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级作风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设银行;操作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类经济活动日益丰富,带来了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但是各种违规和欺诈事件也层出不穷,操作风险管理控制日益受到关注。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全行初步建立了操作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明确了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构建了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数据库,建立了对基层机构监控检查制度。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提高操作风险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建设银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操作风险概述
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者运行失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者间接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操作风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操作风险贯穿了银行业务的全过程、操作风险属于内生性风险、操作风险大多是可控制的、操作风险管理难度大。巴塞尔委员会依据操作风险的成因将其划分以下七类: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客户或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形资产的损失、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涉及执行或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
二、建设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系建设缺陷
从组织体系上看,“三道防线”缺乏有机整合,监督检查交叉重复,内部协调成本高,管理合力难以形成;业务部门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操作风险管理团队,主要通过配备业务检查人员开展合规检查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从制度体系上看,制度设计按部门职责来设计,部门职责有很强的主观性和边界划分模糊的问题,造成制度冲突与制度空白并存;操作和管理流程尚未完全标准化,部分制度的可执行性较差。
(二)管理机制建设缺陷
首先,尚未形成主动识别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操作风险的识别仍处于被动状态,主要依靠各内外部的各项业务检查及审计监督识别风险。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没有跟踪监测,导致屡查屡犯的现象。其次,尚未建立操作风险信息传递和响应机制。操作风险信息没有及时传递和整合,难以为决策层提供有效支持。第三,操作风险缺乏差别化管理手段单一。很多业务环节主要依赖手工操作,未能充分运用技术手段。
(三)管理手段运用不足
首先,过分依赖内部审计,忽略外部审计力量。在操作风险的管理上,几乎是全部依靠内部审计部门来发现问题,而这些部门又往往人力薄弱。其次,制度建设跟不上,制度执行不力。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制度执行不力,未发挥其应有的约束力。第三,电子化手段缺乏。目前建设银行的电子化办公系统还不够完善,比如在信贷审批过程中由于人情关系等经常出现授信额度过大等问题。
(四)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第一,内部监督监控缺乏系统性,形成检查真空。虽然银监会和总行都加大了对辖属网点的监督管理,各种类型的检查项目比较多,但普遍存在照顾情面、检查深度和有效性不强、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等情况。第二,各类检查的严肃性不够,处罚力度不强,也影响了操作风险的有效防范。有的检查对违法违纪者碍于情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检查只注重表面整改,处罚力度不足,检查的严肃性遭到破坏。
三、优化建设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构建整合的管理框架
首先,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设立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明确各部门各层级职责,合理设置管理岗位,整合监督管理资源。第二,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的有效传导机制。强调总行各部门间的认识统一,通过各业务条线将总体政策和部门政策直接传递到一级分行的部门中,一级分行各部门将细化的政策传递到基层各级分支机构和部门,保证自上而下政策传导的及时、准确和有效。
(二)建立完整的管理流程
第一,强化操作风险暴露情况识别机制。应当保证及时性和充分性,针对主要的产品、业务、流程、系统判断其中的操作风险并分析影响因素和可能的损失结果,要同时考虑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第二,完善操作风险风险报告机制,包括定期报告和非定期报告。定期报告包括银行操作风险源、整体操作风险状况、发展趋势及措施建议。非定期报告可以融入风险识别、评估、监测过程中。
(三)完善操作风险内部控制机制
首先,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部门要对各类操作风险进行分析,加大对重点业务、重点人员特别是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重点监督和跟踪监督。其次,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充分调动业务部门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参与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可通过经济资本分配和操作风险管理成本配置等手段,并在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操作风险管理的考核指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四)加快信息技术和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运用
第一,加快操作风险管理信息技术开发。加强业务系统自动化程度,可以有效避免因操作人员忽导致的业务失误,比如推广网络银行使更多的业务系统自动完成。第二,完善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可以采用专家预测法、情景模拟法、流程分析法、调查问卷法等评估方法对业务活动和作业流程中的风险点和控制活动进行识别和评估,以此支持流程的不断优化,不断完善内控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元庆,杨旭.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看银行操作风险管理[J].南方金融,2005(10):15-17.
