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险管理的四种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常情况下,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风险识别;第二阶段是风险评价;第三阶段是风险应对;第四阶段是风险监控。在实践过程中,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识别是通过项目团队的方式来完成的,以在按照机电安装项目的各种特点进行风险管理的情况下,确保项目目标顺利实现。一般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是定期进行操作的,因此,其是一个动态化过程中。在具体对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进行风险管理时,首先,要通过项目总体来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通常是充分利用以前已经完成呢过的、有着相似性的项目的风险清单、各个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后果等,对本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以确保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充分利用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项目工作分析结构,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从而避免风险事件被遗漏的情况出现。最后,在完成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风险识别操作后,需要及时对相关资料、数据信息等进行有效整理、归类等,并有效构建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的结构体系,将其对应的结构表列出来,从而为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风险评价、风险责任的落实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根据实际进行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风险识别的情况来看,其存在的风险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内装工程方面的风险。PVC的防静电阻值不合格、彩钢板墙面不够平整等;二是,暖通工程方面的风险。风管安装不够规范、静压差不符合标准、洁净室洁净度与标准不相符等;三是,管道工程方面的风险。气体品质检测不合格、管道安装不到位、水质与使用要求不相符等;四是,电气工程方面的风险。绝缘测试不达标、洁净灯具安装不规范等。由此可见,在实际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对各种风险给以高度重视,才能促进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最终促进各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2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风险评价
一般情况下,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中的项目风险评价主要指的是项目整体风险、单个风险事件的评价过程。本文主要是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价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通常层次分析法的合理运用需要将与决策相关的元素分解为目标、准则、方案等多个层次,从而进一步对风险进行定量和定向方面的分析。目前,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流程主要包括项目整体描述、建立项目结构模型、建立风险层次结构、建立判断矩阵、对各种风险进行权重比较、对各种风险进行合理排序、识别和确定各个风险的等级、合理制定风险排序图、有效制定风险应对计划,其中,建立判断矩阵时如果通过一次性检验,则继续下一个步骤,如果无法通过则需要进一步建立判断矩阵;在进行风险排序时如果出现严重分析,则继续进行风险定量分析,如果不存在严重分析,则可以直接制定风险应对计划。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风险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大大提高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的难度,必须采用合适的风险评价方法,才能确保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的整体效用。因此,在对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进行风险评价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可以结合以往的经验,对上述不同工程的风险值进行合理预测,以确定内装专业风险值、管道专业风险值、电气专业风险值等,从而针对上述工程的风险值情况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目前,在洁净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中,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主要有风险转移、风险回避、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四种方法,对于减少各种风险带来的损失有着重要影响。
3结束语
[关键词]大型水利工程;风险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073-01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一个管理过程,是各经济、社会单位在对其生产、生活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结果,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无论企业还是家庭,都日益认识到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人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风险,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风险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
1 管理目标
