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行业风险管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风险导向审计特点分析
据相关资料研究分析得知,风险导向审计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相对与财务导向审计、管理导向审计以及业务导向审计而言,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在于企业“风险”。无论是审计目标、审计对象还是审计规划与施行,皆与企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全面性、综合性分析企业风险因素、合理评估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各项风险因素、把握企业重大错报风险形成因素等[1]。其二,风险导向审计改变了传统企业内部审计项目决策后进行风险审计的模式,注重企业内部审计计划基础企业经济活动目标建设的基础上,利用科学风险管理方法对企业内部管理各环节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整合与解决,实现了风险导向审计“事前审计”模式的发展。其三,风险导向审计是基于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企业风险管控的,风险导向审计在对企业内部高风险项目进行控制的同时,也对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具有评估、完善、调整的作用,因此风险导向审计是“大于等于”企业内部管控审计的。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分析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建筑行业总产值呈逐渐上涨趋势,就2016年上半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已经超过1257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增长7%,到2017年将突破19万亿元[2]。相对与建筑行业生产能力的迅猛发展而言,我国建筑行业生产管理模式、工作人员整体素养与综合能力、工艺创新技术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固定资产投资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与可持续竞争发展,不利于进驻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与内部管理结构创新与改革发展。基于此,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风险管控过程中,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建立风险导向审计风险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提升企业内部风险管控质量,降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优化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是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风险导向审计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问题
实践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缺乏应用的认知意识与指导理论:目前,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真正认知到风险导向审计对企业内部风险管控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符合企业发展与经营决策目标,内部审计仍处于项目财务导向审计与内部管理导向审计层面。
第二,缺乏完善的审计信息数据库:审计信息资料的分析、评估与预测是实现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发展模式构建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实现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化应用,就需要监理完善、前面的审计信息资源库,并实现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与连接。但是,目前我国多数建筑企业并未建立独立且完善的审计信息平台,内部审计部门所使用的数据信息主要来自于企业以前内部审计信息资源的存档,从而导致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无法实现对企业经营与管理风险的准确评估与预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达不到风险导向审计实际需求[3]。
第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低下: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兴审计理念与审计模式,其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有效应用,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的审计知识、会计知识、管理知识、行业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等,还要求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会运用一定的定量分析方法、风险评估与管控技术以及现代化审计技术[4]。但是,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上述知识与技能并没有去全面的掌握与了解,且缺乏专业化应用型风险导向审计人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风险导向审计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发展。
第四,缺乏相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制度: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企?I内部审计中,审计程序完整性以及审计操作秩序化是测评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依据[5]。但是,在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中,对可规范风险的实质性测评程序并无硬性要求,与现行内部审计考核制度相背离。因此,要想保证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优化应用,审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至关重要。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对策
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与改革,用以实现风险导向审计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应用作用的有效发挥。
首先,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在提升自身风险意思的同时,应转变传统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建立独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并制定科学、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用以规划内部审计工作秩序,促进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职责的贯彻落实,从而提升内部审计质量与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其次,加大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才队伍的构建:人力资源是建筑施工企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资源,对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化应用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对此,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当前内部审计管理人员整体水平低下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构建符合企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内部审计人才队伍。例如,建筑施工企业在选聘过程中,聘用高素质、专业性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人才、工程技术人才、计算审计技术人才、风险管理人才等,革新人才组织结构,并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整体水平;组织开展人才培训,提升员工风险意识、工作责任感、职能素养,丰富员工知识,拓宽员工思维与视野;通过沟通与交流活动,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职业判断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与审计信息数据评估经验[6]。
