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险管控原则

风险管控原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险管控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风险管控原则

风险管控原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策略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家结合当前情况出台各类税务政策及法律,特别是出台针对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保证市场的良性发展。中小企业对政策进行深入研究,进而认识到税务风险管控对自身管理及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因为大多数中小企业税务管理力量薄弱,税务管理工作及信息来源较为滞后,使得公司后续发展受到局限。不少中小企业因没有遵循税法而遭受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等。因此,转变税务管理观念,积极运用管控策略能够保障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管理者缺乏税务风险管控意识。税务风险管控不仅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生产运营成本,还能够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而多数管理者却没有认识到其对于自身未来发展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多以简单的会计处理代替税务风险管控工作。不少经营管理者认为只要达到减税、避税的目的即是有效的税务风险管控工作,完全没有从公司后续发展的角度思考,也缺乏对税务风险管控重要性的准确认知[1]。部分经营管理者认为,税务风险管控脱离财务成本经济效益的基础原则,即使投入大量的资源与时间,也无法得到理想的效果,进而导致多数经营管理者对税务风险管控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过多的热情,甚至寄望借助人情关系减少税收项目等。

(2)税务风险管控人员专业能力较低。税务风险管控因其工作内容的特殊性,是一项专业性极强且层次较高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这项工作对其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业务经验、职业素养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税务风险管控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及财务工作经验外,还要精通税法及管理实践等各项内容。中小企业受其经营成本与规模的限制,常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兼顾税务风险管控工作,导致其专业能力与实际工作内容不匹配。对于税法及政策不能熟练掌握和应用,造成虽然在主观上没有违法愿望,但不能合规操作或不能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企业合理降低税负。

(3)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目标难以确定。税务风险管控工作作为财务管理中具有较大风险的内容,其从宏观经济角度而言,与工作者及规划者的专业经验及规划习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与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控内容目标的确定也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不少中小企业在进行税务风险管控时常要求工作人员将其税负最大程度降低,而此类公司只为追求最小化税负而放弃理想的投资机会,使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过于短视。还有部分公司将其税务风险管控目标定为最大化税后利润,它仅仅作为对最小化税负目标的优化与修正。

2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的有效策略

(1)做好税务风险分析及管控事前准备。税务风险管控的首要任务即是对有效信息的收集,特别是国家现行法律及其相关政策。中小企业在经营环境中只有通过对各个事项的综合性分析,才能找到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对税务风险进行分析与管控,为后续的税务工作保驾护航。做好税务风险分析及管控事前准备,不断加强税务风险分析与管控管理工作的强度,能够有效避免中小企业在税务风险管控过程中的损失及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税务风险管控培训。税务风险分析及管控工作离不开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中小企业内部税务管理人员应当拥有较为清晰的专业认知,且对公司及各个部门的情况较为了解。从公司战略发展角度而言,公司应当有意识的培养内部税务风险分析管控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并通过外聘优秀税务人才对公司现有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为税务风险分析及管控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2]。在具体执行的过程对自身税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进行培养,通过不断加强自身专业能力从而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3)制定科学的税务风险管控目标。有效的方式能够实现税务筹划及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统一性,依法防范是税务风险分析及管控工作的前提,将合法性原则放在税务风险分析及管控的第一位,因为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税务防范工作,无论得到怎样的结果对公司的发展和经营都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在税务防范控制过程中,中小企业税务分析及管控目标的充分结合是有效工作的基础,只有将其充分融入到公司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才能实现税务服务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当前相关税法规范不断优化与完善,在形式多样的税务风险防范方案中,不同等级的防范方案会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较大的影响,对公司经济效益也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多数公司的投资经营与偿还债务能力会受到波及。