在作风建设中,*市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作风建设作为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保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我就我市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
*市把作风建设工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工作的重点,列入市委20*常委会工作和党建工作要点之中,摆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心协力,部门各负其责,纪委组织协调,全社会广泛参与、社会各界共同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党委(党组)书记作为作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对本地本部门作风建设负总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范围内的作风建设机制。年初,对全年的作风建设进行责任分工,明确责任单位。年中,各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市纪委将于8月上旬召开常委会专题听取27个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工作情况汇报。年终,结合全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进行专题检查,促进作风建设各项任务落实。
二、健全学习长效机制
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关干部“夜学”、领导干部学分制考核及综合知识考试等学习制度,充分运用“*论坛”等多种形式,大兴学习之风。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全年累计不少于12天,每季安排一次理论辅导或知识讲座,每年集中2-3天组织一次作风建设专题读书会。中心组学习及机关干部“夜学”在年初提出学习计划,确保学习人员、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次数、学习效果“五落实”。把作风建设教育纳入党校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的教学计划,重点保证课时。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重点抓住当前领导干部在执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廉洁从政规定、遵守组织人事纪律以及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倡导“八种良好风气”。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上继续开辟作风建设宣传教育栏目,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今年2月,在全市开展了“加快创业创新、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新跨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围绕项目推进、破解难题、改善民生、优化环境,提出“六破六立”。通过大讨论活动着力破除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改革束缚创业创新、跨越式发展的机制弊端,改正缺乏全局观、维护部门利益的做法,去除只求过得去、无所作为的思想行为,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机制
1、健全领导干部蹲点调研联系制度。市、县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市直、县(市、区)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都要选择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产业(企业)、一个低收入农户、一项重点工作或群众集中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开展一次以上的集中蹲点调研。蹲点时做到确定一个主题,形成一个调研报告,理出一个工作思路,帮助联系单位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4月份以来,*市级领导干部围绕实现农民增收“六大目标”,分别到各自联系村蹲点调研,加强工作指导,重点帮助解决低收入农户的增收难题。上半年已有14位市级领导干部开展专题蹲点调研。在市级领导干部的带动下,55位市直单位负责人、220位县(市、区)领导干部、1200多名县属单位负责人、1300多名乡镇(街道)领导干部相应开展了蹲点调研,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共撰写蹲点手记、蹲点感悟和“创业创新建议书”300多篇。
2、建立实事承诺制度。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市、县、乡每年确定为民办事十件实事,并对确定的实事内容、责任单位、责任领导等有关内容进行公示,公开承诺,确保群众知情、参与、监督权。今年3月,市直各单位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基础上,共梳理出了今年要办的实事和要做的重点工作共计461项,并将此工作作为“实事实办461”项目在《*日报》上公开。4月,市委市政府在*各主流媒体上公布了全市十件大事、市区十件实事。为进一步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市委将6月定为“为民办实事推进月”,下发了《关于扎实做好为民办实事推进月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办实事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努力实现完成一批、启动一批、推动一批。市委书记陈荣高对全市十件大事、市区十件实事和市直部门“实事实办461”项目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卢子跃要求切实抓好电网、路网、水网、“天网”等“四网”建设,夯实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各位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也都按照工作分工,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问题。截至目前,*市全市十件大事、市区十件实事进展顺利,“实事实办461”项目已完成94项,基本完成40项,正在有序推进中327项。
三、建立健全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机制
