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核算的基本职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的基本特征:
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来源:文章屋网 )
一、财务与会计分设的理论基础
作为企业里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财务管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领域,而是与会计、经济都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的。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在企业里各自负责不同的重要领域,财务管理在企业里的作用主要是负责管理一些财务方面的资产和一些实物资产,并且为这些资产进行融资。而会计核算则是作为了一个财务信息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工作者们会按照一定的工作准则来对企业的经济情况进行确定、区分、统计和记录,并且根据情况来编制财务报告,可以直接帮助到管理层面的工作者去对企业过去的业绩进行评比,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确立方向。所以会计工作者在企业里承担着明确公司各类责任的“记分员”一职。
在近现代,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机构的合并和分别设置是因为在根本上就被?烧咧?间的关系影响到了,在理论上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有着明显不同的本质区别,其职能和本体是并列且不同的含义,这一点就为财务和会计的分离提供了在理论层面的支持。而这一点可分为以下关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几个重要区别:
(一)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上的差异
若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上来看,两者是具有明显的不同点的。会计核算是从人类社会活动之初就开始出现了的,它也随着人类的社会的进步逐渐具体化,如:早期的原始社会中,人类会通过一些计量方法来记下当天的狩猎情况,如最明显的“绳结计数”和“画一计数”,这些都可以归算到会计核算的范畴中来。而财务管理则是在经济货币的流通交易出现后才出现的一个大型经济范围,商品在市面上的流通和交易是财务管理产生的基础。其产生的过程是在公有财产的争斗之时与经济资源出现了少缺之时,所以财务出现的过程是和私有财产的产生过程相伴的,也可以称为私产制的表现。
(二)两者在本质上的基本区别
会计核算的本质取决于会计本身的理论依据和核心问题,而基于这些理论和核心问题产生了一个能表达出会计本质和目标的灵魂学说“受托责任”。这是一种观念,一种学说,一个灵魂,这也是一条概况了会计理论的主线。因此说“受托责任”是会计核算的本质意义,而会计核算的目标就是要确认和解除这种“受托责任”。
财务的本质则是由不同的观念和理论来组成的,比如:货币收支活动论、货币关系论、资金运动论、价值运动论、本金投入与收益论等这几种重要的理论和观念,这些理论和观念在不同层面映射出了财务的本质特性,但每一个理论都不能反映出完全的财务本质。伍中信教授根据以上的不同理论和观念结合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和管理,提出了“财权”的概念,并设定“财权流”为现代财务的本质。“财权流”一词的出现,明确了现代化财务的本质,是企业开展财务部门的依据,也是用于区分财务和会计的重要标准,所以说“财权流”是对现代财务本质的恰当描述。
(三)两者在主体上的差异
伴随着财务本质“财权流”的出现,不仅区分了财务与会计的本质,也让财务主体和会计主体的区别变得更加明显。财务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是反应在独立产权上的独立核算,是在已有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使其达到最大化的经济实体。会计所表现出来的主体则是在会计信息中所反映出的某些特定的单位和组织,这便规范了会计的空间范围。二者在联系上可表现为包含关系,即财务的主体肯定是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财务的主体。但是对于那些并没有财权或是没有经济性的会计主体,就不能成为财务主体。财务的主体反应的是会计主体更大的职能,这样就可以将财务的两大职能划分出来,即:资源配置职能和财务监管职能。可以并行资源配置职能和财务监管职能是这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而在其中资源配置职能是财务的第一大职能。对于会计来说,核算职能和监管职能是其两个基本职能,但是会计和财务的各自侧重点不同,会计侧重于核算职能,而财务则是侧重于资源配置职能,这就是两者在主体上的明显差异。[1]
二、财务与会计的区别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
由于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本质职能是不相同的,所以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中必须要分清财务和会计这两个概念,并且明确设立财务和会计各自的职责。比如在进行记账时,就必须区分会计机构和被机构各自的责任,并且要明确财务和会计之间的关系。现在正在广泛实行的以记账为基础的政府会计核算,其必要的要求就是单位的理财自主权不能变更。会计核算在单位里实行后就会从单位里单独的独立出来,从核算中心变更为会计核算的工作。但是财务管理并不会单独的独立出来,其仍归于单位,单位里资金的统筹,分配和使用的管理权都是没有变的,但是单位中的一切开支还是需要经过单位同意,才能被会计核算处理。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在单位中的责任主体依旧是单位本身,而核算中心只是记账,也必须按照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管的规定来行事。
关键词: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发展
一、会计核算的整体分析
1.会计核算的概念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任何经济实体要进行经济活动,都要求会计提供根据经济活动信息转换来的客观、真实、正确、完整、系统的会计信息,这就需要对经济活动信息进行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并且将经济活动的内容转换为会计信息,成为能够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概括并且综合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状况的会计资料。因此,会计核算是在将经济活动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证报告的工作。
2.会计核算的特点
(1)从价值量上反映经济活动状况
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经济的活动状况。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人们不可以单凭观察和记忆就掌握经济活动的全面情况,也不可能简单的由表面计算经济活动的深度信息。虽然有三种量度(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动量度)但是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是通过价值量来综合计算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和结果。所以单一的使用三种量度是片面的。所以,会计核算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反映单位的经济状况――数量以及货币。并且有其余的辅助计量,比如劳动计量。
(2)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经济活动没有遗漏;连续性要求经济活动进行产生的信息转换不能中断;系统性要求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揭示客观的规律。三者缺一不可。
(3)对全过程的反映、预测
核算会对单位各部门经济活动进行确实的反映,对不论是已经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活动进行监督和核实,对未来将要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经济活动一直处于动态的形式下,并且全过程都处于核算的反映中,对于企业是一种安全的保障。