(4)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就某种程度而言,税务风险分析及管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税务部门的影响,进而容易产生一系列操作性规范问题。中小企业在税务风险分析及管控过程中应当通过税企平台、12366等,积极与当地方税务机关进行联系。只有中小企业遵从财务管理原则对税务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对防范方案进行较为完整的设计,实现评估与实践相统一,做好税务风险管控工作的绩效评估,使税务管理部门及人员与税务部门沟通时能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最大程度规避中小企业税务风险。

(5)借助中介机构或专家力量。税务师事务所等涉税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素质高,对税收政策掌握全面准确。中介机构可指导中小企业实现减少纳税错误,用足、用活税收优惠政策,做好税收筹划,税务师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等还可以协调税收征纳双方的分歧和矛盾,依法提出意见进行调解,增加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控方式。另外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税务管理内控设计及评估,提高中小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素质,完善税务风险管控内控制度,规避税务风险。

(6)提高经营管理者税务风险管控意识,管理工作贯彻经济效益原则。税务风险分析与管控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能够促进公司重大经济决策的实施,降低公司成本经营负担。但此项工作仅作为公司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小环节,而不能将其作为公司现阶段整体的盈利空间。值得中小企业重视的是,不应当完全将希望寄托税务风险分析及管控工作中,科学及有效的税务风险管控工作,需要建立在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3]。众多税收管控方案的实行应当以公司预期经济效益的运行为基础,进而执行具体工作。中小企业应当根据我国现行税法条例在公司内部设立与其相符的财务核算管理体系,通过对体系的完善,优化财务管理工作。中小企业通过会计账务核算及处理,对票据、凭证等相关信息的整理,为后续纳税核查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中小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应当及时转变运营观念,树立正确的生产经营行为规范,通过会计管理原则的贯彻与落实经济效益原则,使其财务内部管理机制得到优化与完善,从而实现中小企业更为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风险管控原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控制风险;安全风险分级辨识;数据设计

实施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需要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的总体领导和自下而上的意识提升。企业应当制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控制管理制度,组织全体员工(从一线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者)全面、系统地辨识和评估所有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制定安全措施,并根据风险级别,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情况,合理确定和落实管控措施责任主体的层级,结合自身可接受控制风险的实际,按照从严从高原则,定期评估控制风险,持续完善和落实安全措施[1]。

1基本流程

综合多个省市的安全风险分级指南,目前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基本划分为:成立工作组、划分区域、开展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制定管控措施、进行风险告知等。基本工作流程图见图1。对企业来说,首先需要组织技术、安全、设备及生产等人员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组。其次收集分析政府部门颁发的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规范,结合企业安全评价报告等内容,理顺风险辨识的思路、进度、工作安排。再次需要进行区域的划分。可以按照内部业务系统的各阶段、场所位置、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来划分作业单元。作业单元划分时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并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1]。开展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需要对数据进行梳理汇总,包含各区域涉及的各层级负责人、设备设施信息、作业活动信息、危险物质信息和工艺信息等。在此基础上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作业单元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应当遵循固有安全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固有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设施、部位、场所、区域以及作业活动应重点管控。应当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在工作场所或岗位设置明显的安全风险告知卡和警示标志[2-3]。

2模型设计

通过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过程分析,结合对多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总结[4],目前笔者及其团队设计了一套针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模型。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的前期、中期、实施、后期四个阶段,制作了数据设计和支持单元两种功能模块。数据设计分为制度建设、基础信息表、风险辨识表、公告警示4个数据块。支持单元分为设备设施检查表、应急措施汇总表和安全标识汇总3部分。工作流程、数据设计与支持单元之间的关系见图2。