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可以分为损前目标和损失后目标。前者是指通过风险管理降低和消除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人们提供较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后者是指通过风险管理在损失出现后及时采取措施以使灾害产生的损失程度降到最低,使受损企业的生产得以迅速恢复,或使受损家园得以迅速重建。
风险管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1)风险识别;(2)风险估测;(3)风险管理方式选择;(4)实施风险管理决策;(5)风险管理效果评价。风险分类:
招聘风险、绩效考评风险、工作评估风险、薪金管理风险、员工培训风险、员工管理风险等等。
2 风险识别
要想防范风险,首先要进行风险识别。识别风险就是主动的去寻找风险。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分析。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评估:
1、根据风险识别的条目有针对性的进行调研;
2、根据调研结果和经验,预测发生的可能性,并用百分比表示发生可能性的程度;
3、根据程度排定优先队列。[3]
风险的预测
风险预测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由风险管理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风险的预测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预测风险的概率:通过资料积累和观察,发现造成损失的规律性。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时期一万栋房屋中有十栋发生火灾,则风险发生的概率是1/1000。由此对概率高的风险进行重点防范。
预测风险的强度:假设风险发生,导致企业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对于容易造成直接损失并且损失规模和程度大的风险应重点防范。
对风险管理研究的方法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是通过对风险进行调查研究,做出逻辑判断的过程。定量分析方法一般采用系统论方法,将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风险因素组成一个系统,抽象成理论模型,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数学工具定量计算出最优的风险管理方案的方法。
3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各经济、社会单位在对其生产、生活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结果,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无论企业还是家庭,都日益认识到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人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风险,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风险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
对风险的处理有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自留风险和转移风险等四种方法。
(1)回避风险。
回避风险是指主动避开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如考虑到游泳有溺水的危险,就不去游泳。虽然回避风险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但这种方法明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回避或应该进行回避。如人身意外伤害,无论如何小心翼翼,这类风险总是无法彻底消除。再如,因害怕出车祸就拒绝乘车,车祸这类风险虽可由此而完全避免,但将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实际上是不可行的。
(2)预防风险。
预防风险是指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兴修水利、建造防护林就是典型的例子。预防风险涉及一个现时成本与潜在损失比较的问题:若潜在损失远大于采取预防措施所支出的成本,就应采用预防风险手段。以兴修堤坝为例,虽然施工成本很高,但与洪水泛滥造成的巨大灾害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
(3)自留风险。
自留风险是指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非理性"自留风险是指对损失发生存在侥幸心理或对潜在的损失程度估计不足从而暴露于风险中;"理性"自留风险是指经正确分析,认为潜在损失在承受范围之内,而且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比购买保险要经济合算。自留风险一般适用于对付发生概率小,且损失程度低的风险。
(4)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是指通过某种安排,把自己面临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一方。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是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保险就是其中之一。
风险管理和保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理论起源上看,先出现保险学,后出现风险管理学。保险学中关于保险性质的学说是风险管理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风险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保险研究的深入。同时,风险管理学后来的发展也在不断促进保险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从实践看,一方面,保险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另一方面,通过提高风险识别水平,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风险,风险管理的发展对促进保险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效益,即风险管理就是以最少的费用支出达到最大限度地分散、转移、消除风险,以实现保障人们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基本目的。这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第一,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目标--避免或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第二,损失发生中的风险管理目标--控制风险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尽可能减少损失;第三,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努力使损失的标的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
