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商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前言
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30多年来,我国企业经历了长期高速发展,可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借机建立起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例如,2016年11月,乐视被爆出拖欠供应商货款,出现资金链危机,董事长贾跃亭承认节奏过快导致公司资金不足,宣布要停止烧钱扩张。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正确面对会计核算的薄弱环节,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成为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企业加强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企业会计核算通常指算账、记账、报账等工作,是企业会计部门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对于资金、资产以及其他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以反映企业现金流量、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等。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即将面临一个长期的低增长阶段,未来可能呈现L型走势。企业加强会计核算,才能规范各项经济活动,首先,有利于建立相关责任体系,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分工,优化会计业务的处理程序,预防会计错误和弊端,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其次,会计核算可以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会计人员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发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缺陷,提供自己的专业意见,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而且,会计核算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可靠依据,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会计信息,了解过去、控制现在、预测未来,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三、当前企业会计核算的薄弱环节
经济新常态下,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断加大,一些企业的会计核算开始凸显出缺陷和不足。例如:企业主要关心生产和销售工作,认为会计核算只是简单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因此往往并不重视;不少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不合理,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不明,不遵守授权批准控制原则,经常出现越级审批、违规审批的现象;企业的内部会计核算制度残缺不全,核算工作秩序混乱,核算科目不规范,甚至错用会计科目,会计凭证内容不完整,无法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生成的资料了解不清,没有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出具会计报表,各表间没有严密、完整的勾稽关系;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给违法违纪行为以可乘之机,一些会计人员违反财经纪律与原则,甚至贪污舞弊,给企业造成重点损失。
四、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提升会计核算水平的途径
(一)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制度包含会计岗位责任制、成本核算制度、收支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筹资投资制度等,是企业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当前,企业规范化管理程度不断提高,会计核算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涵盖了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强调系统、连续、动态地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科学严谨的会计核算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分工,规范会计核算流程,确定问题处理方式等,对货币资金、预算经费、实物资产、集中采购等业务活动制定详细的控制细则,对支出核算、审批、监督、考核等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使会计核算更加明确、简化、高效。企业应明确会计人员的管理权限和目标,确保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同时建立授权批准体系,保证各管理层权责清晰。
(二)提升会计核算水平
会计核算工作对质量和细节的要求非常严谨,容不得半点差错,琐碎的单据和工作之下,其实体现更多的是严格的质量要求。现代意义的会计核算已经超出了传统算账、记账、报账的范畴,复杂程度和风险程度越来越高,对会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些企业率先创新财会管理模式,例如宝钢集团建立共享中心,细化了242个子流程,对接60多个业务系统,实现了会计核算的集中化、标准化和高效化。会计部门需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以满足核算管理需要为基本原则,建立一套有效的电算化处理系统,制定统一的会计科目,并且明细一定的级次,以改进会计处理方式,方便会计数据汇总。会计人员必须增强成本控制意识和资金管理意识,按照通用会计准则,及时搜集和整理各种信息,细化成本核算和费用核算,并善于进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生产经营的问题,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控制各项期间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有效对接前端业务