2.1数据设计的具体内容

制度建设单元含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两部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主要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组织、职责、流程、技术要求、风险点评价、控制措施、管控层级等进行规划。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中涵盖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专业性排查、季节性排查、重点时段及节假日前排查、事故类比排查、复产复工前排查和外聘专家诊断式排查等要求。隐患排查治理中还增加了基于风险点的管控措施,按管控层级和频率进行隐患排查的要求。基础信息表包括区域信息及风险辨识需要收集的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管理工作及危险化学品等数据采集的格式。其中区域信息中有区域名称、各层级责任人等信息。在整个模型设计中,区域名称是整个数据结构的主指针,将基础信息表与风险辨识表的数据进行关联。风险辨识表中包括区域安全风险等级的汇总判定、设备设施分析记录、作业活动分析记录及对基础管理单元、总图单元的检查表。其中设备设施分析记录为:序号、风险点编号、责任部门、所在单元、区域、设备设施名称、设备设施类别、风险源或潜在事件(人、物、作业环境、管理)、危险有害因素、检查内容、标准、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5]、可能性、严重性、风险值、评价级别、风险分级、应采取的管控级别、区域颜色、班组责任人、车间责任人、公司责任人、备注。作业活动分析记录为:序号、风险点编号、部门、所在区域/地点、作业活动名称、作业步骤/内容、活动频率、风险源或潜在事件(人、物、作业环境、管理)、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可能性、严重性、频次、风险值、评价级别、风险分级、应采取的管控级别、区域颜色、班组责任人、车间责任人、公司责任人、备注。公告警示含安全风险公告栏和安全风险点警示牌,各地规范要求对较大以上风险点进行公告和警示。

2.2支持单元的具体内容

设备设施检查表涵盖炉类、塔类、反应器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转动设备类、起重运输设备类、供配电设备设施、通用电气设备、通用设备及各类机械设备检查表[6]。应急措施汇总收集了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涉及的各类事故类型的应急处置措施、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安全标识汇总收集了各类安全标识的图标。

3模型使用

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前期、中期、实施、后期四个阶段,对数据设计和支持单元的引用如下:

3.1前期

前期对于工作组的组建、工作组织、职责、流程、技术要求及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可参考模块中的制度建设要求制定本企业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区域划分原则进行区域的划分,区域名称唯一不重复,主要收集的信息包括序号、所属单元、区域名称、所属部门、班组责任人、车间责任人、公司责任人、人数等。区域划分结束后,由各区域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区域人员进行后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3.2中期

各区域负责人按“基础信息表”的内容,收集本区域的各种数据。数据收集过程中需经本区域人员参与确认,以防止数据的遗漏。

3.3实施

各区域负责人按风险辨识表模块进行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的安全风险辨识、风险度评价、安全控制措施的填写。设备设施安全风险辨识中,可根据设备的类型,引用设备设施检查表模块,根据设备设施的类型,匹配设备应检查的内容和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安全控制措施中的应急措施可引用应急措施汇总模块中的内容。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风险辨识中风险度的可能性、危害程度、作业频率的取值需经区域内参与人员奇数人员表决,取表决票数大值的作为风险度评价结果。模块中对于风险度评价级别、风险分级、应采取的管控级别、区域颜色、班组责任人、车间责任人、公司责任人已设置计算公式自动进行计算。各区域负责人组织完成本单元的基础检查表、总图检查表的填写。本模块将各区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结果汇总,筛选出各区域设备设施风险和作业活动风险的最大值作为本区域的安全风险等级。

3.4后期

根据各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完成安全风险公告栏的编制和较大以上风险点警示牌的制作。企业在完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后,将各较大风险点的安全措施落实纳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系统中。

4结论

1)针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组织过程进行了梳理。2)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中涉及的各种数据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多种类型企业的数据模型。3)将区域名称作为数据指针,将区域各层级负责人的管控层级与区域、风险点的风险级别进行关联。4)最终风险度的计算、管控层级的确定采用数据自动匹配,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和数据统计中产生的错误。

参考文献

[1]T/SWSA004-2020,工贸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基本规范[S].

[2]苏应急〔2019〕(105),江苏省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区分级指南(试行)[Z].

[3]浙应急基础〔2020〕(56),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Z].

[4]江阴市大阪涂料有限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安全风险分区分级管控报告[R],2020.