1、推行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建设项目制度。围绕中心工作,市、县两级党委政府每年梳理出一批难题,按照“一题一组一策”的要求,实行难题交办制,逐一落实责任领导。对确定的难题,将难题项目、责任人、破解方案、拟完成时间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公示。市领导根据职责分工,确定一批联系的重点项目。各项目责任单位、建设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向联系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今年按照市委开展“创业创新年”活动的总体部署,5月,围绕项目推进集中开展了蹲点调研解难题活动。市级领导根据联系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制度,分赴所联系的重点项目,通过现场进行调研、召开协调会等方式,对项目存在问题进行协调落实,提出具体方案措施,解决了一批存在困难和问题。同时,深入有关企业,对用地用房、融资担保、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税费负担、招工难等重大共性问题进行调研,逐一进行分析研究,要求有关市直单位协调落实,对一些不能解决或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工作。
2、推行领导下访包案销号制度。领导干部针对所包案件,安排时间集中下访。简单问题当场解决,复杂问题落实责任时限,共性问题出台统一规定。实行案件领导包案责任制,按照“谁包案谁负责”、“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属地管理”的原则,把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做到不推诿、不扯皮。职能部门对涉及问题跟踪督办,及时了解问题解决进度。实行难题破解销号制,问题不解决,不销号,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下半年*将集中开展稳定问题包案调处活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员,排查矛盾纠纷,有效化解重复上访和破解疑难问题,切实做好涉奥稳定工作,确保实现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省委提出的“三个坚决”。安排市委常委到联系县(市、区)和*经济开发区对稳定面上工作进行督查。同时安排市政府副市长对市区重点疑难案件包案化解,县(市、区)结合实际情况,集中开展党政领导稳定问题包案调处活动,争取7月底前基本实现息诉息访。
四、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
1、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在创业创新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带着办法、带着感情下移工作重心,走向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指挥协调、解决问题,力求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办法在一线产生、矛盾在一线解决、发展在一线促成、业绩在一线创造。通过推行“一线工作法”,形成党员干部在一线体察民情、化解矛盾,在一线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制;全面、广泛地听取群众呼声,问计于民、完善决策;解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不够,了解民情不多,具体工作不会的问题,加深对群众的感情,提高工作能力。上半年,我市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基层群众的送服务活动,市卫生局等部门牵头开展“百名名医送医下乡服务”、“百名法律工作者送法下乡服务”、“百场戏进农村服务”、“百名农业专家送技术下乡服务”、“百场普及科技知识展”和“百名优秀教师进农村上示范课活动”等“六个百”活动;市妇联等单位在工业区水阁行政村,开展“关注外来人口,关爱母婴健康”宣传教育活动等等。
2、继续深化“住村联心”工作制度。住村干部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基层组织建设等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建立住村干部双向选择机制,对住村干部进行一年一考评,三年一次双向选择。考评结果作为乡镇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巩固。对因执行制度不到位而引发的负面案例,及时查处和通报,并严肃处理当事人。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联系1—2个村,每年到村召开两次以上的“民情分析会”。同时,要求各地围绕农村灾后恢复重建、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推进村级组织换届、巩固和深化村级民主管理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深化“住村联心”工作制度。乡镇党委政府结合新一轮“先锋工程”创建活动的实施,把深化“住村联心”工作制度作为“创五好”工作的主要内容,加以健全和完善。自6月份开始,由市主要领导带队,到各乡镇、村进行夜谈,对“住村联心”工作情况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防汛抗灾、农村社会稳定等工作开展督查,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至目前,已组织夜访16次,走访乡镇16个、村18个。
3、加强技能型乡镇政府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农村综合改革,明确乡镇政府在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做好组织建设三个重点方面的职能定位,及时组建以乡镇行政服务中心和村级为民服务站为主体的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平台。结合乡镇机构改革,以内设机构调整为契机,设立“一办若干中心”,开展干部竞争上岗和末位交流淘汰制度,合理优化人员、机构配置,理顺乡镇政府的工作运行机制。以服务群众为目的,围绕农村特色产业和重点工作任务设置课程,由乡镇干部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具体科目,规定每人每年至少取得1门以上技术证书。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还把培训延伸到村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示范户、低收入农户、企业主身上。依托“住村联心”流动辅导团对乡镇干部分片、分类、分批开展集中培训的基础上,组织乡镇干部统一参加技能考试,考试合格的,统一发给乡镇干部技能证书,并将干部的技能学习培训及认证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考核。截止目前,全市共有3400多名乡镇干部通过技能培训,考取技能证书。坚持农村工作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选派制度。市级机关向全市农村选派了4批共400多名农村工作指导员、2批共100名科技特派员,在为农村直接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极大充实了乡镇、村干部技术培训师资力量。