4 以某大型水利工程为例对风险管理进行分析
某大型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比较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在工程的设计、规划、建设等方面的水平都是世界上相对较高的,其工程安全也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但是却不能说整个水利工程在运行中就不存在风险。该工程经过5年的施工以后,向其170米设计水位进行蓄水,经过2年之后才达到了它的正常蓄水位。现在大坝并没有经历过特大洪水的考验,在地基等方面始终处于磨合期内,它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水库库岸稳定性问题
虽然在蓄水之前已经针对可能滑坡体和不稳定岩体进行了查明,并针对这种情况组织移民搬迁,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除险加固,但是库区中始终存在潜在的不稳定岩体,始终有可能因为库区水位变幅过大导致新的滑坡。
3.2 移民安置问题
随着水利工程的投建,当地居民均移民到了库区,虽然有了新家,但是始终存在工作机会、支付等很多问题未得到解决。
3.3 水库调度问题
目前中下游地区对于水库调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抗旱、防洪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要求的提出已经超过了该水利工程在建设初期的预期目标,所以在调度方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3.4 施工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问题
关键词:风险识别 事故总结 专家调查 分级评判 风险评估
一、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特点
桥梁工程一般具有投资大、结构设计复杂多变、工期长、规模大、施工环境复杂、建设工序多、影响因素众多、营运期承重大且期限长等特点。因此,桥梁工程除了具有风险的客观性、多样性、影响全局性和规律性的普遍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1.桥梁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中的大型工程,其建设风险更大。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的复杂和不完全明了性,自然灾害不确定性大,工期较长,造成桥梁基础施工风险的难预测性。桥梁建设中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多,包括政治、社会、经济、自然、技术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作用于桥梁工程建设中,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
2.桥梁工程建设参与的人员较多,而且各参与方均有风险,各自风险不尽相同。比如,同样通货膨胀事件,在可调价格合同下,对业主来说是相当大的风险,而对承包商来说则风险很小;但对于固定总价合同条件下,对业主来说就不是风险,而对承包商来说就是相当大的风险。
3.上部结构的施工的风险有明显的规律性。尽管上部结构施工程序复杂,施工难度大,但是由于施工方法和程序的相对固定性,使得上部结构施工风险有很强的可预见性和可防范性。
4.施工阶段的各个风险因素的相关性较强。由于桥梁的施工期安排紧凑,工序的衔接非常紧密,一个风险发生会导致相关的很多风险指标发生变化,有时因为一个风险因素的出现就会导致整个项目停工。
5.桥梁工程风险管理需要专业知识。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专业经验才能尽早识别、衡量风险,解决施工技术问题,降低风险,减少损失。
6.桥梁工程风险发生频率高。由于桥梁建设工程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认为和自然原因造成的工程风险交集,从而导致工程风险损失频发。
二、桥梁工程施工阶段风险识别法
风险识别方法多种多样,如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事故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但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根据桥梁工程施工特点,本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提出事故总结、结构分析、现场调研和专家调查四种方法相结合的桥梁施工风险综合识别方法,可以比较系统全面地识别桥梁工程施工风险。
1.事故总结
类似桥梁工程发生的事故是风险识别过程中重要的参考资料,也是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基础。风险评估应用比较深入的领域往往有比较完善的数据库支持,而桥梁工程方面的基础数据尚未建立起来,可用的事故资料不多。因此,在风险评估时,尽可能多收集桥梁相关风险事故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2.结构分析
桥梁结构形式不同,施工方法不同,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状态大不相同。对桥梁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可以发现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可全面识别施工风险并针对性的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3.现场调研
对桥梁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施工区域气候条件以及施工单位现场施工情况等进行现场实地勘察,总结风险事件。并随时了解施工现场工程进度等情况变化,同时,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跟踪调查,随时发现新的风险事件。
4.专家调查
专家调查法是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各领域的专家在专业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对象,可较全面地识别出各类潜在的风险。
三、桥梁工程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法