[5]宋继军,贺国军,闫朝勋.生产安全风险分级防控的实践与探讨[J].化工管理,2014(24):67.

风险管控原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油田企业 财务风险 风险防控 管理 责任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

一、油田企业风险管控提出的背景

目前,随着电网规模扩大和发展要求的不断升级,油田电力企业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困难和挑战。作为油田生产和生活的保障,电力企业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其生产经营一旦出现较大风险,不单会危及自身安全,而且会使油田生产、油区生活陷入混乱。为防控消化潜在的管理风险,国资委曾于2009年颁布实施《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中央企业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制及风险机制;随后于2015年又开展全面风险管理质量提升专项活动,提出“把风险管理打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应对各类内外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近几年来,油田充分利用电网现有的管理技术、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国家电力运营改革和区域市场竞争,在确保电网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的约束条件下,开展全过程的电网运营风险管理,以风险管理手段结合日常生产经营,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框架和内容

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期望达到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活动。风险管理遵循着协调与效率原则、前瞻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等,而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正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财务风险管理是以企业经营战略和风险管理理念为基础,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具体行为实施监督与控制,为了控制和化解业务风险、提高企业财务绩效而进行的有效管理活动。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最终都集中地展现在财务现金流的短缺上面。识别、测量、评估、控制与降低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下,要主动、系统、全方位地分析和控制企业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通过风险管理为企业现在及未来的经营活动提供框架性的指导,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增强企业发展免疫力,保护企业资产,维护企业形象,创造适用于企业管理者的整体解决方案。

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要求我们不断更新风险意识、观念,而财务风险一直处于各种风险的中心地位,其主要包括投资风险、经济合同风险、市场风险、存货风险、资金风险等。财务风险管理必须应对各类风险,对风险加以预测、识别、预防、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行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各级财务人员要牢固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增强财务风险意识和稳定大局意识,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将防范风险放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首位。各级财务人员必须增强财务风险防控的责任心与执行力,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才能得以建立与实施。

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主要包括财务稽查稽核、财务风险管控与防范、财务后风险评估等部分。首先,财务稽查稽核始终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稽点要放在重大经济行为和关键风险点上面。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是做好管理“卫士”,立足于业务风险点与风险库开展财务稽查与稽核;二是提前布局,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避开或化解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其次,财务风险管控与防范主要是指财务风险识别和财务预警、财务风险规避与财务风险支出控制等,其管控与防范目的是以最小的资金成本代价保证资金主体流转的连续性、稳定性与效益性。一是以财务手段监控企业运行状况,构建起以关键财务指标为主体的风险预警体系,来保障企业的风险可控、在控。二是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健全风险防御机制,及早发现进入财务困境的征兆。三是保证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要保证财务风险程度与风险控制成本的最小化。最后,财务风险后评价是指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效果评价。应以内控制度为基础,定期进行评估和评价,将风险管控效果纳入考核。

三、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责任划分与下沉设计

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是风险工作推进的首要条件,公司紧紧围绕油田生产经营目标,从风险责任划分入手,充分发挥财务监督、服务、预警、管控等能,切实做好价值提升与风险管理体系的推进与推广。围绕责任划分与管控体系,将风险管理重点逐步下沉和推广,并进行了有益的总结与探索。

(一)风险管控责任划分明确

按照内控、风险管理一体化原则,对风险权限指引重新梳理和细化。一是将财务风险管理责任细分与落实,财务风险融入到业务管理,并根据风险的重要程度,按照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进行风险责任的划分,并层层落实管理责任。二是对财务重点职能重新定位,将财务管理重点规范到现金流管理、成本预算管理、资产处置、租赁管理等,按照不同层次风险管理的轻重缓急将责任分解到基层岗位。三是修订工作职责,强化对风险责任的分解,对财务风险的标准加以完善。四是从以核算为主的财务管理向财务风险防控进行转变,客观分析形势、环境和矛盾,实现财务责任的划分与控制。

