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劳务成本核算的一般方法
1.成本项目(明细科目)的设置
“劳务成本”是成本类会计一级科目,会计科目统一编号:5201。企业应该按照不同的成本中心和业务种类,对其进行二级明细核算,并按照不同的成本项目进行三级明细核算。
会计期末,已经完工(或者按照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的业务对应的劳务成本,结转为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确认有关业务的当期损益。劳务成本的期末余额,是有关业务尚未完工结转损益的业务成本,相当于工业企业的在产品。
2.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人员,应该尽量利用软件系统进行企业劳务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核算,尤其是那些订单或项目小而多的企业,面对大量的业务数据,手工几乎不可能完成这样企业真正的成本核算任务。
无论是专门的业务处理软件、成本核算软件,还是ERP系统,其成本归集和分摊的具体步骤和方法,都需要熟悉成本核算的人员参与设计确定。这直接关系到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成本数据的有效利用。
不同企业的劳务成本要素可能差别很大,在劳务成本核算中,对于成本项目的设置,成本会计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工业企业料、工、费的划分,而应借鉴作业成本的思维方法,考虑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和绩效考核要求,考虑有关成本项目与本行业标杆企业或竞争对手的比较需要,考虑不同的成本动因和责任中心,对成本项目进行适合本企业特点和要求的划分。
例如,陆路运输业务的主要成本项目有:人工费(主要为驾驶人员或有关班组工资等费用)、燃油费、轮胎费、道路通行费、车辆停放费、维修费、保险费、事故赔偿费、折旧费等。
由于不同服务业的业务流程和内容千差万别,目前市面上很难有一款软件,能让企业买回来就可以用来核算劳务成本,而是往往需要企业对有关软件进行细致的功能设置,有的甚至需要二次开发工作,才能用于本企业劳务成本的核算。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软件时,要尽量选择那些不需要二次开发或者二次开发量比较少的软件方案。对于软件成本核算具体功能要求的确定,企业应该充分听取本企业有关业务高层管理团队或主管的管理要求,和熟悉本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专业团队或人员的意见,并在软件安装实施过程中,由成本会计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和规范验收软件的成本核算必需功能。
二、几种服务业劳务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举例说明
1.以人工投入为主的服务业,例如鉴证及咨询服务、项目监理、技术服务等
这类业务往往按照项目进行管理和收费,可能项目众多,项目大小差别很大。其相应的劳务成本核算操作步骤建议如下:
(1)利用软件系统管理和核算这类业务,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如上所述,这种软件系统,企业可以向软件公司定制开发,也可以直接选购具有相应功能的成熟的商品软件,例如可以结合整个企业信息化考虑的ERP软件。
(2)在上述的软件系统录入各业务项目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合同或订单总额、预计的总成本、预计的工作总量(一般为人工天数即“人天数”,或者人工小时数即“工时数”)。
(3)项目分派给具体的人员或者小组执行时,有关人员或执行小组的信息应及时录入软件系统更新该项目信息,以便及时反映项目进度,以及核算和考核有关人员、小组和部门的业绩。
(4)随着项目执行的进展,可能原来预计的项目成本和项目工作量需要调整,甚至可能原定的项目收入总额也需要追加,软件的项目管理功能应该可以通过一定的审核或审批权限,随时更新这些项目信息。
(5)各项目上直接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随时通过一定的审核程序,例如费用报销手续、款项支付流程、编制记账凭证等,归集录入相关项目。
(6)与项目相关的间接费用,通过软件系统统计的相关项目数据,例如该期间该项目工时数等,合理分摊到各有关项目。
(7)期末,一般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有关项目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确认业务收入=项目合同总收入×当期累计完工百分比-前期累计已经确认收入。
当期确认业务毛利=(项目合同总收入-预计项目总成本)×当期累计完工百分比-前期累计确认毛利。
当期确认业务成本=当期确认业务收入-当期确认业务毛利。
项目完工百分比的具体计算公式可以从下列几种中选择:
①成本法:本期累计完工百分比=本期实际累计投入成本÷项目预计总成本
②工作量法:本期累计完工百分比=本期实际累计投入工作量÷项目预计工作总量
③其他合理的方法:企业可能由于项目众多,只能通过软件系统,按照设定的计算条件和公式,统一分类计算各项目的完工百分比、收入和成本金额,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劳务成本结转等账务处理。
2.以人工投入和设备使用并重的服务业,例如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务劳务成本核算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业务成本与业务收入的配比、劳务成本结转损益时点的界定、拆单拼装或联运业务的业务成本核算等。
(1)业务成本的归集、分配,及与业务收入的配比
运输企业可以按照客户运单进行运输业务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及与收入的匹配核算。由于运单数量众多,企业还得利用软件系统进行各运单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及与收入的匹配核算。这种成本核算方法,相当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的订单法,更确切地说,可以叫做运单法,因为一个订单或合同可能包括多个运单,所以运单才是可以分辨的运输业务最小单元,也就是成本核算对象,单位成本可以采用“元/吨公里”(货运)或“元/人公里”(客运)这类计量单位。
(2)劳务成本结转损益时点的界定
航空运输、陆路运输和短途水路运输,每个运单的实际执行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因此,企业可在按照有关合同要求完成运单运输业务的当期,确认该运单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成本。
长途水路运输,大多数为远洋运输,往往一趟运输业务的持续时间数月,这就存在不少的跨期业务,为了准确核算当期损益,会计核算人员应该按照完工百分比法核算和结转这类业务不同会计期间的劳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