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会计核算牵涉面广,涉及企业运作的各个流程和各个环节,强调与业务相结合。会计核算是对业务的监督,前端业务是会计核算的源头,不能反映业务真实状况的会计数据是不准确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就特别强调,会计核算必须有效对接前端业务,并为业务决策提供支持,否则脱离会计核算数据的企业管理必然是“空中楼阁”。因此,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要融入业务,熟悉企业各个业务环节的流程和规范,与其他职能部门顺畅沟通,同时需要处理与银行、税务、财政等的外部关系,会计工作才能获得足够的认可,会计人员自身的地位才可能得到提升,否则只能提供低价值的会计服务。
(四)加强内部会计控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正面临着结构转型,营改增展开全面试点,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形势,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约束机制,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企业必须狠抓有关制度和规定,完善内部控制反馈与改进机制,使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承接、牵制和稽核,形成有效的内部分工和相互制约。会计部门要加强风险防范控制,认真审核各项凭证和票据,严格盘查货币资金的往来项目,定期对收费、支出情况进行检查核实,保证每一笔资金流向清楚、可控。各部门应严格落实岗位履职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对违反内部控制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通报和反馈,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以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五、Y语
会计核算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会计核算数据真实可信,企业管理才能有效开展。经济新常态下会计核算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因素更多,企业必须严格遵循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准确识别和防范会计风险,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推动会计核算的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以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实现效益型增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科学发展观是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现代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建立起高效的会计核算系统,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会计人员只需要在会计核算系统中手工录入会计信息,就可以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系统可为会计人员提供凭证修改、查询和打印功能。待凭证录入完毕后,自动登记账薄,账薄既可以查询,也可以打印。到每月月末,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系统中进行月末结账处理。会计核算系统不仅要包括基本的五大模块,即系统设置、凭证管理、记账结账、打印输出、系统维护模块,还要增加预算管理、自定义报表、项目核算等新的功能模块,从而推动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过渡。
1、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主要用于建账初期和系统参数设置,如科目设置、凭证类别设置、账薄设置等。在科目设置中会出现会计科目页面,会计科目根据会计制度规定进行预设,企业也可根据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对会计科目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操作;凭证类别主要包括记账凭证、转账凭证、银行收款、现金收款、银行付款、现金付款等,企业可根据实际业务需要选择凭证类型,对凭证进行预置;系统设置中可以添加期初余额,为本期会计核算做好准备工作。
2、凭证管理
凭证管理模块主要提供凭证添加、查询、修改的业务功能。在添加凭证时,系统自动在数据库中搜索同一类型的凭证,并对凭证号进行编码;在查询凭证时,既可以按照日期进行查询,也可以按照凭证号、凭证类别、科目名称和金额等条件进行查询;在修改凭证时,要查询到所要修改的凭证,而后再对凭证上的信息进行修改、保存。
3、记账结账
记账结账模块主要提供账薄登记、账薄查询、科目汇总、结账等功能。会计人员要在月末进行结账处理,会计核算系统为会计人员提供了自动结账功能,只需点击结账按键即可进行自动操作。
4、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模式主要提供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反馈、预算分析四个功能。其中,预算编制功能模块细分为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查询、预算调整;预算执行功能模块细分为项目审批、采购执行、借款审批、费用报销;预算反馈功能模块细分为手工录入、自动采集、结果鉴证、预算报告;预算分析功能模块细分为差异分析、分析报告。
5、自定义报表
自定义报表模块具备灵活配置报表格式和报表内容的功能,企业可根据业务特点,进行报表表头与表尾设置、动态查询条件设置、行列合并、数据绑定、样式选择等操作,使报表的文字样式和布局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自定义报表还提供Excel方式导出功能,便于用户线下汇总和编辑。此外,自定义报表应根据报送流程需要,增加实时审批操作功能和报送功能,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6、项目核算
项目核算模块一般应用于工程核算、成本核算、现金核算等方面,该模块可实现会计明细科目的系统化、简便化管理,使明细科目在科目体系中得以准确表达。以成本核算为例,企业可将某类产品下的所有产品项目设置到项目档案中,对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在进行产品项目的会计分录处理时,直接调用项目档案中的资料进行核算。项目核算模块还提供项目统计分析功能,以多栏形式展示产品项目的成本变动情况。