(二)深化风险体系责任下沉

建立财务风险全过程分解、下沉与控制机制,使风险责任最大限度地到达基层与岗位,使得全员、全体实时更新风险理念,正确树立风险意识,不断加强自身风险防范能力与控制能力。一是不断优化风险流程的责任设计。进一步强化财务风险责任的监管,杜绝不规范的财经行为;二是最大程度分解下沉风险责任。对于重点费用要按照基层管理的职责分解落实追究责任,杜绝财经违规行为;三是风险责任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对于管理性支出和专项费用等,做好预算监控和专项费用风险稽查,对于预算较高费用支出开展跟踪预警与专项稽核。

(三)设定财务控制预警指标

加强风险控制和指标预警,实行重大风险实时报告机制,明确上下级之间的财务风险报告制度。一是根据运行实际设定预警指标,如资产管理指标、资金安全指标、变现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投资回报指标等,定期进行现金净流量、净收益和债务状况分析,动态掌握企业风险状况和风险级别,预控重大风险。有效做好财务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等,尽可能地防止重大风险事件导致的民众生活、经济及社会声誉损失。二是通过分析现金的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等,有效防范现金过量或现金短缺,加强对营运资金的过程风险控制。设立流动资产周转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资金流动性指标等。三是确保关联交易结算高效运行,严格执行关联交易限期结算制度,利用信息平台传递审核资料,缩短流转时间,改善集中结算与滞后结算的现状,设立关联交易有效结算率等指标。

(四)创新财务风险管控机制

创新是企业兴旺发达和持续发展的动力,财务也需要时时注重创新。公司从运行实际入手,结合风险创新理念,细化风险评估,筹划风险控制蓝图。一是强化“从严管理与精细管理”,结合风险管控,针对内控缺陷和高风险业务实施专项风险评估。梳理企业重点业务,查找管理的重点、难点,将财务风险管控逐步做到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改变财务风险管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局面。二是守好“规矩”,对各业务板块修订关键业务流程,实施重点财务监督检查。对于财务风险点要布点监控,如无市场准入和施工资质等违规现象进行严格的财务监督和审核,及时消除财务风险与隐患。三是将财务风险作为风险管理文化核心,促进企业价值增长。财务风险管控与价值管理相辅相成,通过构建企业整体风险文化,凸显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性。一旦财务风险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灵魂注入到工作中形成核心,将从上到下贯穿于每位员工的思想,自发地形成全员、全过程的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四是完善财务风险防范的评价与考核,实现内控综合评价向风险管理考核的转变。以检查结果为导向,将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相互结合,对重要财务风险进行监督和跟踪评价,对物资、审计等部门专项检查进行动态整改与效果考核。

风险管控原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网动态安全风险;预警管控机制;电网运行环境;电网设备状况;专业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4-0131-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4.067

1 概述

定西电网地处甘肃中部,在甘肃电网中网架结构极其薄弱。定西电网中有8座110kV变电站和37座35kV变电站不满足N-1方式下正常运行,8座110kV变电站为单变或单线供电运行,各县供电公司普遍存在串糖葫芦运行及单线路供电的35kV变电站共有12座,网内35kV及以下配变布点不足、供电半径长等问题,导致供电可靠性较低。同时随着风电、水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加之定西地区近年来地震、洪水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对电网设备造成较大损毁,给电网运行带来较大风险,安全生产压力大。

2 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针对定西电网以上特点,结合电网检修、施工、调试等作业引起电网运行方式发生变化以及电网运行环境、设备状况发生变化带来的安全风险压力,公司完善年分析、月计划、周安排、日管控的电网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以“调控中心牵头分析、专业部门组织落实、安监部门监督闭环”的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工作机制,实施各专业部门与调控部门间协同开展风险评估、预警管控的横向协同联动,按照“分级预警、分层管控”原则,超前防控电网运行安全风险。