3.会计核算的作用分析(会计核算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这里简单说明下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在当下的社会中,不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小企业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趋势,发展中国家重视小企业的数量,发达国家更是重视小企业的质量。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小企业在数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为社会提供了超过半数的就业机会,创造了相当份额的国民财富。所以会计核算对小企业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中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基本运营,可以健全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使财务情况明晰化。
二、监督在会计中的整体分析
1.监督在会计中的有关概念
每一项经济决策都有其存在的目的,并且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运行。如此说来,监督就像是规定和要求,规范着决策的运行路线,监督着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使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能够正常的进行并且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2.监督在会计中的特点
(1)事后监督、事中监督、事前监督
会计要对单位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三种监督相结合以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和有序进行。事后监督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分析;事中监督是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事前监督是在经济活动开始之前就对要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和程序。
(2)合法性、合理性
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据都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在建立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条例进行,以保障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三、在企业中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及重要性
核算和监督的关系已经不言而喻,在会计中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更是密不可分。企业之所以能够有目标,有计划,有规律的在市场活动中存活下来,核算和监督就是不小的功臣。核算和监督的存在就是企业的健康的象征,也是企业长久地立于世界之林的有效保证。简单的说,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就是建筑的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稳固。
一个企业只有真正的讲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结合起来,通过严谨的完全符合企业内部控制的会计核算,为企业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而组建系统的完整的,严密的会计监督将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不向外流失。在组建会计核算体系时,要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去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会计监督必须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企业已经完善好的会计核算体系为蓝本,系统的组建企业的会计监督系统,以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讲,会计核算为其发展创造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会计监督保障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流失,从而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管理措施
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是会计核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的逐步完善,企业正面临着与日俱增的机遇,伴随而来的还有挑战,以致会计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应该推进会计核算的管理规范,实现企业完善发展。
1.企业会计核算意义
现代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采取会计基本原理和方法科学地、系统地、全面地核算和监督企业资金的管理和流动。而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核算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者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的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现代会计核算与传统的会计核算相比较,现代会计核算不仅仅是事后的算账工作,还包括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的核心都是利用目前具有的大数据开展预测,参与决策。而事中预算又有其特征体现,事中预算的基本形式是在预算或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随时根据预算或计划的改变得到新的预算和计划,使得最终的计划按照预期进行和发展。这是现代社会对会计核算的新要求,因而,会计核算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保障。会计核算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和解决。
2.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会计核算制度不到位
缺乏健全的核算制度,企业的会计核算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不能明确会计核算主体。其次,相关财务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规范建账。再次,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还未得到妥善实施。
2.2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就目前情况看来,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职称和学历普遍较低,整个会计行业中拥有助师以上职称的会计从业人员和学历在大专以上的会计从业人员占的比例太低,而具有高学历的从业人员又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一般企业汇集的高学历人员数量极少。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是由兼职人员担任,素质得不到有力保障。而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强,在企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当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操守,还应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可目前市场状况并不理想。
2.3会计核算内控机制缺位