桥梁工程包含多种桥型的多种施工方法,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采用单一的评估方法对桥梁工程施工过程进行评估往往不够精确。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分级评判的桥梁施工风险综合评估方法,流程见图1
一级评判
采用简便的评判方法( 如专家调查法、专家评议法等) 对风险源进行评估,将风险明显较低的风险源定义为低度风险,其余风险源进入二级评判。
二级评判
采用较高精度的评判方法( 如LEC等) 对风险源进行评估,将风险较低的风险源定义为中度风险其余风险源进入三级评判。
三级评判
采用高精度的评判方法( 如风险矩阵法等) 对风险源进行评估,将风险较低的风险源定义为高度风险,风险较高的风险源定义为极度风险。
这种分级综合评估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评估方法的优势,在简化评估繁琐度的同时又能保证较高风险源的评价精确度。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各种桥型的各种施工方法,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风险评估方法。
四、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应对
桥梁工程风险分析评估
风险辨识是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基础,风险因素辨识是否全面、辨识的结果是否准确将影响整个风险评估和控制过程。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有:考虑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各个阶段存在的风险因素;寻找出形成这些风险因素的原因所在。我们根据一个具体的现场勘查资料和一些给定的设计图纸,对我国的几座大桥进行风险分析。1、五岔河大桥以为所在位置地势陡峭,基桩和承台施工过程中需要挖开原山体,形成三面高坡边,存在高坡边失稳的滑坡的安全隐患,在雨季危险更大。2、马家湾大桥,在建设的时候需要跨县道,一旦桥上施工发生危险,就亏造成县道交通堵塞,严重时会发生生命危险。3、桥梁的上部比较高,在高空危险位置,存在人员或者高空坠物等危险因素。4、起重机具等特种设备存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风险,严重就会导致遭到人员。5、下雨天比较滑,存在人员跌落等危险因素。最后将我们这些风险分析建立一个桥梁施工风险因素识别核对表,参照桥梁工程风险分级和接受准则来对桥梁工程施工阶段进行风险评估,得出具体的风险评估报告。
成立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小组
对小组里面的人员进行具体的分工,明确到个人,最后开始完成自己的工作,对工程施工风险随时监督检查,出现状况及时上报管理人员,并采取一定措施。只有每个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忽略细节,才能保证桥梁施工的质量,让桥梁使用者能够很舒坦的使用。风险评估与管理小组的成立是势在必行的,若只是有想法,却还是无动于衷,我国桥梁发展的事业岌岌可危。
五、结束语
根据动态工程风险管理的思路和要求对桥梁工程风险评估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使风险评估更加的准确可靠。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施工风险评估方法,提出了事故总结、结构分析、现场调研和专家调查四种方法相结合的桥梁施工风险综合识别方法,提出了基于分级评判的桥梁施工风险分级综合评估方法。我们应该将风险管理的计划和实际相结合,两者相协调发展,创建一个合理、科学的风险评估策略。同时,我国风险管理应该借助于西方国家的一些管理经验、教学经验,将其与我国的风险管理相结合,促进我国风险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旭. 工程风险管理[M].背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持续期 凸度
2000年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将用3年的时间完成利率开放的整体计划。利率市场化将加大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并使利率的期限结构变得更为复杂,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增加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难度。因此,认真反思传统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的弊端,借鉴国际银行先进的利率风险管理技术,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传统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的缺陷
传统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有两种:一是利差管理方法;二是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在传统的利率风险管理大多采取后者,即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GAP)模型进行利率风险管理。GAP模型根据期限不同,把资产或负债分为对利率敏感性和不敏感性。敏感性缺口是指某一具体时期内,利率敏感性资产(RSA)与利率敏感性负债(RSL)之差,即敏感性缺口GAP=RSA-RSL。当GAP>0时,缺口为正;GAP
随着银行资产负债的多样化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这些传统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已不再适应现实的需要。持续期模型可以准确计量资产负债的期限缺口,从而准确测量利率风险,提高利率风险管理的效果。
持续期模型
“持续期”这一概念是麦考莱1938年通过衡量债权的平均到期期限来研究债券时间结构时提出的。持续期是以现金流量的相对现值为权数,计算出的资产或负债中每次现金流量据到期日的加权平均时间,也是单项资产负债或组合的利率敏感度,即资产负债的持续期越长,其价格对利率的敏感性就越大,利率风险就越大。以下公式表明持续期的这一特性:
其中:P=债券价格;D麦考莱=麦考莱持续期;D修正=修正持续期;Ct=在t时间债券的现金流量;t=产生现金流的时期;R=债券的到期收益率;N=到期前的时期数。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持续期表示了价格对利率变动的弹性。当利率变动时,债券价格的变动近似于修正持续期与利率变动大小的乘积。从数学的角度看,持续期只是债券价格对收益率的一阶导数,这就意味着持续期假定了债券价格―收益率曲线为一条直线,然而事实上债券价格―收益率曲线在大多情况下为一条曲线。因此,当债券的收益率上升或下降时,价格的实际变动和持续期预测的价格变动之间会有偏差,收益率变化越大,曲线越弯曲,价格偏差就越大。为了提高持续期测度的精确性,引入凸度来提高精确度。凸度是债券实际价格变动和持续期预计数据之间的差额,它是价格对收益率的二阶导数。