(3)拆单拼装业务的成本核算
有时候,客户的一个合同或订单,可能要求运输企业把商品分别运送到不同的地点,这就需要运输企业将同一个客户订单,拆分拼装到数个不同的运单去执行。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根据其业务模式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运输业务成本归集分配方法和分配参数,例如吨公里等,并相应地与客户订单的收入匹配。
例如:A客户订单D150001要求运输货物15吨,其中5吨从上海到成都,10吨从上海到广州。B客户订单D150002需要运输货物10吨,从上海到成都。那么,订单D150001中的5吨货物和订单D150002中的10吨货物,就可以拼装成一个15吨货物的运单WB1500001,从上海到成都。成本核算人员,先将发生在运单WB1500001上的各项成本归集起来,然后再将成本分配到订单D150001(该运单成本总额的5/15)和订单D150002(总成本的10/15)。
(4)联运业务的成本核算
联合运输简称联运,一般指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进行两程或两程以上的衔接运输,以完成一项进出口货物或进出境人员运输任务的综合运输方式。
虽然联运业务的具体情形差别很大,而且有的联运业务同时还可能包含了拆单拼装业务,牵涉面更加广泛和复杂,但是都可以参照上述基本原理和方法具体处理。
3.以人工投入和物料消耗并重的服务业,例如车辆或设备维修业务等
这类业务成本核算基本仿照工业企业的订单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直接人工成本的归集和分配、物料收发及维修业务直接耗用物料成本的核算、间接成本分摊。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都离不开软件系统,市面上同样有专门的车辆维修业务管理软件,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但是,不管怎么好的软件,企业的成本核算都是万变不离其宗,需要成本专业人员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设计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成本核算方法。
(1)直接人工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以车辆维修业务为例,人工成本,应分维修工单和班组核算;同时,不同级别的技工,应该分别统计其用于各维修工单的工时。这样就为以后进一步实施标准成本核算和管理、成本分析和绩效考核等,做好了基础性工作。
(2)物料库存及收发管理与核算
企业应该使用有完善库存管理功能的软件进行维修业务的物料收发及库存管理和核算,这些物料,属于会计的“原材料”或“周转材料”科目,既包括各种新购入的材料、备品、备件、轮胎、专用工具等,也包括用过的旧件、废件的管理和处理。维修车间领用的物料,或直接计入各维修工单(订单)成本,或作为共用耗材合理分摊计入各维修工单成本。
(3)间接成本分摊
车辆或设备维修业务成本中的间接费用,主要是维修车间管理人员费用、共用耗材及工具费用、水电费、劳保用品费、设备维修及折旧费用、场地费用等,关键是这些费用的分配方法要合理。企业最好采用作业成本法中的动因分析思维,确定这些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同时,从企业管理角度考虑,应注意对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的分析管理,明确责任,并充分利用产能,减少浪费,避免将不必要的成本分摊到具体的维修工单。
三、劳务成本核算中容易产生的一些认识误区
1.劳务成本核算与完工百分比法
不是所有的劳务成本核算都适用完工百分比法。只有当服务项目持续时间比较长,有大量跨期项目,而且其跨期项目总收入、总成本、完工进度能够可靠计量时,其业务收入和业务成本核算才适用完工百分比法。
2.服务企业的混业经营行为
服务业务以前主要适用营业税,目前我国虽然部分现代服务业已经改为计征增值税,但是还有一部分服务业没有纳入“营改增”范围,即使以后纳入“营改增”范围,不同的服务适用的税率也可能会不同。因此,企业要注意区分不同税种、不同税率业务,按照有关税务要求分别核算。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布洛克,孔・陈,托马斯・林著,王斌等译.战略成本管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1月版。
[2]艾宝俊.竞争成本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3]傅胜,梁爽副.行业会计比较.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第五版
[4]邢铭强.物流会计.中国宇航出版社,2014年1月版
关键词:作业基础成本;会计;计算程序
1 作业成本的核算
1.1 划分作业中心
作业成本系统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不同的作业中心,在每个作业中心要汇集其发生的各种费用,从而计算出该项作业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最后分配给每种产品负担。这与传统的成本核算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成本计算是将某一个生产部门作为一个成本中心,而作业成本法是将某一项作业作为一个成本中心。
1.2 成本费用汇集和分配的程序
(1)设立作业中心。在进行作业成本核算时,首先应找出成本驱动因素,建立成本中心。由于企业的生产活动较多,发生的费用也较多,若将每一个作业活动的费用都作为作业成本进行分配,虽然比较准确,但却比较复杂。所以,可对作业活动进行分类,划分为若干个作业中心。
(2)将间接费用按作业进行汇集,然后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各种产品成本上。应正确确定作业成本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以便将作业成本分配于各种产品的成本上去。在进行成本的分配时,应注意其相关性原则,以某项作业与产品成本的关系为基础进行分配。
2 作业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作业成本法可以比较好地解决间接费用的分配问题,使成本计算所提供的资料更加准确可靠。不是所有间接费用都可以归属于不同的作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分配。在一般情况下作业成本法只适用于由于生产作业所引起的成本费用,而与作业活动关系不大的间接费用则不能采用此方法。从成本的构成来看,在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不但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增大,而且它的构成也大大复杂化了。