五、健全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继续开展“两减一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实施行政审批目录管理,对不符合“两创”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依法予以改正、修改、取消或者废止。今年确定废止规范性文件22件,修订24件。确定修订的24件规范性文件,6件已完成修订并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发文实施,有8件已基本完成修订草案。简化行政审批环节,实行重大项目审批会审制度和一般项目审批主办部门负责制度,积极推行并联审批和联合审批,推进审管分离改革和管理创新。加快审批管理、监督、运行信息化进程,积极推行网上审批,不断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对被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和后续监督工作,防止借机不作为和把备案、核准变成变相审批。
2、进一步推进机关行政行为规范化。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力度,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克服多头执法、执法不公甚至执法违法等现象,逐步建立健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全面推进政企分开,加快对依附于职能部门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脱钩步伐,加大监管力度。行政机关不得借行业协会、学会等名义乱收费、乱摊派,不得与行业协会会计合账或实行财务集中管理,行业协会必须独立设账。加强对行政行为的内部监督,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实时监察系统,完善对行政行为的社会监督体系,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目前市本级电子监察系统已经完成审批平台的初步改造建设,市直34个部门已经有19个部门212个行政许可项目进行网上审批,进入电子监察系统,占全部行政许可项目的63%,实现数据自动生成,受理和办结二个节点的实时监察。
六、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长效机制
认真执行公务接待有关规定,简化公务礼仪,切实做到“同城不吃请、乡镇廉政灶、村级零招待”。财政部门严把单位接待费用核销关,按季度汇总上报。外出学习参观考察活动必须有关规定执行。出国学习考察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制度,列入政府投资计划的项目一律从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中选取。严格执行《*市财政性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办法》,项目概算超过一定数额的要报原批准机关重新审批。建立健全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对政府投资项目逐步实行财政直接拨付资金制度。目前,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制订,公务员津补贴规范工作在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后,也将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七、健全激励引导绩效考评长效机制
健全机关效能建设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效能建设、效能监察和效能投诉“三合一”工作体系。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机关绩效考评办法。将机关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年度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范围,作为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勤政廉政考核的重要内容,今年年初,由市委书记、市长等9位常委带队组成的检查组,到九县(市、区)对落实作风建设情况、长效机制贯彻落实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召开社会各界人员座谈会,了解他们对作风建设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充分发挥绩效考评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不断推出和宣传身边的作风建设先进典型,对党员领导干部开展示范教育;定期剖析典型案例,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同时,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争先创优活动,树立典范,大力表彰先进事迹和优秀干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广大干部学有榜样,追有目标,在先进典型的带动下自觉锤炼自己的作风。
八、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认真落实“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不断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各类监督员作用,探索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制度,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按照“为百姓说话,让百姓说话”的要求,整合投诉资源,健全投诉网络,完善群众诉求机制,依托“百姓热线”等载体,深化“开门听诉、公开办理”等活动。
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民主评议活动。在今年市“两会”期间,代表们对市直各部门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办事公正和廉洁自律、工作实效和社会影响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评议,把评议结果纳入政府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龙泉市还开展了“万人评议职能科室”、“局长作风大家评”活动。松阳县开展了“百家企业评涉工部门”、“星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活动,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加大效能监察的力度。坚持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作风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大工作力度,今年1-6月,全市各级监察投诉中心共受理投诉1965件,已办结1902件,办结率96.8%。其中市本级受理1432件,已办结1421件,办结率99.1%。