债券价格实际变动的百分比可运用泰勒级数展开的头两项近似得出:
结合持续期和凸度,可以得出债券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为:
麦考莱持续期不适用于具有隐含期权性质的金融工具,如抵押或抵押支持证券和可提前偿付的贷款等。因为麦考莱持续期假定所有资产或负债的各期现金流不受利率波动的影响,但含有隐含期权性质的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会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麦考莱持续期就无法准确衡量资产或负债的利率风险。为了解决隐含期权的问题,有两种方法可以对麦考莱持续期进行改进:一是采用有效持续期;二是采用期权调整的持续期。
持续期模型在资产负债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单项资产或负债的损益
对于单项资产或负债而言,可以直接通过该项资产或负债的持续期和凸度来描述其利率风险。假设一项资产A或负债L,当利率变化dR时,资产或负债的损益dA和dL为:
其中:DA和DL为资产和负债的修正持续期,CA和CL为资产和负债的凸度。
资产负债组合的损益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期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即为每项资产和负债持续期的加权平均值。通过分别计算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就可以分析净资产价格对利率变动的损益。
假设某一银行为例,A为资产,L为负债,E为净资产,E=A-L,同时假定A和L具有相同的利率水平,且利率变动也相同。当利率发生变动时,净资产损益为:
其中:K=L/A为杠杆系数,表示通过负债进行投资的比率;(DA-KDL)为持续期缺口;(CA-KCL)为凸度缺口。从上式可以看出当利率发生变动时,净资产的损益受四个变量的影响:
第一,持续期缺口。持续期缺口反映了资产和负债持续期错配的程度,其绝对值越大,利率风险就越大。
第二,凸度缺口。当凸度缺口为正时,利率发生变动时可以使净资产得到正损益,从而降低利率风险;反之,当凸度缺口为负时,增大利率风险。
第三,资产规模A。银行资产规模越大,则利率变动所带来的利率风险就越大。
第四,利率变动。利率变动越大,利率风险就越大。
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
采用风险免疫技术管理利率风险。利率风险免疫是指通过某种管理方法,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所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能相互抵消,进而使整个资产负债组合的价值不发生变化。根据持续期模型,在利率变动幅度较小时,可以忽略凸度缺口的影响,商业银行通过调整其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使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相等,即持续期缺口为零,从而达到利率风险免疫的目的;在利率变动幅度较大时,凸度缺口会影响风险免疫的效果,商业银行应在调整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使在持续期缺口为零的情况下,最大化凸度缺口,从而使利率风险免疫管理达到最佳效果。
进行积极的缺口管理。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对未来市场利率走势的预测积极调整持续期缺口的性质和规模,使之于利率预期相一致,同时保持正凸度,从而获得利率变动带来的收益。
关键词:机场;安全管理;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原理
1.1 风险管理的概念及原理
一般来说,危险是指那些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风险管理由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组成,是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现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及评估控制结果的过程。风险管理不仅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而且在安全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中也起到积极的作用。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有效的识别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建立可接受的安全生产风险指标,通过风险控制,使安全的风险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
1.2风险管理的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指导风险管理有关的所有行为,而且这四项原则对所有各级负责人员都有适用。(1)拒绝接受不必要的风险,不必要的风险是指就收益和机会而言,不会带来任何相应回报的风险。(2)在适当的管理层次上作风险决定,适合的决策者应是能够分配资源用于减少或消除风险并实施控制措施的人。(3)收益大于代价时就接受风险所有确认的收益应与所有确认的代价相比照,权衡成本和收益是一个主观过程,最终由适当的决策者做出决断。(4)将运行风险管理融入各级计划制定中在运行的计划阶段,更易于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在计划和执行一次运行的过程中,改变做出得越晚,其代价就越大,花费的时间就越长。
2机场风险管理模型
2.1机场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目前,民航企业迫切需求建立一套机场风险综合评价模型来指导民航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可比性及稳定性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一套完善、合理、科学的机场风险评价模型,可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机场风险评价模型是一个复杂的评价体系,涉及内容众多,考虑因素复杂多变,因此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是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为了避免单一模型不足,多种评估模型综合起来运用成为国内外学者对于民航安全风险研究的选择。基于风险因素识别的概念,郑伟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民航机场风险评价模型,且以首都机场为评价对象进行了风险评价,事故应急响应的更具有准确性。依据影响风险发生概率变化的因素,张元对风险历史的发生概率进行适当修正,并由此求得当前情况下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建立了民航安全风险定量评价模型。将Bow-tie风险管理工具应用到机场安全风险评估中,在此基础上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估、风险因素分析、风险屏障设置、风险控制,孙殿阁建立了以跑道侵入为中心事件的Bow-tie模型。基于理性Agent的BDI模型,王永刚建立了多Agent组的概念,并以结果共享通信模型作为其求解途径,构建了基于Multi-Agent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型。这些模型可为机场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2机场动态风险源和不安全事件的关系