7、打印输出
打印输出模块可按照凭证期限设定打印范围,输出记账凭证、总账、分类账、科目余额、财务报表等,以备检查或上报之用。
8、数据维护
系统维护模块是系统管理员操作的模块,主要用于数据备份和恢复,对数据进行管理。在数据备份时,要选择好所需备份的数据和路径,将数据备份到指定文件夹中;在数据恢复时,要选择好所需恢复的数据和路径,开始恢复操作。
二、现代企业会计核算系统的应用优势
会计核算系统可根据特定行业和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进行设计,其应用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预算控制
会计核算系统采取统一单位、统一项目名称、统一金额的方法,在财务预算得到批准后,将预算中的项目信息对应录入到会计核算系统中的明细科目中,并将审批的金额作为控制指标,输入到核算系统对应科目的后台,对预算执行进行隐藏控制。
2、满足多种业务需求
在会计工作中应用会计核算系统可提高会计信息的处理效率,由系统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可以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会计核算系统还增加了自定义报表功能,如生成现金流量表、市场份额报告、部门盈利和亏损报告等,以满足企业多种业务的核算需求。
3、核算精度高
会计核算系统不允许记账失衡,能够保证在财务报表编制之前所有交易和账户平衡,提高财务信息处理的精确度。与传统的人工会计处理相比,应用会计核算系统能够提供会计数据计算的准确性,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处理大量会计信息,为会计人员减少账务处理时间。尤其在月末或年终结账期间,利用会计核算系统可大幅度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会计核算系统对访问人员的数量也有一定限制,并具备授权操作功能,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保密性。
4、信息资源共享
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会计人员只需录入一次数据,就可以根据需要,使数据在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中快速传递。换言之,会计人员只要保证第一次录入数据没有错误,那么系统自动生成和传递的会计信息就会正确无误,从而有利于降低重复工作对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现代企业会计核算系统实施的保障措施
1、建立严格的会计核算系统操作制度
企业要加强会计核算系统的操作管理,保证会计核算信息质量。具体做法如下: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建立会计科目,在输入会计信息时保证会计科目代码输入的正确性;严格按照会计业务的发生情况录入相关信息,规范操作流程,防止出现操作重复、遗漏或错误等情况;在凭证录入时,检查凭证借贷方金额是否试算平衡,余额发生额是否平衡;严格规定系统的操作时间,建立操作日志制度,将上机操作的人员姓名、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记录存档;严禁对已结账业务进行逆操作,如遇特殊情况,可通过编制记账凭证冲销或补充登记的方式进行更正,从而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2、健全会计核算监管机制
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监管机制,完善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考核制度,规范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具体做法如下:在企业内部,完善各种资产物质和财务收支的审核制度,以及财务工作质量考核制度。企业要明确考核内容,定期开展考核评价,约束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在企业外部,健全社会监管机制,规范外部审计程序。同时,建立起银行、审计、工商、财政、税务、证券等部门有效整合的监管机制,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监管。
3、会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会计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系统中,极容易遭受黑客攻击和病毒入侵。一旦企业会计核算系统遭到破坏,就会导致会计信息数据的大量丢失,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企业必须健全会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保密制度、会计核算系统岗位责任制度、会计核算系统维护制度、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等,进而强化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会计控制,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4、转变会计人员观念
会计活动的形式从手工记账发展到运用会计商品化软件记账(也称为会计电算化)。其中,会计商品化软件的应用帮助会计人员从繁琐的会计账务处理中解脱出来,不论是手工会计核算还是会计电算化核算,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都没有改变,会计活动的基本职能也没有发生改变。
核算型会计活动的优势在于真实准确地记录企业经济活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核算型会计活动面临突破。
一、核算型会计活动的缺陷
(一)信息成本高。核算型会计活动严格按照会计核算程序分步产生不同表现形式的会计信息,在手工会计核算时代,会计部门需要分别设置若干会计岗位来完成会计信息的提供。即使在会计电算化时代,会计商品化软件帮助完成了部分会计核算程序,但经济业务的录入仍然需要由会计部门完成,基于录入时权限的设置需要,企业对核算型会计人员的需求仍然很大。信息成本没有明显减少。
(二)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不够。根据图1可以看出,会计部门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记录是在经济活动已经发生或完成后的历史记载,产生历史数据,而综合性的财务报告则最快在下一会计期的期初报出。在信息传播飞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的滞后性有可能使管理者丧失处理事件的最佳时机,误导投资者的决策等等,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效用。