会计核算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受到企业内部基本制度的影响,企业内部一些控制制度的残缺或者执行不够会直接导致会计核算职能不能正常发挥,使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和有效性受到影响。企业内部的一些基本制度有: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清查制度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执行力度的不足,这些基本制度得不到基本的遵守,出现违规、违法现象,使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透明性受到质疑,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和形象,使得会计职能大打折扣。
2.4企业会计基本信息不精确
会计的核算工作是对企业经济活动中涉及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应当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可是在大数据以及经济活动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数据的核算也变得越来越难,由于难度的加大,会计人员就相应地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收集、记录、分析以及报告信息,但是由于信息采集处理过程中存在财务人员的主观原因和环境可能发生的客观原因,导致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
3.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
3.1加强机构建设
企业的经营中,会计管理要得到加强,应当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让会计的核算工作得到制约和管制。采取设立专门的会计机构和专职会计人员以保证会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企业会计人员的选聘工作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地选人、用人,避免用人唯亲的情况发生。
3.2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直接或间接地受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内部控制强化内部管理,会计核算又为调整内部控制进行预测和计划,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有了重要意义,成本核算制度、内部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稽核制度、计量管理制度等都属于内部控制制度,都应得到相应的完善,为企业会计核算监督提供制度保障,还应明确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有效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
3.3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企业中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的解决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应当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二是着手于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整个社会、市场经济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相应地,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式也应该进行调整与改变,尤其是会计人员应当不断学习,充实自我知识的储备,只有不断更新和完善才能适应市场和社会的要求与发展。会计人员不仅应该在不断的学习中增强其业务能力,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准则并严格遵守,熟悉并掌握会计电算化处理的方法和要求,还应该加强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操守,自觉抵御不良风气,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3.4建立健全外部管理制度,发挥好监督作用
企业会计核算监督职能得不到合理发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因此,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监督企业的税务事项、会计事项,为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推波助澜。
4总结
会计核算工作真实化、有效化才能保证企业进行正确、合理的决策工作,因为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将企业已经发生或者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财务收支情况转化为价值形态的信息资料,这些资料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决策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发展,理论结合实际,规范会计核算体系。
作者:郑本红 单位:陕西科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核算 原则 管理 财务
一 企业会计核算概述
1. 企业会计核算的涵义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通过运用设置账簿组织、复式记录、会计科目、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等专门方法对企业进行连续地、系统地核算和监督,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系列财务、成本、成本指标,据以考核经营目标或计划的完成情况,为经营决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会计核算(financial accounting),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对会计核算进行规范的,在法律层次有《会计法》,法规层次主要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
2. 企业会计核算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国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是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性地位,它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具有指导作用。(1)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提供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可比性原则是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的。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则,一个企业才可以同本行业的不同企业进行比较,明白自己在本行业中的地位,有着哪些优势和缺点,进而制定出符合事实的发展战略。(2)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成分的情况下选择判断时,维持必要的谨慎,在依照会计政策的条件下应当思考企业风险,合理估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将之化解,并对防范风险起到预警功效,尽量低估企业的资产与收益,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与费用则要算足。(3)重要性原则。它指可以根据会计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的影响程度来决定会计核算的精确程度及会计报表内容的详略程度,来采取符合的会计方法与程序。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相互联系。要求提供的信息重点突出。(4)一致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保持相同,不能任意更改。这样会利于相同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综合比较,而且在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也要保持一致性。一致性与可比性一样,都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则。