机场安全风险源主要包括,一是第一类风险源,它一般以实体形态存在,是指已经发生的各种不安全事件及其导致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所指示的风险;二是第二类风险源,也称动态风险源,它多以状态形式存在,是指专家在分析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因素、排查安全隐患和分析安全状态等过程中作出经验判断所指出的风险。第二类风险主要依据专家们的主观判断得出,一般无法通过数据测量等客观手段来表现,于是风险判断就无可避免地具有主观局限性。人们对第二类风险源的规律性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如何规避第二类风险将成为机场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例如,航班延误,跑道入侵等都属于机场的动态风险源,引发了大量的不安全事件。鉴于以上情况,针对复杂系统不确定性和关联性引起的事件,选用模糊聚类和贝叶斯网络这两种方法,对航班延误状态下的机场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2.3机场风险管理的流程
机场的安全管理涉及多种不确定因素,因此,风险管理的流程需要因地制宜。但主要包括,成立专项风险管理小组,确定目标计划;危险识别和分析;风险评估;选择风险控制方案;风险控制的实施;效果监控。
3机场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对策
3.1风险辨识对策
从2006年中国民航开始实行安全管理系统建设至今,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发现机场的危险源大部分属于第二类危险源,即导致约束或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损坏的各种危险因素。因此,机场风险辨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对第二类危险源的正确查找与识别上。在对危险源的概念、分类有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通常采用以下四种方法进行危险源的识别。(1)头脑风暴法,召集与课题相关的技术人员、运行保障人员,通过座谈会的方式,查找危险源。(2)故障分析法-定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以往设备故障的数据分析,对危险源进行识别。(3)对设备本体进行分析,对保障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逐个进行分析其失效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后果,再对后果分析的基础上查找危险源。(4)对工作流程进行分析,通过对现有的保障程序、工作流程、作业指导书进行分析,评估现有的制度文件中是否存在危险源。
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危险源的识别工作。要在对危险源的概念、分类有了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区分机场保障过程中存在的两类危险源。只有正确地识别与描述了危险源,才能持续有效地识别、评价和控制其风险,进而不断地完善相应的部门管理制度,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安全度。
3.2风险评价对策
风险评价是指基于风险矩阵限定的危险源风险分布状况,为风险控制确定优先等级,从而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其内容可概述为以下几点:①规定了在机场各个安全运行管理层级中风险的可接受标准、权限、责任和程序。②规定了机场风险的分布情况、责任权限情况以及风险控制的优先等级。③基于流程分析确定的危险源,采用定量或定性的评估方法,判断危险源可能引发风险的概率和各种后果的严重性,并最终求得风险指数。
对风险评价进行分类,既可根据评价方法的特性分类,也可依据收集的资料、数据和信息等来划分和归纳风险评价的类别。只要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并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能明确反映评价对象的变化特性,这样的风险评价方法都是有效的。例如,依据贝叶斯网络理论,建立航班延误下机场安全风险评估的拓扑结构模型;通过集结专家意见对每一节点推理更新,并利用软件GeNIe建立起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3.3风险控制对策
在风险控制措施确定之前,负责安全运行的管理阶层或授权机场安全质量部应当组织权威专家、相关职能部门以及运行保障部门的安全主管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进行商讨,并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主要步骤分为:因地制宜,选择对口的风险控制方案;严格执行风险控制措施;监督检查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主要从缓解风险,拒绝风险,避免风险,推迟风险,风险转移这五个方面提出对策。
4结论与展望
安全作为民航追求的目标,提高其安全管理质量是维持我国民航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是世界民航业的发展趋势,这些应成为新时期我国民航企业的重点工作任务。机场安全风险管理就是探索机场安全的重要风险源,依据系统工程概念与安全风险管理手段,寻找引发机场不安全事件的风险因素,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此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提升机场规避风险、应对风险的安全管理能力。此外,从整体上来说,机场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提升。因此,对于不同种类的风险源,如何综合分析和评价风险,如何有效控制风险,是各机场安全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有富. 机场安全风险管理[J]. 江苏航空, 200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