(三)会计信息的共享性差。由于会计信息在会计部门产生,能够了解这些会计信息的也只有会计部门和企业部分管理层,信息封闭导致企业的各个机构不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会计系统不能很好地与企业内部业务系统、质量控制系统、技术系统等其他系统进行信息共享、信息交流和信息利用,从而沦为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
二、ERP的思想
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人们更习惯把ERP称之为一种管理思想,这种思想包括:企业的价值只有在满足客户价值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围绕业务流程,树立以客户满意为出发点的整体和全局观;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其核心实质是物流同资金流的信息集成。
在ERP环境中,它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其基本思想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它的目标是充分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确立企业全面竞争优势。数据采集几乎涵盖企业中所有业务活动的数据,实现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管理。数据由业务发生部门一次性采集完成,并输入系统,存储于数据服务器上,其他部门根据授权直接在系统中获取本部门所要信息,而无需再重复录入。做到了数据“来源唯一,实时共享”,把管理信息的延迟时间降低到最小。一方面可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效率,避免差错;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使用系统的员工口令查明每一个数据的来源和录入时间,做到责任分明。信息集成实现了实时共享,使管理人员能够实时地了解到相关信息以应对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三、ERP对会计活动的影响
企业ERP系统的运用在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业绩的同时,对企业会计活动的变革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
1、ERP系统的使用完全改变了企业会计活动的核算形式,由传统的会计部门产生会计信息改变为由系统根据输入的数据随时产生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输入、处理以及输出等机械性作业已全部或部分由前端业务人员及系统来执行;而且各相应有权限部门均可以调出存放在ERP数据库中的会计信息,实现了信息的及时共享。(图2)
2、ERP系统中的设计思路决定了会计信息是伴随经济业务的发生在业务部门自动产生,会计活动的核算职能已经前移,会计活动的其他相关职能得以延伸。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企业在导入ERP系统后,会计活动开始向分析性、协调性、辅助决策及专业判断作业倾斜;会计活动的财务分析和控制功能得以重视,而会计核算以及预算职能在会计活动中的作用有所下降,至此,财务会计的管理功能显现。同时,ERP系统的导入也显著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整体性、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为会计辅助决策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必要保障。
3、ERP系统的功能解决了核算型会计活动的种种缺陷,是会计活动变革的重大作用力。ERP强大的计算记录功能降低了会计核算的信息产生成本,同时,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又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共享性和及时性。ERP系统的开发与使用将是企业谋求发展的必经之路,会计活动只有适应ERP系统才能为企业服务。
四、目前ERP运用于会计活动的掣肘
尽管ERP系统代表着目前先进的管理思想,是企业管理活动发展的趋势,但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却不是一帆风顺,ERP在企业的应用一度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在中国企业上ERP的困难所在,本文仅从企业会计角度提出几点看法:
1、会计信息的及时性。ERP系统是建立在严格业务流程基础上,不符合系统规范的流程往往需要事后把数据手工录入ERP系统,这不但使ERP的预期收益不大,也使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受到影响。
2、会计信息的准确性。ERP系统中的会计模块能够完成大部分的会计核算的职能,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但是由于系统程序的机械化缺陷,导致某些需要经验判断的事件发生系统无法处理,比如税收筹划、盈余管理等会计问题;另一方面会计信息根据业务部门输入的数据自动产生会计信息,提高了会计信息真实性,但由于各个部门的会计知识基础不一,由数据到信息的准确性就难以把握,要求有会计部门的支持才能保障信息的准确性,而系统设计的输入程序制约了这一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人才培养 课程重构 教学模式 零岗培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38-02
一、问题的提出
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贯彻执行教育部的上述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高职会计专业《企业会计核算实务》课程改革的新路子。
二、课程改革情况
(一)课程改背景
《企业会计核算实务》课程是在传统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财务会计》的基础上按照会计核算岗位的工作任务设立的,是《财务会计》课程的演变。该课程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映改革与发展的会计理论与实践与时俱进的过程。尤其是2010年我院正式被国家批准为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单位,会计电算化专业被批准为地方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经过几年的深入企业调研,创新了“岗课证融通、德技识共育”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了课程体系,解构了课程内容,将原《财务会计》课程中货币资金部分归到了《出纳实务》课程学习、将财务报告部分归到了《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学习,同时增加了新增企业如何设立等一系列学习内容,并更名为《企业会计核算实务》。