2.1 专业管理的范围

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管理范围涉及安监部、调控中心、运检部、建设部、营销部、信息通信公司、变电运检室、输电运检室、配电运检室和各县供电公司,涵盖了安全生产系统的主要部门和单位。

2.2 专业管理的目标

深化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机制建设,规范工作职责、流程、内容、措施和要求,强化各部门、各单位间的业务协同,抓好风险预警管控措施的闭环管理,不发生七级及以上电网事件,不发生对公司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电网事故(事件),确保电网安全风险可控在控。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1)公司管控实施七级及以上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率100%;(2)地、县电网风险预警率100%;(3)预警单风险防范控制措施落实率100%;(4)确保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全面完成。

3 主要管理做法

3.1 电网运行风险全过程管控流程图

电网运行风险全过程管控流程图见图1。

3.2 主要流程说明

3.2.1 风险评估。

第一,建立月、周电网运行风险评估机制,定期评估电网运行风险。由运检部门牵头,每月组织召开由公司分管领导主持,调控、运检、建设、安监、营销、信通等部门参加的月度停电检修计划平衡会,在统筹考虑电网建设、技术改造、市政建设、用户设备、发电项目、状态检修、周期性检修等各方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下月设备停电检修的安全风险,梳理达到预警条件的重大停电项目(地调梳理六级以上电网安全事件风险、县调梳理七级以上电网安全事件风险),并以文件形式《月度停电检修计划》(包括电网运行方式、负荷预测、电网运行风险预警、检修工作安排、检修方式下风险及相应的预控措施要求等)。公司各专业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提前做好相关措施落实的准备工作。

第二,调控部门根据月度停电计划,组织开展周检修计划编制和平衡,结合电网运行情况,重点对非月度计划的周停电安排进行安全校核分析,动态开展风险分析评估。相关专业部门据停电计划和电网检修、施工跨越、重要客户保电、基建接入、灾害天气等情况,通过安全生产日例会和周检修计划协调会等机制,及时向调控部门提出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需求,协同调控部门开展风险评估。综合月度检修方式下电网运行风险,对列入周计划的检修作业,达到预警条件的,适时提出预警。

3.2.2 预警。调控部门按照周检修风险分析结果编制《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通知单》(以下简称“预警通知单”),包括项目停电计划安排、风险分析、预控措施等主要内容。主管负责人审核后,在周生产调度例会或日生产协调会上预警通知,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书面签收,同时由调控部门下发至承办部门(专业室)。安监部门将责任部门签收后的预警通知单,在安监一体化信息平台挂网。六级及以上电网运行风险预警按照省公司要求上报省公司统一,七级及以上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由各部门制定详细管控措施,公司分管领导签发后正式。

3.2.3 预警承办。按照“谁签收、谁落实、谁反馈”的原则,相关责任部门(单位)组织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并在安全生产例会上反馈落实情况。

第一,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在预警通知单签收后,立即组织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向下级承办单位(专业室、县公司、班组),以《电网运行风险专业管控措施落实反馈单》(以下简称反馈单)的形式,提出本专业具体风险管控工作要求。

第二,承办单位(专业室、县公司、班组)接到预警通知单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一步评估、确认风险,按照上级专业部门反馈单提出的风险管控工作要求,制订细化风险管控措施,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员、控制措施、完成时限,在停电前2个工作日将反馈单反馈至上级专业部门,准备组织实施。

第三,相关责任部门收到下级承办单位(专业室、县公司、班组)反馈单,确认各阶段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审核通过后,于停电前1个工作日反馈至调控部门,同时在安全生产日或周例会上反馈落实情况。