此外,注重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设备,促进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用以实现企业内部风险评估、管理与控制的快速化、精准化、全面性运行。从而提升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准确性、科学性与可信性。
(山东鲁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220)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优越,买房的人也越来越多,给建筑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很重的隐患,如财务风险管控方面,本文主要是通过探讨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特征、影响及面临的财务风险分析,知道了建筑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风险、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重要,和怎样建立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途径。
关键词 :探讨;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147-02
收稿日期:2014-07-15
作者简介:王桂萍(1973-),女,山东济南人,本科。研究方向:财务风险控制。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已然成为了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其中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危机覆盖下,建筑企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使得建筑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财务的风险管控变得尤为的重要。如何构建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已然成为当下建筑企业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特征和影响
(1)建筑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增长迅速
2008以后,我国的建筑企业的发展变得尤为的快速,随之而来的固定资产的投入也比以前多35%,可是企业的发展不是因为固定资产增长越多就会对企业越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对,使得企业的在投资方面的资金变少,可流动性的资金也变少,而这种变化,容易导致建筑企业资金盘后出现阻碍,生产资源处于闲置的处境,最终引申到影响企业盈利的局面。
(2)建筑企业垫付工程使得应收帐款的金额数目变得庞大
一个工程在资金方面的拖欠,是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建筑企业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工程能按时按点完成交付,垫付工程款也就成为了建筑企业经常要做的,而这些垫付的工程款最终都变成了建筑企业的应收帐款,如果这些应收帐款没有及时回笼,对导致企业的资金链出现危机,而这种财务上的危机,会影响整个建筑企业生产经营。
(3)负债情况严重
建筑企业受来自更方面的影响,导致拖欠银行或私贷的款项越来越多。建筑企业往往在面对巨额的债款和高额的利息时,建筑企业只好再次向企业或私人借款,来填补先前存在的漏洞,从而使负债的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导致企业在财务上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也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的局面。
二、建筑企业主要面临的财务风险管控分析
(1)筹资能力不行
建筑企业由于财务风险管控不完善、外债的不断积累、导致银行对其信誉产生质疑等,都导致建筑企业的筹资手段变差。建筑企业如果在竞拍一项新的工程时,如果可流动资金不足,而又无法在短时间内筹集到款项,很可能导致企业竞拍失败,而使企业无法扩大经营,更无法使企业盈利。
(2)在工程施工当中遇到各种成本风险
随着房产的不断增长,很多纷纷成立建筑公司,而建造企业的不断增加,使得现在的工程项目都需要竞标才能拿到。而往往竞标项目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企业在这一个竞标的项目中盈利的多少。加上这几年国内物质价格的船长水高,使得企业在人力、物力方面的开支越来越大。而这些变化都无形当中增加了企业的施工成本,而这些施工成本的增加和超出最终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
(3)资金运用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运用
企业在竞标一项工程时,尽管事前做了针对该工程的预测管理,在施工的时候较为严格的控制了各种费用的支出和避免了各种不必要的支出,但由于建工企业在施工时有个特点,企业的核算部门很难对整工程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出有效的控管,使得财务空管与资金使用状况分离,导致对该工程的预算的可操作性便差,有的企业更是在施工时使得预算与实际严重脱节。使企业的资金管控变得盲目,从而影响建筑企业整个资金的运作。
(4)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很多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财务的风险管理存在,不重视风险空管、弱化风险空管、忽视风险管控等,这些企业在财务风险管控方面的意识薄弱,风险评估严重不到位。还有大部份的建筑企业为了节流人力,节省开支,只重视追求经营的规模和经营所带来的利润,往往都不建立财务风险管控机制。当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坏时,建筑企业无法及时的进行调整,而有的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只注重企业内部的基础性的管理。对财务的分析和管控,完全不在乎,使得企业各个部门和本企业和上级主管企业之间存在着资金管理使用,资产抵押,利润分配等方面存在着权责不清,工作衔接不到位的现象。财务风险管控不到位,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5)缺乏专业的财务风险管控人才
由于历史的原因的影响,很多的建筑企业存在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遇见性不强。无法及时有效的处理发生的财务风险。还有企业在财务风险管控方面缺乏专业的财务风险管控人员的培养意识。他们不知道财务风险管控的专业人才对整个企业在投资和经营方面其中何种重要的地位。从而导致建筑企业高端财务管理才人的严重缺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些都是导致建筑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三、建筑企业风险管控建立的主要途径
(1)加强财务部和项目资金运转的联系,提升企业的筹资能力
建筑企业应加强财务部和项目资金运转的联系,更加清楚的知道资金的运作情况,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避免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构建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是企业的首要任务。第一,合理利用资金,保证资金在工程建设中的占有率降到最低,第二,加强建筑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构建良好的合作信誉体系。第三,加强建筑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加强在建筑工程时,资金的使用的监管力度。正确的处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和分公司与上级企业之间资金运用全责的明确。正确处理:管钱、用钱、监督、服务之间的关系。
(2)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成本的开支
建筑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属于自身企业的财务风险控股机制,有效的对工程施工时发生的成本进行监控,严格按照按照工程施工图纸施工,制定科学的施工,合理的施工,做到不浪费,不污染,减少施工的时间,挺高施工的效率,降低施工的成本,最大限度的提高整个工程为建筑企业所带来的利润。此外还应该建立责任成本的控管,对施工中的人工、材料、机械的使用情况等作严格的费用控制,做到在工程建设中尽量使用与工程相符的器械。
从而打造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技术的工程。做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构建资产总额计算表及经济增加值计算公式
总结
综上所诉,我们知道了建筑企业财务存在的特征、影响的同时,也知道了建筑企业财务状况存在风险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如何构建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对途径,从而更大限度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提高建筑企业的工作效率,建筑出高质、高技术的工程。最终起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温青山,何涛,姚淑瑜,陈姗姗.基于财务分析视角的改进财务报表列报效果研究——来自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实例检验[J].会计研究,2009(10).