二 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会计核算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从企业会计核算监督来看:首先,企业会计监督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对自身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实行会计监督,然而有的会计人员受到管理者限制或在利益的驱使下,经常服从企业管理者的安排行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正常发挥。其次,各部门的票面样式不一,五花八门,同时市场经济下的经营领域的不断扩大,票种和票面的多样、多变,让财务人员眼花缭乱,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发票真假不容易分辨出来。再次,不少企业只注重事后核算和监督,缺乏对事前的预测和事中生产过程的监督控制,外部审计更是受利益驱使如走马观花般,财务监督滞后。
2.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规范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往往忽视对基础工作的管理,给日后的查阅账簿、汇总数据、分析说明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主要表现如下:原始凭证不规范、不合法,各项原始凭证要素的填制存在漏填、少填、不填现象。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随意性较大,会计人员依照个人的认识和偏好使用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方面,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的方式记账等等。
3.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明确
企业的组织形式分为独资、合伙和有限责任公司。独资和合伙的组织形式不具备法人资格,不管运用哪种组织形式,都具有企业产权与个人主题界限不清楚的问题,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企业的财产可以自由存取,使用难免会产生较为混乱的账单,给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隐患。这种状况在中小型企业中最为明显。有的企业尽管设置了会计机构,但岗位职责不分,将并没有太大关系的岗位交织在一起,许多企业则会“任人唯亲”。
4.高素质的会计核算人才参差不齐
财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的企业对会计核算人员管理思想落后,会计核算人员选用上重情感、相信血缘关系,财务不透明,要求忠诚老实,但并不注重才能;新业务知识和业务法规更新比较慢现象不胜枚举,或缺乏对电算化会计资料的管理经验,电算化操作技能差,重有形的、纸介质的档案管理;尽管会计人员每年都接受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进修,便于应付会计证的年审工作,但实际上这种为年检而组织的培训学习经常敷衍了事。进而造成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执业能力参差不齐。
三 完善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企业会计核算对于企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个应对措施:
1.加强对会计核算监管力度、内部控制
要使会计监督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解决好监督会计的问题。除了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外,稽核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主要是指财政、税务、工商等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实施的监管。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依法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对会计信息、企业资产及经营活动三方面的控制力度,确保会计核算及时、科学、有效。会计质量和监督制度依照《会计法》的规定,企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
2.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1)企业管理者的作用。我国会计核算中出现的信息失真的现象,企业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进一步领会到会计核算主体、核算范围还有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新特点。(2)建立健全账簿体系。要求企业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账簿体系。对违规设立会计账簿、私设会计账簿和设有“账外账”的企业,依照财政会计法情节的严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会计档案是记录和表明经济交易事项的有效历史资料和证据,企业务必严格按照要求对会计档案负责整理立卷、编制和保管。
3. 明确会计核算主体和内部牵制制度
这一原则要求对企业理当有对比清晰的界定依据,来确保会计制度有一个适合的实用领域。通常会计主体都应该执行独立核算。会计核算务必是定位于本企业的立场上观察所产生的经济业务,禁止与别的会计主体混淆在一起。会计主体如果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领域。我们开始判断会计主体的时候主要以能否独立核算为依据,只有能够独立核算,才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内部牵制制度包含了涉及企业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随便一项工作,至少需要有两人及以上分工处理,要重视不相容职责的分离,以起到一种相互制约的工作制度。既一般我们所理解的“管钱不管账,管账不管钱”等相互依赖又牵制的机制。
4.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财务人员可以说是一切市场活动中较为特殊的从业人员,其专业技能和道德水平决定着企业的财务水平。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练好基本功,掌握操作技能,熟悉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严格执行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还要熟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健全财会人员业绩考核、晋升、淘汰等奖惩制度,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法制观念。对不能胜任会计工作的人员,要从会计岗位上调换下来。
总之,要解决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问题,光靠少数企业会计人员的努力是很难达到的。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求得生存和保持可持续发展,务必从根本上调整会计工作规范化问题。从自身内部修内功出发,稳基础,壮实力。面对越来越复杂的财务关系,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要与时俱进,积极规范和加强自身的会计核算工作,防范财务风险,促使企业的财务工作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促进自身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河.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2年01期.
[2]唐志青.浅谈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