第四,调控部门在收到各项风险管控措施均已落实到位的反馈后,下达设备停电操作指令,否则推迟或取消停电计划。

第五,对于计划检修停电工作,停电前的管控措施要在设备操作前落实到位。停电检修期间的管控措施,各级责任部门和安监部门要监督检查措施落实情况,确保落实到位。

3.2.4 预警解除。根据预警通知单明确的工作内容和计划时间,电网检修、施工跨越、基建接入、系统调试等任务结束后电网恢复正常运行方式,自行解除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预警解除后,根据风险管控执行情况,由安监部牵头组织,从安全管控、计划执行、影响范围等方面开展风险预警后评估。

3.3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为保证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机制有效运转,成立了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为组长、各副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公司安监部、调控中心、运检部、建设部、营销部、信通公司等部门为成员的电网运行风险管控领导小组,组织研究电网风险预警管理涉及的重大技术问题,监督检查安全措施和技术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时协调和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3.3.1 调控中心根据停电计划对所辖电网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提出电网风险预控措施要求,发出预警通知单,跟踪预控措施的落实情况。组织落实优化电网运行方式、调整安全稳定装置等控制措施,针对电网运行风险编制电网事故预案。

3.3.2 安监部负责编制(修订)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理规范,组织电网安全应急准备措施,监督、考核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理执行情况,向上级部门和政府进行电网运行风险事件报备。根据需要对六级以上安全事故风险向省公司报备。

3.3.3 运维检修部负责分析重大检修、设备状况等安全风险,指导、督促相关运维检修单位落实风险预控有关内容和要求,组织落实设备巡视、维护、消缺和安全防护等控制措施,对涉及电网安全的重要输变电设施,加强巡视监护,落实防外力破坏措施,根据需要对重要变电站恢复有人值班。

3.3.4 建设部负责分析施工跨越、基建接入、系统调试等对电网运行设备的安全风险,组织落实基建施工、现场防护、系统调试等控制措施。执行上级预警通知单中相关要求,重点防范建设工作对临近带电设备的影响,实施电网运行风险预控。

3.3.5 营销部负责组织落实需求侧管理、供电服务、重要客户保电等控制措施。对于重要通道满载、重载或电力资源不足,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能力的,组织落实有序用电,做好重要客户保电。

3.3.6 信息通信公司负责组织落实电力光缆、通信设备、信息安全防护等控制措施。

3.3.7 各业务支撑机构负责参与电网风险预警与管理机制运转,根据职能部门要求和各供电公司需求,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3.4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绩效考核与控制

公司将电网安全事件、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安全考核指标和奖惩制度,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通过奖惩激励机制,层层传递压力。另外,通过开展春(秋)季安全大检查、专项检查、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对各单位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的全过程管理进行检查和月度电网风险预警统计分析,对由于电网运行风险预警未、预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电网事件纳入公司月度奖惩考核兑现,并在月度安全分析会通报各单位执行落实情况,保障电网运行安全风险预警管控措施的全面落实。

风险管控原则范文第5篇

如果有人问,驾驶一辆汽车,到底是油门重要还是刹车重要?恐怕没人会说油门比刹车重要。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辆正在高速行驶的汽车,油门比作企业的业务拓展,刹车比作企业的风险管理,我们不难理解风险管理系统的不可或缺。甚至,我们需要评估,企业风险管理能力能否保障高速发展的企业的平稳前行,如同为高级轿车安装ABS、ASR或者ESP系统。

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落实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却变成了难点。究其原因,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出了如下难点:

其一,风险管理工作难以真正融入公司的管理体系,并为企业增加新的价值;

其二,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人才与经验支持;

其三,风险管理工作职责定位以及激励约束机制需要进一步明晰。

鉴于此,结合企业实际及国家监管部门要求,德勤企业风险管理服务华北区主管合伙人赵善强先生建议,企业应尽早落实以下具体工作。

・以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及年度风险报告要求为指导,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影响风险管理总体工作的事项:1,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风险成熟度评估,摸清企业风险管理所处阶段,有针对性地“量身定做”风险管理规划并有序推进;2,从公司治理以及组织架构层面明确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和职责定位,“业务发展到哪里,风险管理岗位就应该建设到哪里”,形成事情有人做、责任有人担、协同共进、简单高效、上下贯通的风险管理三道防线体制;3,加紧培养既了解业务又熟悉风险管控体系的专业风险管理人员。