[2]龚珏.完善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建议——基于IASB/FASB“2008年讨论稿”的启示[J].会计之友,2013(22).
[3]胡晓锋,骆竹梅.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模式探究——以我院建筑财务会计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2012(32).
[4]吴永祥.论如何强化建筑工程的财务管理[J].新财经(理论版),2012(10).
[5]胡兴福.建筑施工项目风险来源及风险因素的实证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7(4).
[6]季先华.浅议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3).
关键词:建筑企业;多元化战略;风险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结构的变化,企业为了占领市场和开拓新市场,或避免经营单一的风险,往往会选择进入新的领域,这就是多元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战略。2008年度美国Engineering News-Record(ENR)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排名中,排在前20名的几乎都实施了多元化战略。我国内地共有51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有排在全球第18位的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1位的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从营业额的分布来看,这些公司主要业务都是民用、公用建筑的建筑施工,很少涉及土木工程的其他领域,说明我国建筑企业多元化程度不高。因此有必要对建筑企业多元化战略进行研究。
二、建筑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理论和类型
建筑企业多元化战略相对于专业化战略而言,指建筑企业存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现代组合投资理论指出,采取多元化的组合投资是达到降低投资风险并获得预期投资收益目的的一种重要投资策略。该理论自1952年被马柯维茨提出,后经夏普和米勒的进一步发展,至今已经被推崇为证券组合投资的经典理论,并且也被人们普遍应用于企业界。从美国ENR排名靠前的国际上大型建筑企业多元化战略实施情况来看,多元化战略分为横向多元化、纵向多元化两种。(图1)
1、横向多元化。它是指企业结构和参与产业的横向多元化,即企业向与现有产品、技术、市场毫无关联的经营范围扩展。如法国Bouygues公司除了经营建筑业外还经营法国的通讯电信业务,其中Bouygues电信是法国第三大电信运营商;电视台广告所占市场份额为55%,收视率高达31.5%,居法国之首。但是,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一般不适合采用混合多元化。因为这种做法进入门槛较高,风险过大。
2、纵向多元化。建筑企业除了做传统的普通民用、公共建筑施工以外,通过纵向扩大土木工程领域的业务范围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如美国Bechtel建筑公司的纵向多元化发展涉及到交通、石油化工、电力、建筑、工业、环保等土木工程领域,所占营业额比例分别为12%、31%、14%、12%、19%、12%。
三、建筑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动因
1、分散经营风险。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规模较大,周期较长,投资量大,可产生风险的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如合同风险、项目风险、技术风险等。多元化经营可以提高建筑企业应付市场变化、技术变革或新替代品出现等多方面不确定性事件的灵活性和承受能力,分散建筑企业风险。经验数据也表明,经营范围越大,经营活动越分散的企业,利润率波动也越小。因为通过把收益互不相干的经营活动联结在一起,可以降低企业对外部某种或多种因素的依赖,降低企业发展受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2、产生协同效应。从短期来看,建筑企业多元化扩展(收购兼并)可以利用税法、会计处理惯例等获得纯财务上的收益,形成财务上的协同效应。从长期来看,各部门可以共同享受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专有管理技能可以在不同部门间进行转移,实现管理协同效应。可以提高人员和设备的效率,同时通过间接费用的分摊和原材料的批量采购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3、提高盈利能力。建筑企业目前盈利率相对较低,利润水平仅有2%~3%,而负债率则高达65%。多元化发展是一个可能的选择,通过多元化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首先,新进入的产业一般毛利水平较高,可以直接提升建筑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其次,新增加的盈利提升了建筑企业在主营业务上的技术能力、产品能力和服务能力,逐步构建了企业在主业上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为企业在主营业务上长期盈利的能力创造战略性的基础。
4、加强资源整合。目前,建筑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业主要求建筑企业提供土木工程领域的从规划、设计到勘察、采购、施工、装修在内的整合服务。因此,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建筑企业有必要在恰当的时机在基于产业链延伸的纵向多元化上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逐步打造、整合、集成相关服务,提升建筑企业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另外,建筑企业横向多元化经营创造了一个很大的内部资本市场,它将有效地解决企业投资不足的问题,并且当其中的一个产业陷入衰退时,可将其产生的大量闲置资金转移到其他产业上去,这样既避免了企业资源的浪费,又能保证企业其他产业有足够的实力参与市场竞争。
