球了。很多球星大学时代都是此中高手。“白巧克力”威廉姆斯和“答案”艾弗森就是著名的例子。艾弗森最爱的并不是篮球。其次才轮到篮球。在艾弗森看来篮球太温柔了。9岁的时候他的妈妈给他买回乔丹鞋要他练习篮球。他哭着对他妈妈说他讨厌篮球。如果不是他妈妈把他赶到篮球场上,现在艾弗森不是在NBA,应该是在美国的某支橄榄球队,也许是费城老鹰队。艾弗森回忆说:“有关橄榄球的东西是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篮球太软、不够激烈,和橄榄球相比,我现在身上这点小伤算不得什么。(以前)我从来没想过打篮球。我一直都认为我会是一个橄榄球运动员。”艾弗森在弗吉尼亚州贝瑟高中时。橄榄球球衣是10号。他是学校篮球和橄榄球的两栖明星。1991年作为四分卫率领校队以不败战绩取得球队15年来的首个分区冠军。1992年艾弗森缺席了橄榄球队的季前热身赛,但这并不影响他在随后的比赛中带队夺得州冠军,当选当年的弗吉尼亚州3A级MVP,并入选最佳阵容。直到现在,他还保持着这个赛事的几项州纪录。高中毕业后佛罗里达州、北卡、马里兰和弗吉尼亚等大学都向艾弗森伸出了橄榄枝。当时的橄榄球教练丹尼斯・科兹洛维斯基说:“如果他成为职业橄榄球手一定会成为超级明星。”艾弗森后来的助理加里・莫尔同意这种说法:“阿伦在篮球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很多人认为,橄榄球更适合他。”“橄榄球和篮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项运动,但是橄榄球是最好的。橄榄球极具挑战性,竞争的气氛在比赛场上无处不在。能让我更加强悍。”这就是艾弗森最爱橄榄球的理由。
2005年全明星扣篮大赛,作为小斯扣篮表演帮衬的史蒂夫・纳什在篮球场上秀了一把脚上功夫。其实如果纳什当初不是选择了篮球,现在你很有可能在加拿大足球国家队名单中看到纳什的名字。纳什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职业足球运动员,曾为英格兰和南非的职业足球队效力;他的妹妹琼恩如今是维多利亚大学女子足球队的队长,曾四次入选加拿大西部全明星队;他的弟弟马丁虽然曾经是一名出色的篮球手,并入选过大学的篮球队。然而后来弟弟竟然进入了加拿大的国家队,并参加了奥运会足球比赛,如今也成了一名出色的足球运动员。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你很难与纳什现在的身份联系起来。的确,他从小就受父亲的影响。非常喜欢踢足球。高中三年级。纳什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市的足球锦标赛并一举杀进决赛。结果他一人独中两元,为学校拿到了第一个冠军!纳什的足球技术在当今的联盟中绝对是最出色的,直至今日我们仍旧能在每次的快攻反击中依稀看到他在绿茵场飞驰的影子。是足球练就了他永不疲倦的双腿。也多亏了他最终选择了更加热爱的篮球,才有了今天在篮球场上跑不死的发动机。所以全明星扣篮大赛上,当纳什用精准的头球和脚后跟挑球给小斯奉献了两次精彩的助攻时。他的心中是否会激荡起曾经童年的美好回忆……
不过转行最离谱当属肯德尔・吉尔。2005年,37岁的NBA得分后卫肯德尔・吉尔在芝加哥首次参加了职业拳击赛。在第一轮打败了职业拳手Bileyo为了准备拳击赛,吉尔进行了18个月的训练。赛后这位效力NBA多年的后卫,承认自己无法抵御运动梦想带来的诱惑。
【关键词】英式橄榄球 十五人制 司克兰防守
英式橄榄球运动起源于英国,是一项身体对抗激烈、运动技能复杂并要求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具有观赏性的团队运动。现在橄榄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要赢比赛就必须要有旺盛的体力和精湛的个人技术,更要有精诚合作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澳大利亚国家队、英国国家队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橄榄球运动的文章和相关资料、规则。
(2)录像观察法: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出具结论。
(3)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赛录像进行统计,对世界优秀队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4)数据统计法:通过对国际橄榄球比赛录像进行观看统计,证实司克兰防守在15人制比赛中的重要作用。
二、结果与分析
1、司克兰的定义
司克兰是橄榄球比赛中常见的正集团技术,由双方各8名队员相互夹杂在一起半蹲顶在一起。由前抛或前拍队的对方或获得球权的队向司克兰中投球。投球队员将球投进司克兰后,双方队员互相顶推,中间的勾球队员用脚争抢球,将球向后勾出司克兰。投球队员绕道司克兰的后面将球拾取,或传球,或带球跑,比赛继续进行。
2、统计与分析
根据以上技术统计,可以明显看出高水平球队对司克兰出球后进攻的重视程度,司克兰出球后的前后锋的进攻在比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本场比赛的录像的研究可以发现司克兰出现的次数较为频繁,司克兰出球后前后锋的进攻是比赛的重要环节,不同队伍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制定了不同的战术,对前后锋进攻战术有着细致的研究。
表2可见:在英格兰队与澳大利亚队比赛中司克兰技术的统计,英格兰队拥有球权的总次数13次,失败次数为3次,得出英格兰队整场比赛的司克兰成功防守率为76.9%,大边进攻次数与小边进攻次数的比例为9:4,这说明英格兰队在司克兰方面防守技术较好,与澳大利亚队相比能够较快的获得球权,也证明英格兰队的前锋整体能力较强。澳大利亚队拥有球权的总次数为15次,失败次数为4次,得出澳大利亚队整场比赛的司克兰成功防守率为73.3%,大边进攻次数与小边进攻次数的比例为11.4%。