・在初步搭建风险管控框架的基础上,将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在专项风险解决方案和风险管理信息化方面有所突破,包括:1,结合企业总体风险评估,针对重大风险,深入开展专项风险应对工作,以专项风险的解决方案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创造价值”的集中体现;2,在已建立的风险管控的基础上,探索风险管控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明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划,逐步实现量化以及智能的管理。

・将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与国资委2010年考核重点相结合,探索通过风险管理工作加强企业对业绩创造、资本成本、投资和运营风险的综合考量,具体包括:1,结合国资委提出的20lO年企业考核引入经济增加值(EVA)指标体系要求,梳理影响指标达成的各项风险因素,落实关键绩效的风险指标;2,梳理与关键绩放风险指标相关的管控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总之,风险管理部门要充分落实“以目标和风险为导向、以流程为纽带、以内控为手段、以制度和文化为保障”的思想,充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实现企业风险管理由被动合规向主动的风险智能转化。

此外,德勤企业风险管理服务中国区主管合伙人刘伟杰先生表示,中国企业的风险管理特色与西方不同,很大程度上也与其管理特色相关联。西方是注重流程、系统,看其规章制度、风险管理是否系统化。而中国式的风险管理还是“人治”,精细化不够。有的中国企业照搬西方管理的细节,却无法消化本质,其愿景、战略无法真正落地。在风险管理上,做了很多东西却没有思考。而比数据更关键的是背后的意义和思考。如果数据无法转化成思考、判断和行动,企业就无法拥有真正的管理智慧。如何将自己的愿景和战略更加细化,落实到日常运营中以及如何将战略与流程、内控相结合,同时还要保证领先竞争对手一步,这都是中国企业在风险管理上需要思考的问题。

搭建风险智能型管理体系

企业从满足合规的被动风险管控向主动的风险管控,从初级的风险管控向风险智能管控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准确地识别出企业风险管理处于何种状态,将有助于企业合理调配资源,解决本阶段中最急需最迫切的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判断一个企业处于风险管理的的哪个阶段呢?这需要进行风险成熟度评估。

德勤风险成熟度框架将企业的风险管理分为五个阶段,并针对不同的阶段总结了阶段性特点,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对比以确定本企业所处的风险阶段。(见图1)

除了可以从企业整体角度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成熟度状态进行评估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诸如部分业务流程或某些部门进行成熟诊断,以此确定未来的工作重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比较清晰地识别出哪些领域差距较大,哪些领域风险管理基础较好,从而将公司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

根据德勤对国内企业的了解认为,绝大多数公司风险管理处于成熟度模型中的第2阶段向第3阶段的过渡过程中,部分企业正在向风险智能型转化。

在了解了企业所处的成熟阶段后,如何才能达到专家所提倡的智能化阶段呢?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予以关注呢?德勤风险智能型企业体系建设九原则提供了建设思路。这九项原则分别是:共同的风险定义、共同的风险框架、角色及职责、治理机构的透明度。共同的风险基础架构、执行管理的职责、目标的保证及监控、明确的业务部门的职责、明确的支持部门的职责。

总体而言,这九项原则分别从风险治理、风险架构及监督、风险归属角度对建立风险体系进行阐述,将其与德勤风险智能企业框架相结合,企业可从三个层次开展工作。(如图2)

・ 治理层面。风险智能型企业不仅体现为风险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在公司治理层面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要明确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各自的职能定位,并将风险管理工作与公司的战略相结合;

・风险架构及监督层而。在完成公司治理层面的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后,需要搭建完善的风险基础架构,其构成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明确的组织及职责,二是清晰的风险管控流程,三是风险管控技术的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