5、实施战略转移。建筑企业为得到更高的成长率,就必须挤占其他建筑企业的市场,这通常是靠降低价格、增加设备投入以及研究开发费用等手段来实现的。这种行为不仅代价高,而且可能遇到相关行业竞争企业相同手段的反击。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在原市场以外的领域发展,即多元化发展。
四、建筑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风险
实践证明,建筑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回报和风险都是较高的。盲目扩张会导致建筑企业顾此失彼,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导致多元化失败。对经营业务相对单一的建筑企业来说,多元化战略带来的风险尤为明显。
1、资源配置风险。建筑企业资源没有有效整合的情况下,多元化发展必然导致企业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到每个发展的产业领域,新投资的产业会通过财务流、物流、决策流、人事流给企业即有产业经营带来全面的影响,从而对原有业务产生影响,无法与相应的一元化经营的竞争对手竞争。
2、成本风险。通过多元化战略来降低风险是要付出代价的。建筑企业由一元化经营转向多元化经营,涉及众多的产业领域,必将增加相应的管理成本、经营机会成本、学习成本、人力资源成本。
3、管理和文化冲突。建筑企业在不同的业务领域经营会造成管理理念上的冲突,不同业务单位的业绩评价、集权与分权的界定,各职能部门协作的矛盾会导致企业在管理上面临风险。如果是通过并购形成的多元化发展,不同企业文化存在融合风险,而企业文化冲突对企业经营往往是致命的。
4、进入和退出风险。行业进入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入”过程,企业在进入新产业之后还必须不断地注入后续资源,去学习这个行业并培养自己的员工队伍,塑造企业品牌。同时,行业的竞争态势是不断变化的,竞争者的策略未知,企业必须相应地不断调整经营策略。所以,进入某一行业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难以用通常的投资额等静态指标来衡量行业的进入风险。另外,一旦进入某个行业,考虑到沉没成本,企业如果想退出是十分困难的,并且会对主营业务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
五、建筑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实施
由于建筑企业多元化战略受建筑行业特点影响,纵向多元化战略比较适合中型建筑企业,而横向多元化则只
能在建筑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和资金实力后才能实施。
1、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研发、生产、营销、网络关系、战略管理等能力,能够成功地进行多元化战略转型的企业,关键是拥有核心竞争能力。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可以体现在研发设计、网络关系、战略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经营等方面。因此,建筑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能力特点,从这些方面出发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对于实施多元化的建筑企业来说,事业部型组织结构是一种理想的组织结构选择。这种组织结构可以集约各业务板块资源,克服资产资源分散在各法人企业的障碍,降低经营管理成本。受建筑行业特点影响,建筑企业各种业务之间联系较大,而且业务种类也非常繁多,因此很有必要把类似的、相关度非常高的各种业务归类,采用事业部来管理。
3、构建价值创造型总部。多元化发展的建筑企业总部一定要能通过企业(集团)资源的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动,对子公司良好商务环境及政策支持等方法来创造价值。有了价值创造的基础,建筑企业(集团)总部对于分、子公司的有力管控就有了坚实的利益基础,才能减少建筑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阻力。
4、发展周期互补产业。建筑企业在多元化的过程中,不应仅以做大企业为目标,而应在详细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避免浪费企业资源和进入同建筑行业周期相同的产业。如果主营业务与多元化产业同时进入萧条时期,这对规模较大的建筑企业来说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建筑企业在多元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察市场,发展与建筑行业周期互补的产业,尽量规避市场周期变化带来的风险。
5、充分利用企业剩余资源。建筑企业要在保证现有主营业务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有一定剩余可支配资源,才能向其他产业发展,并应当发展一些资源占用周期短、资金回笼快的产业,使建筑企业能够在保证核心业务的同时,合理利用企业剩余资源,发展多元化产业。
六、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企业应在不断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充分考虑多元化战略的风险和重点影响因素,实施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多元化战略,这样才能做大做强,获得更大的营业额和利润空间。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俊颖,刘瑞平,叶.建筑企业多元化发展:风险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8.5.