作业成本计算的优点是能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间接费用的来源,提出新的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并且通过该系统,找出不能产生价值增值的作业,借以降低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以作业为基础,其计算工作贯穿于作业管理的全过程。由此实现对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地进行动态反映,从而充分发挥其在决策、计划和控制中的作用,促进作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业成本计算不仅是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同时它也实现了成本计算、成本管理相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制度。
3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运行基础
根据调查显示,能否成功实施ABC,关键取决于如下几方面:(1)明确而一致的系统目标:系统的目标决定着系统的设计及其运行结果,目标不同,系统的结构设计、实施方法及其运行结果均会不同。如果没有明确而一致的系统目标,必将导致不明确甚至混乱的设计和结果。(2)最高管理当局的支持:ABC系统的运行涉及面广,并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最高管理当局的支持与否,是ABC系统能否实施的前提。(3)与业绩评价和报酬计划对接:变革常常会遭遇抵制。通过提供必要的激励,引导员工支持并参与ABC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并保证依据他们的业绩进行恰当的评价和奖惩,将有助于系统的推进。(4)非会计所有:ABC系统是贯串公司的所有成员的实践运用,而不是仅仅针对并依赖于会计部门。(5)培训:对管理阶层及全员进行有关ABC设计、实施及系统有效性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明白其概念并正确评价其优势,有利于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
4 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运行程序
作业基础成本计算(以下简称ABC)是一种基于产品或服务对作业的消耗而导致的资源消耗,从而将成本分配至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前提: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由作业完成,而对作业的需求所耗用的资源导致了成本。资源被分配给作业,及其后作业被分配给成本对象均基于它们的耗用。
一个ABC系统至少应包含三个主要步骤,即:(1)识别资源成本和作业;(2)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3)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
步骤一:识别资源成本和作业。
设计ABC系统的第一步即识别资源成本并进行作业分析。资源成本为完成各种作业而发生,大多数资源成本都体现在总分类帐的一级明细帐户中,如材料、物料、采购、材料整理、仓库、办公场地、家具用具、建筑物、设备、公用事业设备、薪金和福利、工程等。
作业分析是识别和描述一个组织中所做的工作(作业)。作业分析通常采用从已有的文件和报告中收集数据,并且采用问卷调查、观察、与核心人物直接交谈等形式。作业分解的详略程度则取决于系统的目标。
步骤二:将资源成本分配给作业。
(一)成本会计的核算对象及其争议
一般情况下,成本会计核算对象与财务会计核算对象是一致的,都指社会化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二者要说有所不同那就是成本会计核算的“资金运动”只是指“资金耗费”一方面。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耗费”都是以“支出”来代替的,而“支出”以可以分为正常支出和非正常支出,前者即我们通常说的费用,后者则指我们常说的损失,在实际操作中这部分“损失”不是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是“正常支出”,即所说的“费用”。对于费用,依据其不同用途又可以分为“产品成本费用”,即生产成本,还有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期间费用”;对于这部分“期间费用”属不属于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学界内不同学者的看法不完全相同。
(二)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其争议
所谓职能,是指事物本身所客观具有的功能;对于会计,其有两个基本职能,分别是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成本会计作为会计的重要分支之一,正确的进行“核算”及为企业管理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是其基本任务,即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但在目前存在的不同版本成本会计教材中,对成本会计职能的阐述除了“核算”以外,还涉及决策、预测、计划、控制、分析和考核等“监督”职能。总之,关于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不同学者认识不同,有认为是只是“核算”,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成本会计基本职能除了“核算”,还兼具部分“监督”职能,二者是密不可分。
(三)成本会计的工作目标及其争议
目前,学术界关于成本会计的工作目标存在着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成本会计工作目标的经济效益观,第二种观点是成本会计工作目标的成本信息观,第三观点则是部分学者认为的成本会计工作目标同时兼具经济效益观和成本信息观内容,具有多重目标属性,经济效益观和成本信息观分别对应第三种观点认为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四)成本会计假设与原则设置及其争议
关于成本会计假设及其原则设置,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对于成本会计假设,认为除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和持续经营外,还应该包括其所特有的假设。如: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增加公平分配假设和对象假设,有的学者则认为应该变货币计量假设为多重计量假设,而不是货币计量一种假设。关于成本会计原则的设置,部分学者认为成本会计核算只遵循可比性原则、配比原则及其他财务会计原则即可,而有部分学者则认为除了要遵循可比性原则、配比性原则及其他财务会计原则以外,成本会计还应该遵循合理性原则、受益性原则和合法性原则。
二、成本会计基本问题争议引发的现实问题
(一)理论与实务中相关专业术语使用混乱
1.“耗费分类”内容表述不清