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网络建设,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认真履行举报工作职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明确责任、畅通渠道、理顺程序等方面着手,构建起了镇、村、组三级互动的举报网络,在全镇55个村实现了网络全覆盖。镇建立协调中心,镇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了轮班值勤,发现群众上访及时处理。村建立接待室,组设立联络员,进一步明确了各村负责人岗位责任,时限要求及责任追究,对处置不力,造成越级访的责任人给予党政纪处分。通过前移关口,使各类问题早排查、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理。加强预警和监督,坚持目标管理,上半年共排查各类案件63件,已解决处理59件,余4件正在解决办理之中,切实做到了件件查落实,事事有回音。
二、坚持依法依纪办案,严格执行纪律,切实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
把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坚决查处和纠正侵害群众利益和民利的突出问题,解决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依法依纪办案。上半年共接转办及遗留案件9件,3案现已查结,其余5案正在协调解决之中。
三、依法公开涉农政务和村务,全面推进阳光农廉网络公开监督体系建设。
依法公开涉农政务及农村事务,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廉和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全面推进阳光农廉网络公开监督体系建设,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硬件设施到位,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高标准农廉服务中心,在县上统一配备电脑、电子显示器、电子触摸屏、监控的基础上,我镇配备了耳麦、视频头、文件柜等办公设施。二是人员配备到位,镇政府抽调4名电脑业务熟练、农村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大学生村官农廉服务中心工作,现正常有序运转。同时,在各行政村固定是一名信息联络员,专门负责接收本村有关农廉信息。三是制度建设到位,建立了实施阳光农廉责任追究办法、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公开监管和民主决策的程序等制度,为扎实推进我镇农廉网络公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信息公开到位,截止目前,全镇55个村涉农政务和村务已全部公开,确保农民群众不出家门在网上就能及时查询到最新、准确的相关信息。
存在问题:
一、乡镇纪委力量单薄。xx镇作为全县第一大镇,乡镇纪委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参与全镇的各项中心工作,特别是在做案件查处时精力分散,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地开展。
二、农廉资料入网速度慢。全镇55个村工作量比较大,再加之各村情况不一,个别村由于多年矛盾派性或支村委换届引发的新矛盾,致使现在仍有6村因不能履行健全手续上网公开。
三、查处与调解两难。乡镇工作的主要力量是乡村主干,乡镇纪委主要查处对象是乡村主干,由于村级经济基础薄弱,农村支村委在新农村建设中背负了沉重的经济包袱转移为个人包袱,或是因建设和村民发生了矛盾,同时在农村换届选举中新的矛盾纠纷交织,造成了查处调解两难。
下一步工作打算:
大家好!我谨代表村党支部向乡党委进行述职:如有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村位于离乡政府3公里处,36个村民小组,有1083户,总人口3547人,有党员90人,低保120人,五保23人,有耕地2245亩,其中水田600亩。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乡党委基层党建责任制目标要求,按照“抓党建、凝合力、谋发展,抓发展、夯基础、促党建”的工作思路,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提升了党建工作水平,有力地推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下面,就将村党建工作述职、述廉如下:
一、加强党的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1、一年来,我们按照要求完善了党支部的学习制度、支部工作制度、发展党员、缴纳党费制度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等各项规章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进行一次民主生活会,党小组每季度和定期不定期进行组织生活会,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在重大事项决策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经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全体党员同志党性意识强,按时缴纳党费,党费收缴有专人管理,及时入库。要求每个党员参加党小组会、党员大会后要及时认真填写各项活动内容。
2、根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次群众路线教育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问题,并明确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重点剖析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做到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透、危害后果明、整改措施实。联系我村两委班子的工作实际,重点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修正缺点、增强党性的目的。
3、坚持“三抓”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即:抓培养,夯实发展党员工作基础。抓管理,强化党员先进作用辐射。抓制度,力求党建工作规范科学。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抓制度与落实,规范了发展党员工作,优化了党员队伍结构,促进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目前,村共有党员90名,其中新发展党员4名,培养积极分子1名。
4、加强流动党员得管理,做到流动党员有花名,去向有登记,有联系电话,村支部成员不定期与流动党员联系,关系其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并对家庭贫困党员进行慰问。
二、抓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落实村干部廉政承诺制度,在党员、群众代表会议作出公开承诺,坚持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认真开展廉政教育,做到村党支部每季度研究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每季度组织学习一次党纪条规,确保年内党员无违纪、违法现象发生。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公务财务公开,公开内容全面具体,程序规范,资料归档。抓好村干部学习教育,实行村干部每周一早上集中学习制度,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做到有会议记录,有学习笔记。