关键词:建筑工程;财务风险;控制管理
1建筑工程财务风险与控制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滚动式负债经营模式
负债经营对企业来说有很多好处,比如使施工工程顺利开展,然而滚动式负债经营会导致企业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财务风险,因为在长时间的负债经营模式下一旦出现施工过程中的亏损,很有可能会致使工程的停产甚至破产,这种模式不利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的管控,对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
1.2不合理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当前,在我国建筑工程企业控制管理工作当中,内部控制管理的日常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现象,造成不合理现象存在的主要是因为内部控制工作的责任划分不明确,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也就无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就非常容易产生一些混乱,使企业的资金的利用效率大打折扣,这就直接造成了企业资金的大量浪费,而且还增加了企业管理的财务风险。
1.3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普遍不强
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普遍不强主要体现在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当中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意识的不强,但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以及控制是企业建筑工程财务风险与控制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当前我国仍然还有不少的企业连最基本的制度规则都没有建立,或是不满足当前的财务风险与控制管理工作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还有的是财务风险与控制管理的人员对于潜在的风险认识和管控力度不足,造成一些建筑工程企业的财务风险与控制管理工作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
2建筑工程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根据上面的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发现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财务风险与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对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扫除障碍。笔者在对上面的问题进行综合细致的分析之后发现,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而且责任意识普遍不强。在企业内,大家普遍认为财务风险与控制管理工作是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责任,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还没有积极认真的配合好财务会计人员做好相关的工作,同时企业中的财务会计人员对待工作也是不太认真,每天工作好像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领导检查,使财务会计人员失去了在财务风险与控制管理工作当中的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二是当前我国的财务管理者经验还是非常不足,思想也是比较保守,管理模式和理念方面都比较落后。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没有什么风险意识,没有紧随时展潮流进行学习,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时展的需要。同时由于我国工程建筑企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财务管理者的经验也不能适应时展的实际要求,这就直接导致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在财务风险与控制管理工作上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不足。
3建筑工程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3.1不断完善制度规范
对相关的制度规范不断进行完善对于建筑工程企业财务风险与控制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有关的工作人员按照当前市场发展情况和公司的发展目标对一些制度规范进行完善,同时还要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进行完善,使得施工企业在施工的前中后期都有具体的内部控制规范,在完善制度规范时必须考虑到制度规范的科学、合理、实用以及高效。除了这些还需要对制度规范进行一定的创新,组织人员到国外学习人家先进的制度规范,然后进行取舍消化吸收,最终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在各个方面减少建筑工程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3.2大力提高项目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能力
大力提高项目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可以很好地预防和减少财务风险,由于工程建筑企业所有的风险在发生之前基本上都是可以得到控制的,所以企业可以在平时对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一些比较特殊的工作岗位必须经过培训并且取得了相关的资格认证之后才能进行上岗操作,同时还要对项目的投资资金和日常的运营成本进行风险管控,对计划一定要进行相关的可行性研究,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前中后期的隐患进行认真的排查工作,把这些工作都做好了才可以把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进而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3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在企业日常的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当中,人基本上可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人的参与,因此工作人员是不是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就非常重要,这种责任意识必须是全方位的,并不是只要某一个部门做好就行的,需要大力提升企业中所有员工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定期地对员工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工作,同时各个部门和上下级之间都需要认真做好沟通和交流,这样既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又可以把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的损失降到最低。
3.4建立比较完备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完备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可以很好地减少企业的风险和损失,一个完备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涉及许许多多的方面,比如原材料市场价格,其中的任何环节都必须真实的进行记录,在满足国家规定和公司规章制度要求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明确,然后确定各个指标的具体含义和要求,在企业财务风险体系建立之后就需要严格的按照规定来开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控制工作,同时还需要根据时展的需要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适当地对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进行完善和补充,这样可以很大的提升财务风险与控制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可以给企业创造出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5高度重视项目的财务核算工作
要想使企业财务风险水平降到最低,就必须认真做好项目的财务核算工作。高质量的财务核算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把专项核算和全过程核算进行有效的结合对整个项目的收支情况进行真实客观的核算,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对那些违法犯罪的行为坚决进行打击,这样就可以极大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对其进行了高度重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减少了企业的损失,使得企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总的来看,财务风险与控制管理工作还是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按照企业和社会经济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地采取一些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者:李蕾 单位: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钱建红.基于内部控制角度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J].商情,2017(1).