为了更好的进行成本核算,企业会计人员会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正常耗费进行不同的分类。其中按着经济内容分类是重要分类内容之一,共分成八个种类,分别为外购燃料、外购材料、外购动力、职工薪酬、利息费用、折旧费、税金和其他费用等。目前,不同版本的成本会计教材中对“耗费”的经济内容分类表述不完全相同,有的是“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有的是“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以及“支出的分类”、“成本的分类”等,如此一来,关于耗费分类就出现了诸多不同表述,影响正常成本会计教学及工作开展。
2.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相区分
我们在进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公认的等式,就是生产费用=产品成本。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再简单不过、再容易懂不过的等式,却给我们的教学开展和读者认知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其中第一个困扰是,上述等式中已经明确生产费用等于产品成本之意,可是在部分成本会计教材中和部分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却一再强调“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是两个概念,意义有所不同,不可做一个概念论。存在的第二个困扰是,如果第一困扰中的说法成立,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那么为什么又将期初在产品成本计入到生产费用之中,这又造成了两个不相融概念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二)学科内容横向扩张过度及纵向深入不足
成本会计学科从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成本核算”,并且始终遵循与财务会计相一致的职能、假设和原则设置,服务于成本信息供给。在之后,加入了标准成本制度及与财务记录相结合,至1956年单独成本会计研究逐渐转向管理会计研究,直接成本计算、本量利分析等管理会计理论、方法成为成本会计内容,并逐渐拓展到行为会计、责任会计和资本预算等多个领域,横向扩张上有过度的趋势;但此时关于成本核算的纵向深入研究却显得有所不足,特别是关于成本核算的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如成本要素应该如何更好的反映,其转移分配应如何保证选择标准的恰当性等等,都缺乏深入的研究。
(三)教材内容存显著差异,结构不尽合理
不同版本的成本会计教材内容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区别,部分内容则差异显著,如有的主要内容是成本核算,同时兼有少量成本分析,有的同时将成本核算和控制共同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而有的则将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共同作为主要内容,还有的成本会计教材将战略导向引入其中。此外,在教材内容结构安排上也是各有不合理之处;以多数成本会计教材共有的成本核算内容来说,基本都是按着知识点及其先后顺序来安排内容结构;而对于各成本计算方法实例的编写,则是直接从本月生产费用归集完后即开始,基本忽略了依据不同生产组织、工艺过程特点和管理要求等来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等等;人为割裂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核算基础知识之间联系等结构问题依然存在。
三、成本会计基本问题争议引发现实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耗费分类”内容表述不清问题对策与建议
笔者认为,在明确了成本与费用之间转化关系后,“成本”才是成本会计的唯一核算对象;那么,在进行成本耗费分类时,就应该称为“成本的分类”而非其他表述。
(二)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相区分问题对策与建议
成本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一种资产耗费与另一种资产形成的过程,中间不发生任何费用;因此,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分歧,笔者认为在进行各项耗费归集、分配时宜统一使用“生产成本”表述。
(三)学科内容横向过度扩张却欠纵向深入问题对策与建议
就成本会计学科研究来说,虽说横向上似乎有扩张过度问题,但是从会计学科这一大的研究角度讲,相关研究又是必要的;而对于成本核算相关内容纵向研究深入不足问题,毋庸置疑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的,也是成本会计未来研究的重点。
(四)教材内容存显著差异,结构不尽合理问题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医院经济体质改革迫使医院内部经济运行中投入产出的管理产生重大变革,成本核算成为医院内部经济管理和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成本核算既能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又能适应微观经营管理的要求,在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就是成本会计的职能。由于现代成本会计与管理紧密结合,因此,它实际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在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没有成本核算就没有成本会计。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全过程中发挥作用。
医院成本会计工作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它是一项综合性高,复杂度大的系统工程,对促进医院管理,增强医院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做好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是医院顺利实行成本管理的关键之一。