从以上两表中我们不难发现高水平队伍在利用司克兰各种进攻技术获得利益,从而赢得比赛的最终胜利。两支队伍司克兰出球后的前后锋进攻战术风格完全不同,但都能通过自己的战术获得最大的利益,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和身体优势制定不同的技战术,采用不同的进攻方法利用速度与力量在比赛中获得利益。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 在英格兰队与澳大利亚队比赛中,英格兰队司克兰出球后前后锋进攻的次数比为8:5,而澳大利亚队前后锋进攻的次数比为6:9,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英格兰队多采取前锋进攻的战术,利用身体力量的优势在比赛中获得利益,从而占居场上的优势,而澳大利亚队多采用后锋进攻的战术利用速度和灵活性在比赛中获得利益。证明了英格兰队的前锋能力较强,而澳大利亚队的后锋能力较强。
(2) 在英格兰队与澳大利亚队比赛中司克兰技术的统计中得出英格兰队整场比赛的司克兰成功防守率为76.9%,大边进攻次数与小边进攻次数的比例为9:4,而澳大利亚队整场比赛的司克兰成功防守率为73.3%,大边进攻次数与小边进攻次数的比例为11:4。以上数据表明英格兰队在司克兰方面防守技术较好,与澳大利亚队相比能够较快的获得球权,也证明了英格兰队的前锋整体能力较强。
1、 建议
(1) 在英式橄榄球比赛中,司克兰出球后进攻与防守的技战术在比赛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司克兰出球后进攻是整体进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司克兰的防守技术是整体防守中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提高球队司克兰出球后进攻与防守的技术水平是提高球队整体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队员对司克兰技术的训练力度。
(2) 教师在训练时,应注意培养参与司克兰的队员的位置感和方向感,根据自身条件制定适合本球队的司克兰出球后前后锋的进攻的技战术。此外,司克兰防守方应主动利用防守战术,目的性、针对性要强。
(3) 通过对国外强队在训练和比赛中司克兰出球后的前后锋进攻和防守的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结合本国橄榄球队自身的特点,针对我国橄榄球队在司克兰防守的缺陷进行相应的研究进行改革,培养出适合自身特点的进攻与防守技术,并在训练和比赛中加以运用,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对我国橄榄球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橄榄球队提高整体实力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郑刚、李玉铮橄榄球(M)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6
[2]程公 七人制橄榄球运动教程(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何阳 橄榄球技术图解(M)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4]马巍然 中国橄榄球运动现状分析(J)体育学院学报2002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员 体能训练 速度训练 灵敏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25-01
乒乓球运动是我国在国际体坛上具有明显优势的体育项目之一,随着当今的乒乓球运动越来越趋向于力量大、速度快、旋转强、变化多、对抗性强的特点,这种发展趋势不仅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中加强技战术和心理素质训练,更要加强体能训练。此外,国际乒联陆续出台并实施的关于乒乓球比赛的新规则,更加突出的强调了运动员的体能在比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 21世纪乒乓球规则变化情况及对运动员体能的新要求
1.1 规则变化
在2001年9月1日起,国际乒联对比赛规则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将原来的每局21分赛制改为11分赛制,发球也由原来每方发5个球后轮换改为现在的每方发2个球轮换;从2002年9月1日起,国际乒联又对运动员的发球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制,实行“无遮挡”发球,无遮挡发球是当球与球拍接触时,发球的运动员或者他的双打队友身体的任何部位和衣服,都不能在球网以及两侧网柱顶端与球进行连线所形成的虚拟三角形之内或上方的高度,以不遮挡接发球员的视线为限。也就是说,运动员发球时,不能用肘臂挡住球,应当让裁判员和副裁判员看得见球和球拍
1.2 体能要求
进入21世纪,国际乒联针对乒乓球运动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堪称“大刀阔斧”,既对于提倡“绿色乒乓”、促进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又对乒乓球运动的自身发展产生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影响。