三、扎实开展“六联机制”工作
一是通过村级广播向全体村民进行宣传动员;二是召开支部班子会议、党员大会宣传开展“六联机制”的意义及目的,具体内容,工作方式等内容,做到家喻户晓。
四、村级其他工作落实情况
(一)较好地完成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在驻村工作组和乡党委政府指导组的积极协助下,圆满完成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村“两委”班子通过调整得到有益的充实。(二)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好民事调解工作,使村民的内部矛盾和纠纷及时发现、及时调解、及时处理,避免矛盾激化,使一般问题和矛盾化解在本村,控制上访事件。共调处群众内部矛盾纠纷22宗,较好地维护了本村的社会稳定;(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2014年维修垮塌渠系100余米,渠系掏淤渠系11.3公里,解决了全村1000余户农户灌溉用水问题。全村共有1100米断头路,在去年已经全部列入国土整理项目,在今年7月上旬将开工建设,在11月份能实现通车;(四)开展环农村生活垃圾迎国检工作。一是集中治理环境脏、乱、差,做到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倒、东西不乱放;二是抓好公共场所环境综合治理为村民提供良好环境;三是新建垃圾池9个,联户池12个,新聘请保洁人员3人,建立健全了垃圾保洁、清扫、转运制度。四是全村形成了以社为单位没月进行一次排位评比,并将评比结果通过广播在全村进行通报。经过努力全村人居环境取得良好成效,村容村貌大大改观,为广大群众创造了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五)开展土地确权工作。全村1080户农户,耕地2400亩,按照乡上统一安排,采取到田间地块进行确权,对于在确权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我们村两委连同乡相关部门按照相关政策进行调解,目前全村2400亩土地已经基本实现确权;(六)扎实开展五保、低保户的清理。按照乡民政办的统一要求,我村对我村53户120人低保,23户五保,通过召开群众代表会议,群众评议,到农户家中核查走访等形式进行清理,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低保20余人;(七)扎实开展美丰大道西拓隧道工程草山坡片区坼迁工作,共涉及拆迁户17户,目前已经完成14户拆迁工作及房屋拆除工作,其余3户拆迁工作正在有效推进。(八)全村产业发展情况。已经种植黄精150余亩,白羽肉鸡养殖大户3户,鸡场面积1.1万平米,年出栏肉鸡44万只,养猪大户5户,年出栏生猪300余头。发展蔬菜种植大户10户,60亩。发展油菜1000亩。
2015年工作计划:一是继续召开号支部会议、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每月进行一次党课学习;二是做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不定期对流动党员思想、工作等方面进行掌握;三是、继续开展好坼迁工作;四是组织、实施好全村国土整理项目;五是开展落实好“六联机制”工作。
一、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实施环卫保洁“五管法”,建立完善较为完备的环卫保洁长效机制,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秩序和卫生环境。
二、实施范围
区(镇)100平方公里内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驻地、村(居、社区)、河道、道路、绿化、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沿街店铺、建筑工地等。
三、具体内容
(一)政府督管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管委会副主任(镇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卫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城镇管理局。
2、完善监督机制。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大环境卫生工作考核力度。“门前三包”各责任主体的奖惩,要体现在区(镇)层面年终的评优评先和奖励政策上。
3、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每月一次召开环境卫生工作例会,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建立奖惩通报制度。每月通报责任单位环境卫生情况。对好的经验和典型及时总结,示范推广;对行动慢、力度小、重视不够的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二)城管统管。
区(镇)环卫管理职能统一划归城镇管理局,配足配强城管队伍,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加强绩效考核。实施每日环卫巡查,建立巡查日志,做到检查无盲点。
(三)村企主管
1、实行片长牵头,联系领导、驻村指导员负责制。
2、村(居、社区)按照区域划分,做好村内和村庄周边的环境卫生工作,特别要重视各村结合部、村庄与区(镇)接壤处的环境卫生。
3、建立“包环境卫生、包绿化管理、包容貌秩序”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实现门前“净化、绿化、美化”。
(四)部门联管
1、全面实施“路长制”、“河长制”。(详见《滨海工业区(镇)关于全面推行“路长制”、“河长制”的实施意见》)
2、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各司其职。(详见责任分解表)
(五)社会共管
1、舆论引导。开展“墙头文化”、“城管进社区”、“环境卫生宣传周”、“洁净滨海、爱我家园”等活动,加强对环境卫生工作的宣传,提高居民的文明意识。充分发挥媒体、学校的引导作用,引导居民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督导员监督。聘请环境卫生督导员,对区(镇)环境卫生情况及各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明查暗访。
3、媒体监督。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在广电站、《滨海信息》开设环境卫生曝光台等栏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反映环卫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向社会公布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对考评不达标的相关职能部门和不良违章行为进行通报批评。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部门、单位要根据责任分解表中确定落实的工作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