二、医院成本会计的重要性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医院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增强经营意识,调整服务结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降低服务成本,建立起医院成本会计工作不仅是简单的资金节约问题,更在于如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经济利益的管理机制。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经济中,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医院必须主动地在重视业务总收入提高的同时加强成本控制,才能达到收支节余提高的目的。成本会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真正执行者是广大医院员工,工作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人员的协调工作程度,因此,应在完善内部各种原始记录,健全各个部门计量、验收等制度,以确保计量数据充分真实、准确无误的基础上,在医院内部各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从医院主要领导、财会人员,到各个科室的主任甚至是广大医务工作人员,营造出一种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浓厚氛围,使得每一位员工都能认识到成本会计工作在整个医院运行体系中的重要性,都能亲自参与到成本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
三、医院成本会计在核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成本会计对于成本核算的认识模糊,观念落后
医院成本会计人员往往只具备惯用的、基础的会计知识和工作方法,而缺乏高级的成本核算经验,又对成本会计的工作不够重视,很多详细的数据记录分析不完全,不到位。同时,各级管理人员对现代成本管理理念认识不够,往往固守传统的管理模式,盲目创收,忽视成本控制,出现了医疗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医疗成本快速膨胀的不正常现象,甚至形成了零增长、负增长的局面,管理人员观念的落后也导致了医院成本会计工作上的疏忽,因此,加强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二)目前的成本会计工作多数情况下都只是一种事后的统计核算,其作用只能让管理者明确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状况,而不能对费用的合理性及可控性做出准确的评估及预测,缺失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职能,增加了医院开展系统性成本控制工作的阻力
(三)医院成本会计缺乏一套专业详细的会计电脑系统设备,医院的会计数据档案比较混乱,不便于查看,同时,医院成本会计对电脑操作系统不够熟练,仅仅只会基本的几个会计系统应用程序,为会计工作的进行带来诸多不便
四、改善医院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完善医院成本会计组织,解决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医院所有部门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相关的经营管理,特别是要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全方位的解决管理方面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二)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核算计算机信息系统
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数据是相当庞大和繁杂的,如果仅靠手工来核算那是十分困难的,这就要求在成本会计核算中要实现计算机系统化、自动化,这是做好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比较关键的一步。要实现成本会计核算的计算机系统化,一是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编程,建立系统;二是直接购买比较成熟的“医院成本核算系统”软件。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内容要考虑全面,应该包含有成本预测、科室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管理、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等内容,还要考虑能否跟医院其他计算机系统顺利连接。
(三)开展成本预测,掌握未来成本水平及变动趋势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方法
一方面,我们了解到会计核算是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贯穿于全过程的基本职能之一,又称作反映职能。货币是它的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是它的三个环节。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清楚物流成本核算的定义,物流成本核算是根据企业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采用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通过一系列物流费用的汇集与分配,从而计算出各物流环节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物流会计核算同样要遵循一般会计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物流成本核算在促进企业物流管理的加强,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技术的革新,物流效益的增加以及物流成本的节约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物流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包括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清晰,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不明确,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范围、内容不全面,没有超出财务会计的范围,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不合理等。接下来本文将逐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讨论。
一、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必须明确