直径40毫米“大球”替换38毫米“小球”,据研究表明:质量由2.49g增加到2.72g,增加了9.24%,直径增加了5.26%,球的表面积增大了10.8%,球的体积增大了16.6%,大球比小球旋转也降低了13%,速度减少4%,由于限制了速度与旋转的威力,增加了击球的回合数,所以要想达到以往击球效果,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在大球时代所起作用明显增大;11分制的改革不仅仅是比赛分值的减少,同时打乱了原有每5个换发球的轮次,改为每2个换发球,比赛时间缩短,比赛间歇增加,运动量相对减少,运动强度随之加大,要求运动员进入比赛状态快、拼得凶,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所具备的竞技能力,要求平时注重改变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中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比例分配,适应11分制的比赛节奏;实行“无遮挡”发球后,发球质量下降,很少能靠假动作或隐蔽姿势直接发球得分,对于发球者抢攻造成一定削弱,发抢段实力指数降低,相对相持段比重可能会上升,要求运动员进一步提升自身相持段的专项耐力;无机胶水的使用虽然保证了运动员的健康,但球拍胶皮性能的下降直接导致速度与旋转的下降,降低了回球质量,比赛中经常出现一板球相持十几个回合的情况,运动员的专项力量与相持能力占总体竞技能力的比例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运动员努力实现原有的击球效果,需要在专项力量与专项耐力上付出更多努力。
2 体能训练的释义、作用和意义
2.1 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及其构成
任何运动员的体能发展水平都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情况所决定的。通常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三种因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每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体能的整体水平。因身体形态、机能受遗传影响关系比较大,外界因素影响相对较小。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所以在运动训练中多以发展各种运动素质为身体训练的内容。
2.2 体能训练的作用和意义
体能训练能够对运动员自身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具有进一步优化过程,对于其他种类与专项相关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相互影响和协同促进作用。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良好的体能训练有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3 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3.1 体能训练的分类
在体能训练中,由于专项的原因,把体能训练分为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两类。两者互为独立,又有着密切关系,共同发展。
3.2 速度和灵敏训练
关于乒乓球运动员一般的速度、灵敏训练,可以通过提高快速移动能力、协调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来实现。例如:加速跑、变速跑、接力跑、各种姿势的突然性起跑、各种的快速跳绳练习、贴人游戏、追逐跑游戏、蛇形跑、小场地的足、篮、橄榄球比赛、各种听口令的快速反应练习,等等。
3.3 力量训练
在乒乓球运动中,运动员使用快速力量相对较多,在大球和无机胶水到来的时代更要求运动员重点放在力量素质练习上,具备突出的快速力量。力量训练时应注意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结合练习,注意把发展速度与爆发力结合起来。在选择联系的内容上应有所侧重。少年运动员应注重发展基本力量结合专项力量,训练水平高且年限较长的运动员则应以发展专项力量为主,配合基本力量练习。
3.4 耐力训练
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心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肌肉耐力也称为力量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与无氧耐力。依耐力素质对专项的影响,耐力素质又可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一般耐力是对于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起间接作用的基础性耐力,专项耐力是指对于提高专项运动成绩有直接关系的耐力,具体的讲是机体坚持长时间持续完成专项动作的能力。乒乓球运动员所需的耐力是一种心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混合的与速度、灵敏紧密结合的耐力,是一种专属乒乓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
参考文献:
[1]于庆川.乒乓球规则的演变对乒乓球发展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3):425-427.
[2]尚志强.乒乓球规则变化对乒乓球运动产生影响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报,2005,21(1):66-67.
[3]汤建文.新规则、新赛制后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新特征[j].安徽体育科技,2006,(1):48
[4]程云峰.乒乓球国际比赛规则的变化对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推动[j].四川体育科学,2004(03):66-67.
[5]汪杰.乒乓球改大球后技术动作和打法的变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7):66-67.
[6]刘建和.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