(二)课程内容改革
《企业会计核算实务》课程的学习主要解决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何进行确认、记录和计量。该课程学习的上游专业课是《基础会计》、《出纳实务》,其后续专业课程是《成本会计实务》、《纳税申报实务》《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财务管理实务》、《企业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等,该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是衡量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它会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率。
(三)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1.以企业认知为切入点,拉开教学序幕
《企业会计核算实务》课程的教学是以企业认知为切入点,在教学开始,先通过视频或到企业参观,让学生感受企业实际经营环境,了解新增企业财务工作需要办理哪些手续(从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等)、企业实际经济活动等内容,为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打下基础。
2.仿真的会计工作情境,布置教学环境
为体现课堂与职业环境的一致,使学生感受职业工作的氛围,根据会计工作任务和教学内容,仿真的会计工作情境,布置教学环境、教学场所,使学生始终在仿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实现课堂与职业环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3.按实际工作任务分工,划分实训角色
通过多角度的实训,使学生通过不同的实训方式获得会计技能、会计岗位、内部控制等多方面的职业体验,同时使学生在“做”中不断自主的“学”,从而牢固掌握职业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在教学组织中,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模拟企业实际工作中的业务流程和任务分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按照实际工作人员分工,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实训。
4.以真实企业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为教学任务的切入,引导学生通过职业判断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
传统财务会计学的教学是教师用文字来描述经济业务,学生根据文字描述进行分析、判断,确定经济业务应记入的账户、方向及其金额,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只能应付考试,根本与实际工作不符,而到实际工作中,经济业务是通过原始凭证反映的,没有人再用文字来说明经济业务内容,学生拿到原始凭证不能判断经济业务的内容,无法进入工作状态。因此,改革后的工学结合教学是直接根据原始凭证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实现了与实际工作的完全接轨。
5.完成工作任务作为考核方式
将知识与技能的考核纳入会计业务操作过程中,强调教学评价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完成工作任务作为考核方式,并采取“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相结合”等方式进行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考核,改变单一的期末一次性知识考核引发的突击性死记硬背现象。通过过程+结果、小组+个人、校内+校外的评价,不断更新实训项目,改革教学模式。
三、课程改革突破
(一)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与针对性创新
由于高职会计专业就业面向为中小型企业,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中小型企业基本经济业务为主,不包括如企业合并、外币折算、企业重组、会计政策变更等特殊业务,使其教学内容更具有适用性。《企业会计核算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按照会计核算核算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设计的,根据实际会计核算工作内容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设计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教学模式创新
(1)教学引入由理论知识框架入手改变为以企业认知。
(2)教学方式由教师用文字表述业务内容转变为以原始凭证描述业务内容。
(3)教学组织由教师对每个学生个体教学转变为对应几个小组教学。
(4)教学环境由简陋的桌凳加讲台改变为仿真企业财务处、银行、税务工商的办公环境。
(5)教学资源由单一的教学用书改变为电脑、凭证、账册、报表、印章等真实的工作资料。
参考文献: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的英文缩写,翻译成汉语就是企业资源计划,是以企业的所有资源作为研究对象,把企业中的产、供、销、财、人等活动连成整体,形成一闭环系统,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紧密相关,同时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一种面向供应链和流程的信息集成。ERP具有极强的业务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它通过高效整合和加工企业内部资源,逐步推动企业业务信息处理朝着现代化、信息化、数据化方向发展,所有流程均在网上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而就计算机角度分析,ERP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运用至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整理,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从企业的管理需求上来看,ERP是一个较为系统完善的经营管理系统,它实现了分销、制造、会计、售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满足了企业发展的多方位需求,对推动企业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将ERP应用至会计领域,推动会计转型势在必行。