物流成本核算是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全面系统的计算,准确表现出物流成本的大小以便控制,从而提供给企业管理者更加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以便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也能促进企业内部认识到物流重要性。计算出具体物流活动的成本,提供给决策者比较准确的物流信息,反映出物流活动所中存在的问题,把握住物流成本的构成,为物流运营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不同物流部门的成本分析,反映各部门的业绩,以此促进各部门优化物流方式,提高物流效益和业绩。通过对不同客户的物流成本的分析和分解核算,为物流服务收费水平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同时针对不同客户的物流成本需求制定不同的计划,有利于优化对客户需求的管理。按照物流成本计算的口径计算本期物流实际成本,评价物流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得出员工的工作绩效。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可以计算出物流成本在本期与上期以及每个环节的同比差异,弄清产生差异的原因,择优弃劣,促进物流成本管理的提高,为企业年终的绩效考核的时候提供部分依据。
二、保证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的正确性
为了给企业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必须明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反映和记录着物流成本信息。一般物流成本的核算有按支付形态、功能计算物、适用对象、物流作业四种方法。另外还有一种隐性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它包括标准成本制订、隐性物流成本的计算与账务处理三方面。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完善,需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明确物流成本项目,确定企业物流成本不同级别的具体核算项目,它的参考依据就是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但是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够全面的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所有的成本费用。其次,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在于物流成本项目,根据物流成本项目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会计账簿以及会计凭证。一般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选择采用单轨制或是双轨制两种模式,通过对自身的管理水平、企业员工的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等多方面的考虑,选择合适的会计核算模式。最终,根据所得出的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真正目的在于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给予企业管理决策者以决策依据。
三、全面完善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范围、内容
目前,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范围、内容不全面,过于狭隘的局限于财务会计的范围。只涉及着部分的物流信息,传统的成本计算法造成了所谓的“物流费用冰山说”。在核算内容方面不但异常混乱,而且非常不全面,在企业设定的会计科目中,在成本核算的时候只是在支付企业外部的物流运输成本、企业物流仓储成本、物流采购成本等方面进行核算,而忽视了甚至没有列入成本核算的企业内部的其他物流成本的核算,实际上计算的这些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犹如冰山一角,而隐藏起来的部分却包含了很大的物流成本。这就使得最后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失去了客观性和真实性,最终会影响企业物流管理者对下一步的物流成本预支作出正确的决策。企业想要提高物流成本核算效益,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全面的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制度,全面完善会计核算的内容,做到面面俱到,拒绝疏漏和死角,扩大会计核算范围,扩大会计核算的深度和广度,保证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全面性。实际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除去浮在水面的一角冰山之外的,隐藏于水面之下的物流成本,避免疏漏,因小失大,影响企业管理者作出下一步的物流成本预算。
四、合理规范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标准
现阶段,由于我国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各大企业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不得不依据本企业自我的理解和分类进行会计核算,导致各企业间无法进行比较、借鉴和相互促进,致使我国的物流没有办法统一稳定的发展,最终影响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因此,国家政府在当前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制定统一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标准。只有统一了会计核算标准,才能使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时,少走弯路,减少方向性的错误,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促进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在物流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企业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大。想要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企业必须抓住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制度和技术保障,选择合适的核算模式,保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企业物流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慧,朱俊莹,王燕.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12,01:179-181.
[2]方桂萍.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及改进探讨[J].中国商贸,2012,1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