[2]陈革林.建筑工程造价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探讨[J].环球市场,2017(5).
[3]宋秀丽.建筑工程造价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探讨[J].江西建材,2017(1).
关键词:全过程工程造价;建筑经济管理;价值
工程造价可谓是建筑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最终目的是为了对项目建设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分析和整理,并找出对成本问题造成影响的各项因素,进而从根本上确保后续资金链的连续性。相比传统管理理念,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在项目要素和流程方面要更全面,灵活性也更高,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管理效果更加突出。
1全过程工程造价在现代建筑经济管理中的价值
1.1降低现代建筑经济管理的风险
有效实施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能够从根本上确保建筑施工各环节的顺利实施,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风险,使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以提升。在实际进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与具体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估,进而确保预算管理工作准确性的提升。科学使用预算资金,在实际施工中要想有效避免因资金不足而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发生,就必须对企业自身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等进行合理分配,对企业资源配置进行科学配置。在有效确保整体施工效率的基础上对成本进行严格管控,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在实际进行工程管理的时候,为降低企业风险性,要将经济效益提升上来,需要与业主相互配合来进行施工验收工作。另外,在实际进行结算的时候还要与工程资金内容相结合,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将全过程工程造价应用到现代建筑经济管理中不但可以全面发挥建筑工程资金的作用,而且能够使管理风险大大降低。
1.2提高建筑经济管理工作的准确性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筑类型不断扩大,在施工质量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建筑施工速度的逐渐提升,因此为从根本上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对设计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有效应用,可以对建筑施工中每个环节所需支出进行科学的预算和控制,有效降低超支的概率,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1.3有效确保项目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筑经济管理应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的价值。特别是在进行工程预算评估的过程中,全过程工程造价的科学实施使预算评估的参考性和准确性得到有效提升。在实际进行造价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客观分析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影响因素,然后再进行预算方案的编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使预算的准确性得以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基于科学预算方案,对后续工程造价进行精细化管理,有效落实各岗位、各环节的造价管理职责。在该种管理模式的指导下,预算人员、设计人员等必须高度重视工程内外因素对造价所构成的影响,进而使工程造价预算的合理性得到有效提升,从根本上确保预算方案的弹性度,进而约束资金,实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2建筑经济管理中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措施
将全过程工程造价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主要是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结合进而科学管理各个阶段工程的计价,从而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因此,在建筑经济管理中应用全过程工程造价,需要针对项目决策、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等多个阶段来进行,对造价成果文件进行严格编制,真实有效地反映的实际造价,进而对其进行合理控制。
2.1项目决策
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必须对工程各阶段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风险(包括自然、人为以及经济灾害等)进行合理分析,将应对方案做好,从根本上确保参与建设项目各方的利益,尽可能避免出现扯皮现象;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取竞争机制,实施方案竞赛的方式。设计人员不仅要在建筑功能和造型方面多动脑筋,还要对工程造价、设计费计费方法等进行合理的控制,结合实际情况对设计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使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得到有效提升,聘请专家进一步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处理,尽可能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开支。
2.2项目设计
为了有效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对工程设计的重视,除了要有详细、科学的图示和实施方案,还要构建切实可行的工程资金估算书。在初期阶段,要想对工程造价限额进行合理控制,就必须确保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的科学、完善性。在进行技术设计的过程中要将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说明进行有效融合,确定工程造价的具体定额情况。除此之外,为了从根本上避免一些误差情况的产生,在实际设计施工图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工程造价的初步标准明确施工方案预算。
2.3项目实施和竣工中的应用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与施工方案相结合,根据施工承包方所实际需要的施工量,以合同价的方式先拨付相应的工程款。除此之外,还要根据物价上涨等原因导致的工程造价提高等问题,再进行施工中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在施工阶段,科学分析和考量实际发生的工程费用,要对流沙、障碍物等容易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考虑。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业主对施工标准的要求进行考虑,结合制定施工设备和材料所产生的工程费用叠加情况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估算。工程结束后,还要进行施工验收工作,科学整理和规划工程建设过程中所花费的费用,实现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造价的科学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