2 ERP在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从整体上来看,ERP在会计应用与财务管理应用上存在一定的联系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宏观层面上,ERP架构始终处在一个扩张状态中,其涵盖面较广,涉及内容众多,其中财务管理只是一小部分;二是微观层面,即ERP物理模块在不断细化,各模块之间联系紧密,尤其是资金流,贯穿于各个模块。这两者的互动中,推进了会计作业模式的变化,ERP的各模块与财务模块有着直接间接地联系。下面通过图示展示ERP在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地位。
2.1 从宏观角度看
从宏观角度分析,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和方式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主要通过业务数据的事后收集以及会计数据的统计来集中反映,其对企业管理和最终决策的贡献度不高,无法支持企业管理者做出最为科学的决定,其针对性和实效性都较差,信息管理作用不明显。一旦企业出现经营管理危机,首先受到危害的就是企业的财务信誉和安全,长期而言,从企业的整体经营角度分析,会计电算化只是解决了财务上的一些核算自动化,而在业务流程处理以及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系统的整合集成上,仍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限制了系统的使用效率,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而ERP在会计和财务管理中的新应用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逐步建立起了集供应商、分销商、商、客户等于一体的应用平台,在此平台上,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要获取信息资源,从而为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化依据。
2.2 从微观层面讲
以会计领域为例,目前ERP物理模块的细化应用分析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内容。
2.2.1 ERP系统在会计中的应用
会计核算又称会计反映,它将货币作为主要的衡量尺度,集中反映了会计主体的资金流动情况,它主要侧重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后核算,包括记账、算账、报账三个方面。目前会计核算主要利用会计软件录入或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过账,产生各类账簿,通过公式定义生成会计报表。ERP中的会计核算模块,也需要满足这一要求,但其对应的模块内容也相应增加,根据其涉及到的业务内容,可将其划分为总账模块、现金管理模块、库存模块以及会计报表模块等。这些模块都与ERP内的其他模块有着直接或间接地联系。
以应收管理模块为例,它主要是对销售模块产生的应收款项进行会计核算,包括折扣的计算,收款日期的限定。在ERP软件中,销售模块完成的销售订单,通过结算形成应收账款,传递到应收模块。通过结算,形成款项的收回,再传入现金管理模块。各模块都有生成记账凭证的功能,从而将最终生成的记账凭证及时传送到总账模块,以便审核登记。
2.2.2 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财务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在科学有效地分析会计核算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资料的二次分析,并根据最终的分析结果,对企业的财务情况作出科学预测,以便确定下一阶段的经营发展计划。财务管理主要侧重财务计划的制定、执行、控制以及结果分析,包括事前计划、事中监控、事后分析三个环节。而在ERP系统中,其财务管理模块已随着当前财务信息管理的发展取得了进一步突破,从原有的单一层次逐步向多层次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它充分地吸收和借鉴了一些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将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流程有机整合,支持并推动了全球化经营战略的发展,同时也满足了各国财务报表的需要,符合其财务法规精神。
2.2.3 ERP系统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成本管理理论要求将企业的各项成本都纳入企业成本管理框架当中,通过实行积极有效的管理策略,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监控管理目标,从而大大的减少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要想制定切实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案,除了要立足于企业实际综合分析各项成本情况,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集成化系统提供后续动力,从而推动企业成本管理的高效运行。通常在一个典型的ERP系统中,企业所有的成本管理应用程序都是在一个标准化的报告系统中进行的,它们不仅拥有相同的数据源,而且还使用统一的用户结构,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在整个成本管理流程中,企业将成本与收入作为研究和监控的重点,涉及职能部门众多,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纠正错误,以防止其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具体而言,高层次的ERP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中心会计、获利能力分析、项目会计等系统。
3 ERP导入对会计人员角色的影响
ERP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会计领域,有效地弥补了一些传统会计功能的不足。而ERP系统管理的实施必然会对企业会计人员角色产生一系列影响,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ERP的导入实现了数据资料的高效录入,推动了会计工作的新发展,将传统的会计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业务记录逐步转向会计信息的加工,会计作业新模式开始形成。借用美国IMA的话说就是“未来会计人员将不再扮演账房,而是企业咨询者的角色。同时,会计人员提供企业咨询、分析的价值将愈来愈受到重视,会计人员在组织中所占地位及扮演的功能也日益重要”。